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上 科学】椅子不简单
教科版科学二年级上册《椅子不简单》教案6

教科版科学二年级上册《椅子不简单》教案6一. 教材分析《椅子不简单》是教科版科学二年级上册的一课,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了解椅子的结构、功能和设计原理,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
教材内容丰富,包括观察椅子、设计椅子、制作椅子和展示椅子等环节,旨在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提高科学素养。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观察力和动手能力,他们对身边的物品充满好奇,喜欢探索。
但学生在椅子的结构和设计原理方面知识储备较少,需要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来丰富他们的认知。
此外,学生之间存在个体差异,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不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关注每个学生的成长。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椅子的结构、功能和设计原理,学会观察和分析生活中的物品。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设计、制作和展示等活动,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增强环保意识,懂得珍惜和创造。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椅子的结构、功能和设计原理。
2.难点:设计和创新椅子的能力。
五. 教学方法1.观察法:让学生观察椅子,了解其结构、功能和设计原理。
2.实践法:让学生动手设计、制作和展示椅子,提高实践能力。
3.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合作精神和创新思维。
六. 教学准备1.准备各种类型的椅子,用于展示和分析。
2.准备图纸、材料和工具,供学生设计制作椅子。
3.准备展示平台,用于学生展示作品。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展示各种类型的椅子,引导学生关注椅子的结构和设计。
提问:“你们知道椅子有什么作用吗?椅子的结构是怎样的?”让学生发表自己的想法。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PPT或实物展示,讲解椅子的功能、结构和设计原理。
引导学生了解椅子的各个部分及其作用,如座面、靠背、椅腿等。
3.操练(15分钟)学生分组讨论,分析椅子设计的合理性。
每组选择一把椅子,从座面、靠背、椅腿等方面评价其优缺点。
椅子不简单小学科学二年级上册PPT课件

感谢您的聆听
柔软 坚固 耐用
xū qiú 需求
ɡuān chá yǐ zi
观 察 椅 子2
ɡuān chá yǐ zi
观 察 椅 子2
yǐ zi ɡè bù fēn yònɡ shén me cái liào
椅 子 各 部 分 用 什 么 材 料?
wèi shén me yònɡ zhè zhǒnɡ cái liào
解决问题
jiě jué wèn tí
解决问题
jiě jué wèn tí
解决问题
tuò zhǎn
拓展
nǐ xiǎnɡ zěn yànɡ ɡǎi jìn
你 想 怎 样 改 进?
zěn yànɡ biàn de jiē shi yòu qīnɡ
怎 样 变 得 结 实 又 轻?
zuò hǎo zuò yì dǐnɡ mào zi xué xí zhǔn bèi
椅子不简单
二年级 科学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目标: 1.物品是由一种或多种材料制成的。 2.不同的材料具有不同的特性,材料的特性决定材料的用 途。 科学探究目标: 1.运用多种感官观察椅子各部分的组成材料及特性。 2.用观察、描述、比较等方法辨识材料特性与功能。
科学态度目标: 发展进一步改进物品的兴趣和愿望。 乐于表达自己的想法,学会与他人分享观点。
jù jiāo 聚焦
yǐ zi shì shén me yànɡ zi de
椅 子 是 什 么 样 子 的?
nǐ zuò zhe tā yǒu shén me ɡǎn shòu
你 坐 着 它 有 什 么 感 受?
ɡuān chá yǐ zi
(2024秋)科教版科学二年级上册《椅子不简单》教案

