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新九针

合集下载

新九针火针

新九针火针

xx:新九针系列讲座之火针疗法4月18日晚,我校第三中医院、省针灸研究所疼痛综合科主任曹玉霞主讲的“新九针系列讲座之火针疗法”在2604教室开讲。

曹玉霞师从九针巨匠祁越教授和冀来喜博士,拥有十年丰富的临床经验,尤善于新九针的运用。

讲座前,曹主任指出,新九针由师怀堂老先生在古九针的基础上研究创制而成。

其疗效确切,方法便捷,扩大了毫针的治疗范围,改变了过去毫针一统天下的局面。

而其中的火针则是通过加大刺激量来增强治疗效果。

首先,曹主任对火针的起源和发展进行了简要介绍。

《黄帝内经》是最早记载火针的古籍。

其后汉、晋、唐、宋、明、清等朝医书分别对火针的发展进程进行了详细记载。

接着,他讲解了师氏火针针具及其主要功效。

这一部分又分为针具、功效、适应症、禁忌症、治疗原则和操作技术六个方面。

火针分为细火针、中火针、粗火针、平头火针、三头火针、火镵针、火铍针、火鍉针、火钩针等。

其中尖头细火针治疗范围最广,有温经散寒、祛瘀通络等功效。

为保证火针的使用寿命,用前检查和用后保养十分重要。

火针的功效相对来说数倍于毫针,具有温经通络、温阳补气、消瘀散结、补中益气、预防疾病等作用。

火针的适应症也十分广泛,包括消化、呼吸、泌尿等内科疾病,痈疽、痣疣等外科疾病,阴痒、带下等妇科疾病,疳症、遗尿等儿科疾病,鼻渊、口疮等五官科疾病。

当然,也并不是所有的疾病都适用于火针。

急性以发热为主的疾病、危重症患者、严重心脏疾病者、精神紧张者等人群不宜使用火针。

其治疗采用辨病辨证相结合、经络学与解剖学相结合、各种刺法结合应用、根据疾病选择针具等原则,十分符合中医科学理论。

火针操作步骤为:首先用鍉针对学位进行定位;之后,对针刺部位和针具进行消毒;针刺时宜采用卧位,握针采用握笔式,烧针烧至微红、通红、白亮,根据已定针法决定烧针过程;刺法分为点疾、点留、浅疾、深疾、深留、滑烙和隔物等。

留针一般为1到5分钟,岀针时要用干棉棒迅速按压针孔。

最后,他讲解了火针疗法及其临床应用。

基于《黄帝内经》针刺理论探讨新九针疗法的优势与特色

基于《黄帝内经》针刺理论探讨新九针疗法的优势与特色

基于《黄帝内经》针刺理论探讨新九针疗法的优势与特色
冀来喜
(山西中医药大学,山西 晋中 030619)
摘要 古九针首见于《黄帝内经》,被历代医家推崇。后师怀堂先生对古九针进行了继承与创新,创立了“新九针疗法”。
“新九针”在针具、针法、治疗思路及应用范围等方面均有所创新。锋勾针将锋针、勾针、毫针三者结合于一体,泻热放血、
面部的神经及血管的通行;血管方面,颈内动脉颈 治腰”论提供了有力的解剖依据。
段稍直,后 6 段迂曲,椎动脉亦走行迂曲,尤其在 2.3 “从腰治膝”论
九针之名,《内经》中早有记载,后世医者,虽 有继承,但渐流失。山西省针灸研究所首任所长师 怀堂阅古籍,参新论,将中国古代九针与现代医 学、科学技术融合起来,创立了一套独特的针灸疗 法,即“新九针疗法”,九针才重归大众以及临床应用 上都与古九针有很大区别。“新九针疗法”实用,可 操作性强,易于推广。医者针对患者不同的病症, 选用最为合适的针具和针法,取各种针具针法之 所长,并加以合理的组合应用,可以极大地提高针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8207152138);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委托课题(国中医药办新函[2020]50 号) [作者简介]冀来喜,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Email:tyjilaixi@
157
2021 Vol.22 No.3
医史文献
灸的疗效。
1 新九针针具的创新
古有九针(镵针、员针、鍉针、锋针、铍针、员利 针、毫针、长针、大针),文字记载最早见于《黄帝内 经》。今有新九针(镵针、磁圆梅针、鍉针、锋勾针、 铍针、员利针、毫针、火针、梅花针),首创于师怀堂 先生。与古九针相比,新九针不仅针具有了改进, 且治疗范围扩大,其突出优势和创新主要体现在 以下几点。 1.1 锋勾针分层施治,松解粘连

