中考语文考点专项复习 常用文言虚词复习 PPT课件

合集下载

中考第一轮复习_文言文虚词 课件(26张ppt)

中考第一轮复习_文言文虚词 课件(26张ppt)
中考第一轮复习:文言文虚词 课件(26张ppt)
中考第一轮复习:文言文虚词 课件(26张ppt)
(八)文言虚词“然”
1、 “然”主要用作形容词词尾,是“… …的样子”的意思,同 其他词素组成形容词。如: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杂然相许。
2、可以作指示代词,译成“这样、那样”。如:虽然,受地于 先王,愿终守之。 河东凶亦然。 3、作动词,可以译成“是的、对的、认为… …是对的”。如:
请指出下列“以”字的用法
1.可以为师矣 (介词,“凭借”的意思) 2.然得腊之以为饵 (介词,“把”的意思) 3.有好事者船载以入 (连词,“而”的意思) 4.策之不以其道 (介词,“按照”“根据” 的意思)
请指出下列“以”字的用法
5.以塞忠谏之路 (连词,“以致”) 6.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 (作连词,“因为” 的意思) 7.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 (介词,拿) 8.所以动心忍性 (介词,“用”的意思) 9.夫不能以游堕(huī)事 (因为)
(二)、文言虚词“其”
1、作人称代词。相当于“他、它、她”或“他们、它们、她们”“他 他们的”。
如:余人各复延至其家。
2、作指示代词。可以译成“这、这些、那、那些”或“其中、其 中的”。如: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那)
3、作副词,表示推测、反问、期望或命令等语气。译为“恐怕、 大概、难道、可要”等。
2、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结构助词“的”。如:予尝求古仁人之 心。
3.作动词,相当于“到、往… …去”。如: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4.放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如:予独爱莲之出淤泥 而不染。 吾知子之所以距我。 5.表示语气停顿或音节助词,起舒缓语气作用;或作助词,无实义。 如:公将鼓之。 顷之。

中考常见文言虚词复习ppt课件

中考常见文言虚词复习ppt课件
2023/12/26
而表并列、表承接、表修饰 表转折
(1)先天下之忧而忧( 表修饰 ) (2)溪深而鱼肥( 表并列 ) (3)温故而知新( 表顺接 ) (4)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表转折 ) (5)潭西南而望( 表修饰) (6)杂然而前陈者(表修饰 ) (7)而山不加增( 表转折) (8)委而去之( 表顺接 ) (9)得之心而寓之酒( 表并列 ) (10) 2023/12/26 执策而临之( 表修饰 )
• A.沿溯阻绝
往来而不绝者
• B.其间千二百里 又何间焉
• C.方虚骄而恃气 今齐地方千里
• D.素湍绿潭
吴玠素服飞
2023/12/26
中考例题分析
• 7.下列句中加点词语意思或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 A.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予观夫巴陵胜状
• B.臣之客欲有求于臣
所欲有甚于生者
• C.朝廷之臣莫不畏王
一、用作介词
1、表示工具、方式、方法,译为 “用、拿、把、按照”
①咨臣以当世之事(用、拿) ②人多以书假余(把) ③策之不以其道。(按照)
2023/12/26
2、表示凭借,译为“凭、靠”
①可以一战(凭、靠) ②以君之力(凭、靠)
3、表示动作、行为产生的原因,可译 为“因为”
例: ①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因为) ②以中有足乐者(因为)
2023/12/26
三、用作动词
• 动词(主语+之+宾语) 可译为:去、往。
例:①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去,往 ) ②当之郡( 去,往 )
2023/12/26
之字可代人、事、物;定名之间可译 “的”;作动词“去、往”;作助词 可不译
1.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无义,取消独立 性 )

中考重要文言实词、虚词整理ppt课件(79页)

