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术语翻译的标准
翻译的定义

翻译的定义1.翻译的定义1980年,我国著名翻译家张培基先生在《英汉翻译教程》一书的绪论中,从语言学的角度为翻译下了这样的定义:“翻译是运用一种语言把另一种语言所表达的思维内容准确而完整地重新表达出来的语言活动。
”冯庆华先生在《实用翻译教程》一书中则从语言学和文艺学的双重角度界定了翻译的本质:“翻译是许多语言活动中的一种,它是用一种语言形式把另一种语言形式里的内容重新表现出来的语言实践活动。
翻译是一门艺术,是语言艺术的再创作。
”2. 翻译的标准我国比较系统全面论述翻译标准的是清末著名翻译家严复,他在《天演论·译例言》(1898)中提出“信达雅”的翻译标准。
他说:译事三难,信、达、雅。
求其信,已大难矣。
顾信矣不达,虽译犹不译也,则达尚焉。
…………此在译者将全文神理,融会于心,则下笔抒词,自然互备。
至原文词理本深,难于共喻,则当前后引衬,以显其意。
凡此经营,皆以为达,为达即所以为信也。
易日:?修辞立诚?。
子曰:?辞达而已。
?又曰:?言之无文,行之不远?。
三者乃文章正轨,亦译事楷模,故信、达而外,求其尔雅。
……这三条标准对后世的翻译实践起了巨大的指导作用,一百多年来,中国译界虽然对它的褒贬一直未断,特别是对其中的“雅”字多有异议,因而试图提出一些新的说法,如林语堂提出“忠实、通顺、美”的标准,刘重德提出“信达切”的标准,许渊冲提出“信达优”的标准,但是,迄今为止,还没有哪一种说法能够替代“信达雅”,为大家所接受。
钱钟书先生于1964年在《林纾的翻译》一文中提出了翻译的“化境”说。
他说:文学翻译的最高标准是‘化’。
把作品从一国文字转变成另一国文字,既不能因语文习惯的差异而露出生硬牵强的痕迹,又能完全保存原有的风味,那就算得入于‘化境’。
十七世纪有人赞美这种造诣的翻译,比为原作的‘投胎转世’,躯壳换了一个,而精神姿致依然故我。
换句话说,译本对原作忠实得以至于读起来不像译本,因为作品在原文里决不会读起来像经过翻译似的。
关于MTI术语翻译标准的讨论

关于MTI术语翻译标准的讨论[摘要]在信息化浪潮下,为适应我国对应用型高层次人才的需求,MTI(Master of Translation and Interpreting)翻译专业硕士应运而生。
不同于以往的学术型硕士,专业硕士的培养更符合各个职业的需求,满足市场多元化的需要。
而培养翻译专业人才时,专业术语的翻译是检验翻译从业人员专业性的试金石。
本文从忠实性、可读性、统一性三个方面对MTI术语的翻译标准进行讨论,以期对术语翻译有一定的指导和借鉴意义。
[关键词]MTI 术语翻译翻译标准[中图分类号]H31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6)08-0071-02术语是专业领域用于表达或定义科学概念的语言单位,是一种通过语音或文字来表达或限定概念的约定性符号。
(冯志伟,2011)术语翻译就是用译入语再现原语术语所承载的信息,实现科技及社会科学的跨文化交流。
目前,国内对于术语翻译的研究尚处于空白。
而随着翻译专业硕士(MTI)这一新兴专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英语专业人才及学者开始关注翻译实践与研究。
术语翻译能力体现的是译者译文的专业性与科学性。
因此,无论是作为翻译硕士入学阶段考试测试的题目,还是日后教学的课程项目,术语翻译都对翻译行业从业人员具有重要意义,对术语翻译设定相应翻译标准也就成为了规范术语翻译的重要途径。
本文将从忠实性、可读性及统一性三方面对MTI当中常出现的术语翻译进行讨论。
一、忠实性忠实性即是以文本为中心的翻译标准(text-centered criteria),是泰特勒的翻译三原则,费道罗夫、卡特福德以及巴尔胡达罗夫都曾提出的“等值”概念,其中的文本等值(textual equivalence)与形式对应(formal correspondence)都肯定了忠实性作为翻译标准的基础。
下面笔者就从文本内容与语言形式两个方面来讨论忠实性原则。
(一)文本等值“文本等值”的含义是指译文的文本内容应与原文的文本内容相一致。
论法律术语的特征及翻译原则

