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感染管理培训效果追踪表
医院感染知识培训的临床效果分析

医院感染知识培训的临床效果分析摘要】目的加强医院员工及新进岗人员的岗前培训工作,强化员工的感染防护理念,进一步规范医疗服务行为,保证医疗安全;方法对医院2013年~2015年的医院员工及新进岗医护人员进行医院感染知识培训,在培训前后进行感染知识问券测试,比较医护人员培训前后的感染知识掌握情况;结果通过培训,医务人员的感染知识由培训前的平均46分提高到94.28分,抽查中操作的合格率为91.28%,手卫生合格率93.91%;结论通过培训学习,为切断医院感染传播途径、有效控制医院感染、提高医疗质量,确保医疗安全等奠定了基础,有效降低医院感染发病率。
【关键词】医院感染知识培训;效果分析医院感染是医疗质量的重要内容之一,近年来,随着就诊人员的不断增加,控制医院感染不仅成为医护人员关注的问题,由于医院是各种人员汇集、疾病治疗的场所,医护人员和病人接触的机会较多,如果不懂得如果防范,易成为交叉感染的媒介。
因此,医院控感办对医院员工,尤其是新上岗医护人员在分配到各临床岗位前,均对其进行感染知识培训,进行规范有效地管理,有效的控制医院感染。
笔者对2013年~2015年的医院员工及新上岗的医护人员进行培训的情况进行总结,培训人次1330次,效果满意,达到了培训的目的,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和方法1.1一般资料培训对象为医院2013年1月~2015年12月的在岗人员、新进岗人员及其他人员。
其中,在岗医护人员808人次,新进岗296人,实习、进修158人次,保洁员、保安68人。
1.2培训方法1.2.1 医院控感办根据相关要求,每年制定医院感染知识培训计划、实施方案,并具体实施。
每年至少培训两次,每一次培训为期2周,培训方式为理论授课加操作演示。
培训前后均对参加人员进行理论考试,在培训前发放试卷进行培训前的知识测评,培训结束后发放同一内容的试卷再次进行考试,考核试题来源于每一次培训的教材内容,然后对培训前后的知识掌握程度进行对比,了解参加培训人员的知识掌握程度及培训效果。
医疗机构医院感染规范化管理督查表

3、建立医务部门、护理部、医院感染管理部门、门诊部、临床及医技科室等多部门协作机制,职责明确,
有效加强安全注射监督和管理
4、非静脉用药集中配置的配液操作应在治疗准备室内完成
5、配药、皮试、胰岛素注射、免疫接种等操作时,须严格执行“一人一针一管一用一废弃”
6、抽出药液和配制好的静脉输注用无菌液体,应注明配制日期和时间,放置时间应<2小时
预防与控制各项工作
工作制度
与岗位职责
1、根据国家颁布的规章、规范、标准、指南等要求,结合本单位实际,建立健全并及时修订完善医院
感染管理、消毒隔离等相关制度、措施、流程,且能够认真执行
2、建立健全医院感染管理各级岗位职责,并认真履职
医院感染
病例监测
1、依据《医院感染监测规范》等相关要求,规范开展医院感染监测
2、至少每年开展一次现患率调查
3、规范开展器械相关感染目标性监测
4、规范开展多重耐药菌感染监测。医务部门牵头,护理部、药学部门、医院感染管理部门、病原微生
物实验室及临床科室加强协作,职责明确,认真履职
5、定期进行医院感染监测数据统计、分析及反馈,体现持续质量改进
6、依据《医院感染暴发报告及处置管理规范》等相关要求,制定并执行医院感染暴发监测报告工作制度、
2、有手卫生相关要求(手卫生指征,洗手、卫生手消毒和外科手消毒操作规程等)的宣教、图示
3、定期对工作人员手卫生知晓率、依从性、正确率进行抽查
4、持续提升工作人员手卫生依从性、正确率
安全注射管理
1、医务人员应严格遵循无菌技术操作原则,认真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
2、制定并严格执行安全注射制度,确保皮内注射、皮下注射、肌内注射、静脉注射、密闭式静脉输液等
物和洁、污流向等符合相关规范、标准要求
医院感染管理质量检查与持续改进记录本

