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大学弘毅堂物理学专业物理应用物理
物理学专业本科课程简介

物理学专业本科课程简介30413001线性代数Linear Algebra【42—2—1】内容提要:线性代数是物理学专业必修的基础课程。
本课程是研究有限性空间的结构和线性空间的线性变换的数学分支。
内容有行列式、矩阵代数、线性方程组、线性空间、线性变换、欧几里得空间、n元实二次型等内容。
修读对象:物理学专业本科生教材:《高等数学(物理类)》第三册高等教育出版社参考书目:《线性代数》高等教育出版30413002力学Mechanics【72—4—2】先修课程:高等数学内容提要:力学是物理学专业必修的基础课程。
力学系统地介绍了力学的基础知识,全面阐述宏观机械运动的基本概念和基本规律。
其基本内容包括:质点运动学、质点动力学、动量定理和动量守恒定律、功和能及碰撞问题、角动量、刚体力学、固体的弹性、振动、波动和声、流体力学、相对论简介。
修读对象:物理学专业本科生教材:《力学》漆安慎高等教育出版社参考书目:《新概念物理教程(力学)》赵凯华罗蔚茵高等教育出版社30413003热学Thermology【54—3—3】先修课程:力学、高等数学内容提要:热学是物理学专业必修的专业基础课。
主要包括三部分,以实验为依据、以热力学第零定律、热力学第一定律、热力学第二定律为基本理论的宏观的热力学理论,研究物质宏观热现象和宏观状态变化规律;以气体分子统计物理学,研究大量分子热运动统计规律和热现象的微观实质;以Van der Waals方程和Clapeyron方程,研究气体状态变化及相变规律;以非平衡态理论的分子动理论,研究输运现象的宏观规律。
修读对象:物理学专业本科生教材:《新概念物理教程——热学》赵凯华罗蔚茵编高等教育出版社参考书目:《热学》李椿章立源编高等教育出版社30413004数学物理方法Methods of Mathematical Physics【72—4—3】先修课程:高等数学内容提要:数学物理方法是物理学专业必修的基础课程。
应用物理细分专业

应用物理细分专业应用物理细分专业是以应用物理学为基础,针对特定领域的细分学科。
它将物理学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致力于解决实际问题和推动科技创新。
应用物理细分专业涵盖广泛,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向。
1.材料物理学材料物理学是应用物理学中的重要分支,研究材料的物理性质和行为。
通过对材料的结构、性能和制备方法进行研究,可以开发新材料、改善材料性能,推动材料科学的发展。
材料物理学在能源领域、光电子领域、半导体领域等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
2.光电子学光电子学是应用物理学中的重要学科,研究光的产生、传播、探测和调控等问题。
光电子学在通信、显示技术、光学传感器等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
光纤通信技术的发展、激光器的应用等都是光电子学的重要成果。
3.量子物理学量子物理学是应用物理学中的前沿领域,研究微观粒子的行为和性质。
量子物理学在量子计算、量子通信、量子传感等方面有着重要应用。
量子力学的发展不仅深化了对微观世界的认识,也为新技术的发展提供了可能性。
4.生物物理学生物物理学是应用物理学与生物学的交叉学科,研究生物系统的物理性质和行为。
生物物理学在生物医学、生物传感器、生物工程等领域有着广泛应用。
通过研究生物系统的物理规律,可以揭示生命的奥秘,为生物技术的发展提供理论和方法。
5.环境物理学环境物理学是应用物理学中的重要分支,研究环境中的物理过程和现象。
环境物理学在环境监测、环境保护、灾害预警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通过研究大气、水体、土壤等环境介质的物理特性,可以更好地了解和保护环境。
以上是应用物理细分专业的几个方向,每个方向都有自己的特点和应用领域。
无论选择哪个方向,都需要具备扎实的物理学基础和实践能力。
应用物理细分专业的发展将为社会带来更多科技创新和实际应用,为人类的发展进步作出贡献。
武汉大学专业介绍

武汉大学专业介绍武汉大学成立于1893年,是中国历史悠久、享有盛誉的一所综合性高水平研究型大学,位列中国教育部直属高校“双一流”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也是首批入选“国家双一流”、“985工程”和“211工程”的大学之一。
学校坐落于湖北省武汉市,占地面积5499亩,横跨武汉市两岸,并依依靠着长江和东湖,环境优美。
学校设有48个学院和教研部门,涵盖了文、理、工、医、管、法、教育、经济、哲学、历史、农学等多个学科领域,拥有全日制本科专业近100个,硕士专业180多个,博士专业200多个。
武汉大学的学科设置齐全,涵盖了广泛的领域。
其中,医学、材料科学、化学、物理学、生物学、化学工程与技术、电子科学与技术、环境科学与工程、基础数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学科常年保持在国内领先地位,并在国际上具有较大影响力。
在医学领域,武汉大学设有临床医学、口腔医学、预防医学等专业,享有盛誉。
学校拥有一流的医学研究机构和医院,教学、科研、临床相辅相成,培养了大量优秀的医学人才。
在人文社科领域,武汉大学设有历史学、哲学、政治学与公共管理、社会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等学科。
这些学科具有丰富的研究内容和深厚的学术积淀,在国内外学术界具有重要影响。
在工程技术领域,武汉大学设有信息与通信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土木工程、水利工程等专业。