论法律术语的特征及翻译原则一、前言我国对外交往日益增多,随之而来的法律活动也日益频繁,而一切法律活动都离不开法律法规的监管,因此,对国内外的法律法规的翻译需求空前旺盛。
但是受法律翻译人员专业水平和翻译态度的影响,我国法律文件的翻译质量不容乐观。
有些法律法规的翻译,在词汇层面并没有尽最大的可能体现出法律文体同其他文体的差异,不符合法律词汇特征的翻译随处可见。
此外,将原文本中的同一法律概念在目标文本中用多个不同的法律术语表述的情况也不鲜见,例如《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英文译本将对著作权的“侵犯”时而译成“prejudice”(如第12条)时而译成“infringe”(如第48条)。
鉴此,为了提高法律翻译的质量,有必要在了解法律术语的特征的基础上探讨其翻译的出路。
二、法律术语的特征法律词汇是法律的构成要素之一,由法律术语和日常用语构成。
法律术语是指“具有专门法学涵义的语词”[1](p42)。
法律术语为法学专业领域内的交流提供方便。
法律术语的来源也有多种途径,有的从常用词汇转化而来,有的从古代的法律沿用至今,也有的是从外国法律文件中移植而来,还有的是在法律事物实践中创造出来的。
总体来说法律术语具有以下特征。
1.词义具有明显的专业性法律文本中有一部分词汇被成为法律专业术语,也有学者如杜金镑将这类词汇称为法律核心词汇[2](P79),它们虽然数量不多,但是使用频繁,地位稳定,最具有法律语言的特征,如“法人”、“无行为能力人”、“defendant(被告)”、“estoppel(禁止翻供)”等。
它们仅仅出现在法律语体中,并使法律语体与其他语体如文学作品、科技作品和新闻报道等有十分明显的区别。
2.词义具有排他性每一个法律术语只能表达一个特定的法律概念。
法律术语的词义必须单一而固定。
任何人在任何情况下必须对其有同一的解释。
不仅法律专门术语要求词义单一,由民族共同语转化而来的法律词汇也必须表达单一的法律概念。
有些民族共同语属于多义词,但是其中一个义项在法律语境中有特定的法律含义,这种法律词汇也被称为人工法律术语[3]。
术语标准 翻译标准

术语标准翻译标准术语标准翻译标准是指在进行术语翻译时,需要遵循的一系列规范和标准。
术语标准翻译标准的制定,对于促进翻译质量的提高,保证翻译结果的准确性和规范性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下面将从术语标准和翻译标准两个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术语标准。
术语是某一特定学科、行业或领域内的专门用语,具有明确的含义和用法。
术语的规范使用对于保证专业术语的准确性和一致性非常重要。
术语标准是对于术语的定义、拼写、用法、格式等方面进行规范的标准。
在翻译过程中,遵循术语标准可以有效地保证翻译结果的准确性和规范性。
在制定术语标准时,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 术语的定义,对于每一个术语都需要明确的定义,确保翻译人员在翻译过程中能够准确理解和使用这些术语。
2. 术语的拼写,术语的拼写需要符合语言的拼写规范,避免出现拼写错误。
3. 术语的用法,不同的术语在不同的上下文中可能有不同的用法,需要对这些用法进行详细的说明,确保翻译人员能够根据具体情况正确使用这些术语。
4. 术语的格式,有些术语可能需要特定的格式,比如首字母大写、斜体等,这些格式也需要在术语标准中进行规定。
翻译标准。
翻译标准是指在进行翻译时需要遵循的一系列规范和要求。
翻译标准的制定,对于保证翻译质量、提高翻译效率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在制定翻译标准时,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 语言准确性,翻译结果需要准确地表达原文的含义,避免出现翻译错误。
2. 语言规范性,翻译结果需要符合目标语言的语法、拼写和用词规范,确保翻译结果的规范性。
3. 术语一致性,在翻译过程中需要保持术语的一致性,避免出现同一术语在不同地方有不同的翻译。
4. 上下文适应性,翻译结果需要根据具体的上下文进行调整,确保翻译结果能够准确地表达原文的意思。
术语标准和翻译标准的重要性。
术语标准和翻译标准的制定对于保证翻译质量、提高翻译效率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遵循术语标准可以保证翻译过程中术语的准确性和一致性,避免出现术语混乱和歧义。
术语翻译的直接法和间接法

