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反馈练习题

合集下载

生理练习题1--绪论、细胞基本功能

生理练习题1--绪论、细胞基本功能

第一章绪论(一)名词解释刺激、兴奋性、阈值、负反馈、内环境、稳态(二)填空题1.在维持内环境稳定过程中,机体进行的各种调节过程多数属于()反馈过程。

2.机体对各种生理功能活动的主要调节方式是()、()和()。

其中()起主导作用。

3.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其结构基础称为().4.反射弧的基本成分包括:()、()、()、()、()。

(三)是非题1.生理学是研究生物体功能活动及其规律的一门实验科学。

( )2.组织细胞由相对静止状态转化为活动状态或活动状态加强称为该组织细胞的兴奋性。

( ) 3.生理学中将机体的细胞外液称为内环境。

( )4.引起组织细胞产生反应的刺激强度称为阈强度,简称阈值。

( )5.在中枢神经系统参与下,机体对刺激产生的规律性应答反应叫做反射。

( )(四)单项选择题1.人体生理学是研究A.人体物理变化的规律 B.人体化学变化的规律C.正常人体功能活动及其规律D.异常人体功能活动的规律 E.人体与环境之间的关系2.内环境的稳态是指A.维持细胞外液理化性质保持不变 B.维持细胞内液理化性质保持不变C.维持细胞内液化学成分相对恒定 D.维持细胞内液理化性质相对恒定E.维持细胞外液理化性质相对恒定3.机体中细胞生活的内环境是指A.细胞外液 B.细胞内液 C.脑脊液 D.组织液 E血浆4.刺激引起机体反应需要具备三个基本条件分别是A.神经调节、体液调节和自身调节B.反应、反射和反馈C.阈刺激、阈上刺激和阈下刺激D.兴奋、抑制和反应 E.刺激强度、刺激作用的时间和刺激强度一时间变化率5.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A.适应 B.反应 C.反射. D.正反馈调节 E.负反馈调节6.神经调节的特点是A.调节幅度小 B.反应速度慢C.作用广泛持久D.调节敏感性差E.作用迅速、准确和短暂7.衡量组织细胞兴奋性高低的指标是A阈值B动作电位C静息电位D刺激强度 E反应速度8.正常人体内环境的理化特性经常保持何种状态A固定不变 B相对恒定 C随机多变 D绝对平衡 E 在一定时间内绝对不变9.能引起生物机体发生反应的各种环境变化,统称为A反射 B兴奋 C刺激 D反应 E 兴奋性10.维持机体稳态的重要途径是A正反馈调节 B负反馈调节C神经调节 D体液调节 E自身调节11.在人体功能调节中,处于主导地位的是A.全身性体液调节B.自身调节C.神经调节D.局部性体液调节E正反馈调节12.下列各项调节中只有哪项不属于正反馈调节A血液凝固 B降压反射 C排尿反射 D分娩过程 E 快钠通道的开放13.在人体生理功能的调控过程中,控制部分的功能活动随受控部分发出的信息加强而减弱,这样调控的过程称之为A自身调节 B反射调节 C正反馈调节 D负反馈调节 E神经分泌调节14.细胞生活的内环境是指A体液 B细胞内液 C细胞外液 D组织液 E血液15.下列有关反射的论述,哪一项是错误的A完成反射所必需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 B反射是实现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C同一刺激所引起的反射效应应当完全相同 D在反射进行过程中可以有体液因素参与E 完成一个反射必须有中枢神经系统参与(四)问答题1.什么是内环境的稳态?简述保持内环境相对稳定的生理学意义。

2-基本放大电路复习练习题

2-基本放大电路复习练习题

放大电路(基本放大电路、集成运算放大、负反馈电路)一、选择题:1、负反馈放大电路的一般表达式为F A A A f +=1 ,当11>+F A时,表明放大电路 引入了( )。

A . 负反馈B . 正反馈C . 自激振荡 D.干扰2、负反馈放大电路产生自激振荡条件是( )A .F A=1 B .F A = -1 C .F A >1 D. F A <1 3、在放大电路中,为稳定输出电压、增大输入电阻、减小输出电阻、展宽通频带,可引入:( )A. 电压串联负反馈B. 电压并联负反馈C. 电流串联负反馈D. 电流并联负反馈4、在单级共基放大电路中,若输入电压为正弦波形,则v o 和v i 的相位( )。

A.同相B.反相C.相差90度D.不确定5、直接耦合放大电路存在零点漂移的原因主要是( )。

A .电阻阻值有误差B .晶体管参数的分散性C .晶体管参数受温度影响 D.受输入信号变化的影响6、差分放大电路由双端输入变为单端输入,则差模电压增益( )。

A.增加一倍B.为双端输入时的1/2C.不变D.不确定7、对于放大电路,所谓开环是指( )。

A.无负载B.无信号源C.无反馈通路D.无电源8、在反馈放大电路中,如果反馈信号和输出电压成正比,称为( )反馈。

A.电流B.串联C.电压D.并联9、对于单管共射放大电路,当f = f L 时,o U 与iU 相位关系是( )。

A.+45˚ B.-90˚ C.-135˚ D. -180˚10、欲从信号源获得更大的电流,并稳定输出电流,应在放大电路中引入( )。

A .电压串联负反馈B .电压并联负反馈C .电流串联负反馈D .电流并联负反馈11、在某放大电路中,测得三极管三个电极的静态电位分别为0 V ,-10 V ,-9.3 V ,则这只三极管是( )。

