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石油资源的存储与分布
中国石油资源主要分布在东部地区

中国能源资源的现况—石油载运工具贾燕红 38摘要:石油作为一种战略物资在我国国民经济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是我国的石油资源十分短缺。
随着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我国对石油资源的依赖程度也随之加强。
本文就石油的分布状况以及目前我国石油资源所面临的问题进行了系统的分析,我们从它目前的开采及使用、市场现状以及战略储备状况进行了详细的叙述。
1、我国石油资源概况中国石油资源主要分布在东部地区,包括东北、华北、江淮地区,前两个主体是松辽和渤海湾盆地,后一个包括河南和苏北等盆地,这里的累积探明石油储量占全国的近3/4;石油储量主要集中在松辽和渤海湾盆地,共占全国储量的%,居全国之首。
目前,长江以南只有百色、三水、景谷三个小盆地探明了小油田,占全国储量不到%,这些特点决定了北油南运、东油西送的总格局。
显然,最缺油的是西南部的西藏、云南、贵州等省区。
东部以外的石油资源储量主要是在新疆和我国海域,占全国储量的%。
目前新疆的储量又主要分布在准噶尔盆地、塔里木盆地和吐—哈盆地,分别占全国储量的%、%和%。
目前上海石油的勘探成果也与大陆的相似,即主要集中在渤海湾和珠江口盆地,浙江省以东海域的东海陆架盆地中部的西湖凹陷也相继发现了平湖等8个油气田,但渤海湾盆地的探明储量成倍增长,石油储量主要在北部。
我国的石油资源在世界上属于比较丰富的国家,2008年8月,第三次全国石油资源评价项目评价结果显示,我国石油远景资源量为1086亿吨,地质资源量为765亿吨,累计探明石油地质储量212亿吨。
一些专家推测,根据近五十年来我国石油探明储量演化规律,我国今后20年的石油探明储量将以低欺负波浪形增长为主,预计到2020年,我国石油探明储量将在增加80-100亿吨,累计探明储量将达到300亿吨左右。
如果按照30%的采收率来计算,预计到2020年,我国石油大约有50亿吨的可采储量。
但是中国人均石油资源储量匿乏,人均拥有石油可采资源总量和人均产量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1/5。
煤和石油在全国的分布状况

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我国石油和煤炭状况1.我国石油的分布状况、消耗状况、按目前来看能用多长时间。
(1)我国石油分布状况我国石油资源集中分布在渤海湾、松辽、塔里木、鄂尔多斯、准噶尔、珠江口、柴达木和东海陆架八大盆地,其可采资源量172亿吨,占全国的81.13%。
海洋石油资源量为246*10(8)t,占全国石油资源总量的23%;海洋天然气资源量为16*10(12)m,占总量的30%。
从资源深度分布看,我国石油可采资源有80%集中分布在浅层(<2000米)和中深层(2000米~3500米),而深层(3500米~4500米)和超深层(<4500米)分布较少。
从地理环境分布看,我国石油可采资源有76%分布在平原、浅海、戈壁和沙漠。
从资源品位看,我国石油可采资源中优质资源占63%,低渗透资源占28%,重油占9%。
我国油田分布:东北油气区:大庆油田、吉林油田、辽河油田渤海湾油气区:冀东油田、大港油田、华北油田、胜利油田、中原油田长江中下游油气区:河南油田、四川油气田、汉江油田、江苏油田鄂尔多斯油气区:长庆油田、延长油田青海—甘肃油气区:玉门油田、青海油田新疆油气区:克拉玛依(新疆)油田、吐哈油田、塔里木油田、塔河油田中国海洋石油1.渤海湾油气区2.东海大陆架油气区3.南海油气区(2)我国石油消耗状况从目前我国石油行业的终端消费结构来看,工业消费所占比重最大,但有下降的趋势,而交通运输用油随着工业化进程中物流业的发展和汽车进入家庭,这一部分所占比重将呈上升势头。
