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假丝酵母菌种分布及耐药分析

合集下载

白假丝酵母菌对抗真菌药物敏感性分析

白假丝酵母菌对抗真菌药物敏感性分析
Qi n g d a o Me d J , 2 O1 4, VM 4 6 No. 1


著 ・
白假 丝 酵母 菌 对 抗 真 菌 药 物 敏 感性 分析
唐 思魏 , 贾梅 , 许丽 丽 , 范春 晓 , 丁 守 怡
( 青 岛大学 医学 院 , 山东 青岛 2 6 6 0 7 1 )
作用 。 关 键词 : 白假 丝酵母 菌 ; 生物 膜 ; 抗 药性
中图分 类号 : R 4 4 6 . 5 文献标 识码 : A d o i : 1 0 . 3 9 6 9 / j . i s s n . 1 0 0 6 — 5 5 7 1 . 2 0 1 4 . 0 1 . 0 0 7
C C K 一 8 试 剂 盒来检 测 生物膜 不 同时期 的活性 及 对伊 曲康 唑 的敏感 性 。结 果 临床 标 本 1 0 7例 , 检 出白假 丝 酵母 菌 4 7例 , 感 染率 为 4 3 . 9 。体 外 药 敏试 验 显示 临床 株 白色 假 丝 酵母 菌 对 抗 真 菌药 两性 霉素 B和制霉 素敏 感性 较高 ( 4 5 、 8 5 ) , 而 对 康 唑类 抗 真菌 药 物 产 生 了耐 药 性 。 白假 丝 酵
Me d i c a l C o l l e g e o f Qi n g d a o Un i v e r s i t y, Qi n g d a o ,S h a n d o n g 2 6 6 0 7 1 ,Ch i n a Ab s t r a c t : 0b j e c t i v e To i n v e s t i g a t e t h e s e n s i t i v i t y o f C a n di d a Al b i c a n s ( C. a l b i c a n s )t o c o mmo n

临床酵母样真菌感染特点及药敏分析

临床酵母样真菌感染特点及药敏分析

临床酵母样真菌感染特点及药敏分析目的通过了解沈阳医学院沈洲医院检验科微生物室收检的各类临床标本中分离到的各类酵母样真菌的菌群分布特点及耐药情况,从而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真菌药物、有效预防真菌感染和耐药性的发生。

方法所有菌株均分离自沈洲医院临床送检的痰液、尿液、粪便、咽拭子、分泌物等。

实验采用贝瑞特公司的沙保弱琼脂培养基分离培养真菌,用法国生物梅里埃公司生产的ATB Expression 微生物半自动鉴定/药敏分析仪进行真菌鉴定和药敏分析。

结果临床酵母样真菌检出率最高的为白假丝酵母菌(65.6%),其次为热带假丝酵母菌(13.9%)、光滑假丝酵母菌(11.1%)、近平滑假丝酵母菌(6.1%)、其他酵母样真菌(3.3%);180株酵母样真菌对5种抗真菌药物(两性霉素B、5-氟胞嘧啶、伏立康唑、伊曲康唑、氟康唑)的平均耐药率依次为2.1%、5.5%、22.3%、25.6%、39.6%。

结论180株酵母样真菌中,白假丝酵母菌检出率最高,其次为热带酵母菌;标本来源中痰液标本所占比例最高,其次为便和尿液标本;耐药监测中酵母样真菌对两性霉素B耐药性最低,对氟康唑耐药性最高。

标签:酵母样真菌;抗真菌药物;药敏试验;耐药真菌广泛存在于自然界,并寄生于人体皮肤和黏膜,属于条件致病菌。

近年来,由于广谱抗生素、抗肿瘤药物、激素和免疫抑制剂在临床的广泛应用,器官移植及导管技术的开展以及艾滋病和糖尿病发病率的不断上升,真菌感染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临床上分离到的酵母样真菌菌株逐年增多,加之抗真菌药物有限,而耐药率有增无减。

