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9.2《增强生命的韧性》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9.2《增强生命的韧性》精品课件

候你是需要挫折的。
通过黄晓明的经历,你是如何认识挫折的呢?
学习目标
1.知道挫折的含义。
2.理解挫折的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
3.理解如何发掘生命的力量。
4.了解增强生命的韧性的方法。
新课讲解
一.我的朋友圈
1.什么是挫折?
阻碍、失利和失败,就是人们常说的挫折。
2.面对挫折,为什么人们会有不同感受和行为反应?
生与死的抉择,这是,他只有一个信念:一定要努力活下来。他知
道停下来就意味着死亡,所以,一直不停地走着。接下来的几个小 时好似几个世纪,他一步一步艰难地挪动着。最后,他回到营地, 迷迷糊糊地倒在帐篷前,队友最终把他救活了。
这位登山者在风暴中活了下去,给我们什么启示?
课堂小结
增 强 生 命 的 韧 性
挫折的含义 面对挫折会有不同行为反应的原因 挫折的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 怎样挖掘生命的力量
随堂演练
1. 遇到挫折俗称“碰钉子”,下列人物遇到了自己人生道路 上的“钉子”的有 (
D
)
①小明高考成绩不理想,未能进入名牌大学,内心十分失落 ②某同学因长相丑陋,求职多次被用人单位拒绝 ③小刚因周六晚上玩了一会儿游戏受到妈妈打骂 ④李宁的亲人在“东方之星”游轮沉船事故中遇难
的不同时期,对于挫折也会有不同的感受和行为反应。
产生这些不同感受和行为反应的主要原因,是人们对
挫折的认识和态度不同。
3. 正确看待挫折。
面对挫折,我们可能会感到失落、焦虑、难过、愤
情绪感受 是很正常的, 怒、不满等。产生这些负面的_________
但如果一味沉浸在负面情绪中,我们就容易消沉,甚
调整 自己,正确 至做出不恰当的行为。我们需要及时_____ 挫折 。 对待______
《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 9.2 增强生命的韧性 PPT优秀课件

但如果一味沉浸在负面情绪中,我们 生态度、习俗、艺术等方面,逐渐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文化传统。不同的地域,有地域文化的差异。就世界范围而言,有中国儒家文化、欧洲基督教文化、美洲印第安人文化、中东
就容易消沉,甚至做出不恰当的行为。 获得更加丰富的生活经验。 阿拉伯文化等。就某一国家而言,如中国,则有中原文化、齐鲁文化、荆楚文化、巴蜀文化等各具特色的地方文化。
C 然翻起的浪花;如果说人生是湛蓝的天空,那么失意则是一朵漂
浮的白云。通过这首小诗,我们领悟到( ) A.有的人会遇到挫折,有的人则不会遇到挫折 B.人生不是坦途,挫折是无法战胜的 C.我们要有正确对待挫折的态度,从容面对困难,战胜挫折 D.挫折让人消沉,做出不恰当的行为
2.“如果生活只有晴空丽日而没有阴雨笼罩,只有幸福而没有
不同的人看待同一事件的态度是不同的,你认为是挫折,但其他同学 认为不是挫折,你认为不是挫折,但其他同学可能认为是挫折。
1 面对不同的挫折,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情绪感受和行为反应。
2 即使遭遇同样的挫折,不同人的情绪感受和行为反应也是不同的。
3 同一个人在生命的不同时期,对于挫折也会有不同的感受和行为反应。
绪感受和行为反应 族节日,蕴涵着民族生活中的风土人情、宗教信仰和道德伦理等文化因素,有着特定的民族文化内涵,是一种特殊意义的文化资源,是一个民族历史文化的长期积淀。庆祝传统民
免有挫 族节日,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也是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将民族节日确定为国家法定节假日,有利于透过民族的传统节日与习俗,更好地领略中华民族文化的韵味。
对挫折的认识和态度不同,会产生不同的情 习惯的不同,常常产生误解,闹出笑话。这说明( )
生命难 (2)扩大社会主义民主,更好保障人民权益和社会公平正义。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设计教学设计带教学反思-9.2《 增强生命的韧性》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设计教学设计带教学反思-9.2《增强生命的韧性》一. 教材分析《增强生命的韧性》这一课旨在让学生了解生命中的挫折和困难是不可避免的,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到增强生命韧性对于克服挫折和困难的重要性。
