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 初中总复习手册 化学
2020年最新人教版中考化学总复习资料大全

中考第一轮复习第一单无绪言走逬化学世界第1讲绪言物质的变化和性质中考考什么?,®考点一化学研究的内容和发展史1.化学是在M、原于层次上研究物质的知-、二庵、结构以及变化规律的科学。
一2 .化学发展史(1)古代化学:我们古代发明的火药、陶器、铜器等都与化学工艺有关。
(2)近代化学:原千论和分千辛讪的创立. 岌定了近代化学的基础;1869年.俄国科学家门建列大发现了元素周期律并编制了元卷冏期衣.使化学学习和研究变得有规律可循,(3)现代化学:纳米技术、复合材料、绿色化学等。
(I)绿色化学就是在产生方式上使反应物的原于全部转化为期望的最终产物•且在各个环节都能实现洁净、无污染的反应途径和工艺,常依据题目信息和质量守恒定津解决问题。
®考点二物质的变化者点袱攫-要点祁记會考点四蜡烛燃烧与人体呼出气体的探究*温馨提示:学完至此.请完成《课后练含提升》中的P 117«t 应练习!中考怎么当?l-典例导学•要点突破(g 命题点三)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判断(高频)【考情剖析】一般以选择題形式出现,少量在填空題中体现.以生活中常见的变化.以及古诗询、成语、工农 业生产某种工艺流程等为我休表现出来。
1.(2018年成部市)以下古代生产工艺不渉及化学变化的是(D )D.棉纱织布2. 3. A.tfi 食酿酒 B.冶炼生铁 C.烧制陶器 (2018年恩施州)下列生活中常见的现象.其中与另外三种有本质区别 的是(C ) A.酒情挥发 B.气球爆炸 C.食物腐烂 D ・湿衣服晒干(2018年南充市)诗词是民族灿烂文化的瑰宝,下列著名待句所反映 的物质变化主要与化学变化相关的是 (B )A.忽如一夜春凤来.千树万树梨花开B.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C.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1).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一江水4. (2017年聊城市)下列变化中.说法正确的是A. 蜡烛受热胳化和蜡烛燃烧都是物理变化B. 海水••晒盐”和海水••制碱”都是物理变化C. 葡萄光合作用和葡萄桀酒都是化学变化I ).工业上制取氧气和实验室制取氧气都是化学变化 【方法归纳】拘斷一个变化是物理变 化还是化孕変化的依据是:看是否生成其 他物质,而不能看理掌作为判断依据。
2020年中考化学总复习知识点总结最全的资料

2020年中考化学总复习知识点总结最全的资料基本概念:1、化学变化:生成了其它物质的变化2、物理变化:没有生成其它物质的变化3、物理性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如:颜色、状态、密度、气味、熔点、沸点、硬度、水溶性等)4、化学性质: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如:可燃性、助燃性、氧化性、还原性、酸碱性、稳定性等)5、纯净物:由一种物质组成6、混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纯净物组成,各物质都保持原来的性质7、元素: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8、原子:是在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在化学变化中不可再分9、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在化学变化中可以再分 10、单质: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11、化合物: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12、氧化物: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中,其中有一种元素是氧元素 13、化学式:用元素符号来表示物质组成的式子14、相对原子质量:以一种碳原子的质量的1/12作为标准,其它原子的质量跟它比较所得的值 