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消耗定额的制定方法

合集下载

第二章第二节--材料消耗定

第二章第二节--材料消耗定

3 统计分析法 4 理论计算法
通过工地的施工任务单、限额领料单等 统计得来,不区分合理消耗和不合理消耗
适用于计算按件论块的现成制品材料
4 理论计算法
适用于计算按件论块的现成制品材料
(1)1m3砖砌体材料消耗量的计算
53
240
则1m3砖砌体砖的净块数为:
A(24表01示0)( 墙53厚 1的 0) 10墙 厚砖 2砂厚 数 浆
针对 同一性质
机械台班数
的物 施工过程
组成:劳动定额、材料消耗定额、机械台班使 用定额三个相对独立的部分。
二、企业定额的作用
1 企业计划管理的依据
2 组织施工生产的工具
施工任务单 限额领料单
3 衡量工人劳动生产率计算工人劳动报酬
4 推广先进技术的必要手段 5 编制施工定额,加强企业成本管理 6 编制工程量清单报价的依据 7 编制预算定额的基础
116 664% 012% 1.0m 93
水泥消耗 水量 泥 砂 = 比 比 水 例 例 泥 数 数 密 砂 度 用 ( 量 1+损耗率)
1120 10 .09 11%22k0 g
6
石灰膏消耗 石砂 量 灰比 = 膏例 比数 砂 例用 数 ( 量 1+损耗率)
11.09 11%0.18 m3
6
课堂练习
【解】( :面 0.20 砖 .0) 1 0 ( 净 0 1 0.20 0 用 .0) 0= 量 2 14块 75 面砖的 :24 消 ( 7 15 1 耗 .5 %量 ) 25块 = 12 灰缝砂浆的 102 0 净 47 用 0.2 50量 .2) 0: .00( 15 .0= 70.00m 3 5
课堂练习
3、某工程有150m3的标准基础,每天有25 名专业工人投入施工,时间定额为0.937。 试计算完成该项工程的施工天数。

确定材料定额消耗量的基本方法

确定材料定额消耗量的基本方法

确定材料定额消耗量的基本方法(一)材料的分类合同确定材料消耗定额,必须研究和区分材料在施工过程中的类别。

1.根据材料消耗的性质划分施工中材料的消耗可分为必需的材料和损失的材料两类性质。

必需消耗的材料,是指在合同用料的条件下,生产合格产品所需消耗的材料,它包括:直接用于建筑和安装工程的材料;不可避免的施工废料;不可避免的材料损耗。

必需消耗的材料属于施工正常消耗,是确定材料消耗定额的基本数据。

其中:直接用于建筑和安装工程的材料,编制材料净用量定额;不可避免的施工废料和材料损耗,编制材料损耗定额。

2.根据材料消耗与工程实体的关系划分施工中的材料可分为实体材料和非实体材料两类。

(1)实体材料,是指直接构成工程实体的材料。

它包括工程直接性材料和辅助材料。

工程直接性材料主要是指一次性消耗、直接用于工程上构成建筑物或结构本体的材料,如钢筋混凝土柱中的钢筋、水泥、砂、碎石等; 辅助性材料主要是指虽也是施工过程中所必需,却并不构成建筑物或结构本体的材料。

如土石方爆破工程所必需的炸药、引信、雷管等。

主要材料用量量,辅助材料用理少。

(2)非实体材料,是指在施工过程必须使用但又不能构成工程实体的施工措施性材料。

非实体材料主要是指周围性材料,如模板、脚手架等。

(二)研究材料消耗量的基本方法确定实体材料的净用量定额和材料损耗定额的计算数据,是通过现场技术测定、实验室试验、现场统计和理论计算等方法获得的。

(1)现场技术测定法,又称为观测法,是根据对材料消耗过程的测定与观察,通过完成产品数量和材料消耗量的计算,而确定各种材料消耗定额的一种方法。

现场技术测定法主要适用于确定材料损耗量,因为该部分数值用统计法或其他方法较难得到。

通过现场观察,还可以区别出哪些是可以避免的损耗,哪些是属于难于避免的损耗,明确定额中不应列入可以避免的损耗。

(2)实验室试验法,主要用于编制材料净用量定额。

通过试验,能够对材料的结构、化学成分和物理性能以及按强度等控制的混凝土、砂浆、沥青、油漆等配比做出科学的结论,给编制材料消耗定额提供出有技术根据的,比较精确的计算数据。

材 料 消 耗 定 额

材 料 消 耗 定 额

示。
摊销量是指周转性材料使用一次在单位产品
上 的 消 耗 量 ,即应分摊到每一单位分项工程 或结构构件上的周转材料消耗量。
以木模板为例:

(1)现浇砼构件木模板摊销量计算公式如下:
①一次使用量
= 混凝土模板接触面积×每m2接触面积需模量×(1-制 作损耗率) ②投入使用总量 =一次使用量+一次使用量×(周转次数×损耗率
习题四:

彩色地面砖规格为200×200mm,灰缝为1mm,其损耗率为1.5%, 试计算100m2地面砖消耗量。 解: 100 地面砖净用量 (0.2+0.001)×(0.2+0.001) 2475块
2475
地面砖消耗量 1-0.015 2513块
2、周转性材料
周转性材料在材料消耗定额中,以摊销量表

(2)块料面层材料用量计算公式
块料面层一般指瓷砖、预制水磨石、大理石、地板砖等。
• 每100m2块料 100 面层净用量 = (块料长+灰缝)×(块料宽+灰缝)
•灰缝材料净用量 =[100-块料净用量×块料长×宽]×灰缝厚
•结合层材料净用量=100×结合层厚
•每100m2块料 = 总消耗量 净用量 1 -损耗率
解:

③周转使用量 一次使用量×[1+(周转次数-1)×损耗率] 周转使用量 = 周转次数
④周转回收量
周转回收量 =
⑤摊销量
一次使用量×(1-损耗率) 周转次数
摊销量=周转使用量-周转回收量×回收折价率 (常为50%)
例:

根据选定的某工程捣制砼独立基础的施工图计算,每m3 独立基础模板接触面积为2.1m2,根据计算每m2模板接触 面积需用板材0.083m3,模板周转6次,每次周转损耗率 为16.6%,回收折价率为50%。试计算砼独立基础的模板 周转使用量、周转回收量和摊销量。 一次使用量 = 2.1×0.083 = 0.1743 m3 周转使用量 = 0.1743 × [ 1+(6-1)×0.166]/6=0.053m3 周转回收量 =0.1743 × (1- 0.166 )/6 = 0.024 m3 摊销量 = 0.053-0.024×50% = 0.043 m3

物资消耗定额制定及调整办法

物资消耗定额制定及调整办法

物资消耗定额制定及调整办法
第一条为准确核定物资需求量,编制物料需求计划,进行产品成本核算和经济核算,降低经营成本,特制订本办法。

第二条物资消耗定额应在保证产品质量的前提下,根据本厂生产的具体条件,结合产品结构和工艺要求,以理论计算和技术测定为主,以经验估计和统计分析为辅来制定最经济最合理的消耗定额。

第三条物资消耗定额分工艺消耗定额和非工艺定额两部分。

(一)工艺消耗定额:
主要原材料消耗定额------指构成产品实体的材料消耗。

工艺性辅助材料消耗------工艺需要耗用而又未构成产品实体的材料。

(二)非工艺消耗定额:
指废品消耗、材料代用损耗、设备调整中的损耗等。

但不包括途耗、磅差、库耗等(此部分作仓库盘盈盘亏处理)。

第四条物资消耗定额由生产技术部负责制定,分管副总经理批准后执行。

第五条物资消耗定额必须在保证产品质量的前提下本着节约的原则制订。

第七条物资消耗定额一般一年修改一次。

由物资部提供实际消耗资料,生产技术部修订工艺消耗定额。

由于管理不善而超耗者,不得提高定额。

第八条凡属下列情况之一者,应及时修改定额:
(一)产品结构设计的变更;
(二)加工工艺方式的变更,影响到消耗定额;
(三)成品率变化;
(四)生产消耗和定额差别较大;
(五)成品率的大幅上升;
(六)定额计算或编写中的错误和遗漏。

第九条生产技术部根据消耗定额,实行限额供料。

物料消耗定额的制定方法

物料消耗定额的制定方法

在生产企业中,采用的物料消耗定额管理也是一种需求分析的好方法。

通过物料消耗定额,就可以根据产品的结构零部件清单或工作量求出所需要的物料的品种和数量。

物料消耗定额是在一定的生产技术组织的条件下,生产单位产品或完成单位工作量所必须消耗的物料的标准量。

通常用绝对数表示,如制造一台电脑或一个零件消耗多少电容、塑胶;有的也可用相对数表示,如在冶金、化工等企业里,用配料比、成品率、生产率等表示。

一、物料消耗定额的种类物料消耗定额按物料的种类一般可分为:主要材料消耗定额、辅助材料消耗定额、零件材料消耗定额、燃料消耗定额、电力消耗定额、设备维修材料消耗定额、工具消耗定额等。

二、物料消耗定额制定方法企业制定物料消耗定额的方法通常有三种:1.统计分析法统计分析法是根据以往生产中物料消耗的统计资料,经过分析研究,并考虑到计划期内生产技术组织条件的变化等因素而制定定额的方法。