第5课椅子不简单课型观察探究课课时1课时学情分析椅子是学生非常熟悉的日常用品,看似简单,却蕴含着容易被忽视的关于材料的知识。
学生接触过许多由不同材料制成的椅子,也熟悉不同椅子的功能,但他们极少将做成椅子的材料与其相对应的功能联系起来。
这是学生学习本课的起点。
教学目标科学观念:*不同的材料具有不同的特性,材料的特性决定材料的用途。
科学思维:*综合分析椅子主要组成部分的材料和特点,发展思维的深刻性、灵活性。
探究实践:*运用多种感官观察椅子各部分的组成材料及特性;用观察、描述、比较等方法辨识材料特性与功能。
态度责任:*知道人们为了满足更好的需求,往往用多种材料来制作物品。
*认识到人们在生产、生活中会根据不同的功能和用途来选择材料。
教学重难点重点知道物品是由一种或多种材料制成的,不同的材料具有不同的特性,材料的特性决定材料的用途。
难点在教师指导下,能用多种感官观察并辨识椅子各部分的组成材料及特性。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课件、各种椅子图片学生准备普通办公椅、活动手册教学环节师生活动指导与评价设计意图一、聚焦(7分钟)1.聚焦话题:许多物品都不是只用一种材料制成的,比如椅子。
(出示教科书第37页图片)提问:你能看得出这把椅子用了哪些材料吗?2.确定观察物体时的顺序:由上到下、由整体到局部。
3.谈话,聚焦课题:为什么这把椅子需要用到多种材料呢?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探究:“椅子不简单”。
(板书)引导学生有序观察,初步辨别椅子的各部分材料,为后续的活动奠定基础。
二、探索(20分钟)1.提问:刚才我们对椅子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那么椅子的主要功能是什么?2.思考:怎样的椅子才是一把好椅子呢?活动一:观察椅子的组成1.出示办公椅。
引导学生观察:这是一张办公室的椅子,它有什从椅子的功能入手,引导学生明确一把好椅子的标准。
么特点?2.提问:这把椅子由哪些部分组成?每一部分又有什么作用?3.学生观察办公椅的组成部分,并填写观察结果。
二年级科学上册教案-《椅子不简单》教科版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椅子相关的实际问题,如椅子的舒适度、耐用性等。
2.实验操作: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一个简单的实验操作,如制作一个小型椅子模型,演示椅子设计中的科学原理。
(3)椅子的制作过程:学生对制作工艺和工具的使用可能较为陌生,难以理解整个过程。
突破方法:结合实际操作或视频演示,让学生了解制作过程中的关键环节,并学会使用简单工具。
四、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椅子不简单》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日常学习中,是否注意过坐在椅子上的感受和椅子的设计?”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椅子的奥秘。
二、核心素养目标
《椅子不简单》一课的核心素养目标为:1.培养学生运用科学知识观察、分析日常生活中的物品,提高他们的观察能力和科学思维;2.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进行简单的产品设计,提升创新实践能力;3.培养学生通过合作交流,学会分享和倾听,提高团队协作能力;4.引导学生关注材料与环境的关系,培养他们的环保意识和责任感。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在掌握椅子相关知识的基础上,全面提升科学素养、创新素养、团队协作素养及社会责任素养。
在课程结束时,我强调了椅子的知识点在生活中的应用,希望学生们能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中,提高生活品质。从学生的反馈来看,他们对这一理念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实验操作的结果。
二年级科学椅子不简单课件

靠背
坐垫 椅脚
扶手
支架
2.每一部分主要使用了什么 材料?
塑料
纤维
金属
海绵
······
这些材料都有什么特性呢? (记录在活动手册上)
PART.3
课堂小结
1.用多种材料做椅子有什 么好处?
2.只使用一种材料制作椅子和使用多种材料 制作椅子有什么不同?
拓展
为什么不同的地方会 有不同材料的椅子?举例 说一说。
椅子不简单
教科版二年级上册科学
PART.1
新课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入
许多物品都不是只用一种材料制成 的,例如椅子。我们能辨认出一个物品 中的多种材料吗?
各种椅子
1
2
5
3
4
各种椅子
6
8
9 7
PART.2
新知探究
好的椅子应该美观、耐用,让人坐 着舒服、做事方便。
观察一把椅子,并记录。
1.椅子由哪些主要部分组成? (记录在活动手册上)
2.5椅子不简单(教案)二年级上册科学教科版

(2)物体的尺寸大小:学生可能对物体的尺寸大小的理解和描述存在困难,如长、宽、高。
(3)物体的颜色特征:学生可能对物体的颜色特征的识别和描述存在困难。
(4)观察能力:学生可能对观察物体的方法,如用眼睛看、用手摸、用耳朵听等,不够熟练。
- 利用颜色识别软件,进行颜色的识别和搭配练习。
- 设计颜色搭配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巩固颜色认知。
4. 观察能力:
- 观看观察技巧指导视频,学习观察的基本方法。
- 利用观察训练软件,进行观察能力的训练。
- 记录观察结果,进行观察记录表的填写。
5. 科学探究:
- 观看科学探究方法介绍视频,了解科学探究的基本步骤。
2. 观察能力:培养学生观察物体形状、大小、颜色等基本特征的能力,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3. 思维能力:通过比较不同椅子的特征,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如比较、分析、综合等。
4. 实践能力:通过实际操作和探究,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如动手制作、实验操作等。
5. 创新意识:鼓励学生提出不同的问题和猜想,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4. 观察能力:学生在一年级已经学习了观察的方法,如用眼睛看、用手摸、用耳朵听等。本节课将通过观察椅子的不同特征,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5. 科学探究意识:学生在一年级已经学习了简单的科学探究方法,如提问、猜想、验证等。本节课将通过观察和探究椅子,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意识。
核心素养目标
1. 科学探究能力:通过观察和探究生活中常见的椅子,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如提问、猜想、验证等。
(三)新课呈现(预计用时:25分钟)
知识讲解:
清晰、准确地讲解椅子的形状、大小、颜色等基本特征,结合实例帮助学生理解。
小学科学25《椅子不简单》(教案)

