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馈判断及典型例题

合集下载

模拟电子技术基础:第16讲 反馈的概念及判断

模拟电子技术基础:第16讲 反馈的概念及判断

_
+ + uF _ + +
_
引入了电流串联负反馈
分立元件放大电路中的净输入量和输出电流
• 在判断分立元件反馈放大电路的反馈极性时,净输入 电压常指输入级晶体管的b-e(e-b)间或场效应管g-s (s-g)间的电位差,净输入电流常指输入级晶体管的 基极电流(射极电流)或场效应管的栅极(源极)电 流。 • 在分立元件电流负反馈放大电路中,反馈量常取自于 输出级晶体管的集电极电流或发射极电流,而不是负 载上的电流;此时称输出级晶体管的集电极电流或发 射极电流为输出电流,反馈的结果将稳定该电流。
电流并联负反馈
4. 电压反馈和电流反馈的判断
令输出电压为0,若反馈量随之为0,则为电压反馈; 若反馈量依然存在,则为电流反馈。
电路引入了电压负反馈
4. 电压反馈和电流反馈的判断



仅受基极电 流的控制 反馈电流 电路引入了电流负反馈
5. 串联反馈和并联反馈的判断
在输入端,输入量、反馈量和净输入量以电压的方式 叠加,为串联反馈;以电流的方式叠加,为并联反馈。
无反馈 引入反馈 “找联系”:是找输出回路与输入回路的联系, 不仅是输出端与输入端的联系!
既在输入回路又 在输出回路,因 而引入了反馈。
2. 直流反馈和交流反馈的判断 “看通路”,即看反馈是存在于直流通路还 是交流通路。
设以下电路中所有电容对交流信号均可视为短路。
2. 串联反馈和并联反馈 描述放大电路和反馈网络在输入端的连接方式, 即输入量、反馈量、净输入量的叠加关系。
+ _
负反馈
' --串联负反馈 Ui Ui U f ' --并联负反馈 Ii Ii I f

内分泌系统的反馈调节机制例题和知识点总结

内分泌系统的反馈调节机制例题和知识点总结

内分泌系统的反馈调节机制例题和知识点总结在我们的身体中,内分泌系统就像一个精妙的指挥中心,通过各种激素的分泌和调节来维持身体的平衡和稳定。

其中,反馈调节机制是内分泌系统维持稳定的关键。

接下来,让我们通过一些例题来深入理解这一重要机制,并对相关知识点进行总结。

一、反馈调节机制的基本概念内分泌系统的反馈调节机制是指内分泌腺分泌的激素对自身或其他内分泌腺的分泌活动产生影响,从而实现对激素分泌量的调节。

这种调节可以是负反馈,也可以是正反馈。

负反馈调节是指当一种激素分泌过多时,会抑制其上游的激素分泌,从而减少该激素的分泌量,以维持激素水平的稳定。

例如,甲状腺激素的分泌就受到下丘脑垂体甲状腺轴的负反馈调节。

当血液中甲状腺激素水平升高时,会反馈抑制下丘脑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TRH)和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TSH),从而减少甲状腺激素的合成和分泌。

正反馈调节则相对较少,它是指某种激素的分泌会促进自身或其他激素的分泌,导致激素分泌量不断增加,直到达到某种生理效应。

比如,在女性排卵前,雌激素的分泌增加会促进垂体分泌黄体生成素(LH),LH 的分泌进一步促进雌激素的分泌,形成一个正反馈环路,最终导致 LH 峰值的出现,触发排卵。

二、例题分析例1:某患者由于下丘脑病变,导致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TRH)分泌减少。

请分析可能出现的情况。

解析:由于 TRH 分泌减少,对垂体的刺激减弱,垂体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TSH)也会减少。

TSH 减少会导致甲状腺激素合成和分泌减少。

甲状腺激素水平降低会引起代谢率下降、体温降低、精神不振等一系列症状。

例 2:长期大剂量使用糖皮质激素治疗疾病,突然停药后可能出现什么问题?解析:长期大剂量使用糖皮质激素会抑制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

突然停药后,由于负反馈作用减弱,下丘脑和垂体的功能不能迅速恢复,导致肾上腺皮质分泌的糖皮质激素不足,可能出现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的症状,如低血压、低血糖、乏力等。

