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认识人民币》教案(优秀8篇)

数学《认识人民币》教案(优秀8篇)

《认识人民币》教案篇一

本单元的内容是:

认识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和它们的十进关系,认识各种面值的人民币,能看懂物品的单价,会进行简单的计算。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和已经掌握的100以内数的知识,学习、认识人民币,一方面使学生初步知道基本知识和懂得如何使用人民币,提高社会实践能力;另一方面使学生加深对100以内数的概念的理解;体会数概念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同时在本单元的教学中,老师要创设具体地生活情境,让学生在购物的活动中认识人民币。

单元教学重难点、关键:

1、重点:认识单位:元、角、分及简单计算。

2、难点:人民币单位间的。

3、关键:组织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多观察、多操作、多实践,熟记“1元=10角、1角=10分”的进率。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各种面值的人民币,并会进行简单的计算。

2、使学生认识单位元、角、分,知道1元=10角,1角=10分。

3、通过购物活动,使学生初步体会人民币在社会生活、商

品交换中的功能和作用并知道爱护人民币。

单元课时安排:约4课时

课题:认识人民币(第46页的第例1----------例4(认识人民币)完成相应的'做一做及和P53:1、2题)

设计教学目标

1、认识人民币,知道单位是元、角、分。

2、知道元、角、分之间的十进制关系,懂得1元=10角、1 角=10分,学会兑换人民币,知道功用。

3、培养观察能力、实践能力和推理能力及合作精神。

4、对学生进行爱护人民币和节约用钱教育。

教学重点认识各种面额的人民币。

教学难点元、角、分之间的关系。

课前准备常用的面额的人民币(不同版本的)

课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师:今天我为你们大家带来了一位新朋友,看看它是谁?(演示:点击出现蓝猫图像)你们认识它们吗?今天是蓝猫文具店开业的日子,它邀请我们全班去参观文具店,你们想去吗?一起来吧!

二、探究新知

1、参观文具店回答问题(CAI演示)

(1)、师:谁能说说文具店有什么文具?价钱是多少?(学生回答)

(2)师:你们喜欢这些文具吗?可是用什么买呢?(学生回答)

2、认识人民币

(1)、师:中国的钱币叫人民币,你们认识人民币吗?

(2)、操作初认人民币

师:将桌面上的人民币拿出,先自己认一认,再在小组内交流,看谁认得多(学生活动)a:汇报认识情况(学生回答,师板贴人民币:硬、纸币)问:观察这人民币,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回答)

师:纸做的钱币是纸币,金属做的人民币叫硬币

(3)再认人民币

师:(指纸币)你用什么方法记住这些的纸币,把你的想法在小组内交流。( 学生活动后,汇报识别方法)

师:像100元、50元、20元、10元、5元、2元、、1元在读时有一个相同处是什么?所以它们的单位是元,那你能说说看5角、2角、1角、5分、2分、1分的单位是什么?(学生口答)

师:单位有元、角、分。纸币我们会认了,那么硬币你会辨认吗?

师:识别人民币可以从人民币的大小、图案、面值、颜色上

来记住。观察1元、5角硬币正面,它们有相同的标记是什么?

师:国徽代表我们伟大的祖国,而且是中国制造的,所以我们要爱护人民币,不能在上面乱写乱画。

小游戏:

(1)我指人民币,你举起与我相同的人民币

(2)我说面值,你举起起相应的面值

(3)我说颜色,你来回答

4、元、角、分的关系

师:蓝猫想让大家看一个小片段,看完后说说你学到了什么知识?

(学生观看CAI课件:元、角、分之间的兑换关系)师:看完了这个片段,你知道了什么?

(学生回答,老师板书:1元=10角1角=10分)问:你知道1元=()分吗?

(可以小组讨论后再回答)

想一想:

1元可以换几个5角,几个2角?

2元可以换几个1元,几个5角,几个2角,几个1角?

5、电脑出示第49页的例4,让学生口答

三、巩固练习

1、电脑出示第53页的第一题

(1)学生独立操作,订正(学生上台操作)

(2)说凑成的钱数

师:说说每一张人民币的面值,再算一算一共是多少?你是怎样想的?

2、师:蓝猫要文具店等急了,我们回去吧!

(课件出示第48页的做一做的第二题和第49页的做一做) 师:1元钱能买什么学习用品?10元呢?(学生先在小组里说,然后指名说)

3、游戏:模拟购物

出示一些学习用品、生活用品和玩具(在每件物品的下面有一个小口袋,在购物时把钱放进去)

(1)选出三个柜长

(2)学生随意购物(看清价格后,购买)

(3)请柜长检查交钱的情况

四、全课总结

(略)

1、老师要给学生提供生动有趣的生活情境,让学生在生活情境中学习这部分知识。

2、要给学生提供操作实践的平台,让学生在具体的动手操作和交流中,感知知识,从而充分体现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与合作精神。

《认识人民币》案例篇二

教学内容

苏教版国标本一年级下册第60~62页。

教学目标

1. 充分利用已有的生活经验,认识1元以内

的人民币,掌握辨别人民币的基本方法,知道1元=10角,1角=10分。

2. 在购物活动中,初步认识商品的价钱,学

会简单的购物;在取币、换币、找币等活动中,培养思维的灵活性,与他人合作的态度,以及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准备

每位学生准备一个盒子,内有人民币若干。(其中1元1个,1角10个,2角5个,5角2个

教师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认识1元以内的人民币。

1.调动学生生活经验,介绍人民币。

自己一个人买过东西的小朋友向老师点个头。

接着问:“那买东西要用什么?”

介绍:你们知道吗?不同的国家或地区钱有不同的名称。咱们中国的钱叫人民币。(板书:人民币)

2. 认识1元。

小朋友们都用过钱,都认识钱吗?我来考考你。

请学生取出1元钱。(学生取出的可能都不一样)同桌再互相看一看,是不是1元的。(初步判断)

全班交流。

课件出示一个同学取出的1元钱,要求和他一样的小朋友向老师挥挥手,再把它放在桌上。

同样的方法课件共出示出4种1元人民币。

(如果有取错的,拿上来)这个小朋友取出的是这张,先放在这。

(如果有找不到的)这几个小朋友说找不到,别着急,我们先来看看其他小朋友找出的1元人

民币。

提问:大家都说自己取出的是1元人民币,你们都是怎么看出来的?(根据学生的回答,课件展示)

提问:他们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吗?

简单小结:听了小朋友的介绍,我们知道1元人民币有纸币、有硬币、有旧版的,还不断有新版的发行。我们在辨认人民币时主要看上面的数字和汉字,有的还有拼音,也可以借助颜色、图案、大小、材料等来辨认。

(如果有找不到的)刚才没找到的小朋友,现在再找一找。

(如果有取错的)刚才有个小朋友取出的1元人民币是这样的,现在你们自己说,对吗?你能重新找一找吗?让我们为他们重新取出了1元人民币鼓鼓掌。

[评析:认识1元是认识人民币的重点,不仅要使学生认识1元,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掌握辨别人民币的基本方法。教者充分运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组织教学活动,并注意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引导学生将经验进行整理和提升,从而形成认识人民币的常用方法。教学的设计既有预设的,也兼顾了生成因素。]

3. 认识1角。

举起1角纸币(如果刚才有学生取错成1角纸币的就拿学生的)问:这张人民币,你们认识

吗?同时课件展示。

请学生把1元的人民币放回盒中,取出1角的纸币。

说说你是怎么看出是1角的。

1角人民币有硬币吗?学生在盒子里找出来,课件展示。

同桌互相看一看,说说1角硬币上有什么?把取出的人民币放回盒中。

4. 认识2角、5角。

课件演示:先出示一张1角的纸币,再添一张。

提问:几角?人民币中有2角的吗?

取出来向老师挥一挥,放回盒中。

课件演示:继续一张一张地添。

学生集体数:3角、4角、5角。

提问:5角有几张1角的?人民币中有5角的

吗?

找出5角的人民币。

交流:5角的硬币最好认了,是黄色的。

[评析:1角与1元一样,都是人民币的基本单位之一,2角、5角的认识是在1角的基础上,逐步添加,循序渐进进行认识的。通过1角1角的添加,体验2角、5角的面值大小。]

5. 介绍1分、2分、5分。

还有几种老师小时候经常用到的人民币,课

课件展示:5分、2分、1分的人民币。

你们认识吗?是怎么认出来的?

介绍: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这几种人

民币已不多见了。

[评析:1分、2分、5分已不再流通,只是简单介绍,重点是说说辨认的方法。]

6. 小结

小朋友们能通过认数字和汉字,有的读拼音,

有的看颜色等多种方法准确地认出不同面值的人民币了。

7. 猜钱游戏

现在,我想让你们猜一猜,我的口袋里有一

个硬币,上面有一个数字1,你猜会是多少钱呢?

根据学生的回答,课件相应出示1元、1角、

1分的硬币。

还有其他可能吗?为什么?(人民币只有元、

角、分三种单位)板书:元、角、分

告诉学生口袋里是1元的。

[评析:通过猜钱游戏,突出了人民币的三种单位。同时,也对人民币的认识进行了一个疏理,突出了认识人民币的重要方法。以游戏形式组织教学,易于激发低年级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了解元、角、分之间的进率。

1.取3角钱

学生独立取出3角钱,再全班交流不同的取法。(3张1角的、1张1角和1张2角的)根据学生的回答课件相应出示。

2. 取7角钱

学生独立取出7角钱,再同桌检查,然后全

班交流取法。(1张5角和1张2角的、1张5角和2张1角的、3张2角和1张1角的、2张2角和3张1角的、1张2角和5张1角的、7张1角的)根据学生的回答课件相应出示。

提问:哪一种取法张数最少?

