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人成功创业例子
大学生自己创业成功的例子精选3个

大学生自己创业成功的例子精选3个创业是成功的过程,成功也是一辈子的过程,看看那些大学生的创业经历,学习他们的方法,从他们的故事中找到自己的创业成功之路。
店铺精心为大家搜集整理了大学生自己创业成功的例子,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大学生自己创业成功的例子篇1柯焱:大二男生自做手工艺品5万元开女士精品店入2万男生做的手工艺品竟让众多女生自叹不如,还被女生们疯狂抢购,在武汉工商学院,工商管理专业大二男生柯焱因此成为名人(如图)。
最近,凭借打工、众筹得来的5万块钱,柯焱在学校附近开办的女生精品店,在黄家湖大学城周边已小有名气。
黑色衬衫搭配休闲裤,再加上一副黑框眼镜,柯焱是同学眼中标准的文艺青年,而最让大家惊叹的是他做手工艺品的好技术。
大一入校,面对众多社团招新,柯焱就对桌上摆满手工艺品的手工社感兴趣,很快成为少有的几个加入手工社的男生之一,一有机会就找学姐学手工,从最简单的纸花、塑花、丝网花,到用串珠勾勒动物、卡通人物形象,用竹签、筷子等日常用品制作埃菲尔铁塔、吉他等。
柯焱表示,他从小喜欢做手工,加入社团后他从最简单的纸花、塑花、丝网花做起,到用串珠勾勒动物、卡通人物形象,后来还用竹签、筷子等信手拈来的物品创作埃菲尔铁塔、吉他等,期间他挑战了对男生来说最难的针线活,自己裁制了一款6寸大的不织布蛋糕……一年多时间里,柯焱做了100多个各种手工艺品。
柯焱表示,因为经常和女生一起讨论手工艺品的制作,他发现具备文艺气息、独一无二的手工艺品最受女生欢迎,同时精品店装饰也采用了蔓藤绿叶、旧桌布、丝网花等自己原创的设计。
随着手艺越来越纯熟,今年4月,柯焱萌生了开一家精品店的想法。
柯焱告诉记者,高考(微博)结束后他曾瞒着家人独自去上海一家餐厅当服务员,两个月挣了7000多元钱;大一寒假期间,他又在武昌火车站附近找了一家餐馆做服务生,挣了6000多元钱。
再加上他在大学生众筹网上筹集的2万元创业资金,以及向同学、朋友借的钱,柯焱顺利筹得了5万元启动资金。
中国青年抓住机遇的例子素材

中国青年抓住机遇的例子素材
1.赵宇,一位年轻的互联网创业者,利用互联网技术和市场机遇,成功创建了一家在线旅游平台。
他的公司快速成长,成为该行业的领导者,为数百万用户提供了便捷的旅游服务。
2. 王思懿,一名年轻的医学研究者,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和热情,研究出一种新型的抗癌药物。
她的发明经过多年的研究和临床试验,已经被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为许多癌症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
3. 李强,一名年轻的农民企业家,利用自己对当地农业市场的了解和农业技术的运用,成功创建了一家农业生产企业。
他的企业创新性地应用现代农业技术,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为当地居民带来了更优质的农产品。
4. 张颖,一位年轻的艺术家,利用自己的创意和才华,成功打造出一种新型的艺术作品。
她的作品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认可,成为了时尚和艺术界的新宠。
5. 王海洋,一名年轻的环保志愿者,利用自己的爱心和热情,积极参与环保活动。
他的努力和奉献得到了社会的认可和赞赏,成为了环保事业的典范。
- 1 -。
青年开拓进取的事例

青年开拓进取的事例青年是社会进步的主力军,他们勇于创新,敢于冒险,开拓进取是他们的一贯风格。
