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arccm螺旋桨算例
STAR_CCM_使用技巧_续1_

计算机辅助工程 Computer Aided Engineering
Vol. 19 No. 3 Sept. 2010
STAR-CCM + 使用技巧( 续 1)
1 如何通过 Sim 模板缩短从导入模型到执行计算 过程的工作时间?
对于几何模型不同但边界条件、计算条件甚至 网格尺寸范围相同的算例,STAR-CCM + 可将已计 算过的 sim 文件作为新模型的计算模板,大大节省 流程中网格尺寸调试、边界条件和计算条件等设定 所花费的工时.
优先;
3 较强的沟通、协调和人际交往能力,一定的演讲能力;
4 良好的英语阅读能力,熟练使用办公软件;
5 能够适应出差工作.
如您对以上职位感兴趣,请通过以下方式联系西迪阿特信息科技( 上海) 有限公司
地 址:上海东方路ຫໍສະໝຸດ 971 号钱江大厦 25 楼 C 座 邮 编:200122
E-mail:info@ cdaj-china. com 电 话:021-50588290 /50588291 传 真:021-50588292
如果希望 2 区域网格连续且保证厚度方向有一 定数量层数的网格,可不做层状网格,只需在选择网 格模 型 时 选 择 Polyhedral / Tetrahedral + Embedded Thin Mesher 即可实现. 图 4 为使用薄壁网格工具生 成的体网格形态,图 4( a) 为通过上述方法得到的层 状网格,叶片厚度方向为3 层网格;图4 ( b) 为网格
图 5 单区域薄壁网格,mm
( 待续)
(本文由西迪阿特信息科技( 上海) 有限公司技术部供稿. 读者若对 STAR-CCM + 产品感兴趣,可以联系 support@ cdaj-china. com. )
STAR-CCM 与流场计算

STAR-CCM 与流场计算引言流场计算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工程领域的数值计算方法,用于模拟和分析流体在不同条件下的运动行为。
STAR-CCM是一款强大的流体力学模拟软件,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汽车、能源等工程领域。
本文将介绍STAR-CCM的基本原理和流场计算的一般步骤,并介绍一些常见的流场计算应用案例。
STAR-CCM 简介STAR-CCM是由CD-adapco公司开发的一款多物理场数值计算软件,主要用于模拟和分析流体、热传导、传热和化学反应等多种物理现象。
该软件基于有限体积方法和并行计算技术,能够对复杂的流体力学问题进行精确求解。
STAR-CCM的主要优势包括: 1. 多物理场模拟:STAR-CCM 能够模拟和分析流体、固体、传热、燃烧、电磁场等多个物理场,可以全面考虑多种耦合效应。
2. 自动网格生成:软件内置了自动网格生成工具,能够快速生成高质量的计算网格。
3. 强大的后处理功能:STAR-CCM提供了丰富的后处理工具,可以对计算结果进行可视化和分析。
4. 用户友好的界面:STAR-CCM的用户界面简洁直观,使用方便,适用于各种复杂工程问题的模拟和分析。
流场计算步骤流场计算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 几何建模首先需要进行几何建模,即将流场的几何形状进行建模和排布。
可以使用专业的三维建模软件(如CATIA、SolidWorks 等)创建几何模型,并将模型导入到STAR-CCM中进行后续计算。
2. 网格生成在建模完成后,需要生成计算网格。
计算网格的质量对计算结果的准确性和稳定性有很大影响。
STAR-CCM提供了自动网格生成工具,可以根据模型的复杂程度和计算需求生成合适的网格。
3. 边界条件和物理模型设置在进行流场计算前,需要设置边界条件和物理模型。
边界条件包括入口条件、出口条件、壁面条件等,用于描述流体在边界上的行为。