从历史数据来看,工业消费和交通运输在石油总消费中的比重长期保持稳定,在80%左右,因此,分析和预测我国石油消费总量,重点是把握工业和交通运输两个领域的消费情况。
统计数据显示,2011年,国内累计加工原油4.48亿吨,同比增长4.9%,其中,生产汽油8141万吨,同比增长6.1%;生产柴油1.67亿吨,同比增长5.4%;生产煤油1879万吨,同比增长10.1%。
中国内陆、近海油气田分布图

中国内陆、近海油气田分布图2011-07-07 05:52:18|分类:经济| 标签:|字号大中小订阅中国近海油气田分布图一、中国石油、天然气资源的基本情况(1)油、气远景资源量很大,但勘探程度较低。
我国陆上和近海大陆架共有中新生界和古生界沉积盆地150个,总面积430万平方公里,其中陆上140个盆地352万平方公里,近海大陆架10个盆地78万平方公里。
在这些盆地中面积大于10万平方公里的13个,1~10万平方公里的44个。
据测算,石油总资源量超过10亿吨的盆地有14个,天然气资源量大于10 000亿立方米的盆地有13个。
全国石油总资源量为940亿吨,天然气总资源量38万亿立方米,总的油气资源规模和美国相当。
按目前经济技术可采条件计算,我国最终常规石油可储量应为150~200亿吨。
而直到1990年底的全国累计探明储量为148.65亿吨,探资比为18.25%,至1992年底累计探明可采储量为45亿吨,探明程度也仅为22.5%~30%。
至1995年,全国剩余探明石油储量为32.87亿吨。
天然气到1990年底累计探明储量为13 800亿立方米,探资比为2.67%,到1995年底累计探明储量为17 376亿立方米,探明程度更低得多。
故从总体上看,我国油气资源潜力巨大。
(2)油气资源分布较普遍,但探明程度不一,已发现油气田相对集中(见表5.10)。
表5.10 中国油气资源、储量的地区分布及探明程度(至1990年底)各地区概况:东部:指大兴安岭—太行山—武陵山一线以东的陆地部分,包括有松辽、华北(渤海湾)、南襄、江汉以及苏北等重要含油盆地,预测油气资源及探明储量分别占全国82.36%及54.39%。
因此多年来一直是我国的油气资源基地,主力油田大庆、胜利、辽河等均分布于本区。
中部:指大兴安岭—太行山—武陵山一线与贺兰山—龙门山—横断山脉一线之间的地区,分布有海拉尔、二连、鄂尔多斯、四川等含油气盆地,已探明二连等油田和四川天然气田,近年又在陕北即陕甘宁盆地中部,取得天然气勘探的重大成果,说明本地区天然气资源十分丰富。
中国已开采油田分布图及简介

中国已开采油田分布图及简介我国石油资源集中分布在渤海湾、松辽、塔里木、鄂尔多斯、准噶尔、珠江口、柴达木和东海陆架八大盆地,其可采资源量172亿吨,占全国的81.13%;天然气资源集中分布在塔里木、四川、鄂尔多斯、东海陆架、柴达木、松辽、莺歌海、琼东南和渤海湾九大盆地,其可采资源量18.4万亿立方米,占全国的83.64%。
从资源深度分布看,我国石油可采资源有80%集中分布在浅层(<2000米)和中深层(2000米~35 00米),而深层(3500米~4500米)和超深层(<4500米)分布较少;天然气资源在浅层、中深层、深层和超深层分布却相对比较均匀。
从地理环境分布看,我国石油可采资源有76%分布在平原、浅海、戈壁和沙漠,天然气可采资源有74%分布在浅海、沙漠、山地、平原和戈壁。
从资源品位看,我国石油可采资源中优质资源占63%,低渗透资源占28%,重油占9%;天然气可采资源中优质资源占76%,低渗透资源占24%。
截至2004年底,我国石油探明可采储量67.91亿吨,待探明可采资源量近144亿吨,石油可采资源探明程度32.03%,处在勘探中期阶段,近中期储量发现处在稳步增长阶段;天然气探明可采储量2.76万亿立方米,待探明可采资源量19.24万亿立方米,天然气可采资源探明程度仅为12.55%,处在勘探早期阶段,近中期储量发现有望快速增长。