中考重要文言实词、虚词整理ppt课件(79页)
〔1〕尝与人佣耕:曾经同别人一道被雇佣耕地。佣,被 雇佣。
〔2〕辍耕之垄上:停止耕作走到田埂高地上休息。之: 动词,去、往。
〔3〕怅恨久之:因失望而叹恨了很久。怅,失意,不痛 快。
〔4〕假设:代词,你,指陈胜。
〔5〕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燕雀怎么知道鸿鹄的志向呢! 燕雀,麻雀,这里比喻见识短浅的人。鸿鹄,天鹅,这 里比喻有远大抱负的人。
《出师表》
➢ 〔10〕感激:有所感而情绪激动〔苏教〕 ➢ 〔11〕许:答应,许诺。 ➢ 〔12〕驱驰:指奔波效力。夙夜:日日夜夜。夙,清晨。 ➢ 〔13〕效:实现。 ➢ 〔14〕不毛:不长草木,此指不长草木的荒凉地区。毛,
(长)草苗。 〔15〕奖率:激励率领,奖励统帅。 〔16〕庶:希望。竭:竭尽。 ➢ 〔17〕驽〔nú〕钝:比喻自己的低劣的才干。钝,刀刃不 锋利,指头脑不灵活,做事迟钝。
《陋室铭》
鸿儒:这里泛指博学之士。鸿,大.儒,旧指读书人。 白丁:未得功名的平民。这里借指没有什么学问之人。 素琴:不加雕绘装饰的琴。 丝竹:弦乐、管乐,这里指的是奏乐的声音。此处泛指乐
器。乱耳,使听力紊乱。 劳形:使身体劳累.形,形体、身体。
《爱莲说》
染:沾染〔污秽〕。 濯:洗涤。 涟:微波。 妖:美丽而不庄重。 直:挺直。 亭亭:耸立的样子。 植:立。 亵(xiè)玩:玩弄。 亵:亲近而不庄重。
《出师表》
➢ 〔18〕攘(rǎng)除:排除,根除。 ➢ 〔19〕奸凶:奸邪凶恶的敌人,此指曹魏政权。 ➢ 〔20〕所以:用来(通过那样的途径来......)
〔21〕斟酌:商讨,合计。 ➢ 〔22〕损益:增减,兴办。
《邹忌讽齐王纳谏》
➢ 〔1〕昳〔yì〕丽:光彩美丽。 ➢ 〔2〕朝服衣冠:早晨穿衣服、戴帽子。 ➢ 〔3〕朝:早晨。 ➢ 〔4〕服:名词活用做动词,穿戴。 ➢ 〔5〕窥(kuī〕镜:照镜子。 ➢ 〔6〕孰:谁。 ➢ 〔7〕孰与:与…比谁更…,表示对比。 ➢ 〔8〕君美甚:您美极了。 ➢ 〔9〕及:赶得上,比得上。 ➢ 〔10〕不自信:不相信自己〔比徐公美〕。 ➢ 〔11〕复:又。

中考复习文言虚词复习PPT优秀课件下载(18张)

中考复习文言虚词复习PPT优秀课件下载(18张)


1
汝其勿悲
其:表示推测语气, 有时也可表示希望、劝告等
2 当是时也,商君佐之。
也:表示停顿,舒缓语 气 3与天地兮比寿,与日月兮齐光
兮:主要用在楚辞中,相当于“啊” 也是用来舒缓语气的
句末语气词 也、矣、焉、耳、乎、与(欤)、
邪(耶)、哉、夫
例句
也 廉颇者,赵之良将也。 矣 今水已变而益多矣
释义
表肯定语气。 “就是” 表事情完成、结 束 “了” 表示强调
焉 虽鸡狗不得宁焉。
耳 从此道至吾军,不过二十里耳。 表示范围“只不 过”
疑问语气词
例句
乎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释义
“吗、呢”
与 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 “吗、呢” 欤 所识穷乏者得我欤? 耶 况操自送死,而可迎之邪?“吗、呢” 邪
感叹语气词
“彼”有时也是人称代词 例:彼与彼年相若也 译:他跟他年纪差不多
三疑问代词
谁、孰、何、曷、胡、奚、焉、安、恶
且行千里,其谁不知 吾与徐公孰美 豫州今欲何至
孰:哪一个,哪一样 孰与:与……比,哪一个…… 例:我孰与城北徐公美
蹈死不顾,亦曷故哉
曷,何:什么
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廛兮
胡:什么,为什么
四不定代词
或、莫
不定代词 例句 不定代词释义

(表肯定)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 有的人、有的 泰山,或轻于鸿毛 又入水击蛟,蛟或浮 有时 或没

