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鸡场防疫卫生制度

合集下载

《种鸡场防疫卫生制度》

《种鸡场防疫卫生制度》

《种鸡场防疫卫生制度》为了确保鸡群健康,增加产蛋量、受精率和孵化率,以达到最佳的经济效益,做好鸡场的防疫卫生工作,是一项至关重要的措施。

每个干部职工思想上要高度重视,一时一刻也不能疏忽和麻痹,必须坚持贯彻预防为主,防治结合,防重于治的方针,严格控制和杜绝疾病的发生和发展,为此,对防疫卫生制度特作如下规定:一、生产区和生活区必须严格分开,生产人员进入生产区必须淋浴后更换工作服。

任何人或车辆都必须经严格消毒后方可进入生产区。

二、生产区人员在上班时间内,不得随意出入生产区,如有特殊情况,须经领导同意。

三、非生产人员确因工作需要进入生产区者,必须经领导批准,并按规定进行消毒方可进入。

四、非本场人员谢绝参观生产区,确系需要参观者,须经总经理批准后,鸡场方予接待。

五、消毒池配制的消毒药物,一定要按规定配制和投放,以保持消毒有效。

六、严格场外家禽、野禽携带入场,任何部门或个人都不得从场外购入禽类食品。

七、各生产组人员不得相互串联,工具、用具等不得相互调换或混用。

八、生产区的所有工具、用具、设备以及固定在生产区使用的工作服、行李等一切物品,严禁带出生产区,因工作和生产程序安排必须运出生产区的,则应经过严格消毒后方能送回生产区。

生产区外的一切东西未经领导同意,不得擅自带进生产区内。

九、经常性的做好个人、舍内及环境卫生。

饮水器、料盘、料桶经常保持整洁;种蛋周转箱、雏鸡周转箱、蛋托盘及有关工具、用具、包装物等,使用后应每次进行清洗消毒;种蛋按规定程序消毒后方可进入蛋库。

十、要保证饲料新鲜和饮水清洁(饮水须经消毒处理),鸡舍内严格使用潮湿、结块和发霉变质的垫料。

垫料经熏蒸后方可使用。

十一、严格按照免疫程序切实做好各日龄鸡的疫苗接种工作,要经常掌握鸡群健康状况,定期对鸡群进行疫病监测,及时做好药物防治工作,坚决淘汰白痢血清检出的阳性鸡。

十二、每日进行病死鸡的解剖检查,及时掌握疫情,病死鸡要有专用容器集中统一消毁或经过一定的无害化处理后加以利用。

养鸡场如何防控疫病的发生

养鸡场如何防控疫病的发生

养鸡场如何防控疫病的发生1.重视鸡场卫生。

养殖户应始终把搞好环境卫生放在重要地位。

要定期清扫、消毒,每周至少1次,场区内不能有鸡粪和鸡毛。

死鸡不能乱扔,要及时进行焚烧或深埋。

从鸡舍清出的鸡粪要及时运走。

并进行发酵或烘干处理,鸡舍排出的废水要进行无害化处理。

2.严格隔离饲养。

鸡场位置的选择要有利于隔离,要建在地势高燥,开阔平坦,排水方便、水质良好,远离村镇、工厂、肉类加工厂的地方,既要求僻静,又要交通方便。

场内鸡舍间距不小于12m。

鸡舍不得让外人参观,进场人员要经过严格的消毒方可进入。

不从疫区购买饲料、鸡苗等。

还要做好防鸟、防鼠、防蚊蝇等工作。

3.坚持全进全出。

目前,很多养鸡场(户)尤其是农村养鸡户,常常在一个很小的区域里把雏鸡、育成鸡、成鸡都养在一起,而且老鸡还没淘汰,新雏又进场,鸡场没有间歇的时间,也就不能进行全场的彻底消毒,所以,一旦发生传染病,很快就会殃及全群鸡。

