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法考备考考点:国家赔偿的概念和特征

合集下载

国家赔偿法-PPT课件

国家赔偿法-PPT课件
偿程序的特点。
掌握:国家赔偿主体的各种模式;确立 国家赔偿范围的标准;国家赔偿范围中
存在的问题;涉外国家赔偿程序。
一般了解:外国国家赔偿的主体、范围
和程序。
.
10
第一节 国家赔偿的主体
• 一、国家赔偿主体的概念和种类

国家赔偿主体是指对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
行使职权过程中的侵权行为承担赔偿责任的法律
• (二)有利于人民法院正确受理和审理国家赔偿案件。 • (三)有利于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正确行使国家
赔偿请求权。
• 二、确定国家赔偿范围的标准 • (一)主体标准 (二)行为标准 (三)损害标准
.
13
第二节 国家赔偿的范围
• 三、我国国家赔偿的范围 • 《国家赔偿法》采取概括与列举、排除与肯定、行为与
• 国家赔偿与行政赔偿 • 国家赔偿与国家补偿 • 国家赔偿与民事赔偿 • 行政赔偿与司法赔偿 • 国家赔偿与公有公共设施致害赔偿
.
2
第二节 国家赔偿法
一、国家赔偿法的概念
• 广义的国家赔偿法是指有关国家赔偿 的所有法律规范的总称。包括宪法、民 法、诉讼法、行政法和特别法中关于国 家赔偿的各种法律规范。
四、国家赔偿法的作用
• 我国建立国家赔偿制度,是落实宪法原则; • 保障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 • 监督和改进国家机关工作,促进其依法行使职
权。
.
5
第三节 国家赔偿制度的产生和发展
一、国家赔偿制度产生发展的历史阶段
(一)国家赔偿制度的全面否定阶段 (二)国家赔偿制度的相对肯定阶段 (三)国家赔偿的全面肯定阶段
权利相结合的方式规定国家赔偿的范围。 • (一)法律规定 • 《国家赔偿法》第3条规定,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

