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第9讲:重力与弹力(教师版)——十里堡陈曦
3.1 重力与弹力—2020-2021人教版(2019)新教材 高中物理必修第一册课件(共57张PPT)

微小形变:有些物体的形变很微小,需借助仪器才能观察到.
两物体之间,若存在弹力,彼此对对方都产生弹力,弹力也是成 对出现的.
【探究总结】 1.弹力产生的条件
12两 接物 触体 面要 要相 发互 生接 弹触 性.形变.二者必须同时满足. 2.产生原因:由施力物体发生弹性形变引起的.
3.弹力的方向 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由于要恢复原状产生弹力,所以弹力的方向由 施力物体的形变的方向决定,弹力的方向总是与施力物体形变的方向相 反. (1)压力、支持力的方向垂直接触面,指向被压或被支持的物体,如 图甲所示.
3.重心: (1)重心只是一个等效点,除重心位置外,物体其他各部分均受重 力作用. (2)重心的确定:重心的位置要根据物体质量的分布情况而定,影 响重心位置的因素有两个:质量分布和几何形状.
拓展 ①测量重力的工具:弹簧测力计 ②测量原理:二力平衡
【典例示范】
例 1 下列关于重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由 G=mg 可知,物体的质量与重力成正比 B.同一物体在地球上各处的重力相同 C.重力就是地球对物体的吸引力,其方向必定指向地心 D.重力的大小不是总等于弹簧测力计对物体的拉力
【探究总结】 1.重力的产生: (1)地面附近一切物体都受到地球的吸引,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 体受到的力叫作重力. (2)在同一地点,重力的大小与质量成正比,即 G=mg. 2.重力的方向: (1)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可利用铅垂线确定其方向. (2)只有在两极或赤道时,重力的方向才指向地心,其他位置并不 指向地心.
【思考判断】
(1)重力的方向也可以表述为指向地心.( × ) (2)重心是物体重力的作用点,重心一定在物体上.( × ) (3)若两物体间存在弹力,则它们一定接触.( √ ) (4)只要物体接触,物体间就存在弹力.( × ) (5)弹簧的弹力总是与其形变量成正比.( × ) (6)弹簧的劲度系数与弹力大小无关.( √ )
人教版2019高中物理必修第一册《重力与弹力》(课件)30张ppt

新知探究
胡克定律
内容:弹簧发生弹性形变时,弹力F的大小跟弹簧 伸长(或缩短)的长度x成正比
公式:F=kx,其中k为弹簧的劲度系数,单位为 牛顿每米,符号N/m,它的大小反映了弹簧的软硬程 度
适用条件:在弹簧的弹性限度内
23
新知探究
胡克定律的应用
(1)弹簧发生形变时必须在弹性限度内 (2)x是弹簧的形变量,不是弹簧的原 长,也不是弹簧形变后的长度 (3)Fx图像为一条经过原点的倾斜直线 ,图像斜率表示弹簧的劲度系数。同一根 弹簧,劲度系数不变
心不一定在绳子的延长线上
9
课堂练习 【答案】C 【解析】A.物体质量分布不均匀的物体,物体的重心可能不与
它的几何中心重合,A不符合题意; B.物体的重心都在物体内,也可能在物体外,如匀质圆环的重
心在圆环之外,B不符合题意; C.重力是由于地面附近的物体受到地球的吸引而产生的,C符合
题意; D.根据二力平衡可知,用绳子将物体悬挂起来,物体处于静止
沿杆
不沿杆
轻弹簧
沿弹簧形变的反方向
18
图示
课堂练习 3.(多选)关于弹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CD) A.静止在水平面上的物体所受的重力就是它对水平面的压力 B.压力、支持力、绳的拉力都属于弹力 C.弹力的大小与物体的形变程度有关,在弹性限度内形变程度
越大,弹力越大 D.弹力的方向总是与施力物体恢复形变的方向相同
向下,则细线的拉力是竖直向上的,即细线是竖直的,由此来判断墙 面是否竖直。
8
