肩关节半脱位的康复治疗

合集下载

肩关节半脱位的治疗课件

肩关节半脱位的治疗课件
在胸腹前。健侧卧位
• 坐椅
– 当患者坐立时,把患肢 放在桌面或轮椅桌上 。保持肩胛向前, 肘、 前臂、腕、指各关节 平放桌上。
正确扶抱转移手法
• 病床转移及站立
– 治疗师面向患者,将患肢乘托在 自己的手臂上,再将双手按著患 者两边肩胛或臀部等主控制点来 协肋患者站起来。
• 坐姿
– 教导患者把双手摆放在椅子的把 手上,躯干前倾及将重心左右转移 ,把臀部及大腿慢慢向前、向后滑 动。治疗师可以手或膝按著患者 患膝,协助患者将患侧向后滑动。
使用上臂吊带
• 如果正确使用,可以帮助 维持肱骨头在关节盂窝 中,但无法刺激所需肌肉 的活动。
• 近年众多文献当中对于 肩带在预防及纠正肩关 节半脱位成效的认受性 普遍不高,意见参差 。
• 若须使用,紧记只在患肢处于 弛缓性瘫痪、缺乏承托时,才 短暂性使用。
肩关节半脱位的治疗
• 纠正肩关节半脱位 • 被动肩关节活动 • 刺激和激活肩周围的稳定肌
肩关节半脱位
肌张力 肱骨头 肩胛骨
向下脱位 迟缓性瘫痪 关节盂下 下旋、突起
肩胛下角 肱骨 肘关节/前臂 手 躯干控制
内收 内旋 旋前 失去掌心弧度 迟缓性瘫痪/没有控制
向前脱位 迟缓性瘫痪或痉挛状态 向下、内旋、关节盂前 下旋、向上 突起 过伸/内旋 屈曲、旋后 轻微屈曲 增加胸腰脊椎伸展
向上脱位 痉挛状态 压着肩峰 外旋、向上
• 另一只手把患侧肱骨外 旋 (correct internal rotation) 及 向 上 轻 提 ,以 减低半脱位的分离。
纠正肩关节前向脱位手法
• 先纠正肩胛骨的位置,治 疗师用手扶著肩胛骨的 脊骨缘及下角,同时将肩 胛骨向下及外牵拉,将肩 胛骨复原及固定在正确 位置。

