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商业题目

合集下载

国际商务专业毕业论文参考题目

国际商务专业毕业论文参考题目

国际商务专业毕业论文参考题目1、我国纺织服装出口面临的挑战及对策2、我国绿色贸易发展存在的问题、原因及对策3、我国纺织品出口企业应对国外技术性贸易壁垒对策4、我国出口退税政策存在的问题及对策5、中国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研究6、人民币汇率升值对我国外贸的影响7、纺织服装技术贸易壁垒及应对研究8、反倾销对我国纺织品的影响及对策9、环境政策对国际贸易的影响研究10、国际货物贸易合同中常见陷阱及对策11、中小外贸企业如何树立自己的品牌12、论我国中小企业国际市场营销策略13、中小出口企业核心竞争力问题探讨14、我国中小型企业跨国经营的思考15、进口汽车价格下降及国产汽车的应对措施16、论绿色壁垒对我国蔬菜出口的影响及对策17、中小企业开拓国际市场的思考18、××地区外贸出口竞争力的实证分析19、我国外贸出口品牌战略的实施与研究20、跨国公司的本土化经营战略及其实施21、我区乳品企业如何提高出口竞争力22、跨国公司对呼和浩特快餐业的影响及对策研究23、我区稀土出口竞争策略研究24、我国大豆行业受国际环境影响的现状及对策研究25、外商直接投资对内蒙古环境的影响分析26、跨国银行进入对中国银行业的影响及对策研究27、中国教育服务贸易进出口现状及对策研究28、我国外贸出口品牌战略的实施与研究以海尔为例29、中国纺织品出口国际竞争力研究30、中国钢铁企业在铁矿石谈判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31、我国商业银行国外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32、中国企业在出口信用风险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33、我国面临对国外反倾销的策略研究34、国际货物贸易合同中常见陷阱及对策研究35、XXX企业如何提高出口竞争力研究36、国际服务贸易的发展趋势及我国的对策研究37、蒙牛品牌建设和营销策略研究38、论跨国公司在华本土化的对策及成就--以肯德基为例39、中国跨国公司的人力资源本土化战略研究40、跨国公司对华技术转让的发展趋势及对策研究41、复杂环境下高技术企业营销风险研究42、我国大宗商品进口的现状及对策研究43、国际服务贸易的发展趋势及我国的对策研究44、绿色贸易壁垒对我国××行业的影响及其应对策略分析45、跨国公司管理本土化的障碍与对策研究——以××公司为例46、贸易自由化趋势下的农产品贸易保护分析47、跨国公司在华投资趋势及对我国的启示48、我国国际教育服务贸易的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49、××公司国际市场营销中的品牌策略研究50、中美日/欧双边贸易关系发展现状及趋势分析51、金融危机对我国对外贸易的影响及对策分析以某一行业或内蒙古为例52、我国中小企业在国际化经营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53、我国加工贸易面临的挑战与对策54、我国技术引进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55、FDI项目中环境保护问题研究----以××项目或企业为例56、迪斯尼公司的跨文化管理策略及启示57、跨国公司管理本土化的障碍与对策——以××企业为例58、海尔在欧洲的营销策略研究59、从星巴克的营销模式看外资餐饮服务业在中国的营销策略60、我国××自主品牌汽车应对全球化竞争的策略研究61、××跨国公司在华投资的人才本土化策略与启示62、我国服装加工贸易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63、××跨国公司在中国的客户关系管理策略研究64、海尔的国际化策略研究65、跨国公司的人才本土化战略的研究66、我国服务贸易的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67、我国投资环境的现状问题与对策研究68、中国广告业开拓国际市场的路径和措施研究69、经济全球化与我国企业跨国经营关系研究70、人民币升值对我国外贸的影响研究71、电子商务的兴起对国际贸易的影响研究72、我国中小企业信息化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73、入世对浙江农产品出口的影响及对策74、我国中小型企业参与国际竞争的策略研究75、入世后中小货代企业的发展策略研究76、网络对国际贸易影响及对策研究77、中小外贸企业融资问题研究78、中国家族企业的国际化研究79、中小出口企业核心竞争力问题研究80、中小外贸企业如何树立自己的品牌81、提高我省农产品出口竞争力的研究82、如何改善我国出口商品结构83、中小企业的国际品牌创建的研究84、电子商务为我国外贸企业带来的商机与挑战85、中国服务贸易结构与竞争力的国际比较研究86、如何提高内蒙古农产品出口的竞争力87、如何改进我国出口商品包装问题88、中日经济合作对策89、中国服务贸易结构与竞争力的国际比较研究90、内蒙古中小企业产品出口的营销策略91、中国羊毛产品如何跨越绿色贸易壁垒92、如何加强与贸易合作伙伴的合作关系研究93、内蒙古羊毛产品如何拓展国际市场注意:因论文参考题目是由不同的指导教师提供的,有些论文题目相近或相似,但在论文写作过程中会有所不同,学生在选择题目时要准确填写论文题号;市场营销系2009年12月。

