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产科诊疗指南和规范
妇科疾病诊疗指南汇编

1 妇科疾病诊疗指南汇编1 上海市妇科临床质控中心 201105312 一、妇科感染性疾病诊疗指南摘自“临床诊疗指南-妇产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 第一章外阴白色病变及外阴瘙痒外阴白色病变是指一组确切病因尚未明了的女性外阴皮肤、黏膜营养障碍性疾病表现为局部皮肤黏膜变白、变粗或萎缩伴不同程度的组织变性。
包括硬化性苔藓和鳞状上皮增生两者可同时存在称为硬化性苔藓伴鳞状上皮增生。
外阴白色病变的癌变发生率约为23鳞状上皮增生、硬化性苔藓伴鳞状上皮增生可继发外阴上皮内瘤变VIN。
硬化性苔藓很少继发VIN恶变者罕见。
外阴瘙痒是妇科常见症状之一可由局部或全身因素引起。
第一节外阴鳞状上皮增生【概述】外阴鳞状上皮增生squamous hyperplasia 是以外阴瘙痒为主要症状但病因不明的疾病。
迄今为止尚无确切证据表明慢性损伤、过敏、局部营养失调或代谢紊乱是导致此病的直接原因。
【临床表现】 1多发生于3060岁的妇女最主要的症状是外阴奇痒。
2病变范围不一常呈对称性主要累及大阴唇、阴唇间沟、阴蒂包皮、阴唇后联合等处。
病变部位皮肤增厚似皮革隆起有皱襞或鳞屑、湿疹样变。
表皮层过度角化较轻时皮肤颜色暗红或粉红过度角化显著时可出现界限清晰的白色斑块。
一般无萎缩或粘连。
【诊断要点】 1外阴瘙痒为此病的主要症状患者多难以忍受。
2外阴色素减退起病时病变部位稍隆起呈暗红色或粉红色间有白色区。
进一步可发展为界限清晰的白色斑块。
3妇科检查见外阴色素减退常对称性累及大、小阴唇、阴蒂包皮、阴唇后联合及肛门周围。
鳞状上皮增生病损区皮肤增厚似皮革、湿疹样改变硬化性苔藓皮肤、黏膜变白、变薄失去弹性易破裂阴道口狭窄肛周皮肤变白。
4病理检查为主要的确诊依据。
为明确有无VIN或癌变活检应选择在皲裂、溃疡、隆起、结节及粗糙部位进行。
并应选择不同部位多点活检。
也可先用1甲苯胺蓝涂抹病变皮肤待自干后用1醋酸擦洗脱色于不脱色区活检。
2妇产科诊疗流程

XXX妇幼保健院妇产科诊疗流程妇产科2012-10-1第1版第一篇产科诊疗一、临床思考——理想的服务做出决定和采取措施是行动的要素反思和推断是思考的要素而医学的要素则是在为他人服务中结合思考和行动的真谛。
我们提出下面这些理念以激发思考和行动:这些理念像黑夜中的星辰一样,虽然难以企及,却指引着我们前行。
●不要因病而责难病人●遵从病人所愿●全心为病人着想●查房使病人信心更足●治疗的整体是病人而不只是对疾病●接待的是人而不是‚卒中‛、‚梗死‛、或者‚衰竭死亡‛状况●用一些时间与痛失亲人的人一起,帮助他们化解悲伤●扪心自问——良心会告诉你怎么做●护士小姐常常正常,尊重她们的意见●善待自己——你并不是耗不尽的资源●给病人(和你自己)多一点时间:多一点时间问诊,多一点时间听取病人的反应,多一点时间以见到疗效,多一点时间获取自愈●让病人从疑惑中获益,如果可能,请保持乐观。
乐观的病人会感觉更好且活得更久。