模拟电子技术第三章习题与答案

模拟电子技术第三章习题与答案

模拟电子技术第三章习题与答案第三章习题与答案3.1 问答题:1.什么是反馈?答:在电子线路中,把输出量(电压或电流)的全部或者一部分,以某种方式反送回输入回路,与输入量(电压或电流)进行比较的过程。

2.什么是正反馈?什么是负反馈?放大电路中正、负反馈如何判断?答:正反馈:反馈回输人端的信号加强原输入端的信号,多用于振荡电路。

负反馈:反馈回输入端的信号削弱原输入端的信号,使放大倍数下降,主要用于改善放大电路的性能。

反馈极性的判断,通常采用瞬时极性法来判别。

通常假设某一瞬间信号变化为增加量时.我们定义其为正极性,用“+”表示。

假设某一瞬间信号变化为减少量时,我们定义其为负极性,用“-”表示。

首先假定输入信号某一瞬时的极性,一般都假设为正极性.再通过基本放大电路各级输入输出之间的相位变化关系,导出输出信号的瞬时极性;然后通过反馈通路确定反馈信号的瞬时极性;最后由反馈信号的瞬时极性判别净输入是增加还是减少。

凡是增强为正反馈,减弱为负反馈。

3.什么是电压负反馈?什么是电流负反馈?如何判断?答:根据反馈信号的取样方式,分为电压反馈和电流反馈。

凡反馈信号正比于输出电压,称为电压反馈;凡反馈信号正比于输出电流,称为电流反馈。

反馈信号的取样方式的判别方法,通常采用输出端短路法,方法是将放大器的输出端交流短路时,使输出电压等于零,如反馈信号消失,则为电压反馈,如反馈信号仍能存在,则为电流反馈。

这是因为电压反馈信号与输出电压成比例,如输出电压为零,则反馈信号也为零;而电流反馈信号与输出电流成比例,只有当输出电流为零时,反馈信号才为零,因此,在将负载交流短路后,反馈信号不为零。

4.什么是串联负反馈?什么是并联负反馈?如何判断?答:输入信号与反馈信号分别加在两个输入端,是串联反馈;加在同一输入端的是并联反馈。

反馈信号使净输入信号减小的,是负反馈。

判断反馈的极性,要采用瞬时极性法。

3.2 填空题:1.放大电路中,为了稳定静态工作点,可以引入直流负反馈;如果要稳定放大倍数,应引入交流负反馈;希望扩展频带,可以引入交流负反馈;如果增大输入电阻,应引入串联负反馈;如果降低输比电阻,应引入电压负反馈。

正负反馈判断方法与实例

正负反馈判断方法与实例
反馈的含义,如下图所示。
反馈 网络
所谓反馈,就是将放大电路输出回路信号的一部分或全部通过反馈网络回送到输入回 路,从而影响(增强或削弱)净输入信号的过程。
净输入量: ������������������ = ������������ − ������������
负反馈:输入量不变,引入反馈后,净输入量变小; 正反馈:输入量不变,引入反馈后,净输入量变大。
判断方法:瞬时极性法,即在电路中,从输入端开始,沿着信号流向,标出某一时刻 有关节点电压变化的斜率(斜率用“+”、“-”表示),即用“+”、“-”标注节点 的极性,然后根据净输入端口的极性判断净输入量的变化,以此判断正/负反馈。
(-)
(+)
(+)
(-)
净输入 变大
������������������ = ������+ − ������−
判断如下左右两图的反馈类型,电压/电流,串联/并联, 正/负反馈。
(-) (-)
(+)
(+)
正反馈
(+) (+)
负反馈
本讲内容包括:复习了反馈的含义,正/负反馈的含义和 电子元器件净输入端口。重点学习了电路正/负反馈的判 断方法。
重点:如何使用瞬时极性法判断电路的正/负反馈。
难点:瞬时极性法。
净输入 变小
反馈 网络
(+) (+)
负反馈
共发射极放大电路
������������������ = ������������ − ������������
净输入 变小
反馈 网络
(+) (+)
负反馈
差动放大电路