国家赔偿法总结

国家赔偿法总结

国家赔偿:是指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对于其所有的以国家名义而实施的行为所造成的损害进行赔偿的行动..国家赔偿的特征:①国家赔偿的主体是国家;即国家承担责任;机关履行赔偿义务..②国家赔偿是以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违法行使职权为前提..③国家赔偿必须依照法律的规定来进行实施..国家赔偿法:是指涉及国家赔偿责任的各种法律规范的总称;包括宪法、民法、诉讼法、行政法和特别法中关于国家赔偿的各种法律规范;以及在国家赔偿方面的司法判例..国家赔偿制度的主要理论根据:①人民主权学说②法律拟制说③公平负担理论..我国的国家赔偿法典诞生于1994年..世界上首次通过国家的宪法对于国家的赔偿责任作出规定的是德国的魏玛宪法..法国是西方国家中最早确立国家赔偿制度的国家..我国历史上首次将国家赔偿写入了宪法文本是1947年的中华民国宪法..西方国家国家赔偿责任归责原则具有代表性的有:①以法国为代表的以公务过错理论为主;危险责任原则为辅的归责原则体系..②以德、日等过实行的以过错责任主观过错为归责原则的体系③以英美等过实行的以过错责任公务过错为归责原则的体系..法国关于无过错责任原则的理论主要有两种学说;其分别是危险责任说、公共负担平等说.. 归责是指行为人因其行为和物件致他人损害的事实发生以后;应依据何种根据时期负责..赔偿归责原则包括:①过错归责原则..指行为人因存在过错;从而应对其造成的损害承担侵权赔偿责任的规则原则..英美德日..公务过错归责原则在法国..②无过错归责原则..只要损害结果发生;国家就要承担赔偿责任..③违法归责原则..瑞士..国家赔偿责任构成要件:侵权主体要件、行为要件、损害结果要件、因果关系要件、法律规定要件..法国关于无过错责任原则的理论主要有两种学说;即危险责任说和公共负担平等说..行政赔偿:指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行使行政权力时;违法侵犯公民、法人及其其他组织并造成损害的;由国家依法承担赔偿责任的法律制度..行政赔偿的特征:行政赔偿的主体是国家;即国家是赔偿责任的承担者;但具体的赔偿义务由法定赔偿义务机关履行;行政赔偿的产生以行政主体及其工作人员违法行使职权为前提..侵犯人身自由权的行为:违法拘留;违法采取限制公民人身自由的行政强制措施:违法劳动教养;违法强制治疗与强制戒毒;违法强制遣送;违法强制扣留;违法即时强制..非法拘禁;以其他方法剥夺公民人身自由..侵犯生命健康权的行为:以殴打等暴力行为或者唆使他人以殴打等暴力行为造成公民身体伤害或者死亡;违法使用武器警械造成公民身体伤害与死亡..;造成公民身体伤害或死亡的其他违法行为;名誉权与荣誉权..侵犯财产权利的行为:违法罚款;违法吊销许可证和执照..违法责令停产停业..违法没收财物..其他违法行使处罚权行为的情形:违法查封财产..违法扣押财产..违法冻结财产..违反国家规定征收财物、摊派费用..造成财产损害的其他违法行为..行政赔偿责任的例外有:①行政机关工作人员与行使职权无关的个人行为..②因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自己的行为致使损害发生..③法律规定的其他情形;不可抗力、紧急避险、第三人过错;正当防卫..行政赔偿请求人:是指因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违法行使职权行为时;使其合法权益遭受损害;依法请求国家予以赔偿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行政赔偿义务机关:指依法履行行政赔偿义务;接受行政赔偿请求;支付行政赔偿费用;参加赔偿诉讼的行政机关或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行政赔偿义务机关确认原则是:谁侵权;谁赔偿..行政赔偿义务机关包括:①实施行政侵害的行政机关..②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③委托的行政机关..④赔偿义务机关被撤销后的赔偿义务机关..⑤行政复议机关..单独提出赔偿请求程序:指行政赔偿请求人向行政赔偿义务机关提出行政赔偿请求;由行政赔偿义务机关进行处理程序;或者不服行政赔偿义务机关处理决定而向人们法院提出行政赔偿诉讼;由人们法院作出处理决定的程序..行政赔偿处理方式:协议式、决定式..行政赔偿处理审查内容:赔偿义务机关已经被依法确认违法的具体行政行为是否给行政相对人造成损害以及损害的程度;行政相对人已经受到的损害与行政赔偿义务机关被依法确认的具体行政行为是否存在因果关系;针对行政相对人赔偿的具体方式和标准..行政机关法制机构应全面地审查和核实;提出处理意见..行政赔偿程序的种类:单独赔偿程序和一并赔偿程序..单独处理程序包括行政处理程序和行政赔偿诉讼程序..司法赔偿:指国家司法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行使司法权的过程中因为违法侵犯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并给其人身权和财产权造成损害;国家应该承担的赔偿责任..司法赔偿的归责原则作用:违法兼结果责任原则..侵犯人身权利的刑事赔偿:错误拘留;错误逮捕;再审改判无罪、原判刑罚已经执行的、刑讯逼供和殴打等暴力行为;违法使用武器、警械的..