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假丝酵母菌

合集下载

白假丝酵母菌和新生隐球菌的鉴别方法--中公卫生医基资料库

白假丝酵母菌和新生隐球菌的鉴别方法--中公卫生医基资料库

白假丝酵母菌和新生隐球菌的鉴别方法--中公卫生医基资料库中公卫生人才网今天带大家一起学习《白假丝酵母菌和新生隐球菌的鉴别方法》。

在临床执业医师考试中,白假丝酵母菌和新生隐球菌的鉴别是考查的重点,更是考查的难点,对此,中公卫生人才网的医疗讲师为大家进行了汇总,希望能帮助大家更好的掌握。

首先,聊一下什么是白假丝酵母菌和新生隐球菌。

白假丝酵母菌:白假丝酵母菌(白色念珠菌,Candida albicans),是一种真菌,通常存在于正常人口腔,上呼吸道,肠道及阴道,一般在正常机体中数量少,不引起疾病,当机体免疫功能或一般防御力下降或正常菌群相互制约作用失调,则本菌大量繁殖并改变生长形式(芽生菌丝相)侵入细胞引起疾病。

新生隐球菌:深部感染真菌中隐球菌属的主要菌种之一,种类较多,广泛分布于自然界,例如:受动物污染的土壤,检出率较高。

接下来,说说白假丝酵母菌和新生隐球菌的鉴别方法。

以上就是白假丝酵母菌和新生隐球菌的鉴别的常考点。

希望大家通过本次的学习,能帮助考生掌握此部分的知识点,顺利通过考试。

白假丝酵母菌

白假丝酵母菌

2020/1/8
真菌
5
真菌菌落特性
1.酵母型菌落: 是单细胞真菌的菌落,形态与细菌
菌落相似,较大,表面光滑湿润柔软、边缘整齐,如 新生隐球菌。
2. 类酵母型菌落:如白假丝酵母菌,形成假菌丝,
伸入培养基中。
3.霉菌型菌落: 是多细胞真菌的菌落。菌落呈棉絮
状、绒毛状,并产生不同的色素,如皮肤癣菌。
2020/1/8
第二十二章
白假丝酵母菌
2020/1/8
真菌
1
重点
1.白色假丝酵母菌的生物学特性 2.白色假丝酵母菌的微生物学检查
2020/1/8
真菌
2
真菌学概述
概念:
是一类有典型的细胞核和完善的细胞器,不 含叶绿素,无根、茎、叶分化的真核细胞型微生 物。
2020/1/8
真菌
3
真菌的形态特性
(一)单细胞真菌呈圆形,如酵母菌。 (二)多细胞真菌由菌丝和孢子组成,
19
抗原检测
常用的方法有胶乳凝集试验、ELISA、半定量放射免疫法。均 应设对照,防止发生假阳性和假阴性。
动物实验
实验的目的是分离病原性真菌、确定真菌菌种的致病性、研究 药物对真菌的作用等。如假丝酵母菌接种家兔或小白鼠,肾脏 明显肿胀,肾皮质部位有白色脓疡。
核酸检测
从核酸碱基G+C mol%分析、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 Southern印迹分析到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PCR指纹、随机 扩增多态性DNA(RAPD)以及DNA特殊片段测序等。
真菌
15
真菌感染的病原学诊断
标本的采集
临床标本类别:
1.皮肤的角质性物质:毛发、指(趾)甲、皮屑等。 2.各种分泌物和排泄物:生殖道、分泌物、耳垢、痰、

白假丝酵母菌

白假丝酵母菌
第二十二章
白假丝酵母菌
2015-3-13 真菌 1
重点
1.白色假丝酵母菌的生物学特性 2.白色假丝酵母菌的微生物学检查
2015-3-13
真菌
2
真菌学概述
概念:
是一类有典型的细胞核和完善的细胞器,不 含叶绿素,无根、茎、叶分化的真核细胞型微生 物。
2015-3-13
真菌
3
真菌的形态特性
(一)单细胞真菌呈圆形,如酵母菌。 (二)多细胞真菌由菌丝和孢子组成, 称丝状菌或霉菌。 菌丝和孢子的形态因菌而异,是鉴定真 菌的重要依据。孢子又分为多种,如叶 状孢子、分生孢子和孢子囊孢子等。
真菌 33