反馈及负反馈放大电路-习题集解答

反馈及负反馈放大电路-习题集解答

反馈及负反馈放⼤电路-习题集解答负反馈典型例题6.4 如图T6.4所⽰,它的最⼤跨级反馈可从晶体管的集电极或发射极引出,接到的基极或发射极,共有4种接法(①和③、①和④、②和③、②和④相连)。

试判断这4种接法各为何种组态的反馈?是正反馈还是负反馈?设各电容可视为交流短路。

图T 6.46.5 已知⼀个负反馈放⼤电路的510=A ,3102?=F 。

求: (1) fA =? (2) 若A 的相对变化率为20%,则f A 的相对变化率为多少?6.6 电路如图T6.6所⽰。

试问:若以稳压管的稳定电压Z U 作为输⼊电压,则当2R 的滑动端位置变化时,输出电压O U 的调节范围是多少?VD OVD OOVD图T 6.6 图解T 6.6 (a )图解T 6.6 (b )6.7 在图P6.2的各电路中,说明有⽆反馈,由哪些元器件组成反馈⽹络,是直流反馈还是交流反馈?+_o+-u o u s (a) (b) (c)-u ou s o CC-o (d) (e) (f)6.8在图P6.8的各电路中,说明有⽆反馈,由那些元器件组成反馈⽹络,是直流反馈还是交流反馈?(a) (b) (c)(d) (e)图P 6.8【解6.4】简答①和③相连:电压并联组态,负反馈;①和④相连:电流并联组态,正反馈;②和③相连:电压串联组态,正反馈;②和④相连:电流串联组态,负反馈。

详解:(a )①和③相连:如图解T 6.4(a ),⽤瞬时极性法分析可知,从输⼊端来看:f i id i i i -=,净输⼊电流减⼩,反馈极性为负;反馈回来的信号与输⼊信号在同⼀节点,表现为电流的形式,为并联反馈;从输出端来看:反馈信号从电压输出端引回来与输出电压正⽐,为电压反馈。

总之,①和③相连为电压并联负反馈。

(b )①和④相连:如图解T 6.4(b ),⽤瞬时极性法分析可知,输⼊端f i id i i i +=,净输⼊电流增加,反馈极性为正,且为并联反馈;从输出端来看:反馈信号从⾮电压输出端引回来,反馈信号不与输出电压成正⽐,⽽与输出电流成正⽐,为电流反馈。

第5章 放大电路中的反馈的课后思考与练习及答案

第5章 放大电路中的反馈的课后思考与练习及答案

第5章 放大电路中的反馈 课后思考与练习及答案1、试判定图5-1中所示各放大电路中,是否有反馈网络,如果有请指出反馈元件。

(a)图5-1 计算1题图解: 图5-1(a )无反馈网络。

因为集成运放的输出端与同相输入端、反相输入端均无连接,所以该电路中无反馈网络。

图5-1(b )无反馈网络。

虽然集成运放的输出端通过电阻2R 连接到同相输入端,但集成运放的同相输入端同时又接地,因而不会使o u 作用于输入回路的同相输入端图5-1(c )有反馈网络,反馈元件是电阻2R 。

集成运放的输出端通过电阻2R 与反相输入端相连,因而集成运放的净输入信号不仅决定于输入信号,还与输出信号有关,所以有反馈网络存在。

图5-1(d )有反馈网络,反馈元件试电容C 。

集成运放的输出端通过电容C 与反相输入端相连,所以存在反馈网络。

需要说明的是电容C 只能反馈输出端o u 的交流分量,而对于o u 的直流分量而言,电容C 视作断路。

2、由集成运放构成的多级放大电路如图5-2所示,试分析反馈电阻F R 引入反馈类型。

图5-2 计算2题图解:在图5-2所示的电路中,反馈电阻F R 跨接在输入端和输出端之间,与电阻R 一起构成反馈网络。

反馈量为f o FRi i R R =-+,即与o i 成正比,为电流反馈;根据瞬时极性法,假设输入信号i u 瞬时极性为“⊕”,它加在集成运放1A 的同相输入端,故其输出信号的极性也为“⊕”,然后通过电阻4R 送入集成运放2A 的反相输入端,故其输出信号的极性为,因此负载L R 和电阻R ,因此,输出电流o i 的实际方向与参考方向不一致,但流过反馈电阻F R 的反馈电流f i 实际方向与参考方向一致,输入电流i i 、反馈电流f i 和净输入电流d i 三者满足关系等式:d i f i i i =-,即净输入量减小,且以电流形式叠加,故为并联负反馈。