以下是几个青年开拓进取的事例,希望能够给广大青年朋友们带来启示和激励。
1. 互联网创业者马云的成功故事马云是中国的著名企业家、阿里巴巴集团的创始人之一。
他在1999年创办了阿里巴巴,起初面临着许多困难和挑战。
然而,他始终坚信互联网将改变人们的生活,并且通过持续努力和创新,让阿里巴巴成为亚洲最大的电子商务公司之一。
马云的成功充分体现了青年开拓进取的精神,他用自己的努力和勇气打破了传统商业模式,展示了年轻人的力量和潜能。
2. 大学生创业者成功的故事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大学生选择创业。
例如,某大学的学生创办了一家在线教育平台,通过与知名教育机构合作,提供高质量的在线课程,受到了广大学生和家长的欢迎。
这个创业者充分发挥了自己的互联网技术能力和创新思维,成功地开拓了在线教育领域,为广大学生提供了更加便捷和高效的学习方式。
3. 青年科技创新者的突破在互联网科技领域,青年人也展示出了强大的创新能力。
例如,某大学的学生团队研发了一种智能家居系统,通过高科技手段实现了家居设备的智能化控制和互联互通。
这项创新成果不仅提升了生活质量,还为家居设备的高效管理和能源节约带来了巨大的潜力。
这些年轻人凭借自己的热情和专业知识,开拓了智能科技的新局面,为社会的进步贡献了力量。
青年开拓进取的事例不胜枚举,这里只是列举了几个典型案例。
青年朋友们要时刻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勇于创新,敢于冒险,用自己的努力和智慧开创属于自己的辉煌。
相信只要年轻人在互联网技术介绍、互联网商业、技术应用等方面展现出自己的才华和潜力,就一定能够为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做出重要贡献。
把握青春时光立下远大目标的名人例子

把握青春时光立下远大目标的名人例子青春年少是每个人一生中最宝贵的时光,也是最容易被浪费的时期。
然而,一些名人通过立下远大的目标,在青春时光里努力奋斗,取得了非凡的成就。
他们的故事激励着人们勇敢追求梦想,为自己的人生定下宏伟目标。
本文将为大家介绍几位成功人士,他们在青春年少时期树立了远大目标,最终实现了非凡成就。
1. 小仓健太小仓健太是日本著名企业家,他在青少年时期就立下了成为世界级企业家的目标。
他自幼立志要创建一家属于自己的世界级企业,在不断努力奋斗下,他创办了日本知名企业“UNIQLO”,并在国际市场上取得了巨大成功。
小仓健太的故事告诉我们,青春时期树立远大目标并为之努力是成功的关键。
2. 李嘉诚李嘉诚是香港著名商人,他的成功经历也充分展示了青春时期立下远大目标的重要性。
在年轻时,李嘉诚就确定了要成为一名成功的商人,他致力于学习和积累经验,最终创立了“长江实业集团”,成为了全球知名的商业巨头。
李嘉诚的故事激励着无数的年轻人,告诉他们只要肯努力,就一定能够实现自己的远大目标。
3. 小说家茨木华夏茨木华夏是我国当代著名小说家,他的成功经历也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在青年时期,茨木华夏就立下了成为一名著名文学家的目标,他不断努力学习和写作,最终成为了我国文学界的一颗新星。
茨木华夏的成功告诉我们,只要在青春年少时树立远大目标,并为之努力奋斗,就一定能取得成功。
4. 科学家玛丽·居里玛丽·居里是一位伟大的科学家,她的成功故事也充分展现了青春时期立下远大目标的力量。
玛丽·居里在年轻时就立志要成为一名著名的科学家,她勤奋学习和探索,最终成为了世界知名科学家,荣获了两次诺贝尔奖,为人类的科学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