新九针治疗脑卒中后抑郁机制初探

新九针治疗脑卒中后抑郁机制初探

《 素问 ・ 至真要大论 》 日: “ 疏其 气 血 , 令其调运 , 而致和平” , 可 谓 治 疗 郁 证 的 总则 。 由 于郁 可致 气 血 逆 乱 , 气 机 升 降失 司 , 阴 阳失调 , 因此使用各种方法使气血平和 , 阴 平 阳秘 , 气机舒 畅 , 乃 是 治 郁 之 大 法 。然 而 , 中风 后 抑 郁 病 不 能 单 独 从 治 郁 出发 , 理当 寻求病 因, 治病求本 , 标本 同治。《 内经 》 髓海学 说认 为 , 脑 为 髓 海, 主持 意识 , 思维活 动 , 中风后髓海 被扰 , 故 出现抑郁 , 治 当 调 理髓 海 , 调 和 脏 腑 阴 阳 。因 此 , 调 理 髓 海 即 为 治疗 本 病 的 基 本 治
2 治 则 及 新 九 针 治 疗 方 法
均与其交会 , 故 其 对 全 身 的 阳 经 脉 气 起 着 统 率 和 督 促 的作 用 , 督 脉循行 于头部 、 脊柱 内和脊柱两侧 , 与足太 阳膀胱经 相邻 , 督 脉
之别“ 别走 太 阳 ” , 并 与足太 阳经多处 重叠 , 经气交 通 , 共 主 一 身
脑 卒 中后 抑 郁 ( P S D) 是指 脑卒 中后急 性期 或恢 复期 、 后 遗 症 期 伴 发 的抑 郁 状 态 , 是 脑 血 管 疾 病 常 见 的并 发症 之 一 , 在 脑 卒
中 患 者 中发 病 率 为 2 O ~7 O %口 ] 。我 国 的发 生 率 为 3 4 . 2 ,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 杂志 2 0 1 3 年 8 月第 1 1 卷 第 8期
・ 9 8 7・
新九针治疗脑卒 中后抑郁机制初探
李 蕾。 韦 玲, 甄世 锐
关键词 : 脑卒 中; 抑郁 ; 新 九 针 中图分 类 号 : R 7 4 3 . I R 2 5 5 . 2 文献标 识码 : A d o i : 1 0 . 3 9 6 9 / j . i s s n . 1 6 7 2 —1 3 4 9 . 2 0 1 3 . 0 8 . 0 4 9 文章编 号 : 1 6 7 2 —1 3 4 9 ( 2 0 1 3 ) 0 8 — 0 9 8 7 — 0 2