物理模型包括流体模型、传热模型、湍流模型等,用于描述流体的物理特性和运动行为。
基于STAR-CCM+的导管螺旋桨黏性流场计算方法研究

邱 鹏,郑 高,李国诚
(武警海警学院 机电管理系,浙江宁波 315801)
摘 要:以 19A 导管配 ka4-70、螺距比为 1.0 的螺旋桨为研究对象,通过求解 RANS 方程,采 用 CFD 方法并借助 STAR-CCM+流体软件,对其敞水性能进行了数值研究,与现有试验值进行了比 较,从而探讨了不同网格类型和不同湍流模型对其敞水性能计算精度的影响。分析了特种推进器在 进速系数为 0.3 时的黏性流场特性,验证了采用 STAR-CCM+进行导管桨性能数值模拟方法的可靠 性,为之后的导管桨黏性流场数值研究提供了参考意见。
1 数值计算 1.1 三维建模
本文中计算对象[7]采用的导管为 19A 型,螺旋 桨叶的主要参数为:直径 0.2 m,毂径比为 0.167, 螺距比 1.0,盘面比 0.7,叶数为 4 叶,叶剖面为 NACA66。螺旋桨的三维型值是将已有的二维坐标 转换为三维坐标,通过螺旋桨的参数和叶切面二维 形状尺寸,建立与螺旋桨上曲面型值点空间坐标之 间的关系式[8],最后将生成的三维型值点直接导入 到 Icem 中形成螺旋桨的桨叶。导管可直接将二维剖 面在 UG 软件中绕 X 轴旋转 360°即可得到三维模 型。最终导管桨的物理模型如图 1 所示。
0 引言 导管螺旋桨[1]是当今船舶行业主要使用的特种
推进器之一,与普通螺旋桨相比,它更适于重载、
大功率的船舶中,受到国内外众多学者的关注。因 此,有必要对导管桨的水动力性能进行全面地研究。 目前,研究领域对导管桨的性能分析主要采用试验
基金项目:浙江省教育厅一般科研项目(Y201636245); 公安海警学院海警研究所特约研究员项目“海警水上智能救援机器人”。
starccm案例

starccm案例在工程设计领域,StarCCM+是一种强大的计算流体力学软件,广泛应用于各种领域如汽车、航空航天、海洋、能源、医疗和制造等。
以下是一些与StarCCM+相关的应用案例:1. 车辆气动性能优化:在汽车设计中,使用StarCCM+可以预测车辆的空气动力学性能,例如空气阻力、升力和气流分布。
通过调整车辆的形状和附加部件,超过10%的燃油节省可以实现。
同时,也可以根据现实租期,研究车辆的安全性能,降低空气噪音等多个方面进行研究。
2. 燃烧过程的数值仿真:StarCCM+可对内燃机或气轮机进行CFD数值模拟,实现燃烧过程、火焰传播和热效率等相关性能的分析。
有助于提高发动机效率,降低尾气排放,并减少发动机噪音,从而保护环境和提高工业生产效率。
3. 风能设备气动性能仿真:在风能行业中,利用StarCCM+可进行高效而准确的CFD数值模拟,实现风力涡轮机的性能分析与模拟。
压力分布、场流动分布图和气流传输级分析是基本的分析指标。
充分利用风能资源是一种清洁能源的重要途径。
4. 水动力学性能分析:StarCCM+可以模拟水中流体的物理性质,如压力、速度和涡旋等,对船舶和海洋工程方向的水动力设计进行仿真分析,以获得流体动力学性能,如速度、流速和湍流程度等。
例如,在油轮和液化气船的设计中,StarCCM+数值仿真可以为设计者提供船舶加固和稳定性的建议。
总之,StarCCM+是一个广泛应用于计算流体力学领域的高性能CFD软件,可以应用于各种工程领域,如汽车、航空航天、海洋、能源、医疗和制造等。
它提供了可视化界面,使得用户易于实现复杂的数值分析,并快速获得结论,是未来工程设计中必不可少的工具之一。
starccm螺旋桨算例

starccm螺旋桨算例【最新版】目录1.概述 starccm 螺旋桨算例2.starccm 螺旋桨算例的特点3.starccm 螺旋桨算例的应用4.使用 starccm 螺旋桨算例的注意事项5.总结正文1.概述 starccm 螺旋桨算例Starccm 是一种广泛应用于流体力学领域的计算流体力学(CFD)软件,其螺旋桨算例是该软件中的一个经典案例。
螺旋桨算例主要通过模拟螺旋桨在水中的运动,来分析螺旋桨的性能,包括推力、扭矩等。
