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3_风荷载体型系数

合集下载

风荷载总体体型系数

风荷载总体体型系数

风荷载总体体型系数心得《建筑结构荷载规范》第条讲到垂直于建筑物表面的风荷载标准值应该按照下列规定确定。

迎风面都是等效受压力面,所以为正值。

相应其他面,背风面和平行面都是负值,其实就是相当一个吸力。

对于总的体型系数,是这样求解的。

首先是在根据风向来确定建筑物最大风向投影面积,如右边的“十字形”平面结构,建筑物边长尺寸如图所示,则总的体型系数如下:5.028.0226.0++⨯+⨯+⨯=ba b b a a u s 只要知道a 和b 的具体数值就可以按照这个公式求出风荷载体型系数。

这里公式分为2部分计算,按照最大投影面分开(按照箭头分开),一部分是上部,另一部分称为下部。

建筑物表面上部分按照风向最大投影面分为3段,a ,b ,a 。

再依据规范,+,+,+按照边长的加权值求出上部体型系数;而红色部分代表的下部是其实也是按照边长加权求得。

只是因为参考系数都是所以综合加权值也是. 但是为什么公式里不论迎风面还是背风面都是加号而没有减号,有点讲不通?这里的符合只是代表风向对建筑屋面的效果,如“+”代表迎风面“-”代表背风面;如果你从力的方向性考虑的话,它们是同向的。

因此在公式里才都是加号。

不过还有另外一种情况就是当出现“-”时是要做减法的。

一开始列出的六种建筑平面中,有个矩形建筑背面的风荷载体型系数是一个公式, 这就说明此种情况下背风面的系数还跟建筑物的高度H 和长度L 相关。

再比如右图不规则六边形,边长关系如图所示。

当风向不再是垂直于建筑物表面,而是有一定夹角30°。

此种情况下该建筑风荷载体型系数怎样计算。

同理在划分上下部时,最大投影面是按照与风向接触面平行的那条线,即就是图示的箭线,仍旧是上部和下部。

所以计算式如下:(其中a ,b ,a 分别是建筑物上部边长投影到箭线的长度,这里下部可以用a ’, b ’ , a ’代替;2a+b=2a ’+b ’)''2'5.02''2'55.0255.024.027.0b a b b a a b a a b a a b a a u s +⨯+⨯+⨯++⨯-+⨯++⨯=但是在这个公式里我们发现出现负号,不是说“-”是吸力,方向相同吗?这里为什么又是减号呢?其实是这样理解的,在最大投影面的同一侧如果出现不同负号,那么肯定会用加减,只是在不同侧时,“﹣”在运算过程中是当做同向处理。

关于风荷载体型系数取用

关于风荷载体型系数取用

关于门式刚架单层房屋体型系数的选用,目前国内主要有两种,一种是按照《门式刚架轻型房屋钢结构技术规程》CECS102:2002,一种是按照《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2006年版)。

如何选用这两种规范的体型系数和在结构设计软件PKPM中的具体应用成了结构设计人员必须解决的问题,本文就两种规范体型系数的区别和各自的适用范围通过算例进行验证,并提出笔者的看法。

在《建筑结构荷载规范》(以下简称GB50009)中,7.1.1条明确指出,计算主要承重结构和围护结构时,分别采用7.1.1-1式和7.1.1-2式,体型系数分别采用主体结构体型系数和围护结构的局部风压体型系数。

主体结构体型系数根据7.3.1条取用,而围护结构局部风压体型系数按照7.3.3条规定,考虑边角区的影响和有效受风面积的修正。

在《门式刚架轻型房屋钢结构技术规程》(以下简称CECS102)中,主体结构和围护结构均采用相同的公式附录A.0.1式。

刚架和围护结构等的体型系数按照表A.0.2中的相应数据。

其中区分端区、中间区、边角区等,同样也有有效受风面积的修正。

GB50009已在我国沿用了50多年,积累了丰富的实际工程经验,它是面对所有结构形式的建筑房屋,因此具有通用性,也是工程设计和软件应用的主要参考依据。

CECS102是参考美国金属房屋制造商协会MBMA的相关试验数据和资料编制的,主要针对门式刚架低矮房屋,已为世界多个国家采用。

CSCE102有其相对较强的针对性,也就有其特定的适用范围,关于风荷载计算适用范围在CECS102附录A.0.2中已有明确表述,对于门式刚架轻型房屋,当其屋面坡度不大于10度、屋面平均高度不大于18m、房屋高宽比不大于1、檐口高度不小于房屋的最小水平尺寸时,风荷载体型系数可以按照CECS102附录A的规定进行取用。

