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供水人员卫生知识培训.
管供水人员卫生知识培训.70页PPT

管供水人员卫生知识培训.
46、法律有权打破平静。——马·格林 47、在一千磅法律里,没有一盎司仁 爱。— —英国
48、法律一多Leabharlann 公正就少。——托·富 勒 49、犯罪总是以惩罚相补偿;只有处 罚才能 使犯罪 得到偿 还。— —达雷 尔
50、弱者比强者更能得到法律的保护 。—— 威·厄尔
66、节制使快乐增加并使享受加强。 ——德 谟克利 特 67、今天应做的事没有做,明天再早也 是耽误 了。——裴斯 泰洛齐 68、决定一个人的一生,以及整个命运 的,只 是一瞬 之间。 ——歌 德 69、懒人无法享受休息之乐。——拉布 克 70、浪费时间是一桩大罪过。——卢梭
管供水人员卫生知识培训

管供水人员卫生知识培训目录一、培训概述 (2)1. 培训目的与意义 (2)2. 培训对象及要求 (3)二、卫生基础知识 (3)1. 卫生基本概念 (4)1.1 卫生的定义与重要性 (5)1.2 卫生工作的基本原则 (6)2. 健康标准与卫生规范 (6)2.1 健康标准介绍 (7)2.2 卫生规范及要求 (8)三、管供水卫生知识培训重点 (9)1. 管供水系统概述 (10)1.1 管供水系统的构成 (10)1.2 管供水系统的运行机制 (12)2. 饮用水卫生标准与水质要求 (13)2.1 饮用水卫生标准介绍 (14)2.2 水质要求及检测方法 (15)3. 管供水设施的卫生管理 (16)3.1 设施的日常维护与管理 (17)3.2 设施的清洁与消毒方法 (18)四、卫生操作规范及流程 (19)1. 水质检测操作流程 (19)1.1 采样、保存与运输规范 (20)1.2 检测方法及结果判断 (21)2. 管供水设施的消毒操作规范 (21)2.1 消毒剂的选用与配置方法 (22)2.2 消毒操作流程及注意事项 (24)五、疾病防控与应急处置知识培训 (24)一、培训概述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供水行业在保障居民生活用水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为了提高供水人员的卫生知识和技能,确保水质安全,降低水污染风险,本文档将对供水人员进行卫生知识培训。
本培训旨在帮助供水人员了解供水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卫生问题,掌握正确的卫生操作方法,提高供水服务质量。
通过培训,使供水人员充分认识到卫生工作的重要性,增强自我保护意识,为保障人民群众饮水安全做出贡献。
1. 培训目的与意义本次管供水人员卫生知识培训旨在提高供水从业人员的卫生知识水平,增强其业务能力和职业素养,确保供水安全、优质、高效。
使供水人员全面了解供水系统的基本原理、卫生标准与规范,掌握水质检测、设备维护、应急处理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和操作技巧,为供水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坚实的人才保障。
管供水人员卫生知识培训.ppt讲课稿

②管内腐蚀、结垢对水质的影响:管内结垢既影响水质,又 影响输水能力。
③微生物、有机物及藻类的影响 ④管网水的二次污染 ⑤管网水的稳定性:包括化学稳定性和生物稳定性
➢ 五病调离中“五病”指:痢疾、伤寒、甲型病毒性肝炎等消 化道传染病、活动性肺结核、化脓性或者渗出性皮肤病。
二、供水单位卫生与管理
(一)、水源选择和卫生防护
• 一般应综合考虑以下因素:取水点一般设在城镇和工矿企业 上游。水量可靠、水质良好,应符合GB3838的要求。
• 取水点周围半径100米的水域内,严禁捕捞、网箱养殖、停 靠船只、游泳和其他可能污染水源的任何活动。取水点上游 1000米至下游100米的水域不得排入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
④PH值
水源水的PH值过低或过高,都不利于常规工艺净化处理,需 要加碱或加酸进行调节。
⑤铁和锰
水源水含铁浓度超标会使水产生红褐色以至出现沉淀,含铁过高的水还 容易使铁细菌繁殖;长期饮用含锰高的水,则可能对人体有毒害作用。 水厂应对水源水和半成品水的铁、锰含量定时监测,保证出厂水达到标 准。