如何做好一名产科医务人员1.万事德为先三有:有情、有义、有担当2.严格掌握医疗原则三有:有指征、有医嘱、有记录3.制定科学、合理、个体化分娩计划在二线医生指导下完成;向孕妇及家人交待病情,是一个医生应具有的医德!4.三次查房,保证医疗安全三性:主动性、原则性、灵活性两戒:轻举妄动、盲目观察5.评估手术风险,严谨规范手术如临深渊、如履薄冰6.加强自我修养,保持良好工作状态三心:心灵平静、心地善良、心路清晰7.锻炼身体,提高应急能力8.团队精神一个产科医生最起码的职业素质和职业道德9.不断学习、总结,撰写论文特别注意化验单及特检单分析。
请全体医护人员牢记不要‚发错药,打错针‛不要越级手术,及时请示上级医师严格交接班严格执行院、科两级规章制度做一名现代文明人:说自己该说的话,做自己该做的事二、门诊诊疗常规产科初诊检查1.确定妊娠后,自10—12周开始作产前检查。
如月经不规则且延长者,彩超核实孕周,(1)对月经周期在正常范围内,胎儿发育与孕周相符者,不需核对预产期。
妇产科诊疗规范指南规范.doc

宫颈炎症诊疗一、急性子宫颈炎【概述】宫颈炎症包括宫颈阴道部及宫颈管黏膜炎症。
引起阴道炎症的病原体如滴虫、念珠菌等均可引起宫颈阴道部炎症此部分内容见相关阴道炎症。
临床多见的急性宫颈炎是宫颈管黏膜炎。
急性宫颈炎主要由性传播疾病的病原体淋病奈瑟菌及沙眼衣原体所致也可由葡萄球菌、链球菌、肠球菌所引起。
前者所致者也称为黏液脓性宫颈炎其临床特点是子宫颈管或宫颈管棉拭子标本上肉眼见到脓性或黏液脓性分泌物用棉拭子擦拭宫颈管时容易诱发宫颈管内出血后者常见于感染性流产、产褥期感染、宫颈损伤或阴道异物并发感染。
【诊断要点】1临床表现(1)病史有产褥感染、流产后感染或阴道内异物残留史。
淋菌性宫颈炎常有不良性接触史。
(2)阴道分泌物增多可呈黏液脓性或血性分泌物也可出现经间期出血、性交后出血等症状。
(3)外阴瘙痒及灼热感伴有腰酸及下腹坠痛。
(4)有下泌尿道症状如尿急、尿频、尿痛。
(5)妇科检查见宫颈充血、水肿、黏膜外翻有脓性分泌物从宫颈管流出。
若为淋病奈瑟菌感染因尿道旁腺、前庭大腺受累可见尿道口、阴道口黏膜充血、水肿以及多量脓性分泌物。
2辅助检查(1)擦去宫颈表面分泌物后用小棉拭子插入宫颈管内取出肉眼看到白色棉拭子上有黄色黏液脓性分泌物。
(2)取宫颈管分泌物涂片做革兰染色查找白细胞光镜下平均每个视野有10个以上多形核白细胞。
(3)有条件者做细菌培养及药物敏感试验。
(4)对疑有淋病或衣原体感染者应做衣原体及淋病奈瑟菌的相关检测常用的检测方法除宫颈分泌物涂片行革兰染色外还有分泌物培养及酶联免疫吸附试验等详见性传播疾病。
【治疗方案及原则】治疗原则针对病原体选择抗生素治疗。
1单纯急性淋菌性宫颈炎常用的药物有第三代头孢菌素、喹诺酮类及大观霉素目前主张大剂量、单次给药。
由于淋病奈瑟菌感染常伴有衣原体感染因此若为淋菌性宫颈炎治疗时除选用抗淋病奈瑟菌的药物外同时应用抗衣原体感染的药物。
2衣原体感染常用的药物有四环素类、红霉素类及喹诺酮类。
临床诊疗指南妇产科学分册

《临床诊疗指南妇产科学分册》是一本极具价值的参考书籍,无论是对医生 还是对普通读者,都能从中受益匪浅。它不仅提升了我们的医学知识,更提升了 我们对生命的敬畏和对患者的关爱。
阅读感受
最近我阅读了《临床诊疗指南妇产科学分册》这本书,深感其对于临床实践 的指导意义。作为医学领域中一门涉及众多专业和复杂病例的学科,妇产科学需 要医生具备深厚的理论基础和丰富的实践经验。这本书恰好为医生提供了一个全 面的、实用的临床指南,帮助他们在面对各种妇产科问题时能够迅速作出准确的 诊断和治疗方案。