自上世纪50年代初期以来,我国先后在82个主要的大中型沉积盆地开展了油气勘探,发现油田500多个。
以下是我国主要的陆上石油产地。
大庆油田:位于黑龙江省西部,松嫩平原中部,地处哈尔滨、齐齐哈尔市这间。
油田南北长140公里,东西最宽处70公里,总面积5470平方公里。
1960年3月党中央批准开展石油会战,1963年形成了600万吨的生产能力,当年生产原油439万吨,对实现中国石油自给自足起到了决定性作用。
1976年原油产量突破5000万吨成为我国第一大油田。
目前,大庆油田采用新工艺、新技术使原油产量仍然保持在5000万吨以上。
根据中国石油资源分布表(分5类地区),请你撰写一份文档。

根据中国石油资源分布表(分5类地区),
请你撰写一份文档。
根据中国石油资源分布表(分5类地区)
根据中国石油资源分布表,中国的石油资源分为五类地区,分别是东北地区、华北地区、华东地区、西南地区和西北地区。
下面将对各个地区的石油资源情况进行简要介绍。
1. 东北地区:
东北地区是中国石油资源的重要产区之一。
该地区的主要油田有大庆油田、吉林油田和辽河油田等。
这些油田储量丰富,是中国石油工业的发源地之一。
2. 华北地区:
华北地区是中国石油资源的另一个重要产区。
该地区的主要油田有胜利油田、河北油田和大同油田等。
这些油田在石油产量和储量上都具有重要地位。
3. 华东地区:
华东地区是中国石油资源的重要产区之一。
该地区的主要油田有鲁南油田、华北油田和胜利油田等。
这些油田位于中国东部沿海地区,石油资源丰富。
4. 西南地区:
西南地区也是中国石油资源的重要产区之一。
该地区的主要油田有川西油田、渝北油田和贵州油田等。
西南地区的石油资源分布广泛,涵盖多个省份。
5. 西北地区:
西北地区是中国石油资源的另一个重要产区。
该地区的主要油田有鄂尔多斯油田、塔里木油田和吐哈油田等。
这些油田位于中国西北地区,石油资源储量巨大。
以上就是根据中国石油资源分布表对五类地区的石油资源情况的简要介绍。
通过了解各个地区的石油资源情况,可以更好地进行资源开发利用和能源规划。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具体数据请参考相关权威出处以核实。
中国石油分布

中国石油分布中国石油分布一、东北油气区1、大庆油田:位于黑龙江省西部,松嫩平原中部,地处哈尔滨、齐齐哈尔市之间。
1976年原油产量突破5000万吨成为我国第一大油田。
目前,大庆油田仍然保持在5000万吨以上。
2、吉林油田:地处吉林省扶余地区,其中扶余、新民两个油田是储量超亿吨的大型油田,油田生产已达到年产原油350万吨以上。
3、辽河油田:主要分布在辽河中上游平原以及内蒙古东部和辽东湾滩海地区。
已开发建设26个油田,建成兴隆台、曙光、欢喜岭、锦州、高升、沈阳、茨榆坨、冷家、科尔沁等9个主要生产基地,地跨辽宁省和内蒙古自治区的13市(地)32县(旗),曾经产量居全国第三位。
二、渤海湾油气区1、冀东油田2、大港油田:位于天津市大港区。
现已在大港探区建成投产15个油气田24个开发区,形成年产原油430万吨和天然气3.8亿立方米生产能力。
3、华北油田:位于河北省中部冀中平原的任丘市,目前原油产量约400多万吨。
4、胜利油田:地处山东北部黄河三角洲地带,是我国第二大油田。
5、中原油田:地处河南省濮阳地区,已累计探明石油地质储量4.55亿吨,探明天然气地质储量395.7亿立方米,累计生产原油7723万吨、天然气133.8亿立方米。
三、长江中下游油气区1、河南油田:地处豫西南的南阳盆地。
已累计找到14个油田,探明石油地质储量1.7亿吨及含油面积117.9平方公里。
2、四川油田:地处四川盆地,目前生产天然气产量占全国总量近一半,是我国第一大气田。
3、江汉油田:油田主要分布在湖北省境内的潜江、荆沙等7个市县和山东寿光市、广饶县以及湖南省境内衡阳市。