玛丽·居里的故事告诉我们,只要在青春年少时勇敢树立远大目标,并为之努力奋斗,就一定能够赢得成功。
5. 奥运冠军迈克尔·菲尔普斯迈克尔·菲尔普斯是一位伟大的奥运冠军,他的成功故事也充分诠释了青春时期立下远大目标的重要性。
年轻人创业成功的事例

年轻人创业成功的事例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政策的支持,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选择创业。
虽然创业的路上充满了困难和挑战,但是也有许多年轻人通过自己的努力和智慧取得了成功。
下面就来介绍几个年轻人创业成功的事例,希望能给其他有志于创业的年轻人带来一些启示和鼓励。
1. 张小雷的创业之路张小雷是一位年轻的大学毕业生,他在创业之前曾经在一家互联网公司工作。
在工作期间,他发现了一个市场需求,即学生群体对于高质量的教育资源的迫切需求。
于是,他辞去了工作,自己开办了一家在线教育平台。
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创新,他的平台很快就吸引了大量的学生和教师,取得了很好的市场反响。
如今,张小雷的公司已经成为了在线教育行业的领军者,他也成为了一位备受瞩目的年轻创业者。
2. 李明的创业故事李明是一位年轻的设计师,他热爱艺术和手工艺品。
在大学期间,他经常将自己的创意设计和手工制作的作品展示给同学和老师,受到了广泛的赞赏和关注。
毕业后,他决定将自己的兴趣变成事业,开办了一家手工艺品工作室。
他通过社交媒体和线下展览等方式宣传自己的产品,很快就获得了一大批忠实的粉丝和客户。
如今,李明的手工艺品工作室已经扩大到了全国各地,他的产品也被广泛销售。
3. 王婷的创业经历王婷是一位年轻的IT工程师,她在大学期间就对人工智能和大数据领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毕业后,她选择了在这个领域创业。
她开发了一款智能客服系统,通过人工智能技术提供更高效和个性化的客户服务。
她的产品受到了许多企业的青睐,很快就取得了不错的市场份额。
如今,王婷的公司已经成为了人工智能行业的重要参与者,她也成为了行业内备受尊敬的年轻创业者之一。
这些年轻人的创业成功离不开他们的努力和智慧。
他们敏锐地捕捉到了市场需求,通过创新和创意开辟了新的商机。
同时,他们也具备了坚持不懈和勇于挑战的精神,克服了各种困难和风险。
他们的成功不仅给自己带来了财富和声誉,也为其他年轻人树立了榜样和信心。
年轻人创业虽然有一定的风险,但是只要我们有梦想和勇气,同时具备创新和执行的能力,就有可能在创业的道路上取得成功。
青年创新人物事迹

青年创新人物事迹
近年来,中国在创新领域中不断涌现出的青年人才,他们敢于突破传统思维,大胆创新,为中国电影、科技、教育等领域的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以下是几位青年创新人物的事迹:
1. 张一鸣:字节跳动公司创始人
张一鸣是字节跳动公司的创始人,他在互联网领域有着丰富的经验和创新思维。
在创业前,他曾在谷歌和微软等公司工作。
2012 年,他创立了今日头条,这是一款让用户方便获取信息的新闻客户端,目前今日头条已经成为中国最大的新闻客户端之一。
此外,他还投资了众多创新企业,如抖音等。
张一鸣是一位极富创新思维的企业家,他的成功为中国创业青年树立了榜样。
2. 李飞飞:斯坦福大学教授、谷歌 AI 部门负责人
李飞飞是一位杰出的人工智能科学家,她在深度学习领域有着深厚的研究经验和创新思维。
2006 年,她创立了 Google Brain,这是谷歌内部的一个重要研究团队,致力于推动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