当然,这本书也有一些不足之处。例如,对于某些罕见疾病的描述可能不够 详细,对于某些新的治疗方法的效果和安全性还需要进一步验证等。这并不影响 它作为一本优秀的临床诊疗指南的价值。
《临床诊疗指南妇产科学分册》是一本非常实用的临床指南,对于妇产科医 生来说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通过阅读这本书,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各种妇产科 疾病的本质和治疗方法,提高自己的临床诊疗水平,为患者提供更加专业、高效 的服务。
在妇科疾病方面,本书详细介绍了各种常见妇科疾病的临床表现、诊断方法和治疗原则。对于一 些较为复杂的病例,本书也提供了相应的处理建议和方案。本书还特别了妇科领域的最新进展和 技术,如机器人手术、冷冻治疗等。
在产科疾病方面,本书重点介绍了妊娠期并发症、分娩期并发症以及新生儿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对于一些高危妊娠和复杂分娩的情况,本书也提供了相应的处理方法和技巧。本书还涵盖了产科 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和技术成果。
更新性: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妇产科领域的诊疗技术和理念也在不断 更新。该书及时反映了最新的研究成果和诊疗进展,有助于读者跟上学科发展步 伐。
权威性:参与编写的专家、学者来自国内妇产科领域的多个权威机构,他们 在该领域具有深厚的学术造诣和丰富的临床经验,确保了该书的权威性。
妇产科诊疗指南和规范

妇产科诊疗指南和规范妇产科第一节急性盆腔炎第二节慢性盆腔炎第三节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第四节流产第五节霉菌性阴道炎第六节早孕第一节急性盆腔炎【病史采集】1.常有产后、流产后或盆腔手术感染史,慢性盆腔炎史,原发或继发不孕史。
2.常有高热、寒战、头痛、食欲不振、下腹部疼痛、腹胀、腰痛、白带增多,有时在排尿、排便时出现疼痛症状。
【体格检查】1.身体状况:急性面容,体温高、心率快,下腹部刺激征、肌紧张、压痛、反跳痛;2.阴道检查:可见阴道及宫颈充血,有时阴道内有脓性分泌物,宫颈举痛,子宫稍大有压痛,两侧附件增厚,有明显压痛,甚至扪及包块。
【辅助检查】1.血、尿常规,白细胞升高达1。
5~3万/mm3,中性粒细胞增加.2.血沉。
3.宫腔物培养、药物敏感试验。
4.血培养、药物敏感试验。
【鉴别诊断】1。
急性阑尾炎。
2. 异位妊娠.3.卵巢囊肿蒂扭转.【诊断要点】根据病史、症状和体征可作出初步诊断.此外,还需作必要的化验,如血常规、尿常规、宫颈管分泌物及后穹隆穿刺物检查.急性盆腔炎的临床诊断标准,需同时具备下列3项:1.下腹压痛伴或不伴反跳痛;2.宫颈或宫体举痛或摇摆痛;3.附件区压痛.【治疗原则】1.一般治疗:卧床休息,半卧位。
补充营养水分,纠正水电解质紊乱.高热时用物理降温。
避免不必要的妇科检查以免炎症扩散。
重症病人要注意生命体征变化,及时发现休克及盆腔脓肿破裂。