2015-3-13
生物学特性

较大球形,直径可达5~20um, 有肥厚的荚膜,折光性强,一般染料不易着色, 难以发现,称隐球菌,

用墨汁阴性显影法镜检 ,可见到透明荚膜包裹 着菌细胞,

菌细胞常有出芽,但不生 成假菌丝。
2015-3-13
真菌
34

在沙保氏琼脂及血琼脂培养基上,于25及37℃
40
唑、酮康唑、氟康唑和伊曲康唑敏感。
2015-3-13 真菌 14
致病性与免疫性
致病性 1.致病性真菌感染: 浅部真菌:角蛋白酶、机械刺激、代谢产物 深部真菌:慢性肉芽肿、组织溃疡 2.条件致病性真菌:假丝酵母菌 3.真菌超敏反应性疾病 4.真菌性中毒症 5.真菌毒素与肿瘤 免疫性 天然免疫 获得性免疫: 体液免疫、 细胞免疫
16
采集标本注意事项:
1.采集的标本要适宜 不同真菌感染应采取不同的临床标本。 怀疑为浅部真菌感染如体癣,应刮取病变边缘的痂、皮屑,发 癣应取病发。深部真菌感染应取血液、脑脊液、脓汁等。 2.在用药前采集标本 一般真菌标本须在用药前采集,对已 用药者则需停药一段时间后再采集标本。 3.采集的标本量要足 血液和脑脊液5ml,胸腔液20ml,皮屑 标本两块,活体组织两份(一份病理检查,一份镜检和培养)。 4.严格无菌操作 并进行消毒处理,尤其是采集血液和脑脊 液标本,要避免污染杂菌。 5.采集标本立即送检 深部真菌标本最长不得超过2h。

白假丝酵母菌的培养方法

白假丝酵母菌的培养方法

白假丝酵母菌的培养方法白假丝酵母菌(Saccharomyces cerevisiae)是一种常见的酵母菌,广泛应用于食品加工、发酵工业和实验室研究中。

本文将介绍白假丝酵母菌的培养方法,包括菌种的筛选与保存、培养基的选择与配制、接种方法与培养条件的调控等内容。

一、菌种的筛选与保存1.菌种来源:从可靠的实验室或文献提供的酵母菌菌株中选择。

2.菌株纯化:将酵母菌菌株通过无菌技术从混菌培养基中分离出来,通过多次单菌落传代筛选纯化。

3.菌株保存:将纯化的菌株接种于琼脂平板培养基上,经培养后在4℃冰箱中保存。

定期检查保存的菌株是否变异并冻存备份。

二、培养基的选择与配制1.选择培养基:常用的培养基包括YPD培养基(含葡萄糖、酵母提取物和复方酵母氨基酸)和SD培养基(含葡萄糖和简单氮源)等。

2.培养基配制: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培养基成分,按比例称量或溶解于蒸馏水中,加热以溶解并消毒,冷却后pH调整至适宜范围(通常为pH 5.5-6.5),最后加入琼脂用于凝固。

三、接种方法与培养条件的调控1.接种方法:通常采用前驱体菌株或冷冻菌株接种。

前驱体菌株培养至对数生长期后,取少量菌体接种至新鲜培养基中。

冷冻菌株需要先将冻存菌株迅速解冻后接种至培养基中。

2.培养条件的调控:调控培养条件有助于提高菌体生长速率和产酒性能。

-温度:通常在28-30℃下培养,不同菌株可能有略微差异,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调整。