3. 逐步添至1元钱

让学生跟着老师(课件演示)一起在自己取

出的7角上添1张2角的,问学生是多少钱?

再继续添1张1角的,问学生是多少钱?

提问:有人说1元,有人说10角,说1元的

小朋友数一数、算一算是不是有10角,说10角的小朋友也想一想,这是不是就是1元。

根据学生回答板书:1元=10角

4.了解角、分之间的进率

小朋友,你知道1角等于几分吗?根据学生回答板书:1角=10分

5.应用

老师要将1元钱换成角币,谁来换?

学生先独立思考、再动手试一试,然后全班交流,说说理由。

[评析:该环节设计重点突出。从3角、7角、9角到1元,层层深入,当学生产生1元与10角的疑问时,主动思考,得出元、角之间的关系。而角与分的进率,则让学生产生知识迁移。换币活动进一步巩固了进率的认识。1元与10角之间关系的教学设计别具匠心,突出了满十进一的思想。]

三、走进生活。

老师到商店里了解了小朋友常用的几种文具

的价钱,课件出示商品图。(橡皮2角、小刀9角、铅笔4角、自动铅7角、尺3角)

1.1元钱买一样,你想买哪样?

应找回多少钱呢?

把要找的钱从盒子中取出放在桌上。

同桌检查。

3. 1元钱买两样,可以买哪两样?

全班交流,并说说为什么可以买到?应找回多少钱?

(如果有学生说错,就说说为什么买不到?

如果没有学生说错,就问如果想买橡皮和小刀,买得到吗?为什么?)

4. 1元钱最多可以买几样?

全班交流。

引申:要想买得多,有什么小窍门?

5. 扩展

人民币还有许多种,我们以后再来一起认识。

[评析:购物活动是对进率认识的进一步巩固,有利于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数学情感。设计层层深入,能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扬州市东关小学方智炜执教

扬州市东关小学韦波富评析

人民币的认识篇三

“人民币的认识”教学设计与评析

教学内容:江苏教育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数学实验教科书第二册第60页例题,第61-62页“试一试”以及“想想做做”的习题。

教材简析:

“认识人民币”这单元的教学内容与过去“元、角、分”的教学内容相比有较大的突破。过去的教材以学生认识各种面值的人民币和会进行简单的计算为主;现在的教材,要求学生在认识人民币的基础上学习使用人民币,要求学生在买东西的过程中进行简单的计算。本课认识1元以内的人民币,教材从一幅三名孩子在商店里买玩具的画面引入,使学生联想到“买东西要使用人民币”,由此唤起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再组织学生通过取币、换币、付币、找币等活动,使学生对人民币形成整体的认识。“试一试”使学生进一步熟悉元与角间的进率,为学生购物付币做准备。“想想做做”的习题安排得层次分明:第1、2两题让学生辨认小面值的人民币;第3、4两题让学生认识取钱方案的多样;第5题创设购物情景,引导学生进行简单的判断和推理,发展学生的思维。

设计理念:

《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明确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上。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本课拟体现以上的教学理念。由于学生在生活中都接触过人民币,都有简单的购物经验,因此本课在学生已有生活经验的基础上,从学生熟悉的购物情景引入,为学生创设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在动手实践中进行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亲历将现实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有效地促进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观察人民币以及换币、取币等活动中认识1元以内的人民币,知道元与角、角与分之间的进率。

2、使学生初步认识商品的价格,学会简单的购物,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与他人合作的态度以及学习数学的兴趣。

3、对学生进行爱护人民币和勤俭节约的教育。

教学重点:认识各种面值的人民币以及人民币单位间的进率。

教学难点:各种面值人民币之间的简单换算。

教学准备:每个学习小组(2人一组)准备一个纸盒,纸盒里面至少有1分、1角、2分、2角的纸币各5张,硬币各5枚;5分、5角的纸币各2张,硬币各2枚;1元的纸币1张,硬币1枚。

教学过程:

一、创境激趣

(1)、出示教材第60页第一幅图,让学生仔细观察。

(2)、提问:你们从图中看到些什么?(三个小朋友在商店里买玩具。)你们买过东西吗?买东西要用什么?(钱)各个国家的钱都有不同的名称,谁知道我们国家的钱叫什么?(人民币)

(3)、揭示课题,齐读课题。

[评析:从购物情景引入,使学生产生亲切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

二、自主探究

1、认识不同面值的人民币。

(1)、提问:小朋友,你们认识人民币吗?(认识)请你从盒子里找出你认识的人民币,介绍给旁边的小朋友听。

(2)、分组活动:学生从盒子里找出认识的人民币,向同桌介绍。

(3)、小组汇报:让学生在实物投影仪上逐一介绍面值不同的人民币,教师随机补充,并把不同面值的人民币展示出来。

[评析:学生在现实生活中都接触过人民币,对人民币或多或少都有一些认识,通过找出认识的人民币,向其他同学介绍,让学生在交流中互补,在讨论中学习,避免了教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方式。这个教学过程,给学生创造了一个和谐、民主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各自原有的基础上主动构建知识体系。]

2、认识人民币单位间的进率。

(1)、让学生辨认不同面值的人民币,对学生进行爱护人民币和节约用钱的思想教育。

(2)、提问:小朋友,你们能把这些人民币分分类吗?

请学生拿出盒子里的人民币,小组合作分类。

学生汇报分类情况,并说说分类的依据。随着学生的回答,引出人民币的种类有:硬币、纸币;人民币的单位有:元、角、分。

[评析:教师为学生创设了一个积极参与、主动学习的环境,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多侧面、多方位提出合理的解决问题的方法,让学生在合作学习中不知不觉地认识了人民币的单位,实现了由不知到知,由知其然到知其所以然,真正把学生推到了“活动主体”的地位。] (3)、出示教材第60页第二幅图,要求学生仔细观察。

提问:图中的小朋友想买什么?(手表)

买手表该付多少钱?(1元)

请学生从盒子里拿出1元钱,比一比谁的拿法多

学生汇报拿1元钱的不同方法。当出现拿一个1元的和10个1角的时候,引导学生建立“元”与“角”之间的进率关系:1元=10角。

(4)、提问:小朋友,我们已经知道“1元=10角”,那么你知道1角等于几分呢?(1角=10分)

请学生从盒子里用不同的方法拿出1角钱,进一步建立角与分的进率关系。

完成课本第60页填空:1元=()角1角=()分

[评析:学生在生活中经常看到人民币,也使用过人民币,因此,要相信学生有能力应用已有的经验主动构建新知。通过从盒子里取出1元钱、1角钱,使学生看到取钱方案的多样,并从中筛选出“1元=10角、1角=10分”,顺利地化未知为已知,化陌生为熟悉,让学生掌握了人民币单位间的进率。]

(5)、试一试:一张1元纸币可以换几张5角的?几张2角的可以换1张1元的?同桌互换。

请学生说说互换的结果,以及为什么要这样换?

[评析:通过换币,使学生进一步加深对“1元=10角”的规律的理解。]

三、应用拓展

1、连一连。(“想想做做”第1题)

观察并说说图上画了些什么?每种物品的价钱是多少?有几种面值的人民币?分别是多少?

请学生把要买的物品和对应的人民币连起来。

2、填一填。(“想想做做”第2题)

先让学生说说每个题目的意思,再让学生独立完成在书上,集体交流,说说是怎样想的。

3、拿一拿。

(1)“想想做做”第3题。

要求学生从1张5角、2张2角、5枚1角中拿出5角,鼓励小朋友想出不同的拿法,对每种拿法都要组织学生评价。

《认识人民币》案例篇四

教学内容:第二册教材46、47、48页“认识人民币”第一课时。

教学理念:同伴教育,数学来源于生活,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设计意图:《认识人民币》是学生学习了《100以内数的认识》的基础上,联系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而展开的教学活动,在此过程中,让学生体味“十进制”。本节课是单元的起始课,是学习人民币计算的基础,新的课程理念要求学生学习有用的数学,而人民币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正确使用人民币是现实生活对学生提出的必然要求,因此要把认识人民币单位元、角、分和它们之间的关系,确定为本单元的教学重点,使学生能够正确地按照人民币的票面面值点清钱数,结合教材特点和学生的认知实际,应把人民币单位间的换算关系确定为教学难点,因为学生没有乘除法做基础,进行单位换算要靠抽象的推理来完成。为此确定了本课的教学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一:教学目标:

1、通过学生之间的相互介绍,来认识各种面值的人民币,形象的感知一些比较直观的特征,从而逐步培养学生交流合作、相互学习、观察等诸多能力。

2、通过书包的价格,超市买东西,换钱这三种方式来让学生体会人民币在日常生活中、商品交换中的重要作用。

3、从现实生活出发,通过学生相互间的帮助主动探究1元=10角。

4、适时渗透思品教育,从而获得积极良好的情感体验。

二:教学准备:课件、学生学具(真币、模拟人民币)、小黑板、储蓄罐。

三、教学设想

1: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从学生的生活情境引入,通过观察超市购物的画面,让学生了解人民币的作用,进而引入新课,认识人民币。

2.自主学习,合作交流。

教学中,教师要充分估计学生的起点,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出发,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灵活处理教材。通过学生说一说,认一认,试一试等活动在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活动中进一步认识人民币如:说一说同桌间互相说说用一元钱能做什么?10元呢,100呢?让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认一认:互相说出相应面值的人民币,并说出它们各自的特点。体会1元=10角,使学生对如何辨识人民币有了自己的方法,初步体会到了人民币间的进率。并且培养了学生的归纳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试一试:在学生认识人民币的基础上,通过购物找零练习,练习币值的简单相加,初

步体验付款方式的多样化,为学生进一步认识1元=10角、和模拟购物活动奠定基础。初次感受到同一单位不同面值的人民币的关系。培养了学生的动手操作和思维的灵活性。

3、知识小结,拓展应用。

在找零练习后设计了买东西的环节,让学生根据图上的物品,自由购物,算一算一共要多少钱,师生小结,学生由此反思整个学习过程,多面小结,提升成功的意义,满足学生成功欲望。将拓展人民币相关知识作为弹性内容,主要由课件演示和教师讲解,意在拓展学生视野。

教学主要分以下几个环节:

1了解人民币的用途

2认识元币,分币

3找零计算

4买东西

《认识人民币》教案篇五

设计意图:

人民币是我们国家的钱币,孩子对钱的认识与生俱来,孩子经常出入超市商场见的多用的。少,抓住孩子的好奇心,我们开展了一节科学活动《认识人民币》,运用孩子已有的经验正确认识人民币的面值和图案!