(表否定)
权以示群下,莫不响 没有谁 震失色。
五特殊代词
者、所
特殊代词 例句 特殊代词释 义 善始者实繁,克终者盖寡 ……的人 虽欲言,无可进者 ……的事

用叶者,取叶初张足时

文言文虚词专题复习18个必考文言虚词ppt课件

文言文虚词专题复习18个必考文言虚词ppt课件
⑵表示反问语气。吗、呢。
①其皆出于此乎? ②王之好乐甚,则齐国其庶几乎。
⑶表推测或商量语气。吧。
资金是运动的价值,资金的价值是随 时间变 化而变 化的, 是时间 的函数 ,随时 间的推 移而增 值,其 增值的 这部分 资金就 是原有 资金的 时间价 值
①危乎高哉! ②嗟乎!时运不 的被动结构,译为“被”。
飞鸟为之徘徊,壮士听而下泪矣。(《虎丘记》)
⑵表动作、行为的原因,可译作“因为/由于”。
资金是运动的价值,资金的价值是随 时间变 化而变 化的, 是时间 的函数 ,随时 间的推 移而增 值,其 增值的 这部分 资金就 是原有 资金的 时间价 值
①慎勿为妇死,贵贱情何薄 ②今为宫室之美为之。(《鱼我所欲也》)
⑶表示动作行为的目的。为了,为着。
①公为我献之。 ②为君翻作《琵琶行》 ③公输盘为我为云梯,必取宋。《墨子·公输》
⑷表示动作行为的受益者(表示替代)。可译 为“替”、“给”等。
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⑸表示动作、行为的对象。可译为:“向、对、 跟、同”等。
(4)表感叹或祈使语气。啊、呀。
①浩浩乎如冯虚御风……飘飘乎如遗世独立…… ②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
《赤壁赋》
(6)作形容词或副词词尾。……的样子、地。
资金是运动的价值,资金的价值是随 时间变 化而变 化的, 是时间 的函数 ,随时 间的推 移而增 值,其 增值的 这部分 资金就 是原有 资金的 时间价 值
①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②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③若事之不济,此乃天也。
⑷在判断句中,表判断或确认。译为:是,就是, 只是、本来是、原来是。
2.作代词 ①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②家祭无忘告乃翁。 ⑴你,你的。

中考常见文言虚词复习ppt课件图文共38页PPT

中考常见文言虚词复习ppt课件图文共38页PPT
中考常见文言虚词复习ppt课件图文
•46、Biblioteka 形宇内复几时,曷不委心任去 留。•
47、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48、啸傲东轩下,聊复得此生。

49、勤学如春起之苗,不见其增,日 有所长 。

50、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 ,箪瓢 屡空, 晏如也 。
41、学问是异常珍贵的东西,从任何源泉吸 收都不可耻。——阿卜·日·法拉兹
42、只有在人群中间,才能认识自 己。——德国
43、重复别人所说的话,只需要教育; 而要挑战别人所说的话,则需要头脑。—— 玛丽·佩蒂博恩·普尔
44、卓越的人一大优点是:在不利与艰 难的遭遇里百折不饶。——贝多芬
45、自己的饭量自己知道。——苏联

2024年中考语文复习文言文专题重点虚词课件(共76张PPT)

2024年中考语文复习文言文专题重点虚词课件(共76张PPT)