由此可知,图5-2所示电路为电流并联负反馈。

3、在图5-3中,请按要求引入反馈,实现以下两个要求:(1)稳定输出电压,提高输入电阻;(2)稳定输出电流,减小输入电阻。

电路分析状态反馈列题

电路分析状态反馈列题

【例9.43】 已知系统传递函数()(1)KG s s s =+,引入状态反馈后的系统变量图如9.14所示。

图9.14 例9.43图等效地,可变换成如图9.15所示的结构图。

图9.15 图9.14等效变换图上图所示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21()(1)KG s k s k s s ′=++ (9.171)由式(9.171)易知,与原系统相比,引入状态反馈后闭环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等效地增加了一个开环零点12s k k =−。

选择不同的12,k k ,则开环零点的位置也会不同,于是引起闭环根轨迹的改变(如图9.16所示),根据需求就能做到极点的任意配置。

图9.16 状态反馈引起的闭环根轨迹的变化上例是针对一个二阶系统所作的分析,经过简单的拓延,很容易对一般性的n 阶系统得出相ryKk 1k 2ryKk 1s +k 2-k 1/k 2-1j j-1同的结论:在n 阶系统引入状态反馈后,相当于引入了()1n −个开环零点,其位置由状态反馈增益矩阵K 决定,改变系统的闭环根轨迹,从而进行极点的任意配置。

【例9.44】设受控系统传递函数为10()(1)(2)G s s s S =++试用状态反馈使闭环极点配置在-2,-1±j 。

解:传递函数无零,极点对消,所以该系统可控。

该系统的可控标准型实现为:u x x x x x x+ −−= 100320100010321321 []x y 0010=设状态反馈矩阵为 []123K k k k =则,状态反馈系统特征方程[]123000100()000010000231I A BK k k k λλλλ−−=−+ −−0)2()3(01223=+++++=k k k λλλ给定闭环极点的系统特征方程:0464)1)(1)(2(23=+++=−++++λλλλλλj j根据两特征方程同次项系数相等的条件,得: 334k += 226k += 14k = 可求出由x 1,x 2,x 3引出的反馈系数为:即: 14k =, 24k =, 31k =状态反馈系统的状态变量图如图9.17所示,图中虚线部分为受控系统。

反馈习题课课件

反馈习题课课件

讨论
例3、如图所示电路是( 电压并联正反馈 )电路。 电压 并联 正反馈
+ +
-

讨论
例4、如图所示电路是( 电压并联正反馈 )电路。 电压
+ + + + +
并联 正反馈

作业
如图所示两电路分别是什么反馈电路?
电压并联负反馈
电流串联正反馈
复习
反馈的概念 反馈的类型 反馈类型的判断
例题讲解
例1、如图所示电路是( A、电压串联 B、电压并联 C、电流串联 D、电流并联 A )负反馈。
例题讲解
例2、如图所示电路是( A、电压串联 B、电压并联 C、电流串联 D、电流并联 C )负反馈。
(3)正反馈和负反馈的判别
采用信号瞬时极性法判别。假设输入端瞬时极性为 +,沿信号放大和反馈回路依次标注极性。 在共射极放大电路中,基极电位和集电极 电位的瞬时极性相反,基极电位和发射极电位 闲瞬时极性相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正负反馈判断方法:
反馈引到输入端,极性相同,构成正反馈;极性相反,构成负反馈。

反馈引到非输入端,极性相同,构成负反馈;极性相反,构成正反馈。

交流负反馈组态的判断方法:
反馈信号引到输入端为并联反馈;引到非输入端为串联反馈。

反馈从输出端引出为电压反馈;反馈从非输出端引出(或运放输出电压不共地),为电流反馈。

典型例题:
(1)交流正反馈(2)电压串联交直流并存负反馈
(3)电流并联交直流并存负反馈(4)交直流并存正反馈
(5)电流串联交直流并存负反馈(6)电压并联交直流并存负反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