偏瘫患者肩关节半脱位的早期康复治疗

偏瘫患者肩关节半脱位的早期康复治疗
角肌 后 部 都 有 明 椎 的 萎 缩 。 且 不 能 使 松 弛 的 关 节 囊 紧 并 张 我们 针 对其 致 因 采取 多种 康 复 措 施 。 一 良蚶 肢 位 : 免 异 常 肌 张 力 的 形 成 和 强 化 , 时 也保 护 了 避 同 肩 关 节囊 和 韧带 不 继 续 松 弛 和 发 生 继 发 性 损 伤 。 在 坐 位 和 站 位 或 行 走 时尽 可 能 不 用 吊带 , 吊带 妨 碍 患 肢 的 活 动 , 加 增 心肌张力 . 不刺 于 支 撑 姿势 , 碍 正 常 步 态 妨 矫 正 肩 胛骨 的位 置 : 过 矫 正 肩 胛 骨 的 位 置 使 关 节 盂 位 通 置正 常 . 恢 复 肩 部 原 有锁 定 机 制 . 向 患恻 翻 身 。 正 及 控 如 矫 制 l 肩 胛 骨 下 降 、 缩 、 旋 等 所 引 起 肩 J 起 后 下 司唇 肌 力 失糯 现 象 被 动 纠 正 翼 状 ” 岬 双 手 交 叉 上 举 ; 进 肩 岬 骨 前 肩 促 伸 . 过牵 拉反 射 加 三 角 肌 和 冈 上 肌 的 张 力 和 话 动 。 主 通 增
P <0 0t
良肢 位摆 放 : 卧 位 时 . 侧 肩 岬 骨 下 拯 枕 , 其 处 j前 仰 患 使 仲 位 . 关 节 伸 展 , 臂 旋 后 . 关 节 和 手 指 忡 展 ; 侧 卧 位 肘 前 腕 患 时 , 例肩 前 忡 。 周 , 肘 , 臂 旋 后 ; 侧 卧 忙 时 , 侧 肩 患 前 伸 前 健 患 和 上肢 充 分 前 伸 , 关 节 伸 展 坐 位 时 , 患 畦 前 方 放 置 肘 任 平 桌 . 患 肢 托 起 , 位 或 行 走 时 , 疗 师 鹿 埘 患 肢 充 分 保 将 站 治 护 . 免 自然 下垂 。B b t 谜 o ah式 握 手 : 上 肢 伸 展 免 分 L , 积 举 多 次反 复进 行 , 位 、 卧 坐位 均 可 向 患侧 翻 身 : 抗 胛 骨 向后 抵 缩 活 动肩 胛 带 : 者 取 坐 位 . 上 肢 放 在 体 例 , 动 耸 肩 , 患 双 主 治疗 师站 在 患 者 后 方 , 一 放 在 腋 下 . 耸 肩 时 给 予 适 当 辅 手 在 助 当 j 动 作 完 成 时 , 疗 师 可 在 患 肩 上 加 阻 力 , 其 完 成 垂 = 治 々 耸肩动作。 2 2 刺 激 肩 周 围稳 定 肌 的 活动 和张 力 . 牵 挂反 射 : 疗 师 一 手 支 撑 住 患 臂 忡 向前 , 一 手轻 轻 治 舁 向 【 打 胧 骨 头 , 的 牵 拉 反 射 使 三 角 肌 和 冈 上肌 的 肌 强 力 : 拍 肘 和 活 动 性 增 加 。 快 速 刺 激 : 冈 上 肌 、 角 肌 、 三 头肌 卜由 在 三 胜 近 及远 做 快 速 摩 擦 或 以 球块 刺 激 患 侧 负 重 : 者 取 坐 位 , 患 头 转 向患 侧 , 手 协 助 控 制 使 患 侧 肘 关 节 伸 展 , 关 节 背 , 健 腕 患 手技 在坐 位 臀 部 水平 略 外 侧 , 躯体 向 患 侧 倾 斜 关 节 挤 让 压 : 者 取 倒 卧 位 , 侧 在 上 方 , 侧 肩 关 节 屈 曲 。 关 节 伸 患 患 患 肘 展 , 臂 旋 后 关 节 背 伸 , 疗 师 一 手 故 在 肘 关 节 处 . 一 前 腕 治 另 手握患手 , 掌相触 , 上肢 纵轴 , 肩关节 处施加压 力 。 手 沿 向 患