⑥化学耗氧量(COD)
(五)供水单位水质检验与质量控制
• 1.水质分析质量保证:主要涉及两方面的工作,即质量
控制和质量评价。 • 减少系统误差的方法主要有仪器校准、空白实验、标准物
质对比分析、回收率实验。
2.净水过程中需要检测的水质指标:
①浑浊度
是一项重要的感官性指标和重要的运行性指标。浑浊度的有 效降低,意味着水中各种非溶解性物质和微生物的有效去除 ,特别是贾第鞭毛虫及隐性孢子虫的去除更多的是依靠降低 浑浊度而非消毒。
幼儿园二次供水卫生管理人员体检培训资料

幼儿园二次供水卫生管理人员体检培训资料一、引言幼儿园作为儿童的第二个家庭,其供水卫生管理至关重要。
为了保障幼儿园供水卫生的质量和安全,提高卫生管理人员的专业水平,进行体检培训是必要的。
本文将介绍幼儿园二次供水卫生管理人员体检培训的相关内容。
二、体检项目1. 健康体检体检项目包括身高、体重、血压、心率、呼吸、视力、听力等方面的检查,以确保卫生管理人员身体健康,能够胜任工作。
2. 传染病筛查传染病筛查是保障供水卫生的重要环节,包括常见的传染病如肺结核、病毒性肝炎、流感等的检测。
3. 水质检测水质检测是确保供水卫生的关键步骤。
卫生管理人员需要学习水质检测的基本知识和操作技能,掌握水质检测仪器的使用方法,并能熟练分析和解读检测结果。
4. 卫生知识培训卫生管理人员还应接受卫生知识的培训,包括儿童感染病的预防与控制、个人卫生习惯的养成等方面的内容,以提高他们对供水卫生管理的认识和能力。
三、培训内容1. 供水卫生管理的重要性培训课程应首先介绍供水卫生管理的重要性,包括幼儿园供水卫生管理的意义、目标和要求等方面的内容,让卫生管理人员充分认识到自己的责任和使命。
2. 供水卫生法律法规培训课程还应包括国家和地方相关的供水卫生法律法规的学习,让卫生管理人员了解法律法规对幼儿园供水卫生管理的要求和规范,以便他们能够合规操作,确保供水卫生的安全。
3. 水质检测技术与方法培训课程应对水质检测技术与方法进行详细讲解,包括采样方法、检测项目、仪器设备的使用和维护等方面的内容,让卫生管理人员能够掌握水质检测的基本知识和操作技能。
4. 传染病预防与控制卫生管理人员还需要学习传染病的预防与控制措施,包括儿童感染病的传播途径、防护措施、消毒方法等方面的内容,以确保幼儿园供水卫生的安全。
四、体检培训的意义1. 提升卫生管理人员的专业水平体检培训能够提升卫生管理人员的专业水平,使他们能够熟练掌握供水卫生管理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
二次供水卫生培训

辛苦!!1
感谢各位
二次供水单位卫生知识培训
要求(一)
从业人员持有效健康证
要求(二)
高、低位水池环境干净、无积水等污染 水泵清洁、无明显积尘、锈蚀。
水箱环境不合格
环境符合卫生要求
要求(三)
次供水卫生制度上墙 (要求使用比较正规的镜框或广告字牌)
突发事件应急预案上墙
卫生部门检验报告备查(62922623缪) 建立卫生管理网络图 (公司领导——物管负责人——泵房管理员)
防虫网罩每年更换
总结
1、建立卫生档案 (检验报告、监督文书、自检记录、健康证、卫
生许可证复印件、清洗记录及合格证、清洗公司 执照等) 2、加锁加盖、换气、溢水孔安防虫网 3、健康证、制度、应急预案、卫生管理网络图上 墙 4、水箱周围环境干净、整洁
生活饮用水卫生监督管理办法 二次供水设施卫生规范 GB5749-2006《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卫生制度
要求(四)
必须有余氯比色计,并能熟练操作。 每日应定时记录 国标:大于 0.05mg/L
目测余氯比色计
余氯检测
目测余氯比色计
余氯(末梢水)
电子余氯比色计
要求(五)
二次供水余氯记录本 时间、余氯(mg/L)、记录人 一月内的记录(补充)
要求(六)
溢水孔、换气孔必须安装防虫网罩 观察孔必须加锁 、加盖
直接从事管供水人员卫生知识培训试题2

2015年直接从事管、供水人员卫生培训试题单位:姓名:分数:一、单选题:(每小题5分,共计50分)1、集中式供水单位安排未取得体检合格证的人员直接从事供、管水工作,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可对供水单位处以()元以下的罚款。