这个算例旨在帮助用户更好地理解螺旋桨的工作原理,并为设计和优化螺旋桨提供参考依据。
2.starccm 螺旋桨算例的特点Starccm 螺旋桨算例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真实的流体动力学模型:该算例采用 N-S 方程(Navier-Stokes 方程)来描述流体动力学过程,可以模拟出真实的流场。
(2)多种物理模型:除了基本的流体动力学模型外,该算例还支持多种物理模型,如湍流模型、热传导模型等,可以模拟更复杂的流体动力学过程。
(3)灵活的网格划分:用户可以根据需要对计算域进行网格划分,以获得更准确的计算结果。
(4)多种求解器:Starccm 提供了多种求解器,如 SIMPLE 算法、PISO 算法等,用户可以根据问题特点选择合适的求解器。
3.starccm 螺旋桨算例的应用Starccm 螺旋桨算例在实际应用中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螺旋桨设计优化:通过模拟不同设计参数下的螺旋桨性能,可以为螺旋桨设计提供优化依据。
(2)螺旋桨性能分析:通过分析螺旋桨在不同工况下的性能,可以评估螺旋桨的工作性能。
(3)螺旋桨流场研究:通过模拟螺旋桨的流场,可以研究螺旋桨的流体动力学特性,为改进螺旋桨性能提供理论依据。
4.使用 starccm 螺旋桨算例的注意事项在使用 Starccm 螺旋桨算例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正确设置物理模型:根据问题特点,选择合适的物理模型,如湍流模型、热传导模型等。
starccm+阻力计算基本教程

starccm+阻力计算基本教程摘要:1.介绍starccm+阻力计算基本教程的目的和意义2.阐述starccm+阻力计算的基本原理3.详述starccm+阻力计算的步骤和方法4.分析starccm+阻力计算的优缺点5.总结starccm+阻力计算基本教程的主要内容正文:一、介绍starccm+阻力计算基本教程的目的和意义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计算机流体力学(CFD)在工程领域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阻力计算作为流体力学中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对于优化工程设计、提高产品性能具有重要意义。
starccm+是一款功能强大的计算流体力学(CFD)软件,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
本教程旨在帮助用户掌握starccm+阻力计算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从而更好地应用这一软件解决实际工程问题。
二、阐述starccm+阻力计算的基本原理阻力计算的基本原理是基于流体力学中的纳维- 斯托克斯方程。
在实际应用中,首先需要建立三维几何模型,然后对模型进行网格划分,接着设置物理参数和边界条件,最后进行求解计算。
starccm+通过求解纳维- 斯托克斯方程,可以得到流场各个点的阻力系数,从而为工程设计提供依据。
三、详述starccm+阻力计算的步骤和方法1.准备模型:根据实际工程需求,创建或导入相应的三维几何模型。
2.网格划分:对模型进行网格划分,以保证求解过程中的数值精度。
3.设置物理参数:设置流体的粘度、密度等物理参数,以及边界条件和求解器参数。
4.求解计算:运用starccm+求解器进行计算,得到流场各个点的阻力系数。
5.后处理:对计算结果进行可视化处理,提取所需的阻力数据。
四、分析starccm+阻力计算的优缺点优点:1.强大的计算能力:starccm+具有强大的计算能力,可以解决各种复杂的流体力学问题。
2.灵活的网格技术:starccm+支持多种网格技术,能够满足不同工程需求的网格划分。