- pH值:维持适宜的pH值有利于菌体生长,通常在5.5-6.5之间。

-氧气供应:白假丝酵母菌可以进行厌氧发酵和需氧呼吸,因此可以根据需求选择适当的培养方式。

-搅拌速度:适度的搅拌速度有助于均匀分散氧气,促进菌体生长。

四、培养过程的监测与控制1.菌体生长监测:可以通过测量培养物的光密度(OD600)和菌液的干重等参数来确定菌体生长状态。

2.消毒措施:在培养过程中,必须注意无菌操作,使用无菌器皿和工具,保持培养条件的洁净。

3.氧气供应控制:需氧呼吸和厌氧发酵过程需要控制培养容器的通气和密封性,调整氧气供应量。

白假丝酵母菌

白假丝酵母菌

生物学性状
白假丝酵母菌为单细胞真菌,菌体呈圆形或卵圆形,直径3-6μm,革兰染色阳性,着色不均,以芽生方式繁 殖。在组织内易形成芽生孢子及假菌丝,芽生孢子多集中在假菌丝的连接部位,假菌丝中间或顶端常有较大、壁 薄的圆形或梨形厚膜孢子,是本菌特征之一。
该菌以出芽繁殖为主,需氧,在普通琼脂、血琼脂及SDA琼脂培养基上均生长良好。37℃培养2~3天后,出现 乳白色、表面光滑的类酵母型菌落。培养稍久者菌落增大,颜色变深,质地变硬。在含1%吐温-80的玉米粉琼脂 培养基上可形成丰富的假菌丝和厚膜孢子。假菌丝和厚膜孢子有助于本菌的鉴定 。
人体对白假丝酵母菌的免疫主要依靠非特异性免疫力,机体感染白假丝酵母菌后可诱导适应性免疫 。
临床特点
本病是一种常见的口腔真菌感染性疾病,好发于婴幼儿和老年人,与患者长期应用广谱抗生素或免疫抑制药 有关。可分为急性假膜型、慢性萎缩型和慢性生殖型假丝酵母菌病。急性假膜型假丝酵母菌病俗称鹅口疮,表现 为口干、烧灼感或疼痛不适等;慢性假丝酵母菌病萎缩性病变多发生在上颌义齿的承托区黏膜,发生充血与红肿、 表面不平或白色小点,增生性病变为灰白色或白色斑块,黏膜弹性降低、出疹区的周边充血,好发于面颊部黏 膜。
致病性与免疫性
白假丝酵母菌为机会致病菌,日常存在于人体口腔、上呼吸道、肠道、阴道等黏膜部位,当机体出现菌群失 调,特别是免疫力下降时,可引起假丝酵母菌病。近来由于抗菌药物、激素、免疫抑制剂的应用增加,假丝酵母 菌感染有增多的趋势。
1、黏膜感染黏膜感染主要有鹅口疮、口角糜烂、外阴与阴道炎等。其中以儿童鹅口疮最为多见,累及舌、唇、 牙龈等,多发生于体质弱的新生儿。鹅口疮也是艾滋病患者最常见的继发感染。
2、药物的不良反应采用全身抗真菌药物治疗,时常发生恶心、呕、纳差、腹泻、头晕、发冷、发热等不良反 应,偶见此类药品的过敏反应等。