A .NPN 型硅管 B.NPN 型锗管 C. PNP 型硅管 D.PNP 型锗管12、 放大管的导通角是0180的放大电路是( )功率放大电路。

人体生理学第一章 绪论练习题

人体生理学第一章 绪论练习题

第一章绪论一、名词解释1.内环境2.稳态3.刺激4.兴奋5.兴奋性6.反射7.神经调节8.反馈9.负反馈二、简答题1.生理功能调节的方式有哪些?有何特点?2.体内的控制系统有哪几类,有何作用?试举例说明。

三、填充题1.生理学是研究的科学。

2.新陈代谢过程可分为代谢和代谢两个方面。

3.生命的基本特征是、和。

4.生理学的三个不同水平的研究是:水平的研究、水平的研究和的研究。

5.所谓兴奋性就是生物体具有感受,产生的能力。

6.在传统的生理学中,通常将、和统称为可兴奋组织。

7.人体生理功能活动的主要调节方式是调节、调节和调节。

四、判断题1.生理学是研究生命结构以及活动规律的科学。

2.离体实验中,刺激蟾蜍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的神经时,可反射地引起肌肉一次快速的收缩。

3.消化道内的消化液是机体的内环境之一。

4.正常机体,其内环境的理化性质是保持绝对恒定的。

5.人体生理功能的调节是指人体对内外环境变化所做出的适应性反应的过程。

6.开环控制系统实际上就是单一的反射过程。

7.条件反射活动是一种前馈控制系统的活动。

五、单项选择题1.正常人体内环境的理化特性经常保持状态A.固定不变B.相对恒定C.随机多变D.绝对平衡E.与外界一致2.下列各种实验中,属于急性实验方法A.离体蛙心灌流实验B.狗食道瘘假饲实验C.临床胃液分析实验D.血液常规检查E.X线成像3.能引起生物机体发生反应的各种环境变化,统称为A.反射B.兴奋C.刺激D.反映E.阈值4.可兴奋组织接受刺激后所产生反应的共同特征是A.收缩反应B.分泌活动C.神经冲动D.生物电变化E.慢波5.下列各项调节中,不属于正反馈调节的是A.血液凝固B.降压反射C.排尿反射D.分娩过程E.排便反射6.细胞生活的内环境是指A.体液B.细胞内液C.细胞外液D.组织液E.血液7.机体对适宜刺激所产生的反应,由活动状态转变为相对静止状态称为A.兴奋性反应B.抑制性反应C.双向性反应D.适应性反应E.无反应状态8.下列关于稳态的叙述,哪一项是错误的?A.生物体内环境的理化性质经常保持绝对平衡的状态,称为稳态B.稳态是一种复杂的由机体内部各种调节机制所维持的动态平衡过程C.维持机体体内环境的理化性质相对恒定的状态,称之为稳态D.稳态一旦不能维持,生物体的生命将受到威胁E.稳态的概念首先由美国科学家Cannon提出9.下列有关反射的论述,哪一项是错误的?A.完成反射所必须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B.反射是实现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C.同一刺激所引起的反射效应完全相同D.在反射进行过程中可有体液因素参与E.轴突反射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反射10.人体生理学的任务是阐明人体A.细胞的生命现象B.器官的功能活动C.与环境的相互关系D.体内的物理化学变化E.正常的生命活动及其规律11.人体生命活动最基本的特征是A.物质代谢B.新陈代谢C.适应性D.应激性E.自控调节12.自身调节指组织、细胞在不依赖于神经或体液调节的情况下对刺激所产生的A.适应性反应B.旁分泌反应C.稳态反应D.非自控调节E.前馈调节13.以下哪项是由负反馈调节的生理过程?A.分娩B.排尿反射C.降压反射D.小肠运动E.血液凝固14.下列体内哪种物质是不直接传递信息的?A.神经递质B.调制物C.内分泌激素D.旁分泌物质E.局部体液因素15.机体的外环境是指A.大气环境B.细胞外液C.泪液D.汗液E.细胞内液16.能比较迅速反映内环境变动状况的体液是A.脑脊液B.血浆C.尿液D.淋巴液E.细胞内液17.在自动控制系统中,从受控部分发出到达控制部分的信息称为A.偏差信息B.干扰信息C.控制信息D.反馈信息E.自控制信息18.家免,雄性,体重,20%氨基甲酸乙酯麻醉,剂量1g/kg,切开腹壁找到膀胱,两侧输尿管插管,收集尿液观察影响尿生成的因素。

负反馈放大电路习题解答

负反馈放大电路习题解答

第5章 负反馈放大电路习题解答1. 什么是反馈?为什么要引入反馈? 【解题过程】在电子电路中,把放大电路的输出量(电压或电流)的一部分或者全部通过一定的网络返送回输入回路,以影响放大电路性能的措施,称为反馈。

负反馈可以大大提高增益乃至整个系统的稳定性、负反馈可以扩展通频带、负反馈可以改变输入输出阻抗,使系统更有利于推动后面的负载,所以要引入反馈。

2. 什么是正反馈和负反馈?如何判断电路中引入的是正反馈还是负反馈? 【解题过程】当电路中引入反馈后,反馈信号能削弱输入信号的作用,称为负反馈。

相反,反馈信号加强了输入信号的作用,称为正反馈。

为了判断引入的是正反馈还是负反馈,通常采用的方法是“瞬时极性法”。

具体做法如下:(1)假定放大电路工作在中频信号频率范围,则电路中电抗元件的影响可以忽略; (2)假定电路输入信号在某个时刻的对地极性,在电路中用符号“+”和“-”表示瞬时极性的正和负,并以此为依据,逐级推出电路中各相关点电流的流向和电位极性,从而得出输出信号的极性;(3)根据输出信号的极性判断出反馈信号的极性;(4)根据反馈信号和输入信号的极性及连接方式,判断净输入信号,若反馈信号使基本放大电路的净输入信号增强,则为正反馈;若反馈信号使基本放大电路的净输入信号削弱,则为负反馈。