九年级:⑫士卒多为.用者 ⑬有司业、博士为.之师 ⑭撰长书以为.贽 ⑮为.天下唱 ⑯自以为.不如 ⑰愚以为.营中之事
用法和意义
归类 (填 序号)
用法和意义
归类(填 序号)
1.介词,译为“对”“向” ⑥⑮
④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第第三三人人称称代代词词,,它它的的
常见用法及意义归类:在上述理解的基础上,对下面句子中“其”的用
法和意义进行归类。
七年级:①仁在其.中矣 ②择其.善者而从之 ③恐前后受其.敌
④其.一犬坐于前 ⑤其.人舍然大喜
⑥及其.家穿井
八年级:⑦其.此之谓乎
助助词词,,用用于于主主语语和和谓谓语语之之间间,,取取消消句句子子独独立立性性
常见用法及意义归类:在上述理解的基础上,对下面句子中“之”的用
法和意义进行归类。 七年级:①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③何陋之.有 八年级:⑤春冬之.时 ⑦汝之.不惠 ⑨处处志之. ⑩闻之.,欣然规往
②禽兽之.变诈几何哉 ④无丝竹之.乱耳 ⑥丈夫之.冠也 ⑧已而之.细柳军 ⑪其此之.谓乎 ⑫马之.千里者
第2组 其 为 则 乃
1.其
温馨提示:“其”的用法及意义在八下《马说》中比较典型,建议复习时
重点识记。 ①其.真无马邪 ②其.真不知马也
副副词词,,加加强强诘诘问问语语气气 副副词词,,表表感感叹叹语语气气,,““其其实实””
③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安求其.能千里也 第第三三人人称称代代词词,,它它
法和意义进行归类。 七年级:①可以.为师矣 ③非志无以.成学 ⑤以.我酌油知之
②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④以.刀劈狼首 ⑥以.一铁范置铁板上
八年级:⑦以.顺为正者 ⑨以.其境过清 ⑪策之不以.其道 ⑬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九年级:⑮属予作文以.记之 ⑰无从致书以.观

初中语文 中考复习:重要文言实词、虚词整理课件(79张PPT)

初中语文 中考复习:重要文言实词、虚词整理课件(79张PPT)
中考重要文言实、虚词整理
1
实词命题规律
直接解释实词的意思 通过句子翻译考查对实词的理解 辨析近义词或反义词 以选择题的形式考查对实词的理解和运用
2
寓言哲理类
3
《送东阳马生序》
负箧曳屣:背着书箱,趿拉着鞋子。 皲裂:皮肤受冻开裂。 媵人:这里指女仆。汤:热水。沃灌:即盥洗。 逆旅:客舍,旅店。 容臭:指香囊。 烨然:光彩闪耀的样子。 缊袍:以乱麻、旧絮衬于其中的袍子。 口体之奉:指衣食的享用。
9
《马 说》
骈:两马并驾 策:打马的鞭子 尽:竭尽
才能 鸣:鸣叫 执:拿着 知:识别,了解
食马者:“食”.通“饲” 道:方法 材:“材”通“才”,
通:通晓 临:靠近
10
《惠子相梁》
或:有的人。 恐:害怕。 国:国都。 往:前往。 止:栖息。 练实:竹实,即竹子所结的子。 醴泉:甘泉,甜美的泉水。 醴:甘甜 于是:在这时。
19
《五柳先生传》
(1)不求甚解:指对所读的书只求理解精神,不执着 于对一字一句的解释。
(2)有会意:指对书中的意义有所体会。 (3)如此:指上文所说的“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 (4)造:去、到。 (5)环堵(dǔ赌):房屋四壁。堵,墙壁。 (6)短褐:粗布短衣,穿结:指衣服破烂。穿,破。
结,缝补。
13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拂:通“弼”,辅佐 入:在国内 出:在国外 过:犯错 士:狱官 市:市场 任:责任 作:奋发
14
写人散文类
15
《陈太丘与友期》
(1)非:不是。 (2)委:丢下,舍弃。 (3)已去:已经 离开。 (4)曰:说。 (5)则:就是。 (6)惭:感到惭愧。 (7)引:拉。 (8)顾:回头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何陋之有,菊之爱(不译)
F .动词,相当于“往”“到”,作句子谓语:吾欲之南海(去往) (后面大都是表地点性的名词)
辨析句中“之”的用法
(1)笑而止之曰 (

(2)曾不能损魁父之丘 (

(3)、操蛇之神闻之 (
)(

(4)、虽我之死,有子存焉 (

(5)、宋何罪之有


(6)、公将驰之(

(7)、杜少府之任蜀州 (
表承接:有卖油翁释担而立(不译,或译为“然后”“于 是”)
表转折:前狼止而后狼又至(“但”或“但是”“然而”)
表修饰:杂然而前陈者(地)
表因果:泉香而酒冽
B .音节助词:既而儿醒, 俄而百千人大呼(不译)
辨析下列“而”的用法。
(1)日出而林霏开(