白假丝酵母菌形态特征描述

白假丝酵母菌形态特征描述

白假丝酵母菌形态特征描述
白假丝酵母菌(Saccharomyces cerevisiae)是一种常见的酵母菌,广泛存在于自然环境中,也是一种重要的工业微生物。

它的形态特征包括菌落形态、细胞形态和细胞结构等方面。

从菌落形态来看,白假丝酵母菌的菌落通常为白色或乳白色,有时带有淡黄色。

菌落表面光滑,具有一定的光泽。

菌落边缘整齐,有时呈现波浪状。

在培养基上生长时,菌落的直径会随着时间的延长而增大,形成较为明显的环状结构。

从细胞形态来看,白假丝酵母菌的细胞呈圆形或椭圆形,直径约为
5-10微米。

细胞表面光滑,呈现出一定的透明度。

细胞通常是单细胞,但也有时会形成短链状或链状的细胞聚集体。

细胞在培养基中生长时呈现出快速繁殖的特点,个体数量迅速增加。

从细胞结构来看,白假丝酵母菌的细胞包含细胞壁、细胞膜、胞质和细胞核等组成部分。

细胞壁是细胞的外层结构,由多种多糖和蛋白质组成,具有保护细胞和维持细胞形态的作用。

细胞膜位于细胞壁内侧,是细胞的主要包裹物,起到细胞保护和物质交换的作用。

胞质是细胞的主要组成部分,内含有细胞器、细胞质基质等。

细胞核是细胞的控制中心,内含有遗传物质DNA,负责细胞的遗传信息传递和调控。

白假丝酵母菌的形态特征包括菌落形态、细胞形态和细胞结构等方
面。

了解这些特征有助于我们对该菌的识别和研究。

白假丝酵母菌作为一种重要的工业微生物,在食品工业、酿造业和生物技术等领域具有广泛应用前景。

通过深入研究其形态特征,可以更好地发挥其应用潜力,推动相关领域的发展。

白假丝酵母菌

白假丝酵母菌

选题的目的和意义:白假丝酵母菌为机会致病菌,存在于人的皮肤,口腔,上呼吸道,阴道及皮肤黏膜。

当机体免疫力下降或长期使用抗生素引起的菌群失调等情况出现时,可引起皮肤、黏膜感染,内的染所致疾病的困难程度日益增大。

[2]。

白假丝酵母菌有两种生长状态,游离状态和生物膜状态。

生物膜是一种粘附于生物或非生物表面的微生物菌落,它们包裹于自身产生的细胞外基质中,是微生物在生长过程中为适应生存环境而形成的一种于浮游细胞相对应的存在形式[1]。

感染白假丝酵母菌后多有生物膜的形成。

生物膜细胞对多数抗真菌药物有明显的耐药性,因此由白假丝酵母菌感染引起的疾病已构成临床医生和患者棘手的问题【3】。

壳聚糖是氨基多糖的天然高分子物质,壳寡糖(COS)是壳聚糖的降解产物。

与壳聚糖相比,壳寡糖分子量小、易溶于水,极易被人体吸收。

因此壳寡糖具有更独特的功能性质和生物活性。

抗菌作用是壳寡糖的主要生理功能之一。

本次实验就是来研究壳寡糖对白色念珠菌游离菌和生物膜菌的杀菌作用,以降低临床中真菌感染后难以治愈的困难。

实验方案:1材料与方法1.1 菌株分离、培养、鉴定及细菌悬液的制备取疑似真菌感染患者的分泌物(100例),直接涂片革兰染色,镜下观察并初步鉴定;标本立即接种于沙堡琼脂培养基,挑取可疑菌落涂片,革兰染色确认为酵母样真菌后,转种CHROMagar白假丝酵母菌显色培养基,翠绿色为白假丝酵母菌。

从沙氏培养基上挑取单菌落实验菌株接种在YPD液体培养基上,37℃摇床培养24h,收集对数期生长状态的细胞,用PRMI-1640培养液配置浓度为1×107cell/ml,OD520nm=0.38的菌悬液。

[4]1.2 壳寡糖溶液取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2000的壳寡糖,将壳寡糖溶于无菌蒸馏水分别配成浓度为2.5、5、10、20、40g/L的溶液,高压消毒后备用。