科学的养鸡方法是把成鸡和育成鸡、雏鸡分开饲养,绝对禁止把不同日龄的鸡放在同一鸡舍内饲养,最好做到全进全出。

4.加强饲养管理。

在断喙、转群、免疫或饲养条件发生较大变化及天气骤变时,鸡群会发生应激反应,鸡对维生素A、K、C需求量增加,应及时补充。

也可以在饲料中添加一些微生态制剂(如:EM菌),能增强鸡体质和抗病力,对防治某些特定疾病,如大肠杆菌病等有显著作用,并能提高鸡的生产性能。

5.彻底消毒。

要把消毒工作制度化、经常化,不仅要做好鸡场的各个环节(如大门口、生产区入口及鸡舍入门等)的消毒,而且要坚持做好带鸡消毒,即在鸡舍有鸡的情况下用适当的消毒剂对鸡群进行喷雾消毒,这对环境的净化和疫病的防治具有很大的作用,而且,夏季鸡消毒还可降温。

被污染的饲料和饮水是引发多种疫病的原因。

因此,一定要十分重视饲料和饮水卫生,鱼粉和骨粉中常含有沙门氏杆菌和大肠杆菌,最好不要用来直接喂鸡;发生霉败变质、污染严重的饲料不能喂鸡;鸡的饮水应清洁,无病原菌或病原菌数量不超标。

养殖场卫生防疫管理制度(精选11篇)

养殖场卫生防疫管理制度(精选11篇)

养殖场卫生防疫管理制度(精选11篇)养殖场卫生防疫管理制度1养殖场在公司领导与管理指导下,负责具体工作的实施,实行个人负责制,赋予一定的权力,承担相应的责任,权责统一。

1、养殖场人员实行个人负责制,赋予权力,承担责任。

2、养殖场主管负责场部对全体员工和日常事务的管理制度,对公司负责,及时汇报养殖场情况。

3、各岗位员工坚守岗位职责,做好本质工作,不得擅自离岗。

4、做好养殖场的安全防盗措施和工作。

5、晚上轮班,看护好场部的鸡和其他物品。

6、做好每日考勤登记,不得作假或叫同事帮填写。

7、分工与协作统一,在一个合作团队下,开展各自的工作。

8、做好安全防范工作。

监督员的职责1、遵守检验检疫有关法律和规定,诚实守信,忠实履行职责。

2、负责养殖场生产、卫生防疫、药物、有机饲料等管理制度的建立和实施。

3、负责对养殖用药品、有机饲料的采购的审核以及技术员开具的处方单进行审核符合要求方可签字发药。

4、监管养殖场药物的使用,确保不使用禁用药,并严格遵守停药期。

5、应积极配合检验检疫人员和公司实施日常监管和抽样。

6、如实填写各项记录,保证各项记录符合公司和其他管理和检验检疫机构的要求。

7、监督员必须持证上岗。

8、发现重要疫病和事项,及时报告公司和检验检疫部门。

技术员的职责1、技术员负责病虫防治、监督员负责药品发放和疫情汇报。

2、依各个季节不同病害,采取本场实际情况采取主动积极的措施进行防护。

3、技术员应根据病虫害发生情况开出当日处方用药,监督员根据当日处方用药与配药一起准备药品,监督员应准备好药品交付当日班长,并按当日处方使用方法和剂量全程监督施药。

4、技术员应每日观察害虫发生及鸡的生长情况,对鸡病虫害应做到早预防、早发现、早治疗。

对异常鸡和死鸡要进行镜检以确定病虫害,遇到无法确定的情况应当日汇报给公司,公司请权威部门予以确定,并把确定的情况及时告诉技术员。

5、如发生重要疫病及重要事项时,应及时做好隔离措施。

6、监督员应监督技术员的病虫害发现情况,同时应将重要疫病及重要事项报告公司及检验检疫局部门。

鸡舍日常卫生、防疫管理

鸡舍日常卫生、防疫管理

放在指定地 点 . 不得扫入鸡舍 . 不 得 服 、 工作 靴 , 作业 完毕 , 交 由 门 卫 清 丢弃 在 其 他地 方 。 洗、 消毒 。 5 . 每 幢鸡 舍 两侧 1 米 范 围 及 门 江 苏省 畜牧 总站 ( 2 1 0 0 3 6 ) 侯 庆 永
河 蟹养 殖 注 意防 治青 苔 。
编揖: 越昕I z h a o x i n @j s a g r i . g o v c n
动 物 门 诊
饲 养 员 日 常 卫 生 防 疫 方 法 1 .按 规 定 要 求 穿 不 同 区 域 的 防 疫服、 靴( 分人员 区 、 操 作间 、 饲 养 区 等) , 不得 穿 其 他部 门防疫 服 。 2 . 进 入 中 心需 洗 手 消毒 . 更 换 防 疫服 、 靴 , 一 定 要 双 脚 从 消 毒 池 中 走 过。 3 . 进鸡舍 时 . 应进 行 双脚消毒 ,