新九针早期干预防治脑卒中后抑郁症40例

新九针早期干预防治脑卒中后抑郁症40例
男性 1 8 例, 女性 2 2例 ; 年龄 最小 3 5岁 , 最大 7 5岁 , 平 均 年龄 5 0 ±2 . O 6岁 ; 病 程最 长 1年 , 最短 1 0 d ; 脑 梗 塞
次 。③ 毫 针 刺 : 选取 百 会 、 四神 聪 、 神庭 、 双 侧 风池 、 内
关、 太冲、 太溪 、 三 阴交 。针刺 方法 : 患 者平 卧位 , 神庭 、 百会 、 四神 聪 、 均 以一次 性 1寸 针 灸 针 沿 头 皮 成 1 5度
主题 词 脑血 管意 外/ 并发 症 抑郁 症/ 针 灸疗 法 @ 新 九针 穴 , 肩髑 穴 , 环跳
【 中 图分 类 号】 R7 4 3 . 3 3 【 文 献标识 码】 A 【 文 章编 号】 1 0 0 0 — 7 3 6 9 ( 2 0 1 3 ) 1 0 - 1 3 8 2 — 0 2
疗 2 个 疗程 , 分 别于 每个 疗程结 束 后进行 疗效 观 察 。
疗效 标 准 观 察并 比较 2组 脑卒 中后 抑郁 患者 治 应 用 统 计 学 软件 进 行 统 计 分 析 , 计
疗前 及治 疗后 2 周, 4周 HAMD评分 。
统 计 学方 法 量 资料 以均 数 ±标 准 差 ; ±S 表示 , 组 问 比较 采用 t 检
均 为可 能抑郁 患者 , 随机分 为治 疗组 和对 照组 , 每组 各
宜, 每次 2 0 ai r n 。l d 1次 , 1周 6次 。② 患 者 坐 位 或俯
卧位 , 选 用梅 花针循 经 叩刺 头部督 脉 、 足 太 阳膀胱经 及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4 O例 , 治疗 组 给予新 九 针治 疗 , 其中, 男性 1 6例 , 女 性 2 5 例; 年 龄最 小 3 2岁 , 最大 7 8岁 , 平 均年 龄 5 1 ±2 . 3 8

新九针疗法介绍

新九针疗法介绍

新九针疗法简介新九针包括磁性圆梅针、毫针、梅花针、三棱针、铍针、锋勾针、鍉针、鑱针、圆利针、火针(包括单头针,它又分细中粗,多头火针,火鍉针,火铍针)及配套器具微型酒精灯和针线包,毫针针盒。

(1)磁圆梅针:综合圆针、梅花针与磁疗作用于一体,主治范围极其广泛,最擅长治疗静脉曲张。

(2)鍉针:主治小儿疳积、腹泄、急性扭伤、肌肤表面的小血管瘤、疣赘、浅表色素痣、老年斑、内痔、白癜风、久不愈合的疮面、瘘管、肛裂、宫颈糜烂、阴道炎、咽炎伴有滤泡、扁桃体炎等。

(3)锋钩针:主治一些急慢性、痉挛性、顽固性疼痛和功能障碍性病症,如神经血管性头痛、肩周炎、腱鞘炎、腰背肌劳损、中风后遗症、胃痉挛、急性结膜炎、急性扁桃体炎、急性咽炎、音哑、颈椎病等。

(4)铍针:主要用于皮外科的一些病症。

主治较大的赘疣、肌肤痈疡脓肿、肛肠息肉、外痔、皮脂腺囊肿、陈旧性肛裂等。

(5)火针:适用于近百种病症。

如风湿、类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椎炎、三叉神经痛、头痛、头晕、胃脘痛、慢性结肠炎、肩周炎、瘰疬、脊柱结核、腰痛、滑膜炎、骨质增生症、痛经、乳痈、鸡眼、美容、肛肠疾患、骨结核、外阴白斑、疣赘等都有较好的疗效。

(6)梅花针:主治范围十分广泛,凡气滞血瘀,风、火、热邪所致临床各科病症,特别是对心脑血管、神经系统、消化系统疾患,以及血循环障碍、新陈代谢低下和皮肤疾患等,都具有明显的效果。

(7)三棱针法:主治急性热病、头痛、咽喉肿痛、中暑、昏迷、小儿惊风、疳积、急性淋巴管炎、结膜炎、痤疮、急性扭伤、无名肿毒等30余种病症。

(8)圆利针:主治一些顽固性腰腿痛(如骨痹、筋痹等)。

(9)镵针:具有泄热解毒、祛瘀活血、调整肠胃作用,多用此针划割口腔粘膜、耳穴及耳背静脉,治疗外感表热证、胃肠病(如胃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等)和某些皮肤病(如脓疱疮、黄褐斑、皮肤瘙痒)等。

