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染性贫血

合集下载

鸡传染性贫血病的防控

鸡传染性贫血病的防控

32鸡传染性贫血病的防控陶鲁哉(湖南省安化县柘溪镇动物防疫站413500)摘要:传染性贫血病是鸡免疫抑制性疾病的一种,由传染性贫血病毒感染所引起,呈全球分布,我国以地方流行为主;病毒只对鸡有感染力,不同品种和日龄的鸡均易感染,日龄越小,发病率和死亡率越高;感染鸡主要表现贫血和免疫抑制的症状,对疫苗的免疫反应减弱,很容易造成免疫失败;本病目前没有可用疫苗,也没用特效药物能够治疗,只能采取加强管理和消毒的综合措施进行防控。

关键词:鸡;传染性贫血;防控鸡传染性贫血是由传染性贫血病毒感染而引起的鸡的再生障碍性贫血症,最早报道于日本,之后在全球范围流行。

我国于上世纪90年代首次从实验室分离到病原,近些年虽未有大面积的流行,但在个别地区一直呈现地方流行性,受本病困扰的鸡场经济效益严重下降,特别是种鸡场,危害更为严重[1]。

1传染性贫血病毒鸡传染性贫血病毒在分类上属于圆环病毒科圆环病毒属,电子显微镜下观察其为环状的单股DNA病毒,直径22nm左右,浮密度在1.34~1.36g/mL之间,对红细胞无凝集作用。

临床分离的病毒在毒力和致病性方面差异很大,但抗原性方面基本无差别,这可能与病原的表面蛋白结构有关。

病毒的复制型基因组大概由2300bp组成,适合在鸡胚中进行体外扩增,感染的鸡胚仅出现部分组织病变,不会死亡,但在出壳后的2周之内会逐渐发病,95%以上的感染鸡最终死亡。

病毒对外界的抵抗力较强,耐高温,即使在沸水中也能保持15min而毒力不减,60℃条件下能耐1h以上,环境中的病毒有时甚至能存活数周甚至数月。

对酸不敏感,pH=3的溶液中可耐3h以上,大多数消毒剂对其无杀灭作用。

2流行病学传染性贫血病毒只对鸡有感染性,不同品种不同日龄的鸡均能感染发病,但日龄越小,易感性越强,病死率也就越高[2]。

一月龄之内的鸡是发生本病的最主要鸡群,成年鸡感染后大多症状表现较轻,有些甚至能耐过,不表现任何症状。

本病可通过垂直和水平两种方式进行传播,但垂直传播是主要传播方式,性成熟后的种鸡如果感染传染性贫血病毒,一般在2周之后,其产下的种蛋中普遍会有病毒存在。

肉鸡传染性贫血的临床症状 肉鸡传染性贫血的防控措施 - 养鸡技术

肉鸡传染性贫血的临床症状 肉鸡传染性贫血的防控措施 - 养鸡技术

肉鸡传染性贫血的临床症状肉鸡传染性贫血的防控措施-养鸡技术鸡传染性贫血病也叫做贫血性皮炎综合征、出血性综合征和蓝翅病等,是由于感染鸡传染性贫血病毒而发病,主要是导致雏鸡全身性淋巴组织萎缩和再生障碍性贫血,还会影响生长发育,甚至发生死亡,还能够由于发生免疫抑制而继发感染其他病原微生物,严重损害养鸡业的经济效益。

下面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一下:肉鸡传染性贫血的临床症状肉鸡传染性贫血的防控措施。