李飞飞还在斯坦福大学创立了人工智能实验室,她的研究成果在学术界和工业界都取得了很好的成绩。
她的成功不仅为中国的科技创新做出了贡献,也为全球的人工智能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3.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曾毓群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致力于新能源汽车电池技术的公司,其董事长曾毓群是一位创新思维极强的企业家。
他在电池领域有着丰富的经验,曾担任宁德时代的总经理。
2011 年,他
带领公司转向电池技术的研究,经过几年的努力,宁德时代成为了全球知名的新能源电池供应商之一。
曾毓群的成功为中国的科技创新和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青年创业成功案例

青年创业成功案例
1. 马云(Alibaba创始人)- 马云在1999年创办了Alibaba,如今这家公司已发展成为全球最大的电子商务企业之一。
他的创业成功主要归功于对未来互联网的前瞻性判断和对中国市场的深刻理解。
2. 扎克伯格(Facebook创始人)- 扎克伯格在2004年创立了Facebook,如今这个社交媒体巨头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社交网络平台之一。
他的创业成功在于他对社交网络的深入理解和对用户需求的敏锐洞察力。
3. 刘强东(京东创始人)- 刘强东在1998年创办了京东,如今这家公司已经成长为中国最大的综合性零售企业之一。
他的创业成功主要归功于对电子商务的领先技术和对物流质量的高要求。
4. 柳传志(联想创始人)- 柳传志在1984年创办了联想,如今这家公司已经成长为全球最大的个人电脑制造商之一。
他的创业成功在于他对个人电脑市场的深刻理解和对全球市场的战略布局。
5. 马化腾(腾讯创始人)- 马化腾在1998年创办了腾讯,如今这个互联网巨头已经成为中国最大的互联网企业之一。
他的创业成功在于他对移动互联网的准确预测和对用户体验的持续改进。
这些青年创业成功案例的共同特点是他们具备了创新思维、对
市场的深入理解、对用户需求的敏感洞察力以及对技术的领先应用。
他们通过不断努力和创新,成功地打造了自己的企业帝国,并为社会创造了巨大的价值。
创业成功的短例子3篇

创业成功的短例子3篇人生四大乐:青春活力,创业有成,家庭和顺,邻里和谐。
人生四大悲:病魔缠身,患得患失,重蹈覆辙,一事无成。
那么下面是店铺整理的创业成功的短例子3篇,就跟着小编一起看看吧,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创业成功的短例子一:刘思源:90后“小鲜肉”掘金阿拉迪小切糕一提到切糕,你会想到用核桃仁、葡萄干、芝麻、玉米饴等原料熬制而成的西域美食,但真正吃过的人并不多。
90后襄阳小伙刘思源为了让美味平价的正宗西域小切糕成为大众小吃,奋斗了整整3年。
他和团队里同样年轻的90后小伙伴,凭借着自主研发的“阿拉迪小切糕”在2015年湖北农村青年电商创业大赛上脱颖而出,夺得了初创组冠军。
当“小鲜肉”爱上“小切糕”春夏是休闲食品的旺季,刘思源和小伙伴们也格外忙碌。
周末时,他带着几十盒“阿拉迪小切糕”在武商襄城购物广场的超市里试销。
穿着萌哒哒真空“外套”的“阿拉迪小切糕”让人眼前一亮,顾客没见过,更没吃过,好奇地驻足观望。
此前在襄阳,市民们见到的都是商贩用推车沿街出售的大块切糕,有需要就切下一块论斤卖。
可这是一款改良后的全新产品,刘思源和小伙伴们不知道市场如何,更不知道如何定价。
因此,只要有顾客驻足试销台,他们就会马上推介:“这有一款正宗西域小切糕,您愿意购买尝一尝吗?”顾客们肯定地回复后,让已为“阿拉迪小切糕”奋斗了整整3年的刘思源极为高兴。