全球商业运营策略考试试题及解答英文版

全球商业运营策略考试试题及解答英文版

全球商业运营策略考试试题及解答英文版Global Business Operations Strategy Exam Questions and AnswersQuestion 1: What are the key factors to consider when developing a global business operations strategy?Answer: The key factors to consider when developing a global business operations strategy include market analysis, cultural differences, political environment, legal regulations, financial considerations, and supply chain logistics.Question 2: How can a company ensure successful global expansion?Answer: A company can ensure successful global expansion by conducting thorough market research, adapting products to local preferences, establishing strong partnerships, investing in talent development, and continuously monitoring and adjusting strategies.Question 3: What are the common challenges faced by companies in global business operations?Answer: Common challenges faced by companies in global business operations include language barriers, 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 issues, geopolitical instability, currency fluctuations, trade barriers, and supply chain disruptions.Question 4: How can companies mitigate risks in global business operations?Answer: Companies can mitigate risks in global business operations by diversifying their market presence, implementing robust risk management strategies, maintaining strong relationships with stakeholders, staying informed about geopolitical developments, and having contingency plans in place.Question 5: What are the benefits of implementing a global business operations strategy?Answer: The benefits of implementing a global business operations strategy include access to new markets, economies of scale, increased innovation through cross-cultural collaboration, enhanced brand reputation, and opportunities for talent development and growth.Question 6: How can companies ensure compliance with international legal regulations in their global operations?Answer: Companies can ensure compliance with international legal regulations in their global operations by partnering with local legal experts, conducting regular audits, staying informed about regulatory changes, and implementing robust compliance programs.Question 7: What role does technology play in global business operations?Answer: Technology plays a crucial role in global business operations by enabling seamless communication, efficient supply chainmanagement, data analytics for informed decision-making, and automation of repetitive tasks.Question 8: How should companies approach cultural differences in their global operations?Answer: Companies should approach cultural differences in their global operations with sensitivity, open-mindedness, and a willingness to adapt. Building cross-cultural competence, fostering diversity and inclusion, and promoting cultural awareness among employees are key strategies.Question 9: How can companies leverage strategic partnerships in their global business operations?Answer: Companies can leverage strategic partnerships in their global business operations by collaborating with complementary businesses, sharing resources and expertise, expanding market reach, and achieving mutual growth objectives.Question 10: What are the emerging trends in global business operations?Answer: Emerging trends in global business operations include digital transformation, sustainable practices, agile supply chains, remote work arrangements, and increased emphasis on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国际贸易实务试题(一)

国际贸易实务试题(一)

国际贸易实务试题(一)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2000年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共包括( )贸易术语。