肩关节半脱位康复训练的七个动作

肩关节半脱位康复训练的七个动作

肩关节半脱位是一种常见的运动损伤,一旦发生,对日常生活和运动都会造成一定的影响。

为了更好地恢复肩关节功能和稳定性,进行康复训练是非常重要的。

下面将介绍七个针对肩关节半脱位的康复训练动作,帮助受伤者恢复健康。

1. 肩外旋训练肩外旋训练可以加强肩胛骨周围肌肉的力量,提高肩关节的稳定性。

受伤者可以坐在椅子上,手握弹力带,将手臂置于身体旁,然后进行肩部的外旋动作。

每日进行15-20次,3组。

2. 肩内旋训练肩内旋训练同样可以强化肩部周围肌肉,增加肩关节的稳定性。

受伤者可以坐在椅子上,手握弹力带,将手臂放在身体前方,然后进行肩部的内旋动作。

每日进行15-20次,3组。

3. 辅助性平衡训练进行一些平衡训练可以提高肩关节的稳定性和控制能力。

受伤者可以使用平衡垫,单腿站立或者进行一些简单的平衡动作,每日进行15-20分钟。

4. 肩部稳定性训练通过一些简单的稳定性训练,比如使用一些稳定器材进行肩部的支撑和稳定性训练,可以有效改善肩关节的稳定性。

受伤者可以在康复训练中心或者健身房进行相关训练。

5. 柔韧性训练受伤者在康复训练中可以进行一些柔韧性训练,比如使用滚轮进行一些背部和肩部的拉伸训练,这可以有效改善关节的柔韧性和舒展肌肉。

6. 功能性训练在康复训练中,受伤者可以进行一些功能性训练,比如使用医疗波,肩部轮训练,这可以恢复受伤肩关节的功能性动作。

7. 渐进性锻炼在康复训练过程中,受伤者需要渐进性地增加训练的强度和难度,逐渐恢复受伤肩关节的功能和稳定性。

通过以上七个动作的康复训练,受伤者可以逐渐恢复肩关节的功能和稳定性,减少肩关节半脱位的再次发作。

但在进行康复训练时,一定要在专业的指导下进行,避免造成更严重的伤害。

希望受伤者能够尽快康复,重返正常生活和运动。

在进行肩关节半脱位康复训练时,除了以上提到的七个动作外,还有一些其他需要注意的事项和方法。

下面将为大家详细介绍。

8. 治疗性按摩治疗性按摩对于肩关节半脱位的康复也有一定的帮助。

肩关节半脱位肩手综合征的康复治疗

肩关节半脱位肩手综合征的康复治疗
精品文档
2.意外损伤 患手可能被卷入轮椅的轮子,这些损伤都
会导致手的水肿。
精品文档
3.对手关节的过度牵拉 治疗师可能在无意之中使患者的肩/肘/手
做过度活动造成关节及周围结构的损伤. 引起无菌性炎症,出现水肿和疼痛。(治 疗师应注意避免活动过猛及超过正常范 围,) 4.输液时的液体渗漏。
精品文档
肩胛骨沿胸壁下移,向下旋转,可见关节 盂向下倾斜。随着肌张力增高,可见肩胛 骨后缩,内缘隆起,位于距脊柱更近的位 置,尤其是下角内收,低于对侧下角。握 住肩胛骨下端,充分的向外上方牵拉,可 使半脱位改善。
早期被动活动肩胛骨及肩关节是可感到无 明显阻力。出现痉挛后,被动运动可感到 阻力增加,部分患者出现肩痛和肩关节受 限,因失去了肌肉的保护,在处理时可因 过度牵拉损伤臂丛神经而出现相应的表现。 部分患者可出现脊柱侧弯
精品文档
什么是肩/手综合征?
肩/手综合征:是脑卒中后突发出现的肩疼痛
手疼痛肿胀的继发性并发症。
其发生率约占脑卒中的12%、60岁以上老人居

。 疼痛将影响患者进行全面康复,不予治疗,将
导致永久性手及手指的畸形。
一旦出现肩/手综合征,经康复治疗愈后效果慢
而且差。
精品文档
肩-手综合征发病机制
本病发病机制尚不明确,目前较为公认的 机制是脑血管病急性发作影响到运动中枢 前方的血管运动中枢,血管运动神经麻痹, 引发患肢的交感神经兴奋性增高及血管痉 挛反应,末梢血流增加织营养障碍,产生 局部组。从而出现水肿、疼痛,疼痛刺激 又进一步经末梢感觉神经传至脊髓,引发 脊髓中间神经的异常兴奋性刺激,造成血 管运动性异常的恶性循环。
精品文档
降低神经张力患侧负重
患者座位,头转向患 侧,健手协助患侧肘 关节使其伸展。腕关 节伸展,患手放在臀 部水平外侧,让躯体 向患侧倾斜。