因此,加强真菌感染的控制及药物监测,有效防治真菌感染及提高治愈率已成为目前临床医学领域中的一个重要课题。

现将沈洲医院2011年1~12月临床标本中分离到180株的酵母样真菌分布及耐药情况报道如下:1 材料与方法1.1 标本来源180株酵母样真菌均分离自沈洲医院2011年1~12月临床送检的痰液、尿液、粪便、咽拭子、分泌物等。

386例假丝酵母菌菌种分布及药敏结果分析

386例假丝酵母菌菌种分布及药敏结果分析


4 7
^ ^
7 v 4 v 2 v l ( L 2 L 一 2 一 2
c ns, t e it n e r t .2 a wih r ss a c a eof6
ssa c aeo 1 .7 it n er t f 6
a d 1 .3 n 3 % t l c n z l a d k tc n z l.Th e itn e rt fCa dd r s it lc n z l s o f o aoe n eo o ao e u e rssa c ae o n ia k u e O fu o ao e wa
2 4 3 l

b e p te t h u d b te g h n d f r t e a a y i o too y a d r t n lu e o n i c o i l r g o p e e ta d d ly f( t 00r 1 l a in ss o l e s r n t e e o h n l ss fe i l g n a i a s fa tmir ba u s t r v n n ea u h o d r e d v l p n fd u e it n e e eo me to r g r ss a c .
ss a e r t i t nc a e of0.6 a . nd 1 2 t l c na ol nd ke o on z l . nd d r ialsw a or e it ntt z e h o fu o z ea t c a o e Ca i a top c i sm e r ss a o a ols t an Can d l i dia a b — t l ona ol nd 7. o fuc z ea 5 t e oc a ol. ndda g a r t a ghl essa O a ols, ih r — o k t on z e Ca i l b a aw shi y r it ntt z e w t e

假丝酵母菌属医院感染与耐药性分析

假丝酵母菌属医院感染与耐药性分析

Investigation into candida infection status and drug resistance
H UA NG H a-i bo, KONG De- yong, CH EN Wen- li ( T he Centr al H osp i tal of Wuhan, Wuhan, H ubei 430014, China)
# 1704 #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11 年第 21 卷第 8 期 Chin J N osocom iol Vo l. 21 N o. 8 2011
#论 著#
假丝酵母菌属医院感染与耐药性分析
黄海波, 孔德勇, 陈文莉
( 武汉市中心医院检验科 , 湖北 武汉 430014)
摘要: 目的 探讨假丝酵母菌属医院感染现状及耐药性, 为临床 医师合 理用药 提供科 学依据。方 法 用 显色培 养基和 A P I 真菌鉴定条鉴定真菌, 按照5 全国临床检验操作 规程6 进行操作。结 果 102 株假丝酵 母菌属 主要分 布于重症监护病房( ICU ) 、内科、外科及肿瘤病区, 分别占 50. 0% 、23. 5% 、15. 7% 及 10. 8% ; 102 株假丝 酵母菌属 中, 白色假丝酵母菌占 59. 8% 、光滑假丝 酵母菌 占 19. 6% ; 假丝 酵母菌 属对 4 种抗 菌药物 耐药 率最 高的是 氟康 唑, 伊曲康唑次之, 两性霉素 B 和 5- 氟胞嘧啶耐药率较低, 白色假丝 酵母菌 对 4 种 药物的耐 药率分 别为 50. 8% 、 36. 1% 、8. 2% 和 1. 6% 。结论 假丝 酵母菌属的耐药性已十分严重, 应加强监测、预防与控制。 关键词: 假丝酵母菌属; 医院感染; 耐药性 中图分类号: R37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5- 4529( 2011) 08- 1704-02