此时的风荷载计算结果是比较接近相关的试验数据的,用于工程设计是没有问题的。

而试验分析同时也表明,当柱脚铰接且刚架的L/H大于2.3和柱脚刚接且L/H大于3.0时,按《荷规》风荷载体型系数计算所得控制截面的弯矩已经偏离试验数据较多,再按此风荷载体型系数取用已经严重不安全。

风荷载取值规范

风荷载取值规范
2、基本风压的取值年限
《荷载规范》 在附录D中分别给出了n=10年、n=50年、n=100年一遇的基本风压标准值, 工程设计中根据建筑物的使用性质与功能要求, 一般按照下列方法选用风压标准值的取值年 限:
1临时性建筑物:取n=10年一遇的基本风压标准值;
2一般的工业与民用建筑物:取n=50年一遇的基本风压标准值;
图3.1.3b抗侧力构件多向布置示意图 般按照抗侧力构件布置方向, 沿着相互垂直的主3.1.3b所示。
注意: 同一方向,左风荷载作用效应和右风荷载作用效应要分别进行计算。
4、风洞试验
《高层规程》3.2.8明确,对于特别重要的建筑物、特别不规则的建筑物,风荷载标准 值计算公式(3.1-2)中的相关计算参数有必要通过风洞试验来确定,以便较精确地计算建 筑物受到的风荷载作用效应,确保建筑结构的抗风能力。
3、关于风荷载作用的方向问题 建筑物受到的风荷载作用来自各个方向, 风荷载的主要作用方向与建筑物所在地的风玫 瑰图方向一致(全国主要城市风玫瑰图,可以查相应的建筑设计资料) 。工程设计中,一般 按照风荷载作用的最大值,来计算建筑物受到的风荷载作用效应。
对于抗侧力构件相互垂直布置的建筑物: 一般按照两个相互垂直的主轴方向来考虑风荷 载的作用效应,详图3.1.3a所示。
3特别重要的建筑物、或对风压作用比较敏感的建筑物(建筑物高度大于60m):取
表3.1.12浙江省主要城镇基本风压(kN/m2)取值参考表
城镇名称
海拔高度
(m)
基本风压(kN/m2)
n=10年
n=50年
n=100年
杭州市
41.7
0.30
0.45
0.50
临安县天目山
1505.9
0.55

风荷载体形系数

风荷载体形系数

风荷载体形系数
风荷载体形系数是结构工程中一个重要的参数,用来描述风荷载对不同形状结构的影响程度。

在建筑设计和工程施工中,风荷载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因为风力可能会对建筑物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甚至引发倒塌等安全事故。

风荷载体形系数的大小直接影响到结构的抗风性能,因此对其进行准确的评估和计算是非常重要的。

不同形状的结构在受到风荷载作用时,会呈现出不同的阻力特性。

一般来说,具有较大投影面积的结构会受到更大的风荷载,而具有流线形状的结构则可以减小风阻力,降低风荷载的影响。

因此,风荷载体形系数可以理解为一个修正系数,用来考虑结构形状对风荷载的影响。

在工程实践中,为了准确评估风荷载体形系数,通常会进行风洞实验或数值模拟分析。

通过这些手段,可以得到不同形状结构在不同风速下的风荷载系数,进而确定风荷载体形系数的取值范围。

这样一来,设计师在进行建筑设计时就可以根据具体的结构形状和风荷载条件来选择合适的风荷载体形系数,从而保证结构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除了结构形状之外,风荷载体形系数还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比如结构的表面粗糙度、边缘效应等。

在实际工程中,这些因素也需要被充分考虑,以确保对风荷载体形系数的评估更加准确可靠。

总的来说,风荷载体形系数是一个综合考虑结构形状、风荷载条件和其他因素影响的参数,对于确保建筑结构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具有重要意义。