教材通过案例分析、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认识和理解韧性对于个人成长和发展的意义,从而培养学生面对困难和挫折时的积极态度和应对能力。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身心发展迅速,开始面临更多的学习和生活中的挑战。
他们可能对挫折和困难有初步的体验,但还没有形成系统的认识和应对策略。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以引导和帮助他们建立积极的应对机制。
三. 教学目标1.了解生活中挫折和困难是不可避免的。
2.理解增强生命韧性对于克服挫折和困难的重要性。
3.学会面对困难和挫折时保持积极态度,并采取有效的应对策略。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认识和理解韧性对于个人成长和发展的意义。
2.难点:培养学生面对困难和挫折时的积极态度和应对能力。
五. 教学方法1.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生活中的案例,引导学生认识和理解韧性的重要性。
2.讨论法: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彼此的经验和看法,培养学生的交流和合作能力。
3.实践操作法: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学会应对困难和挫折的策略。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案例材料,用于分析和讨论。
2.设计好小组讨论的问题和活动方案。
3.准备PPT,用于辅助教学。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生活中的挫折和困难,引导学生思考这些问题是否不可避免,以及我们应该如何面对。
2.呈现(10分钟)呈现教材中的案例,让学生了解不同人在面对挫折和困难时的态度和应对策略。
引导学生进行分析,找出案例中人物的韧性表现,并讨论韧性对于他们克服困难的重要性。
3.操练(10分钟)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在生活中遇到的挫折和困难,以及自己是如何应对的。
讨论过程中,引导学生认识到韧性对于克服困难的重要性。
部编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4.9.2增强生命的韧性》说课稿

部编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4.9.2增强生命的韧性》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4.9.2增强生命的韧性》这一课是部编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的一部分。
本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了解什么是生命的韧性,以及如何增强自己的生命韧性。
教材通过理论讲解和实例分析,使学生认识到生命韧性的重要性,并学会在生活中培养和增强自己的韧性。
教材还引导学生理解和尊重他人的韧性,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生理和心理都在发生很大的变化。
他们开始更加关注自我,对生活有自己的理解和感悟。
然而,由于生活经验不足,他们在面对困难和挫折时,可能会感到迷茫和无助。
因此,本课的学习对于他们来说,既有理论的引导,又有实践的指导,有助于他们更好地认识自己,面对生活。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生命韧性的概念,知道如何增强自己的生命韧性。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实例分析和讨论,学会在生活中培养和增强自己的韧性。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认识到生命韧性的重要性,尊重他人的韧性,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
四. 说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能够理解生命韧性的概念,知道如何增强自己的生命韧性。