A、20—1000B、200—500C、50—1000D、50—5002、违反生活饮用水卫生监督管理办法、生产或者销售无卫生许可批准文件的涉及饮用水卫生安全的产品的,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可处以违法所得3倍以下的罚款,但最高不超过()元,或者处500元以上1000元以下的罚款。
A、3000B、1000C、3000D、10003、新建、改建、扩建的城市公共饮用水供水工程项目由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负责组织选址、设计审查和竣工验收()参加。
A、工商行政管理局B、卫生行政部门C、审计部门4、供水单位供应的饮用水必须符合()标准A国家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B、国家纯净水卫生标准 C、国家天然矿泉水卫生标准5、当饮用水被污染,可能危极人体健康时,有关单位或责任人应立即采取措施,消除污染,并向当地人民政府()主管部门报告A、卫生行政、水利部门B、卫生行政、工商行政C、工商行政、水利部门D、卫生行政、环境保护、6、饮用水水源地必须设置()保护区A、绿化B、植物C、水源的D、动物7、()主管全国饮用水卫生监督工作A、建设部B、工商局C、环保局D、卫生部8、集中式供水单位必须有水质()设施及必要的水质检验仪器A、沉淀、过滤B、净化、消毒C、沉淀、净化D、过滤、消毒9、直接从事供、管水的人员必须取得体检合格证后方可上岗工作,并()年进行1次健康体检。
A、1B、2C、0.5D、310、供水单位卫生许可证,有效期()年,每年复核1次。
A、2年B、1年C、3年D、4年二、多选题:(每小题6分,共计30分)1、集中式供水单位必须有(),对水质进行日常性检验,并向当地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和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报送检测资料。
供水行业安全培训资料

供水行业安全培训资料供水行业安全培训资料1. 介绍供水行业是指负责将水资源供应给居民和商业用途的行业。
在供水行业工作的人员需要具备一定的安全意识和安全知识,以确保供水系统的正常运行和居民的用水安全。
本文档提供了供水行业安全培训资料,以帮助供水行业从业人员提高安全意识和技能。
2. 供水行业的安全风险在供水行业工作中存在一些安全风险,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方面:水质污染:供水系统可能受到污染物的影响,导致水质不符合卫生要求。
管道破裂:管道老化、损坏或施工不合格可能导致管道破裂,造成水压降低、供水中断或水浸灾害。
高空作业:维修和检查供水设备时,可能需要在高空进行作业,存在坠落和电击等意外风险。
化学品危害:供水行业使用一些化学品,如消毒剂和水处理药剂,不正确的使用可能对工作人员和环境造成危害。
3. 供水行业安全培训内容3.1 安全意识培训意识到供水行业的安全风险和潜在危害。
学习如何正确使用个人防护装备,并了解其作用和注意事项。
掌握常见的事故案例,学习从中吸取教训,有效预防类似事故的发生。
3.2 卫生安全培训了解供水行业的卫生要求和标准。
学习正确的操作程序,以确保供水系统的卫生安全。
掌握水质检测的基本技能,能够正确采集和分析水样。
3.3 安全操作培训学习供水系统的安全操作规程,包括设备开关、紧急停机等。
熟悉各类供水设备的操作方法,并学会维护和保养设备。
学习高空作业的安全技巧,包括安全绳索的使用、防坠落措施等。
3.4 应急救援培训学习各类供水系统突发事件的应急预案和救援措施。
掌握急救常识,包括人员伤害、溺水、中毒等情况的应对方法。
进行现场模拟演练,提高应急处置的能力。
4. 培训效果评估为了评估供水行业安全培训的效果,可以采取以下措施:进行培训前和培训后的知识测试,比较两次测试结果,评估知识的掌握情况。
观察员工的行为变化,是否开始使用个人防护装备、执行安全操作规程等。
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和巡视,记录安全问题和改进措施。
水厂卫生管理培训计划

水厂卫生管理培训计划一、培训目的水厂卫生管理对于保障供水质量、提高水厂运行效率至关重要。
为了提高水厂工作人员的卫生管理水平,增强他们的卫生意识,制定并实施卫生管理培训计划。