2.抗炎治疗:根据病情、药物敏感试验选择抗生素。
以广谱抗生素为宜.也可同时加用灭滴灵。
3.手术治疗:如积极抗炎治疗,体温不见下降者或疑有盆腔脓肿形成或破裂,应及时行剖腹探查,切开脓肿.如脓肿位置较低,向后穹窿膨出时,可作阴道后穹窿切开引流。
4.中医中药治疗。
第二节慢性盆腔炎【病史采集】1.曾有急性盆腔炎的病史。
2.有下腹痛、腰痛、肛门坠胀、白带增多、低热、精神不振、全身不适以及失眠等,常在劳累、性交后、排便时及月经后加重。
3.月经失调,周期不规则,经量增多,经期延长或伴有痛经。
2023《妇科医学科多学科门诊服务模式与规范》要点

2023《妇科医学科多学科门诊服务模式与
规范》要点
本文档旨在概述2023年妇科医学科多学科门诊服务模式与规范的主要要点。
以下是一些重要的内容:
1. 目的:本文档的目的是为了规范妇科医学科多学科门诊的服务模式,提高诊疗效果,提供更优质的医疗服务。
2. 门诊设置:妇科医学科多学科门诊应设立在医院或医疗机构的合适位置,以便为女性患者提供便捷的就诊服务。
3. 多学科团队:为了提供综合的医疗服务,妇科医学科多学科门诊应组建一个由多个专业的医疗团队组成,包括妇科医生、妇产科医生、泌尿科医生、内分泌科医生等。
4. 诊疗标准:妇科医学科多学科门诊的诊疗标准应按照相关的专业指南和规范进行,确保诊疗的准确性和规范性。
5. 诊断与治疗:门诊应提供全面的妇科疾病诊断和治疗服务,涵盖常见的妇科疾病如月经不调、子宫肌瘤、卵巢囊肿等。
6. 健康指导:门诊还应提供妇科健康指导和保健建议,帮助女性维护身体健康,预防疾病的发生。
7. 医患沟通:门诊应鼓励医生与患者之间的充分沟通,解答患者的疑虑和问题,提高患者满意度和治疗效果。
8. 管理与评估:门诊应建立科学的管理和评估机制,定期评估服务的质量和效果,及时进行改进和调整。
这些是2023年《妇科医学科多学科门诊服务模式与规范》的要点,旨在提供全面、规范的妇科医疗服务。
希望本文档对于相关医疗机构和从业人员有所帮助。
妇产科常见病分级诊疗标准

妇科常见疾病分级诊疗指南宫颈疾病1.宫颈上皮内瘤变(cervicalintraepithelialneoplasia,CIN):包括宫颈不典型增生和原位癌,为宫颈浸润癌的癌前病变。
CIN分为3级,CIN Ⅰ级指轻度不典型增生,CIN Ⅱ级指中度不典型增生,CIN Ⅲ级指重度不典型增生及原位癌;2.宫颈浸润癌:(1)I期:ⅠA1期镜下诊断的浸润性宫颈癌,肿瘤浸润深度<3mm,宽度小于7mm;ⅠA2期浸润深度3-5mm,宽度小于7mm;ⅠB期肿瘤肉眼可见,或镜下诊断时肿瘤X围超过ⅠA2。
(2)II期:肿瘤超过宫颈,但未侵犯骨盆壁或阴道下1/3。
(3)Ⅲ期:肿瘤到达骨盆壁或/和阴道下1/3,或引起肾积水或肾脏无功能。
(4)IV 期:肿瘤侵犯膀胱或直肠粘膜,和/或超出真骨盆X围以及发生远处转移。
根据上述定义,按照如下分级诊疗指南实施救治:一级医院常规妇科检查及宫颈碘试验或醋酸试验有异常,疑有宫颈恶变者转二级医院处理。
二级医院接收转诊患者行宫颈TCT、HPV 检测,有阴道镜检查指征者行阴道镜检查,必要时镜下宫颈活检:(1)假设为CINI-II,按照?临床诊疗指南-妇产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处理。