课堂练习 2.下列关于重力、重心的说法,正确的是( C ) A.物体的重心一定与它的几何中心重合 B.任何物体的重心都在物体内,不可能在物体外 C.重力是由于地面附近的物体受到地球的吸引而产生的 D.用绳子将物体悬挂起来,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时,该物体的重
3.1重力与弹力(课件) 高中物理 (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按照比例确定。
一、重力和重心
6.力的图示和力的示意图
(1)力的图示
①定义:为了更形象、直观地表达力,可以用一根带箭头的有向线
段表示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这种表示力的方法叫作 力的图示 。
②步骤:
Ⅰ.选定 标度
(用一定长度的线段表示一定大小的力)。
Ⅱ.从 作用点 开始﹐沿力的方向画一线段,根据选定的标度和力
4.重力的施力物体是地球。
虽然二者不相等,
5.物体所受的重力与物体所处的运动状态以及是否受其他力无关。 但差异很小,在近
似计算中,一般认
为重力等于引力。
一、重力和重心
1.由于g随地球上的纬度及海拔高度的变化而变化,
所以相同质量的物体在不同地点重力不同。
2.在同一地点﹐物体受到的重力与其质量成正比。
重心的概念。(科学思维)
3.知道形变和弹力产生的原因,会分析弹力的方向﹐能
正确画出弹力的示意图。(科学思维)
4.通过实验探究弹簧弹力与形变量的关系﹐理解胡克定
律,了解实验的科学探究方法。(科学探究)
学
习
目
标
力是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的作用。
认识一个力,需要弄清以下几个问题:
1. 谁受到的力,谁施加的力?
性
5.力的
性质
瞬时
性
相互
性
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力不能离开物体而独立
存在,每个力的产生都必
须同时存在两个物体,即
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
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施力物体同时也是受力物体,受力物体同时也是施力物体,力总是
成对出现,且物体间的这一对力总是同时产生、同时变化、同时消失,不存在先后关系。
[优选]重力和弹力—【新版】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第一册课件
![[优选]重力和弹力—【新版】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第一册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0ef4b08baf1ffc4fff47aca8.png)
青铜艺术的稀世之宝,骏马之所以能用一只蹄稳稳地踏在飞燕上,是因为( D )
A.马是空心的 B.马蹄大 C.马的重心在飞燕上 D.马的重心位置和飞燕在一条竖直线上
解析:骏马之所以能用一只蹄稳稳地踏在飞燕上,是因为飞燕对马 的支持力和马的重力在一条竖直线上,选项A、B、C错误,D正确.
【 (名校 师课 整堂 理】课获本奖专P题PT)-重力和弹力— 【( 新新 版 教】材人)教 推版荐高中】 物人理教必版 修(第)一推 册荐课高件中p物p理t优必质修说第课一稿册(课精件师课 整堂 理】课获本奖专P题PT)-重力和弹力— 【( 新新 版 教】材人)教 推版荐高中】 物人理教必版 修(第)一推 册荐课高件中p物p理t优必质修说第课一稿册(课精件选()最新 版本) 推荐
【 (名校 师课 整堂 理】课获本奖专P题PT)-重力和弹力— 【( 新新 版 教】材人)教 推版荐高中】 物人理教必版 修(第)一推 册荐课高件中p物p理t优必质修说第课一稿册(课精件选()最新 版本) 推荐
【 (名校 师课 整堂 理】课获本奖专P题PT)-重力和弹力— 【( 新新 版 教】材人)教 推版荐高中】 物人理教必版 修(第)一推 册荐课高件中p物p理t优必质修说第课一稿册(课精件选()最新 版本) 推荐
(名师整理课本专题)重力和弹力— 【新版 】人教 版高中 物理必 修第一 册课件p pt优质 说课稿 (精选 )
3、方向:竖直向下,除了赤道和两极,竖直向下并不是指向地球的球心.