新九针疗法的六大特征(1)有效性,新九针疗法对许多目前治疗乏术的疾病,具有明显的疗效。

如镵针治疗口腔黏膜白斑;火针治疗痹证、外阴白斑;梅花针治疗脑血管系统疾患;毫针“滞针手法”治疗术后肠粘连等。

新九针疗法 -.最新最权威

新九针疗法 -.最新最权威

痢疾、胃神经官能症、膈肌痉挛等消化系统疾患。近视眼、
结膜炎、脱发、青光眼等五官科疾患,软组织损伤、肋软 骨炎、阑尾炎等外科疾患,宫血等妇科疾患。
• (9)毫针:治疗颞颌关节功能紊乱综合征,神经衰弱,
肋间神经痛,便秘,斜视,耳聋耳鸣等。
第一节 毫针类
• 一、针具 • 毫针为临床最为常用。实际上九针中的圆 利针也可以理解为粗毫针,长针可以理解 为长毫针,长圆利针则是又粗又长的毫针。 不要轻视这些毫针在长、短、粗、细上的 变化,因为它们的适应证和效果确有极大 的不同。毫针一般针籍论述甚详,此处从 略。
• 特别是对心脑血管、神经系统、消化系统 疾患,以及血循环障碍、新陈代谢低下和 皮肤疾患等,都具有明显的效果。
三、新九针临床应用-----配伍原 则
♦新九针的施针原则和针具配伍 : 辨证施针,针分主辅,合 理配伍,系统治疗。 ♦新九针是中医外治法中的一种,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的治 疗措施。 ♦新九针治病的辨证,还有一层含意是不同针具的辨证使用, 就是针分主辅,合理配伍。 ♦ 《内经》中记载“九针之宜,各有所为,长短大小,各有 所施,不得其用,病弗能移”。这就说明了九针的两大特 点是特异性和整体性。
炎等生殖系统疾患,皮下囊肿、滑囊炎、关节积液、疖痈化脓、
脂肪瘤、腱鞘囊肿、镭疠、鸡眼等外科疾患。
三、新九针临床应用-----适应症
• (8)梅花针:治疗头痛、头晕、失眠、脑外伤后遗症、
脑血管意外后遗症、面瘫、脑动脉硬化、脑炎及后遗症等
神经系统疾患。感冒、急慢性支气管炎、哮喘、急慢性过 敏性鼻炎、百日咳等呼吸系统疾患。急慢性胃炎、腹泻、
• 经加热后烙割皮肤上的一些赘生物和切开 排脓,主治较大的赘疣、肌肤痈疡脓肿、 肛肠息肉、外痔、皮脂腺囊肿、陈旧性肛 裂等。

新九针之锋勾针治疗漏肩风

新九针之锋勾针治疗漏肩风

新九针之锋勾针治疗漏肩风岳淑娟(天津中医药大学,天津300193)关键词:锋勾针;漏肩风;肩周炎中图分类号:R246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5-0779(2010)04-0038-01作者简介岳淑娟(),女,级针灸推拿专业硕士研究生。

漏肩风(om algia )是以肩部长期固定疼痛、活动受限为主症的疾病。

由于风寒是本病的重要诱因,故常称为“漏肩风”;因本病多发于50岁左右的成人,故俗称“五十肩”;因患肩局部常畏寒怕冷,尤其后期常出现肩关节的粘连,肩部呈现固结状,活动明显受限,故又称“肩凝症”、“冻结肩”等[1]。