并 洗手 消毒 后 . 更 换 鸡 舍 内 衣 服 及 鞋 帽 4 . 进 入 饲 养 区前 . 应 先 进 行 洗 手 消毒 , 穿 饲 养 区 防疫 服 、 靴。 5 . 种蛋检拾前及采精 、 输 精 前 都 应 进 行洗 手 消 毒 6 . 出鸡 舍 时 。 包括 上厕 所 、 到 别 的鸡 舍 、 晒锯屑 、 上饭堂等 , 一 定 要 更 换 外 面 的 防疫 服及 靴 。 7 . 着装 整齐 . 扣好 钮扣 . 不 得 搭 在手上 、 肩 上 或 披在 身 上 。
烈每 4 3
1 3 直 至 与 两 边 鸡 舍 的 中 线 为 本 幢 卫生 包 干区 . 在 卫 生 包 干 区 内 限 空 烟盒 、 塑料 纸 、 铁 丝 、 木 材 等 一 切 杂物 。 6 . 各幢每月割1 次 卫 生 包 干 区 的

鸡防疫消毒管理制度

鸡防疫消毒管理制度

鸡防疫消毒管理制度一、总则为了加强对鸡类养殖场的防疫工作,保障鸡类健康、安全、高效地生长,制定本管理制度。

二、管理责任1. 养殖场负责人要对鸡类养殖场的防疫工作负总责,建立并完善鸡类防疫消毒管理制度。

2. 养殖场必须配备专业的兽医人员,负责防疫工作的具体执行。

3. 养殖场的所有工作人员都要接受相关的防疫知识培训,做到有关防疫知识的专业并有一定工作经验。

三、防疫措施1. 在进入养殖场之前,所有人员必须先进行洗手,并经过消毒隧道消毒。

2. 饲料、饮水等必须先进行消毒处理,以防传染病传播。

3. 养殖场必须定期进行消毒,特别是粪便、尸体、垃圾等要及时清理消毒。

4. 对养殖场内的设施、器具等必须进行定期的清洁消毒工作。

5. 将疫苗接种工作列入防疫措施之中,及时对鸡类进行疫苗接种,提高鸡类的抵抗力。

四、防疫检测1. 养殖场要定期邀请专业机构进行检测,对鸡类的健康状况、防疫情况等进行定期检测。

2. 防疫检测结果要及时向养殖场负责人反馈,并做出相应的处理措施。

五、防疫隔离1. 养殖场要建立防疫隔离区,一旦发现有鸡类感染疾病,要及时将其隔离处理,以免疾病传播。

2. 对鸡类感染疾病的情况要进行报告,并立即对其周围环境进行消毒处理。

六、防疫记录1. 要建立并完善鸡类防疫消毒管理相关的记录,包括日常的消毒情况、疫苗接种情况、防疫检测情况等。

2. 还要建立相关的档案管理制度,将养殖场的防疫情况及时归档保存,以备查阅和核查。

七、防疫教育1. 对于进入养殖场的人员要进行相关的防疫教育,包括洗手消毒、衣着防护等。

2. 对养殖场的工作人员要定期进行防疫知识的培训,提高其对防疫工作的重视和知识水平。

八、防疫督导1. 养殖场要建立内部的防疫督导机制,由专人负责对防疫工作进行督导检查。

2. 对于防疫工作中不规范的地方要及时纠正,并建立相关的处理制度。

养鸡场防疫管理制度

养鸡场防疫管理制度

养鸡场防疫管理制度一、引言养鸡场的防疫管理是确保家禽免受传染病和疫情影响的重要措施之一。

为了保障鸡只的健康和生产的稳定,养鸡场应建立完善的防疫管理制度,采取科学合理的防疫措施,提高养鸡场的防疫能力。

本文将围绕养鸡场防疫管理制度展开论述。

二、养鸡场防疫管理制度的目的养鸡场防疫管理制度的目的是为了确保养鸡场的鸡只健康,并防范和控制传染病的爆发。

通过建立科学合理的防疫管理制度,能够提前预防、快速发现和有效处理潜在的传染病风险,最大限度地降低养鸡场的经济损失和生产风险。

三、养鸡场防疫管理制度的内容1. 安全环境建设确保养鸡场的环境卫生和设施安全,保持场内的整洁和干净。

定期清洁、消毒鸡舍和设备,防止病原菌滋生和传播。

加强场内的排水和通风工作,确保空气质量良好。

2. 严格人员管理要求养鸡场工作人员严格遵守防疫管理制度,定期进行相关培训,提高员工的防疫意识和知识水平。

设立专门的检疫区域,对外来人员进行身份审核,禁止无关人员进入养鸡场。

3. 定期健康检查养鸡场应根据相关规定和要求,定期对鸡只进行健康检查和疫苗接种。

定期开展血液检测、粪便检查等,及时发现疾病迹象并采取相应措施。