试吃之后,许多顾客直接付钱买走切糕。
“顾客给出的心理价位在30元至50元/盒,而我们预售价是39.8元一盒。
”刘思源对市场的判断相当敏锐。
作为一枚“小鲜肉”,怎么会“爱”上女孩子喜欢的甜点切糕?“切糕王子”新闻激发灵感2012年,一则新闻吸引了正上大学的刘思源的眼球,“长沙理工大学的一名大学生勤工俭学,在互联网上卖切糕,生意非常红火,被网友称为‘切糕王子’,一下子成了‘明星’”。
不过,刘思源的关注点是也能做成大生意的切糕。
事实上,刘思源并非突发奇想,他在大学里就是个“创业”达人,开了好几个小公司,头脑灵活,嗅觉敏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青年人成功创业例子【篇一:青年人成功创业例子】无论是“大学生心灵导师”李开复,还是“创业教主“周鸿祎,他们都在不停的奉劝:“大学生不要直接创业,要先进入社会积累一些经验…”,似乎大学生创业或大学毕业就创业,成为了创业失败的另一种说法。
但是真实情况真的是这样吗?经过调查,发现很多创业成功者其实都是典型的“大学生创业者”,他们用自己的实例证明了,中国大学生创业者也可以如硅谷的扎克伯克,比尔盖茨那样,做一个成功的大学生创业者。
当然,创业有风险,入行需谨慎,一个创业者必备的素质是能清楚判断形势作出决策,究竟你是否要直接创业,还得你自己说了算。
10.杨明平超级课堂的联合创始人杨明平是典型的大学生创业者,并且是一位连续创业者。
杨明平毕业于中欧国际工商学院。
2005年,大三的他接手了学校边上的一家川菜馆,发展到拥有400多平方、一年200多万营业额规模的火锅店,大学的创业经历为他赢得第一桶金。
而后杨明平决定朝着更大的方向发展,进入在线教育领域,创建超级课堂(super class)。
超级课堂成立于2010年10月,由杨明平创立的超级课堂将线下教育搬到线上,为中小学学生提供好莱坞大片式的网络互动学习课程。
9.舒义舒义19岁就开始创业,读大一时就是国内最早的web2.0创业者之一,创办过国内第一批博客网站blogku,bolgmedia,还创建了一个高校sns和一家校园电子商务公司。
2006年舒义第三次创业,创办了成都力美广告有限公司,后发展为中西部最大的专业网络广告公司之一。
2009年舒义成立北京力美广告有限公司(i-media),两年内发展为国内领先的移动营销解决方案公司,并于2011年获得idg资本投资。
目前舒义开始尝试天使投资,投资创办过多家移动互联网公司。
8.王学集王学集出生于浙江温州,毕业于浙江理工大学。
大学时和2位同学一起创业,大三时正式发布phpwind论坛程序,2004年大学毕业的王学集成立公司,公司亦命名为phpwind,中文名“杭州德天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专门提供大型社区建站的解决方案。
目前,phpwind已成为国内领先的社区软件与方案供应商,pw6.3.2版本的推出更在社区软件领域树立起一个极高的技术壁垒,phpwind8.0系列版本则推动了社区门户化。
phpwind于2008年5月被阿里巴巴以约5000万人民币的价格收购,现在隶属于阿里云计算有限公司,为阿里云计划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7.黄一孟黄一孟除了是verycd的创始人,也是心动游戏的创始人。
2012年,心动游戏的收入达到了10亿人民币,从入不敷出的verycd到年收入10亿的网页游戏公司。
黄一孟依靠自己的感觉和摸索去创业。
6.黄恺风靡全国,中国最成功的桌游三国杀,其创始人黄恺正是一位标准的大学生创业者。
黄恺2004年考上中国传媒大学动画学院游戏设计专业,他在大学时期就开始“不务正业”,模仿国外桌游设计出了具有中国特色,符合国人娱乐风格的桌游《三国杀》。