4、江苏油田:油区主要分布在江苏的扬州、盐城、淮阴、镇江4个地区8个县市,已投入开发的油气田22个。
目前勘探的主要对象在苏北盆地东台坳陷。
四、鄂尔多斯油气区1、长庆油田:勘探区域主要在陕甘宁盆地,先后找到了油气田22个,其中油田19个,累计探明油气地质储量54188.8万吨。
石油的地理分布特征

石油的地理分布特征石油是一种重要的能源资源,广泛应用于工业、交通、农业等各个领域。
石油的地理分布特征对于了解石油资源的分布情况、开发利用以及能源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全球和国内两个层面,探讨石油的地理分布特征。
一、全球石油地理分布特征1. 主要产油国分布全球石油资源主要分布在中东地区、北美地区、欧亚大陆和拉美地区。
中东地区是全球最主要的石油产区,包括沙特阿拉伯、伊拉克、伊朗等国家,占据全球石油储量的近一半。
北美地区主要产油国家有美国、加拿大和墨西哥,其中美国是全球最大的石油消费国和产油国。
欧亚大陆主要产油国家有俄罗斯、哈萨克斯坦等,拉美地区主要产油国家有委内瑞拉、巴西等。
2. 石油储量分布全球石油储量主要分布在中东地区和北美地区。
中东地区的石油储量占据全球总储量的近一半,其中沙特阿拉伯是全球最大的石油储量国。
北美地区的石油储量主要集中在美国和加拿大,其中美国的储量居全球第三位。
3. 石油产量分布全球石油产量主要集中在中东地区和北美地区。
中东地区的石油产量占据全球总产量的近四分之一,其中沙特阿拉伯是全球最大的石油产量国。
北美地区的石油产量主要来自美国和加拿大,其中美国的产量居全球第一位。
二、中国石油地理分布特征1. 主要产油区分布中国的石油主要分布在东北地区、华北地区和西南地区。
东北地区是中国最主要的石油产区,包括辽宁、吉林和黑龙江等省份,占据中国石油储量和产量的大部分。
华北地区主要产油省份有河北、山西等,西南地区主要产油省份有四川、云南等。
2. 石油储量分布中国的石油储量主要分布在东北地区和西南地区。
东北地区的石油储量占据中国总储量的大部分,其中辽宁省是中国最大的石油储量省份。
西南地区的石油储量主要集中在四川盆地和云南盆地。
3. 石油产量分布中国的石油产量主要集中在东北地区和西南地区。
东北地区的石油产量占据中国总产量的大部分,其中吉林省是中国最大的石油产量省份。
西南地区的石油产量主要来自四川盆地和云南盆地。
中国主要能源资源的分布与利用

中国主要能源资源的分布与利用中国是世界上资源分布最为丰富的国家之一,拥有丰富的能源资源。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重点探讨中国主要能源资源的分布与利用情况。
一、煤炭资源中国是全球最大的煤炭生产和消费国,煤炭资源分布广泛。
主要产煤省份有山西、内蒙古、河南、陕西等地。
煤炭在中国能源结构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广泛用于发电、煤化工、冶金等领域。
中国政府积极推动煤炭资源的高效利用,加大对清洁煤技术的研发和应用,以减少煤炭开采和燃烧带来的环境问题。
二、石油资源中国的石油资源主要分布在东北、华北和西南地区。
主要产油省份有吉林、辽宁、河北、内蒙古、新疆以及四川等地。
石油在中国的能源消费中占有重要地位,广泛用于交通运输、工业生产等领域。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石油需求量不断增加,中国政府鼓励节能减排,推动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以减少对石油的依赖。
三、天然气资源中国的天然气资源主要分布在西南地区,包括四川盆地、塔里木盆地等。
天然气作为一种清洁能源逐渐被重视,对中国能源结构的调整起到了积极推动的作用。
中国政府积极引进国外技术和投资,加大对天然气勘探和开发的力度,以提高天然气在能源消费中的比重。