某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相对原子质量 ≈ 质子数 + 中子数 (因为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 15、相对分子质量:化学式中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的总和 16、离子:带有电荷的原子或原子团17、原子的结构:原子、离子的关系:注:在离子里,核电荷数 = 质子数 ≠ 核外电子数18、四种化学反应基本类型:①化合反应: 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如:A + B = AB ②分解反应:由一种物质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其它物质的反应如:AB = A + B③置换反应:由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起反 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如:A + BC = AC + B ④复分解反应:由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如:AB + CD = AD + CB19、还原反应:在反应中,含氧化合物的氧被夺去的反应(不属于化学的基本反应类型) 氧化反应:物质跟氧发生的化学反应(不属于化学的基本反应类型) 缓慢氧化:进行得很慢的,甚至不容易察觉的氧化反应自燃:由缓慢氧化而引起的自发燃烧 20、催化剂:在化学变化里能改变其它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而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在化学变化前后都没有变化的物质(注:2H 2O 2 === 2H 2O + O2 ↑ 此反应MnO 2是催化剂) 21、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物质的质量总和。
2020年中考化学总复习初中化学中考知识点归纳总结及解题技巧汇编(超强)

范文2020年中考化学总复习初中化学中考知识点归纳1/ 8总结及解题技巧汇编(超强)2020 年中考化学总复习初中化学中考知识点归纳总结及解题技巧汇编(超强)初中化学知识总结(识记部分)一、物质的学名、俗名及化学式⑴金刚石、石墨:C⑵水银、汞:Hg (3)生石灰、氧化钙:CaO(4)干冰(固体二氧化碳):CO2 (5)盐酸、氢氯酸:HCl(6)亚硫酸:H2SO3 (7)氢硫酸:H2S (8)熟石灰、消石灰:Ca(OH)2 (9)苛性钠、火碱、烧碱:NaOH (10)纯碱:Na2CO3 碳酸钠晶体、纯碱晶体:Na2CO3·10H2O (11)碳酸氢钠、酸式碳酸钠:NaHCO3 (也叫小苏打) (12)胆矾、蓝矾、硫酸铜晶体:CuSO4·5H2O (13)铜绿、孔雀石: Cu2(OH)2CO3(分解生成三种氧化物的物质) (14)甲醇:CH3OH 有毒、失明、死亡 (15)酒精、乙醇:C2H5OH (16)醋酸、乙酸(16.6℃冰醋酸)CH3COOH(CH3COO醋酸根离子)具有酸的通性 (17)氨气:NH3 (碱性气体) (18)氨水、一水合氨:NH3·H2O(为常见的碱,具有碱的通性,是一种不含金属离子的碱) (19)亚硝酸钠:NaNO2 (工业用盐、有毒)二、常见物质的颜色的状态 1、白色固体:MgO、P2O5、CaO、 NaOH、Ca(OH)2、KClO3、KCl、Na2CO3、 NaCl、无水 CuSO4;铁、镁为银白色(汞为银白色液态) 2、黑色固体:石墨、炭粉、铁粉、CuO、MnO2、Fe3O4▲KMnO4 为紫黑色 3、红色固体:Cu、Fe2O3 、HgO、红磷▲硫:淡黄色▲ Cu2(OH)2CO3 为绿色 4、溶液的颜色:凡含 Cu2+的溶液呈蓝色;凡含 Fe2+的溶液呈浅绿色;凡含 Fe3+ 的溶液呈棕黄色,其余溶液一般不无色。
(高锰酸钾溶液为紫红色) 5、沉淀(即不溶于水的盐和碱):①盐:白色↓:CaCO3、BaCO3(溶于酸) AgCl、 BaSO4(也不溶于稀 HNO3) 等②碱:蓝色↓:Cu(OH)2 红褐色↓:Fe(OH)3 白色↓:其余碱。