这些专业培养了大批优秀的工程师和技术人才,为国家的建设和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此外,武汉大学还拥有一些特色专业,如遥感科学与技术、光信息科学与技术、生物医学工程、市场营销、人文与传媒学等,这些专业在学科发展、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等方面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和优势。
总之,作为中国顶尖大学之一,武汉大学的专业设置十分丰富多样,覆盖了各个学科领域,培养了大量优秀人才,为国家的发展和社会进步作出了巨大贡献。
无论是从学术声誉还是就业情况来看,武汉大学的专业都具有较高的竞争力,深受学生和社会的认可。
武大物理方向研究生专业

武大物理方向研究生专业Task Title: Wuhan University Physics Graduate ProgramAs a physics graduate student at Wuhan University, you will have the opportunity to explore a wide range of topics within the field of physics.The program offers courses in both theoretical and experimental physics, providing you with a strong foundation in the principles and applications of physics.在武汉大学物理研究生项目中,您将有机会探索物理学领域内的广泛主题。
该项目提供理论和实验物理学课程,为您在物理学原理和应用方面的坚实基础。
The curriculum is designed to challenge and stimulate your intellectual growth, with courses in advanced calculus, linear algebra, quantum mechanics, and electromagnetism.You will also have the opportunity to participate in research projects under the guidance of experienced faculty members, who are actively engaged in cutting-edge physics research.课程设计旨在挑战和刺激您的智力成长,包括高级微积分、线性代数、量子力学和电磁学等课程。
武汉大学的优势学科和高分专业

【江苏高考志愿讲堂2020--走近985】武汉大学的优势学科和高分专业武汉大学一直受江苏省考生的青睐,悠久的办学历史,优美的校园环境,丰厚的人文积淀,都吸引着众多高分考生,所以在江苏省,武汉大学的分数和实力实至名归。
国家重点一级学科理论经济学、生物学、水利工程、测絵科学与技术、图书馆情报与档案管理国家重点二级学科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哲学、金融学、环境资源保护法学、国际法学、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国现当代文学、中国古代史、世界史、基础数学、凝聚态物理、无线电物理、分析化学、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计算机软件与理论、口腔基础医学、社会保障。
国家重点(培育)学科:宪法学与行政法学、思想政治教育、中国古代文学、法语语言文学、空间物理学、内科学(心血管病)双一流建设学科理论经济学、法学、马克思主义理论、化学、地球物理学、生物学、测绘科学与技术、矿业工程、口腔医学、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武汉大学投放江苏省的计划人数较多,专业门类齐全,所有的优势学科都有,这也是吸引江苏省考生的原因吧。
文史类(斜体加粗为优势学科,下同)人文科学试验班-弘毅学堂包括:汉语言文学、哲学、历史学哲学类包括:哲学、宗教学历史学类包括:历史学、世界史、考古学文理兼收类社会科学试验班包括:图书馆学、档案学、编辑出版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电子商务经济学类包括:经济学、金融工程、国际经济与贸易、财政学、金融学、保险学金融学类-弘毅学堂数理经济与数理金融试验班包括:金融学、经济学新闻传播学类包括:新闻学、广播电视学、广告学、传播学理工类工科试验班--动力与机械类包括: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金属材料工程、能源与动力工程、能源化学工程、核工程与核技术工科试验班--弘毅学堂包括: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机械类(先进制造)、土木类(国际工程)理科试验班--弘毅学堂包括:数学与应用数学、物理学、化学、生物科学理科试验班--资源与环境类包括:地理科学、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地理信息科学、环境工程、环境科学、土地资源管理数学类包括:数学与应用数学、信息与计算科学、统计学物理学类包括:物理学、材料物理、微电子科学与工程化学类包括:化学、应用化学电子信息类包括: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电波传播与天线、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测控技术与仪器计算机类--计算机学院包括: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计算机类--国家网络安全学院包括:网络空间安全、信息安全土木类包括:土木工程、给排水科学与工程、工程力学水利类包括:水利水电工程、水文与水资源工程、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农业水利工程测绘类包括:测绘工程、导航工程武汉大学的医学类本科专业,对江苏省有一个专业大类和五个单列专业,分别是临床医学类包括:医学检验技术(4年制)、临床医学(5年制)单列专业临床医学(8年制)、临床医学(5+3一体化)、口腔医学(8年制)、口腔医学(5+3一体化)、口腔医学(5年制)。