(名师整理课本专题)重力和弹力— 【新版 】人教 版高中 物理必 修第一 册课件p pt优质 说课稿 (精选 )
(名师整理课本专题)重力和弹力— 【新版 】人教 版高中 物理必 修第一 册课件p pt优质 说课稿 (精选 )
高中物理必修一重力和弹力讲解

高中物理必修一重力和弹力讲解一、教学任务及对象1、教学任务本次教学任务是基于高中物理必修一的内容,重点讲解重力和弹力。
重力作为基本的自然力,在学生的日常生活中有着直观体验,而弹力则是物体间接触时的一种常见力。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应当能够理解重力和弹力的定义、计算方法及其在实际中的应用,掌握力的合成与分解的基本原理,并能够运用这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教学对象教学对象为高中一年级学生,他们在先前的学习中已经接触了基本的物理概念和力的初步知识,具备了一定的物理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然而,对于重力和弹力的深入理解,以及它们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学生可能还较为陌生。
因此,本节课的设计需兼顾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和认知能力,通过启发式教学和实例分析,帮助他们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
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和合作交流能力,激发他们对物理学科的兴趣和探究欲。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理解重力的概念,掌握重力的计算公式,并能运用重力概念解释生活中的现象;(2)掌握弹力的定义,了解弹力产生的条件,学会运用胡克定律解决实际问题;(3)了解力的合成与分解的基本原理,能够运用力的合成与分解解决重力和弹力相关问题;(4)通过实验探究,掌握实验操作的基本技能,学会使用工具测量力的大小,并能够分析实验数据;(5)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物理问题中的计算和作图任务,提高数学与物理相结合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实验、分析、总结等环节,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2)运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3)采用分组合作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交流沟通能力;(4)通过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体验知识的应用过程,提高学以致用的能力;(5)鼓励学生进行批判性思维,学会从不同角度看待问题,形成自己的见解。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激发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兴趣,培养他们的学习热情和探究欲;(2)引导学生认识到物理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重要性,增强学习的责任感;(3)通过学习,使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培养他们的科学精神;(4)培养学生尊重事实、严谨治学的态度,养成勇于探索、善于发现的习惯;(5)教育学生关爱自然、保护环境,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价值观。
高一物理人教版必修第一册教学课件《重力与弹力》

作业: 1、有一根弹簧的长度是15cm,在下面挂上0.5kg 的重物后长度变成了18cm,求弹簧的劲度系数。
作业:
2、一根弹簧受到30N的拉力时,长度为20cm, 受到30N的压力时,长度为14cm,则该弹簧的 原长等于多少?。
学到了什么? 3.1 重力和弹力
F
F2
F2
F1
F1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⑴