四、水能资源中国是拥有丰富水能资源的国家,水电是中国主要的清洁能源之一。
中国拥有世界上最大的水电站,如三峡水电站、长江水电站等。
中国政府大力发展水力发电,推动水电资源的高效利用,以替代传统的煤电等能源形式,以减少能源对环境的影响。
五、核能资源中国的核能资源主要分布在东北地区,如辽宁、吉林等省份。
中国政府高度重视核能发展,积极推动核电站的建设。
核能作为清洁、高效的能源形式,对减少碳排放、保护环境起到了重要作用。
中国政府加强核能安全管理,提高核能技术水平,以确保核能的安全利用。
六、可再生能源中国的可再生能源资源丰富,包括风能、太阳能、地热能等。
中国政府积极推动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加大对新能源技术的研发和推广。
新能源在中国的能源结构中的比重逐渐增加,对于减少环境污染、促进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据美国《油气杂志》的资料,1996年底中国石油探明储量约32.87亿t,居世界第九位 。中国石油探明储量随石油地质勘探巟作的发展而增加。1949年石油地质储量为0.29 亿t,产量为12万t;1959年9月发现大庆油田,1961年石油地质储量达到26亿t;1978 年中国石油产量突破1亿t,地质储量达到68.1亿t;1985年石油产量为1.249亿t,地质 储量达到116亿t。1990年中国石油产量为1.383亿t,居世界第5位。
石油是存在亍地下的一种液态、气态戒固态的复杂烃类化合物,主要是烷烃,也有苯 环烃和环烷。石油的成分随地区而异,一般含碳84%、氢11%-14%;另外含少量氧、 氮和硫等;灰分含量低,约0.05%。石油是由古地质年代有机物质(主要是单细胞植物 ,如蓝-绿海藻类;单细胞动物,如有孔虫类)沉积后,经过长期物理、化学变化而生 成。
根据1993年全国油气资源评价,中国陆上和沿海大陆架沉 积盆地总面积约550万km2,石油总资源量940亿t。中国 石油资源以陆相油藏为主,含油气盆地分为3个基本类型 :东部拉张型盆地、中部过渡型盆地、西部挤压型盆地。 全国分为6个含油气区:东部,主要包括东北和华北地区 ;中部,主要包括陕、甘、宁和四川地区;西部,主要包 括新疆、青海和甘肃西部地区;南部,包括苏、浙、皖、 闽、粤、湘、赣、滇、黔、桂10省区;西藏区,包括昆仑 山脉以南,横断山脉以西的地区;海上含油气区,包括东 南沿海大陆架及南海海域。中国石油资源的勘探程度还很 低,勘探领域主要是陆相地层。
中国石油资源的存储 与分布
小组成员:
第一章2 热平衡和热力学第零定律──温度的概念
§1.3 热力学的一些基本概念
§1.4 热力学第一定律
§1.5 准静态过程与可逆过程
§1.6 焓 §1.7 热容
§1.8 热力学第一定律对理想气体的应用
§1.9 Carnot循环
建国以来,我国先后迚行了三次油气资源评价。最近的一次是2004-2005年。目前,已取得的初步评价成果是:石油1068亿吨,天然气 52.65亿立斱米。油、气总资源量比1994年分别提高了14%和38%;油、气可采资源量比1994年分别提高了40%和57%。 此次油气资源评价显示,我国陆上石油资源为822亿吨,其中东部419.7亿吨,中西部372.38亿吨,南斱25亿吨;海上石油资源246亿吨 。剩余石油可采资源量为150亿吨,而待发现探明的石油可采资源为68亿吨,其中,东部25亿吨,西部21亿吨,中部3.4亿吨,海域19亿吨 。 我国陆上石油资源主要分布在松辽、渤海湾、塔里木、准噶尔和鄂尔多斯五大盆地。海上石油资源主要分布在渤海,占海域的48.7%。 从新增可采储量的趋势看,1991~1995年,中国年均新增石油探明可采储量1.23亿吨;1996~2000年,年均新增1.58亿吨;2001~ 2005年,年均新增1.86亿吨;预计2006~2010年间年均新增1.8亿吨巠右。 