2006年10月,大二的黄恺开始在淘宝网上贩卖《三国杀》,没想到大受欢迎,而毕业后的黄恺并没有任何找工作的打算,而是借了5万元注册了一家公司,开始做起《三国杀》的生意,2009年6月底《三国杀》成为中国被移植至网游平台的一款桌上游戏,2010年《三国杀》正版桌游售出200多万套。
粗略估计,《三国杀》迄今至少给黄恺带来了几千万的收益,并且随着《三国杀》牌品的发展,收益还将会继续增加。
5.蒋磊铁血网创始人蒋磊——典型的大学生创业者,16岁保送清华,创办铁血军事网,20岁保送硕博连读,中途退学创业。
如今,铁血网稳居中国十大独立军事类网站榜首,铁血军品行也成为中国最大的军品类电子商务网站,年营收破亿,利润破千万。
倒回2001年,16岁的蒋磊初入清华园,电脑还没有在这个普通宿舍出现,他只能去机房捣鼓他的网页,他想把自己喜欢的军事小说整合到自己的网页上,他的“虚拟军事”的网页一经发布,就吸引了大量用户,第二天就达到了上百的浏览量。
蒋磊很兴奋。
他把“虚拟军事”更名为“铁血军事网”。
2004年4月,蒋磊和另一个创始人欧阳凑了十多万元,注册了铁血科技公司。
期间蒋磊还被保送清华硕博连读学习了一阵。
2006年1月1日,蒋磊最终顶住了家庭已经学校的压力毅然决定辍学创业,以ceo的身份正式出现在铁血科技公司的办公室里。
经过12年的努力,目前蒋磊的公司拥有员工200余人,他创办的网站已成为能够提供社区、电子商务、在线阅读、游戏等产品的综合平台。
据透露,截至2012年12月,网站已有1000万注册会员,月度覆盖超3300万用户,正处于稳步且高速的增长中。
4.陈鸥聚美优品的ceo陈鸥也是一名标准的大学生创业者,他的大学生创业经历要追溯到他的上一个创业项目gg游戏平台。
陈鸥16岁的时候考上了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作为一个资深游戏爱好者,在大四的时候陈鸥决定在游戏领域创业,凭着有限的资源做出了后来影响力巨大的gg游戏平台。
作为当时没有任何资源的大学生创业者,那时的创业经历是非常艰苦的,据陈鸥回忆,那时候他为了节省成本,不得不每天都吃最便宜的鱼丸面,最后吃得都有些“脑残”了。
后来,陈鸥出售gg平台,获得了千万级别的收益,也为自己后来的创业道路做了极好的铺垫。
而他创造的gg游戏平台,仍然是现在东亚地区最受欢迎的游戏平台之一,全球拥有超过2400万用户。
3.戴志康康盛创想创始人戴志康是无数互联网人的偶像,他创建的“discuz!”开源模板与“wordpress”并成为世界上最伟大的两个开源网站模板,被数以百万级的站长使用,深刻的改变了中国互联网,而戴志康也是一位大学生创业者。
戴志康出生于一个知识分子家庭,父亲是大学教授,亲属中也有很多人是老师。
据说,因为这种家庭背景,戴志康小时候开始就一直接触电脑。
在计算机性能不断升级的过程中,他的编程技术也日益提高。
戴志康从小学刚毕业后的1995 年开始初步尝试编制软件。
初中、高中时期,他几乎席卷了各类计算机大赛。
戴志康2000年考上哈尔滨工程大学,2001年便在校外创业,他在外面找到一间月租300块的房子,一天差不多15个小时都泡在电脑前面,最终他创造的“discuz!”成为中国最成功的建站开源模板,“discuz!”于2010年被腾讯以6000万美金的价格收购。
2.王兴一提到王兴,很多人脑海里面第一想到的一个词汇就是连环创业者,因为他是校内网,饭否网,美团网这三个中国大名鼎鼎的网站的联合创始人,除此之外,他还有另外一层身份,大学生创业者,在毕业之后,没有丰富的职业履历就开始创业的人。
他是一名人们口中的天才少年,高中没有参加高考就被保送到中国名牌学府清华大学,毕业后拿到全额奖学金去了美国特拉华大学师从第一位获得mit计算机科学博士学位的大陆学者高光荣,随后归国创业,在前一两次不算成功的创业项目之后,王兴创立了中国版facebook校内网,并很快风靡于大学校园圈之中。