早期综合康复治疗卒中后肩关节半脱位47例临床观察

早期综合康复治疗卒中后肩关节半脱位47例临床观察
方案 。
1 . 1 一般资料
全部 4 7例均 为我 院康 复 医学科住 院患
者 。男 3 1 例, 女 l 6例 ; 年龄 3 6岁 ~8 l岁 , 平均( 6 1 . 6± 2 . 3 ) 岁; 其 中缺 血性 卒 中 3 2例 , 出血 性卒 中 1 5例 ; 病程
1 — 4周 , 平均 ( 2 . 8±0 . 4 ) 周。均经 x线片或 C T等影像学
作者简介 : 蒋金鹏 ( 1 9 7 6 一) , 男, 主治医师 , 学士 。从 事康 复 医学 临床工作。研究方向 : 脑血管病后遗症的康复治疗。
一◆ _. -● 一◆ -. -◆ 一◆ -. -+ -◆ -. -◆ -◆ 一◆ -◆ -◆ 一◆ -◆ -◆ -・ ●--◆ -◆
பைடு நூலகம்
肢的主动运动或者辅助主动运 动。具 体方 法为肩关 节外
1 . 资 料 与 方 法
1 . 2 . 3 . 2 关 节活动度训 练
肩胛 带的运 动 , 一手 固定盂
肱关 节前 部 , 另一手 固定肩胛 下角 , 两手 稍用 力挤压 固定 肩胛 带 , 使患者被动地完 成各 方 向的运动 ; 肩关 节做 屈 曲 外展及后伸 的运动。在肩关 节活动 中应 避免使 患者 感到 过分 的疼痛 , 如果 出现过分 的疼痛 时应及 时调整 手法或停 止治疗 , 并做进一步检查 , 分 析原 因 , 找 出问题 , 调整 治疗
检查 及临床症状 、 体征确诊。
1 . 2 治 疗 方 法
1 . 2 . 3 . 3 本体感觉 刺激
在康 复训 练过程 中 , 患者 可卧
1 . 2 . 1 良肢位摆放 良肢位摆放是 预防和治疗卒 中后早 期肩关节 半脱 位的基础 , 应 当贯 穿于整个治疗过程 。仰 卧

脑卒中后肩关节半脱位的作业治疗方法

脑卒中后肩关节半脱位的作业治疗方法

脑卒中,作为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脑血管疾病,给患者的身体和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影响。

其中,脑卒中后肩关节半脱位是较为常见且严重的并发症之一,若不及时进行有效的治疗和康复干预,将会严重影响患者的上肢功能恢复和日常生活自理能力。

作业治疗作为脑卒中康复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改善肩关节半脱位患者的功能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深入探讨脑卒中后肩关节半脱位的作业治疗方法,以期为临床康复提供有益的指导。

一、脑卒中后肩关节半脱位的概述脑卒中后肩关节半脱位,又称不整齐肩,是指脑卒中患者患侧上肢处于自然下垂时,肩关节盂与肱骨头之间的正常关系发生改变,肱骨头明显向外侧移位,导致关节盂空虚的一种病理状态。

其发生机制较为复杂,主要与以下因素有关:(一)肩关节周围肌肉张力失衡脑卒中患者常伴有患侧上肢屈肌痉挛和伸肌松弛,尤其是三角肌前部、冈上肌和冈下肌等,使得肩关节囊及周围韧带松弛,失去对肱骨头的稳定作用。

(二)肩胛骨位置异常脑卒中后患者常因患侧肢体活动受限、肌张力异常等导致肩胛骨的位置发生改变,如肩胛骨上提、后缩、前倾等,进而影响肩关节的正常运动。

(三)关节窝浅肩关节窝相对较浅,肱骨头较大,关节稳定性较差,容易在各种因素的作用下发生半脱位。

肩关节半脱位的发生不仅会加重患者的疼痛和不适感,还会影响上肢的运动功能恢复,使患者难以进行日常生活活动,如穿衣、梳头、进食等,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二、作业治疗在脑卒中后肩关节半脱位治疗中的重要性作业治疗作为康复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在脑卒中后肩关节半脱位的治疗中具有以下重要意义:(一)改善关节活动度通过一系列针对性的作业活动,如关节活动训练、被动运动、助力运动等,可以逐渐恢复肩关节的活动度,减少关节挛缩和僵硬的发生,为上肢功能的进一步恢复奠定基础。