2.难点:学生学会在生活中培养和增强自己的韧性,理解和尊重他人的韧性。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分析法、小组讨论法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思考能力和合作精神。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视频、图片等,丰富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一个生活中的实例,引出生命的韧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理论讲解:讲解生命韧性的概念,让学生明白生命韧性的重要性。
3.实例分析:分析一些成功人士和生活中的例子,让学生了解如何增强自己的生命韧性。
4.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体会和经验,互相学习和借鉴。
5.总结提升: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引导学生理解和尊重他人的韧性,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
新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9.2《增强生命的韧性》优质教案

第九课第二框增强生命的韧性【教材分析】本课所依据的课程标准的相应部分是“自尊自强”,通过本课引导学生正确认识挫折,培养面对困难、挫折的勇气和坚强的意志,发掘生命的力量。
本课分为两目:“生活难免有挫折”引导学生认识什么是“挫折”,分析人们对挫折的认识和态度不同,会产生不同的感受和反应,懂得要及时调整自己,正确对待挫折;“发掘生命的力量”引导学生懂得生命是有韧性的,我们需要发掘自己的生命力量,进而认识到怎样发掘生命的力量。
【学情分析】初一阶段的学生面对刚刚进入初中的繁重的课业压力、人际交往烦恼等,遇到了成长中的挫折。
现实生活中,不少学生意志薄弱、承受能力不强,面对挫折束手无策或轻言放弃,从而阻碍了他们的成长。
因此,要引导学生正确对待生命中的挫折,提升面对挫折的承受力,增强生命的韧性。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什么是挫折;理解每个人都会遇到挫折;明确不同的人对待挫折会产生不同的情绪感受和行为反应。
2、能力目标学会正确面对挫折;发掘生命的力量去应对和战胜挫折。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自强不息的精神和对待挫折的坚强意志。
【教学重点】理解每个人都会遇到挫折;发掘生命的力量去应对挫折。
【教学难点】理解每个人都会遇到挫折;发掘生命的力量去应对挫折。
【教学过程】【板书设计】增强生命的韧性一、生活难免有挫折1、挫折的含义2、挫折具有两面性3、不同的态度,不同的结果4、挫折三要素5、正确对待挫折6、挫折是我们生命成长的一部分二、发掘生命的力量1、每个人的生命都蕴含一定的承受力、自我调节、自我修复能力2、发掘自身的生命力量3、发掘自身力量并不排斥借助外力【作业布置】在历史上,你知道哪些面对挫折而自强不息的感人故事?课下搜集相关资料与同学一起探讨你从中的收获。
9.2 增强生命的韧性 教案-2023-2024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

议学活动三:如何面对挫折?
图片展示林肯遇到的挫折和感悟:
视频播放徐梦桃应对挫折的做法:
材料展示徐梦桃应对挫折的做法:
此前,伤病困扰的她曾萌生退意,但“狠心”的父亲告诉她“不差这一步”,一定要坚持下去。在徐梦桃受伤治疗期间,父母从老家赶来陪伴其左右。
学生思考:从她的身上,我们感受到了什么?
议学活动一:什么是挫折?
议学活动二:挫折带给我们只是同一种感受吗?
组织学生开展课内情境模拟活动:期中考试后,数学试卷和考试成绩下发。以下3位同学考试成绩不够理想,遇到了挫折。
学生小组讨论:有理有据地对这两位同学的观点评析,并阐述自己的观点。
徐梦桃多次参加重大国际比赛,有些成绩还不够理想,让自己陷入了苦闷和失落。2018年平昌冬奥会,致命的滑雪失误让她在赛后曾萌生退役的想法。
在国家队训练,队员们相互鼓励、支持。在她恢复期间,王心迪等队员主动承担照顾她的任务,帮她打饭,逗她开心,用最大的努力,去鼓舞徐梦桃重拾信心。
徐梦桃的经历告诉我们,应该怎样面对挫折?
三、课堂小结
课后实践:学生开展小组合作,设计调查问卷并开展课后调查活动,了解本班级同学面对挫折的态度和表现,并就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建议。
教学设计
课程基本信息
学科
初中道德与法治
年级
七年级
学期
秋季
课题
增强生命的韧性
教学目标
1.了解挫折的含义、对人们学习、工作和生活的影响及其应对措施;面对挫折,人们产生不同感受和行为反应的原因。