⑵
⑶
弹力的方向总结如下:
轻绳与轻杆受力特点
轻绳:不计质量、柔软的绳子。
受力特点: 1、只能拉不能压; 2、轻绳的拉力一定沿绳方向;
轻杆:不计质量、不发生形变的杆。
受力特点:1、可拉可压;
F
2、杆所受的力不一定沿杆的方向。
八、弹力有无的判断方法:
1.条件法:根据弹力产生的条件判断
3.1 重力和弹力
学习目标 1、知道重力的产生原因,重力的三要素和重心 2、能正确画出力的图示和示意图 3、理解弹力产生原因,能判断弹力的方向 4、掌握胡克定律及其应用 5、能在生活中理解重力和弹力的运用,热爱物理学科的学习,热爱生活。
3.1 重力和弹力
一、物体的运动状态及改变 1、物体的运动状态: 是指物体运动的速度。 2、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 是指物体运动的速度发生改变。
F支
F绳拉物体
F压
F物体拉绳
七、几种常见的弹力的方向
总是垂直于接触面指向被压物体(受力物体)
1.常见的弹力: 支持力、压力、拉力实质上都是弹力 2.压力的方向: 3.支持力的方向: 总是垂直于支持面指向被支持物体(受力物体) 4.绳的拉力的方向:总是沿绳收缩的方向
例3:画出图中各静止物体所受支持力的方向。
高中物理新教材必修课件第章重力与弹力

实验:测定当地重力加速度
实验步骤
1. 选择合适的实验器材,如光电计时器、自由落体仪等 。 2. 安装并调试实验器材,确保测量准确。
实验:测定当地重力加速度
01
3. 进行多次实验测量,记录 每次实验的数据。
02
4. 对实验数据进行处理和分 析,计算当地的重力加速度
。
03
5. 验证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 ,与理论值进行比较。
通过测量弹簧在不同外力作用下 的形变量和弹力,验证胡克定律 的正确性。
实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器材
弹簧、砝码、刻度尺、铁架台等 。
实验:验证胡克定律
实验步骤
1. 将弹簧悬挂在铁架台上,测量其原长L0。
2. 在弹簧下端挂上不同质量的砝码,分别测量弹簧的长度L1、L2、L3等 ,并计算形变量x1=L1-L0、x2=L2-L0、x3=L3-L0等。
应用领域
计算方法
通过万有引力定律公式进行计算,可 求得两个质点间的引力大小及方向。
解释天体运动规律,如行星绕太阳的 运动、卫星绕地球的运动等。
实例分析:天体运动规律探究
01
行星绕太阳的运动
行星在太阳的引力作用下绕其旋转,遵循开普勒三定律。通过观测行星
的位置、速度等参数,可验证万有引力定律的正确性。
定义
重力是地球或其他天体对物体 产生的吸引力,使物体向其质
心方向加速的力。
重力是一种自然现象,具有普遍 性、方向性、大小与物体质量成
正比等性质。
02
性质
弹力定义及性质
01
02
定义
性质
弹力是物体之间由于相互挤压或拉伸而产生的恢复原状的力。
弹力是一种接触力,必须有两个物体相互接触才能产生;弹力的方向 与物体形变的方向相反,大小与形变量有关。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第1册精品讲义 第9课 重力与弹力(教师版)

第1课重力与弹力课程标准课标解读1.认识重力,理解重心概念。
2.通过实验确定物体的重心位置。
3.认识弹力,了解形变和弹性形变。
4.通过实验了解胡克定律。
5.知道力的图示,会画重力和弹力的示意图。
1、知道重力产生的原因、大小和方向。
会测量物体重力的大小。
2、知道重心的概念,初步体会等效替代的思想,体会引入重心概念的意义。
3、会画力的图示和示意图。
4、通过实验观察,抽象概括弹力产生的条件。
5、知道压力、支持力和拉力都是弹力。
会根据弹力产生的条件或者物体的运动状态及其变化,分析弹力的方向。
了解重力和弹力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体会物理学与生产、生活的紧密联系。
6、通过实验探究弹簧弹力和形变量的关系,了解胡克定律,了解科学探究中获取及处理数据的研究方法。