酵母样真菌的临床分布及耐药分析

酵母样真菌的临床分布及耐药分析

酵母样真菌的临床分布及耐药分析俞碧霞;胡燕琴【摘要】目的探讨酵母样真菌感染情况及其耐药性,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法国生物梅理埃公司生产的ATB微生物鉴定仪、ID32C真菌鉴定板、ATBFUNGUS3药敏板对临床标本进行真菌鉴定和药敏试验.结果共分离酵母样真菌530株,主要来源痰液、尿液、分泌物及粪便.酵母样真菌中白假丝酵母检出率最高为57.17%,其次为热带假丝酵母、光滑假丝酵母、近平滑假丝酵母及克柔假丝酵母等.酵母样真菌对各类抗菌药的耐药率最高氟康唑、伊曲康唑,两性霉素B 最敏感.结论临床酵母样真菌感染以白假丝酵菌为主,临床应根据药敏试验结果合理选用抗真菌药物.【期刊名称】《现代实用医学》【年(卷),期】2016(028)003【总页数】2页(P386-387)【关键词】酵母样真菌;临床分布;微生物敏感性试验【作者】俞碧霞;胡燕琴【作者单位】315200宁波,宁波市镇海龙赛医院;315200宁波,宁波市镇海龙赛医院【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446.5近年来由于激素、免疫抑制、广谱抗生素的广泛使用,深部真菌感所致的疾病日渐增多,抗真菌药物的广泛应用导致真菌的耐药。

因此,开展真菌的培养鉴定及体外药敏试验,指导临床合理用药,已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1]。

为了解临床分离酵母样真菌感染分布及对常用抗真菌药物的体外耐药特点,为临床合理应用抗真菌药物提供依据,本文对来自临床的530株酵母样真菌进行药敏分析,报道如下。

1.1 标本来源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宁波市镇海龙赛医院临床送检的痰液、血液、尿液、引流液、分泌物及粪便等明确感染的合格标本,同一患者相同标本多次分离不累计。

1.2 仪器与试剂BACT/ALERT 3D240血培养仪,ATB半自动微生物鉴定仪,酵母菌鉴定试剂条ID32C,微量稀释法药敏试剂盒ATBFUNGUS3(均为法国生物梅里埃biomerieux公司产品)。

假丝酵母菌性阴道炎的菌种分类及耐药性

假丝酵母菌性阴道炎的菌种分类及耐药性

假丝酵母菌性阴道炎的菌种分类及耐药性作者:史艳玲来源:《中国实用医药》2014年第10期【摘要】目的分析假丝酵母菌性阴道炎患者病原性真菌的菌种分布及其耐药性,为临床合理选用抗真菌药物提供依据。

方法严格按照《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采用常规方法以念珠菌显色培养基进行培养,用珠海迪尔公司生产的DL-96细菌鉴定系统进行假丝酵母菌鉴定及药敏检测。

结果自239例假丝酵母菌性阴道炎的分泌物中共检出5种假性酵母菌,其中白假丝酵母菌居首位,达到171株(71.5%),其次为光滑假丝酵母菌29株(12.1%),热带假丝酵母菌22株(9.2%),近平滑假丝酵母菌11株(4.6%),克柔假丝酵母菌6株(2.5%), 5种假丝酵母菌对5-氟尿嘧啶、两性霉素、制霉菌素敏感率均为100.0%,对氟康唑、克霉唑、伊曲康唑、伏立康唑等抗菌药物的耐药率为2.1%~28.6%。

结论假丝酵母菌性阴道炎以白色假丝酵母菌感染为主。

致病性真菌除对5-氟尿嘧啶、两性霉素、制霉菌素敏感率均为100.0%敏感外,对其它4种常用抗真菌药物已产生了不同程度的耐药性,应重视假丝酵母菌的培养和药敏试验,指导临床合理选择抗真菌药物。

【关键词】假性酵母菌性阴道炎;菌种分类;耐药性近年来,随着广谱抗菌药物、免疫抑制剂及皮质类固醇激素的广泛使用,假丝酵母菌已成为阴道感染的第二大原因,仅次于细菌性阴道炎[1]。

为了解西平县人民医院阴道炎患者感染的假丝酵母菌属种类及耐药现状,为临床医生合理用药提供参考依据,作者对本院假丝酵母菌性阴道炎病例进行了调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 2012年1~12月在本院妇科门诊就诊的疑似假丝酵母菌性阴道炎并伴有典型临床症状和体症(如外阴瘙痒、白带增多、有白色或黄色凝乳状物),经培养确诊为假丝酵母菌性阴道炎239例,剔除同一患者复诊病例。