3. 负反馈放大电路的一般表达式是什么? 【解题过程】负反馈放大电路的一般表达式为F 1AA AF=+4. 负反馈放大电路有哪四种组态?如何判断?【解题过程】负反馈放大电路的四种组态为电压并联负反馈、电压串联负反馈,电流并联负反馈,电流串联负反馈,具体判断方法在正文中有详细描述。

5. 负反馈对电路性能产生什么影响?【解题过程】负反馈对电路性能产生如下影响:提高闭环增益的稳定性、扩展闭环增益的通频带、减小非线性失真、抑制放大电路内部的噪声。

6. 电路如题图 (a)、(b)所示。

(1)判断图示电路的反馈极性及类型;(2)求出反馈电路的反馈系数。

生理练习题

生理练习题

一、A型题1. 下列属于正反馈的是(E)A. 动作电位产生过程中Na+的再生性循环B. 血液凝固C. 排尿反射D.分娩E. 以上全是2. 下列生理过程中,属于负反馈调节的是( D )A. 排尿反射B. 排便反射C. 血液凝固D. 减压反射E. 分娩3. 机体的内环境是指(B)A. 细胞内液B. 细胞外液C. 组织液D. 血液E. 淋巴液4. 维持内环境稳态的重要调节方式是(A)A. 负反馈调节B. 自身调节C. 正反馈调节D. 体液性调节E. 前馈调节二、填充题1.内环境是指(细胞外液)。

2.以细胞膜为界将体液分为(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

3. 反馈作用与原效应作用相反,使反馈后的效应向原效应的相反方向变化,称为(负反馈)4. 维持机体稳态的重要途径是(负反馈)。

5. 反馈作用与原效应作用一致,起到促进或加强原效应作用的反馈,称为(正反馈)。

三、名词解释1. 内环境2. 稳态3. 自身调节4. 正反馈5. 负反馈四、问答题1. 生理功能的调节方式有哪些?各有什么特点?2. 举例说明体内负反馈和正反馈的调节过程及其生理意义。

一、A型题1. O2和CO2的转运是通过(A)A、单纯扩散B、易化扩散C、主动转运D、出胞E、入胞2. 下列经单纯扩散转运的物质是(E)A、葡萄糖B、氨基酸C、Na+和K+D、Ca++和Cl-E、CO2和O23. 安静时细胞膜内K+向细胞膜外移动是通过(B)A、单纯扩散B、易化扩散C、主动转运D、出胞作用E、入胞作用4. 通道的特性是()A、高度结构特异性B、饱和现象C、竞争性抑制D、在一定条件下“开放”和“关闭”E、转运葡萄糖和氨基酸5. 在一般生理情况下,钠泵每活动一个周期可使( C)A.2个Na+移出膜外B.2个K+移入膜内C.3个Na+移出膜外,同时2个K+移入膜内D. 2个Na+移出膜外,同时3个K+移入膜内E. 3个Na+移出膜外,同时3个K+移入膜内6. 细胞膜在静息情况时,对下列哪种离子通透性最大(A )A.K+B.Na+C.Ca2+D.Cl-E.Mg2+7. 大多数细胞产生和维持静息电位的主要原因是(A)A. 细胞内高K+浓度和安静时细胞膜主要对K+有通透性B. 细胞内高K+浓度和安静时细胞膜主要对Na+有通透性C. 细胞外高Na+浓度和安静时细胞膜主要对K+有通透性D. 细胞内高Na+浓度和安静时细胞膜主要对Na+有通透性E. 细胞外高K+浓度和安静时细胞膜主要对K+有通透性8. 静息电位大小接近于( B )A.Na+平衡电位B.K+平稳衡电位C.Na+平衡电位与K+平衡电位之和D. Na+平衡电位与K+平衡电位之差E.以上都不对9. 在神经细胞动作电位的去极相,通透性最大的离子是( B )A.K+B.Na+C.Ca2+D.Cl-E.Mg2+10. 细胞受刺激而兴奋时,膜内电位负值减少称作( B )A.极化B.去极化C.复极化D.反极化E.超射11. 安静时膜电位处于内负外正的状态,称为( A )A.极化B.去极化C.复极化D.超极化E.反极化12. 钠泵活动的意义在于(E)A、保持细胞膜内高K+、膜外高Na+的不均衡分布B、每移入2个K+的同时、移出3个Na+C、建立一个势能贮备D、为继发性主动转运提供能源E、以上全对@二、填充题1.正常状态下细胞内K+浓度__高于___细胞外,细胞外Na+浓度_高于__细胞内。

中级电工练习题库(附参考答案)

中级电工练习题库(附参考答案)

中级电工练习题库(附参考答案)一、单选题(共53题,每题1分,共53分)1.电压负反馈会使放大器的输出电阻()。

A、为零B、不变C、增大D、减小正确答案:D2.反馈极性的判断一般采用()方法A、瞬时极性B、通直隔交C、通交隔直D、续断续断正确答案:A3.X62型万能铣床限位开关安装前,应检查限位开关()。