侵犯财产权的刑事赔偿:违法对财产采取查封、扣押、冻结、追缴等措施;再审改判无罪;原判罚金、没收财产已经执行的.. 违法采取保全措施:违法证据保全;违法财产保全;违法采取保全措施..违法采取排除妨害诉讼强制措施的司法赔偿:①采取排除妨害诉讼强制措施②违法采取排除防害诉讼强制措施..错误执行判决、裁定和其他生效法律文书..国家不承担刑事赔偿责任种类:1、因公民自己的行为导致损害发生..①因公民自己作虚伪陈述;或者故意伪造其他有罪证据被羁押或者被判处刑罚的..②因公民自残、自伤等故意行为致使损害发生的..2、不负刑事责任的人被羁押的;3、依照刑事诉讼法第十一条规定不追究刑事责任的人被羁押的..4、行使国家侦查、检察、审判、监狱管理职权的机关的工作人员与行使职权无关的个人行为..5、法律规定国家不承担赔偿责任的其他情况..司法赔偿请求人:是指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合法的人身权和财产权收到国家司法机关或司法机关行使侦查、检察、审判、执行和监狱管理职权的损害;依法有权向赔偿义务机关请求司法赔偿的人..司法赔偿义务机关:是指国家赔偿中接受请求人的赔偿请求并对赔偿事由进行审查和做出赔偿决定;代表国家承担赔偿义务的国家机关..司法赔偿义务机关的确认:①错误拘留的赔偿义务机关;②错误逮捕的赔偿义务机关..③再审改判无罪的赔偿义务机关..④二审改判无罪的赔偿义务机关⑤在民事诉讼、行政诉讼中的赔偿义务机关..⑥司法机关工作人员的事实行为造成损害的赔偿义务司法赔偿程序:是在赔偿请求人和赔偿义务机关的参与下;国家对于因司法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刑事、民事和行政诉讼过程中侵害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而依法予以赔偿的程序;总体来看;我国的司法赔偿由三个程序组成;赔偿义务机关先行处理程序、辅以程序、人民法院的决定程序..司法赔偿请求人:是指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合法的人身权和财产权收到国家司法机关或司法机关行使侦查、检察、审判、执行和监狱管理职权的损害;依法有权向赔偿义务机关请求司法赔偿的人..司法赔偿义务机关:是指国家赔偿中接受请求人的赔偿请求并对赔偿事由进行审查和做出赔偿决定;代表国家承担赔偿义务的国家机关..司法赔偿义务机关先行处理程序:是指司法赔偿请求人申请国家赔偿必须先向赔偿义务机关提出;由赔偿义务机关受理和处理请求人赔偿请求的程序..司法赔偿复议程序:是指行使侦查、检察、监狱职权机关的上一级机关根据赔偿请求人的请求;依照法律规定对有关机关职务侵权行为进行审查;并对司法赔偿作出决定的程序..司法赔偿的决定程序:司法赔偿的决定程序是指司法赔偿请求人对复议机关的决定不服或者对人民法院的赔偿处理不服;向赔偿委员会提出申请;由赔偿委员会作出赔偿决定的程序..赔偿申请人对人民法院违法行为不予确认不服的;可以有权向上一级检察院申诉..关于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共同赔偿问题:①赔偿申请人可以像他们中任何一个机关提出赔偿申请..②应当由先收到赔偿申请的机关作为赔偿案件办理机关..国家追偿制度:是指赔偿义务机关在代表国家履行了国家赔偿责任之后;依法责令实施侵权行为的机构或人员承担部分或者全部赔偿费用的法律制度..行政追偿:是指国家在行政赔偿请求人支付赔偿费用之后;依法责令具有故意或重大过失的工作人员、受委托的组织或者个人承担部分或全部赔偿费用的制度..行政追偿的条件:①行政赔偿机关机关已经赔偿了受害人的损失..②行政机关工作人员及受委托的组织和个人对加害行为有故意或者重大过失..刑事赔偿:指司法赔偿义务机关在代表国家履行了赔偿义务之后;依法责令有责任的工作人员承担部分或全部费用的法律制度..刑事追偿的条件:①刑事赔偿义务机关已经履行了赔偿责任..②刑事追偿的案件属于法定的可以追偿的国家赔偿案件范围..刑事追偿的机关:公安机关、检察机关、审判机关、监狱管理机关等..行政追偿的程序和刑事追偿程序基本相同:立案、调查核实证据、陈述与申辩、作出决定与送单、申诉刑事、执行..行政机关工作在行使追偿权时;根据国家赔偿法的规定赔偿义务机关应当责令有故意或重大过失的工作人员、受委托的组织或个人承担部分或全部的赔偿费用..目前;在行政追偿中;被追偿人不服追偿决定的;可通过申诉途径寻求救济..国家赔偿方式的种类:金钱赔偿、返还财产;恢复原状;消除影响;恢复名誉;赔礼道歉..国家赔偿标准的原则:惩罚性原则、补偿性原则、抚慰性原则中国..侵犯公民人身自由权的;每日的赔偿金按照国家上年度职工日平均工资计算..造成身体伤害的;应支付医疗费和赔偿误工收入..造成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应支付医疗费和残疾赔偿金..造成死亡的;应当支付死亡赔偿金、丧葬费和生活费..国家赔偿费用的来源——各级财政的预算..赔偿请求人请求国家赔偿的时效为2年;自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行使职权时的行为被依法确认为违法之日起计算;但被羁押期间不计算在内..行政赔偿请求人对赔偿义务机关不予赔偿的决定不服;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赔偿诉讼的期限为收到赔偿义务机关不予赔偿的决定书之日起三个月内..行政相对人对公安机关实施的行政拘留处罚不服;申请行政复议的期限为收到行政拘留裁决书之日起5日内..。