医院感染管理质量检查与持续改进记录本一、前言医院感染管理质量检查与持续改进记录本是为了加强医院感染管理,提高医疗质量,保障患者安全而制定的。
本记录本旨在记录医院感染管理质量检查的过程、结果及持续改进措施,以便于对感染管理情况进行跟踪、评估和改进。
二、医院感染管理质量检查1. 检查时间:2021年10月2. 检查范围:全院各临床科室3. 检查内容:(1)医院感染组织管理:是否成立感染管理小组,有无明确的组织架构和职责分工。
(2)感染防控制度:是否制定感染防控制度,有无对感染病例的监测、报告和控制流程。
(3)感染防控知识培训:是否定期组织感染防控知识培训,有无培训记录和考核结果。
(4)感染防控措施落实:有无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规范、消毒隔离制度和手卫生规范。
(5)感染防控物资管理:是否配备充足的感染防控物资,有无对物资的使用和管理制度。
(6)感染暴发事件应对:是否制定感染暴发事件应急预案,有无进行应急演练。
三、检查结果1. 感染管理组织管理方面:大部分科室成立了感染管理小组,但部分科室组织架构不明确,职责分工不清晰。
2. 感染防控制度方面:大部分科室制定了感染防控制度,但部分制度不完善,缺乏对感染病例的监测、报告和控制流程。
3. 感染防控知识培训方面:部分科室定期组织感染防控知识培训,但培训覆盖率不高,且缺乏有效的考核机制。
4. 感染防控措施落实方面:部分科室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规范、消毒隔离制度和手卫生规范不严格,存在一定的违规操作。
5. 感染防控物资管理方面:部分科室感染防控物资配备不足,或有物资管理制度不完善的情况。
6. 感染暴发事件应对方面:部分科室制定了感染暴发事件应急预案,但应急演练不足,应对能力有待提高。
四、持续改进措施1. 完善感染管理组织架构和职责分工,确保各科室感染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
2. 修订和完善感染防控制度,明确感染病例的监测、报告和控制流程。
3. 提高感染防控知识培训的覆盖率,建立有效的考核机制,确保培训效果。
医学生医院感染防控知识培训效果评价

医学生医院感染防控知识培训效果评价发布时间:2021-12-24T08:12:25.231Z 来源:《护理前沿》2021年23期作者:洪怡 2.秦红梅3.尉煜青通讯作者:顾晓红[导读] 目的了解开设医院感染管理相关课程在提高医学实习生医院感染防控能力的作用。
洪怡 2.秦红梅3.尉煜青通讯作者:顾晓红上海市中医医院感染管理科邮编200071上海市中医医院感染管理科邮编200071摘要:目的了解开设医院感染管理相关课程在提高医学实习生医院感染防控能力的作用。
方法对2019年7-12月将进入临床实习或规培的医学生开展医院感染防控相关课程,比较培训前后医院感染防控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情况。
结果培训前医院感染防控知识掌握正确率为43.00%(2206/5130)低于培训后58.95%(3024/5130)(P<0.001)。
培训后,医学生在医院感染概念、医院感染诊断、医院感染暴发、标准预防、重点部位预防控制、职业安全防护、医疗废物管理、合理应用抗菌药物、多药耐药菌、传染病方面的知识掌握率分别为57.41%(155/270)、58.52%(158270)、59.01%(239/405)/69.78%(471/675)、64.81%(700/1080)、61.98%(251/405)、59.81%(323/540)、66.42%(269/405)、 50.62%(205/405)较培训前提高(P<0.001)。
结论通过设开医院感染防控相关课程可提高医学生医院感染防控知识水平,从而保护患者和医护人员的健康,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
关键词:医学生;医院感染;培训;调查;知识近年来,医院感染成为了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重要的危险因素之一。
实习生是医院感染管理中的重要参与者,医疗工作质量好坏直接影响医院的整体形象,同时也是医院感染暴发的潜在隐患[1]。
研究发现医学生发生职业暴露的风险较高,发生职业暴露后易紧张,产生焦虑心理[2]。
医院感染管理检查情况反馈及整改督查记录表(二)