1. 2 标本采集用无菌窥阴器暴露阴道和宫颈口,以长的无菌棉签于后穹窿及侧壁缓缓转动3圈取出阴道分泌物,置于无菌试管中立即送检,原则上要求患者取材前1周内不使用任何抗菌药物及化学冲洗剂。

泌尿系统感染假丝酵母菌属分布与药敏分析

泌尿系统感染假丝酵母菌属分布与药敏分析

泌尿系统感染假丝酵母菌属分布与药敏分析发表时间:2016-02-25T09:37:52.583Z 来源:《健康世界》2015年18期作者:蒋立[导读] 湘雅博爱康复医院尿路感染的假丝酵母菌的发病率和免疫力较为低下的患者之间的关系成正比。

湘雅博爱康复医院检验科湖南长沙 410151摘要:目的:分析泌尿系统感染者尿液标本分离的假丝酵母菌属等真菌的感染特点、分布及其抗真菌药物敏感性。

方法:选择我院自2014年6月到2015年6月收治的150例住院患者为例,并从患者送检尿液标本中分离出135株假丝酵母菌属,结果:通过检测发现了135株真菌,主要是以白色假丝酵母为主,共有102株占75.55%;主要分布以综合康复科为主,一共76株占总数的56.29%;白色假丝酵母菌、光滑假丝酵母菌、热带假丝酵母菌等对两性霉素B敏感,并且敏感率为100%。

结论:人口的老龄化以及现代医疗行为的干扰,尿路感染的假丝酵母菌的发病率和免疫力较为低下的患者之间的关系成正比,选择正确的抗真菌药物和尽早进行微生物学检测能更好的进行控制真菌引起的感染。

关键词:假丝酵母菌属;分析;泌尿系统;感染近年来我国的泌尿系统的机会性的真菌感染病例越来越多,最为常见的是假丝酵母菌属。

在临床上此类菌属也引起了人们的高度重视,此类菌一般生长于男性的下尿道黏膜或者是女性的下尿道黏膜以及生殖器官的表面。

泌尿系统受到感染的原因主要是:一些身体素质差的老年患者或者是机体免疫力较差的患者,并且在进行治疗的时候使用了一些抗菌药物来抑制细菌,进而导致了假丝酵母菌属得到了进一步扩展,最终使得泌尿系统受到感染。

本文分析了从我院住院患者尿液标本中分离出来的真菌感染的主要特点以及拥有的耐药性,报道如下:1一般资料和方法1.1一般资料本研究选择我院自2014年6月到2015年6月收治的150例住院患者为例,并从患者送检尿液标本中分离出135株假丝酵母菌属作为研究对象,在进行标本的留取过程中,严格的进行无菌操作。

某院假丝酵母菌感染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某院假丝酵母菌感染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临 床研 究 ・
某 院假 丝酵 母 菌 感 染 分 布 及 耐 药 性 分 析
潘 斌, 黄 龙, 孙 晓红 , 帅 丽华( 九 江 学院 附属 医院检验 科 , 江西 九江 3 3 2 0 0 0 )
【 摘要】 目的
探 讨 本 院假 丝 酵 母 茵 感 染 分 布 情 况 及 耐 药性 。方 法 对 总 计 9 2 7 1份 标 本 进 行 微 生 物 培 养 、
】 O9 .
E l O ]胡 建 华 . 健 康 教 育 对 哮 喘 患 者 MD I 和 都 保 吸 入 技 术 的 影 响E J ] . 临床肺科杂志 , 2 0 0 8 , 1 3 ( 8 ) : 1 0 2 3 — 1 0 2 4 .
( 收 稿 日期 : 2 0 1 3 - O 1 — 2 4 修 回 日期 : 2 0 1 3 - 0 2 — 1 6 )
物培 养显 色平 板 ( 法 国科玛 嘉) ; AT B 微 生 物 分 析 仪 及 配 套 鉴 定、 药敏板条和试剂 ( 法 国生 物 梅 里 埃 ) ; 白假 丝 酵 母 菌 标 准 菌 株 AT C C 6 0 1 9 4由江 西 省 临 床 检 验 中心 提 供 。
1 . 3 方法
参照《 全 国临床检 验操作规 程 ( 第 3 版) 》 的要 求 ,
E 8 3 陈韫 . 支 气 管 哮 喘 的治 疗 依 从 性 分 析 E J ] . 临床肺科 杂志 ,
2 0 0 8, 1 3( 3 ) : 2 7 4 — 2 7 哮 喘 的临 床诊 治体 会 E J ] . 中 国现代 医生 ,
2 O 1 0 , 4 8 ( 3 5 ): 1 1 4 - 1 1 5 .
1 材 料 与 方 法 续 表 1 假 丝酵 母 菌 来 源 科 室分 布 ( 一7 0 5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白假丝酵母菌种分布及耐药分析
【摘要】目的了解院内白假丝酵母菌种分布及耐药情况,为临床抗真菌治疗提供依据。