武汉大学有哪些专业

武汉大学有哪些专业武汉大学是中国的一所综合性高等学府,拥有众多学科专业。
下面将为大家介绍一些武汉大学的专业。
首先是武汉大学的人文学科专业。
武汉大学的人文学科涵盖了文学、历史、哲学、法学、教育学等多个领域。
其中,文学方面有中国语言文学、外国语言文学、新闻传播学等专业。
历史学方面有考古学、世界历史、中国史等专业。
哲学方面有哲学、逻辑学等专业。
法学方面有法学、政治学与行政学等专业。
教育学方面有教育学、心理学等专业。
其次是武汉大学的理工学科专业。
武汉大学的理工学科涵盖了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地理、环境科学、计算机科学等多个领域。
数学方面有基础数学、应用数学等专业。
物理学方面有物理学、光学等专业。
化学方面有化学、应用化学等专业。
生物学方面有生物科学、生物技术等专业。
地理学方面有自然地理学、人文地理学等专业。
环境科学方面有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等专业。
计算机科学方面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等专业。
此外,武汉大学还拥有一些医学相关的专业。
医学方面有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口腔医学等专业。
其中,临床医学专业是武汉大学的重点专业之一,该专业培养具备临床医学基本知识和临床医学研究方法的医学人才。
除了上述专业外,武汉大学还有管理学、经济学、信息科学等多个学科领域的专业。
管理学方面有管理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等专业。
经济学方面有经济学、金融学等专业。
信息科学方面有信息与计算科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等专业。
综上所述,武汉大学拥有丰富的专业资源,涵盖了人文学科、理工学科、医学以及管理学、经济学、信息科学等多个领域。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潜力选择适合自己的专业,并在学习中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
武汉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物理学类培养方案(2018版)

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武汉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是在1928年成立的原国立武汉大学物理系的基础上发展、演变而来,其历史可追溯到1893年自强学堂的格致门。
我国老一辈著名物理学家查谦、桂质廷、张承修、李国鼎、周如松等先后在这里研究执教多年。
经过八十多年、几代人的努力,学院现已发展成为涵盖物理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微电子科学与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生物医学物理五个学科门类,有多个突出特色的学科研究方向,我国最有影响的物理院系之一。
学院现设有物理学系、材料物理系、微电子系、基础物理教学与实验中心。
武汉大学电子显微镜中心、武汉大学纳米科学与技术研究中心挂靠在本院。
凝聚态物理和无线电物理是国家重点学科,物理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是湖北省重点学科。
物理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是国家级示范中心,物理学是国家基础学科人才培养基地和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
学院拥有人工微结构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核固体物理湖北省重点实验室。
学院现有物理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物理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设置的本科专业有物理学基地班(国家基础学科人才培养基地,含物理学拔尖人才培养弘毅班,中法理学、工学本硕连读试验班,彭桓武班,天眷班)、材料科学与技术试验班、微电子科学与工程湖北省战略新兴(支柱)产业人才培养班。
学院有一支以中青年骨干教师为主体,人员年龄、职称和知识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
现有教师97人,其中教授58人,副教授32人,博士生导师65人。
有1位中国科学院院士,1位973项目首席科学家,4位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4位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12位中组部青年千人,5位国家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2位新世纪百千万人才。