小学科学25《椅子不简单》(教案)标题:探索椅子的奥秘——小学科学25《椅子不简单》(教案)引言:《椅子不简单》是小学科学课程中的一篇教材,通过引导学生探索椅子的奥秘,培养他们对物体结构和功能的观察和归纳能力。
本教案将按照《椅子不简单》的内容,设计有趣的学习活动,旨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其科学探究精神。
一、教学目标:1. 了解椅子的基本结构和功能,理解其对人体健康的重要性。
2. 发展学生的观察和比较能力,培养他们对事物特征的感知与表达能力。
3. 引导学生体验科学实验的过程,培养他们的动手操作和分析推理能力。
4.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分享精神,提高集体意识和沟通能力。
二、教学准备:1. 《椅子不简单》的教材和辅助教材,包括图片、视频等。
2. 学生笔记本、纸张、铅笔和尺子。
3. 学生分组材料,如不同材质的小椅子、塑料板、木板等。
4. 实验用具,如弹簧秤、小物品等。
三、教学过程:Step 1:导入(引发学生思考,激发兴趣,5分钟)通过提问激发学生对椅子的认知,如椅子的特点、用途、不同的椅子有什么区别等。
Step 2:讲解(基本概念和知识,10分钟)通过教材和辅助教材的呈现,简要介绍椅子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并引导学生关注椅子的稳定性和舒适性。
Step 3:实验(亲身体验,观察记录,25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分配一种材料制作椅子。
要求每个小组设计并制作一个3腿椅子,并使用不同的材料进行比较。
学生要记录设计图纸、实验过程以及不同材料制作的椅子的特点和表现。
Step 4:讨论与总结(合作探究,15分钟)小组展示不同材料制作的椅子,并就以下问题展开讨论:1. 不同材料制作的椅子有何区别?2. 哪种椅子最稳定?为什么?3. 哪种椅子最舒适?为什么?4.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还有哪些利用不同材料制作的椅子?通过讨论和总结,学生对椅子的结构和功能有更深入的了解,并将这些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中。
Step 5:延伸活动(探究拓展,20分钟)学生自由选择一个与椅子相关的问题进行探究,并用实验的方式验证或解答该问题,例如:1. 为什么有的椅子会发出噪声?2. 为什么有的椅子可以旋转?3. 椅子的高度会对我们的坐姿和身体健康有什么影响?通过这些延伸活动,学生将进一步思考椅子相关的科学问题,并培养其科学探究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科版科学二年级上册《椅子不简单》教案8

教科版科学二年级上册《椅子不简单》教案8一. 教材分析《椅子不简单》是教科版科学二年级上册的一课,主要内容是通过观察和探究椅子的结构、功能和制作过程,让学生了解椅子的设计原理,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本节课的内容与学生的生活紧密相连,易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和动手能力,对于生活中的物品有了一定的认知。
但部分学生可能对椅子的结构和制作过程了解不多,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和动手实践。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椅子的结构、功能和制作过程,学会观察和描述椅子的特点。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思考、动手实践,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科学探究的兴趣,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和创新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椅子的结构、功能和制作过程。
2.难点:椅子的设计原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五. 教学方法1.观察法:引导学生观察椅子的结构、功能和制作过程。
2.讨论法:分组讨论,分享各自的观察和思考成果。
3.实践法:动手制作椅子,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椅子模型或实物。
2.制作椅子的材料(如纸板、木条等)。
3.剪刀、胶水等工具。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展示各种椅子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椅子的结构、功能和外观设计。
提问:“你们知道椅子有哪些种类?它们有什么特点?”2.呈现(10分钟)教师展示椅子模型或实物,引导学生观察椅子的结构、功能和制作过程。
提问:“请大家观察一下,椅子的结构有哪些部分?它们有什么作用?”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各自的观察和思考成果。
教师巡回指导,引导学生关注椅子的设计原理和创新点。
4.巩固(5分钟)教师总结课堂内容,强调椅子的结构、功能和制作过程。
提问:“通过今天的学习,你们知道椅子是如何制作的吗?有什么设计原理和创新点?”5.拓展(5分钟)教师提出设计任务:分组制作一把创新的椅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