1.3配制菌液:将100μL10%牛血清PRMI-1640培养液加入无菌6孔板中,37℃孵育24h,无菌PBS冲洗3遍。

白假丝酵母菌 PPT

白假丝酵母菌 PPT

1.微生物特性
白假丝酵母菌呈圆形或卵 圆形,直径2-4μm。革兰阳 性。出芽方式繁殖,在组织 内可见芽生孢子、假菌丝, 孢子可伸长成芽管,如不与 母细胞脱离而形成假菌丝。
营养要求不高,在普通琼脂、血琼脂、和沙保培养基 均生长。需氧,室温或37℃,甚至42℃生长良好。菌 落呈酵母样,有大量向下生长的营养假菌丝,表面光 滑,呈灰白色或奶油色,有酵母味,如时间长,菌落 增大成蜂窝状。在玉米粉吐温-80培养基中可长出厚膜 孢子。
检验程序P354
检验方法
直接检查 不染色和染色镜检
培养检查法
培养基的选择
培养方法:直接法、试管法、大培养、小培养
真菌的鉴定
生化反应用于主要深部感染真菌如假丝酵母菌、隐球菌等。 1.糖(醇)类发酵试验 37℃孵育,观察糖发酵情况。 2.同化碳源试验 含菌生理盐水与已融化的固体同化碳源培养
基(45℃)混合,然后在培养基上分别加糖,置25℃孵育观察 结果。若24h后无变化可重复加糖。如能同化周围有生长圈, 否则无生长。
核酸检测
从核酸碱基G+C mol%分析、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 Southern印迹分析到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PCR指纹、随机 扩增多态性DNA(RAPD)以及DNA特殊片段测序等。
主要致病性真菌
真菌按其侵犯部位和临床表现分为:
表面感染真菌 浅部感染真菌 皮肤癣真菌
皮下组织真菌感染
临床标本类别:
1.皮肤的角质性物质:毛发、指(趾)甲、皮屑等。 2.各种分泌物和排泄物:生殖道、分泌物、耳垢、痰、
粪便、尿 液等。 3.血液和体液:体液包括胸水、腹水、脑脊液、淋巴穿
刺液等。 4.脓汁及渗出物。
采集标本注意事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05.04.2020
20
主要致病性真菌
真菌按其侵犯部位和临床表现分为:
表面感染真菌 浅部感染真菌 皮肤癣真菌
皮下组织真菌感染
深部感染真菌: 新生隐球菌
条件致病性真菌:假丝酵母菌
05.04.2020
21
深部感染真菌
深部真菌是侵犯皮下组织和内脏,引起全身性感染的真菌。
多数能引起慢性肉芽肿样炎症、溃疡及坏死等病变
基(45℃)混合,然后在培养基上分别加糖,置25℃孵育观察 结果。若24h后无变化可重复加糖。如能同化周围有生长圈, 否则无生长。
3.同化氮源试验 同化碳源试验相同,但需用无氮源的培养基 ,不要加糖类,而加入硝酸钾。
4.明胶液化试验、尿素分解试验、测定淀粉样化合物
5.分解牛乳试验
05.04.2020
05.04.2020
5
真菌菌落特性
1.酵母型菌落: 是单细胞真菌的菌落,形态与细菌
菌落相似,较大,表面光滑湿润柔软、边缘整齐,如 新生隐球菌。
2. 类酵母型菌落:如白假丝酵母菌,形成假菌丝,
伸入培养基中。
3.霉菌型菌落: 是多细胞真菌的菌落。菌落呈棉絮
状、绒毛状,并产生不同的色素,如皮肤癣菌。
05.04.2020
白假丝酵母菌(canidia Albicans)又称白色念 珠菌,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也存在于正常人 口腔,上呼吸道,肠道及阴道,一般在正常机 体中数量少,不引起疾病 。为条件致病性真 菌。
05.04.2020
14
致病性与免疫性
致病性 1.致病性真菌感染:
浅部真菌:角蛋白酶、机械刺激、代谢产物 深部真菌:慢性肉芽肿、组织溃疡 2.条件致病性真菌:假丝酵母菌 3.真菌超敏反应性疾病 4.真菌性中毒症 5.真菌毒素与肿瘤 免疫性 天然免疫 获得性免疫: 体液免疫、 细胞免疫
05.04.2020
③菌落颜色 病原性真菌颜色淡,污染真菌颜色深;
④致病性真菌菌落下沉,有时使培养基开裂;污染性真菌菌落
不下沉,很少引起开裂。
真菌依靠孢子及菌丝进行无性或有性繁殖
05.04.2020
13
变异性抵抗力