1、流行特点肉鸡传染性贫血是由鸡传染性贫血病毒引起的一种以再生障碍性贫血、免疫器官萎缩以及皮下和肌肉出血为主要特征的免疫抑制病。

该病的病原是传染性贫血病毒,在自然条件下仅鸡对该病易感,并且所有年龄的鸡都会感染此病,自然感染常见于2~7周龄的雏鸡,1-7日龄的雏鸡是最易感群体。

随着肉鸡年龄的增加,鸡对该病的易感性减少,并且发病率和死亡率都降低。

肉鸡要比蛋鸡易感,公鸡比母鸡易感。

该病可以通过垂直传播和水平传播,其中垂直传播是母鸡在感染后使种蛋带毒,带毒的雏鸡在孵出后就会发病死亡,水平传播则是通过口腔、呼吸道和消化进行传播,一般不会发病。

该病的潜伏期为8~12天,一般在感染后的10天发病,1-7日龄的雏鸡感染此病后会出现贫血,同时可眼观到明显的病理变化。

2周龄以上的鸡和带有母源抗体的雏鸡虽然可被感染,但是不会发病,仅成为带毒者。

因该病会造成机体的免疫抵抗,因此易继发或并发多种细菌以及病毒感染而加剧病情,提高病鸡的死亡率。

2、临床症状该病的潜伏期为8~12天,其特征性的症状是发生贫血,通常在感染10天后发病,在14-16天达到高峰。

病鸡表现为精神萎顿,虚弱,皮肤、喙、肉髯以及可视黏膜苍白,羽毛蓬乱无光泽,逐渐的消瘦,生长发育不良,体重明显下降,翅膀发生皮炎或者出现蓝翅,有的病例头部、颈部、胸前、腹部以及腿部会出现出血点、局部出血,发生水肿,严重者会发生坏死。

病鸡在临死前可见腹泻的现象。

该病一般在发病5-6天后开始出现死亡,一般呈急性经过,死亡率受到饲养环境以及其他因素的影响,通常为10%~50%不等,一般仅单纯感染此病的病鸡,尤其是通过水平感染的不会引起高的死亡率,但是该病易继发感染细菌、病毒性疾病,可使病情加重,死亡率增加[养殖:/]。

鸡传染性贫血病

鸡传染性贫血病

05
案例分析和实战演练
案例描述
以下是一个典型的鸡传染性贫血病案例
在某大型养鸡场中,发现一群鸡出现食欲不振、体重 下降、羽毛蓬松等症状。经过初步诊断,疑似为鸡传 染性贫血病。为了进一步确诊和制定有效的防控措施 ,养鸡场主决定进行详细的案例分析和实战演练。
案例分析
在案例分析阶段,主要进行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分 析
鸡传染性贫血病
汇报人: 日期:
目录
• 鸡传染性贫血病概述 • 病症表现和诊断 • 预防和控制措施 • 研究和进展 • 案例分析和实战演练
01
鸡传染性贫血病概述
病因
• 病毒感染:鸡传染性贫血病是由传染性法氏囊病毒引起的。该病毒具有高度传染性,可通过直接接触或间接接触感染。
症状
01
02
03
贫血
病毒感染导致鸡体出现贫 血症状,表现为面色苍白 、眼睑和喙部呈淡蓝色。
诊断和检测技术进展
临床症状识别
深入了解鸡传染性贫血病的临床症状,如贫 血、消瘦、产蛋下降等,提高对该病的初步 诊断能力。
实验室诊断方法
运用分子生物学、免疫学等技术手段,开发 快速、准确、敏感的实验室诊断方法,提高 鸡传染性贫血病的检出率。
疫苗和防治策略研发
疫苗研发
积极开展鸡传染性贫血病疫苗的研究和开发 工作,通过临床试验验证疫苗的安全性和有 效性,为防控该病提供有力武器。
通过案例分析和实战演 练,养鸡场主成功控制 了鸡传染性贫血病的传 播和蔓延,减少了经济 损失,也为今后防控类 似疾病提供了有益的参 考。
THANKS
感谢观看
综合防治策略
制定综合防治策略,包括疫苗接种、生物安 全措施、饲养管理改进等,以降低鸡传染性
贫血病的发生率和传播风险。

感染性疾病所致贫血有哪些症状?

感染性疾病所致贫血有哪些症状?