校内网于2006年10月被千橡以200万美元收购。
2007年5月12日,王兴创办饭否。
这也是中国第一个类twitter项目饭否网,但就在饭否发展势头一片良好之际被关闭,让王兴事业受到挫折。
之后连环创业客王兴于2010年3月上线新项目美团网,并在千团大战之中脱颖而出,稳居行业前三,并先后获得红杉和阿里的两轮数千万美金的融资,这个连环创业客的事业正逐渐走上正轨。
近年五月份,美团单月流水已经突破10亿人民币。
1.郭敬明郭敬明,这个伴随着80后长的的名字,如今他的小说也影响着90后,并开始被00后所喜爱,我们在这里不评判小四的文学水平,导演水平,以及身高,单以一个创业者的身份来看,他是极其成功的。
郭敬明大学时期便开始创业,虽然他常年霸占着中国作家收入排行榜榜首,但是他在商业上的成功甚至让他的作家身份也黯然失色。
如果你只是觉得这个瘦弱的男人只会玩弄一些小女生喜欢的华而不实的文字,那么你就太小看他了,郭敬明绝对有着惊人的商业嗅觉。
郭敬明在大学时便成立“岛”工作室,出版一系列针对自己小说受众的杂志与期刊,而后成立柯艾文化传播有限公司,逐渐建立起自己的商业版图。
而且,以今天各个期刊杂志纷纷转型产业链服务来看,郭敬明早在2005年就察觉了这一点,从那时起他就为刊物读者提供“立体服务”,例如推出音乐小说《迷藏》,推出小说主题的写真集,拍摄《梦里花落知多少》偶像剧,在青春读物的基础上打造了一条属于自己受众的文化消费产业链,开始深耕产业布局。
而今,郭敬明已经用自己的小说《小时代》拍出了电影,第一部便直奔5亿的票房…知乎上有人这么描述郭敬明“其实中国的年轻人并没有什么本质的变化。
对于大学和社会的幻想,对于爱情和成功的畅想,对于华服美食的渴望,是每一代中学生的必由之路。
真正重要的其实仍是郭敬明本人。
他或许是中国这二十年来唯一一个认真去满足上述需求的作者。
”——真正伟大的创业者是干什么的?满足大众的需求。
【篇二:青年人成功创业例子】无论是“大学生心灵导师”李开复,还是“创业教主“周鸿祎,他们都在不停的奉劝:“大学生不要直接创业,要先进入社会积累一些经验…”,似乎大学生创业或大学毕业就创业,成为了创业失败的另一种说法。
但是真实情况真的是这样吗?其实,很多创业成功者其实都是典型的“大学生创业者”,他们用自己的实例证明了,中国大学生创业者也可以如硅谷的扎克伯克,比尔盖茨那样,做一个成功的大学生创业者。
以下分享十大年轻大学生创业成功案例1.郭敬明郭敬明,这个伴随着80后长的的名字,如今他的小说也影响着90后,并开始被00后所喜爱,我们在这里不评判小四的文学水平,导演水平,以及身高,单以一个创业者的身份来看,他是极其成功的。
郭敬明大学时期便开始创业,虽然他常年霸占着中国作家收入排行榜榜首,但是他在商业上的成功甚至让他的作家身份也黯然失色。
如果你只是觉得这个瘦弱的男人只会玩弄一些小女生喜欢的华而不实的文字,那么你就太小看他了,郭敬明绝对有着惊人的商业嗅觉。
郭敬明在大学时便成立“岛”工作室,出版一系列针对自己小说受众的杂志与期刊,而后成立柯艾文化传播有限公司,逐渐建立起自己的商业版图。
而且,以今天各个期刊杂志纷纷转型产业链服务来看,郭敬明早在2005年就察觉了这一点,从那时起他就为刊物读者提供“立体服务”,例如推出音乐小说《迷藏》,推出小说主题的写真集,拍摄《梦里花落知多少》偶像剧,在青春读物的基础上打造了一条属于自己受众的文化消费产业链,开始深耕产业布局。
而今,郭敬明已经用自己的小说《小时代》拍出了电影,第一部便直奔5亿的票房…知乎上有人这么描述郭敬明“其实中国的年轻人并没有什么本质的变化。
对于大学和社会的幻想,对于爱情和成功的畅想,对于华服美食的渴望,是每一代中学生的必由之路。
真正重要的其实仍是郭敬明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