(二)增强肌肉力量作业治疗中可以结合一些力量训练项目,如握力训练、上肢推拉力训练等,提高患侧上肢的肌肉力量,增强肩关节的稳定性,防止半脱位的再次发生。

推拿手法在肩关节半脱位综合康复治疗中应用效果的临床观察

推拿手法在肩关节半脱位综合康复治疗中应用效果的临床观察

g r o u p e v a l u a t i o n . C o n c l u s i o n s : T h e m a s s a g e t h e r a p y c a n b e e f f e c t i v e s t i m u l u s a r o u n d t h e s h o u l d e r j o i n t m u s c l e t e n s i o n ,
6 5 0
V o 1 . 2 4 N o . 6
J o u r n a l o f Ae r o s p a c e Me d i c i n e
推拿 手 法在 肩 关 节 半 脱 位 综 合 康 复治 疗 中应 用 效 果 的 临床 观 察
赵英子 何 丹 穆 青 李 萌
s h o w e d t h a t 1 0 c a s e s we r e c u r e d,8 c a s e s i mp r o v e d nd a 2 c a s e s i n e f f e c t i v e ,i n c o n t r o l ro g u p, 6 c a s e s w e r e c u r e d , 1 0 c a -
e x p e r i me n t a l g r o u p t r e a t e d b y ma s s a g e a n d r e h a b i l i t a t i o n t r e a t me n t ,c o n t r o l ro g u p w e r e a d o p t e d b y s i mp l e s y s t e m r e h a b i l —
s e s i mp r o v e d a n d 4 c a s e s i n e f f e c t i v e .T h e r e a r e s i g n i i f c a n t d i f f e r e n c e s b e t we e n t h e e x p e r i me n t a l ro g u p a n d t h e c o n t r o l

肩关节半脱位的康复治疗 ppt课件

肩关节半脱位的康复治疗  ppt课件
ppt课件 41
滚筒训练

患者在治疗台前取坐位, 台面上放置滚筒,患者 双手交叉,患侧拇指在 健侧拇指上方,双侧腕 关节置于滚筒上。治疗 者站在患侧,嘱患者利 用健侧上肢带动患侧上 肢,将滚筒向前推再退 回原位的动作,练习肘 关节伸展、屈曲训练。
ppt课件 42
推体操棒训练 患者取坐位,患侧肩关节 前屈90度,肘关节伸直, 前臂中立位,手掌握住体 操棒,让患者用肩关节控 制体操棒与地面垂直,嘱 患者做肘关节的伸展动作 练习。强化肩关节前屈, 肘关节伸展的分离运动。
ppt课件
17
肩关节半脱位的康复治疗要点与方法
矫正肩胛骨 的姿势
刺激肩周稳 定肌的活动 和张力
降低神经系统张 力以矫正半脱位 并恢复主动的肌 肉控制
ppt课件
18
矫正肩胛骨的姿势
在抑制了使肩胛骨向下、向后旋的肌肉高张力之后, 教患者向前上提肩,使之朝向他鼻子的方向。

治疗师可以运用一些以躯干为近端,以肩胛骨为远端 的活动来解除肩胛骨的痉挛状态,如向偏瘫侧翻身, 通过患侧上肢的负重向两侧转移重心,通过手法向需 要的方向活动肩胛骨。

1 Brunnstrom

3 Brunnstrom
Ⅰ级:无论有无半脱位,均 使用肩托。 2 Brunnstrom
Ⅳ~Ⅵ级:一般不使用肩托。 不过有下列情况时也可使用: (1)已有明显的半脱位, 担心半脱位加重或产生继 Ⅱ~Ⅲ级:肩关节周围肌肉 发性损伤时。 肌张力充分,考虑半脱位不 会进行性加重时,担心使用 (2)如不用肩托,步行 肩托使挛缩加重时可不使用。 时出现疼痛。 否则如有半脱位均使用肩托。 (3)如不用肩托,步行 时难以保持平衡。
ppt课件
32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运动疗法