国家赔偿法教案

国家赔偿法教案

国家赔偿法教案国家赔偿法第一章国家赔偿法概述学习内容:第一节国家赔偿概述一、国家赔偿的概念二、国家赔偿的特征第二节国家赔偿制度的产生与发展一、国家赔偿制度产生发展的历史阶段二、国家赔偿制度的理论依据三、西方国家赔偿制度的历史与现状四、我国国家赔偿制度第三节国家赔偿法概述一、国家赔偿法的概念二、国家赔偿法的渊源三、国家赔偿法的性质四、国家赔偿法的作用五、国家赔偿法的效力学习要求:(1)复述:国家赔偿的概念、国家赔偿法的概念(2)解释:国家赔偿的特征、国家赔偿法的渊源、性质、作用和效力我国国家赔偿制度、国家赔偿法的效力国家赔偿制度产生发展的历史阶段(3)分析:国家赔偿法的作用第二章国家赔偿法总则学习内容:第一节国家赔偿法的立法目的和立法依据一、国家赔偿法总则的地位与作用二、国家赔偿法的立法目的三、国家赔偿法的立法依据第二节国家侵权赔偿责任的归责原则一、国家侵权赔偿责任归责原则的概念二、西方国家赔偿归责原则三、我国国家赔偿归责原则第三节国家侵权赔偿责任的构成要件一、侵权主体要件二、行为要件三、损害结果要件四、因果关系要件五、法律规定要件学习要求学习完本章,达到以下要求:(1)复述:西方国家赔偿归责原则(2)解释:国家赔偿法总则的地位、国家赔偿法的立法目的、立法依据(3)应用:我国国家赔偿归责原则、国家侵权赔偿责任的构成要件第三章行政赔偿概述学习内容:第一节行政赔偿概述一、行政赔偿的概念二、行政赔偿的特征第二节行政赔偿的构成要件一、行政赔偿构成要件的概念二、行政赔偿的构成要件的内容学习要求学习完本章,达到以下要求:(1)复述:行政赔偿的概念、行政赔偿的构成要件概念(2)解释:行政赔偿的特征(3)分析:行政赔偿的构成要件的内容第四章行政赔偿范围学习内容:第一节行政赔偿范围一、行政赔偿范围的概念二、行政赔偿范围的立法例三、行政赔偿范围的制约因素第二节行政赔偿事项的范围一、侵犯人身权利的行为二、侵犯财产权利的行为三、行政赔偿责任的例外学习要求:学习完本章,达到以下标准:(1)复述:行政赔偿范围的概念(2)解释:行政赔偿范围的立法例(3)分析:行政赔偿事项的范围第五章行政赔偿请求人和赔偿义务机关学习内容:第一节行政赔偿请求人一、行政赔偿请求人的概念二、行政赔偿请求人的范围三、行政赔偿请求人的资格转移四、行政赔偿请求人的特征第二节行政赔偿义务机关一、行政赔偿义务机关概念二、行政赔偿义务机关的特征三、行政赔偿义务机关的确认学习要求学习完本章,达到以下要求:(1)复述:行政赔偿请求人的概念、行政赔偿义务机关的概念(2)解释:行政赔偿请求人的特征、行政赔偿义务机关的特征(3)分析:行政赔偿请求人的资格、行政赔偿义务机关的确认第六章行政赔偿程序学习内容:第一节行政赔偿程序概述一、行政赔偿程序的概念二、行政赔偿程序的特征和种类第二节单独行政赔偿程序一、单独赔偿赔偿程序的概念和特征二、单独提出赔偿请求程序第三节行政一并赔偿程序一、行政复议一并赔偿程序二、行政诉讼一并赔偿程序学习要求:学习完本章,达到以下要求:(1)复述:行政赔偿程序、单独提出赔偿请求程序、行政复议一并程序以及行政诉讼一并程序概念(2)解释:行政赔偿程序的特征、种类(3)应用:单独提出赔偿请求程序、一并提出赔偿请求程序以及填写相关法律文书第七章司法赔偿概述学习内容:第一节司法赔偿一、司法赔偿概念和特征二、司法赔偿种类第二节司法赔偿的要件一、司法赔偿的构成要件的概念二、司法赔偿构成要件的内容学习要求学习完本章,达到以下标准:(1)复述:司法赔偿的概念、归责原则、构成要件(2)解释:司法赔偿和特征、司法赔偿的种类(3)分析:司法赔偿构成要件第八章司法赔偿范围教学内容第一节司法赔偿范围概