2.通过开展对挫折影响的课堂辨析教学实践,引领学生开放包容,理性表达意见;结合北京冬奥会冠军徐梦桃遇到的挫折及其战胜挫折的典型事例和问题情境探究,引领学生主动适应校园生活和社会环境,热爱生活,积极进取,培育适应变化、不怕挫折、坚忍不拔的意志品质,培育学生的健全人格。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9.2《增强生命的韧性》教学设计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9.2《增强生命的韧性》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增强生命的韧性》是人教部编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的一节课,主要让学生了解韧性对于生命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培养和增强自己的韧性。
教材通过理论阐述和实例分析,引导学生认识韧性,培养面对困难和挑战时的坚持和适应能力。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身心发展较快,面临着各种生理和心理的挑战。
他们在学习、生活、人际交往等方面可能遇到困难和挫折,因此,有必要引导学生认识韧性,学会面对困难,增强心理素质。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韧性的概念,认识到韧性对生命的重要性。
2.培养学生面对困难和挫折时的坚持和适应能力。
3.引导学生学会自我调节,增强心理素质,提高生活质量。
四. 教学重难点1.韧性概念的理解。
2.培养学生面对困难的坚持和适应能力。
五. 教学方法1.案例分析法:通过实例让学生了解韧性,培养其面对困难的信心。
2.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彼此的经验和感悟,提高认识。
3.自我反思法:引导学生对自己的生活、学习情况进行反思,找出改进的方法。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案例,用于教学分析和讨论。
2.准备PPT,用于辅助教学。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生活中常见的韧性现象,如运动员在比赛中克服伤痛,学生面对困难坚持学习等。
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韧性?为什么我们要增强韧性?2.呈现(10分钟)介绍韧性的概念,让学生了解韧性对生命的重要性。
通过实例分析,让学生认识到韧性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在生活中面临困难时如何坚持和适应的经验。
每组选出一个代表进行汇报,其他组成员可进行补充和评价。
4.巩固(10分钟)让学生结合自己的讨论和分享,总结出增强韧性的一些方法。
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给出建议。
5.拓展(10分钟)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在生活中培养和增强自己的韧性?让学生举例说明,并提出自己的计划。
增强生命的韧性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

易错点拨
误区:挫折对人只有消极影响。 纠正:挫折可能会让我们感到失落、焦虑、难过、愤怒、不满,但如果我们能及时调整自己,正 确对待挫折,就能够变压力为动力,把挫折当成我们的垫脚石,从而更容易获得成功。 名句品读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出处:《周易》。 释义:天(即自然)的运动刚强劲健,相应地,君子处世,也应像天一样,自我力求进步,刚毅坚卓, 发愤图强,永不停息。 寓意:我们在面对挫折时应该自强不息,发掘自身的生命力量,逐渐培养自己面对困难的勇气和 坚强的意志。
议题二 怎样发掘生命的力量? 情境一 1995年,彭超出生在四川省攀枝花市的一个普通家庭,6岁时因不慎被高压变压器击中, 失去双臂。面对突如其来的变故,彭超没有放弃,他开始练习用脚写字、吃饭、洗脸、刷牙、 穿衣、做饭,每天练习10小时。2015年,他以603分的成绩考入四川大学法学院。2021年,他更 是凭借自己的努力考上了同济大学法学院硕士研究生。2022年彭超通过法考,又参加了冬残奥 会火炬传递。 情境二 小刚的家庭条件优越,可自从到外地上寄宿制初中后,他便没有了从前的优越感,加上 初中学习难度大、科目多,他感觉学习很吃力,非常苦恼,便整天沉迷于网络游戏,导致学习成 绩越来越差,渐渐地产生了自暴自弃的想法。 (1)情境一中的彭超和情境二中的小刚各自遇到了什么挫折?二人的不同经历说明了什么?
表现
原因
不同 面对不同的挫折,会有不同的情绪感受和行为反应 的人 即使遭遇同样的挫折,情绪感受和行为反应也是不同的 人们对挫折的
同一 在生命的 不同时期 ,对于挫折也会有不同的感受和行为 认识和态度 .
个人 反应
不同
3.挫折的影响是什么?