A.1种B.6种C.13种D.14种2.FOB和CFR两种贸易术语中,租船订舱责任承担方分别为( )。

A.卖方/卖方B.卖方/买方C.买方/买方D.买方/卖方3.CIF合同的货物有装船后因火灾被焚,应由( )。

A.卖方承担损失B.卖方负责请求保险公司赔偿C.买方负责请求保险公司赔偿D.承担运费的一方赔偿4.在FOB条件下,若采用程租船运输,如买方不愿承担装货费及平舱费,则应在合同中规定( )。

A.FOBL iner TermsB.FOB Under TackleC.FOB StowedD.FOB Trimmed5.某公司出口某商品大约1000公吨,根据《跟单信用证统一惯例(500)》规定,该公司发货时,如果支取金额不会超过信用证总金额,最多可以装运( )。

A.1000公吨B.1050公吨C.1100公吨D.1115公吨6.某外商欲购我"华生"牌电扇,但要求改用"钻石"商标,并注明"MADE IN CHINA",这属于( )。

A.中性包装B.定牌中性包装C.定牌生产D.无牌生产7.可能通过背书转让的提单是( )。

A.记名提单B.不记名提单C.指示提单D.空名提单8.速遣费是( )。

A.向租船方收取的一笔罚金B.给予负责装卸货物的一方的一笔奖金C.向出口人收取的一笔罚金D.给予进口人的一笔奖金9.下列我国海运货物保险条款中不能单独投保的险别是( )。

A.平安险B.水渍险C.一切险D.战争险10.我国海运货物保险条款中基本险的责任起讫采用( )条款。

A.OCPB.仓至仓C.港至港D.门到门11.成交一批由上海出口至英国伦敦的羊毛,下列贸易术语正确的是( )。

霍根商业推理 hbri题目

霍根商业推理 hbri题目

霍根商业推理hbri题目一、霍根商业推理(HBR)简介霍根商业推理(HBR)是一种评估个体在商业环境中的推理能力和决策能力的测试。

HBR测试旨在衡量候选人在以下四个关键领域的能力:逻辑推理、数据解析、批判性思维和商业判断。

这种测试在全球范围内得到广泛认可,成为商业教育和职业发展领域的热门话题。

二、HBRI测试的四大核心维度1.逻辑推理:考察候选人运用逻辑原则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数据解析:评估候选人处理和解释数据的能力,以解决实际商业问题。

3.批判性思维:衡量候选人在分析、评估和提出解决方案方面的创新能力。

4.商业判断:测试候选人对商业环境的理解,以及在特定情况下作出明智决策的能力。

三、HBRI在各领域的应用HBRI测试结果可为企业、商学院和求职者提供有关个人商业推理能力的宝贵信息。

以下是一些HBRI应用的例子:1.企业招聘:用于评估应聘者的商业推理能力,以确定其是否符合岗位需求。

2.商学院入学:作为入学选拔标准之一,评估候选人的学术能力和商业潜力。

3.职业发展:帮助个人了解自己的优势和劣势,为职业规划提供依据。

四、如何准备HBRI测试1.了解测试内容:熟悉HBRI的四大核心维度,了解测试题型和结构。

2.练习模拟题:通过做模拟题来熟悉考试形式,提高答题速度和准确性。

3.提高阅读能力:阅读商业案例和文章,增强对实际商业问题的理解。

4.参加培训课程:如有条件,可报名参加相关培训课程,提升商业推理能力。

五、提高HBRI成绩的技巧1.答题顺序:先易后难,确保在有限时间内尽可能完成更多题目。

2.排除法:对于难度较大的题目,可以先排除明显错误的选项,再从中选出正确答案。

3.控制时间:每道题目的平均解答时间应控制在2-3分钟内,避免因时间不足而导致的失误。

4.保持冷静:考试过程中保持冷静,遇到难题时不慌张,以免影响后续答题。

六、HBRI对职业发展的影响具备出色的商业推理能力对个人职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以下是HBRI成绩对职业发展的一些影响:1.提高竞争力:在求职和职场晋升过程中,良好的商业推理能力成为脱颖而出的重要因素。