(2)假设为CINIII或ⅠA1-IIB期宫颈浸润癌,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妇产科学分册?的治疗方案处理,医院可予治疗。
(2)假设为III期及以上的浸润癌转三级医院治疗。
三级医院医院应具备外、内科综合实力。
有宫颈癌手术治疗经历,经妇科肿瘤医师培训基地培训过的副主任医师及以上职称的医师,可接收宫颈癌根治术患者。
完成治疗后,可转二级医院随诊。
子宫内膜癌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指子宫内膜腺体增生并有细胞不典型,表现为在单纯型或复杂型增生的根底上,腺上皮细胞增生,层次增多,细胞极性紊乱,体积增大,核浆比例增加、核深染,见核分裂像。
不典型增生可分为轻、中、重三度,重度不典型增生约1/3可开展为子宫内膜癌。
子宫内膜癌:是发生于子宫内膜的一组上皮性恶性肿瘤,好发于围绝经期和绝经后女性,可分为雌激素依赖型(I型)和非雌激素依赖型(II型)。
三级妇产科医院标准指南(2023年版)

三级妇产科医院标准指南(2023年版)1. 引言本指南旨在为三级妇产科医院提供标准和指导,以确保提供高质量的妇产科医疗服务。
该指南基于当前的医学知识和最佳实践,旨在保护患者的权益,提升医疗质量,降低医疗风险。
2. 医院设施和设备- 三级妇产科医院应具备先进的医疗设施和设备,用于妇产科手术、分娩、产前产后护理等。
- 设备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并进行定期维护和检查。
- 医院应配备有经验丰富的技术人员,能够熟练操作和维护妇产科设备。
3. 医疗团队- 医院应组建合适的医疗团队,包括妇产科医生、护士、助产士等。
- 医疗团队成员应具备相关资质和经验,并进行持续的专业培训。
- 医疗团队应保证医疗服务的连续性和一致性,确保患者获得全面和高质量的护理。
4. 诊疗流程- 医院应建立完善的诊疗流程,包括病史采集、体格检查、辅助检查、诊断和治疗等环节。
- 诊疗流程应符合国家相关规范和指南,确保诊断准确和治疗有效。
- 医院应加强患者教育,提供关于疾病预防、治疗和康复的知识,帮助患者主动参与诊疗过程。
5. 感染控制- 医院应建立健全的感染控制措施,包括手卫生、消毒灭菌、废物处理等。
- 医院应定期进行感染监测和评估,确保感染控制措施的有效性。
- 医疗团队成员应接受感染控制培训,并严格遵守相关规定和标准。
6. 质量管理- 医院应建立质量管理体系,包括医疗质量评估、不良事件报告和处理、绩效评价等。
- 质量管理应覆盖妇产科各个环节,包括诊断、手术、护理等。
- 医院应持续改进医疗质量,提高患者满意度和安全性。
7. 患者权益保护- 医院应尊重患者的权益,包括知情同意、隐私保护、医疗信息安全等。
- 医院应建立投诉处理机制,及时处理患者的投诉和意见。
- 医院应加强患者教育,提供相关知识和信息,帮助患者做出明智的医疗决策。
8. 结论本指南旨在为三级妇产科医院提供指导,促进医疗质量的提高和患者权益的保护。