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人民币的特征,知道人民币有各种面值和各种图案。

2.知道人民币是我国的货币,懂得要爱惜人民币。

活动准备:

硬币和纸币若干

活动过程:

一、以谈话方式引入主题,激发幼儿兴趣

1.教师提问:“去超市用什么才可以买到东西?”“你们想自己去买吗?”

2.想学着去买东西,必须认识钱,我们一起去认识吧!

二、区分硬币和纸币

1.看一看、摸一摸、捏一捏,区分出硬币和纸币。

2.知道印有中国人民银行字样的钱又称“人民币”。

三、认识钱币的面值与图案

一一认识硬币和纸币的面值与图案。

四、知道人民币是我国的货币,懂得要爱惜人民币

延伸活动:

1.幼儿向家长介绍学到的关于钱币的小知识。

2.可以和爸爸妈妈一起认识其它国家的钱币。

3.让爸爸妈妈带自己去超市,运用自己认识的钱币去购物。

《认识人民币》教案篇六

活动目标:

1、认识人民币,知道元、角、分的等量代换关系。

2、知道人民币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货币。

活动准备:

每组一盒人民币,内有元、角、分若干,“超市”货架及货物。

活动过程:

1、认识人民币:

(1)、教师出示各种面值的人民币:

——“你们知道它们的名称叫什么?”

(2)、知道人民币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货币:

——“人民币上的'数字表示什么意思?”

(3)、幼儿一起辨认人民币上不同的面值,了解它们的意思。

2、了解等量关系:

(1)、教师告诉幼儿元、角、分的等量关系。

(2)、幼儿按老师的出题,选出对应的钱币:

——“一元等于几角?”

3、超市购物:

(1)、教室布置成超市的模样,幼儿手持面值不等的人民币,按货物上的标价购物。

(2)、幼儿集体围坐成圈状,交流各自所购的物品且同伴间相互验证。

人民币的认识篇七

在教学“认识人民币”时,可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出发,创设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以下是课堂教学实录。

首先,播放一段小明购物付错钱的录像,大体内容是:小明买该付1元钱的商品,但由于小明不会认人民币而错付了一张1角的纸币。由此引起学生的争论,并通过四人小组合作,以1元、1角为例认识其他面值的人民币。

然后,创设一个坐车到商店购物的情境。课件出示动画汽车,醒目地标上1元字样。“上车1元,请小朋友自觉投币。”由学生自由用各种不同的1元币值上车,从而理解1元=10角。

最后,创设一个购物付款的活动情境,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用自己的学习用品办一个文具商店,每个小组招聘一名售货员,其他组员充当顾客,开展购物活动。在这节课的教学中,可不断创设情境,让学生掌握元、角之间的关系,并且真正体会1元钱的币值,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通过“文具商店”这一真实、有趣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学生对小面额人民币的认识,还让学生学会简单计算和如何付钱的方法,并体会到付钱的方法有多种形式。同时,培养学生合理使用人民币、爱护人民币的意识和实践能力,将数学课与生活融合在一起,也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的数学无处不在,在有趣的情境中学习,学生学得自主、投入,效果自然不错。

《认识人民币》案例篇八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人民币,知道人民币的单位是元、角、分,知道1元=10角,1角=10分,1元=100分。

2.通过购物活动,使学生初步体会人民币在社会生活、商品交换中的功能和作用,并知道爱护人民币。

3.通过模拟购物等活动,使学生在简单的付钱,算钱,找钱的过程中感知人民币的币值和人民币的商品功能,培养学生实际生活中的购物能力,提高社会交往和社会实践能力。通过认一认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玩具熊等、笔、橡皮、尺、练习本等若干。每人一个钱袋(内

装各种面值的人民币)。

教学内容:

一、故事导入。

今天,老师先请小朋友听一个小故事。

(教师点击播放小故事:从前有个爱问问题的孩子。一天,他又拉着爷爷问问题了:“爷爷,爷爷,我们国家到底有多少钱呀?”爷爷想了想,笑着说:“我们国家有188元8角8分钱。”孩子急着说:“怎么只有这么少的钱呀?”爷爷笑了。)

同学们,你们知道为什么吗?

我们国家的钱又叫什么?(人民币)

好,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人民币”。(出示课题)

【设计意图:创设清净,以故事导入,符合一年级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容易激发学生的兴趣,引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新授:

(一)认识人民币。

1、课件出示所有面值的人民币图。

你们认识这些人民币吗?请小朋友结合每组中自己带的人民币,互相介绍自己认识的人民币,并说说你是怎样认识他们的,有什么特征?(学生分组讨论。)

2、为了让我们更清楚的认识每一张不同面值的人民币,我们将这些人民币分分类,再请同学上来介绍给全班小朋友来认识。

(学生在小组中利用电脑课件分类或利用实物分类)

3、指名学生上来按自己分类的方法介绍自己认识的人民币。

(学生大致有两种分法:A:分成硬币和纸币两类;B:按元、角、分来分类。)

在学生介绍的过程中,教师揭示人民币的单位是:元、角、分。

4、以“元”为单位的人民币有哪些?以“角”为单位的人民币有哪些?以“分”为单位的人民币呢?

5、看看屏幕上展示的人民币,按每种面值一张来计算,这些人民币共有几元几角几分?(让学生算一算)

6、现在你知道爷爷为什么说我们国家有188元8角8分钱了吗?

7、观察硬币的另一面,你看到了什么图案?(国徽)

8、出示P62页的想想做做第一题,让学生连一连,再拿一拿。

9、出示P62页的想想做做第二题,指名回答,添书。

我们要象热爱自己的祖国一样爱护人民币,不要随意损坏它。

【设计意图:由于学生有认识人民币的基础,因此,这个环节通过小组间的讨论,让学生自己去讨论、探究而进一步认识人民币,并养成热爱人民币的习惯】

(二)、人民币的进率。

1、过不久,就要进行期末考试了,小朋友想买一块1角钱的橡皮。用这些(屏幕出示1分、2分、5分面值的硬币和纸币若干)钱币,你会怎样付钱来买这块橡皮呢?你有哪些不同的付法?(请学生上来演示不同的付法和学生在组内演示不同的付法,领会10分就是1角。)

2、通过付钱买橡皮你知道了什么?板书:1角=10分

考考大家:

2角=()分5角=()分9角=()分

10分=()角40分=()角90分=()角

提问:你是怎么想的?

3、一会儿,小朋友又看中了一本一元的本子,用右边的这些角币,

你该怎样付钱就可以买到这本本子了?(屏幕上出示1角、2角、5角面值的纸币获硬币若干)

a)学生上来演示付1元的不同方法,大家领会1元=10角。

通过付钱买本子,你又知道了什么?

b)通过1元=10角,你还能想到哪些?2元=?角8元=?角20角=?元70角=?元……

4、你们知道了1元=10角,1角=10分,请你想一想,1元=?分你是怎么知道的?

5、通过学习,你能给元、角、分三个单位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个队吗?你是怎么知道最大,分最小,角在中间的?

【设计意图:通过购物,让学生自己去发现元、角、分之间的关系,使学生不仅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冉。学生在购物的情境中增长见识】

(三)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人民币的单位有哪些?你还知道了什么?

三、购物游戏。

今天我们了解了一些关于人民币的知识,下面我们就来导小小商店,进行一次小小的购物活动吧!

1、示货架。

谁能给大家介绍货架上的商品和商品的价格呢?

2、你想买那些商品?

3、只给你20元钱,你打算买哪些物品呢?

小组内讨论,学生汇报,教师先示范1~2种买的方法。确认按“成交”,看看自己所购商品的总价格有没有超过20元。

4、学生在组内进行购物的操作。或请组长记录下购物的方案,指名学生上教师机演示给大家看。

【设计意图:通过模拟购物等活动,使学生在简单的付钱,算钱,找钱的过程中感知人民币的币值和人民币的商品功能,培养学生实际生活中的购物能力,提高社会交往和社会实践能力。】

四、总结。

今天你有那些收获?