述一、司法赔偿范围概念二、司法赔偿范围的确定标准第二节刑事司法赔偿范围一、侵犯人身权利的刑事赔偿二、侵犯财产权利的刑事赔偿第三节民事诉讼、行政诉讼司法赔偿范围一、违法采取排除妨害诉讼强制措施的司法赔偿二、违法采取保全措施三、错误执行判决、裁定和其他生效法律文书四、民事、行政诉讼中司法中司法工作人员侵权的赔偿责任第四节国家不承担赔偿责任的事项一、国家不承担刑事赔偿责任的含义二、国家不承担刑事赔偿责任的种类教学要求学习完本章,达到以下标准:(1)复述:司法赔偿的概念(2)解释:司法赔偿种类和特征(3)分析:刑事司法赔偿范围、民事、行政审判司法赔偿范围、国家不承担刑事赔偿责任的事项第九章司法赔偿请求人和赔偿义务机关学习内容:第一节司法赔偿请求人一、司法赔偿请求人概念和特征二、司法赔偿请求人资格转移三、司法赔偿请求人的特征第二节司法赔偿义务机关一、司法赔偿义务机关概念和特征二、司法赔偿义务机关的确认学习要求学习完本章,您将能够达到以下标准:(1)复述:司法赔偿请求人的概念、确定司法赔偿义务机关的法律规定(2)解释:司法赔偿请求人的特征、“谁侵权,谁负责”的原则和“责任后置”原则(3)应用:司法赔偿请求人的确认、司法赔偿义务机关的确认第十章司法赔偿程序学习内容:第一节司法赔偿程序概述一、司法赔偿程序概念二、司法赔偿程序特征第二节司法赔偿义务机关先行处理程序一、司法赔偿义务机关先行处理程序概念二、司法赔偿义务机关先行处理程序步骤第三节司法赔偿的复议程序一、司法赔偿的复议程序概念二、司法赔偿的复议程序步骤第四节赔偿委员会的决定程序一、赔偿委员会的决定程序的概述二、赔偿委员会的决定程序的步骤学习要求:学习完本章,达到以下标准:(1)复述:司法赔偿程序概念(2)解释:司法赔偿程序特征(3)应用:司法赔偿义务机关先行处理程序、司法赔偿的复议程序、赔偿委员会的决定程序第十一章国家追偿制度学习内容:第一节国家追偿一、国家追偿概念二、国家追偿法律性质三、国家追偿意义第二节行政追偿四、行政追偿概念和条件五、行政追偿程序第三节刑事追偿六、刑事追偿概念和条件七、刑事追偿程序学习要求:学习完本章,达到以下标准:(1)复述:国家追偿概念、行政追偿概念、刑事追偿概念(2)解释:国家追偿法律性质(3)分析:国家追偿条件、程序第十二章赔偿方式、计算标准和国家赔偿时效学习内容:第一节国家赔偿方式一、国家赔偿方式概念二、国家赔偿方式种类第二节国家赔偿计算标准一、国家赔偿标准的原则以及国家赔偿标准的概念二、侵犯人身权利赔偿标准三、侵犯财产权的赔偿标准第三节国家赔偿费用一、国家赔偿费用的来源二、国家赔偿费用的支付与管理第四节国家赔偿的时效一、时效概述二、国家赔偿的时效学习要求学习完本章,达到以下标准:(1)复述:国家赔偿方式概念、实效概念(2)解释:国家赔偿方式种类(3)应用:侵犯人身权利赔偿标准、侵犯财产权的赔偿标准以及国家赔偿时效。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赔偿法》解读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赔偿法》解读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赔偿法》解读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赔偿法》是为了保障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享有依法取得国家赔偿的权利,促进国家机关依法行使职权,推进法治建设,根据宪法,制定的法规。