设计师在进行建筑设计时,应该充分了解风荷载体形系数的计算方法和影响因素,合理选择合适的数值,从而保证结构在受到风荷载作用时能够安全可靠地运行。

只有这样,才能确保建筑物在恶劣气候条件下的抗风性能,保障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标《建筑构造荷载规范》GB 50009一2023局部修订条文及条文阐明3.1 荷载分类和荷载代表值3.2 荷载组合对于基本组合,荷载效应组合旳设计值 S 应从下列组合值中取最不利值确定: 1)由可变荷载效应控制旳组合:∑=++=ni Qik Ci Qi k Q Q Gk G S S S S 211ψγγγ (-1)式中 γG ——永久荷载旳分项系数,应按第 条采用;γQ i ——第 i 个可变荷载旳分项系数,其中 γQ1 为可变荷载 Q 1 旳分项系数,应按第 条采用;S Gk ——按永久荷载原则值G k 计算旳荷载效应值;S Q i k ——按可变荷载原则值Q i k 计算旳荷载效应值,其中S Q1k 为诸可变荷载效应中起控制作用者;ψc i ——可变荷载Q i 旳组合值系数,应分别按各章旳规定采用; n ——参与组合旳可变荷载数。

2)由永久荷载效应控制旳组合:∑=+=ni Qik Ci Qi Gk G S S S 1ψγγ (-2)注:1 基本组合中旳设计值仅合用于荷载与荷载效应为线性旳状况。

2 当对S Q1k 无法明显判断时,逐次以各可变荷载效应为S Q1k ,选其中最不利旳荷载效应组合。

3 (取消此注)。

基本组合旳荷载分项系数,应按下列规定采用:1.永久荷载旳分项系数:1)当其效应对构造不利时—对由可变荷载效应控制旳组合,应取1.2;—对由永久荷载效应控制旳组合,应取1.35;2)当其效应对构造有利时旳组合,应取1.0。

2. 可变荷载旳分项系数:—一般状况下应取1.4;—对原则值不不大于4kN/m2旳工业房屋楼面构造旳活荷载应取1.3。

3. 对构造旳倾覆、滑移或漂浮验算,荷载旳分项系数应按有关旳构造设计规范旳规定采用。

4 楼面和屋面活荷载民用建筑楼面均布活荷载旳原则值及其组合值,频遇值和准永久值系数,应按表4.1.1旳规定采用。

表4.1.1 民用建筑楼面均布活荷载原则值及其组合值、频遇值和准永久值系数注:1. 本表所给各项活荷载合用于一般使用条件,当使用荷载较大或状况特殊时,应按实际状况采用。

风载体型系数

风载体型系数

论文摘要
对于敞开式厂房,因为轻钢规程并没有对其载体型系数进行规定,即使用户选用的是轻钢规程,软件也是按荷载规范对风荷载体型系数进行定义,如图1
所示。

图1 风荷载体型系数取值
(1)敞开式厂房,应根据荷载规范表7.3.1第27条(双面开敞及四面开敞式双坡屋面)对风荷载体型系数进行取值。

因此一般的坡度≤10°敞开式双坡体型系数按表1取值。

(2)多跨敞开式屋面,按3D3S软件的风载体型系数取值。

因为规范并没有规定,软件按如下规则取值:即最边上两坡按敞开式屋面取值,中间都按封闭式即荷载规范表7.3.1第8条的第二坡、第三坡取值。

(3)对于如图2所示的结构形式,3D3S软件的风载体型系数按表2取值。

图2 某厂房结构形式
综上,对于敞开式厂房风荷载的体型系数的取值,由于荷载规范并没有具体的规定,用户要根据实际情况,对模型进行分区,然后对相应的区域对照荷载规范的7.3.1表格的情况进行对比,找出最接近的情况进行取值。

模板支架立杆计算中的风荷载体型系数

模板支架立杆计算中的风荷载体型系数

模板支架立杆计算中的风荷载体型系数————————————————————————————————作者:————————————————————————————————日期:ﻩ模板支架立杆计算中的风荷载体型系数○林伊宁 (广西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总站)【摘要】 现行规范给出的风荷载体型系数计算式不适用于模板支架计算中的单立杆计算。

【关键词】 风荷载体型系数0 引言在模板支架的立杆计算中,风荷载标准值W K 按G B50009-2001《建筑结构荷载规范》式7.1.1-1计算:0W W z s z k μμβ=式中的μS是杆件的风荷载体型系数。

本文就μS 的取值问题作一探讨,为此,需要涉及如下规范:GB50009-2001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2006年版)JGJ 130-2001 《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2002年版) JGJ 162-2008 《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JGJ166-2008 《建筑施工碗扣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1 现行规范对μS 取值的规定 对μS 的取值,各规范各有规定:――JGJ 162-2008第4.1.3条规定按GB50009-2001(2006年版)计算,在GB50009-2001(2006年版)中,与模板支架体型相近的是表7.3.1中第32项至第37项,具体按哪一项取值,JGJ162-2008未作出明确规定。