(1)消极影响:面对挫折,我们可能会感到失落、焦虑、难过、愤怒、不满等。产生这 些负面的情绪感受是很 正常的 ,但如果一味沉浸在负面情绪中,我们就容易 消沉 , 甚至做出 不恰当的行为 。 (2)积极影响:生活中的挫折是我们生命成长的 一部分 。得意时,挫折会使我们更清 醒,避免盲目乐观、精神懈怠;失意时,挫折会使我们获得更加丰富的 生活经验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们要及时调整自己,正确对待挫折。
挫折
挫折 挫折
挫折 挫折
争
竞
竞取
选
选国
经 商 失 败
众 议恋精 员人神 失死崩 败去溃
州 议 长 失 败
会 提 名 失 败
竞竞竞 选 选 选担 参 副 参任 议 总 议美 员 统 员国 失 失 失总 败 败 败统
22 23 26 27 29 34
我们可以培养自己面对困难的勇气和坚强意志。
发掘自身的力量并不排斥借助外力。我们学会与 他人建立联系,向他人寻求帮助,获得他人的支持 和鼓励,增强我们的生命力量。
④借增强生命韧性的方法:欣赏、培养幽默感;和 自己信任的人谈一谈;考虑并接受最糟糕的结果等。
含义:阻碍、失利和失败
影响:负面情绪;更清醒,更丰富
会感恩挫折,是我们必修的一门功课。我们之所以要学
会感恩挫折,是因为( ) ①挫折就是阻碍、失利乃至失败
D
②人们对挫折的认识和态度不同,但人们对挫折产生的
反应是相同的,都会产生负面情绪
③挫折是生命成长的一部分,挫折会使我们更清醒,会
丰富我们的生活经验
④面对挫折,及时调整自己,就可能将挫折变为我们生
命成长的机会和动力
9.2: 增强生命的力量
请思考:大家喜爱的著名武打明星兼导演的吴京在 人生前进的道路上遇到了什么样阻碍?从中你的感悟是 什么?
9.2: 增强生命的力量
1、什么是挫折? 2、挫折的影响 3、如何正确对待挫折? 4、如何发掘生命的力量,增强生命的韧性?
第一目 生活难免有挫折
生活就像心电图,一帆风顺就证明你挂了!
终于,小驴子冷静了下来,不再哀号。令人吃 惊的是,每一铲土下去,小驴子就迅速地把它抖掉, 并且都垫到了脚下。很快,小驴子便跑出了枯井。
情绪感受和行为反应
认识和态度
害怕地闭
一遇到挫折,
上了眼睛。
就放弃目标。
产生这些不同感受和行为反应的主要原因,
是人们对挫折的认识和态度不同。
冷静下来,不再哀号
勇敢面对挫折,
失败的人在每次挫折中只找到借口,成功的人在每次 挫折中都看到机会。让生命中的挫折转变成你的助力!
结合吴京视频思考:如何发掘生命的力量?
光秃秃的树干会长出新芽
断尾的壁虎会长出新的尾巴
我们每个人的生命都蕴含一定的 承受力、自我调节和自我修复的能力。
我们可以培养自己面对困难的勇气和坚强意志。
1、在你的记忆中,有哪些“不愉快” 的事件? 2、造成这些“不愉快”的原因是什么 呢?
洪水
战争
外部因素
父母态度粗暴
同学老嘲笑我 老师教育方法不当
外部因素
成绩总不及格
有不诚信档案
内部因素
1、什么是挫折?
失败
被人誉为乐圣的德国作曲家
贝多芬,一生中屡遭磨难,尤其 是耳聋对他的打击最为惨重。这 打击曾使他愤怒又难过,并将自 己关在房子里不愿与人见面。但 是,不甘就此退出乐坛的强烈信 念,使他重新振作起来,并且发 出了“要扼住命运的咽喉”的坚 强吼声。创作出气势雄伟,举世 闻名的《命运交响曲》。
请你辨析:
挫折有益无害
挫折既有积极影响又有消极影响:略。
如果一味沉浸在负面情绪中,我们就容易 消沉,甚至做出不恰当的行为。
挫折越多越好
挫折虽有积极影响,但也有消极影响:略。 挫折毕竟是人生道路上的阻碍、失利和失败 等。在人生的道路上,虽然挫折难以避免, 但并不是挫折越多越好。
挫折
挫折 面对不同的挫折,
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情绪感受和行为反应。
《两只驴子》 一天,一头老驴子不小心掉进了一口枯井。老 驴子看着高高的井口,它害怕地闭上了眼睛…… 小驴子到处找老驴子。最后,小驴子在枯井前 找到了它已经死去的妈妈,悲哀的是,小驴子也没
有 主人逃。出主掉人进想枯了井遭很的多厄遇办运同法。样,它可拼的是命挫也哀折不鸣,能,将喊小来驴了子它救的 不出同来人,只的得情找绪了感几个受人和帮行忙铲为土反把应驴也子埋是掉不。同的。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3、(多选)摆脱挫折的困扰,需要掌握一定的方法。 下列方法正确的是( )
①、分析造成挫折的原因,找到战胜挫折的途径和方法 ②、挖掘自身的生命力量,发现自己面对困难的勇气和 坚强的意志 ③、向老师、父母寻求帮助,学习别人经验,战胜挫折 ④、挫折是生命成长的一部分,挫折越多越好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④
想一想:挫折对贝多芬造成了什么影响呢?