【精品】2020年中考化学总复习(人教版)基础知识讲练手册:第十二单元 化学与生活

第十二单元化学与生活考标要求备考指津1.知道食物中的营养素:蛋白质、糖类、油脂、维生素、无机盐和水以及它们与人类健康的关系。
2.知道钙、铁、锌、碘等对人体健康的重要作用;知道某些物质(如甲醛、黄曲霉素等)对人体健康的影响,认识掌握化学知识能帮助人们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3.能区分有机物和无机物;能区分生活中常见的天然材料与合成材料,知道常见的合成纤维、塑料、合成橡胶及其应用;了解使用合成材料对人和环境的影响。
4.知道具有热塑性及热固性的高分子材料的用途。
5.初步认识新材料的开发与社会发展的密切关系。
1.结合常见的食物或药品的标签,考查营养元素的识别;元素和营养素对人体的作用、重要元素缺乏、有害元素对人体的危害等一直是命题的主要内容。
常见题型有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和探究题。
2.密切联系现代生活实际,结合新材料的开发,考查学生对有机物及有机合成材料的识别及其性质和用途的认识,特别是一些新型合成材料的认识,体现化学与社会发展的关系;白色污染的原因、危害及防治是学业水平考试的重点,通过这些知识的考查,认识合成材料的两面性,提高同学们的环保意识。
常见题型有选择题、填空题、信息题和鉴别题。
考点梳理考点一、人类重要的营养物质1.营养素食物中的成分主要有蛋白质、糖类、油脂、维生素、无机盐和水六大类。
2.蛋白质(1)构成:蛋白质是由多种氨基酸构成的极为复杂的化合物。
(2)消化过程:人体通过食物获得的蛋白质――→进入胃肠――――――→与水反应转化成氨基酸――――――→通过肠壁进入血液循环—⎪⎪⎪――→部分被氧化生成尿素、二氧化碳和水――→部分重新组成蛋白质(3)几种蛋白质的功能:①血红蛋白:在吸入氧气和呼出二氧化碳的过程中起载体作用。
②酶:是生物催化剂,具有专一性,而且是在体温和接近中性的条件下进行的。
(4)变质:有些物质如甲醛等会与蛋白质反应破坏蛋白质的结构,使其变质。
(5)生理功能:构成细胞的基本物质,是机体生长及修补受损组织的主要原料。
2020年人教版中考化学总复习资料汇总--课本知识全册精编版

中考化学课本知识梳理走进化学世界1、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基础科学。
2、我国劳动人民商代会制造青铜器,春秋战国时会炼铁、炼钢。
3、绿色化学-----环境友好化学 (化合反应符合绿色化学反应)①四特点P6(原料、条件、零排放、产品)②核心:利用化学原理从源头消除污染4、蜡烛燃烧实验(描述现象时不可出现产物名称)(1)火焰:焰心、内焰(最明亮)、外焰(温度最高)(2)比较各火焰层温度:用一火柴梗平放入火焰中。
现象:两端先碳化;结论:外焰温度最高(3)检验产物 H2O:用干冷烧杯罩火焰上方,烧杯内有水雾CO2:取下烧杯,倒入澄清石灰水,振荡,变浑浊(4)熄灭后:有白烟(为石蜡蒸气),点燃白烟,蜡烛复燃。
说明石蜡蒸气燃烧。
6、学习化学的重要途径——科学探究一般步骤: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设计实验→实验验证→记录与结论→反思与评价实验:一、常用仪器及使用方法(一)用于加热的仪器--试管、烧杯、烧瓶、蒸发皿、锥形瓶可以直接加热的仪器是--试管、蒸发皿、燃烧匙只能间接加热的仪器是--烧杯、烧瓶、锥形瓶(垫石棉网—受热均匀)可用于固体加热的仪器是--试管、蒸发皿可用于液体加热的仪器是--试管、烧杯、蒸发皿、烧瓶、锥形瓶不可加热的仪器——量筒、漏斗、集气瓶(二)测容器--量筒量取液体体积时,量筒必须放平稳。
视线与刻度线及量筒内液体凹液面的最低点保持水平。
量筒不能用来加热,不能用作反应容器。
量程为10毫升的量筒,一般只能读到0.1毫升。
(三)称量器--托盘天平(用于粗略的称量,一般能精确到0.1克。
)注意点:(1)先调整零点(2)称量物和砝码的位置为“左物右码”。
(3)称量物不能直接放在托盘上。
一般药品称量时,在两边托盘中各放一张大小、质量相同的纸,在纸上称量。
潮湿的或具有腐蚀性的药品(如氢氧化钠),放在加盖的玻璃器皿(如小烧杯、表面皿)中称量。
(4)砝码用镊子夹取。
添加砝码时,先加质量大的砝码,后加质量小的砝码(先大后小)(5)称量结束后,应使游码归零。
【精品】2020年中考化学总复习(人教版)基础知识讲练手册: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