本条是关于国家赔偿的立法目的的规定。

主要包括以下几层意思:
第一,明确规定了国家赔偿的目的和意义。

国家赔偿是指由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公务活动中或其合法委托的组织和个人在提供公共服务时因过错行为损害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造成损害,由国家承担赔偿责任的法律制度。

其目的是为了保障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享有依法取得国家赔偿的权利,以使受害人的权利得到及时有效的救济和恢复,从而促进国家机关依法行使职权,推进法治建设。

第二,明确了国家赔偿的范围和标准。

根据本条规定,国家机关和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在履行职责的过程中违法行使职权或者不作为而侵犯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造成损害的,受害人有权依法获得国家赔偿。

同时,为了规范和加强国家赔偿工作,保障受害人的合法权益,国家机关应当依照本法和有关法律规定进行调查取证、审理决定以及执行等程序。

第三,强调了国家赔偿的责任主体和义务主体。

国家赔偿的责任主体是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包括行政机关、司法机关、监察机关等具有独立行政管理职能的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

而义务主体则是代表国家接受赔偿请求并承担相应责任的各级人民政府及其职能部门。

国家赔偿法相关知识点总结

国家赔偿法相关知识点总结

国家赔偿法相关知识点总结一、国家赔偿法的基本原则1. 侵权责任原则国家赔偿法基于侵权责任原则,即国家行为侵犯公民合法权益造成损害的,国家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侵权责任原则是国家赔偿法的核心原则,确立了国家在损害公民合法权益时应当承担赔偿责任的法律基础。

2. 公平合理原则国家赔偿法遵循公平合理原则,即赔偿应当在法律范围内合理、公正地进行。

在判定国家赔偿责任和确定赔偿数额时,应当根据具体案件的事实和法律规定进行公平、合理的裁决。

3. 补偿与惩戒相结合原则国家赔偿法强调补偿与惩戒相结合原则,旨在通过赔偿损失的方式弥补受害人的损害,并对国家行为的错误行为进行惩戒,促使国家依法行政,规避损害公民合法权益的行为。

二、国家赔偿责任的主体范围国家赔偿责任主体包括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机关、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国家行政法规的制定和执行单位,以及依法享有行政公共权力和承担行政公共职责的组织和个人。

国家赔偿的范围包括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行使职权、执行任务中的错误行为导致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合法权益受损的情况。

三、国家赔偿的适用条件1.行政赔偿条件(1)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行使职权、执行任务中侵犯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合法权益;(2)该行为符合法律规定的行政赔偿范围;(3)该行为是导致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合法权益受损的直接原因;(4)该行为是造成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合法权益损害的行为之一。

2.刑事赔偿条件(1)被侵权人是刑事案件的被害人;(2)侵权行为与刑事案件有因果关系;(3)被侵权人要求国家赔偿。

四、国家赔偿的救济方式国家赔偿的救济方式包括道歉、赔礼道歉、恢复名誉、赔偿金、扶助等。

1. 道歉当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对公民或法人的合法权益造成侵害时,应当及时通过媒体公开道歉,恢复受害人的名誉。

2. 赔礼道歉当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对公民或法人的合法权益造成较大侵害时,应当以书面形式向被侵权人赔礼道歉,表达诚挚的歉意。

3. 恢复名誉当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对公民或法人的合法权益造成名誉侵害时,应当通过相关权威机构进行名誉恢复。