本培训计划旨在帮助水厂工作人员全面了解卫生管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掌握相关的卫生管理知识和技能,提高其卫生管理水平和能力,同时加强团队合作和交流能力,提升整个水厂的卫生管理水平和工作效率。
二、培训对象本培训计划面向全体水厂工作人员,包括生产管理人员、设备操作人员、水质检测人员、卫生监督人员等。
三、培训内容1. 卫生管理理论知识- 卫生管理的概念与作用- 污染防治理论- 水源保护与净化工艺- 饮用水卫生标准与法规- 卫生管理的原则与要求2. 水厂卫生管理实践技能- 卫生管理工作流程与规范- 卫生监测与检验技术- 水质异常处理与控制- 废水处理与排放管理- 突发事件应急处置3. 团队合作与交流- 团队精神与协作能力- 沟通技巧与团队协作- 角色分工与协作模式- 协作共赢的团队氛围建设四、培训方式培训采取多种方式,包括理论讲授、案例分析、现场实操、小组讨论、实习实践等,以多种形式提供全面的卫生管理知识和技能。
1. 理论讲授培训讲师将通过PPT、教材、案例等方式进行理论知识的讲解,帮助学员全面了解卫生管理的相关知识。
2. 案例分析案例分析是帮助学员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工作相结合的有效方式,通过分析实际发生的卫生管理问题与解决方案,提高学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水平。
3. 现场实操在实际的水厂工作环境中,指导学员进行相关操作和实操,帮助学员掌握卫生管理技能。
4. 小组讨论通过小组讨论的形式,促进学员之间的交流和互动,从而加深对于卫生管理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5. 实习实践安排学员进行实习实践,让他们在实际工作中应用所学知识,提高卫生管理的实际操作能力。
五、培训计划安排本培训计划安排为期一个月的培训周期,分别包括理论学习、实地实习和培训考核。
1. 第一周- 理论讲授:卫生管理理论知识的讲解与学习- 案例分析:结合实际案例展开讨论和分析2. 第二周至第三周- 现场实操:学员分组在水厂工作岗位进行实地操作实操- 实习实践:学员在水厂工作现场进行实习实践3. 第四周- 培训考核:对学员的学习成果进行综合考核六、培训考核培训考核是对学员学习成果的评估,包括理论知识的掌握情况和实际操作能力的检测两方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供水管网水质稳定
1.管网水质影响因素: ①管网水浊度的变化:引起管网水浊度增高的原因主要有
⑴出厂水水质的影响; ⑵新建管网并网运行前清洗不干净; ⑶管网抢修或管网闸阀调整时,引起水流状态的改变; ⑷管网改变受到二次污染; ⑸其它影响因素如水压升降及负压形成白浊、支状管道铺设过长造成末端滞水 等。
二、供水单位卫生与管理
(一)、水源选择和卫生防护
• 一般应综合考虑以下因素:取水点一般设在城镇和工矿企业 上游。水量可靠、水质良好,应符合GB3838的要求。
• 取水点周围半径100米的水域内,严禁捕捞、网箱养殖、停 靠船只、游泳和其他可能污染水源的任何活动。取水点上游 1000米至下游100米的水域不得排入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
(三)饮用水的消毒 1.消毒剂种类
①氯 液氯投加具有成本低、效果好、投加设备简单、运行管理方 便等优点。其有效氯的含量应在99% 以上。必须保证加氯 的安全性。
②漂白粉 稳定性差,在一般保存过程中,有效氯每月可减少1%-3% ,因此不宜保存过长时间。新鲜漂白粉含有效氯应在30% -35%。使用时应注意对每批购进的漂白粉进行有效氯含 量的测定。存放间应保持阴凉,干燥和良好的自然通风条件 。
③漂白粉精 稳定性较漂白粉好,含有效氯应高达60%-70%。 ④有机含氯消毒剂 常见二氯异氰尿酸钠(优氯净)。但据研究报道有机氯毒性 危害程度比无机氯大,且可能有致癌作 用,因此,采用有 机含氯消毒剂作长期饮用水消毒是不适宜的。
• ⑤次氯酸钠 稳定性差,受热及阳光照射有效氯易丧失,故不宜长时间保 存,存放时间应在1个月以内。其有效氯含量应在10%以上 才能作饮水消毒剂。宜就地制备和投加。 • ⑥二氧化氯 用于水的消毒有很好的效果。但在水中极易挥发,因此不宜 贮存,必须在现场边生产边使用。避光条件下存放,很稳定 ,随着温度的降低其杀菌效力逐渐减弱,但消毒效果不受 PH值的影响(pH6-10)。