A、绝缘性能B、是否完好C、操作性能D、易操作性正确答案:B4.可用于门窗防盗的是()开关。

A、电感式接近B、对射式光电C、电容式接近D、磁性正确答案:D5.电流的大小用电流强度来表示,其数值等于单位时间内穿过导体横截面的()代数和。

A、电流B、电量(电荷)C、电流强度D、功率正确答案:B6.用戴维南定理分析电路“人端电阻”时,应将内部的电动势()处理。

A、可作任意B、作开路C、作短路D、不进行正确答案:C7.检修接触器,当线罔T作电压在()%Un以下时交流接触器动铁芯应释放,主触点自动打开切断电路,起欠电压保护作用。

A、50B、30C、85D、90正确答案:C8.交流接触器的线圈电压过高将导致()。

A、触点电流显著减少B、触点电流显著增加C、线圈电流显著增加D、线圈电流显著减少正确答案:C9.按下复合按钮时,触点动作顺序是()。

A、常开先闭合B、只有常开闭合C、常闭先断开D、同时动作正确答案:C10.两根平行导线通过同向电流时,导体之间相互()。

A、产生涡流B、产生磁场C、吸引D、排斥正确答案:C11.RL1系列熔断器的熔管内充填石英砂是为了()。

A、散热B、灭弧C、防护D、绝缘正确答案:B12.X62A型万能铣床进给运动时,升降台的上下运动和工作台的前后运动完全由操纵手柄通过行程开关来控制。

其中,行程开关SQ3用于控制工作台向前和()的运动。

A、向左B、向右C、向上D、向下正确答案:D13.在纯电感电路中,没有能量消耗,只有能量()。

A、增强B、变化C、交换D、补充正确答案:C14.X62A型万能铣床控制电路中,将转换开关SA4扳到()位置,冷却泵电动机启动。

生教人体解剖生理学练习题

生教人体解剖生理学练习题

生教人体解剖生理学练习题《人体解剖生理学》习题绪论一、填空题1.生理学研究应在生理学研究应在细胞、分子、器官、系统以及整体五个不同水平进行。

2.神经调节是通过反射的方式实现的,其结构基础是反射弧。

二、名词解释1.内环境:由细胞外液构成的液体环境叫做内环境。

直接与细胞进行物质交换的细胞外液动态平衡。

2.反射:指在中枢神经系统参与下机体对内外环境刺激所产生的规律性的应答3.负反馈:生理变化过程产生的终产物或结果,反过来影响这一过程的发展速度称反馈。

如果终产物或结果,降低这一过程的发展称负反馈。

负反馈普遍存在于机体调节过程中。

4.正反馈:生理变化过程产生的终产物或结果,反过来影响这一过程的发展速度称反馈。

如果终产物或结果,加速这一过程的发展称正反馈。

体内正反馈控制为数不多。

三、问答题1.人体机能有哪几种调节方式?各有什么特点。

神经调节:比较迅速而精确,范围局限、持续时间短暂体液调节:出现比较缓慢、作用持久而广泛自身调节:作用精确的局部调节,对维持机体细胞自身稳态具有重要意义。

第一章人体基本结构概述一、单项选择题(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将其选出并把它的标号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1.O2和CO2进出人体细胞的方式是( A )A.单纯扩散 B.异化扩散 C.主动转运 D.出胞和入胞+2.细胞内的K向细胞外移动是通过下列哪种方式进行的?( B ) A.单纯扩散 B.易化扩散 C.主动转运 D.出胞二、名词解释 1.易化扩散三、填空题1.顺浓度差或顺电位差进行的物质跨膜转运有单纯扩散和异化扩散两种形式。

2.逆浓度差或逆电位差进行的物质跨膜转运形式是主动运输,其能量来源于 ATP 的分解。

+3.葡萄糖进入红细胞的转运形式是经载体扩散;而Na内流的转运方式则为经通道扩散。

四、问答题:1.肌肉组织有哪些种类,各有何结构和功能特点?1名称骨骼肌心肌平滑肌形状长圆柱短柱长柱分支无有有核数量多单单核位置边缘中央中部纹路横纹横纹纵纹随意性有不不2.神经组织由几种类型的细胞组成,各有何特点?神经元神经胶质细胞结构胞体和突起(树突和轴突)功能接受刺激,产生兴奋、传导神经冲动有突起,但无树突、轴突之分支持、联系、营养、保护第二章运动系统一、名词解释等长收缩:肌肉在收缩时,其长度不变而只有张力增加。