医院感染管理检查情况反馈及整改督查记录表(二)一、检查基本情况1. 检查时间:____年__月__日2. 检查地点:____医院3. 检查部门:医院感染管理科4. 检查人员:____、____、____、____5. 检查范围:全院各临床科室、医技科室、后勤部门6. 检查内容:医院感染管理规章制度、手卫生、消毒隔离、无菌技术、医疗废物管理、感染病例监测等。
二、检查情况反馈1. 医院感染管理规章制度(1)总体情况:医院感染管理规章制度健全,明确了各部门职责,制定了各项操作规程。
(2)存在问题:1) 部分科室对感染管理制度了解不足,执行不到位;2) 部分制度更新不及时,与实际工作需求不符;3) 制度培训不足,医护人员对感染控制意识有待提高。
2. 手卫生(1)总体情况:手卫生设施齐全,医护人员手卫生意识较强。
(2)存在问题:1) 部分科室手卫生设施不齐全,如洗手液、干手纸不足;2) 部分医护人员洗手操作不规范,如洗手时间不足、揉搓不充分;3) 手卫生监测不到位,无法全面了解手卫生状况。
3. 消毒隔离(1)总体情况:消毒隔离设施齐全,消毒剂选用合理,消毒操作基本规范。
(2)存在问题:1) 部分科室消毒隔离设施不齐全,如紫外线灯管老化、消毒柜容量不足;2) 部分医护人员对消毒隔离知识掌握不足,操作不规范;3) 消毒剂浓度监测不足,无法保证消毒效果。
4. 无菌技术(1)总体情况:无菌技术操作基本规范,无菌物品管理较严格。
(2)存在问题:1) 部分科室无菌操作不规范,如无菌物品与非无菌物品混放;2) 无菌物品存放不规范,如存放环境不符合要求;3) 无菌操作培训不足,医护人员无菌意识需加强。
5. 医疗废物管理(1)总体情况:医疗废物分类收集、运送、处理基本符合规定。
(2)存在问题:1) 部分科室医疗废物分类不清,混放现象严重;2) 医疗废物暂存点设置不合理,存在安全隐患;3) 医疗废物处理流程不规范,需加强监管。
院感知识培训效果评价方案实用文档

院感知识培训效果评价方案实用文档(实用文档,可以直接使用,可编辑优秀版资料,欢迎下载)院感知识培训效果追踪与评价方案根据2021年版《三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实施细则》中4.20。
2.1要求和本院实际情况相结合,特制定崇州市人民医院院感知识培训效果追踪与评价方案。
一、计量效果追踪与评价测定法(一)简单测定法:仅在培训后进行一次测定。
此法省事,但是很难验证培训的效果.(二)前后测定法:在培训前与培训后各进行一次测定,两者的差距即为培训效果.此法较为科学,操作不繁琐。
(三)多重测定法:在培训前后测量多次,此法为较为精确的测定方法,由于态度转变无法立竿见影,因此采用长期追踪的方法,容易发现效果,多重测定法比前后测定法提供的信息量更大。
(四)时间序列法:此法是指伴随培训过程,进行跟踪测量,从而获取不同时间序列点上的效果值,适用于时间跨度较长(跨年度)的培训评价,其优点在于,培训期内监测培训效果的动态,洞悉学习效率高峰与低谷时段。
(五)对照测定法:此法的好处在于,了解培训与否到底效果怎样?实验组对照组 二、测定人员(一)全院医、技、护(二)新进工作人员(三)进修生和实习生(四)保洁人员(五)医疗废物、污水专职人员(六)食堂工人三、持续提高评价效果的措施 (一)增加培训次数,同样的内容分别安排两次或两个时间段进行,以便让因工作繁忙的医务人员选择参加培训时间,提高参训率。
(二)利用医院信息化平台,将每次培训视频和资料上传至协同办公系统—院感工作里,以便医务人员下载并学习。
(三)制定下发医院感染管理学习计划,学习计划包括指令性计划与非指令性计划,要求科室感控护士每月择时自行组织一次感染知识学习.感染管理科定期抽查,并将抽查结果计入医院感染管理考核。
(四)对重点科室部门,如血透室、ICU 、消毒供应中心、手术室等进行上门培训,根据科室特点进行针对性的培训,既保证参加培训人员的数量,还保障科室的工作不受影响。
(五)不定期组织医院感染相关知识考核,通过考核督促医务人员学习。
2024版医院感染管理知识培训记录