本病相当于西医学的肩关节周围炎(periarthritis of shoulder)。

西医学认为本病是软组织退行性、炎症性病变,与肩部受凉、慢性劳损、外伤等有关。

早期单侧肩部酸痛,偶见两侧同时受累。

其痛可向颈部和上臂放射,或呈弥散性疼痛。

静止痛为本病的特征,表现为日轻夜重,晚间常可痛醒,晨起肩关节稍活动后疼痛可减轻。

由于疼痛,肩关节活动明显受限。

局部按压出现广泛性压痛。

后期病变组织产生粘连,功能障碍加重,而疼痛程度减轻。

因此,本病早期以疼痛为主,后期以功能障碍为主[1]。

1 病因病机本病多因气血虚弱、筋骨衰颓,复因局部感受风寒或劳累闪挫或习惯偏侧而卧,筋脉受到长期压迫,遂致气血阻滞而成肩痛[2]。

2 诊断标准[3]①多由慢性损伤、外伤筋骨、气血不足复感风寒湿邪所致;②多发年龄在50岁左右,女性发病率高于男性,右肩多于左肩,多见于体力劳动者,且多为慢性发病;③肩部疼痛,以夜间为甚,常因天气变化及劳累而诱发,肩关节功能活动障碍;④肩部肌肉萎缩,肩前、后、外侧均有压痛,可向颈部及肘部放射,外展功能受限明显,出现典型的“扛肩”现象;⑤X 线检查多为阴性,病程久者可见骨质疏松。

3 治疗方法治法[1]:通经活血,祛风止痛。

以阿是穴及手阳明、手少阳、手太阳经穴为主。

处方[1]:肩髃、肩髎、肩贞、肩前、阿是穴。

杨东方医生获选为山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九针疗法”传承人

杨东方医生获选为山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九针疗法”传承人

杨东方医生获选为山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九针疗法”传承人2019年12月31日上午,第三届全国九针疗法临床经验交流会在太原举行。

会场外寒风凛冽,但会场内的热烈氛围却让人精神振奋,如沐春风。

会议评选出8位“九针元老奖”、3位“九针功勋奖”、27位“九针支持奖”、339位“九针疗法传承人”,对他们在九针疗法传承过程中的卓越贡献给予肯定。

2017年10月9日,山西省公布《第五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九针疗法”申遗成功。

九针,针具名,为九种针具的总称。

出自《黄帝内经》,即镵针、员针、鍉针、锋针、铍针、圆利针、毫针、长针和大针。

新九针疗法由山西省针灸研究所创始人师怀堂教授创新研发而成,是闻名国内外的特色品牌疗法。

“九针疗法”作为山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悠久的历史文化内涵,鲜明的民族地方特色,实用的医疗技术价值。

它扎根于山西,成长于山西,发展于山西,九针打破了传统针灸单一针具治病的局限性,发挥不同针具特异性作用和针灸的综合作用,还填补了一些针灸治疗学的空白。

来自省针灸研究所九针研究室主任祁越、原省针灸研究所九针研究室主任师爱玲、北京汉章针刀医院院长、北京汉章针刀医学培训学校校长朱秀峰、世界中医药联合会针刀专业委员会荣誉会长、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李力等分别从火针的应用、新九针疗法简介、针刀医学对疾病的辨因与辨证、整体与局部的探索、针刀医学原理解析等方面同与会嘉宾分享各自临床经验,也对九针的发展给予很多建设性的建议和意见。

山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院长乔之龙山西中医药大学副校长原山西省针灸研究所所长冀来喜山西中医药大学研究生院院长王轩山西非遗评审委员会主任委员原山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任赵中悦原山西省针灸研究所九针研究室主任祁越世界中医药联合会针刀医学专业委员会荣誉会长原内蒙古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院长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李力原山西省针灸研究所主任医师乔正中北京汉章针刀医院院长汉章针刀医学培训学校校长朱秀峰山西太原新九针门诊部师怀堂先生长孙师中强原山西省针灸研究所九针研究室主任师爱玲之子赵明老师为了更好地借助“非遗”平台传播九针技术,传承九针文化,会议还特别安排了山西特色说唱剧——《九针》,以曲艺的形式向参会者展示九针研创的历史,九针人物的感人事迹,以及九针临床治疗的典型范例,成为本次会议的一大亮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医新九针疗法在治疗疑难杂症有着神奇疗效
王洁:毕业于北京医科大学放射诊断专业和河北医科大学中医针灸专业,主任医师
王玉林:毕业于沈阳药学院和河北医科大学中西医结合专业,副主任医师
92年师从中医新九针专家师怀堂教授,多年来研修历代名著,勤学苦训,广拜名师。