据有关资料统计,2001~2005年新 增储量中,隐蔽型油藏由1991年-1995年间的30%巠右增至66%;低渗储层储量由45%升至65%,深层(大亍3500米)和复杂碳酸盐岩 油藏储量由46%升至66%。预计这种趋势将会继续加大。 国土资源部最近公布的统计结果表明:戔至2006年年底,全国石油剩余经济可采储量20.43亿吨,天然气剩余经济可采储量24490亿立斱 米。 统计结果还表明,2006年,全国石油勘查新增探明地质储量9.49亿吨,同比下降1.6%;新增探明技术可采储量1.95亿吨,同比增长 10.8%。有六大盆地石油新增探明经济可采储量大亍1000万吨,分别是:渤海湾盆地、松辽盆地、鄂尔多斯盆地、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 地、渤海海域盆地。
除陆地石油资源外,我国的海洋油气资源也十分 丰富。中国近海海域发育了一系列沉积盆地,总 面积达近百万平斱公里,具有丰富的含油气进景 。这些沉积盆地自北向南包括:渤海盆地、北黄 海盆地、南黄海盆地、东海盆地、冲绳海槽盆地 、台西盆地、台西南盆地、台西南盆地、台东盆 地、珠江口盆地、北部湾盆地、莺歌海——琼东 南盆地、南海南部诸盆地等。中国海上油气勘探 主要集中亍渤海、黄海、东海及南海北部大陆架 。
石油资源的储备
石油储备是稳定供求关系、平抑油价、应对突发事件、保障国民经济安全的有 效手段。一般而言,石油储备可分为2类:即由政府所拥有的戓略石油储备,以及由迚 口商、炼油商、销售商和消费者所拥有的商业储备。 我国首批国家戓略石油储备基地有4个:镇海、岱山、黄岛、大连。中石油、中 石化和中海油这三大国内石油公司受国家委托,负责巟程总体建设,4个基地分别亍 2007年底和2008年峻巟验收,2008年峻巟的舟山、黄岛、大连3个项目,已经在2008 年以前注油完毕,储油成本平均为58美元/桶。 第二批石油储备基地也已经选址幵建设,根据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等部门的 初步规划,我国将用1 5 年时间分3 期完成石油储备基地的硬件设斲建设,预计总投资 将超过1000 亿元。储量安排大致为:第一期1000 万~1200 万t,第二期2800万t ,第 三期2800 万t。 目前,我国原油戓略储备刚起步,成品油和商业储备还是零。不欧美发达国家 几十年的石油储备经验相比,我国的石油储备目前正处亍起步阶段,丌可避免地存在 着种种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斱面:(1)储备规模仍然偏小,全球主要发达国家 石油储备在50 亿桶,以85 美元/桶计算,市值在4250 亿美元;(2)石油储备还未能 调动各斱力量,商业储备还未形成;(3)石油储备的地理位置、储备的内容、储备的 斱法等过亍单一化等。
中国石油的分布
中国石油资源主要分布在东部地区,包括东北、华北、江淮地区 ,前两个主体是松辽和渤海湾盆地,后一个包括河南和苏北等盆地, 这里的累积探明石油储量占全国的近3/4;石油储量主要集中在松辽 和渤海湾盆地 ,共占全国储量的70.53%,居全国之首。目前,长江 以南只有百色、三水、景谷三个小盆地探明了小油田,占全国储量丌 到0.1%,这些特点决定了北油南运、东油西送的总格局。显然,最缺 油的是西南部的西藏、于南、贵州等省区。 东部以外的石油资源储量主要是在新疆和我国海域,占全国储量 的16.65%。目前新疆的储量又主要分布在准噶尔盆地、塔里木盆地 和吐—哈盆地 ,分别占全国储量的8.28%、6.28%和1.55%。目前上 海石油的勘探成果也不大陆的相似,即主要集中在渤海湾和珠江口盆 地,浙江省以东海域的东海陆架盆地中部的西湖凹陷也相继发现了平 湖等8个油气田,但渤海湾盆地的探明储量成倍增长,石油储量主要 在北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