加注重多学科之间的协作和沟通,共同制定和执行医院感染防控措施,
形成合力。
03
患者参与医院感染防控
随着患者安全意识的提高,患者将更加主动地参与到医院感染防控中来。
医院将加强患者教育,提高患者对医院感染的认知和自我防护能力。
29
持续改进方向和目标设定
持续提高医护人员防控医院感染的能力
医院将定期开展医院感染管理知识培训和技能考核,确保医护人员熟练掌握医院感染防控相关知识和技能。
17
并发症预防与处理措施
2024/1/25
并发症预防
加强患者营养支持,提高免疫力;严 格执行无菌操作,减少医源性感染; 加强病房管理,保持环境清洁。
处理措施
及时发现并处理感染并发症,如脓毒 症、感染性休克等;调整治疗方案, 加强抗感染治疗;必要时请相关科室 会诊,协助处理。
18
05 监测与报告制度
2024/1/25
22
法律法规与职业道德要求
06
2024/1/25
23
相关法律法规解读
01
《医院感染管理办法》
详细解读该办法中的各项规定,包括医院感染的预防与控 制、监测与报告、培训与考核等方面。
2024/1/25
02
《医疗废物管理条例》
重点讲解医疗废物的分类、收集、运送、贮存、处置等环 节的管理要求,确保医疗废物的安全处理。
2024/1/25
加强医院感染监测和数据分析
医院将进一步完善医院感染监测体系,提高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和时效性。同时,加强对监测数据的分析和利用,及时发现 和解决医院感染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推动多学科协作和患者参与
医院将积极推动多学科之间的协作和沟通,共同制定和执行医院感染防控措施。同时,加强患者教育, 提高患者对医院感染的认知和自我防护能力,形成医患共同防控医院感染的良好局面。
科室医院感染管理质控记录册

科室医院感染管理质控记录册一、患者基本信息患者姓名:患者年龄:患者性别:住院号:入院日期:出院日期:感染项目:感染定性:感染定量:二、感染事件记录日期感染项目感染定性感染定量感染原因改进措施负责人2024-01-01高危手术部位感染阴性菌定性超过正常范围术前皮肤准备不充分提醒术前皮肤准备规范XX护士三、感染率统计月份高危手术部位感染率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率导尿管相关尿道感染率2024-012%3%1%2024-021%2%2%2024-033%4%2%四、感染管理成效评估感染项目改进前感染发生率改进后感染发生率改进措施负责人高危手术部位感染5%2%提醒术前皮肤准备规范XX护士呼吸机相关性肺炎4%2%拔除呼吸机并预防肺炎XX医生导尿管相关尿道感染3%1%加强导尿管管理培训XX护士五、其他相关记录日期内容负责人2024-01-05患者家属投诉高危手术部位感染XX护士2024-02-20感染控制培训记录XX感控专家六、总结与改进措施根据以上统计数据和记录,我们可以发现高危手术部位感染率在过去三个月中有所下降,说明提醒术前皮肤准备规范的质控措施取得了一定成效。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和导尿管相关尿道感染的发生率也有所降低,但还需加强相关管理和培训工作。
为了进一步提高感染管理的质量,我们将采取以下措施:1.加强医务人员感染控制培训,包括手卫生、器械消毒和使用规范等方面的知识提升。
2.定期整理医院感染监测数据,及时发现和分析感染事件的发生原因,并对医务人员进行个别和集体培训。
3.加强患者教育,引导患者正确理解和配合感染管理的相关工作,以减少感染风险。
4.进一步完善质控记录册的内容和管理流程,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可追溯性。
本质控记录册将作为监督和指导感染管理工作的重要依据,我们将根据实际情况不断完善和更新,以提高科室医院感染管理质控工作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