例如,我们要制定某种产品的物料消耗定额,可以根据过去一段时间仓库的领料记录和同期间内产品的产出记录进行统计平均,就可以求出平均每个产品的物料消耗量。

2.技术分析法技术分析法是一种按产品结构设计、技术特点、所需设备和工艺流程来制定物料消耗定额的方法。

这种方法比较科学、精确,但需要精确计算,工作量较大。

适用于生产企业对产品的物料消耗制定定额。

3.经验估计法经验估计法是根据技术人员、工人的实际生产经验,参考有关的技术文件和考虑到企业在计划期内生产条件的变化等因素制定定额的方法。

这种方法简单易行,但准确性较差。

为了提高其准确度,可采用平均概率的方法进行计算,公式是:a+4c+bM= ----------6式中:M——平均概率求出的物料消耗定额;a——先进的消耗量,即最少消耗量;c——一般消耗量;b——落后的消耗量,即最多消耗量。

这种方法简便易行,一般适用于单件小批量产品,或者在技术资料和统计资料不全的情况下采用。

三、主要原材料消耗定额的制定主要原材料,是指直接构成基本产品实体的材料,总的消耗定额是按单位产品和零件制定的。

材料消耗定额

材料消耗定额

材料消耗定额材料消耗定额是指在工程建设中,根据设计要求和施工实际情况,对各种材料的消耗进行合理预测和计算,以便合理安排材料采购和使用,控制工程造价,提高施工效率。

材料消耗定额的编制是工程预算和施工组织设计的重要内容,对工程的质量、进度和成本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一、材料消耗定额的编制原则。

1. 合理性原则,材料消耗定额的编制应当合理,既不能过高造成浪费,也不能过低导致材料不足,影响工程进度和质量。

2. 标准化原则,材料消耗定额的编制应当遵循国家相关标准和规范,确保材料消耗定额的准确性和可比性。

3. 经济性原则,材料消耗定额的编制应当充分考虑材料的价格和市场供应情况,以达到经济合理的消耗水平。

4. 精确性原则,材料消耗定额的编制应当尽可能精确,减少误差,以便更好地指导实际施工。

二、材料消耗定额的编制方法。

1. 经验法,根据历史施工数据和经验,对各种材料的消耗进行估算和统计,得出材料消耗定额。

2. 计算法,根据设计图纸和工程量清单,按照材料的规格、数量和使用要求,逐一计算各种材料的消耗量,得出材料消耗定额。

3. 统计法,通过对同类工程的实际施工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得出材料消耗的规律和特点,从而编制材料消耗定额。

三、材料消耗定额的应用。

1. 材料采购,根据材料消耗定额,合理安排材料的采购计划,避免因材料不足或过剩而影响工程的正常施工。

2. 施工组织设计,在施工组织设计中,根据材料消耗定额,合理安排材料的运输、储存和使用,确保施工过程中材料的供应和消耗。

3. 工程预算,材料消耗定额是工程预算的重要依据之一,通过对材料消耗定额的准确预测和计算,可以为工程预算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持。

四、材料消耗定额的管理。

1. 定期更新,随着工程施工进展和市场变化,材料消耗定额需要定期进行更新和修订,以保持其准确性和实用性。

2. 监督检查,对施工现场的材料消耗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及时发现和解决材料消耗偏差和异常情况。

3. 数据分析,通过对历史施工数据和实际施工情况进行数据分析,总结经验教训,不断完善材料消耗定额。

材料消耗定额

材料消耗定额

材料消耗定额材料消耗定额指标的组成,按其使用性质、用途和用量大小划分为四类。

1.主要材料,指直接构成工程实体的材料;2.辅助材料,直接构成工程实体,但比重较小的材料;3.周转性材料,又称工具性材料,指施工中多次使用但并不构成工程实体的材料,如模板、脚手架等;4.零星材料,指用量小,价值不大,不便计算的次要材料,可用估算法计算。

【提示】掌握材料消耗定额指标的组成,包括:主要材料、辅助材料、周转性材料、零星材料,注意周转性材料的举例。

一、材料消耗定额的编制编制材料消耗定额,主要包括确定直接使用在工程上的材料净用量和在施工现场内运输及操作过程中的不可避免的废料和损耗。

(一)材料净用量的确定1.理论计算法:如砖墙的用砖数和砌筑砂浆的用量可用下列理论计算公式计算各自的净用量。

砖砌体材料用量计算:标准砖砌体中,标准砖、砂浆用量计算公式:(A为标准砖数量)式中K——墙厚的砖数×2(墙厚的砖数是0.5砖墙、1砖墙、1.5砖墙……)每1m3标准砖砌体砂浆净用量=1m3砌体-1m3砌体中标准砖的净体积每1m3标准砖砌体砂浆净用量=1-0.24×0.115×0.053×标准砖数量每1m3标准砖砌体砂浆净用量=1-0.0014628×标准砖数量标准砖(砂浆)总消耗量=净用量×(1+损耗率)(2Z102023-3)2.测定法:根据试验情况和现场测定的资料数据确定材料的净用量。