生理练习题2

生理练习题2

●练习题●1.何谓内环境?内环境为什么要保持相对稳定?●2.生理功能调节的方式有哪些?并比较其异同。

●3.体内的控制系统有哪几类?并比较其异同。

●4.何谓反馈、正反馈、负反馈、前馈?●5.生理学的研究方法有哪些?可从哪些水平研究?1、简述细胞的跨膜物质转运方式。

2、试述RP和AP的产生机制3、试比较AP与局部反应的区别4、运动神经兴奋时如何引起骨骼肌产生收缩的?5、神经肌接头处兴奋传递的特点。

1、血浆渗透压的组成及作用。

2、简述凝血的过程。

3、当血管损伤发生凝血后血管是怎样恢复再通的?4、简述输血的原则。

5、简述RH血型的临床意义。

1、左心室的泵血功能及机制。

2、搏出量的调节因素及作用。

3、比较心室肌细胞与窦房结动作电位形成。

4、说明动脉血压是怎样形成的5、正常人动脉血压是如何维持稳定的?6、当人体由平卧突然变成直立时,血压的变化。

7、心脏和血管受那些神经支配?各有何生理作用?其作用机理8、说明微循环的血流通路及其作用。

9、说明组织液的生成及其影响因素与临床水肿发生的机制。

10、试述影响动脉血压的因素。

11、切断动物两侧窦N和主A弓,为什么会使血压升高?12、试述NA和Adr对血管的作用的异同点1、简述胃液的生理作用。

2、简述胰液的生理作用。

3、为什么说小肠是人体最重要的吸收部位?4、试述消化器官的神经支配及其作用。

5、试述胃排空的机制。

1、人体内O2、CO2、和NH3进入细胞是通过A单纯扩散 B 易化扩散 C 主动转运 D 入胞作用E 出胞作用2、葡萄糖进入红细胞膜是属于A单纯扩散 B 易化扩散 C 主动转运 D 入胞作用E 吞噬3、氨基酸进入一般细胞的转运方式为A单纯扩散 B 易化扩散 C 主动转运 D 入胞作用E 吞噬4、离子被动转运的动力是A 电位梯度B 浓度梯度C 电-化学梯度D 钠泵供能E 自由运动5、与单纯扩散相比,易化扩散的主要特点是A 顺浓度差转运B 温度升高时扩散量增加C 需要膜蛋白的帮助D 不消耗能量E 是脂溶性物质跨膜转运的主要方式6、运动N末梢释放乙酰胆碱属于A单纯扩散 B 易化扩散 C 主动转运D出胞E 渗透7、下列关于Na+功能的叙述,那一项是正确的?A 将细胞内Na+转运出去B 将细胞外K+转运入细胞C转运等量的Na+和K+ D维持细胞内外的Na+、K+离子浓度梯度E 完成原发性主动转运8、Na+跨膜转运的方式为A单纯扩散 B 易化扩散 C 易化扩散和主动转运D 主动转运E 主动转运和单纯扩散9、下列不需要耗能的过程是A 肌肉的收缩过程B 肌肉的舒张过程C K+由细胞内到细胞外D Na+由细胞内到细胞外E 葡萄糖进入小肠粘膜细胞10、可兴奋细胞受到刺激产生兴奋的共同表现是A 动作电位B 局部电位C 收缩D 分泌E 后电位11、组织兴奋后处于绝对不应期时,其兴奋性为A 零B 无限大C 大于正常D 小于正常E 等于正常12、N纤维中相邻两个锋电位的时间间隔至少应大于其A 相对不应期B 绝对不应期C 超常期D 低常期E绝对不应期加相对不应期13、细胞膜在静息情况下,对下列那种离子通透性最大A K+B Na+C CL-D Ca2+E Mg2+14、人工地增加离体N纤维浸液中的K+浓度,静息电位的绝对值将A 不变B 增大C 减少D 先增大后减少E 先减少后增大15、人工地增加离体N纤维浸液中的Na+浓度,则单根N纤维AP 的超射值将A 不变B 增大C 减少D 先增大后减少E 先减少后增大16、具有局部兴奋特征的电信号有A N纤维的APB N干的APC 锋电位D终板电位E后电位17、兴奋通过N-肌接头时,乙酰胆碱与受体结合使终板膜A 对Na+、K+通透性增加,发生超级化B 对Na+、K+通透性增加,发生去极化C 仅对K+通透性增加,发生超级化D 仅对Ca2+通透性增加,发生去极化E 对乙酰胆碱通透性增加,发生超级化18、N-肌接头传递中,消除乙酰胆碱的酶是A 磷酸二酯酶B 腺苷酸环化酶C 胆碱酯酶D ATP酶E 胆碱乙酰化酶19、骨骼肌兴奋-收缩耦联中起关键作用的离子是A K+B Na+C CL-D Ca2+E Mg2+1、一个体重为60kg的人,其血量约为A 4500mlB 5000mlC 6000mlD 7000mlE 8000ml2、下列关于血液组成的叙述,哪一项是错误的?A . 血液由血浆和血细胞组成B . 血浆中水分含量约占90%C . 血浆中电解质含量与组织液基本相同D . 血浆中蛋白质浓度高于组织液E . 与抗凝剂混匀的血液待红细胞沉降后,上面的液体部分称为血清3、对于血液粘滞性的叙述,下列哪一项是错误的?A . 与水相比,血液的相对粘滞性为4 ~ 5B . 全血的粘滞性主要决定于所含的红细胞数目C . 血浆的粘滞性主要决定于血浆蛋白质的含量D . 血流速度显著减慢时,血液粘滞性相对减小E . 血液粘滞性与血流阻力成正比4、决定血浆pH值的主要缓冲对是A. KHCO3/H2CO3B. K2HPO4/KH2PO4C. NaHCO3/H2CO3D. Na2HPO4/NaH2PO4E. 蛋白质– Na/蛋白质5、关于血浆渗透压的叙述, 下列哪一项是错误的?A. 