3.丰富的后处理功能:starccm+提供丰富的后处理功能,可以直观地展示流场分布和阻力系数。
starccm+阻力计算基本教程

starccm+阻力计算基本教程(最新版)目录1.引言2.starccm+简介3.阻力计算的基本原理4.阻力计算的具体步骤5.总结正文【引言】在工程领域,尤其是航空航天、汽车制造等高速运动的领域,阻力的计算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
为了提高运动效率和降低能耗,对阻力进行准确的计算和分析是必不可少的。
STAR-CCM+是一款在工程领域广泛应用的计算流体力学(CFD)软件,可以对流体流动进行模拟和分析。
本文将介绍如何使用 STAR-CCM+进行阻力计算的基本方法。
【starccm+简介】STAR-CCM+是一款功能强大的计算流体力学(CFD)软件,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汽车制造、能源、环境等众多领域。
通过模拟流体流动,可以预测流场、压力、速度等物理量,为工程设计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STAR-CCM+具有强大的前处理、求解器和后处理功能,可以满足各种复杂的计算需求。
【阻力计算的基本原理】阻力计算的基本原理是基于流体力学的基本方程——纳维 - 斯托克斯方程。
在实际应用中,为了简化计算,通常采用边界层理论、湍流模型等方法对阻力进行计算。
STAR-CCM+提供了丰富的湍流模型和边界层处理方法,可以根据实际问题选择合适的模型进行计算。
【阻力计算的具体步骤】阻力计算的具体步骤如下:1.准备模型:首先需要创建或导入一个三维模型,包括需要计算阻力的物体和周围流体区域。
2.网格划分:将模型划分为多个网格,网格的质量和数量直接影响到计算结果的精度。
3.设置物理参数:设置流体的物性参数,如密度、粘度等;设置边界条件和初始条件,如入口速度、压力、温度等。
4.选择湍流模型和边界层处理方法:根据实际问题选择合适的湍流模型和边界层处理方法。
5.设置求解器参数:设置求解器的迭代次数、收敛标准等参数,以控制计算的精度和速度。
6.进行计算:运行求解器,计算流场、压力、速度等物理量。
7.后处理:对计算结果进行可视化处理,提取阻力等相关信息。
【总结】通过使用 STAR-CCM+进行阻力计算,可以更加准确地预测流体流动过程中的阻力,为工程设计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螺旋桨计算书6.7

螺旋桨计算书6.7
摘要:
一、螺旋桨计算书概述
1.计算书目的
2.计算书适用范围
3.计算书参考标准
二、螺旋桨计算方法
1.计算公式
2.参数设定
3.计算步骤
三、螺旋桨性能分析
1.性能指标
2.性能优化
四、螺旋桨应用领域
1.飞行器类型
2.应用场景
五、螺旋桨发展趋势
1.新材料应用
2.技术创新
3.行业前景
正文:
螺旋桨计算书6.7针对螺旋桨的计算、性能分析及应用领域进行研究。
首先,对计算书的目的、适用范围和参考标准进行了概述。
接着,详细介绍了螺旋桨的计算方法,包括计算公式、参数设定和计算步骤,为工程师在实际应用中提供了理论依据。
在性能分析部分,计算书对螺旋桨的性能指标进行了详细解读,并通过优化参数,提高了螺旋桨的性能。
此外,还从应用领域出发,介绍了不同类型的飞行器以及螺旋桨在不同场景中的应用,为用户提供了实际操作中的参考。
最后,计算书对螺旋桨的发展趋势进行了探讨,包括新材料的应用、技术创新及行业发展前景。
这有助于业界了解螺旋桨技术的最新动态,并为我国螺旋桨行业的发展提供了有益的建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starccm螺旋桨算例
Star-CCM+螺旋桨模拟:从建模到结果分析
摘要:本文将从建模开始,详细介绍如何使用Star-CCM+进行螺旋桨的模拟分析。