术语翻译的直接法和间接法作者:沈群英来源:《中国科技术语》2015年第04期摘要:术语翻译应首选直译还是意译、直译为主还是意译为主一直是大家探讨的焦点问题。
从术语翻译的快捷性、意义传达的透明性而言,直译、意译分别厘定为直接法、间接法,并结合术语的音形义,构建出共性于直译、意译下的多种翻译形态,提出以直译为基础、直译与意译相结合的术语翻译之道。
关键词:术语,翻译手段与技巧,直接法,间接法中图分类号:H059;H08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 -8578( 2015) 04-0027 -06在全球化、信息化时代,人们常常“根据科学概念、现象、事物的功能作用、学科领域、材料类别、外部形状、语音特点、发明人的姓氏等信息”创制母语术语,同时随着日益频繁的国际技术交流与合作,术语通过语际翻译连同它标记的新事物、新概念的传播领域越来越广,术语运用越来越大众化。
术语在不同自然语言之间进行转换形成外来术语,如汉语的X射线、信息技术以及因特网(Internet)等。
术语的语际翻译要确保新概念、新技术的广泛传播和运用,更要注意翻译方法的选择与运用。
一术语的译法主张术语“是专业领域中用来表示特定理论体系中普遍概念的专用词汇单位”。
术语的典型特点是能够准确表达概念和称名事物,具有单义性。
按照语法单位层级划分,术语可分为具有命名和定义功能的独词素词,如力、电、mumps(痄腮)、euro(欧元)等,以及两个或多个词素的词组(短语)。
多语素术语包含词缀式、合成式、缩略式,如医学术语重症监护室(intensive care umt,ICU)、恐高症(acrophobia)、高血压(hypertension)、酒精中毒(alcohol intoxication)等。
术语有利于普及知识、推广技术,因而语际翻译意义重大。
术语翻译属于词级翻译单位,首选直译还是意译、是直译为主还是意译为主一直是大家探讨的焦点问题。
1.两个传统译法术语——直译与意译“翻译理论的核心是翻译问题。
试论科技翻译的标准和科技术语的翻译原则

试论科技翻译的标准和科技术语的翻译原则一、本文概述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深入和科技领域的迅猛发展,科技翻译在促进国际科技交流、推动科技进步、传播科技知识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然而,科技翻译并非简单的语言转换,它涉及到专业术语的准确传达、科技概念的深入理解以及文化背景的有效融合。
因此,制定一套适用于科技翻译的标准和科技术语的翻译原则,对于提高科技翻译质量、促进国际科技合作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旨在探讨科技翻译的标准和科技术语的翻译原则,以期为科技翻译实践提供理论支持和指导。
本文将概述科技翻译的重要性和挑战,分析当前科技翻译领域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在此基础上,本文将提出一套科技翻译的标准,包括准确性、专业性、流畅性和可读性等方面,以确保科技翻译的质量。
同时,本文还将探讨科技术语的翻译原则,包括直译、意译、音译等方法的运用,以及如何处理术语的歧义和跨文化差异。
本文将通过案例分析的方式,具体阐述科技翻译标准和科技术语翻译原则的应用。
这些案例将涵盖不同领域、不同语言的科技翻译实践,旨在展示如何在实际操作中运用这些标准和原则,提高科技翻译的准确性和专业性。
本文将总结科技翻译的发展趋势和未来展望,提出针对未来科技翻译领域的建议和对策。
这些建议和对策将围绕提高翻译质量、加强国际合作、培养专业人才等方面展开,以期为科技翻译领域的持续发展和进步提供有益参考。
二、科技翻译的标准科技翻译,作为翻译领域的一个重要分支,其翻译标准具有其独特性和严谨性。
科技翻译的首要标准就是准确性。
由于科技文本涉及大量的专业术语和复杂的概念,任何细微的误解或错译都可能导致信息的失真,甚至可能对科技研究和实践产生误导。
因此,科技翻译必须严格遵循原文,确保译文的每一个术语、每一个概念都准确无误。
除了准确性,清晰性也是科技翻译的重要标准。
科技文本的读者通常是专业人士,他们需要的不仅仅是准确的信息,还需要易于理解的语言表达。
因此,科技翻译需要在保持原文信息的基础上,尽可能使用简洁明了的语言,避免使用过于复杂或模糊的表述。
论术语翻译的标准

6
小结
小结 术语翻译的标准问题是术语翻译研究的基本问题, 也是非常关键而重要的问题。译者应尽可能兼顾 准确性、可读性、透明性三者。准确性是第一位 的,可读性和透明性不能以牺牲准确性为代价。
但是,为确保准确性,可读性和透明性是可以适
当牺牲的。
谢谢大家
“今夫名词者,译事之权舆也,而亦为之
归宿。言之必有物也,术之必有涂也,非 是且靡所托始焉,故曰权舆。识之其必有 兆也,指之必有橥也,否则随之亡焉,故 曰归宿。”
”
2
准确性
“ 术语翻译首先要考虑准确性。
术语翻译的准确性就是术语要能表达原文 的意义,不能误导读者。
”
3
可于使用。 当准确性和可读性不可兼顾时,我们主张“宁准而不可读”。宁要“语
如:Nuclear Non-proliferation Treaty 译为“核不扩散条约”而
很多英汉词典将其译作“防止核扩散条约” 当有些译名只考虑透明性,会引起误解时,就必须做出适当调整。 如:error analysis 译作“错误分析”最好译为“误差分析”
5
约定俗成
面对一个术语有几个不同译名的情况,有人呼吁“统一”, 也有人主张,不要人为干涉,特别是不要行政干预。语言 有自己的规律。语言的能指和所指,在本质上是任意的, 是不随人类的理性改变的。 如:“的士”、“网吧”等词,刚刚出现时,有很多人反 对,但是这些词我们至今还在使用。因为语言是约定俗成 的,只要大多数人这么用,它就是正确的。
术语翻译的标准术语翻译的标准术语翻译的重要性准确性可读性透明性约定俗成小结contents目录近代中国翻译第一人严复特别看重术语翻译
术语翻译的标准
目录
CONTENTS
论商务翻译教学中的术语翻译问题