感染性疾病所致贫血有哪些症状?*导读:本文向您详细介绍感染性疾病所致贫血症状,尤其是感染性疾病所致贫血的早期症状,感染性疾病所致贫血有什么表现?得了感染性疾病所致贫血会怎样?以及感染性疾病所致贫血有哪些并发病症,感染性疾病所致贫血还会引起哪些疾病等方面内容。

……*感染性疾病所致贫血常见症状:面色苍白、蛋白尿、肝脾肿大、寒战、纳差*一、症状1.急性感染合并的贫血:其症状和体征与一般贫血症状类似但溶血与失血常是突然发作,溶血发作有时呈暴发型,由于大量的红细胞在血管内溶血,患者贫血可非常严重,常有明显的腰痛及肢体酸痛,头痛,胸闷,憋气,寒战,高热,明显血红蛋白尿,体检可发现明显黄疸,脾脏可肿大。

2.慢性感染合并的贫血:其临床表现常被原发病掩盖贫血本身并无特殊症状,其症状轻重与贫血程度相关,常有疲乏,心悸,气短,纳差,面色苍白等,此外,感染本身可引起发热,恶寒,肝脾肿大等。

*二、诊断感染性贫血的诊断除具备上述有关的贫血诊断依据外,必须除外其他原因所致的贫血,如肿瘤、慢性肾功能衰竭所致贫血等,最关键是具备引起贫血的原发感染性疾病的诊断。

*以上是对于感染性疾病所致贫血的症状方面内容的相关叙述,下面再看下感染性疾病所致贫血并发症,感染性疾病所致贫血还会引起哪些疾病呢?*感染性疾病所致贫血常见并发症:心脏病*一、并发病症严重者可发生休克;贫血性心脏病等。

1、休克(shock)是机体由于各种严重致病因素引起的急性有效循环血量不足导致的以神经-体液因子失调与急性循环障碍为临床特征的临床综合征。

这些致病因素包括大出血、创伤、中毒、烧伤、窒息、感染、过敏、心脏泵功能衰竭等。

2、贫血性心脏病的发病机理,主要为贫血使血液载氧能力下降,对机体各系统供氧不足,心排血量增加,心脏负荷加重,心肌代偿性肥厚、扩大,以及心肌因长期缺氧发生退行变性,加重心脏储备代偿功能减退。

贫血性心脏病呈高心排血量型心功能改变,心搏量增加,周围循环阻力下降。

内科主治医师考试血液病学辅导:缺铁性贫血的诊断及鉴别诊断

内科主治医师考试血液病学辅导:缺铁性贫血的诊断及鉴别诊断

内科主治医师考试血液病学辅导:缺铁性贫血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根据病史、症状、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骨髓红系统增生、细胞外铁消失、细胞内铁减少或消失、血清铁蛋白减少、血清铁降低、总铁结合力增高、铁饱和度下降等。

缺铁性贫血诊断不难。

但确诊后必须查明缺铁原因,并需与下列疾病鉴别:一、慢性感染所致的贫血一般为正细胞正色性贫血,但亦可为轻度低色性。

血清铁也是低的,但血清总铁结合力不增高反而降低,由于铁的利用不良,铁粒幼细胞亦可明显减少(但不完全消失),但由于贮存铁增多,骨髓含铁血黄素颗粒明显增多,一般可查出明确的感染灶,如呼吸道、泌尿道感染、骨髓炎、盆腔炎、结核病、真菌感染等。

二、海洋性贫血是由于构成血红蛋白的珠蛋白肽链合成减少所致,有家族史,为不同程度的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血片中见较多靶形细胞,血清铁、骨髓含铁血黄素和铁粒幼细胞都明显增多,血红蛋白电泳异常。

三、铁粒幼细胞性贫血是由于幼红细胞线粒体内酶的缺乏,铁利用不良,不能合成血红素,因而有血红蛋白合成障碍,所以也有低色素性贫血,但血清铁增加,总铁结合力降低,骨髓内含铁血黄素和铁粒幼细胞都明显增多,并出现特殊的环形铁粒幼细胞,有诊断意义。

---------------------------------------------------------------------------------------------------------------------------------------腔隙性脑梗塞(神经内科学主治医师考试辅导)凡脑深部穿通动脉闭塞引起的脑梗塞,经巨噬作用使留下梗塞灶直径小于2mm者,称为腔隙性脑梗塞。