首先,我们会介绍螺旋桨的基本原理和模型建立过程。
然后,我们将讲解如何设置计算域、边界条件和流体材料。
接下来,我们会说明如何选择适当的离散方法和网格划分策略。
在求解器设置部分,我们将介绍如何选择适当的求解器类型和参数设置。
最后,我们将讨论如何对螺旋桨进行结果分析和后处理。
引言:
螺旋桨是一种能够产生推进力的旋转机械器件,广泛应用于船舶、飞机、泵和风力发电机等领域。
为了实现有效的设计和性能优化,工程师们需要进行螺旋桨流场的模拟分析。
Star-CCM+作为一种流体动力学计算软件,在船舶和风力发电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本文将以Star-CCM+为工具,详细介绍如何进行螺旋桨流场模拟分析。
一、螺旋桨建模
1.1 螺旋桨原理
螺旋桨是利用旋转的叶片产生推进力的装置。
螺旋桨的推进力主要由两个因素决定:叶片的几何形状和旋转速度。
叶片的几何形状通常由叶片的几何参数(如叶片根部直径、叶片展弦比等)确定。
旋转速度一般由螺旋桨的转速决定。
1.2 螺旋桨建模
为了进行螺旋桨的模拟分析,需要首先建立螺旋桨的几何模型。
可以使用CAD软件绘制螺旋桨的几何图形,并导入Star-CCM+进行后续的模拟。
在导入后,应该对导入的几何模型进行合适的处理,如修补孔洞和平滑曲面等。
此外,还可以使用Star-CCM+的几何编辑功能进行进一步修改和优化。
二、流体域设置
2.1 计算域选取
在进行螺旋桨模拟之前,需要选择适当的计算域。
这取决于模拟的目标和相关约束条件。
经验表明,在螺旋桨周围选择一个足够大的计算域可以提供更准确的计算结果。
计算域的边界应该足够远离螺旋桨,以避免叶片尾迹对计算结果的影响。
2.2 边界条件设置
在设置边界条件时,需要考虑螺旋桨的运动和周围环境的交互。
螺旋桨通常分为轴向和射流两个出口。
轴向出口模拟流体在螺旋桨后方形成的旋涡。
射流出口则模拟螺旋桨的推进力。
这些边界条件的选择应根据实际情况和目标进行。
三、流体材料设置
在Star-CCM+中,用户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流体材料。
对于海水、空气等常见介质,可以使用内置的材料库。
对于特殊介质,可以根据需要自定义材料属性。
四、网格划分和离散方法
4.1 网格划分策略
在螺旋桨模拟中,网格划分对计算结果的准确性和计算效率有着重要影响。
合适的网格划分应该既能满足精度要求,又能保证计算效率。
一般来说,螺旋桨周围的流场应该有足够的网格密度,以捕捉涡旋等细节。
而远离螺旋桨的区域可以有适度的粗网格。
4.2 离散方法选择
在Star-CCM+中,用户可以选择不同的离散方法进行计算。
对于螺旋桨模拟,可以选择基于有限元法的稳定单元方法(SMC)或者有限体积法(FVM)。
两种方法各有优势,用户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
五、求解器设置
在使用Star-CCM+进行螺旋桨模拟时,需要选择适当的求解器类型和设置求解器参数。
对于螺旋桨模拟,通常使用的是可压缩流动求解器。
在设置求解器参数时,应根据问题的复杂性和计算资源的限制进行调整。
较高的精度和较大的计算资源可以提供更准确的计算结果。
六、结果分析与后处理
在计算完成后,需要对结果进行分析和后处理。
可以使用Star-CCM+提供的丰富的可视化工具来展现流场分布和性能参数。
通过对结果数据的分析,可以评估螺旋桨的性能,并指导进一步优化设计。
结论:
本文从螺旋桨建模开始,详细介绍了如何使用Star-CCM+进行螺旋桨模
拟分析。
通过合适的计算域选择、边界条件设置、流体材料设置、网格划分和离散方法选择,以及求解器设置,可以获得准确可靠的螺旋桨流场计算结果。
通过对结果的分析和后处理,可以评估和优化螺旋桨的性能。
希望本文能够为相关工程师提供参考,帮助他们更好地进行螺旋桨模拟分析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