论商务翻译教学中的术语翻译问题1. 引言1.1 研究背景商务翻译教学是商务英语专业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国际贸易的不断发展和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深入,商务翻译教学越来越受到重视。
在商务翻译教学中,术语翻译一直是一个重要且具有挑战性的问题。
随着各行各业的发展,商务术语日新月异,对翻译者的术语功底和翻译技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研究商务翻译教学中的术语翻译问题,对于提高商务翻译专业人才的水平,促进商务领域的交流与合作具有重要的意义。
目前,关于商务翻译教学中的术语翻译问题的研究还比较有限。
大部分研究侧重于翻译理论和实践的研究,对于商务翻译教学中的具体问题缺乏系统性的研究。
有必要对商务翻译教学中的术语翻译问题进行深入探讨,为商务翻译教学的改进和提升提供有益的参考。
1.2 研究目的商务翻译教学中的术语翻译问题一直是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本研究旨在通过深入探讨商务翻译教学中的术语翻译问题,从而更好地认识和理解这一领域的挑战和机遇。
具体而言,我们的研究目的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分析商务翻译教学的特点,探讨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和教师所面临的挑战和需求,以提供更有效的教学方法和策略。
2. 探讨术语翻译问题的影响因素,包括语言差异、文化差异以及专业知识等因素,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对这些问题。
3. 探讨不同的术语翻译方法,并在实际案例中进行分析和比较,以便为学生提供更具实践性和针对性的教学内容。
通过以上研究目的的达成,我们希望能够为商务翻译教学提供更具启发性和实用性的参考,促进该领域的发展和进步。
2. 正文2.1 商务翻译教学的特点商务翻译教学的特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商务翻译教学要求师生具备扎实的语言功底和广泛的商务知识。
在商务翻译课堂上,不仅要注重语言的准确性和流畅性,还要注重商务领域的专业知识的传授。
商务翻译教学强调实践性。
教师经常会引入真实的商务文件、合同、演讲稿等材料,让学生进行实际翻译和口译练习,为将来的职业发展做好准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2
准确性
“ 术语翻译首先要考虑准确性。
术语翻译的准确性就是术语要能表达原文 的意义,不能误导读者。
”
3
可读性
可读性
一个好的译名还必须具有可读性,便于使用。 当准确性和可读性不可兼顾时,我们主张“宁准而不可读”。宁要者。
玄奘主张,不得已时,可以音译。除了玄奘五不翻中“顺古故”的情况, 其他情况下的不翻译,都是为求准确而牺牲可读性。但这种可读性的丧 失是暂时的,随着时间推移,读者熟悉了这些音译词,它们就有了跟意 译词一样的可读性。
4
透明性
透明性
译名的透明性是指读者能从译名轻松地辩认出词源,能轻松地回译。
如:Nuclear Non-proliferation Treaty 译为“核不扩散条约”而
很多英汉词典将其译作“防止核扩散条约” 当有些译名只考虑透明性,会引起误解时,就必须做出适当调整。 如:error analysis 译作“错误分析”最好译为“误差分析”
5
约定俗成
面对一个术语有几个不同译名的情况,有人呼吁“统一”, 也有人主张,不要人为干涉,特别是不要行政干预。语言 有自己的规律。语言的能指和所指,在本质上是任意的, 是不随人类的理性改变的。 如:“的士”、“网吧”等词,刚刚出现时,有很多人反 对,但是这些词我们至今还在使用。因为语言是约定俗成 的,只要大多数人这么用,它就是正确的。
6
小结
小结 术语翻译的标准问题是术语翻译研究的基本问题, 也是非常关键而重要的问题。译者应尽可能兼顾 准确性、可读性、透明性三者。准确性是第一位 的,可读性和透明性不能以牺牲准确性为代价。
但是,为确保准确性,可读性和透明性是可以适
当牺牲的。
谢谢大家
术语翻译的标准
目录
CONTENTS
术语翻译的重要性
准确性 可读性
1 2 3 5
4
透明性
约定俗成
6
小结
1
术语翻译的重要性
“
近代中国翻译第一人严复,特别看重术语 翻译。
“今夫名词者,译事之权舆也,而亦为之
归宿。言之必有物也,术之必有涂也,非 是且靡所托始焉,故曰权舆。识之其必有 兆也,指之必有橥也,否则随之亡焉,故 曰归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