⑨患者取立位,患侧上肢 在治疗者的协助下完成肩 关节外展,肘关节伸展, 腕关节背伸,治疗者一手 沿上肢纵轴向肩膀关节轻 轻加压,另一手协助控制 肘关节维持伸展位,可有 效地改善肩胛骨向外下旋 转和后撤。
运动疗法

⑩患者在治疗台前取坐位,患 手放在球上控制不动,治疗者 协助调整姿势,使肩胛骨尽量 外展,上肢前伸,两侧肩呈水 平状态。 治疗者在患者进行维持训练时, 可以与其交谈,分散其注意力, 对控制有困难的患者可以协助 患者手保持腕关节背伸及远端 固定。 对近端弛缓的肌群,如冈上肌、 三角肌中后部纤维可施用叩打 方法,叩打前要调整患侧上肢 呈抑制痉挛模式体位,扣打手 法节奏要快,力量均匀,用手 指指腹接触患者身体。
Normal shoulder
Shoulder subluxation肩不全脱位
预防和治疗
护肩(发病后0~2周)
当病侧上肢肩部周围肌张力增高时,出 现屈肌共同运 动模式时,不宜再用肩吊带固定。
不良影响

易使患侧失认,与来自全身运动功能的分离。 如患侧上肢处于屈肌痉挛模式时,可被助长强化。 当变换方向,从坐位到站立位时,为达到平衡,可 能会使用健侧手操作以达到稳定,妨碍使用患侧上 肢来保持姿势及支持。
滚筒训练

患者在治疗台前取坐位, 台面上放置滚筒,患者 双手交叉,患侧拇指在 健侧拇指上方,双侧腕 关节置于滚筒上。治疗 者站在患侧,嘱患者利 用健侧上肢带动患侧上 肢,将滚筒向前推再退 回原位的动作,练习肘 关节伸展、屈曲训练。
推体操棒训练 患者取坐位,患侧肩关节 前屈90度,肘关节伸直, 前臂中立位,手掌握住体 操棒,让患者用肩关节控 制体操棒与地面垂直,嘱 患者做肘关节的伸展动作 练习。强化肩关节前屈, 肘关节伸展的分离运动。

立位或行走时,健侧手把患侧上肢托起,肩吊带支持患 侧上肢,治疗师应对患肢充分保护,避免自然下垂,
在治疗和护理过程中,应注意保护肩关节,防止其周围 软组织损伤、破坏而延长松驰。

治疗要点与方法
治疗目的

1、提高肩关节周围肌肉的张力。



2、纠正肩胛骨的位置,恢复肩关节的锁住机制。 ①通过纠正肩胛骨的位置,进而纠正关节盂的位置, 以恢复肩部的自然绞索机制。 ②刺激肩关节周围起稳定作用的肌肉的活动或增加 其张力。手法、冰块快速地按摩有关肌肉; 利用联合反应、功能性电刺激及肌电生物反馈等。 ③在不损伤肩关节及周围组织的情况下,维持全关 节活动度的无痛性的被动活动范围。 3、在日常治疗中保护极易受伤的肩关节。
其周围结构不应有任何疼痛,如有
疼痛则表示某些结构受到累及,必 须改变治疗手法。对于卒中病人来
说,早期正确的处理可以预防肩关
节半脱位。

运动疗法:肩关节无痛范围被动ROM

①驰缓期肩关节的被动活 动范围要控制在正常活动 的50%; ②一手固定肱骨近端,另 一手固定肩胛骨下角,被 动地完成肩胛胸廓关节各 方向的运动。

运动疗法

③进行肩关节内外旋运动 时,一手固定肱骨近端, 另一手固定腕关节在90度 范围内活动。
运动疗法

④患者取仰卧位或健侧在 下方的卧位,治疗师握住 患侧上肢保持肘伸展位和 肩关节外旋位,然后进行 肩胛骨向前方、上方、下 方的运动。
运动疗法
⑦为了促进肩肱关节的稳 定性,应用固有肌的伸张 法,使患者的肘支撑俯卧 位,同时施加抵抗以增强 肩的稳定性。