知识精讲目标导航知识点01 力1、定义:力是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的作用.2、作用效果:使物体发生形变或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即产生加速度).3、性质:力具有物质性、相互性、矢量性、独立性等特征.【即学即练1】下列关于力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力不能离开物体而独立存在B.相互接触的物体间才可能有力的作用C.物体间的作用力可以是相互的,也可以是独立的D.力的作用效果可以是使物体保持一定的速度向前运动答案 A解析力是物体间的相互作用,不能离开物体而独立存在,A正确,C错误;不接触的两个物体之间也可以有力的作用,例如磁体之间的作用力,B错误;力的作用效果是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或使物体发生形变,D错误.知识点02 重力1、产生: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注意:重力不是万有引力,而是万有引力竖直向下的一个分力.2、大小:G=mg,可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同一物体G的变化是由在地球上不同位置处g的变化引起的.3、方向:总是竖直向下.4、重心:物体的各部分都受重力作用,可认为重力集中作用于一点,即物体的重心.①影响重心位置的因素:物体的几何形状;物体的质量分布.②不规则薄板形物体重心的确定方法:悬挂法.注意:重心的位置不一定在物体上.【即学即练2】关于重力及重心,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一个物体放在水中称量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小于物体在空气中称量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因此物体在水中受到的重力小于在空气中受到的重力B.据G=mg可知,两个物体相比较,质量较大的物体的重力一定较大C.物体放在水平面上时,重力方向垂直于水平面向下,当物体静止于斜面上时,其重力方向垂直于斜面向下D.物体的形状改变后,其重心位置往往改变答案 D解析由于物体放在水中时,受到向上的浮力,从而减小了弹簧的拉伸形变,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减小了,但物体的重力并不改变,选项A错误;当两物体所处的地理位置相同时,g值相同,质量大的物体的重力必定大,但当两物体所处的地理位置不同时,如质量较小的物体放在地球上,质量较大的物体放在月球上,由于月球上g值较小,导致质量大的物体的重力不一定大,选项B错误;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选项C错误;物体的重心位置由物体的形状和质量分布情况共同决定,物体的形状改变后,其重心位置往往发生改变,选项D正确.知识点03 弹力1.弹力(1)定义:发生形变的物体,要恢复原状,对与它接触的物体产生的力的作用.(2)产生条件:①物体间直接接触;②接触处施力体发生形变且有恢复原状的趋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重力和弹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会判断重心的位置2.弹力产生条件及方向的判断以及弹簧弹力,胡克定律的应用一、重力1.重力是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1)地球上的物体受到重力,施力物体是地球。
(2)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
2.重心:物体的各个部分都受重力的作用,但从效果上看,我们可以认为各部分所受重力的作用都集中于一点,这个点就是物体所受重力的作用点,叫做物体的重心。
(1)质量均匀分布的有规则形状的均匀物体,它的重心在几何中心上。
(2)一般物体的重心不一定在几何中心上,可以在物体内,也可以在物体外。
一般采用悬挂法。
3.重力的大小:G=mg二、弹力1.弹力⑴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会对跟它接触的物体产生力的作用,这种力叫做弹力。
⑵产生弹力必须具备两个条件:①两物体直接接触;②两物体的接触处发生弹性形变。
2.弹力的方向:物体之间的正压力一定垂直于它们的接触面,在分析拉力方向时应先确定受力物体。
3.弹力的大小弹力的大小与弹性形变的大小有关,弹性形变越大,弹力越大.弹簧弹力:F = Kx (x为伸长量或压缩量,K为劲度系数)4.相互接触的物体是否存在弹力的判断方法如果物体间存在微小形变,不易觉察,这时可用假设法进行判定.三、弹力方向1与物体形变的方向相反,弹力的受力物体是引起形变的物体,施力物体是发生形变的物体2点面接触的情况下,垂直于面3在两个曲面接触(相当于点接触)的情况下,垂直于过接触点的公切面。