材料与方法采用沙氏培养基进行真菌分离,用atb expression全自动鉴定仪及其配套的鉴定板(法国梅里埃公司)结果 1.2008年10月~2011年3月临床各种送检标本中所分离的880株,其中痰标本中检出率最高为792株占90%。

2. 在各年龄段白假丝酵母菌分布中,70岁以上老年患者检出率最高占75.5%。

3. 呼吸内科检出率最高320株占36%。

4. 两性霉素b对白假丝酵母菌敏感性最好。

结论白假丝酵母菌感染越来越多,加强真菌分离及药敏试验合理用药,有助于患者的治疗。

【关键词】白假丝酵母菌耐药率药物敏感性实验
中图分类号:r446.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5-0515(2012)1-336-02
白假丝酵母菌是人体重要的条件致病性真菌[1],广泛存在于人体多部位,当机体抵抗力下降,可引起人类真菌感染。

近年来由于广谱抗生素、免疫抑制剂、激素、抗肿瘤药物的广泛应用、以及器官移植、介入等治疗手段的普及,导致真菌感染呈上升趋势,而抗真菌药物的使用,又导致耐药现象的出现[2]。

对此,我总结了沈洲医院2008年10月~20011年3月临床标本中白假丝酵母菌的分布及耐药情况。

1 实验材料
1.1 菌株来源 2008年10月~2011年3月临床各种送检标本中所
分离的880株白假丝酵母菌(患者首次分离株)。

1.2 仪器与试剂 atb expression全自动鉴定仪及其配套的鉴定板(法国梅里埃公司),沙保弱氏培养基由贝瑞特有限公司提供。

五种抗菌药物为氟康唑,伊曲康唑,伏立康唑,两性霉素b,5-氟胞嘧啶。

2 实验方法
2.1 菌株培养与鉴定将标本接种于沙氏培养基,经35℃,18-24h 培养,分离纯菌。

采用atb expression全自动鉴定仪及其配套的鉴定板(法国梅里埃公司)。

2.2 药物敏感性实验采用最小抑菌浓度(mic)法,用atb药敏板进行药敏试验。

3 结果
3.1 白假丝酵母菌来源分布临床送检的各种标本包括痰、尿、咽试子等。

其中痰标本中检出率最高为792株占90%。

具体情况见表1。

表1 白假丝酵母菌来源分布 ( n=880 )
3.2 白假丝酵母菌临床分布情况见表2。

表2 白假丝酵母菌感染的科室分布(n=880)
3.3 各年龄段白假丝酵母菌检出率对比见表3。

表3 各年龄段白假丝酵母菌检出率对比(n,%)
3.4 白假丝酵母菌药物敏感性实验情况在白假丝酵母菌药物敏感性实验中,我们选择了5种药物,其中包括作用于细胞膜的唑类
药物,作用于核酸合成的氟胞嘧啶,以及新型的抗真菌药物两性霉素b,具体耐药情况见表4。