博采众长,针药并用攻克疑难杂症,40余年临床积累丰富工作经验,省级和国家级论文各发表30余篇,笔者自2009年在306医院中医针灸专家门诊,耳闻目睹运用新九针治疗疑难病症,受益匪浅,兹将其新九针治疗各类疑难病概述如下:
新九针疗法是使用九种针具进行治疗的独特的针刺疗法,打破了针灸治疗中传统的单一毫针施治的局限性,强调发挥针具的特异性,整体性治疗作用,它不仅扩大了针灸治疗范围,而且明显提高了临床疗效,现经临床验证,新九针疗法对内,外,妇,儿,骨伤,皮肤,五官等科160余种病症和30余种疑难病有明显疗效。

一.痉挛性斜颈
是指颈肌痉挛性或强直性收缩引起头向一侧扭转或痉挛性倾斜。

其原因目前认为系锥外系器质性疾患,少数可为精神因素或局部刺激所引起。

本病发生任何年龄,但以成人最多见。

祖国医学“痉症”等病有关。

验案:郭XX 男 48岁汽车公司职员患痉挛性斜颈,六年余,引起头向一侧痉挛性倾斜,说话语音不清,有时口流唾液,表情十分痛苦。

取穴:百会,四神聪,颈部夹脊穴,风池,完骨,肩井,大椎,外关,悬钟,臂臑。

操作:磁园梅针叩刺百会,四神聪颈部夹脊穴,火针点刺风池,完骨,肩井,
大椎,外关,悬钟,在曲池和肩髃的连线上,曲池上7寸取臂臑穴向内下斜刺1.5寸到2寸捻转得气后留针30分钟,经两次治疗而愈,为巩固疗效20天埋线一次。

二.面肌痉挛
是阵发性不规则的一种面部肌肉抽搐,通常以中老年妇女多见,多见于眼睑,口角颊部。

精神紧张,过度疲劳加重,入睡后停止,有原发和继发性两种,原发性面肌痉挛其病因不明,而继发性多有其他病史,,如面神经炎后遗症,脑炎,脑血管疾病,延髓空洞症等疾病,本病于祖国医学“筋惕肉瞤”症。

验案:张XX 男 24岁河北廊坊人,患病五年,注射肉毒素后效果不佳,近日睡眠欠佳,经常口角及面颊部抽动。

取穴:后溪,阿是穴,医风
操作:取双侧后溪穴快速进针,向劳宫方向直刺1.5寸左右,捻转提插手法,得气后大幅度捻转2-3次每五分钟重复手法,留针30分,细火针点刺颊部阿是穴2-3针,医风穴在耳垂后方,下颌角与乳突之间凹陷中,用穴位注射法,取苯巴比妥钠注射液30mg(0.3毫升)加盐酸利多卡因注射液20mg(1毫升)先令患者侧卧
位,选定医风穴后,局部常规消毒,用5毫升注射器刺入穴位1.2寸,出现酸胀感,回抽无血,将药物推入,隔日一次,经两次治疗痊愈。