4绳子的拉力方向总是沿着绳且指向绳收缩的方向,且一根轻绳上的张力处处相等5轻杆既可产生压力,又可产生拉力,且方向不一定沿杆类型一:重心位置的判断例1.如图所示,一个空心均匀球壳里面注满水,球的正下方有一个小孔,当水由小孔慢慢流出的过程中,空心球壳和水的共同重心将会( )A.一直下降B.一直上升C.先升高后降低D.先降低后升高答案:D解析:重心的位置跟物体的形状和质量分布有关,当注满水时,球壳和水的重心均在球心,故它们共同的重心在球心。
随着水的流出,球壳的重心虽然仍在球心,但水的重心逐渐下降,开始一段时间内,球壳内剩余的水较多,随着水的重心的下降,球壳和水共同的重心也下降;后一段时间内,球壳内剩余的水较少,随着水的重心的下降,球壳和水共同的重心都升高;最后,水流完时,重心又回到球心。
故球壳和水的共同重心将先降低后升高,D选项正确。
例2.一人站在体重计上称体重,保持立正姿势称的体重为G,当其缓慢地把一条腿平直伸出台面,体重计指针稳定后读数为G′,则( )A.G>G′B.G<G′C.G=G′D.无法确定答案:C解析:人平直伸出腿后,身体重心所在的竖直线必过与台面接触的脚,即重心仍在台面上方,故两次示数应相同。
类型二:弹力例3、在下图中,A、B两球相互间一定有弹力作用的图是 ( )解析:使用假设法判断弹力,假设两球受到弹力,看是否能保持静止。
若能保持,则可能受到弹力,若不能保持,则没有受到弹力。
经过分析,则A,C中小球不受到弹力,D中可能有,也可能无。
但是B中小球一定受到弹力。
答案:B例4.如图所示,物体A静止在斜面B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斜面B对物块A的弹力方向是竖直向上的B.物块A对斜面B的弹力方向是竖直向下的C.斜面B对物块A的弹力方向是垂直斜面向上的D.物块A对斜面B的弹力方向跟物块A恢复形变的方向是相同的解析:弹力的方向垂直于接触面,弹力的施力物体是发生形变的物体,弹力的受力物体是引起形变的物体。
答案CD类型三:胡克定律例5.(2014秋•朝阳区期末)一轻弹簧上端固定在天花板上,下端悬挂一个质量为m的木块,木块处于静止状态.测得此时弹簧的伸长量为△l(弹簧的形变在弹性限度内),则此弹簧的劲度系数为()A.B.m g△l C.D.解析本题考点是胡克定律本题比较简单,可以直接利用胡克定律公式F=kx列式求解.根据二力平衡可知:弹簧弹力和重力大小相等,故有:mg=kx=k△l,所以劲度系数k=,故ABC错误,D正确.故选:D.本题是胡克定律公式F=kx的直接运用,记住公式即可.例6(2014秋•西城区期末)某同学探究弹簧弹力和弹簧伸长的关系.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刻度尺(最小刻度为毫米)的0刻度线与弹簧上端对齐.实验中,通过改变弹簧下端所悬挂钩码的质量,改变弹簧弹力,并记录下此时弹簧长度,进而求得弹簧的劲度系数k.重力加速度g取10m/s2.(1)如图是在弹簧下端悬挂质量为350g钩码时实验装置的示意图,此时弹簧的实际长度为14.84 cm;(2)若已知弹簧原长为7.80cm,则根据此次测量的数据,求得弹簧的劲度系数k= 50 N/m.(保留2位有效数字)解析: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的关系.解:(1)根据示意图读出此时弹簧的实际长度为14.84cm.(2)弹簧原长为7.80cm,则压缩量为x=14.84cm﹣7.80cm=7.04cm弹簧的弹力大小为 F=mg=0.35×10=3.5N根据胡克定律F=kx,得弹簧的劲度系数:k==N/m≈50N/m故答案为:(1)14.84(14.82﹣14.86均对);(2)50.基础演练1.书放在水平桌面上,桌面会受到弹力的作用,产生这个弹力的直接原因是()A.书的形变B.桌面的形变C.书和桌面的形变D.书受到的重力答案:A2.下面关于弹力的几种说法,其中正确的是()A.只要两物体接触就一定产生弹力B.压力、支持力、绳中的张力都属于弹力C. 弹力的大小与物体的形变程度有关,在弹性限度内形变程度越大,弹力越大D.相互接触的物体间不一定存在弹力答案:BCD3.关于弹簧的劲度系数k,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与弹簧所受的拉力大小有关,拉力越大,k值也越大B.由弹簧本身决定,与弹簧所受的拉力大小及形变程度无关C.与弹簧发生的形变的大小有关,形变越大,k值越小D.与弹簧本身的特性及受外力情况及形变情况都有关答案:B4.