医院应根据本指南的要求,不断完善管理体系,提升医疗服务的质量和安全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妇产科诊疗指南和规范妇产科第一节急性盆腔炎第二节慢性盆腔炎第三节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第四节流产第五节霉菌性阴道炎第六节早孕第一节急性盆腔炎【病史米集】1•常有产后、流产后或盆腔手术感染史,慢性盆腔炎史,原发或继发不孕史。
2•常有高热、寒战、头痛、食欲不振、下腹部疼痛、腹胀、腰痛、白带增多,有时在排尿、排便时出现疼痛症状。
【体格检查】1 •身体状况:急性面容,体温高、心率快,下腹部刺激征、肌紧张、压痛、反跳痛;2•阴道检查:可见阴道及宫颈充血,有时阴道内有脓性分泌物,宫颈举痛,子宫稍大有压痛,两侧附件增厚,有明显压痛,甚至扪及包块。
【辅助检查】1.血、尿常规,白细胞升高达1.5~3万/ mm3,中性粒细胞增加。
2.血沉。
3.宫腔物培养、药物敏感试验。
4.血培养、药物敏感试验。
【鉴别诊断】1.急性阑尾炎。
2.异位妊娠。
3.卵巢囊肿蒂扭转。
【诊断要点】根据病史、症状和体征可作出初步诊断。
此外,还需作必要的化验,如血常规、尿常规、宫颈管分泌物及后穹隆穿刺物检查。
急性盆腔炎的临床诊断标准,需同时具备下列3项:1.下腹压痛伴或不伴反跳痛;2•宫颈或宫体举痛或摇摆痛; 3•附件区压痛。
【治疗原则】1.一般治疗:卧床休息,半卧位。
补充营养水分,纠正水电解质紊乱。
高热时用物理降温。
避免不必要的妇科检查以免炎症扩散。
重症病人要注意生命体征变化,及时发现休克及盆腔脓肿破裂。
2.抗炎治疗:根据病情、药物敏感试验选择抗生素。
以广谱抗生素为宜。
也可同时加用灭滴灵。
3.手术治疗:如积极抗炎治疗,体温不见下降者或疑有盆腔脓肿形成或破裂,应及时行剖腹探查,切开脓肿。
如脓肿位置较低,向后穹窿膨出时,可作阴道后穹窿切开引流。
4.中医中药治疗。
第二节慢性盆腔炎【病史采集】1.曾有急性盆腔炎的病史。
2.有下腹痛、腰痛、肛门坠胀、白带增多、低热、精神不振、全身不适以及失眠等,常在劳累、性交后、排便时及月经后加重。
3.月经失调,周期不规则,经量增多,经期延长或伴有痛经。
4.常有继发不孕史。
【妇科检查】子宫常呈后位,活动受限,有输卵管炎时可摸到增粗的输卵管并有压痛。
在有输卵管积水或卵巢囊肿时,在一侧或两侧可扪及囊性肿块,周围有粘连,不易活动;有盆腔结缔组织炎症时两侧有增厚或压痛,子宫骶骨韧带增粗有压痛,变硬。
【辅助检查】1.血常规、血沉;2 •必要时取宫腔分泌物培养;3.有块状物时作超声检查。
【诊断要点】慢性盆腔炎的诊断根据病史、症状和体征,一般即可做出诊断。
有急性盆腔炎史以及症状和体征明显者,诊断多无困难。
但是有时患者自觉症状较多,而无明显盆腔炎病史及阳性体征,应该更加慎重诊断慢性盆腔炎。
【鉴别诊断】与子宫内膜异位症、输尿管卵巢囊肿等相鉴别。
【治疗原则】1.一般治疗:解除思想顾虑,增强治疗信心,注意营养及劳逸结合。
2.物理治疗:常用超短波、短波、激光等。
3.抗生素及皮质激素的联合治疗:第一周用强的松5mg qid 口服,第二周5mg tid,第三周5mg bid,第四周5mg qd,第一、二周时加用抗生素,以后单用激素。
4.药物治疗粘连:糜蛋白酶、透明质酸酶、菠萝蛋白酶。
5.手术治疗:如炎性包块久治无效且反复发作者,盆腔内肿块尚不能排除卵巢肿块,盆腔粘连而产生肠梗阻者可手术治疗。