我们不仅认识了人民币,了解了元、角、分之间的关系,还尝试了有计划的购买商品。学习这些,你觉得对你的生活有哪些帮助呢?(学生各抒己见)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上面这8篇数学《认识人民币》教案就是为您整理的认识人民币范文模板,希望可以给予您一定的参考价值。

中班数学教案《认识人民币》(优秀13篇)

中班数学教案《认识人民币》(优秀13篇) 《认识人民币》案例篇一 活动目标: 1、初步认识十元以内人民币,并能说出他们的单位名称。 2、学习看钱币上的数字,知道钱币可以用来购买相应同等币值的商品。 3、学会遵守秩序,有礼貌地与人交往,体验自主购物的快乐。 活动准备: 1、与在超市做营业员的幼儿做好事先的购物安排。 2、10、5、2、1元的人民币若干,10元以内人民币人手一份。 3、音乐、录音机、小篮子。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 (一)游戏:《开火车》复习10以内的加法。 (二)以变魔术形式分别出示1元、2元、5元、10元的钱币,让幼儿认识,并说出钱币的名称。 教师:魔术、魔术、魔术变变变,这些是什么?你们知道它们各自代表多少钱吗?(10元、5元、2元、1元)这些钱是哪个国家?(中国)它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叫什么?(人民币)人民币有什么用途? (三)引导幼儿分别观察钱币正面和反面的图案,并读一读上面的数字。 教师:好,现在我们一起来和人民币做朋友,看看他们有什么特征? (四)幼儿学习用10元兑换5元、2元、1元。 教师:小朋友,我考考你们,10元的人民币可以兑换几张1元?又可以兑换几张5元?还可以兑换几张2元?引导个别幼儿进行操作,并请幼儿出自己是如何兑换的。 二、组织幼儿观看软件图片,引导幼儿了解人民币的兑换过程。 小朋友,真聪明,现在我们一起来看商店里的顾客是怎样购物的。 三、组织幼儿根据教师出示的物品图片及价钱进行尝试购物。 今天,我的商店要开张了,我的店里有很多物品买,我们来看看哪些东西,它们卖多少钱?教师当售货员,小朋友当顾客,进行游戏3—4次游戏。 四、幼儿进行角色游戏 1、请几名幼儿当售货员,部分幼儿是顾客。提出超市购物要求:明天,我们要出去冬游活动,为冬游活动准备一些小食品,每个小朋友就用自己蓝子的钱,每个小朋友事先考虑好,要买什么东西,观看商品的价值,然后用自己以有的钱范围内购物。 教师:现在我们出去购物了 3、来到超市,自主购物。教师指导幼儿观看商品的价值,购满需要的商品。 4、到柜台结帐。自己核对商品和价钱。 5、组织幼儿讲述自己买了什么东西?用了多少钱。 五小结,结束活动。 1、人民币给我们生活带来了方便,我们用过了钱之后就要洗手,因为钱有很多细菌。 2、组织幼儿听音乐(小汽车)结束活动。 《认识人民币》教案篇二 教学目标: 1、让学生认识1元以内的人民币,知道元、角、分是人民币的单位,知道1元=10角,

数学《认识人民币》教案(优秀8篇)

数学《认识人民币》教案(优秀8篇) 《认识人民币》教案篇一 本单元的内容是: 认识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和它们的十进关系,认识各种面值的人民币,能看懂物品的单价,会进行简单的计算。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和已经掌握的100以内数的知识,学习、认识人民币,一方面使学生初步知道基本知识和懂得如何使用人民币,提高社会实践能力;另一方面使学生加深对100以内数的概念的理解;体会数概念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同时在本单元的教学中,老师要创设具体地生活情境,让学生在购物的活动中认识人民币。 单元教学重难点、关键: 1、重点:认识单位:元、角、分及简单计算。 2、难点:人民币单位间的。 3、关键:组织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多观察、多操作、多实践,熟记“1元=10角、1角=10分”的进率。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各种面值的人民币,并会进行简单的计算。 2、使学生认识单位元、角、分,知道1元=10角,1角=10分。 3、通过购物活动,使学生初步体会人民币在社会生活、商 品交换中的功能和作用并知道爱护人民币。 单元课时安排:约4课时 课题:认识人民币(第46页的第例1----------例4(认识人民币)完成相应的'做一做及和P53:1、2题) 设计教学目标 1、认识人民币,知道单位是元、角、分。 2、知道元、角、分之间的十进制关系,懂得1元=10角、1 角=10分,学会兑换人民币,知道功用。 3、培养观察能力、实践能力和推理能力及合作精神。 4、对学生进行爱护人民币和节约用钱教育。 教学重点认识各种面额的人民币。 教学难点元、角、分之间的关系。 课前准备常用的面额的人民币(不同版本的) 课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师:今天我为你们大家带来了一位新朋友,看看它是谁?(演示:点击出现蓝猫图像)你们认识它们吗?今天是蓝猫文具店开业的日子,它邀请我们全班去参观文具店,你们想去吗?一起来吧! 二、探究新知 1、参观文具店回答问题(CAI演示) (1)、师:谁能说说文具店有什么文具?价钱是多少?(学生回答) (2)师:你们喜欢这些文具吗?可是用什么买呢?(学生回答) 2、认识人民币 (1)、师:中国的钱币叫人民币,你们认识人民币吗? (2)、操作初认人民币

《认识人民币》教案优秀9篇

《认识人民币》教案优秀9篇 人民币的认识篇一 课题:简单的计算 教学目标 1、巩固加减法的含义,初步学会简单的元、角、分的计算。 2、通过教学,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求异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 初步学会简单的元、角、分的计算。 教学难点 正确解答简单的有关元、角、分的计算问题。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学生根据要求摆钱数。 师:同学们,我们已经认识了人民币,你会使用它吗?下面就请你们来试一试,你们看,这有很多的物品,上面都标明了价格,老师说物品的名称,你们来摆出它的价钱好不好?出示图片“物品价格” 学生摆完以后,同桌互相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2、导入

师:在生活中,我们去买东西,往往不只是买一种东西,或者需要找钱,这就要求我们要学会简单的计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元、角、分的简 单计算问题。(板书课题:简单的计算) 二、探究新知 1、教学例7. 出示图片“足球墨水”: (1)师:一个小足球多少钱?(15元)请你在桌子左边摆出它的钱数。(同桌互相检查对方摆得对不对) 师:一瓶墨水多少钱?(3元)请你在桌子右边摆出它的钱数。(同 桌互查) 老师边板书边提问:买一个小足球和一瓶墨水,一共多少钱?请你看 着自己摆的钱数,说一说。(教师指名回答) 师:你是怎么算的?(板书:15元+3元=18元)为什么用加法计算?(求整体) (2)师:根据这两个条件,还可以提出什么问题?(一个小足球比 一瓶墨水贵多少钱?或一瓶墨水比一个小足球便宜多少钱?)板书:一个小足球比一瓶墨水贵多少钱? 问:怎样求这个问题?为什么用减法计算?(板书:15元-3元=12 元) 15元减3元是不是12元呢?请你摆学具验证一下。 2、教学例8

认识人民币教案优秀6篇

认识人民币教案优秀6篇 人民币的认识篇一 课题:简单的计算 教学目标 1、巩固加减法的含义,初步学会简单的元、角、分的计算。 2、通过教学,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求异思维能力。 3、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 教学重点 初步学会简单的元、角、分的计算。 教学难点 正确解答简单的有关元、角、分的计算问题。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学生根据要求摆钱数。 师:同学们,我们已经认识了人民币,你会使用它吗?下面就请你们来试一试,你们看,这有很多的物品,上面都标明了价格,老师说物品的名称,你们来摆出它的价钱好不好?出示图片“物品价格” 学生摆完以后,同桌互相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2、导入 师:在生活中,我们去买东西,往往不只是买一种东西,或者需要找钱,这就要求我们要学会简单的计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元、角、分的简单计算问题。(板书课题:简单的计算) 二、探究新知 1、教学例7. 出示图片“足球墨水”: (1)师:一个小足球多少钱?(15元)请你在桌子左边摆出它的钱数。(同桌互相检查对方摆得对不对) 师:一瓶墨水多少钱?(3元)请你在桌子右边摆出它的钱数。(同桌互查) 老师边板书边提问:买一个小足球和一瓶墨水,一共多少钱?请你看着自己摆的钱数,说一说。(教师指名回答) 师:你是怎么算的?(板书:15元+3元=18元)为什么用加法计算?(求整体) (2)师:根据这两个条件,还可以提出什么问题?(一个小足球比一瓶墨水贵多少钱?或一瓶墨水比一个小足球便宜多少钱?) 板书:一个小足球比一瓶墨水贵多少钱? 问:怎样求这个问题?为什么用减法计算?(板书:15元-3元=12元) 15元减3元是不是12元呢?请你摆学具验证一下。 2、教学例8 出示图片“飞机图”: 师:一架玩具飞机多少钱?(25元)请你摆出它的价钱。(同桌互相检查) 老师边叙述边板书:小华有20元钱,他想买一架玩具飞机,够不够?(不够) 师:请你摆出小华的钱数,摆完后同桌互查。 问:还差多少钱?请你看着自己摆的钱数说一说。(指名回答。) 问:你是怎么想的?还有不同的想法吗?(板书:25元-20元=5元)