多位于底节、内囊、丘脑、脑桥、少数位于放射冠及脑室管膜下区。

[病因和发病机理]本病的脑动脉可有下列改变:(一)类纤维素性改变:见于严重高血压,血管壁增厚,小动脉过度扩张,呈节段性,血脑屏障破坏,血浆性渗出。

(二)脂肪玻璃样变样:多见于慢性非恶性高血压患者,直径小于200μm的穿通动脉,腔隙病灶中可发现动脉脂肪变性。

贫血的分类

贫血的分类

贫血的分类
贫血一种症状,而且贫血的分类也很多,治疗贫血要根据不同的类型,做出不同的治疗方案。

我们先来了解一下常见的几种贫血的类型。

1.营养性贫血:主要由于体内缺乏造血原料引起。

最常见的是缺铁性贫血,造成这种贫血的原因是慢性失血、某些胃肠道疾病、长期偏食等。

其次由于缺乏维生素B12、叶酸等造直原料,引起营养性巨幼红细胞性贫血、恶性贫血。

2.感染性贫血:某些较为严重的急性或慢性感染性疾病可并发贫血,如脑膜炎、病毒性肝炎、各种化脓性疾病、慢性霉菌感染等。

此类贫血待感染彻底治愈后,贫血也随之治愈。

3.免疫性贫血:以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最多见。

某些免疫性疾病在发生发展过程中可引起贫血,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性关节炎、输血反应等。

4.内分泌性贫血:主要由于慢性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甲状腺功能低下引起。

另外,垂体功能不足、粘液性水肿常引起轻度贫血,性腺功能不足可导致轻、中度贫血。

贫血如何治疗?
1、食物多样,谷类为主。

保证足够的营养,特别是铁元素及蛋白质的摄入量,多吃富含铁质的食物,如动物肝脏、黑木耳、芝麻酱、大枣、豆制品、绿叶蔬菜等。

血红蛋白的主要成分是血红素和球蛋白。

老年人在日常饮食中应摄入丰富的优良蛋白质食物,如瘦肉、蛋、乳、鱼虾、动物血、豆制品多吃蔬菜、水果和薯类。

常吃奶类、等。

2、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增强食欲。

3、不要过分节制饮食,及时纠正偏食,要吃平衡膳食。

4、少用煎、炸的食物。

5、饮古方雪焰茶。

古方雪焰茶将补血与补气结合在一起,气血双补,从根本上补血,固本正源。

小儿感染性贫血辨治体会

小儿感染性贫血辨治体会

L u Xio i g i a d n ,Yu n Da ,S i hq a g a n h i in Z
( h opt f C uhuCt, 50 1 Fzo , hn ) T eH sil M i Fzo i 3O0 , uhu C ia aoT n y
Abta t Obet e T bev e ua v f c f uagC i lL t ncm i i ru g d s c : jci o sret r e et o f hd i oi o bn wt E h a - r v o hc t e s Fn i i o e h n A
he ie P a trf rs v r n a te z ma sv lse e e e if c e .M e ho s 21 c s so v r n a te z ma we i e u a gCh dl o n t d a e fs e if c e r gv n F f i i e e n e n i

R3 0 ̄/ i, 1. g mn W 0 4k 。营养 不 良, 瘦 , 消 贫血
貌, 面色 无华 , 口唇结膜 及手 、 足掌 苍 白。右 下肺 呼 吸音稍 低 , 右肋 下 约 1c 剑 突下 约 2 5c 脾 肝 m, . m,
佳. 现举例总结如下。 l 邪恋 血虚
未触及。舌淡红苔白, 指纹淡红。血常规 : 白细胞 9 2×1 L 红 细 胞 3 0 . 0/ . . 1×1 L 血 红 蛋 白 0/ ,
关键 词 : 小儿感 染性 贫血 : 医药疗 法 ; 中 辨证 分型 中图 分类号 : 2 9 5 R 5 .6 文献标 识码 : B 文章 编号 :6 3— 2 7 2 0 ) 1— o 2一 4 17 4 9 ( 0 8 O 0 2 o