血浆晶体渗透压与组织液的晶体渗透压基本相等B. 血浆的胶体渗透压高于组织液的胶体渗透压C. 血浆晶体渗透压对于保持细胞内外水平衡极为重要D. 血浆的胶体渗透压对于血管内外的水平衡极为重要E. 血浆蛋白的分子量大于晶体物质,故血浆胶体渗透压大于晶体渗透压6、启动外源性凝血途径的物质是A. 因子ⅢB. 因子ⅫC. PF3D. Ca2+E. 凝血酶原7、凝血酶的主要作用是A. 激活因子ⅫB. 分解纤维蛋白原C.加速因子Ⅷ复合物的形成D. 加速凝血酶原复合物的形成E.使因子Ⅷ的作用加强8、肝素抗凝血的主要机制是A.抑制凝血酶原的激活B.增强抗凝血酶Ⅲ与凝血酶的亲合力C.促进纤维蛋白吸附凝血酶D. 抑制因子Ⅹ的激活E. 去除Ca2+9、柠檬酸钠抗凝血的原理是A.络合血浆中的钙,使之不能发挥作用B.加强抗凝血酶的活性C.抑制凝血酶的活性D.抑制因子Ⅶ的激活E.溶解纤维蛋白10、下列哪一种成分不属于纤维蛋白溶解系统?A.纤溶酶原激活物B. 纤溶酶原C. 纤溶酶D.纤溶抑制物E. 纤溶蛋白11、血小板数目减少导致皮肤出现出血斑点的主要原因是A.血小板不易聚集B.血小板释放的血管活性物质量不足C.血小板不能修复和保持血管内皮细胞完整性D.影响了血管收缩功能E.影响了血凝块的回缩12、下列哪种情况不能延缓或防止血液凝固?A.将血液置于0℃水溶B.在血液中加入柠檬酸钠C.在血液中加入CaCL2D.在血液中加入肝素E.将血液收集在内表面涂有硅胶的容器内13、通常所说的血型是指A.红细胞膜上受体的类型B.红细胞膜上特异性的凝集素类型C.红细胞膜上特异性的凝集原类型D. 血浆中凝集素的类型E. 血浆中凝集原的类型14、输血时主要考虑的是A. 供血人红细胞不与受血人红细胞发生凝集B. 供血人红细胞不被受血人血浆所凝集C. 供血人血浆不使受血人红细胞发生凝集D. 供血人血浆不与受血人血浆发生凝固E. 供血人红细胞不使受血人红细胞发生叠连1、一个心动周期中,左心室压力升高速度最快的是A 心房收缩期B 等容收缩期C 快速射血期D 减慢射血期E 等容舒张期2、第一心音的产生主要是由于A 半月瓣关闭B 半月瓣开放C 房室瓣开放D 房室瓣关闭3、在体循环和肺循环中,基本相同的是A 收缩压B 舒张压C 外周阻力D 心输出量4、心指数等于A 每搏输出量/体表面积B射血分数/体表面积C 心输出量/体表面积D 每搏功/体表面积5、心室肌的前负荷可以用下列那项来间接表示?A 收缩末期容积或压力B 舒张末期容积或压力C 等容收缩期容积或压力D 等容舒张期容积或压力6、正常人心率超过180次/分时,心输出量减少的原因主要是A 心室充盈期缩短B等容舒张期缩短C等容收缩期缩短D减慢射血期缩短7、心室肌细胞动作电位平台期是下列那些离子跨膜流动的结果?A Na+内流,Cl-外流B Na+内流,K+外流C Ca2+内流,K+外流D K+内流,Ca2+外流8窦房结能成为心脏正常起搏点的原因是A静息电位仅为-70mv B阈电位为-40mvC 0期去极速度快D 4期电位去极速率快9房室延搁的生理意义是A心室肌不会产生完全强直收缩B增强心肌收缩力C心室肌有效期延长D心房心室不会同时收缩10收缩压相当于哪个时期的大动脉血压A等容收缩期末B快速射血期末C心室收缩期末D心室舒张期末11影响正常人舒张压的主要因素是A大动脉弹性B心输出量C阻力血管口径的变化D血液粘滞性12健康人静脉收缩引起动脉血压升高的主要原因是A外周阻力增大B心肌收缩性增高C后负荷增高D前负荷增高13心脏收缩力增强时,静脉回心血量增加,这是因为A动脉血压升高B血流速度加快C心输出量增加D舒张期室内压低14右心衰竭时组织液生成增加而致水肿,主要原因是A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B毛细血管血压增高C组织液静水压降低D组织液胶体渗透压增高15副交感神经对体循环的主要作用是影响A心肌收缩力B外周血管阻力C心率D心房容积16当颈动脉窦压力感受器的传入冲动增多时,可引起A心迷走紧张减弱B心交感紧张加强C交感缩血管紧张减弱D心率加快17在下属的那一种情况下,心交感神经的活动会减弱A动脉血压降低时B肌肉运动时C情绪兴奋时D由直立变为平卧位时18下了物质中升血压作用最强的是A肾上腺素B肾素C血管紧张素D缓激肽19使冠脉血流量增多,主要由于A主动脉收缩压增高,心舒期缩短B主动脉收缩压下降,心舒期缩短C主动脉舒张压增高,心舒期延长D主动脉舒张压减少,心舒期缩短20心肌缺氧引起冠脉舒张,主要是通过下列那一因素引起的A氢离子B组胺C腺苷D前列腺素1、平静呼吸时,下列那个时相中肺内压低于大气压?A、吸气初B、吸气末C、呼气初D、呼气末2、维持胸内负压的必要条件是A胸廓扩张B呼气肌收缩C胸膜腔密闭D肺弹性阻力3、关于肺泡表面活性物质的叙述,错误的是A由肺泡Ⅱ型细胞合成B分布在肺泡的液—气界面上C具有增加肺泡表面张力的作用D表面活性物质减少将导致肺难于扩张4、肺活量等于A 潮气量+补吸气量B 潮气量+补呼气量C 潮气量+补呼气量+补吸气量D 潮气量+余气量5、肺泡通气量是指A 每次吸入或呼出的气量B 每分钟进或出肺的气量C 