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考标要求备考指津1.知道化学研究的对象,体会化学与人类发展进步的关系。
2.初步理解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并能判断一些易分辨的、典型的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3.了解物质的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的本质区别,知道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
4.知道物质发生化学变化伴随有能量的变化。
5.知道进行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
6.能识别并初步学会使用常见的化学仪器及使用仪器时注意事项。
7.初步学会药品的取用、物质的加热、仪器的连接和洗涤等基本实验操作。
学会运用观察实验方法获取信息,学会书写探究活动报告。
1.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判断、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判断一直都是中考的热点,主要考查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
往往通过生活中的变化、古诗词及成语中隐含的变化进行考查。
题型以选择题和填空题为主。
2.给出物质的用途,判断物质的性质;给出新材料,根据材料的应用判断物质的性质。
3.化学实验中常见仪器的认识、使用及注意事项,化学实验基本操作规范是近年学业水平考试的热点,难度一般不大。
4.加强对实验室规则、安全实验常识及事故处理方法的考查,更加注重对学生科学实验习惯和意外实验事故处理常识的考查。
另外,以实验探究方式出现的综合题也成为主要考查的热点。
考点梳理考点一、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1.化学的研究对象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科学。
2.化学知识的发展和运用(1)道尔顿和阿伏加德罗等科学家的研究,创立了原子论和分子学说,奠定了近代化学基础。
(2)1869年,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发现了元素周期律并编制出元素周期表,使化学学习和研究变得有规律可循。
(3)绿色化学的提出,使更多的化学生产工艺和产品向着环境友好的方向发展。
考点二、物质的变化范围用途性质变化考点四、科学探究1.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第一,提出问题;第二,建立假设;第三,收集证据(包括设计实验方案、进行实验等);第四,获得结论;第五,交流评价。
2020年中考化学复习资料大全

2020年中考化学复习资料大全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1、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基础科学。
2、我国劳动人民商代会制造青铜器,春秋战国时会炼铁、炼钢。
4、蜡烛燃烧实验(描述现象时不可出现产物名称)(1)火焰:焰心、内焰(最明亮)、外焰(温度最高)(2)比较各火焰层温度:用一火柴梗平放入火焰中。
现象:两端先碳化;结论:外焰温度最高(3)检验产物H2O:用干冷烧杯罩火焰上方,烧杯内有水雾CO2:取下烧杯,倒入澄清石灰水,振荡,变浑浊(4)熄灭后:有白烟(为石蜡蒸气),点燃白烟,蜡烛复燃。
说明石蜡蒸气燃烧。
5、吸入空气与呼出气体的比较结论:与吸入空气相比,呼出气体中O2的量减少,CO2和H2O的量增多(吸入空气与呼出气体成分是相同的)6、科学探究: 一般步骤: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设计实验→实验验证→记录与结论→反思与评价7、化学实验(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一、常用仪器及使用方法(一)用于加热的仪器--试管、烧杯、烧瓶、蒸发皿、锥形瓶可以直接加热的仪器是--试管、蒸发皿、燃烧匙只能间接加热的仪器是--烧杯、烧瓶、锥形瓶(垫石棉网—受热均匀)可用于固体加热的仪器是--试管、蒸发皿可用于液体加热的仪器是--试管、烧杯、蒸发皿、烧瓶、锥形瓶不可加热的仪器——量筒、漏斗、集气瓶(二)测容器--量筒量取液体体积时,量筒必须放平稳。