高二商业案例英语阅读理解25题

高二商业案例英语阅读理解25题

高二商业案例英语阅读理解25题1<背景文章>Apple Inc. is one of the most influential companies in the world. It was founded by Steve Jobs, Steve Wozniak, and Ronald Wayne in 1976. The company started with the production of personal computers and has since expanded into various fields such as smartphones, tablets, and wearable devices.Apple is known for its innovative products and design. The iPhone, for example, revolutionized the mobile phone industry with its touch screen interface and intuitive user experience. The iPad also created a new category of devices, offering a portable and versatile computing platform.In addition to hardware, Apple also has a strong software ecosystem. The App Store provides millions of apps for users to download and use on their Apple devices. This ecosystem has helped Apple to build a loyal customer base and generate significant revenue.However, Apple also faces fierce competition from other technology companies. Samsung, for example, is a major competitor in the smartphone market. Google's Android operating system is also widely used and poses a challenge to Apple's iOS.Looking to the future, Apple is likely to continue to innovate andexpand its product line. The company is investing in areas such as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ugmented reality, and autonomous vehicles. These technologies have the potential to transform the way we live and work.1. Apple was founded in _____.A. 1975B. 1976C. 1977D. 1978答案:B。

留学生商科作业考试

留学生商科作业考试

留学生商科作业考试留学生商科作业考试商科作业考试在留学生的学业生涯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旨在考察学生对商科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以及解决实际商业问题的能力。

下面是一个大概1200字的商科作业考试示例。

题目:全球市场扩张的挑战与机遇引言:全球市场扩张对于企业来说,既是挑战,也是机遇。

在这个全球化时代,全球市场扩张已成为企业实现增长和获得竞争优势的关键策略之一。

然而,由于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文化差异、法律规定、经济形势等因素,全球市场扩张也面临着许多挑战。

本文将探讨全球市场扩张所面临的挑战与机遇,并提供相应的解决方案和建议。

挑战:1.文化差异: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文化差异是全球市场扩张中需要面对的最大挑战之一。

企业在进入新市场时,需要适应当地人们的语言、风俗习惯、宗教信仰等。

否则,企业可能会犯下文化冒犯的错误,导致消费者的反感和拒绝购买。

因此,企业应该进行充分的市场调研,了解当地消费者的需求和偏好,并据此调整产品和服务。

2.法律和政治环境:每个国家和地区都有其特定的法律和政治环境,这对于企业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企业需要遵守当地的法律法规,并了解当地政府的政策和规定。

此外,政治的不稳定性也会影响到企业的市场扩张计划。

因此,企业应该与当地政府部门建立良好的关系,并与政府保持沟通,以便及时调整和适应政策变化。

3.竞争和市场份额:在全球市场扩张过程中,企业必然会面临激烈的竞争。

其它企业可能已经存在于目标市场,并拥有丰富的资源和客户群体。

因此,企业需要制定有效的竞争策略,以区别于竞争对手,并吸引消费者的注意。

此外,企业还需要考虑如何在新市场中获得足够的市场份额,以实现盈利和持续增长。

机遇:1.消费者需求:全球市场扩张为企业提供了更多的消费者群体和市场需求。

通过进入新市场,企业有机会开拓新的消费者群体,并提供符合其需求和偏好的产品和服务。

此外,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消费者需求也可能与原市场不同,这给企业带来了创新和改进的机会。