每分钟进入肺泡的新鲜空气量D 无效腔中的气量6、每分通气量和每分肺泡通气量之差为A 无效腔气量×呼吸频率B 潮气量×呼吸频率C功能余气量×呼吸频率 D (潮气量—无效腔气量)×呼吸频率7、氧分压由高至低的顺序是A 肺泡气>动脉血>组织细胞>静脉血B 肺泡气>动脉血>静脉血>组织细胞C 动脉血>肺泡气>组织细胞>静脉血D 动脉血>肺泡气>静脉血>组织细胞8、基本呼吸节律产生于A 脊髓B 延髓C 脑桥D 间脑9、缺氧兴奋呼吸的作用是通过A 直接兴奋延髓呼吸中枢B 肺牵张反射C 刺激外周化学感受器D 刺激中枢化学感受器10、血液中CO2浓度对呼吸的调节主要是通过A 刺激外周化学感受器B 刺激中枢化学感受器C 直接刺激延髓呼吸中枢D 扩散入脑脊液,转变产生H+而刺激中枢化学感受器1、胃肠道平滑肌节律性收缩的频率主要取决于()A.慢波的幅度B.慢波的频率C.动作电位的频率D.平衡觉本身的节律2、使胃蛋白酶原转变为胃蛋白酶的激活物是()A.盐酸B.内因子C.Cl-D.Ca2+3、使胰蛋白酶原活化的最主要的物质是()A.盐酸B.肠致活酶C.胰蛋白酶本身D.糜蛋白酶4、胆汁的主要作用是A.分解淀粉为麦芽糖B.分解脂肪为甘油和脂肪酸C.分解蛋白质为氨基酸D.促进脂肪的消化和吸收5、三大营养物质排空速度的正确顺序是()A.糖类<蛋白质<脂类B.蛋白质> 糖类>脂类C.蛋白质<脂类<糖类D. 糖类>蛋白质>脂类6、促进胃排空的动力是()A. 幽门括约肌的活动B.十二指肠酸性食糜的刺激C.胃的运动D.胃内容物的增加7、在胃中能被吸收的物质是()A. 蛋白质的消化产物B. 水和酒精C.脂肪的消化产物D.糖的消化产物1、对能量代谢影响最显著的是()A.肌肉活动B. 进食C.精神活动D.高温2、正常人能量代谢率在下列那种情况下最低()A.完全静息时B.熟睡时C.室温为18~25℃时D.进食12h后3、摄食混合食物,呼吸商通常为()A.0.70B.0.80C.0.82D.1.004、体内温度最高的部位是()A.肾B.肝C.脑D.肺5、促进机体产热的最主要激素是()A.生长素B.胰岛素C. 甲状腺激素D.肾上腺素6、发热开始时病人常自感发冷、寒战,最可能的原因是()A.产热量不足B.体温调定点上移C.散热量不足D.体温调节机制障碍1、肾脏的血液供应主要分布在()A.肾皮质B.外髓部C.肾盂D.内髓部2、肾血流量能适应与泌尿机能,主要靠()A.神经调节B. 体液调节C. 自身调节D.神经-体液调节3、原尿的成分()A.比终尿多葡萄糖B.比血浆少蛋白质C.比终尿少葡萄糖D.比血浆少葡萄糖4、原尿中葡萄糖的含量()A.高于血浆B.低于血浆C. 与血浆相同D.低于终尿5、下列那种情况下能使肾小球滤过率增加()A. 大量失血B.剧烈运动C. 大量出汗D.肾血流量增加6、近端小管重吸收的特点是()A.重吸收物质的种类极少B. 等渗性重吸收C.受ADH及醛固酮的调节D.重吸收量少7、能准确测定肾小球滤过率的物质是()A.酚红B. 肌酐C. 菊粉D.对氨基马尿酸8、下列中可能引起代谢性酸中毒的是()A.高钾血症B.高钠血症C.低钾血症D.低钠血症9、营养不良的老年人尿量增多的可能机理是()A. 肾小球滤过率增加B. ADH分泌减少C.直小血管血流量加快D.尿素生成量减少10、给家兔静脉注射浓度为20%葡萄糖10ml,尿量增多的主要原因是()A.小管液溶质浓度增加B. 有效滤过压增加C. 肾小球滤过率增加D.血容量增加11、饮大量清水后尿量增多的主要原因是()A.肾小球滤过率增加B.醛固酮分泌增加C.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D.ADH分泌减少12、切除肾上腺皮质的狗,可出现()A. 血容量减少,尿钠减少,血钾降低B. 血容量增加,尿钠增加,血钾升高C. 血容量增加,尿钠增加,血钾降低D.血容量减少,尿钠增加,血钾升高1、看清同一物体,人所需最小视角与视力的关系是()A.视角越小,视力越差B.视角越大,视力越好C.视角越小,视力越差D.视角中等,视力最好2、视近物调节过程中,最主要的是()A.瞳孔缩小B.瞳孔散大C.视轴会聚D.晶状体曲率半径减小3、某人看远物时需要调节,看近物也不清楚,他可能是()A.近视B.远视C.老花眼D.散光4、夜盲症发生的主要原因是()A.视紫红质过多B.视紫红质缺乏C.顺视黄醛过多D.视蛋白不足5、引起色觉的“三原色”是指()A. 红、绿、白B. 红、黄、蓝C.绿、黄、紫D.红、绿、蓝6、飞机上升和下降时,服务员向乘客递送糖果,使乘客作吞咽动作,其生理意义在于调节()A.基底膜两侧的压力平衡B. 前庭膜两侧的压力平衡C.圆窗膜两侧的压力平衡D.鼓室压力与大气压之间的平衡7、耳蜗顶部的基底膜受到损害时,可能出现的感音障碍是()A.低频音B.中频音C.高频音D.中高频音8、耳蜗的主要功能是()A. 集音作用B.感音换能作用C.声压增益作用D.传导动作电位1、有髓神经纤维的传导速度()A. 与刺激强度成正比B.与直径成正比C.比无髓纤维传导慢D.与温度无关2、神经细胞去极化达到阈电位时,开始产生动作电位的部位是()A.轴突始段B.