2、挫折的影响
消极影响:面对挫折,我们可能会感到 失落、焦虑、难过、愤怒、不满等。如果 一味沉浸在负面情绪中,我们就容易消沉, 甚至做出不恰当的行为。
积极影响:得意时,挫折会使我们更清 醒,避免盲目乐观、精神懈怠;失意时, 挫折会使我们获得更加丰富的生活经验。
谢谢大家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自强不息的霍金
21岁时,被诊断患有肌肉 萎缩性侧索硬化症,医生曾断 言他只能活两年,可他坚强地 活了下来。他全身瘫痪,不能 言语,被禁锢在轮椅上,只有 三根手指和两只眼睛可以活动。 却是现代最伟大的物理学家之 一,研究宇宙论和黑洞。
自强不息的马云 1982年,马云第一次参加高考, 落榜,数学只得了1分。马云充满 了挫败感,之后他跟表弟到一家酒 店应聘服务生,结果表弟被录用, 自己惨遭拒绝,老板给出的理由是 马云又瘦又矮,长相不好。 1983年,马云第二次参加高考, 再次落榜,数学提高到了19分。父 母劝他放弃,好好学门手艺。 1984年,马云第三次参加高考, 这次数学考了89分,被杭州师范学 院破格升入外语本科专业。
发掘自身的力量并不排斥借助外力。我们学会与 他人建立联系,向他人寻求帮助,获得他人的支持 和鼓励,增强我们的生命力量。
④增强生命韧性的方法
欣赏、培 养幽默感
培养某方 面的兴趣
把和自己 信任的人 考虑并接 关心、帮 谈一谈 受最糟糕 助他人
的结果
小结:如何发掘生命的力量,增强生命的韧性?
我们每个人的生命都蕴含一定的承受力、自我调 节和自我修复的能力。
生是湛蓝的天空,那么失意则是一朵漂浮的白云。通过
这首小诗,我们领悟到( )
C
A、有的人会遇到挫折,有的人则不会遇到挫折 B、人生不是坦途,挫折是无法战胜的 C、我们要有正确的挫折,从容面对困难,战胜挫折 D、挫折让人消沉,做出不恰当的行为
2、(单选)羚羊如果没有豺狼的威胁怎会变得健壮善
跑?河蚌如果没有砂砾的侵害怎会产生璀璨的珍珠?学
把土抖掉,并垫到脚下。 向挫折发出挑战。
3、如何正确对待挫折?
人们对挫折的认识和态度不同,会产生不同感 受和行为反应。
清代作家蒲松龄落第后, 并没有被落第造成的挫折击 垮,他及时调整自己,下决 心干一番事业,写下了一副 对联:有志者,事竟成,破 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 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 三千越甲可吞吴。他这样写 了,也这样做了。终于完成 了传世名著《聊斋志异》。
46 47 49 51
数数林肯经历了多少次失败才获得成功的?
你有什么启示?
生活中的挫折是我们生命成长的一部分。
小结:如何正确对待挫折?
人们对挫折的认识和态度不同,会产生 不同的情绪感受和行为反应。 我们要及时调整自己,正确对待挫折。 生活中的挫折是我们生命成长的一部分。
第二目 发掘生命的力量
生活难免
增 强
有挫折
如何对待:人们对挫折的认识和态度; 及时调整自己;
生
是我们生命成长的一部分
命
的
承受力、自我调节、自我修复的能力
韧
性
发掘生命
面对困难的勇气和坚强意志
的力量
借助外力
增强生命韧性的方法
1、(单选)如果说人生是一首优美的乐曲一望无际
的大海,那么挫折则是一朵骤然翻起的浪花;如果说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