落实疫苗接种计划,确保养鸡场鸡只的免疫力。

4. 严格的物资管理对进入养鸡场的饲料、药品和各类物资进行严格的检验和管理,确保其质量和安全。

建立物资台账,做好物资的记录和追踪,及时处理过期或有质量问题的物资。

5. 强化卫生消毒定期对鸡舍、设备、车辆和人员进行消毒处理,采取有效的措施杀灭病原体和蠕虫。

重点加强常用区域和接触面的消毒工作,降低病原体传播的风险。

6. 建立隔离制度建立鸡只隔离的制度,合理划分不同区域和养殖阶段。

新进鸡只要进行隔离观察,确保不带入传染病。

对有疑似病症的鸡只要及时隔离并进行相应的检验。

7. 加强信息监测建立健全的信息监测和报告机制,及时了解周边养鸡场的动态和疫情情况。

加强与相关防疫部门和兽医机构的联系,共享信息和协调防控工作。

养殖场卫生防疫制度(八篇)

养殖场卫生防疫制度(八篇)

养殖场卫生防疫制度一、严格执行《动物防疫法》、《重大动物疫情应急条例》等法律法规规定,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防重于治”的原则,做好畜禽疫病的预防、控制工作。

二、养殖场出入口应设消毒池,池内保持有消毒夜,消毒池每周更换两次消毒液。

保证出入人员及车辆做好消毒工作。

三、外来人员未经允许不得随意进入生产区,疾病流行期间,非生产人员不得进入生产区。

四、做好进前、出后彻底大扫除、大消毒一次,饲养期定期进行带畜(禽)消毒和环境消毒。

遇有传染病威胁及终止流行时须进行紧急消毒,做好记录。

五、畜禽发生疑似传染病时,应及时采取隔离措施,同时向乡镇畜牧兽医站或县动物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报告,尽快加以确诊,采取有效措施控制扑灭疫情。

六、当场内或场区附近出现烈性传染病或疑似烈性传染病例时,应立即采取隔离封锁和其它应急措施,并向县动物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报告。

七、进畜(禽)时应索要检疫证明,查阅种畜(禽)场相关资质证明,严防疫情传入。

八、场内严禁饲养其他畜禽。

九、制定合理的免疫程序,并严格按照免疫程序实施免疫,佩戴畜禽标识,并做好免疫记录。

十、积极配合县动物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进行疫情调查、疫情监测,接受县动物卫生监督所防疫监督和指导。

十一、病死或死因不明畜禽尸体及污染物必须进行无害化处理。

畜禽养殖场(基地)环境卫生第一条为了加强畜禽养殖场(基地)环境卫生和防疫管理,健全养殖场(基地)卫生和防疫管理长效机制,打造环境优美、文明整洁、宜居宜业的标准化养殖场(基地),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区实际,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各乡镇要成立畜禽养殖场(基地)环境综合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同时,规模较大的畜禽养殖基地要组建基地管委会,负责该基地水、电、路等基础建设规划和公共环境卫的管理工作。

畜禽养殖场(基地)的卫生、防疫工作由本场(基地)承担,对规模较大的畜禽养殖基地,管委会要指定专人负责。

各乡镇应构建统一领导、分级负责、专业人员管理与群众管理相结合的管理机制。

养鸡场防疫规章制度

养鸡场防疫规章制度

养鸡场防疫规章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养鸡场的疫病防控工作,保障鸡类养殖业的健康发展,根据养鸡场的实际情况和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规章制度。