如果没有重力,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河水不再流动,再也看不见大瀑布 B.人一跳起来就离开地球,再也回不来C.物体将失去质量D.杯子里的水倒不进口里面答案:C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自由下落的石块,速度越来越大,说明石块受的重力越来越大B.飞机在空中飞行时不会掉下来,说明飞机在空中飞行时不受重力作用C.抛出的石块在空中做曲线运动,说明石块在空中所受重力方向不断变化D.将一石块竖直上抛,在上升和下降过程中,石块所受重力大小、方向都不变答案:D6.下列关于重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在斜面上向下滚动的物体所受的重力方向是沿斜面向下的B. —投出的篮球上升过程中不受重力,下落过程中才受重力作用C. 静止的物体受到重力作用,运动的物体不受重力作用D. 地面附近的物体在失去支持时,要向地面降落,这是由于物体受到重力作用的缘故答案:D7.(2014•西城区期末)下列情景中,关于力的大小关系,说法正确的是()A.跳高运动员起跳,地对人的支持力大于人对地的压力B.火箭加速上升时,火箭发动机的推力大于火箭的重力C.鸡蛋撞击石头,鸡蛋破碎,鸡蛋对石头的作用力小于石头对鸡蛋的作用力D.钢丝绳吊起货物加速上升时,钢丝绳对货物的拉力大于货物对钢丝绳的拉力答案:B8.一弹簧的两端各用10N的外力向外拉伸,弹簧伸长了6cm,现将其中的一端固定于墙上,另一端用5N的外力来拉伸它,则弹簧的伸长量应为()A.6cmB.3cmC.1.5cmD.0.75cm答案:B巩固提高1.试画出下图中各物体所受重力的示意图,并用G表示出来。
答案:2B 地球气球C 铁锤道钉D 书本桌面A.重3 N的电灯受到灯绳的拉力B.静止在空中重力是2 500 N的气球受到的重力C.铁锤对道钉竖直向下的大小为2.5×103 N的打击力D.重5 N的书对水平桌面的压力答案:BC3.如图所示,两个同样的弹簧秤每个自重都是0.1N,下端挂钩的重力忽略不计,甲“正挂”,“乙”倒挂,在乙的下方挂上重0.2N的砝码,则甲、乙两弹簧秤的示数分别为()A.0.2N.0.3NB.03N.0.2N C,0.3N.0.3N D.0.4N.0.3N答案:C4.大磅秤上站着一个重500N的人,同时放着一个重30N的物体,当此人用20N的力竖直向上提这个物体时()A.磅秤上的示数减少20NB.磅秤的示数不会改变C.物体受到的重力为30ND.人对磅秤的压力是500N 答案:BC 5.(2014秋•西城区期末)如图所示,一根轻质弹簧的上端竖直悬挂在天花板上,把重为2.0N 的钩码挂在弹簧的下端,并保持静止.已知弹簧的劲度系数为10.0N/cm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弹簧的长度为0.2cmB .弹簧的伸长量为0.2cmC .弹簧的长度为0.5cmD .弹簧的伸长量为0.5cm 答案:B 6.(2014•朝阳区期末)两个物体A 和B ,质量分别为M 和m ,用跨过定滑轮的轻绳相连,A 静止于水平地面上,如图所示.不计摩擦,A 对绳的作用力的大小与地面对A 的作用力的大小分别为( )A .mg ,(M ﹣m )gB .mg ,MgC .(M ﹣m )g ,MgD .(M+m )g ,(M ﹣m )g 答案:A6.如下图所示的ABC 是木匠用的曲尺,它是用粗细不同、质量分布均匀,AB 和BC 相同的木料做成,D 是AC 连线的中点,E 是AB 的中点F 和BC 的中点G 连线的中点,则曲尺的重心在:( ) A .B 点 B .D 点 C .E 点 D .G 点 答案:C7.如所示,把一个直立于水平面上的边长为a 的正方形匀质薄板ABCD ,绕C 点翻转到对角线AC 处于竖直位置,其重心位置升高了多少?答案:板的重心在板的几何中心,如图所示. 开始重心高度h 0=21a 翻转后,重心高度h =22a 重心位置升高Δh =h -h 0=212)( a8试运用本节所学知识解释:身体素质和技术相当的跳高运动员,在一般情况下采用“背越式”的要比采用“跨越式”的成绩好.解析:跳高中,若运动员起跳时获得相同的竖直向上的速度v,则他们重心上升的最大高度是相同的,如图所示.在越过横杆时,“背越式”运动员的重心要比“跨越式”运动员的重心高于横杆的高度小,因此,“背越式”运动员要比“跨越式”运动员越过的横杆高度高.所以,身体素质和技术相当的跳高运动员,在一般情况下采用“背越式”的要比采用“跨越式”的成绩好.9、如图所示,甲物体重6N,乙物体重10N,弹簧测力计重力及摩擦均不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