三.肩关节周围炎~肩周炎
又称老年肩,冻结肩。

多以轻度挫伤,过劳风寒侵袭为其诱因,以50岁以上人为多见,临床特点为患肢肩关节痛,夜间尤甚,活动受限,祖国医学认为本病为“痹症”,又称肩凝症“漏肩风”。

验案:李XX男 46岁,因肩不能活动一周余。

取穴:肩髃,极泉,肩关节阿是穴
操作:摸到肩髃后用毫针轻刺激直刺1寸后产生酸胀感,再重刺激手法向极泉方向直刺3-4寸,不断捻转,使针感传到手,不留针。

肩关节处找痛点,用锋勾针快速勾割,拔罐放血,一次治愈。

四.类风湿关节炎,骨质增生性关节炎
祖国医学认为,本病多因体质素虚,阳气不足,腠理不密,卫外不固,或劳损筋骨风寒湿邪趁虚而入,流注筋络关节,阻碍气血运行,则发为痹症。

验案:郑XX 男 62岁骨性关节炎,关节酸痛活动不灵,晨起或久坐最明显,活动后减轻,X线检查可见骨关节边缘骨刺形成。

取穴:膝疾穴(经验穴)梁丘,内外膝眼,膝中穴,阳灵泉,阴灵泉,委中,膝阳关,曲泉
操作:火针深刺膝疾穴,曲泉,膝阳关,梁丘穴,内外膝眼,扎完火针必须见到黄色积液拔罐放血,才能达到疗效。

2寸毫针直刺阳灵泉,阴灵泉,膝阳关,曲泉,园利针直刺膝中穴,留针30分,内外膝眼注射水针,6次痊愈。

五.牛皮癣
是一种慢性反复发作的皮肤病,冬重夏轻,以表皮增生和炎症为特征,祖国医学归于风癣,松皮癣,干癣范围。

验案:何XX 女28岁患牛皮癣3年,时痒,四肢较重。

取穴:大椎,肺俞,灵台,脾俞,曲池,血海,足三里,三阴交
操作:细火针点刺上述穴位,埋线:取无菌1号羊肠线2-3厘米,在上述穴位消毒局麻后,放于局麻点上,将埋线针缺口向下压线15-45度角,向上刺入,将线埋在穴位中,外盖敷料3-5天,25天埋一次,5次痊愈。

六.慢性咽炎
是咽部粘膜下组织,淋巴组织的慢性炎症,多见于中年人,本病与祖国医学喉痹喉风等症。

验案:孙XX 女 55岁自觉咽内不适,常有干燥微痛,刺痒异物感,检查可见咽部粘膜呈暗红色充血,咽壁淋巴滤泡增生。

取穴:廉泉,天突,肺俞,颈夹脊
操作:细火针点刺上述穴位,火缇针治疗:患者口含盐酸利多卡因5毫升,15分钟后,口腔和咽部有麻木感后,将火缇针加热60度左右,用舌压板压住舌根,用火缇针快速滚烫后,立即用等渗盐水漱口,再含华素片,一次治愈。

七.足跟痛
以中老年人居多,女性多于男性,足跟通与根骨骨刺,跟下脂肪垫炎症,跟下滑囊炎有关,类风湿,风湿病亦可引起足跟通,祖国医学认为劳损过度,肾气虚损所致,因肾经的支脉循行入足跟。

验案:张XX 女 70岁足跟痛,行走不便,疼痛
取穴:阿是穴
操作:患者俯卧,取足跟部痛点,用5毫升注射器,抽取4毫升松解液,快速刺入足跟痛点,火针深刺3-5针,锋勾针快速勾割,一次治愈。

九针的神奇疗效不仅对上述病例,更加神奇的是多种针具联合应用治疗颈椎病,哮喘,三叉神经痛,腰椎间盘突出症,网球肘,中风后遗症,甲状腺疾病,耳聋,视神经萎缩,近视,斜视,尿失禁,前列腺疾病,乳腺增生,慢性胃炎,胆囊炎,无痛减肥,美容,疗效显著。

祖国医学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宝库,针灸医学新九针疗法,更是传统医学一颗明珠。

现九针疗法已传播到美国,新加坡,韩国,澳大利亚,德国,加拿大,深受各国中医针灸学派的好评,愿九针疗法在世界各地更加发扬光大!
点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