第二条本规章制度适用于所有养鸡场的管理和操作,是养鸡场的基本管理制度,具有强制性的执行力。

第三条养鸡场应当加强疫病监测和防控工作,确保鸡只的健康和安全,遏制疫病的传播扩散,保障养鸡场的正常生产经营。

第四条养鸡场应当建立健全疫病防控体系,配备必要的设备和药品,指定专人负责疫病监测和防控工作,确保规章制度的有效执行。

第五条本规章制度的解释权归养鸡场所有,经过与员工协商一致后方可进行修改和调整。

第二章疫病监测第六条养鸡场应当每天定时进行鸡只的疫病监测,包括检查鸡只是否有异常的行为和身体状况,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进行相应处理。

第七条养鸡场应当定期对鸡只进行疫苗接种和驱虫,做好预防措施,降低疫病的发生率。

第八条养鸡场应当建立兽医保健档案,记录每只鸡的疫苗接种情况、健康状况和用药情况,随时掌握鸡只的健康情况。

第九条养鸡场应当定期组织员工进行疫病防控知识的培训,提高员工的疫病预防意识和应急处理能力。

第十条养鸡场应当及时报告发生的疫病情况,采取必要的措施进行隔离治疗,并向有关部门报告情况。

第三章疫病防控第十一条养鸡场应当建立健全的消毒制度,定期对养殖环境和设备进行消毒,减少疫病传播的风险。

第十二条养鸡场应当做好饲料和饮水的卫生管理,定期清洁消毒饲料槽和水槽,防止细菌和病毒污染。

第十三条养鸡场应当定期清理鸡舍内的粪便和废料,做好垃圾分类处理,减少疫病传播的途径。

第十四条养鸡场应当加强环境监测和防控,保持鸡舍内的空气清新,温度适宜,湿度适中,减少疫病的传播。

第十五条养鸡场应当制定应急预案,建立应急响应机制,一旦发生疫情,及时采取必要的措施,防止疫情蔓延。

第四章责任追究第十六条对于违反本规章制度的行为,养鸡场应当及时进行处理,根据情节轻重给予批评教育或者纪律处分,严重者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种鸡场卫生防疫消毒制度
(一)防疫、消毒
1.种鸡场四周必须设围墙、有条件者墙外设防疫沟,与周围鸡场、居民保持一定距离,一般应在1000米以上。

2.鸡场门口设消毒池,进出人员必须更换消毒鞋,穿上消毒工作服,有条件者应洗澡更衣。

(1)消毒池放2%的火碱水。

(2)孵化室地面、鸡舍地面、场区道路均用2%的火碱水或、来苏尔消毒,I周两次为宜。

(3)鸡舍、孵化室应用新洁尔灭或过氧乙酸或强力消毒灵每周至少消毒1—2次。

(4)入孵后孵化器每立方米用14克高锰酸钾,14毫升福尔马林并加28毫升水熏蒸消毒1—2次,每次30分钟;出雏50%时用上述9一半的剂量再熏蒸消毒15分钟。

3.不准任何畜离产品、活禽带入鸡场。

未经检查不允许引进禽种。

在指定育种场引进种蛋时必须严格消毒。

4.谢绝参观,特殊情况,应洗澡更衣,才能参观。

5.鸡舍门口设消毒池、鸡舍在进鸡前至少有l一2周空闲时间。

6.必须带入鸡舍的用具和进入鸡场的车辆应事先消毒。

(二)检疫、免疫
1.种鸡群每年必须进行鸡白痢检疫1—2次.阳性鸡及时处理。

2.按兽医操作规程必须进行鸡瘟、鸡痘、鸡马立克氏病等免疫。

3.有条件的地方应对鸡白痢,鸡枝原体病、白血病(大肝病)、禽流感进行俭疫,对法氏囊炎、鸡传染性鼻炎进行免疫。

(三)封锁
1.一旦发生疫情应严格控制人员、用具和禽产品出入,在解除封锁前不许出场区。

2,严禁饲养人员串鸡舍。

如工作需要,应严格消毒。

(四)尸体处理
所有病死鸡必须用尸体桶装好提出鸡舍。

检查后,应尽快没焚烧或深埋或扔进尸体井内。

(五)预防投药和治疗
1.随着季节的变化应酌情投预防药,特别要预防大肠杆菌流行。

2.发现可治愈的疾病,应及时投药或注射并加强饲养管理等综合防治措施,使鸡群尽早恢复健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