视线与刻度线及量筒内液体凹液面的最低点保持水平。
量筒不能用来加热,不能用作反应容器。
量程为10毫升的量筒,一般只能读到0.1毫升。
(三)称量器--托盘天平(用于粗略的称量,一般能精确到0.1克。
)注意点:(1)先调整零点(2)称量物和砝码的位置为“左物右码”。
(3)称量物不能直接放在托盘上。
一般药品称量时,在两边托盘中各放一张大小、质量相同的纸,在纸上称量。
潮湿的或具有腐蚀性的药品(如氢氧化钠),放在加盖的玻璃器皿(如小烧杯、表面皿)中称量。
(4)砝码用镊子夹取。
2020中考化学总复习资料大全

2020中考化学总复习资料大全第1单元走进化学世界1、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基础科学。
2、我国劳动人民商代会制造青铜器,春秋战国时会炼铁、炼钢。
3、绿色化学-----环境友好化学 (化合反应符合绿色化学反应)①四特点P6(原料、条件、零排放、产品)②核心:利用化学原理从源头消除污染4、蜡烛燃烧实验(描述现象时不可出现产物名称)(1)火焰:焰心、内焰(最明亮)、外焰(温度最高)(2)比较各火焰层温度:用一火柴梗平放入火焰中。
现象:两端先碳化;结论:外焰温度最高(3)检验产物 H2O:用干冷烧杯罩火焰上方,烧杯内有水雾CO2:取下烧杯,倒入澄清石灰水,振荡,变浑浊(4)熄灭后:有白烟(为石蜡蒸气),点燃白烟,蜡烛复燃。
说明石蜡蒸气燃烧。
5、吸入空气与呼出气体的比较结论:与吸入空气相比,呼出气体中O2的量减少,CO2和H2O的量增多(吸入空气与呼出气体成分是相同的)6、学习化学的重要途径——科学探究一般步骤: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设计实验→实验验证→记录与结论→反思与评价化学学习的特点:关注物质的性质、变化、变化过程及其现象;7、化学实验(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一、常用仪器及使用方法(一)用于加热的仪器--试管、烧杯、烧瓶、蒸发皿、锥形瓶可以直接加热的仪器是--试管、蒸发皿、燃烧匙只能间接加热的仪器是--烧杯、烧瓶、锥形瓶(垫石棉网—受热均匀)可用于固体加热的仪器是--试管、蒸发皿可用于液体加热的仪器是--试管、烧杯、蒸发皿、烧瓶、锥形瓶不可加热的仪器——量筒、漏斗、集气瓶(二)测容器--量筒量取液体体积时,量筒必须放平稳。
视线与刻度线及量筒内液体凹液面的最低点保持水平。
量筒不能用来加热,不能用作反应容器。
量程为10毫升的量筒,一般只能读到0.1毫升。
(三)称量器--托盘天平(用于粗略的称量,一般能精确到0.1克。
)注意点:(1)先调整零点(2)称量物和砝码的位置为“左物右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编者寄语
有人说:“化学是人类进步的关键”。还有人用数据证明:全世界的科学家中有 50% 以上是 与化学有关的 ! 可见,化学是何其重要 ! 而初中化学课程正是促进同学们化学核心素养形成和发展 的启蒙课程,是为同学们适应现代社会生活和继续学习高中化学打基础的关键课程。为了实现初 中化学课程的目标,不仅在新授课时要认真领会所学知识,更要重视复习环节。本手册为同学们 提供了“专题化”的“化学复习良策”,那就是通过专题复习,加深对旧知识的理解,找到不同 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提高知识的概括性和系统化水平,促进知识向能力的转变,增强分析和 解决化学问题的能力。具体说来,就是遵循下面的路径:
第二步,对照“目标要求”栏目,思考一下自己是否达到了本专题知识的内容要求和学业要求? 无法确切回答是吗?瞄着这些目标要求,进入下一个步骤。
第三步,试着回答一下“问题思考”栏目中的有关问题。当克服一切困难解决了它们,你就 实现了本专题疑难困惑的“华丽突破”。
第四步,耐着性子,扎扎实实完成“知识梳理”栏目中有关“主要知识”的填空吧。如果你 想跳过这个环节,那么其中的许多细节可能会成为阻挡你顺利通过学考大关的绊脚石哦 !