英语商务作文题目

英语商务作文题目

英语商务作文题目Title: The Impact of Globalization on Business PracticesGlobalization has become a ubiquitous term in the modern business world, representing the interconnectedness and interdependence of economies, cultures,and societies. This phenomenon has significantly transformed the way businesses operate, trade, and interact on a global scale. In this essay, we will delve into the historical background, various perspectives, case studies, benefits, drawbacks, and future implications of globalization on business practices.Historical Background and DevelopmentThe concept of globalization can be traced back to the early trade routes and exchanges between different civilizations. However, the modern era ofglobalization can be attributed to the post-World War II period, where advancements in technology, transportation, and communication facilitated therapid integration of markets and economies. The establishment of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s such as the World Trade Organization (WTO) and the 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 (IMF) further propelled the globalization process, leading to increased trade liberalization,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and the outsourcing of production processes.Different Perspectives and OpinionsGlobalization has elicited a myriad of perspectives and opinions from various stakeholders. Proponents argue that globalization has led to increased economic growth, job creation, and access to new markets for businesses. Additionally, it has facilitated the transfer of knowledge, technology, and best practices across borders, leading to enhanced innovation and productivity. On the other hand,critics contend that globalization has exacerbated income inequality, exploited cheap labor in developing countries, and led to the homogenization of cultures and traditions.Case Studies and ExamplesOne notable case study that exemplifies the impact of globalization onbusiness practices is the rise of multinational corporations (MNCs). Companiessuch as Apple, Nike, and Coca-Cola have expanded their operations globally, leveraging the benefits of globalization to access new consumer markets, reduce production costs, and establish global supply chains. However, these MNCs havealso faced criticism for their labor practices, environmental impact, and ethical considerations in their global operations.Critical Evaluation of the TopicGlobalization has undoubtedly brought about both benefits and drawbacks for businesses. On the positive side, businesses have been able to access new markets, tap into a diverse pool of talent, and leverage economies of scale to reduce costs. However, the increasing interconnectedness of economies has also exposed businesses to various risks such as economic downturns, political instability, and supply chain disruptions. Moreover, the ethical and social responsibilities of businesses have come under scrutiny in the context of globalization, with callsfor sustainable and socially responsible business practices.Future Implications and RecommendationsLooking ahead, the future implications of globalization on business practices are multifaceted. It is imperative for businesses to adapt to the evolving global landscape by embracing digital transformation, diversifying their supply chains, and prioritizing sustainability and ethical considerations. Moreover, policymakers and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s should strive to create a more inclusive and equitable global trading system that addresses the concerns of all stakeholders, including workers, communities, and the environment.In conclusion, the impact of globalization on business practices is a complex and multifaceted phenomenon that has reshaped the global business landscape. By critically evaluating the historical background, perspectives, case studies, benefits, drawbacks, and future implications of globalization, businesses can navigate the challenges and opportunities presented by this transformative force.It is essential for businesses to embrace a forward-thinking approach thatbalances economic interests with ethical and social responsibilities in the era of globalization.。

【错误题目】2019年国际商务单证实务题目

【错误题目】2019年国际商务单证实务题目

【2019年试题】提单日期为7月15日,信用证有效期为8月15日,按《UCP600》规定,受益人向银行交单的最迟日期为(B)A. 7月15日B. 8月5日C. 8月15日D. 8月6日解析:根据《UCP600》的规定,最迟交单日是装运日期之后的21天,以提单日期第二天起算。

注:在纸上计算,以免错误。

【2019年试题】凡“约”(about)或“大约”(approximately)的词语用于涉及信用证金额或信用证中规定的数量或单价,应解释为允许有关金额、数量或单价可有(A)的增减幅度。

A. 10%B. 5%C.8%D. 15%解析:《UCP600》中溢短装条款:如果有约数,即在单价、金额、数量前有“大约、约”字样,允许单价、金额和数量有10%的增减。

没有约数,则在合同规定的数量上,允许有5%的浮动,但是费用不能超过信用证上的最高限额。

【2019年试题】原报价某商品FOB2%上海每件800英镑,现客户要求佣金增至5%,若不减少外汇净收入,应改为(B)A. 784英镑/件B. 825.26英镑/件C.785英镑/件D. 824英镑/件解析:含佣价=净价÷(1-佣金率)这题的解题方法:净价=佣金×(1-佣金率)=800×(1-2%)=784美元含佣价=784÷(1-5%)=825.26【2019年试题】班轮运费的计收标准有多种,其中(B)表示按照重量、尺码或价值三者中选择最高一项。