鸡传染性贫血病毒感染的症状及诊断技术

鸡传染性贫血病毒感染的症状及诊断技术

鸡传染性贫血病毒感染的症状及诊断技术鸡传染性贫血病,是由鸡贫血病毒( ciav)引起的再生障碍性贫血和全身淋巴组织萎缩性免疫缺陷病,常给养鸡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下面我们了解一下鸡传染性贫血病毒感染的症状及诊断技术。

一、鸡传染性贫血的主要症状(1)6周龄以内小鸡,尤其是肉仔鸡出现严重贫血,生产性能降低和死亡率升高,有明显免疫抑制,应考虑到cav感染的可能性。

(2)病鸡精神沉郁、食欲减退,发育受阻,冠及髯苍白,羽毛蓬乱。

感染鸡常见皮肤或皮下点状出血,翼部、头部、臀部、腹部发生灶状淤血及出血;病变部皮肤变蓝和破溃,流出血样渗出物;病变部易继发细菌感染,导致坏疽性皮炎。

二、鸡传染性贫血的流行特点(1) cav只能使鸡发病,感染率在20% - 60%,所有年龄的鸡都可感染,肉鸡比蛋鸡易感,公鸡比母鸡易感。

(2)对本病毒的易感性随日龄的增长而急剧下降。

1 -7日龄雏鸡最易感,而有完全免疫力的2-3周龄的雏鸡对本病的易感性迅速降低,6周龄以上多呈亚临床感染。

(3)垂直感染为本病的主要传播方式。

该病死亡率在5%- 10%,最高可达60%,如继发其他疾病,则可加重病情,提高死亡率。

三、鸡传染性贫血的剖检所见(1)以胸腺、骨髓萎缩、肌肉与内脏器官贫血、苍白最具特征。

(2)胸腺体积缩小,呈深红褐色。

随着年龄的增加,胸腺萎缩比骨髓的病变更易观察到。

法氏囊体积缩小,显著萎缩。

(3)股骨的骨髓萎缩、脂肪化,呈淡黄红色或粉红色。

除此以外,全身各处肌肉及内脏器官贫血、苍白,有时还可观察到与严重贫血症有关的其他病变,如肝脏、肾脏肿大、褪色,脾脏褪色萎缩,心脏扩张,心肌柔软,腺胃黏膜皮下及肌肉出血。

四、鸡传染性贫血的实验室诊断方法(1)临床诊断主要根据病鸡的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确诊必须进行病毒分离及血清学试验。

(2)病毒分离一般取病鸡的肝脏匀浆后,加等量氯仿处理,离心取上清液,肌肉接种1日龄spf雏鸡,隔离饲养14 - 16天后血液压积低于27%,骨髓变黄者为阳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感染性贫血
感染性贫血面色苍白、乏力、心率快
感染性贫血是由于多次反复、长期感染引起机体单核巨噬系统增生、功能亢进,红细胞破坏加速,骨髓缺乏相应的代偿能力,以及铁代谢紊乱等因素,导致的继发性贫血。

婴幼儿时期感染合并营养不良,可表现为重度贫血和髓外造血,称为雅克什综合征。

感染性贫血诊断依据
1、注意原发感染的病程(多持续1个月以上)及各有关疾病的临床表现,如支气管扩张、骨髓炎、结核病、肺脓肿、脓胸、感染性心内膜炎及病毒感染。

2、贫血的症状多不严重,只有面色苍白、乏力、心率快等一般表现,雅克什综合征特点为肝、脾肿大,并可出现脾功能亢进表现。

部分患儿尚有佝偻病的表现。

3、辅助检查。

血红蛋白多在60-90克/升。

红细胞数相应减少,为小细胞正色性贫血,贫血严重者可为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

网织红细胞正常或降低,白细胞多增高,血清铁降低,总铁结合力正常,血清铁蛋白增高(此点区别于缺铁性贫血)。

骨髓像所见与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相仿。

感染性贫血治疗原则
主要针对原发病,控制感染,加强营养,给予维生素D和铁剂。

若为混合性贫血,同时应补充维生素B12和叶酸。

贫血严重者,可考虑输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