《国家赔偿法》PPT课件_OK

《国家赔偿法》PPT课件_OK
国家赔偿法课件
2021/9/3
1
• 第一章 国家赔偿法的基础理论
• 第二章 国家赔偿范围
• 第三章 国家赔偿的归责原则
• 第四章 国家赔偿的构成要件
• 第五章 行政赔偿
• 第六章 司法赔偿
• 第七章 国家追偿
• 第八章 国家赔偿方式、计算标准、赔偿费
用及赔偿时效
• 第九章 国家补偿制度
2
第一章 国家赔偿的基础理论
16
五、国家赔偿与公有公共设施致害赔偿 • 公有公共设施致害赔偿,是指因公有公共设施的设置、管理、使用有欠
缺和瑕疵,造成公民生命、健康、财产损害的,国家负责赔偿的制度。在 有些国家,这类赔偿属于国家赔偿的一部分,受国家赔偿法规范。我国国 家赔偿法不包括公有公共设施的致害赔偿。
17
• 六、国家赔偿的种类 • 1.立法赔偿。 • 2.行政赔偿。 • 3.司法赔偿。 • 4.公有公共设施致害赔偿。
• 3.广义的国家赔偿。即国家赔偿因国家机关及其工 作人员违法实施的行为造成的侵害。
• 4.最广义的国家赔偿。即国家赔偿因国家机关及其 工作人员以国家的名义实施的行为所造成的损害。
• 我国《国家赔偿法》采用的是最狭义概念和范围。
12
国家赔偿的基本特征
• 1、主体为国家; • 2、承担责任范围限于以国家名义实施的行为; • 3、公务行为; • 4、公务行为中的具体行为; • 5、法定性; • 6、形式主要是物质性的赔偿。
38
亮点二:赔偿范围更完善
1994年是我国家赔偿法采用了违法归责原则, 即只有国家机关或工作人员违法了,才能纳入国 家赔偿范围,国家赔偿范围过窄。这次修改,删 去了“违法行使职权”的前提,规定“有本法规 定的侵犯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合法权益的情形, 造成损害的”,受害人有权取得赔偿。

《国家赔偿法》课件

《国家赔偿法》课件
赔偿义务机关应当自受理申请之日起两个月内,作出是 否赔偿的决定,并书面告知赔偿请求人。 复议机关应当自收到申请之日起两个月内作出决定。
赔偿义务机关收到申请后,应当在10日内书面告知赔 偿请求人是否受理。
赔偿请求人对赔偿决定不服的,可以自收到决定之日起 30日内向上一级机关申请复议。
复议机关逾期不作决定的,或者复议机关决定维持原赔 偿决定的,赔偿请求人可以自期限届满之日起3个月内 向人民法院起诉。
完善国家赔偿制度,提高国家赔偿水平,促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国家赔偿法的历史发展
1994年5月12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 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七次会议通过《国 家赔偿法》。
2010年4月29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 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四次会议第二 次修正《国家赔偿法》。
2001年12月25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 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五次会议第 一次修正《国家赔偿法》。
2012年10月26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 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次会议对 《国成要件
主体要件: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
国家机关
是指依照宪法和法律设立的,代表国家依法行使职权并承担国家赔偿责任的组 织,包括中央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及其工作部门、法律规定的国家专门机关等 。
合法权益
是指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依法享有 的权利和利益,如生命权、健康权、 财产权等。
损害结果
是指因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违法行 使职权行为导致的实际损害后果,如 人身伤害、财产损失等。
因果关系要件
因果关系
是指违法行为与损害结果之间存在的直接联系和必然联系。
判断标准
通常采用“相当因果关系说”,即如果违法行为是损害结果 发生的通常或必然的原因,则可以认定存在因果关系。