承百廿年武大辉煌,展九十载物院风华。
面对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武汉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正以中长期发展规划为指针,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以新大楼、新平台为契机,汇聚人才、交叉融合、凝练方向,团结、务实、和谐、奋进,不断增强学院的综合实力和核心竞争力,力争早日建成具有世界一流水准的物理学院。
应用物理学全国排名

应用物理学全国排名
应用物理学是一门研究物质与能量之间相互作用及其应用的学科。
在中国,各高校的应用物理学专业的办学水平也各有差异。
以下是中国部分高校应用物理学专业的全国排名:
1. 清华大学
2. 北京大学
3.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4. 复旦大学
5. 华中科技大学
6. 武汉大学
7. 南京大学
8. 上海交通大学
9. 浙江大学
10. 西安交通大学
以上排名仅供参考,具体排名可能因不同机构的评估标准而有所差异。
学生在选择应用物理学专业时,应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具体需求进行选择,并综合考虑学校的教学质量、师资力量等因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武汉大学弘毅学堂物理学专业(物理、应用物理)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一、专业代码、专业名称专业代码:070201专业名称:物理学 Physics(物理学基地弘毅学堂物理学班)二、专业培养目标培养掌握物理学的基本理论与方法,具有较高的理论水平、理论基础、理论知识和实验技能,获得基础研究或应用研究的初步训练,了解国际上学科发展动态和研究前沿,能运用物理知识和方法进行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具有创新精神,适应高新技术发展的需要,具有较强的知识更新能力和较广泛的科学适应能力的物理科学拔尖学生,经后续培养后能成为所从事研究领域的领军人才。
三、专业特色和培养要求本专业除要求学生具有扎实、宽厚的物理学、数学基础理论知识和必需的化学基础理论知识外,还要求对物理学的新发展、近代物理学在高新技术和生产中的应用,以及与物理学密切相关的交叉学科和新技术的发展动态和研究前沿有所了解。
本专业对弘毅学堂物理学班采取滚动式管理、实行导师全程指导制,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采用国际上最新版本的优秀原文教材并采用双语或全英文式授课。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1)系统地掌握物理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实验方法和技能,具有基础扎实、适应性强的特点和自学新知识、新技术的能力;具有运用物理学的理论和方法进行科学研究、应用研究、教学和相应管理工作的能力。
(2)掌握系统的数学、计算机等方面的基本原理、基本知识。
(3)较熟练地掌握一门外国语,能够阅读本专业的外文书刊并具有较强的外语交流能力。
(4)了解相近专业以及应用领域的一般原理和知识。
(5)了解物理学的理论前沿、应用前景和最新发展动态以及相关高新技术的发展状况。
(6)掌握资料查询、文献检索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得最新参考文献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实验设计、归纳、整理分析实验结果、撰写论文、参与学术交流的能力。
(7)了解我国科学技术、知识产权等方面的方针、政策和法规。
四、学制和学分要求学制:弹性学制(3-5年),其中有一次在国外著名大学学习的经历。
学分:130学分五、学位授予:学位:理学学士六、专业主干(核心)课程及双语课程:物理I:经典力学I Physics I: Classical Mechanics;物理II:统计物理学I Physics II: Statistical Physics;物理III:电磁学I Physics III: Electricity & Magnetism;物理IV:光学Physics IV: Optics;物理V:量子物理学I Physics V: Quantum Physics;数学物理Mathematical Physics;经典力学II Classical Mechanics II;量子物理学II Quantum Physics II;统计物理学II Statistical Physics II;电磁学II Electricity & Magnetism II;固体物理I Physics of Solids I;近代物理学导论Introduction to Modern Physics;接口技术在物理研究中的应用与实践Applications and Practice of Interface Technology in Physical Research;计算物理Computational Physics;粒子物理An Introduction to Element Particles;高等量子力学Quantum Physics III;高能物理Introduction to High Energy Physics;固体物理ⅡPhysics of Solids II;近代物理专题Selected Topics in Modern Physics;统计物理学III Statistical Physics III。