A. W/MB. W/M or ad valC. ad valD. open rate解析:按货物的实际重量计收:以重量吨(Weight Ton, W)为计算运费单位。

按货物的体积重量计收:以尺码吨(Measurement Ton, M)为计算单位。

按货物的FOB总值计收,也称为从价运费,以出口FOB总值按一定的百分率收费。

例如贵重物品。

W/M OR AD V AL表示在重量法、体积法和从价法三种中选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外商业题目美国部分1.美国零售业的发展概况(发展历史、阶段、业态等)2.美国零售与中国零售之间的比较以及对中国零售的启示日本部分1.日本战后流通业的发展概况,两次流通革命的内容,变化2.日本批发、零售业当前的发展变化,遇到的困难以及应对的办法3.对照中国批发、零售业,带给我们的启发和帮助,我们与日本在批发零售方面的差距1.美国零售业的发展概况(发展历史、阶段、业态等)(1)发展历史150多年前,美国主要的零售商业业态是杂货店(general store),这种传统的零售业态,与当时的社会生产和消费需求相适应。

南北战争(Civil War,1861-1865)以后,由于社会生产的发展,产品开始大大丰富,原有业态开始显示其不相适应的一面,某些杂货店开始改变其经营结构,变综合经营各种产品为经营单一系列产品或有限系列产品,从而出现了单一或有限品类商店(Single and limited-line store)。

尽管世界上第一家百货公司“好市场”于1862年问世于法国巴黎,这种被称为世界零售业上的“第一次革命”的现代零售业态此后在美国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并成为零售业的中坚和“领导”。

百货公司好似由若干个专业商店和单一或有限品类商店的集合体,其宽泛的商品线,齐备的品种规格,良好的设施,优美的环境,周到的服务,较高的商品质量以及较好的信誉和提供的信用条件等优势,比较适应于选购品和特殊品的销售,能吸引一大批收入水平在中等以上的顾客购买。

在50年代以前,百货公司一直开设在城市的商业中心地带,此后,由于拥有小汽车者越来越普遍,人口向市郊扩散,百货公司也开始向市郊进发。

很长一段时间内,美国百货公司的数量只占全美零售企业总数的1%不到,但其零售额却几乎占了零售总额的10%。

但是,70年代以后,百货公司遇到了挑战,零售份额开始下降。

被誉为世界零售业“第二次革命”的超级市场的问世,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经济危机的产物。

在第一家超级市场1930年于美国纽约问世之前,杂货商和食品商大都属于经营单一或有限品类的小企业。

在经济危机初期,一些零售商迫于经营压力,觉得可以通过降低售价增加销售。

于是,他们引进了自我服务,并以提供可广泛选择的商品和较低的价格开拓了超级市场这种新的经营方式。

这一新的零售业态一问世就取得了成功,并为许多企业所接受,二次大战结束后,在世界各国得到普及。

二次大战刚结束时,美国的一些零售商开始以很低的价格水平(一般比传统的零售商的价格低20-30%),向那些付现金,自己承担所有服务和维修问题的顾客,销售照相机、电视机和家庭用品。

这类商店被称为折扣商店(discount houses)。

显然,折扣商店所信奉的是与超级市场相同的薄利多销的理念。

50年代以后,适应社会经济环境的变化,许多折扣商店经营的商品开始多样化,并提供一部分服务和保证,但仍然坚持薄利多销,加速周转的策略。

二次大战结束后,美国社会经济的一大变化是买方市场的出现,特别是50年代后期以后,竞争日益激烈,为适应空前的行业竞争和消费者的需求变化,一种新的零售业态-量贩店应运而生。