数学《认识人民币》教案【优秀5篇】

数学《认识人民币》教案【优秀5篇】 大班数学活动教案:认识人民币篇一 设计意图 在实际生活中,孩子们对于钱币的知识并不陌生,他们经常和自己的爸爸妈妈去超市买东西,看到大人使用人民币,对于人民币的外观、面值等已经有了初步的了解。但谈到真正的钱币交易,对于大班孩子来说,还不是很了解,因为他们缺乏社会经验,单独出去买东西的机会几乎没有,他们对人民币只是初步的认识,所以我以孩子们喜欢的动画片“光头强”为主线,设计了此次活动。 活动目标 1:认识人民币的面值。2:运用1元、5元、10元的人民币进行买卖游戏,探究交易游戏的方法。 重点难点 能够运用1元、5元、10元不同面值的人民币进行买卖游戏,探究交易游戏的方法。 活动准备 PPT、不同面值的人民币、盘子、红包、区角活动布置等 活动过程 一、导入 今天老师有一个故事要和小朋友们来分享!仔细听!在一个酷热的晴天里,光头强带着锯子去深山砍树,他砍得正起劲儿时,被去深山避暑的熊大发现了:“光头强,又在砍树,快给我住手”!吓得光头强一哆嗦,扔掉锯子拔腿就跑。这可怎么办呢?锯子丢了,工资又没发,没钱买锯子愁死光头强了。正当这时,嗖的一股风吹过来,哇!这么多张钱,可是光头强不认识钱,你们认识吗? 二、认识人民币 现在我们一起来看看吧!(逐一出示1元、5元、10元、20元、50元、100元面值的人民币)(1)这是几元钱,谁认识,来告诉他(1元)(2)这张呢?哦!(5元)(3)我们看还有哪张钱小朋友都认识?(10元) (4)来,我们看下一张吧!(我竖一下大拇指) (5)最后,这张小朋友都认识吧!(对!100元)小结:小朋友刚才认识的这些钱,它们还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叫人民币。人民币分为纸币和硬币:圆圆的,硬硬的,用金属做的'叫硬币;硬币可以干什么?(坐摇摇车)对,在我们这里硬币可以坐摇摇车,但是在大城市里硬币和纸币一样,都可以买东西。长方形的,用纸做的叫纸币,我们平时买东西大多用的是纸币。 三、探索方法: 今天光头强,也需要用纸币去买一把新的锯子,这把锯子多少钱呢?我们去超市看看。(出示玩具锯子)哦!它的标价是十元。光头强今天拿来了1元、5元、10元的钱,你们想想看,他用哪些钱可以买到这把锯子呢?不着急,老师把这些钱带来了,每个小朋友都来试着付一下钱。(孩子操作,老师巡回指导)好了,现在把你们整理好的钱,放在桌子上,面向老师坐。(1)谁想上来帮光头强付钱?(一张10元)(2)还有谁想上来?(两张5元)(3)你来说说你的方法吧!(一张5元、五张1元)(4)还有不一样的付钱方法吗?(十张1元)我们一起来看看这几位小朋友是怎样付钱的? 10(一张10元)5+5(两张5元)5+1+1+1+1+1(一张5元,五张1元) 1+1+1+1+1+1+1+1+1+1(十张1元)小结:小朋友太厉害了,帮光头强用了四种付款方法,买到了这把锯子。光头强完成了李老板交给他的任务,得到了奖金,他很感谢小朋友,

认识人民币的教案(通用6篇)

认识人民币的教案 认识人民币的教案(通用6篇) 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教案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有着重要的地位。那么你有了解过教案吗?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认识人民币的教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认识人民币的教案篇1 【教学目标】 1、当孩子们在观察、操作、合作讨论等活动中,认识各种面值的人民币,了解元、角、分是人民币的单位,知道元、角之间的进率。 2、经历分币、换币、付币、找币等活动过程,初步认识商品的价格,学会简单的购物。 3、在参与学历活动的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学好数学的自信心,养成爱护人民币的良好习惯。 【重点】 认识各种面值的人民币,了解元、角、分是人民币的单位,以及元、角之间的十进关系 【难点】 人民币之间的互换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引出课题。 1、课件出示文具店 师:今天老师带你们到文具店里买东西,你们看,这里有这么多的学习用品。 师:我们去文具店里买学习用品需要什么? 生:需要钱 师:请你说一说,我们日常生活中哪些地方要用到钱? 学生汇报 2、课件出示第46页的主题图。

①、师:小朋友和妈妈在干什么呢?(我们买东西要用钱。) ②、师:再看看这位小朋友他在干什么?(对,买车票也要用到钱) ③、师:看这位小朋友他在干什么呢?(出示第3幅图) 师:我们可以把爸爸妈妈给我们的零花钱存起来,从小要养成不乱花钱,勤俭节约的好习惯。 3、引出课题 师:看来,钱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有着很重要的作用。谁知道我们国家的钱叫什么名字? 师:真棒!今天,老师就和大家一起来认识人民币。 (板书课题:认识人民币) 二、合作交流,探究新知。 (一)认一认分一分 师:拿出我们准备好的人民币认一认,并把你喜欢的一张拿出来说一说,介绍一下。 (请一位同学上讲台介绍自己喜欢的一张人民币,并追问你是怎么认识它。引导学生讲出可以看人民币上的数字,知道它的面值。)之后教师课件出示一张一元纸币和硬币,让生生一起来认一认,巩固由数字认识人民币的面值。 课件出示各面值人民币 (1)、师:说说这些人民币的面值各是多少? (课件出示的这些人民币已经是按单位的规律分好的) 引导学生说出人民币的单位有元、角、分 师:人民币的单位除了元、角、分还有吗?(对,没有了) 所以我们可以把人民币按照单位分为三类: 元:(1元、2元、5元、10元、20元、50元、100元)7种 按单位分角:(1角、2角、5角)3种 分:(1分、2分、5分)3种 接着让学生操作,将人民币按单位分一分。 师:我们还可以把人民币怎么分类呢?

大班数学公开课教案:《认识人民币》(精选8篇)

大班数学公开课教案:《认识人民币》(精选8篇) 大班数学活动教案:认识人民币篇一 活动目标: 1、认识一以内的货币,并能说出它们的单位名称,学习用分币换五分和一角。 2、复习10以内加减 活动准备: 教具:开百货店的物品(如:铅笔,本子,球,米等,上面标有价格) 学具:幼儿人手一套10一角的硬币和两枚五角硬币 活动过程: 1、集体活动 出示一元以内货币,说出它们的单位名称。 “这些都是什么?”“你们知道他们各自代表多少吗?”“这些钱都是中国的钱,它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叫人民币。” 学习用角币兑换元币 “请小朋友想一想一元可以换成几个一角,教师请幼儿说出自己如何兑换的,然后请幼儿再兑换一次。 (3)“开商店” “今天商店里有许多东西,我们来看看有哪些东西,它们卖多少钱?”“现在我们来玩商店的游戏,老师当售货员阿姨,小朋友当顾客,你来买东西时要说清楚买什么?要给多少钱?如果要找钱还要你算清找多少钱?” 2、活动评价 “今天我们小朋友又学会了一个新本领,能说出不同数目的钱,还会用他们来兑换。买东西时不仅知道要付多少钱,还能算出要找多少钱。” 活动内容: 智力游戏——《与昆虫有约》 1、组织幼儿翻阅昆虫资料,小组讨论:发现哪些昆虫的秘密。 2、组织幼儿讨论:知道哪些昆虫的秘密。激发幼儿大胆在集体面前交流。 3、师展示捕捉来的昆虫请幼儿分辨、观察、讨论:它叫什么?长什么样?资料书里有吗?吃什么?怎样照顾它? 人民币的认识篇二 教学目的 1. 使学生认识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知道1元=10角,1角=10分。 2.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3. 向学生进行爱护人民币,不乱花钱的教育。 教学重难点 认识元、角、分。初步会用人民币买东西,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 教具 电脑课件,录像,各种人民币,商品若干。 学具 每组准备各种人民币若干,装在一个盒子里。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大班数学公开课教案:《认识人民币》【优秀6篇】-最新

大班数学公开课教案:《认识人民币》【优秀6篇】 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有着重要的地位。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整理的6篇《大班数学公开课教案:《认识人民币》》,希望能够给您提供一些帮助。 认识人民币教案篇一活动目标: 1、知道人民币的特征和面值。 2、了解货币之间的换算关系。 前期经验的准备: 1、幼儿对面值1元、5元、10元的人民币有初步的认识。 物质准备: 不同面值的硬币和纸币若干、标有价格的玩具若干、幼儿每人带架子10元的不同面值的硬币或纸币,并将它们插在透明的卡片上 环节预设: 一、认识人民币: 出示各种面值的人民币,让幼儿了解:人民币的特征(都有国徽);人民币的种类(纸币和硬币);人民币的面值及相应的汉字。 二、的换算关了解不同面值货币之间系: 1、幼儿展示各自带来的货币,并介绍自己带的10元人民币的组合。 2、出示纸币和硬币的分、角、元,介绍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10个1分等于1角,10个1角等于1元,10个1元等于10元。) 3、换算练习(教师或幼儿出题) 例:出示5角硬币,可以换几个一角? 出示10元纸币,可以换几张5元?几张2元?几张1元? 三、实践操作(游戏——“买玩具”): 出示一些贴有标价的玩具,请幼儿用自己带来的模拟买玩具。(最好每人能买到一个玩具。)告诉幼儿这是游戏,买来的玩具可以玩一会儿,以后再用玩具换回自己的钱。(用玩具模拟买卖比较合适,这样幼儿买好了可以玩,如果是食品和其他用品,幼儿不能吃和用,游戏的积极性会受影响。) 买卖过程中的教师要注重引导幼儿识别玩具的标价,尝试进行货币的换算。 算错的顾客可以回到座位上继续思考,想好了再买。还可以提供一些可操作的货币,让幼儿边摆弄边思考,降低换算的难度。 大班数学教案:认识人民币 设计思路: 在实际生活中,孩子们已经对人民币有了一定的认识,经常能看到大人使用人民币,对人民币的外观和面值都有了一定的了解,但是大部分幼儿没有真正使用过人民币,获得过用人民币购物的快乐体验,所以本次活动主要是通过游戏体验的方式进一步认识人民币。本次活动打破了以往数学活动先学习后操作体验的教学模式,尝试了先体验操作,再根据幼儿的需求自主学习的教学模式,活动中相互解决困难的过程同时也成为幼儿从“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的过程。 活动目标: 1、幼儿利用已有的生活经验,认识10元以内的人民币。 2、在游戏中尝试用人民币购物,自主学习简单的人民币兑换。 3、积极参与活动,了解人民币与人类生活的密切关系。 活动准备:

大班数学活动教案《认识人民币》(精选14篇)

大班数学活动教案《认识人民币》 大班数学活动教案《认识人民币》(精选14篇) 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编写教案是必不可少的,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那么问题来了,教案应该怎么写?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大班数学活动教案《认识人民币》,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大班数学活动教案《认识人民币》篇1 集中活动一:数学:钱币换算 活动目标: 1、认识面值10以内以元为计量单位的人民币,能说出它们的单位名称。 2、知道人民币有纸币和硬币,并有不同的面价,探索相同面值人民币不同的换算方法。 3、能在游戏中进行10元以内钱币的换算。 4、让幼儿懂得简单的数学道理。 5、了解数字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初步理解数字与人们生活的关系。 活动准备: 课件、人民币(1元、2元、5元纸币及1元硬币)若干,铅笔若干、记录单若干 活动过程: 一、认识人民币 教师:"你们认识这些钱吗?它们一样吗?"(引导幼儿观察。)"它们分别是多少钱呢?""你怎么知道是x元钱呢?"(通过观察钱币上的数字让幼儿认识它们不同的面值。)"仔细看看这些钱上都有印有什么?你们知道这些钱共同的名称吗?"(人民币。) 二、游戏"凑钱"。 1、教师交待活动要求"今天老师想到超市去买东西,可我只有一张5元钱,我想把它换成1元、2元的零钱去请你们帮我换,你们想想

可换几张1元、几张2元,请你将每种钱的数目在记录单上记录下来。" 2、幼儿取出钱币卡进行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3、请个别幼儿讲述操作结果,教师将活动结果展示出来。 4、集体检查凑出的每份钱是否都是5元。 5、讨论我们可以用哪些不同的方法凑出5元钱。 6、教师用大统计表和幼儿一起统计5元钱用了几种方法换零钱。 三、练习 1、教师出示一张10元人民币,让幼儿利用人民币卡片探究不同的换算方法,并在记录单上记录下来。 2、幼儿汇报自己的记录结果。 3、老师和幼儿一起统计10元钱有几种换零钱方法。记录在大统计表中。 活动二:数学:购物计划 活动目标: 1、能遵守秩序,有礼貌地与人交往,体验自主购物的快乐。 2、了解钱币的换算关系。 3、能运用10以内加减法进行游戏。 活动准备: 记录表、人民币、文具若干。 活动过程: 一、取款 1、教师:刚才我们一起统计了10元钱的换算方法,现在请小朋友按自己的记录单进行取钱,凑成10元钱。 2、幼儿互相帮忙查看,看看取的钱是否凑成10元。 二、购物 1、交代购物要求。告诉幼儿每样文具的价格,买的物品总价格不能超过手里的总钱数,事先安排好收银员,购物后到收银处交款。 2、幼儿自由选购商品,并交款付钱。提醒幼儿做文明顾客,轻拿轻放。

《认识人民币》说课稿(通用10篇)

《认识人民币》说课稿 《认识人民币》说课稿(通用10篇)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通常会被要求编写说课稿,通过说课稿可以很好地改正讲课缺点。说课稿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认识人民币》说课稿(通用10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认识人民币》说课稿篇1 今天,我说课的课题是“认识人民币”,它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第五单元《认识人民币》的第一课时,属于数与代数领域的知识。这部分知识是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它是学生以后进行有关人民币的换算、计算以及解决购物中的实际问题的重要基础。教材首先通过一幅小朋友在商店里买玩具的画面引出新课,接着认识1元、1角、1分三种人民币以及元与角、角与分之间的关系,然后认识5角币、2角币、5分币、2分币。并通过“试一试”让学生进行换币活动,使学生进一步熟悉元、角、分之间的进率,并为探索购物时怎样付币作准备。最后通过“想想做做”的付币、取币、找币等活动,进一步认识1元以内的人民币,并能解决购物时可能遇到的一些简单问题。 根据《新课程标准》精神,结合教学内容和一年级学生的认知规律,我预设以下三个教学目标: 1、让学生认识一元以内的人民币,知道元与角、角与分之间的进率,并会进行简单的换算,学会用人民币进行购物。 2、让学生在实际的观察、购物等活动中,初步认识商品的价钱,并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3、在认识人民币的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与他人合作的态度,和学习数学的兴趣,渗透爱护人民币的教育。 教学重难点是:认识一元以内的人民币,知道元、角、分之间的进率,并学会简单的购物。 为了尽可能唤起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让学生积极参与到数学活动中,我将制作一个多媒体课件,准备一些商品实物,学生准备一

数学《认识人民币》教案(优秀7篇)

数学《认识人民币》教案(优秀7篇) 人民币的认识篇一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人民币单位间的十进关系和计数单位间的十进关系是相同的。在学生学习了100以内数的认识,掌握了个位、十位、百位的相邻计数单位间的十进关系,有了一定的生活经验的基础上编排这部分内容,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学习人民币的认识,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体验数学服务于生活。 新的课程理念要求学生学习有用的数学,而人民币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正确使用人民币是现实生活对学生提出的必然要求,因此要把认识人民币单位元、角、分和它们之间的十进关系,确定为本单元的教学重点,使学生能够正确地按照人民币的票面面值点清钱数(以角和分为单位的钱数不超过1元,以元为单位的钱数不超过20元).结合教材特点和学生的认知实际,应把人民币单位间的换算关系确定为教学难点,因为学生没有乘除法做基础,进行单位换算要靠抽象的推理来完成。 这个单元共安排了8个例题和1个练习,其中例1—例4主要认识一些常见的人民币,了解单位之间的十进关系。例5和例6教学元、角、分的换算,例7和例8教学的是元、角、分简单的加减法计算。例5—例8的教学要求不是很高,主要是通过学生动手操作学具来理解单位间的换算关系,在摆学具的过程中算出加减法的结果。 例1是借助实物图或实际的人民币来使学生认识分币,再通过1个1个地数1分硬币引出1角,知道1角=10分。进而学习例2,认识各种面值角币,了解不同面值角币之间的兑换关系,通过1张1张地数1角的纸币引出1元,知道1元=10角。进而学习例3,认识各种面值、不同版本的元币。接着学习例4,初步了解不同面值的元币之间的兑换关系。通过这4个例题的教学,使学生对人民币产生一定的认识。 教法建议 1、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教学“认识人民币”一节时,教师可以从生活情境引入,通过观察学生购物的画面,了解人民币的作用,进而引入新课,认识人民币。通过兑换游戏和模拟购物等活动加深对各种面值人民币的认识,进一步理解人民币单位间的换算关系,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通过创设“小动物买冰棍”的情境,发散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灵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激发他们参与的欲望和学习的兴趣。 2、创设自主、合作学习空间,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探索精神。 教学中,教师要充分估计学生的起点,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出发,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灵活处理教材。如:认识人民币之前,先让学生自己分一分手中的人民币,有的同学可能会分成纸币和硬币,也有的同学可能会分成分币、角币和元币,教师都应该给予肯定。接着安排学生分组交流自己认识的人民币。最后,教师组织全班学生认识分币、角币和元币。 3、充分利用直观和操作,帮助学生理解概念。 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发挥实物图和实际的人民币的直观作用,使学生认识各种面值的人民币,受到爱祖国、爱护人民币的思想教育.在操作人民币的过程中,理解单位间的换算关系,学会元、角、分的简单计算。 认识人民币幼儿园教案篇二 一、活动目标

2023最新版-中班数学教案《认识人民币》【8篇】

中班数学教案《认识人民币》【8篇】 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案准备工作,借助教案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教案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牛牛范文整理的8篇中班数学教案《认识人民币》,在大家参考的同时,也可以分享一下牛牛范文给您的好友哦。 《认识人民币》教案篇一 活动名称: 认识人民币(数学) 活动目标: 1.感知、认识10元以内的人民币,能说出它们的单元名称:元、角,学习简单的人民币兑换。 2.积极参与活动,了解人民币与人类生活的密切关系。3.知道人民币上有我国的国徽,要爱护人民币。活动准备: 1.教具课件:面值为1角、5角、1元、5元、10元的纸币, 2.仿真人民币每人一套,各种各样的书若干(上面标有价格)活动过程: 一、谈话活动,导入主题。 师:小朋友每天吃早点、坐公交车、买铅笔、橡皮时,我们要用到什么? 幼:钱(人民币)。师:生活中还有什么地方要用到人民币?幼:玩游戏、逛超市、买衣服等。师:今天这节活动我们主要来学习人民币,学了之后希望可以帮大家学会使用人民币。 二、认识各种面值的人民币。 1.放映幻灯片,出示各种面值的人民币。提问:这些钱一样吗?什么地方不一样? 师小结:形状不同,有的'是长方形,有的是圆形,我们把长方形的钱叫纸币,把圆圆、硬硬的钱叫硬币。 2.引导幼儿仔细观察硬币有什么不同? 师小结:1后面是“元”的,它是1元钱,1后面是“角”的,它是1角钱,前面数字是5,后面是“角”字的,是多少钱呢?以此巩固认识。 3.引导幼儿仔细观察纸币有什么不同?分别是多少钱?你是怎么知道的?