(2)民困而不知救(

(3) 敏而好学(

(4) 而托于柑以讽耶(
解释“为”的意义或用法:
1、为学(

2、为小门于大门之侧(

3、为其来也(

4、其印为余群从所得(

5、为其老,强忍(

6、良业为取履(

7、或异二者之为(

8、为其像人而用之也(

9、中轩敞者为窗(

10、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

为:补充 1、作介词时,除表被动外都读作wèi,可译 作“被”、“对”、“给”、“替”、 “当”,“为了”、“因为”等。
A 介词,表示动作、行为所凭借的方式,可译为“用”“把”“凭”“按照”等。 例:以刀劈狼首(用)
公亦以此自矜(凭) 以丛草为林(把) 以计而行(按照) B、 介词,表示原因,可译为“因为”“因而”等。 例:此独以跛之故,父子想保(因为) C、 连词,表动作行为的目的,可译为“用来”: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用来)
初三常用文言虚词复习
南京市双闸中学 赵浩鹏
“之”的常见用法
{代人、事、物,相当于“他、她、它”:又数刀毙之
(它) A 代词。有两种情形 用作指示代词,相当于“这”:为云梯之械(这)
B .结构助词,相当于“的”:蜀之鄙,有二僧(的)
C .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无实义,不译:人之立志(不译)
D .音节助词,无实义,不译:公将鼓之(不译) E .宾语前置的标志,无实义,不译:今子是之不察,而以察吾柑。
7、“为”的用法。 A、介词。①、表被动;为乡里所患(被) ②、表对象:不足为外人道也(向) ③、表时间:为其来也,臣请缚一人(在) ④、表目的:公输盘为楚为云梯(替) B、动词。①、表判断;缚者曷为者也(是) ②、表动作:能以径寸之木为宫室、为器皿(做) C、疑问语气词:夫子何命焉为(呢)——少 D、表因果,“因为”

(5)玉质而金色(

(6)面山而居(

(7)温故而知新(

(8)水落而石出(

4、“于”的常见用 法。
A .介词,引出动作的处所、时间、对象、方式等,可译为 “在”“到”“向”“从”“对于”等。
如:尝射于家圃(在)
移其民于河西(到)
贫者语于富者曰(向)
若所市于人者(给)
B .介词,表比较,译为“比”: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比)
C、介词,表被动,译为“被”:舜发于畎亩之中(被)
解释下列句中“于”的用法。
(1)、然后知生于忧患(

(2)、苛政猛于虎(

(3)、余将告于莅事者( )
(4)、告之于帝(

(5)吾祖死于是(

(6)、人之食于虎(

(7)、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

(8)、欲报之于陛下也(

5、“以”的常见用法。
6、“乃”的用法。 A、副词。(于是,才,竟然) 例:见渔人,乃大惊(于是) 凡三往,乃见(才)
B、表判断。 (译文中加“是”) 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是) C、代词。 (你,你的)
指出下列句子中“乃”的用法: 1、视其书,乃太公兵法也。 2、乃钻火烛之 3、家祭无忘告乃翁 4、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

2、“其”的常见用法。
A、第三人称代词,译为“他”“他的”“它”“它的”:惧其
不已也(他)
其妻献疑曰(他的) 视其中,则干若败絮
(它的)
B、人称代词,译为“自己的”:退而甘食其土之有(自己的)
C、指示代词,译为“那”“那个”“其中”:视其书(那本)
D、语气副词,表推测语气:其真不知马也(大概)(恐怕)
2、当“为”作动词时,读wéi,可依据语境的 不同,译成各种相应的动词,如 :“做”, “成为”,“雕刻”,“是”等,如:
表动作的结果,可译为“以致”:以塞忠谏之路也(以致) 表因果,可译为“因为”: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因为) 表承接,相当于“而”,不译:有好事者船载以入(不译)
卷石底以出(不译) D、 动词,可译为“认为”: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认为)
E. 通假字,通“已”,译为“已经”: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已经)
表反问语气:恶在其为民父母也(难道)
辨析句中“其”的用法
(1)、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2)、余人各复延至其家(
(3)、下视其辙(

(4)、其如土石何(

(5)其真不知马也(

(6)如之何其使斯民饥而死也(
(7)则移其民于河东(Leabharlann )) ))
3、“而”的用 法。 A .连词,表并列:中峨冠而多髯者(不译,或译为“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