3.图纸计算法:根据选定的图纸,计算各种材料的体积、面积、延长米或重量。

4.经验法:根据历史上同类项目的经验进行估算。

【提示】区分四种不同材料净用量的确定方法。

(二)材料损耗量的确定材料损耗率可以通过观察法或统计法计算确定。

材料消耗量计算的公式如下:总消耗量=净用量+损耗量=净用量×(1+损耗率)(2Z102023-5)二、周转性材料消耗定额的编制如钢筋混凝土工程用的模板,搭设脚手架用的杆子、跳板,挖土方工程用的挡土板等。

材料消耗定额的基本方法

材料消耗定额的基本方法

编制材料消耗定额的基本方法通常采用的有技术分析法、统计分析法和经验估计法三种。

(1)技术分析法技术分析法是根据设计图纸、工艺规格、材料利用等有关技术资料来分析计算材料消耗定额的一种办法。

这种方法的特点是,在研究分析产品设计图纸和生产工艺的改革,以及企业经营管理水平提高的可能性的基础基础上,根据有关技术资料,经过严密、细致地计算来确定的消耗定额。

例如,在机械加工行业中,通常是根据产品图纸和工艺文件,对产品的形状、尺寸、材料进行分析,先计算其净重部分,然后,对各道工序进行技术分析确定其工艺损耗部分,最后,将这两部分相加,得出产品的材料消耗定额。

运用这种方法计算出来的定额,一般比较准确,但工作量较大,技术性较强,并不是每一个企业每一种材料都能做得到的。

因为用技术分析法计算消耗定额的先决条件,要具有比较齐全的各种技术资料,而且计算过程比较复杂,所以,在使用上受到一定的限制,不能要求企业的所有材料都用这种方法计算消耗定额,凡是产量较大、技术资料比较齐全的产品,制订消耗定额应以技术分析法为主。

随着企业技术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这一方法的使用范围也将不断扩大。

(2)统计分析法统计分析法是根据某一产品原材料消耗的历史资料与相应的产量统计数据,计算出单位产品的材料平均消耗量。

在这个基础上考虑到计划期的有关因素,确定材料的消耗定额。

计算公式如下:单位产品的材料平均消耗量度 = 一定时期某种产品的材料消耗总量/相应时期的某种产品产量用这个公式计算出来的材料平均消耗量,必须注意材料消耗总量与产品产量计算期的一致性。

如果材料消耗总量的计算期为一年,那么产品产量的计算期必须也是一年。

根据以上公式计算的平均消耗量,还应进行必要的调整,才能作为消耗定额。

计划期的调整因素,主要是指通过一定的技术措施可以节约材料消耗的某些因素,这些因素应在上述计算公式的基础上作适当调整。

例如,生产某种产品所耗用的甲材料,按上述公式计算的平均消耗量为10公斤,考虑到计划期内某项科研成果将推广应用,该项科研成果应用后,可以节约材料10%,则计划期的消耗定额应为9公斤。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材料消耗定额的制定方法
本文介绍了材料消耗定额的制定方法,包括理论值计算法、测定法、图纸计算法和经验法等。

材料消耗定额是指在施工过程中,为了保证工程质量、降低消耗、提高效益,按照一定的标准和方法,对建筑安装材料进行量化管理的一种制度。

材料消耗定额的制定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1. 理论值计算法
理论值计算法是根据材料消耗的理论数值来制定消耗定额的方法。

这种方法通常适用于材料消耗量较小的情况,如钢筋、水泥等。

制定理论值计算法需要考虑材料的物理性能、施工工艺、工程特点等因素,通过计算得出材料的净用量和损耗量。

2. 测定法
测定法是通过对现场材料消耗情况进行实地测定,制定消耗定额的方法。

这种方法通常适用于材料消耗量较大的情况,如砖、瓦、灰、砂等。

制定测定法需要考虑材料的种类、规格、质量、施工工艺、工程特点等因素,通过实地测定得出材料的净用量和损耗量。

3. 图纸计算法
图纸计算法是根据施工图纸、施工规范、施工工艺、设备要求及有关配合比等资料,采用一定的科学方法,计算出材料净用量与合理损耗的方法。

这种方法适用于容易用体积或面积计算的块状或片状材
料,如钢材、木材、砖等。

4. 经验法
经验法是根据历史工程材料消耗的经验数据,结合工程特点和施工工艺,制定消耗定额的方法。

这种方法通常适用于材料消耗量较大的情况,如混凝土、沥青等。

制定经验法需要考虑材料的种类、规格、质量、施工工艺、工程特点等因素,通过经验数据得出材料的净用量和损耗量。

总之,材料消耗定额的制定方法应根据材料的种类、规格、质量、施工工艺、工程特点等因素来选择,以保证定额的准确性和实用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