司法赔偿与国家赔偿的区别是什么

司法赔偿与国家赔偿的区别是什么

司法赔偿与国家赔偿的区别是什么司法赔偿和国家赔偿是两个常用于法律领域的概念,它们在赔偿对象、理论基础、赔偿方式和责任主体等方面存在着明显的区别。

本文将详细探讨司法赔偿与国家赔偿的区别,以便加深人们对两者的认识。

一、司法赔偿的定义及特点司法赔偿是指在刑事、民事或行政诉讼中,法院判决被告进行经济赔偿的行为。

其适用范围包括侵权行为、违法行为等。

司法赔偿以司法程序为依据,是对侵权行为或不当行为的损害进行赔偿的一种方式。

1. 赔偿对象:司法赔偿主要是为了保护个人权益,所以其赔偿对象主要是遭受侵害的个人或组织。

2. 理论基础:司法赔偿的理论基础主要是民事责任和刑事责任理论,即追求侵权行为的侵权责任和违法行为的刑事责任。

3. 赔偿方式:司法赔偿一般采用经济赔偿的方式,即通过支付一定数额的金钱来进行赔偿。

4. 责任主体:司法赔偿的责任主体是侵权人或违法行为人。

司法赔偿主要通过对侵权人或违法行为人进行惩罚,来保护受害人的合法权益。

二、国家赔偿的定义及特点国家赔偿是指国家对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在行政活动中受到侵害的合法权益进行赔偿的一种方式。

国家赔偿通常发生在行政机关的违法行为导致个人或组织权益受损的情况下。

1. 赔偿对象:国家赔偿的对象是个人、法人和其他组织,即国家赔偿主要是为了保护公民和法人的合法权益。

2. 理论基础:国家赔偿的理论基础主要是行政法和行政责任理论,即行政机关在履行职责过程中出现违法行为导致公民、法人权益受损时应承担相应责任。

3. 赔偿方式:国家赔偿可以采用金钱赔偿、恢复原状、道歉赔礼等多种方式来进行赔偿。

4. 责任主体:国家赔偿的责任主体是行政机关或其他行政执法机关。

国家通过对行政机关的惩罚以及追究行政人员的责任,最终实现对受损个人和组织的补偿。

三、司法赔偿与国家赔偿的联系和区别司法赔偿和国家赔偿在保护个人和组织权益方面有共同点,但在赔偿对象、理论基础、赔偿方式和责任主体等方面存在明显的区别。

1. 联系:- 双方目标一致:司法赔偿和国家赔偿的共同目标都是保护公民和法人的合法权益,实现社会公正与法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法考备考考点:国家赔偿的概念和特征
国家赔偿的概念和特征
(一)概念
国家赔偿是指国家对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违法行使职权造成的损害给予受害人赔偿的活动。

国家赔偿具体分为行政赔偿和司法赔偿两大部分,司法赔偿又分为刑事司法赔偿、民事司法赔偿和行政司法赔偿。

(1)国家赔偿的责任主体是国家。

(2)国家赔偿中实施侵权行为的是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

(3)国家赔偿是对前述机关及其人员行使职权的行为承担的责任。

(4)国家赔偿是对违法行使职权或存在过错等原因造成损失承担的赔偿。

(5)国家赔偿本质是一种救济制度。

(二)特点
1.国家承担责任,机关履行赔偿义务
国家赔偿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由国家承担法律责任,最终支付赔偿费用,由法律规定的赔偿义务机关履行具体赔偿义务,实施侵权行为的工作人员并不直接对受害人承担责任,履行赔偿义务。

2.赔偿范围有限
国家只对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一部分违法侵权行为承担赔偿责任。

国家赔偿的范围窄于民事赔偿,属于有限赔偿责任。

例如,对国家立法机关、军事机关的行为即使造成了损害,国家并不承担赔偿责
任。

3.赔偿方式和标准法定化
与民事赔偿有所不同,国家赔偿的方式和标准是法定的。

国家赔偿以支付赔偿金为主要方式,以返还财产、恢复原状为辅助方式。

赔偿标准根据侵权损害的对象和程度来确定,赔偿数额有限制。

4.赔偿程序多元化
国家赔偿法规定了取得行政赔偿和刑事赔偿的多种程序。

受害人要求行政赔偿,可以直接向赔偿义务机关提出,也可以在行政复议、行政诉讼中一并提起,还可以单独提起行政赔偿诉讼。

受害人提出司法赔偿请求,需先向司法赔偿义务机关提出,然后再向其上级机关提出,最后才能向人民法院赔偿委员会提出,但不能通过诉讼途径解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