师小结:这些钱上都有图案和数字,以及我们国家的国徽,它是我们国家的钱,它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叫人民币,我们要爱护我们国家的人民币。 三、结合生活实际,引导幼儿学习人民币的不同取法。 师:小朋友都认识了人民币,现在,我用它买了一些糖葫芦,看看它们值多少钱?1.放映幻灯片,师读题:1串糖葫芦1元钱,2串多少钱?5串呢?怎样来付钱?(1)幼儿探究不同的取钱方法。 (2)师小结:5元钱,可以是5个1元,也可以是1张5元等。 2.放映幻灯片,我用人民币还买了一些棒棒糖,师读题:一个棒棒糖1元钱,10个棒棒糖多少钱?怎样付钱? (1)幼儿探究不同的取钱方法。 (2)师小结:10元钱,可以是10个1元,也可以是2张5元,还可以是1张5元和5张1元等。 3.师幼讨论总结:5个1角=5角 10个1角=10角=1元4.游戏:看谁取得又快又对。老师说钱数,幼儿练习取钱。 四、情景游戏:美食饭店,引导幼儿进一步学习简单的人民币兑换。 师小结:今天大家学习了人民币,学会了取钱、兑换、购物,今后不能乱花钱,要把钱花在有用的地方。 认识人民币教案篇二 教学内容: 认识小面额人民币。 教材分析: 本课时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了解学生对人民币的认识程度,把人民币这一概念的学习设计成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认识各种小面额的人民币。通过兑换人民币,让学生明白人民币单位间的十进制关系。最后开展各种购物练习,体会人民币在社会生活中的功能和作用,感悟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之间的联系。 教学目标: 1、认识小面额的人民币。

小学一年级数学《认识人民币》教案10篇

小学一年级数学《认识人民币》教案 10篇 小学一年级数学《认识人民币》教案1 活动目标: 1、初步认识十元以内人民币,并能说出他们的单位名称。 2、学习看钱币上的数字,知道钱币可以用来购买相应同等币值的商品。 3、学会遵守秩序,有礼貌地与人交往,体验自主购物的快乐。 活动准备: 1、与在超市做营业员的幼儿做好事先的购物安排。 2、10、5、2、1元的人民币若干,10元以内人民币人手一份。 3、音乐、录音机、小篮子。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 (一)游戏:《开火车》复习10以内的加法。 (二)以变魔术形式分别出示1元、2元、5元、10元的钱币,让幼儿认识,并说出钱币的名称。

教师:魔术、魔术、魔术变变变,这些是什么?你们知道它们各自代表多少钱吗?(10元、5元、2元、1元)这些钱是哪个国家?(*)它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叫什么?(人民币)人民币有什么用途? (三)引导幼儿分别观察钱币正面和反面的图案,并读一读上面的数字。 教师:好,现在我们一起来和人民币做朋友,看看他们有什么特征? (四)幼儿学习用10元兑换5元、2元、1元。 教师:小朋友,我考考你们,10元的人民币可以兑换几张1元?又可以兑换几张5元?还可以兑换几张2元?引导个别幼儿进行操作,并请幼儿出自己是如何兑换的。 二、组织幼儿观看软件图片,引导幼儿了解人民币的兑换过程。 小朋友,真聪明,现在我们一起来看商店里的'顾客是怎样购物的。 三、组织幼儿根据教师出示的物品图片及价钱进行尝试购物。 今天,我的商店要开张了,我的店里有很多物品买,我们来看看哪些东西,它们卖多少钱?教师当售货员,小朋友当顾客,进行游戏3—4次游戏。 四、幼儿进行角色游戏 1、请几名幼儿当售货员,部分幼儿是顾客。提出超市购物

大班数学活动教案:认识人民币(14篇)

大班数学活动教案:认识人民币(14篇)大班数学活动教案:熟悉人民币篇1 活动目标: 1.熟悉10以内为计量的人民币,能说出它们的单位名称。 2.知道人民币有纸币和硬币,并有不同的面值。 3.通过嬉戏买文具,初步学习钱币的换算。 活动预备: 学具:人手一份买文具的作业单。 活动过程: 一、熟悉人民币。 小伴侣这是什么,你们熟悉它吗?〔钱、钞票〕我们熟称的钱,也可以称为人民币,它分为纸钞和硬币。请小伴侣认真观看一下,它们有什么不一样? 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通过观看人民币上的数字让幼儿熟悉它们不同的面值〕幼儿依次熟悉l角、2角、5角、1元、2元、5元、10元。 二、嬉戏买文具。 今日我们要去文具小超市逛一逛,请小伴侣留意观看,文具超市里都有哪些文具? (1)幼儿逛文具超市。 (2)幼儿用完好地语句讲解并描述文具超市里文具用品。 今日我们要来买文具,大家看一看这些文具需要多少钱?

先引导幼儿观看物品的价格。了解小数点前面数字和后面数字所表示的意思。 3〕幼儿操作。 三、小组活动。 今日老师为每个小伴侣都预备了一张买文具的作业单,我们也来做一次小顾客,也来买文具。买的时候 请小伴侣看清晰文具的价格和人民币的面值,然后用线把它们连起来。 幼儿操作,老师指导。 四、活动评价。 大班数学活动教案:熟悉人民币篇2 一〕、活动目标: 1、初步熟悉人民币及1元和5元的面值。 2、初步尝试有打算地使用人民币,感知并了解人民币在生活中的用处。 〔二〕、活动预备: 课件、记录表、人民币、文具若干。 〔三〕、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 小伴侣,再过几个月你们就要上学校了,学校生要用到许多的学习用品,今日,我们就去逛逛文具店,买一些学习用品,好吗? 二、熟悉人民币

人民币的认识教案(热门8篇)

人民币的认识教案(热门8篇) 人民币的认识教案第1篇 活动目标: 1、知道人民币的特征和面值。 2、了解货币之间的换算关系。 3、积极的参与活动,大胆的说出自己的想法。 4、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前期经验的准备: 幼儿对面值1元、5元、10元的人民币有初步的认识。 物质准备: 不同面值的硬币和纸币若干、标有价格的玩具若干、幼儿每人带架子10元的不同面值的硬币或纸币,并将它们插在透明的卡片上环节预设: 一、认识人民币: 出示各种面值的人民币,让幼儿了解:人民币的特征(都有国徽);人民币的种类(纸币和硬币);人民币的面值及相应的汉字。 二、的换算关了解不同面值货币之间系: 1、幼儿展示各自带来的货币,并介绍自己带的10元人民币的组合。 2、出示纸币和硬币的分、角、元,介绍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10

个1分等于1角,10个1角等于1元,10个1元等于10元。) 3、换算练习(教师或幼儿出题) 例:出示5角硬币,可以换几个一角? 出示10元纸币,可以换几张5元?几张2元?几张1元? 三、实践操作(游戏——“买玩具”): 出示一些贴有标价的玩具,请幼儿用自己带来的模拟买玩具。(最好每人能买到一个玩具。) 告诉幼儿这是游戏,买来的玩具可以玩一会儿,以后再用玩具换回自己的钱。(用玩具模拟买卖比较合适,这样幼儿买好了可以玩,如果是食品和其他用品,幼儿不能吃和用,游戏的积极性会受影响。)买卖过程中的教师要注重引导幼儿识别玩具的标价,尝试进行货币的换算。 算错的顾客可以回到座位上继续思考,想好了再买。还可以提供一些可操作的货币,让幼儿边摆弄边思考,降低换算的难度。 活动反思: 《认识人民币》这一单元是让学生在现实的问题情境中,认识各种面值的人民币,学习解决一些和购物有关的实际问题。本单元的教学目标是能正确、熟练地辨认各种面值的人民币。知道相邻单位间的进率。在取币、换币、付币、找币等活动中,进行合理、灵活地思考;有条理地思考和表达;能根据解决问题的需要正确地收集、整理和加工相关信息;能正确地

大班数学《认识人民币》教案

大班数学《认识人民币》教案 大班数学《认识人民币》教案(通用22篇) 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弄通教材内容,进而选择科学、恰当的教学方法。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教案是怎么写的吗?下面是店铺帮大家整理的大班数学《认识人民币》教案,欢迎大家分享。 大班数学《认识人民币》教案篇1 活动目标 1、感知各种面值的人民币,知道人民币有纸币和硬币两种。 2、认识面值10元以内的人民币并学习使用。 3、了解数字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初步理解数字与人们生活的关系。 4、喜欢数学活动,乐意参与各种操作游戏,培养思维的逆反性。 5、乐意参与活动,体验成功后的乐趣。 活动重难点 1、活动重点:感知不同面值的人民币。 2、活动难点:认识10元以内的人民币并学会使用。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有用钱购物的经验。 2、材料准备:课件ppt、创设“超市”的情景、学具“人民币”若干。 活动过程 (一)创设情景,猜谜语。 师:今天老师请小朋友动动脑筋,猜一猜谜语。 谜面:长长方方一张纸,上有人头和数字。拿它可以进超市,买了东西报数字。多退少补很简单,小朋友快试一试。 谜底:人民币。 (二)认识各种面值的人民币 1、放映幻灯片,出示各种面值的人民币。