沉淀和澄清
①及时掌握原水水质变化情况:操作人员应对原水的浊度、PH值、碱度定时 测定,应每小时测定水温、浊度、PH值一次,每班测定碱度1-2次。 ②确定凝聚剂的投加量:没有自动控制加药装置的水厂,应定期进行最适宜 投加混凝剂量的试验,确定最佳投加量。
③排泥:及时清泥,特别应防止穿孔排泥装置堵塞。平流沉 淀池底积泥高度不宜超过0.5米。 ④做好异常情况处理,防止平流沉淀池的“跑矾花”现象。
(五)供水单位水质检验与质量控制
• 1.水质分析质量保证:主要涉及两方面的工作,即质量 控制和质量评价。 • 减少系统误差的方法主要有仪器校准、空白实验、标准物 质对比分析、回收率实验。
2.净水过程中需要检测的水质指标: ①浑浊度
是一项重要的感官性指标和重要的运行性指标。浑浊度的有 效降低,意味着水中各种非溶解性物质和微生物的有效去除 ,特别是贾第鞭毛虫及隐性孢子虫的去除更多的是依靠降低 浑浊度而非消毒。
管供水人员卫生知识 培训
培训内容
一、生活饮用水有关概念 二、供水单位卫生与管理 三、卫生监督检查的主要内容 四、相关法律法规与标准 五、供水单位主要违法行为的行政处罚
一、生活饮用水有关概念
生活饮用水:(简称饮用水)是指供人生活的饮水和生活用水,主要 通过饮水和食物经口摄入体内,并可通过洗漱、洗涤物品、沐浴等生 活用水接触皮肤或呼吸摄入人体。
集中式供水:自水源集中取水,通过输配水管网送到用户或者公共取 水点的供水方式,包括自建设施供水。为用户提供日常饮用水的供水 站和为公共场所、居民社区提供的分质供水也属于集中式供水。
卫生安全饮用水:饮用水水质合格,水量有保障,具备安全 管理及应急供水能力。从法律角度,是指饮用水水质符合国 家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从科学角度,要求水 质在流行病学上安全;所含化学物质及放射性物质对人体健 康无害;确保水的感官性状良好。 五病调离中“五病”指:痢疾、伤寒、甲型病毒性肝炎等消 化道传染病、活动性肺结核、化脓性或者渗出性皮肤病。
2. 加氯地点选择
①滤前加氯:指在混凝沉淀前加氯,其主要目的在于改良混凝 沉淀和防止藻类生长,但易生成大量氯化副产物。 ②滤后加氯:指在滤后水中加氯,其目的是杀灭水中病原微生 物,它是最常用的消毒方法。也可采取二次加氯,即混凝沉 淀前和滤后各加一次。 ③中途加氯:在输水管线较长时,在管网中途的加压泵站或贮 水池泵站的补充加氯。采用此法既能保证末梢余氯,又不致 使水厂附件的管网水含余氯过高。
②管内腐蚀、结垢对水质的影响:管内结垢既影响水质,又 影响输水能力。 ③微生物、有机物及藻类的影响 ④管网水的二次污染 ⑤管网水的稳定性:包括化学稳定性和生物稳定性
2.供水管网维护与管理
• 管网的清洗消毒:管网冲洗除对管网具有清洁作用外,还具 有改善管道输水能力、检查供水系统及其附属构筑物运行状 况的作用。 • 冲洗目的主要是去除附着在管道内壁上的生物膜、部分管垢 及沉积物。 • 管道定期冲洗应作为一项经常性措施,冲洗周期应根据当地 客观情况确定,但两年至少一次,对管网末端冲洗周期一年 不少于一次。管网末端排水阀及消火栓应定期排水冲洗。
(二)净水过程卫生管理 1.混凝 ①影响混凝效果主要因素
⑴水温:水温低时,絮凝体形成慢,絮凝颗粒细小、松散。 ⑵水PH值:当原水碱度不足,须投加烧碱、碳酸氢钠或石灰来调整碱度 和PH值。 ⑶水中悬浮物浓度和性质:浓度低时,混凝效果差 ⑷混凝剂种类及投加量
②注意事项
⑴混凝剂溶解池、搅拌设备及管配件应有防腐措施或采用防 腐材料。 ⑵使用的水处理剂及有机合成塑料应到得省卫生行政部门的 卫生许可批件。应记录水厂每天使用水处理剂的数量,每月 进货数量,索取检验合格证。 ⑶应检查絮凝池末端的积泥,是否及时清理,是否影响混凝 效果。
3.过滤 ①过滤功能的维护:水头损失增加很慢、过滤水浊 度不合格,这可能是配水系统有损或滤层经常冲洗 不净,滤层含泥量超过3%、泥球含量超过2.5%、 滤层表面形成“泥毡”,过滤时产生裂缝,浑水从 裂缝中短流等原因造成。
②反冲洗的维护:反冲洗强度不足的特征是滤层中 含泥量高,洗砂废水中大量絮凝体悬浮徘徊在池内 不能随水排入排水槽,洗后池水浊度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