此处所谓的量贩店(mass merchandiser)是一种价格低,服务少的大量推销标准化商品的大型零售店。

这类商店的典型特征是规模大,价格低,顾客自我服务,经营的商品种类齐全,一般以中低档商品为主。

其遵循的经营理念也是薄利多销。

可以认为,量贩店是折扣商店的发展。

其典型代表是凯马特(K mart)和沃马特(Wal-Mart)。

量贩店得到了极大的发展,目前,沃马特成为全美最大的零售商,并以1234.7亿美元列1998年全球十大公司排行榜的第九位即是明证。

美国便利店的经营特色在于其便利性,其价格水平要高于超级市场10-20%,其约4%的销售利润率也大大高于超级市场1%的水平。

这种特色决定了其存在和发展以消费者消费水平一定程度的提高,追求便利性成为一种显要的需求为前提,这也能解释为什么全美的便利店从1960年的2500家激增到1980年的33000家的原因,因为这期间,美国消费者的收入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

在美国,新的零售业态的出现,并不取代原有的零售业态,但美国学者认为,零售业态的发展如商品的发展一样,也有一个生命周期(Retailer Life Cycles)。

至于连锁商店,其发展历史很长,早在1918-1929年,连锁商店就得到了蓬勃的发展,以致这一时期被称为连锁商店时代。

二次大战以后,连锁商店得到了更广泛的发展。

据美国商业部的统计,七十年代末,连锁商店已占全部零售商店的30%,由连锁商店实现的销售额在百货公司系统中占总额的94%,在综合商店系统中占80%,在食品商店系统中占54%,在医药商店系统中占50%,在皮鞋商店系统中占48%。

在妇女服装商店系统中占37%。

(2)规模全美约有220余万零售公司,管理着约280万个商店。

根据商务部的资料,美国零售店年销售额超过43000亿美元——占经济总量的21.8%(制造业只占11.2%),超过医疗保健、房地产和娱乐业的总和。

其中,耐用品店,包括汽车经销商、家具和家用器具商店、建材、五金商店,占了美国零售商店销售额的42%。

非耐用品店和服务店,包括一般服装商店、加油站、饮食店、食品店、药店、专卖店、酒店,占了剩下的58%。

世界上最大的100家零售商的年销售额达到了2.4万亿美元。

这些公司分属17个不同的国家,其中美国占了43家,英国12家,法、德、日各9家。

美国最大的10家零售公司(2008)1 Wal-Mart(折扣百货仓储俱乐部)2 Home Depot 家居用品中心3 CVS Caremark药店4 Kroger (超市、便利店、珠宝店)5 Costco(会员俱乐部)6Target(全产品线折扣店、超级中心)7 Walgreens(药店)8 Sears Holdings(百货商店、专业店)9 Lowe’s(家居中心)10 Safeway(超级市场)零售的重大意义美国有2400万人受雇于零售业,占全美总劳动人口的18%,这还不包括在服务业工作的人。

整体看,消费品最终产值的约30%-40%发生在零售环节。

(3)分类对零售业的结构有3种不同的划分方式,通常按所经营商品的行业分、所有权关系和战略组织方式。

按行业分建筑材料与庭院供应品一般商品商店百货公司食品商店综合食品店汽车经销商加油站服装服饰店家具与家用电器店饮食店药店其他零售按所有权关系分:独立商店、连锁商店、特许联营商店、租赁门市部、垂直营销系统或是消费者合作社。

按战略组织方式分按战略组合划分,零售企业首先分为有门店和无门店两类,其中有门店的又分为经营食品和一般商品的两类。

有门店:食品:便利店,传统超市,超级商店,联合商店,仓储商店一般商店:专业店,百货公司,杂货店,优惠价连锁店,工厂直销店,会员俱乐部,跳蚤市场。

无门店:直复营销(综合的和专业的),直接销售,自动售货机(4)特点一、层次分明的商业形态奠定了美国商业零售业的基础美国商业零售业的形态五花八门,极大地方便了居民生活。