运动疗法:关节挤压

⑧肩胛带抗阻力训练:患 者取患侧在上方的侧卧位, 双侧下肢屈曲,患侧肩关 节屈曲,肘关节伸展,前 臂旋后,腕关节背伸,治 疗者握患手,沿上肢纵轴, 向肩关节施加压力,患者 预以对抗。

临床表现
肩关节半脱位多于病后头几周开始坐位等活动后 发现。早期患者可无任何不适感,部分患者当患 侧上肢在体侧垂放时间较长时可出现牵拉不适感 或疼痛,当上肢被支撑或抬起时,上述症状可减 轻或消失。随着时间的延长可出现较剧烈的肩痛。

肩关节的解剖

肩带肌中肩胛下肌, 冈上肌,冈下肌和小 圆肌分别经过肩关节 的前上方,下方和后 方,与关节囊紧贴, 形成肌腱袖,这些肌 肉的收缩,可保持肱 骨头与肩胛骨关节面 的接触,尤其是冈上 肌的功能对防止半脱 位有着重要的作用
肩关节半脱位的康复治疗要点与方法
矫正肩胛骨 的姿势
刺激肩周稳 定肌的活动 和张力
降低神经系统张 力以矫正半脱位 并恢复主动的肌 肉控制
矫正肩胛骨的姿势
在抑制了使肩胛骨向下、向后旋的肌肉高张力之后, 教患者向前上提肩,使之朝向他鼻子的方向。

治疗师可以运用一些以躯干为近端,以肩胛骨为远端 的活动来解除肩胛骨的痉挛状态,如向偏瘫侧翻身, 通过患侧上肢的负重向两侧转移重心,通过手法向需 要的方向活动肩胛骨。
肩关节半脱位(GHS) 的康复治疗
济南军区总院康复医学科 刘鹤
1
定义
2
病因
检查方法
预防 治疗要点和方法 总结
3
4
目 录
5
6
定义
肩关节半脱位又称不 整齐肩,脑卒中早期 出现的肩关节肱骨头 从关节盂下滑,肩峰 与肱骨头之间出现的 明显凹陷,尤其是整 个上肢处于弛缓性瘫 痪时,开始站或坐时, 常由于重力的作用而 发生。是偏瘫的主要 合并症之一。
理疗:以低中频电疗为主
神经肌 肉电刺 激 (NME S)
调制中 频治疗 仪 干扰电 疗法
电针 经皮电 刺激神 经疗法 (TENS) 针灸推 拿
总结
防止盂肱关节半脱位最主要的是那
些肌纤维呈水平方向走行的肌肉,
如岗上肌、岗下肌、三角肌后部纤 维。 无论是白天还是晚上,良好的体位 摆放很重要,同时应鼓励患者经常 用健手帮助患上肢做充分上举活动。 需要注意的是,活动中,肩关节及
检查方法

①触诊法:患者取坐位,双上肢自然下垂于体侧,检查 者用示指触诊患侧肩峰突起和肱骨头之间的距离,以其 间可容纳的横指数表示脱位的程度。 ②人体测量学方法:用带有刻度的两脚规分别测量两侧 肩峰突起与肱骨外上髁之间的距离。


③放射学方法:患者取坐位,双上肢自然下垂于体侧, 以45度角倾斜投射角拍双侧肩关节X光片,测量肱骨头 中心的水平延长线与关节盂中心的水平延长线间的垂直 距离,或肩峰与肱骨头间隙的距离超过14mm或两侧间 隙之差大于10mm.