最后,来几场“模拟演练”吧,看看牛刀小试的结果是否佐证了小编前面的说辞? 达尔文说:最有价值的知识是关于方法的知识。掌握科学的复习方法,你将拥有制胜的利器 ! 希望你拥有了《初中总复习·化学》,就从此多了份欣喜,她能开启你通往理想王国的大门,助 你踏上通往成功的阶梯 !
专题研究
专题一 化学实验技能……………………………………………… 1 专题二 物质构成与组成…………………………………………… 12 专题三 化学用语及其意义………………………………………… 19 专题四 物质的性质与变化………………………………………… 28 专题五 常用的化学计量…………………………………………… 37 专题六 空气和氧气………………………………………………… 47 专题七 燃烧与燃料………………………………………………… 59 专题八 溶解与结晶………………………………………………… 68 专题九 酸、碱、盐………………………………………………… 78 专题十 复分解反应………………………………………………… 87 专题十一 海洋资源与利用………………………………………… 95 专题十二 金属和金属材料………………………………………… 103 专题十三 化学与生活……………………………………………… 114 专题十四 化学与社会发展………………………………………… 121
模拟演练
模拟演练一…………………………………………………………… 183 模拟演练二…………………………………………………………… 188 模拟演练三…………………………………………………………… 192 模拟演练四…………………………………………………………… 197 模拟演练五…………………………………………………………… 202 模拟演练六…………………………………………………………… 207 模拟演练七…………………………………………………………… 212 模拟演练八…………………………………………………………… 216
$"C D E F G H I J K L L M N O & K P
" "
8&pq
%"C D E Q - ( R ST U V W X Y Z [ " #""%"!r : 5 6 + , ? 5 6 7 8 " # ) * & q s
专题十五 物质的分离与提纯……………………………………… 131 专题十六 物质的制备与检验……………………………………… 141 专题十七 守恒与循环……………………………………………… 150 专题十八 科学探究………………………………………………… 158 专题十九 解题思路指导…………………………………………… 173
第五步,去实现“核心突破”吧,让那些能支撑本专题核心观念的知识得到深化理解和迁移应用, 这相当于在承载你奔向人生成功的机车燃油中融入了助燃剂,为“学考制胜”提速,为人生顺达奠基 !
第六步,不负韶华,戮力前行,打好“拓展应用”攻坚战 ! 如果你能独立、正确地完成“拓展应用” 的所有题目,恭喜你,不仅能迎来学考的马到成功,就连未来的高中化学学习也会一路顺风 !
参考答案
………………………………………………………………………… 221
!"#!$%&'()!
*+,-
"
%.,-
########################""########################
!"! " # $ % & ' ( ) * + , & - ( . / 0 1 "
第一步,聚焦专题的标题吧。准备一个笔记本,列出你记忆中有关本专题的知识点,并按照 自己的理解找出这些知识点之间的联系,构建本专题的知识网络。在这个过程中你会发现有些知 识已经不能准确再现了,有些知识也仅仅有个大概印象了,出现这些情况就需要你翻开课本进行 查缺补漏。完成了这个知识网络,你仅仅初尝了“复”的喜悦,至于“习”嘛,那是接下来的事。
234&5678
" "!"!
de
fg
&
+,
@ h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ij
(
k
#"! 9 : 5 6 ; < = > 5 6 $ % ? + , @ ! A B ""#"! = > Z l & + , @ 9 : 5 6 < m n ^ + ,
78
"$"! " # I a ) * & 5 6 7 8@ ! o e 5 6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