易发生变异 形态、培养性状和毒力等 抵抗力较强 对干燥、紫外线及一般消毒剂抵抗力强对热敏感, 60℃1小时菌丝、孢子均被杀死对2%石炭酸、 0.1%升汞、2.5%碘酊或10%甲醛敏感对作用于 细菌抗生素不敏感,对二性霉素B制霉菌素、咪康 唑、酮康唑、氟康唑和伊曲康唑敏感。
第二十二章
白假丝酵母菌
05.04.2020
1
重点
1.白色假丝酵母菌的生物学特性 2.白色假丝酵母菌的微生物学检查
05.04.2020
2
真菌学概述
概:
是一类有典型的细胞核和完善的细胞器,不 含叶绿素,无根、茎、叶分化的真核细胞型微生 物。
05.04.2020
3
真菌的形态特性
(一)单细胞真菌呈圆形,如酵母菌。 (二)多细胞真菌由菌丝和孢子组成,
9
培养特性
真菌培养要求不高,常用沙氏(Sabouraud)培养基
(含1%蛋白胨、4%葡萄糖或麦芽糖、2%琼脂)培
养,适宜温度22℃—28℃,但深部真菌为37℃。适宜
PH值为4.0-6.0。
菌落是鉴别真菌的方法。注意以下几点:
①菌落性质:酵母菌还是霉菌;
②菌落大小,病原性真菌菌落小,而条件致病性真菌菌落大;
称丝状菌或霉菌。 菌丝和孢子的形态因菌而异,是鉴定真 菌的重要依据。孢子又分为多种,如叶 状孢子、分生孢子和孢子囊孢子等。
05.04.2020
4
真菌的形态特性
单细胞真菌
➢ 酵母菌:孢子,无菌丝 ➢ 类酵母菌:芽生孢子,假菌丝
多细胞真菌
➢ 丝状菌(霉菌):孢子和菌丝
菌丝和孢子的形态因菌而异,是鉴定真菌的重要依 据。孢子又分为多种,如叶状孢子、分生孢子和孢 子囊孢子等。
深部感染真菌分两大类:
1. 致病性真菌: 此类真菌在正常人体内部不存在,一旦侵入机体,即可致病,如组 织胞浆菌、球孢子菌、芽生菌等,属外源性,我国少见;
2. 条件致病性真菌: 是人体正常菌群的成员,当机体抵抗力下降时才致病,如新型隐球 菌、白色念珠菌、曲霉菌和毛霉菌等。
05.04.2020
22
假丝酵母菌俗称念珠菌,有81个种,其中有11种对人有致病 性:白假丝酵母菌、为最常见的致病菌。此外,热带假丝酵母 菌、克柔假丝酵母菌和光滑假丝酵母菌也较多引起疾病。
15
真菌感染的病原学诊断
标本的采集
临床标本类别:
1.皮肤的角质性物质:毛发、指(趾)甲、皮屑等。 2.各种分泌物和排泄物:生殖道、分泌物、耳垢、痰、
粪便、尿 液等。 3.血液和体液:体液包括胸水、腹水、脑脊液、淋巴穿
刺液等。 4.脓汁及渗出物。
05.04.2020
16
采集标本注意事项:
1.采集的标本要适宜 不同真菌感染应采取不同的临床标本。 怀疑为浅部真菌感染如体癣,应刮取病变边缘的痂、皮屑,发 癣应取病发。深部真菌感染应取血液、脑脊液、脓汁等。 2.在用药前采集标本 一般真菌标本须在用药前采集,对已 用药者则需停药一段时间后再采集标本。 3.采集的标本量要足 血液和脑脊液5ml,胸腔液20ml,皮屑 标本两块,活体组织两份(一份病理检查,一份镜检和培养)。 4.严格无菌操作 并进行消毒处理,尤其是采集血液和脑脊 液标本,要避免污染杂菌。 5.采集标本立即送检 深部真菌标本最长不得超过2h。
19
抗原检测
常用的方法有胶乳凝集试验、ELISA、半定量放射免疫法。均 应设对照,防止发生假阳性和假阴性。
动物实验
实验的目的是分离病原性真菌、确定真菌菌种的致病性、研究 药物对真菌的作用等。如假丝酵母菌接种家兔或小白鼠,肾脏 明显肿胀,肾皮质部位有白色脓疡。
核酸检测
从核酸碱基G+C mol%分析、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 Southern印迹分析到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PCR指纹、随机 扩增多态性DNA(RAPD)以及DNA特殊片段测序等。
05.04.2020
17
检验程序P354
检验方法
直接检查 不染色和染色镜检
05.04.2020
18
培养检查法
培养基的选择
培养方法:直接法、试管法、大培养、小培养
真菌的鉴定
生化反应用于主要深部感染真菌如假丝酵母菌、隐球菌等。 1.糖(醇)类发酵试验 37℃孵育,观察糖发酵情况。 2.同化碳源试验 含菌生理盐水与已融化的固体同化碳源培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