胞体C.轴突末梢D.树突3、突触前抑制的产生是由于前膜()A.超极化B. 释放抑制性递质C.不能去极化D.兴奋性递质释放减少4、交感神经节后纤维释放的递质是()A.去甲肾上腺素B. 乙酰胆碱C.去甲肾上腺素或乙酰胆碱D.5-HT5、传入侧支性抑制和回返性抑制都属于()A. 突触后抑制B.外周性抑制C.突触前抑制D.去极化性抑制6、脑干网状结构损伤将导致()A.感觉过敏B. 深度睡眠C. 极度兴奋D.内脏活动增强7、反射的长短主要取决于()A.感受器的敏感性B.刺激的强度C.神经纤维传导速度D.中枢突触的数量8、内脏痛的主要特点()A.刺痛B.必有牵涉痛C.慢痛D.定位不精确9、维持躯体姿势最基本的反射是()A. 肌紧张反射B. 屈肌反射C.对侧伸肌反射D.翻正反射10、肌牵张反射使()A.伸肌收缩B.受牵拉的肌肉收缩C. 屈肌收缩D.伸肌和屈肌都收缩11、在中脑上、下丘叠体之间横断动物脑干,将出现()A.肢体痉挛性麻痹B.去大脑僵直C. 肢体驰张性麻痹D.去皮层僵直12、小脑受损后出现一些症状,下列那项不会出现()A.运动共济失调B.肌张力减弱C.平衡失调D.静止性震颤13、治疗震颤麻痹的最佳药物是()A.左旋多巴B.乙酰胆碱C.利血平D.5-HT14、副交感神经系统兴奋时()A.胃肠运动加强B.瞳孔扩大C.糖原分解增强D.心率加快15、形成条件反射的基本条件是()A. 要有非条件刺激B.要有适当的无关刺激C.非条件刺激出现在无关刺激后D.无关刺激与非条件刺激在时间上的结合16、谈论梅子时引起唾液分泌的是()A.第一信号系统的活动B. 交感神经兴奋所至C.第二信号系统的活动D.副交感神经兴奋所至17、优势半球是指()A.体积较大的一侧半球B.运动发达的一侧半球C.与语言相关的一侧半球D.与思维逻辑相关的一侧半球1、下列那种激素属于内固醇激素A.催乳素B.催产素C. 雌激素D.促性腺激素2、下列那些属于含氮激素A. 雄激素B.孕激素C.催产素D.卵泡刺激素3、cAMP作为第二信使的作用机制是激活A.蛋白激酶B. 腺苷酸环化酶C.硫酸化酶D.硫酸二脂酶4、下丘脑与腺垂体之间主要的联系途径是()A.淋巴循环B. 垂体束C. 神经纤维D.垂体门脉系统5、生长素介质最主要的作用()A.促进脑的发育B.抑制生长素的分泌C.促进软骨生长D.刺激生长素分泌6、促进女性青春期乳腺发育的主要激素是()A. 雌激素B.催乳素C.孕激素D.生长素7、神经垂体激素是指()A.催乳素与生长素B.血管升压素与催产素C.催乳素与催产素D.血管升压素与催乳素8、硫氧嘧啶可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是由于这类药物能抑制()A. 过氧话物酶系的活性B.T3、T4的释放C. 碘的摄取D.T3、T4进入细胞9、切除两侧肾上腺引起动物死亡的原因,主要是由于缺乏()A.糖皮质激素B.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C. 盐皮质激素D.糖皮质激素和盐皮质激素10、正常情况下,ACTH的分泌呈规律性昼夜周期性变化的趋势是()A.清晨分泌量最低,午夜时最高B.清晨分泌量最高,午夜时最低C.中午分泌量最高,午夜时最低D.中午分泌量最低,午夜时最高讨论题1、简述从运动神经受到刺激产生兴奋到肌肉收缩的全过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负反馈练习题by Zhangwei 2012.4.26
1.为了稳定放大电路的输出电压,并降低其输入电阻,应在放大电路中引入什么类型的负反馈?答:( D )
(A)串联电压负反馈(B)并联电流负反馈(C)串联电流负反馈(D)并联电压负反馈
2. 为了稳定输出电压,并提高其输入电阻,下面哪个原理框图所引入的负反馈能够实现?答:(A )
(A)(B)(C)(D)
3.(∨)在放大电路中引入负反馈,虽然降低了电路的放大倍数,但是放大倍数的稳定性却增强了。

4.判断图3-4所示的电路中,反馈电阻
f
R引入的反馈类型是:
(1)正反馈还是负反馈?答:负反馈
(2)是电流反馈还是电压反馈?答:电流反馈
(3)是串联反馈还是并联反馈?答:串联反馈
u i
u o
图3-4
5.判断图2-4所示的电路中,反馈电阻
f
R引入的反馈类型是:
(1)正反馈还是负反馈?答:负反馈
(2)是电流反馈还是电压反馈?答:电流反馈
(3)是串联反馈还是并联反馈?答:并联反馈
u o E
图2-4
R引入的反馈类型是:
6.判断图3-3所示的电路中,反馈电阻
f
(1)正反馈还是负反馈?答:负反馈
(2)是电流反馈还是电压反馈?答:电流反馈
(3)是串联反馈还是并联反馈?答:并联反馈
u i
图3-3
R引入的反馈类型是:
7.判断图3-2所示的电路中,反馈电阻
f
(1)正反馈还是负反馈?答:负反馈
(2)是电流反馈还是电压反馈?答:电流反馈
(3)是串联反馈还是并联反馈?答:串联反馈
R
u
o
图3-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