保守治疗无效且年龄在40岁以上者可作全子宫及双侧附件切除术。
6.中医中药治疗。
【预防】注意个人卫生及消毒隔离,避免感染,积极彻底治疗急性盆腔炎。
第三节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病史米集】1.一般情况,年龄、胎次、产次、分娩史、月经史、一般健康情况,有无慢性病等;2.月经异常的情况,发病时间、诱因、出血量、持续时间、出血性质、出血前有无停经史等;3.有无引起贫血或阴道出血的内外科疾病,如缺铁性贫血、凝血功能障碍及生殖道外伤等。
【体格检查】1.全身检查结合病史,进行系统检查,除外全身性疾病所致的月经异常;2.妇科检查除外盆腔及生殖道的器质性病变如炎症、肿瘤、妊娠并发症、宫内节育器等。
【辅助检查】1.化验检查:血、尿常规,血、尿HCG测定,内分泌激素测定;2.器械检查:B超、阴道镜、宫腔镜、腹腔镜检查;3•特殊检查:诊断性刮宫、基础体温测定、宫颈粘液结晶、阴道脱落细胞检查、子宫碘油造影等。
【诊断要点】根据月经异常的情况、基础体温的测定、子宫内膜病检、B超观察卵泡的生长发育及内分泌激素的测定,可将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分为无排卵性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和有排卵性月经失调。
无排卵性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子宫内膜由于缺乏孕激素的作用,在单纯雌激素的作用下,表现出四种不同的增生性变化:子宫内膜腺囊型增生过长、子宫内膜腺瘤型增生过长、增生期子宫内膜、萎缩型子宫内膜。
有排卵性月经失调又由于孕激素作用时间的长短而分为黄体功能不足和黄体萎缩不全两种类型。
【鉴别诊断】必须排除生殖道局部病变或全身性疾病所导致的生殖道出血,如更年期、老年期妇女的子宫内膜癌易误诊为功血,青春期女孩的阴道或宫颈部恶性肿瘤,育龄妇女粘膜下肌瘤易诊断为功血。
应注意与下列疾病鉴别:1.异常妊娠及妊娠并发症,如流产、宫外孕、滋养细胞疾病等;2.生殖器肿瘤,如子宫肌瘤、子宫内膜癌、卵巢肿瘤等;3.生殖道感染,如子宫内膜炎、子宫肌炎、宫颈息肉等;4.全身性疾病,如高血压、血液病、甲状腺功能的改变;5.性激素类药物使用不当。
【治疗原则】1 .内科治疗:(1)一般治疗:休息,服用维生素、补血药,纠正贫血。
(2)止血:一般止血药物,如止血敏、安络血、止血芳酸等,性激素类药物,如雌激素、孕激素类药物。
(3)调整周期:性腺素控制模仿生理性月经周期,适用于青春期功血,一般要用药2-3个周期。
(4)促排卵:用于青春期与生育期妇女,止血和调整周期后,促使卵巢功能恢复和排卵,常用药物有克罗米酚、人绝经后促性腺激素等,对于更年期妇女,则以调整周期、减少经量为原则。
2.手术治疗:刮宫止血、子宫内膜切除术、年龄大、药物和刮宫治疗无效,子宫内膜腺瘤型增生过长者,全子宫切除术。
第四节流产【病史米集】1.育龄妇女,有停经、早孕反应,注意有无反复流产史。
2.腹痛、阴道流血症状,注意有无组织物排出。
【体格检查】1.全身检查:失血表现。
2.妇科检查:消毒条件下进行,注意子宫大小是否与停经周数相符,宫颈口扩张情况、羊膜囊突出否及妊娠物堵塞情况,出血情况。