表4 白假丝酵母菌药物敏感性实验(n,%)
4 讨论
4.1 检出率
2008年10月~2011年3月临床各种送检标本中所分离的880株白假丝酵母菌。

近年来白假丝酵母菌感染呈日益增多趋势。

白假丝酵母菌是一种常见的条件致病性真菌。

目前,由于广谱抗生素、免疫抑制剂、激素的广泛应用、肿瘤化疗、免疫力低下患者的增多,以各种介入等治疗的开展,导致白假丝酵母菌的机会性感染日益增多[2]。

还有人认为真菌感染是器官移植受者,恶性肿瘤患者,艾滋病和重症糖尿病患者等高危人群危及生命及死亡的主要原因。

因此应引起临床高度注意。

4.2 感染科室分布
本组资料中,发生白假丝酵母菌感染患者主要在呼吸内科(36%)和干诊(33%)占总检出率的69%,检出率高的原因是由于这些患者年老,体弱,病重,抗生素大量使用,使机体免疫力下降,导致体内微生态平衡紊乱,从而使条件致病性真菌,特别是白假丝酵母菌大量繁殖。

4.3 标本来源分布
从统计结果可以看出,白假丝酵母菌感染多见于呼吸道,它在痰标本中检出率最高为90%,呼吸机,气管插管等医源性因素使得白
假丝酵母菌机会性感染增加。

4.4 患者年龄分布
在各年龄段白假丝酵母菌检出率来看,以70岁以上老年患者检出率最高占75.5%。

可见老年人更易受到念珠菌感染[3]。

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长生理功能减退,呼吸器官老化,纤毛运动能力减弱,支气管、肺泡弹力减退,易淤积分泌物,特别是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以上症状更为明显,易发生反复性、周期性感染,更易引起真菌性肺部感染[4]。

其次,由于广谱抗生素、免疫抑制剂、激素的广泛应用,影响了正常菌群的分布,增加了机体对念珠菌的易感性[7]。

4.5 耐药率
白假丝酵母对几种抗真菌药物耐药率不同,耐药率最高是唑类药物,与国外报道[8]基本一致。

唑类药物具有抗真菌谱广,副作用小等优点,因此临床应用广泛,但也导致真菌对该类药物普遍耐药。

目前认为唑类药物耐药机制包括(1)14-dh对药物的亲和力降低。

(2)14-dh产生过多。

(3)细胞膜对唑类药物通透性的改变。

两性霉素b对白色念珠菌敏感性最好,而耐药最低,但由于其肾毒性,使用应受到一定限制。

5 结论
5.1 检出率
白假丝酵母菌感染呈日益增多趋势。

白假丝酵母菌是人体重要的条件致病性真菌。

因此,加强真菌实验室检查和药物敏感性实验为
临床医师合理选用抗真菌药物,减少真菌感染有着重要的意义。

5.2 感染科室分布
白假丝酵母感染患者主要在呼吸内科。

它在痰标本中检出率最高为90%。

加强院内管理减少医源性感染有着重要的意义。

5.3 患者年龄分布
70岁以上老年患者检出率最高。

对老年患者要积极治疗基础疾病,严格控制抗生素应用的适应症,合理选用抗生素,注意保护其免疫功能,尽量减少或避免导致真菌感染的医源性因素
5.4 耐药率
白色念珠菌对五种抗真菌药物存在不同程度耐药。

两性霉素b 对白假丝酵母菌敏感性最好。

为临床医师合理选用抗真菌药物有着重要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 《微生物学检验》第二版,主编:刘运德,副主编:楼永良.人民卫生出版社.
[2] 郝秀红,马骢.128例白色念珠菌种分布及耐药性分析[j] .海军总医院学报,2008,21(2):72-74.
[3] 田嵩,彭少华.老年真菌性肺炎的菌群分布与临床危险因素调查[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7,17(12):1510-1511.
[4] 范虹,李彦锋,瞿易.慢性阻塞性肺病的真菌感染及耐药性分析[j].检验医学与临床,2007,4(6):575-57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