师:仔细观察人民币有什么不同?分别是多少钱?你是怎么知道的? 幼:大小和图案不同,看钱上面的数字。 小结:这些人民币上都有数字和图案,长方形的人民币叫纸币,圆形的人民币叫硬币。面值小的人民币分为角,如5角;面值大的人民币分为元,如100元。 2、小游戏 师:小朋友们都认识了人民币,那现在我们玩个小游戏。 教师出示教具“仿真人民币”,从中取出学具人民币各一张,将人民币摆成一排,边摆边引导幼儿读出所出示的人民币。待幼儿熟悉后,请幼儿闭上眼睛,教师从中任意拿走一张人民币,请幼儿睁开眼睛找一找,哪张人民币不见了。 3、学习10元以内的兑换1张2元等于2张1元;1张5元等于5张1元;1张10元等于10张1元。 (三)游戏活动 师:小明家的超市开张了,我们去小明家的超市购物吧。游戏“开超市”,教师带领幼儿进入游戏场地,观察陈列在货架上物品的价格,玩“开超市”的游戏。将幼儿分成两组,人数较多的一组当顾客,人数较少的一组扮售货员。买东西时要算清自己应该付多少钱,找回多少钱。幼儿游戏时,教师根据情况引导幼儿正确地付钱、找零钱。 (四)活动结束 今天小朋友们认识了人民币,学会了取钱和兑换,请小朋友回家后和家人一起去超市买东西,并能算出自己所买东西的价钱。 活动反思 在本次活动中,通过让幼儿摸摸、看看、分分、说说,发现了硬币和纸币的不同和相同之处,充分体现了幼儿在自我操作中获得知识的特点。幼儿参与积极性特别高。 本次活动以游戏为主,激发了幼儿的学习兴趣,初步掌握了购物的基本常识,教育幼儿养成不乱花钱的好习惯,让幼儿充分积累社会

认识人民币幼儿园教案10篇

认识人民币幼儿园教案10篇 认识人民币幼儿园教案1 活动目标: 1、认识10元、20元、50元、100元人民币面值,了解人民币的基本特点。 2. 体验数学与生活之间的关系。活动准备:幼儿每人1元、2元、5元、10元面值的仿真人民币各1张 活动过程: 一、感知人民币 教师:小朋友,你们吃的食物,玩的玩具,穿的衣服是用什么买来的? 教师出示“仿真人民币”,请幼儿通过观察钱币上的数字,了解它们不同的面值。 二、认识人民币的面值 请幼儿观察1元、2元、5元、10元人民币,说说上面有些什么图案,哪些地方不一样。 幼儿观察交流,教师引导幼儿发现纸币的颜色、图案和大小的不同。 教师:我们可以通过纸币的大小、颜色和图案来认识不同面值的人民币。 教师引导幼儿按照面值的不同,将自己手上的人民币进行分类。幼儿相互检查分类的结果,并进行纠正。

三、认识钱币的作用 请幼儿说一说人民币的用途,如:妈妈给我买衣服的'时候会用到它;去餐馆吃饭的时候会用到它,说一说还知道哪些人民币面值(10元、20元、50元、100元)。 教师:这些都是人民币,是我们国家的钱币,钱币可以用来买我们需要的东西。 四、“超市购物”游戏 幼儿每人1套1元、2元、5元、10元面值的仿真人民币,请幼儿根据商品价格用相应的人民币进行购买,然后说一说买了哪些商品,每件商品的价格是多少,钱币使用情况如何。(骆月) 认识人民币幼儿园教案2 一、设计背景 幼儿在生活中,一杯牛奶、一面包、一个蛋糕,都要接触到人民币。《幼儿园教育纲要(试行)》也将幼儿数学教育的目标定位于:“能从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并体验到数学的重要和有趣。”依据这一理念,我设计出此活动。以便让孩子正确认识一些货币的面值,并了解使用货币购物的常识,懂得合理地消费,同时引导幼儿对身边常见事物的现象和特点、变化规律产生兴趣和探究的欲望,使数学教育更加生活化、游戏化、综合化。 二、活动目标 1、初步认识十元以内人民币,并能说出他们的单位名称。 2、学习看钱币上的数字,知道钱币可以用来购买相应同等币值的商

《认识人民币》教学设计(15篇)

《认识人民币》教学设计(15篇) 《认识人民币》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1、在取币、换币、付币的教学活动中初步认识1元以上面值的人民币。 2、通过模拟购物活动,体验购物过程,感受购物乐趣,学会简单购物。 3、培养思维的灵活性与创新性,及初步推理能力和实践能力。 教学准备: 竹篓、各式各样1元以上的人民币,台灯、计算器、录音机等。 教学过程: 一、认识1元以上人民币 1、复习提问:上节课我们已认识了哪些面值人民币? 2、自主探究:你还认识哪些面值的人民币? 请小朋友从面前竹篓里拿出你熟悉的人民币,进行相互辩认。

3、引出课题:小朋友们真聪明,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认识1元以上的人民币”。 二、应用1元以上人民币 1、基础练习、加深认识: 同学们已能认识1元以上的人民币,下面请同学们对照物品标出的价格,拿出相应的一张人民币,(电脑出示物品,学生示范拿)。 如果几张人民币合到一起,你能说出钱数吗? 练习一:师随手拿几张1元以上的人民币,让学生进行口答。 练习二:进一步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相互抽取,相互辩认。 2、模拟购物、尝试运用: (1)集体购物 台灯标价52元,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小组付钱的方法。 指名汇报:生1:一张50元加一张2元。 生2:两张20元加一张10元加一张2元。 ……… (2)小组购物 组长出示计算器、录音机,让学生在小组内交流付钱的方法。

-1- (3)指定钱数购物 引出:刚才同学们已能顺利的购买台灯,计算器、录音机,如给你10元钱,观察竹篓里的物品,你想买些什么? 放音乐,组织学生自由选购 说明:选购商品钱数总和应小于或等于10元,不能大于10元,选购商品件数可以是1件,也可以是2件,3件。 (4)选购体育用品 引出:刚才同学们用指定钱选购了自己急需的日常生活小用品,下面请同学们思考这样两个问题。 出示P65T6题、指名回答。 补充问题: A 带20元行吗?为什么? B 在第二问题中,不可能买的是哪两件商品? 3、综合练习,拓展深化 (1)“想想做做”第7题。

《认识人民币》教案(精选17篇)

《认识人民币》教案(精选17篇) 《熟悉人民币》教案篇1 第一课时 熟悉人民币(一) 教学内容: 一班级数学上册第52-53页) 教学目标: 1.熟悉各种面值的人民币,知道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及它们之间的进率:1元=10角,1角=10分。会进行简洁的人民币兑换 2.初步感受人民币在生活中的广泛作用,了解简洁的货币文化,培育同学爱惜人民币的意识。 教学重点: 熟悉各种面值的人民币,知道人民币的单位及单位间的进率。 教学难点: 能够进行简洁的人民币兑换,感受人民币在生活中的重要价值。 教学教具: 人民币教具、课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由主题图引入教学 老师:同学们,今日老师给大家带来了四张图片。请你们仔细观看,看查看图片里的仆人公都在做什么。 同学观看图片,汇报发觉。 同学1:第一张图片的仆人公在购买文具。 同学2:其次张图片的仆人公在拿钱买票。 同学3:第三张图片的仆人公在拿钱买报纸。 同学4:第四张图片的仆人公在往储蓄罐里存钱。

老师:在日常生活中到处都要用到钱,钱有什么作用呢?生活中哪些地方还会用到钱?同学们,你们知道我们平常用的钱叫什么名字吗? 同学沟通自己在生活中什么状况下用到过钱,体会钱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 2、介绍人民币。 老师:我们国家的钱叫人民币。人民币是国家的法定货币并由中国人民银行统一发行。我们要疼惜它,不能乱折人民币或者在人民币上乱画。今日这节课,老师就和大家一起来熟悉人民币。(板书课题)。 二、探究新知 1.初识小面额的人民币。 老师:老师给大家预备了一些人民币,请同学们四人一组,将你熟悉的人民币介绍给同组的同学听,看谁认得多,认得准。 小组汇报:小组代表向全班同学汇报本组的人民币,老师准时补充。 假如有不熟悉的人民币,请小组的其他成员帮忙识别。 老师:识别人民币的时候,有什么好方法? 可以从人民币上的数字、汉字、颜色、图案来识别。 对于人民币上的繁体字,如壹、贰、伍等,老师应赐予指导,同时介绍一些相关的背景学问。 2.对人民币进行分类,深化学问。 老师:刚才我们熟悉了这几种面值的人民币,现在请同学们仔细观看这些人民币,看看能不能给它们分分类。 同学以小组为单位尝试分类,汇报沟通。 同学1:按之地分,硬币分一类,纸币分一类。 同学2:元的是一类,角的是一类,分的是一类。 同学3:还可以按上面写的年份分类。 在同学汇报完不同的分法后,老师应适时总结:像这样将人民币分为元、角、分三类,这是根据人民币的单位来分的。同一种面值的纸币和硬币是等值的,如1元纸币和1元硬币是相等的,1角和5角也是如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