【辅助检查】1.化验检查:血常规、血型,出、凝血时间,血、尿HCG过期流产者进行DIC筛查试验,(血小板计数、凝血酶原时间,纤维蛋白原定量),测定HPL E3及孕二醇等可协助判断妊娠是否尚能继续或需终止。
2.B型超声检查。
【诊断】根据病史及临床表现多可确诊流产,仅少数需通过辅助检查以确定流产之类型,流产之临床类型分为先兆流产、难免流产、不全流产及完全流产,此外有稽留流产及习惯性流产两种特殊情况。
【鉴别诊断】1.功能性子宫出血。
2.异位妊娠。
3.葡萄胎。
4.子宫肌瘤。
【治疗原则】1 .先兆流产(1)稳定情绪、卧床休息、禁止性交。
(2)补充维生素E、叶酸,应用黄体酮或HCG2.难免流产及不全流产(1)孕龄小于12周、不全流产者,及时清宫。
(2)孕龄大于12周者,加强宫缩排出胎儿胎盘。
(3)纠正贫血,预防感染。
3.稽留流产(1)有凝血功能障碍者予改善凝血功能。
(2)运用雌激素增强子宫敏感性。
(3)清宫、钳刮或引产(同上述原则)。
4.习惯性流产(1)孕前夫妻同查病因。
(2)妊娠期治疗同先兆流产。
(3)有子宫畸形者予手术治疗矫正。
(4)妊娠12〜20周后行子宫内口缝扎术(必要时)。
第五节霉菌性阴道炎【病史米集】外阴搔痒、灼热痛、白带多,呈凝乳状或豆渣样。
【体格检查】外阴表皮有搔痒痕迹或破损,阴道粘膜红肿。
【辅助检查】1.取阴道分泌物置生理盐水悬液找白色念珠菌。
2.查尿糖或血糖。
【诊断要点】1.外阴奇痒,白带呈白色稠厚豆腐渣样。
2.阴道黏膜红肿,严重的形成浅溃疡。
3.阴道分泌物中找到白色念珠菌。
可取少许阴道分泌物,放于10%KO H或生理盐水玻片上,混匀后在显微镜下找到菌丝,即可确诊。
用10%KOH可溶解其他细胞成分,检出率阳性率为70%〜80%。
若有症状而多次镜检为阴性,可用培养法进行培养确诊。
【治疗原则】1.2% -4%碳酸氢钠冲洗阴道,7-10天为一疗程。
2.选用制霉菌素5-10万单位或米可定泡腾片、咪康唑栓、斯匹仁诺200mg,每晚塞阴道1次,10天为1个疗程。
3•用3 %克霉唑软膏擦外阴。
4.严重者口服制霉菌素50〜100万单位,3次/ 日,7-10天为1个疗程。
5.中药:一枝黄花30g,蛇床子30g,土茯苓30g,黄柏15g,川椒6g煎汤薰洗。
6.疗程结束后,于下月月经干净后复查,如阴性再巩固1-2个疗程,每次经净后查霉菌3个月,孕妇以局部用药为宜。
第六节早孕【病史米集】1.停经:身体健康的已婚育龄妇女规则的月经停止,应考虑妊娠之可能。
2.消化系统:妊娠妇女于停经6周左右,可出现恶心、呕吐、纳差等。
此外尚可能有食物的嗜好改变。
3.尿频:系早孕增大的子宫压迫膀胱所致。
【妇科检查】1.阴道粘膜柔软呈紫蓝色。
2.宫颈充血、变软,是紫蓝色。
3.子宫饱满:前后径增宽呈球形。
孕8周左右宫颈与宫体之间的子宫峡部十分柔软。
4.子宫增大且软,妊娠12周时可在脐耻连线中点触及宫底。
【辅助检查】1.妊娠试验:妊娠免疫试验是目前首选的方法,常用方法为尿酶免疫试验及血p—HCG测定。
2.B型超声检查:妊娠6周即可测及孕囊及胚胎原始心管搏动。
【诊断】根据病史、妊娠试验、B超检查可确诊。
【注意事项】早孕期注意避免感染,特别是病毒性感染,其次要心情愉快、思想放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