七、主要实验和实践性教学要求实验物理I Experimental Physics I;实验物理II Experimental Physics II;实验物理III Experimental Physics III;实验物理IV Experimental Physics IV;实验物理V Experimental Physics V;科学研究训练4学分等共13学分,毕业论文6学分,调研、实习(金工)2周。
科学研究训练、物理学综合实习要求:1)每年所有课题研究组都必须面向所有学生介绍他们所在领域的前沿动态和课题组的研究进展;2)开展学术讨论小组,组织学生自由选择方向,在老师的引导下阅读文献,定期讨论交流,介绍各人的心得体会;3)定期邀请国内外研究人员做学术报告,课程讲授。
来自外单位学术报告平均每周不少于一次;4)全面开展暑期交流活动,国内和国际结合。
九、毕业生条件及其它必要的说明学生在规定时间内按要求修满130学分,完成相应的实践教学环节与毕业论文方可毕业,并授予理学学士学位。
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弘毅学堂物理学专业教学计划表课程类别课程编号课程名称学分数总学时学时类型各学期学时学分分配开课学院讲课习题课实验实践上机1 2 3 4 5 6 7 8通识课程必修01006780100679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与实践8 14410836 4 4 政治综合英语1起点12216 A1+A2+A3+A4外语综合英语2起点11 198 A2+A3+A4+Bn综合英语3起点1180 A3+A4+Bn+Bn综合英语4起点9 162 A4+Bn+Bn+Bn体育4144 按项目学生自由选择修习时间体育军事理论 1 18学生自由选择修习时间,18学时的实践内容归入军事训练军事通识课程选修交流与写作类(◎课程为推荐选修课)至少2学分◎物理科技论文 2 36 物理数学与推理类(☆课程为必修课)至少19学分326 ☆微积分1216 180 36 5 5 数学☆线性代数A 3 72 54 18 3 数学0700346 ☆常微分方程 2 36 18 18 2 数学☆数学物理方法MathematicalPhysics4 72 54 18 4 物理自然与工程类(◎课程为推荐选修课,导论课需选其中1门)至少4学分◎物理学导论 1 18 1 物理◎材料导论 1 18 1 物理◎基础化学C 236 2 化学◎基础化学实验B 136 1 化学人文与社会类至少4学分学生自由选择修习时间艺术与欣赏类至少2学分中国与全球类至少2学分研究与领导类至少2学分必0700955 经典力学 I 3 54 36 18 3 物理专业课程修ClassicalMechanics (I)0700704热学FundamentalsofThermodynamics and KineticTheory ofGases2 36 27 9 2 物理0700255电磁学Electromagnetism3 72 54 18 3 物理0700256光学Optics3 54 36 18 3 物理0700911经典力学 IIClassicalMechanics (II)4 72 54 18 4 物理0700260原子物理与原子核物理Atomic andnuclear Physics3 54 36 18 3 物理0700573热力学与统计物理学Thermodynamics & StatisticalPhysics4 72 54 18 4 物理0700258电动力学Electrodynamics4 72 54 18 4 物理0700261量子力学QuantumMechanics4 72 54 18 4 物理0700915固体物理IPhysics of SolidState I4 72 54 18 4 物理1300775实验物理IExperimentalPhysics I2 72 72 2 物理1300776实验物理IIExperimentalPhysics II2 72 72 2 物理1300777实验物理IIIExperimentalPhysics III2 72 72 2 物理1300778 实验物理IV 2 72 72 2 物理InterfaceTechnology inPhysicalResearch0700277 计算物理 3 54 27 18 9 3 物理0700278 近代物理专题 2 36 36 2 物理0700925 量子场论 3 54 54 3 物理0700171 生物物理学 2 36 36 2物理0700977 量子统计 3 54 54 3 物理0700709 广义相对论 2 36 36 2 物理0700611 新型功能材料 2 36 36 2 物理0700253 工程材料学 2 36 36 2 物理0700271 量子信息 3 54 54 3 物理0700829 量子力学seminar 1 36 36 1 物理0801174 薄膜物理与技术 3 54 54 3 物理0801437 纳米科学与技术 3 54 54 3 物理0700245 材料科学进展 2 36 36 2 物理0700251 材料腐蚀与防护 2 36 36 2 物理0700855 生物材料学 2 36 36 2 物理0700953 磁性与磁性材料236 2 物理0802031 天体物理物理0700256 现代光学 3 54 54 物理实践教学生产劳动2周毕业论文或设计必修学分 6 6 物理任意选修课程任意选修课程是作为专业补充或个人兴趣爱好而由学生自主选择的课程。
鼓励学生跨院(系)、跨专业选修课程,学院(系)对学生的选课给予必要的指导。
具体学分数以满足各专业毕业最低总学分要求为准。
毕业应取得总学分130分通识课程学分≥57 ,占总学分% 其中必修课程学分≥41 ,占通识教育学分% 选修课程学分≥16 ,占通识教育学分% 专业课程学分≥73 ,占总学分% 其中必修课程学分51 ,占专业教育学分% 选修课程学分≥22 ,占专业教育学分%实践教学学分,占专业教育学分%毕业论文或设计学分 6 ,占专业教育学分%任意选修课程学分,占总学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