――JGJ166-2008第4.3.2条第3款给出了无遮拦多排模板支架的体型系数为ηημμ--=11nsts该式出自G B50009-2001表7.3.1第32(b)项,式中n为顺风向支架立杆的排数;η按JGJ166-2008第4.3.2条规定,当杆件的挡风面积与迎风全面积的比值10A A =ϕ小于或等于0.1时,取97.0=η;μSt 为单排架的体型系数,102.12.1A A st ==ϕμ。

――JGJ130-2001(2002年版)第4.2.4条规定,敞开式单、双排脚手架的体型系数012.1A A st =μ该式与J GJ166-2008的规定一致。

风荷载体形系数[宝典]

风荷载体形系数[宝典]

风荷载体形系数一、a1b2c3aa:有关脚手架风载体型系数计算的问题:在计算脚手架水平风荷载标准值的时候,需要计算风载体型系数Us我在查阅了多种计算资料后,发现了两种计算方法,但不敢确定,请各位高手、专家给予帮助,在此表示感谢:其中,我在网上查阅了一种计算方法,比如举例来说:脚手架步距1.5m,纵距1.8m,横距0.8m第一种方法:第一步按《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4.2.4规定采用,查表得敞开式脚手架的挡风面积为1.5×1.8×0.089=0.2403m2密目网的挡风系数取0.841,敞开式脚手架挡风系数为0.089,则在脚手架外立杆里侧挂满密目网后,脚手架综合挡风面积为:(1.5×1.8-0.2403)×0.841+0.2403=2.31m2其综合挡风系数为φ=2.31/(1.5×1.8)=0.8556根据规范查表4.2.4 背靠开洞墙、满挂密目网的脚手架风载体形系数为1.3φ,即Us=1.3φ=1.3×0.8556=1.112这是一种计算方法,但我没有查处具体计算过程的依据。

另一种方法是:密目网的挡风系数取φ1=0.841,敞开式脚手架挡风系数为φ2=0.089,密目式安全立网封闭脚手架挡风系数φ=φ1+φ2-φ1×φ2/1.2=0.841+0.089-0.841×0.089/1.2=0.8676第二种方法是按照刘群主编、袁必勤为副主编的中国物价出版社出版的《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构造与计算》一书P80的计算,请问哪种比较正确我个人认为第二种比较具有权威性,你呢??拐子马ΨЖ:第一种计算方法错误,不符合《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4.2.4要求。

第二种计算方法正确,符合《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4.2.4要求。

袁必勤是《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的主要起草人,刘群是编委之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7.3 风荷载体型系数
7.3.1
房屋和构筑物的风载体型系数,可按下列规定采用:
1. 房屋和构筑物与表7.3。

1中的体型类同时,可按该表的规定采用;
2. 房屋和构筑物与表7.
3.1中的体型不同时,可参考有关资料采用;
3. 房屋和构筑物与表7.3.1中的体型不同且无参考资料可以借鉴时,宜由风洞试验确定;
4. 对于重要且体型复杂的房屋和构筑物,应由风洞试验确定。

表7.3.1
续表7.3.1
7.3.2
当多个建筑物,特别是群集的高层建筑,相互间距较近时,宜考虑风力相互干扰的群体效应;一般可将单独建筑物的体型系数凡乘以相互干扰增大系数,该系数可参考类似条件的试验资料确定;必要时宜通过风洞试验得出。

7.3.3
验算围护构件及其连接的强度时,可按下列规定采用局部风压体型系数μsl:
1. 外表面
1 正压区按表7.3.1采用;
2 负压区
——对墙面,取—1.0;
——对墙角边,取—1.8;
—一对屋面局部部位(周边和屋面坡度大于10°的屋脊部位),取—2.2;
——对檐口、雨篷、遮阳板等突出构件,取—2.0。

注:对墙角边和屋面局部部位的作用宽度为房屋宽度的O.1或房屋平均高度的0.4,取其小者,但不小于1.5m。

2. 内表面
对封闭式建筑物,按外表面风压的正负情况取—O.2或0.2。

对封闭式建筑物,按外表面风压的正负情况取—O.2或0.2。

※注:
上述的局部体型系数μsl(1)是适用于围护构件的从属面积A小于或等于1m2的情况,当围护构件的从属面积大于或等于10m2时,局部风压体型系数μsl(10)可乘以折减系数0.8,当构件的从属面积小于10m2而大于1m2时,局部风压体型系数凡μsl(A)可按面积的对数线性插值,即
μsl (A)=μsl (1)+[μsl (10)—μsl (1)]1ogA。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