运动疗法:患侧负重

可以通过患臂负重的活 动,通过对关节的挤压, 反射性地刺激肌肉的活 动。如患者取坐位 ,患 侧上肢肘关节伸直,腕 关节背屈,患手放在臀 部水平略外侧,然后让 躯体向患侧倾斜,利用 患者体重使患肢各关节 受压及负重。治疗师一 定要用手帮助,保证在 患侧拉长时肩胛骨的正 确位置。

当运动肩胛骨至充分上举并前伸时,治疗师必须运动 患者双肩同时向前伸,否则健侧肩将后旋,患侧肩的 前伸只是表面现象,并不完全。

同时应鼓励患者经常用健手帮助患上肢做充分上举活 动。需要注意的是,活动中,肩关节及其周围结构不 应有任何疼痛,如有疼痛则表示某些结构受到累及, 必须改变治疗手法。

降低神经系统张力以矫正半脱位并恢复主动的肌肉控制
运动疗法

⑤当肩胛骨被动运动无抵 抗时,取仰卧位训练上肢 上举,在无痛的情况下, 尽量扩大上肢上举的范围, 并在此基础上配合肘关节 屈伸的训练。
运动疗法

⑥肩胛带运动
诱发训练:患侧前臂和手 掌放置于治疗台上,呈肩 外展、肘屈曲位,治疗师 一手扶持肩锁关节处,将 另一手抵于患者的头部侧 面,令患者 头向患肩方向 侧屈,同时治疗师用物固 定头部,诱发出颈部肌肉 等长性收缩。
刺激肩周稳定肌的活动和张力
牵拉 反射
01
快速 刺激
02
关节 挤压
03
患侧 负重
04
刺激肩周稳定肌的活动和张力
牵拉反射:治疗师一手支撑住患臂伸向前,另一 手轻轻向上拍打肱骨头,肘的牵拉反射使三角肌 和冈上肌的肌张力和活动性增加。 快速刺激:治疗师用手在冈下肌、三角肌和三头 肌上面,由近端向远端作快速的摩擦。可用冰块 作快速摩擦,可以刺激相关肌肉的活动。 关节挤压:患臂保持伸向前,治疗师通过患侧手 掌向肩的方向做快速、反复的挤压,让患者保持 手伸向前方,防止肩后缩。 患侧负重:坐位,患侧肘关节伸展,腕关节背屈, 患手放在坐位臀部水平略外侧,
当神经系统张力增高是引起半脱位的主要原因时,矫 正肩胛骨的姿势和肱骨头在关节盂中的位置就需要不 同的方法,因为在这种情况下,患者的头被拉向患侧 而使肩胛带上提。为克服这一问题,需要以不同的开 始体位放松神经系统。如坐位,可以逐渐增加颈侧屈 的程度,使引起肩胛带过度上提的神经结构恢复其伸 展性。在用一只手帮助患者反复侧屈颈部的同时,必 须用另一只手臂防止同时发生任何代偿运动。治疗师 的手放在患侧肩上,使肩胛带向下,用手掌保持其肩胛 骨不成为翼状。前臂压在患者下面肋骨上,以稳定胸 廓和上部躯干。当治疗师帮助患者保持正确的肩胛带 姿势并保持肋骨向下、向中线时,肩关节半脱位在松 动后立即完全消失。

3 Brunnstrom
Ⅰ级:无论有无半脱位,均 使用肩托。 2 Brunnstrom
Ⅳ~Ⅵ级:一般不使用肩托。 不过有下列情况时也可使用: (1)已有明显的半脱位, 担心半脱位加重或产生继 Ⅱ~Ⅲ级:肩关节周围肌肉 发性损伤时。 肌张力充分,考虑半脱位不 会进行性加重时,担心使用 (2)如不用肩托,步行 肩托使挛缩加重时可不使用。 时出现疼痛。 否则如有半脱位均使用肩托。 (3)如不用肩托,步行 时难以保持平衡。
推墙训练 正面推墙可强化肩关 节屈曲、肘关节伸展、 腕关节背伸的分离运 动。 侧面推墙可强化肩关 节外展、肘关节伸展、 腕关节背伸的分离运 动。

磨板训练

患者坐在磨板前方, 根据患者上肢功能水 平调节好磨板的角度, 利用健侧上肢带动患 肢完成肩关节屈曲、 肘关节伸展、腕关节 背伸的运动,治疗者 协助患手固定磨具手 把,另一手促进肘关 节的伸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