当前,美国商业零售业的形态主要包括大型购物中心(Shopping Mall)、厂家直销购物中心(Outlet Mall)、百货商店、综合超市、仓储式商店(又称平价俱乐部)、专业超市、便利店和网络购物等。

二、连锁经营构成了美国商业零售业运营的主流连锁经营已成为美国现代商业零售业的主流。

美国零售业销售额的绝大部分都是连锁商业创造的。

连锁商业对商品采购、配送、销售、财务等业务环节实行专业化分工。

连锁店总部或大区分部的配送中心负责订货,配送中心承担着各门店所需商品的进货、库存、分拣、加工、送货等任务,各门店专门负责日常销售。

三、完善的信用体系保障了商业零售业的蓬勃发展美国经济是一种典型的信用经济,信用体系渗透到经济社会各个领域,在商业零售业领域的作用尤为明显。

美国已建立了完备的涉及信用管理各方面的法律体系,也构建了较为完善、有效的信用管理体系。

完善的信用服务体系保障了交易安全,节省了交易成本,成为保持美国经济活力的“秘密武器”。

四、成熟的促销文化强化了消费者的消费欲望美国已形成成熟、精细的消费文化,整个美国社会普遍认同经济促销活动。

企业依据市场需求、商品特征等多种因素,对消费者类型、阶层、选购倾向、心理状况等进行深入研究,全方位地实施各种促销策略,具体有会员卡、优惠卡、折扣、返还货款、赠品、免费试用等。

五、积极进取的国民性格和简洁明快的美国生活方式决定了美国商业零售业的现状美国商业服务的形成和发展契合美国国民尊重自由、重视创新、追求成功的民族性格。

超市、仓储式商店、大型购物中心、厂家直销中心等商业形态都起源于美国。

同时,美国的商业服务也尊重和切合了美国人的生活方式。

美国店铺的装潢设计一般都很简单,商品规格普遍比较大,但包装比较简单,实用的目的非常明显。

2.美国零售与中国零售之间的比较以及对中国零售的启示(1)零售企业管理技术的比较美国零售企业具有完善的信息技术网络和营销组织网络。

他们实行电脑化管理,以商业电子数据处理系统、管理信息系统、决策支持系统为核心,以网络为辅助的商业自动化,分析零售市场走向、消费者需求趋势,以不断调整商业运作方式。

国内零售业管理的手段、技术和水平落后,自动化和数字化程度低,诸多本土企业在购、销、运存、财务及日常管理中仍采用人工方式,一些应用信息技术的企业也远未达到西方零售企业的水平,支持系统较弱。

这一切使得中资零售企业运营成本过高,盈利能力低下。

(2)零售企业规模比较美国零售店的规模一般都很大,集中程度高,单店面积大,经营商品齐全,店铺数量也多。

而中国本体零售企业规模较小,不能充分利用规模经济提高经济效益。

(3)营销战略上美国零售企业的营销理念先进,营销都以实现消费者需求和满足社会公众的长期福利为目标,并将其作为企业的责任,能够切实做到从消费者需求出发,具有很强的服务意识和服务水平。

我国本土零售企业在营销战略上存在很多问题,表明上强调“顾客就是上帝”,实际上却过重强调盈利,服务意识和服务理念与外企相差甚远。

(4)所在国政府管理的比较美国政府制定了一系列的法律来规范促进本国零售业的发展,为零售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管理和支持。

中国政府长期受到“重工轻商”传统理念的影响,零售业启示(1)提高中资零售企业技术水平,促进经营管理现代化本土零售企业应该抓住我国信息服务业飞速发展这个大好时机,充分利用现代化网络技术,建立计算机网络系统,掌握宏观经济信息,为消费者建立完善的资料信息库,以提高决策的合理性、及时性和准确性。

同时加大技术投资的力度,建立完备的网络智能系统,实现企业内部管理自动化及采购、销售、仓储的自动化,使企业的管理和控制最优化,只有这样,才能提高本土零售企业的整体管理水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