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椎管狭窄.ppt
合集下载
腰椎管狭窄症

腰椎管狭窄症
第31页
2.中药治疗
中医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立足于辨证论治。依据本 虚标实临床特点,在补肾强筋基础上,侧重于患 者主观症状疼痛、酸胀、麻木选方用药。
疼痛为主症,治宜祛瘀通络,方选独活寄生汤加 味;
酸胀为主症,治宜温阳通脉,方选阳和汤加味;
麻木为主症,治宜活血通络,方选小活络丹加味。
主要病理机制在于肾虚不固为本,经络痹 阻为标。气滞血瘀,痰瘀互阻,营卫不调, 以致腰腿痛势缠绵难愈。
腰椎管狭窄症
第9页
【临床表现】
本病主要为腰痛、腿痛和马尾神经性间歇 性跛行。
临床表现含有以下特点: ①下腰痛常伴有单侧或双侧臀部、大腿外
侧胀痛,感觉异常或下肢无力。 行走或站立时症状较重,下蹲或平卧时症
腰椎管狭窄症
第11页
③马尾神经性间歇性跛行。
腰椎管狭窄症经典症状,是诊疗本病主要 临床依据。
大多数患者表现为行走或锻炼后出现单侧 或双侧下肢麻木、沉重、疼痛和无力,越 走症状越重,被迫休息,下蹲后症状很快 缓解,继续行走则又出现一样症状。
腰椎管狭窄症
第12页
④主诉多而体征少。
有严重腰腿痛,少数病例因压迫马尾神经 而影响大小便,甚至造成下肢不完全性截 瘫或性功效障碍。
当超出神经所能耐受极限时,则可出现症 状,这是临床症状所表现出时轻时重病理 机制和症状特点。
腰椎管狭窄症
第8页
中医对腰椎管狭窄症认识大多归属于腰腿 痛范围。认为先天不足、后天失养均对本 病产生主要影响,与当代医学有着相同之 处。
内因多为肾气不足、肝肾衰退,
外因则属劳役伤肾、寒湿入络,即与重复 遭受外伤、慢性劳损、风寒湿外邪侵袭。
非手术疗法有手法推拿、休息与固定、功 效锻炼、药品治疗、理疗或封闭疗法等。 手术治疗主要适合用于有括约肌功效障碍、 神经机能缺损、跛行进行性加重、重复发 作以及非手术疗法无效者。
腰椎管狭窄症 ppt课件1

病理生理学基础
此症状主要是由于临诊前的短暂休息 及恢复前屈体位而使椎管内容积增 加.内压也随之恢复到原来的状 态.同时根管内静脉丛淤血的迅速恢 复亦有助了消除症状。这种主诉与体 检的不统一性,易误为“夸大主际”
或“诈病”。但在本病后期.由于各 种附加固素.如合并椎间盘脱出、骨 质增生和椎管内粘连等,可构成椎管 内的持续性占位病变而有阳性体征出 现;但有动力性加剧这一特征
腰椎管狭窄症的诊 断与治疗
一、概 述
所谓腰椎管狭窄症 腰椎管狭窄症(vertebral canal
stenosis)从总体概念上来讲是指因组 成椎管的骨性或纤维性组织异常,引 起椎管内的有效容量减小,以致位于 管道中的神经组织受压或刺激而产生 功能障碍等的一系列症状(1-3)。形成 狭窄压迫的具体组织有腰椎间盘膨出、 椎弓、椎间关节、黄韧带肥厚、椎体 滑脱等。
四、临床表现
五、影像学检查
X线诊断要点: 椎管矢状径:测量时先找出椎管后界,在腰椎侧位片 上因与横突重叠,故常显示不清。测定方法为:在腰 1~腰3为上、下关节突尖连线;在腰4为此线向后1毫 米;腰5为棘突弓状透明缘向前1毫米。 上述后界与椎体后缘中点的距离是其矢状径。正常矢 状径大于17毫 米,椎管狭窄者小 于15毫米。 横径:(两侧椎弓根断面内缘间的最短距离)小于20 毫米者则被认为是椎管狭窄 CT诊断要点: 椎管中央前后径:颈椎管<10mm,腰椎管<12mm (相对狭窄)或10mm(绝对狭窄); 腰椎椎弓根间径≤16mm,腰椎椎管横断面积 ≤1.45cm2; 侧隐窝前后径≤2mm。
四、临床表现
腰椎管狭窄症主要症状是行走 时引起慢性的“坐骨神经 痛”(腰痛、腿痛、麻木感)、 神经性间歇跛行,并在反复加 重、改善过程中缓慢进展。但 并无椎间盘脱出样剧烈的神经 刺激或去神经症状,也没有像 脊椎转移癌及化脓性脊椎炎时 安静状态下的剧烈疼痛。
腰椎管狭窄症(讲课分享)课件

• 回答:预防腰椎管狭窄症的发生主要从改善生活习惯和加强 腰部肌肉锻炼两方面入手。具体措施包括保持正确的坐姿、 避免长时间久坐、适量运动等。此外,控制体重、戒烟限酒 等也有助于降低腰椎管狭窄症的发生风险。对于已经出现症 状的患者,应及时就医并遵循医生的治疗建议,以避免病情 加重。
2023
REPORTING
2023
REPORTING
腰椎管狭窄症(讲课分 享)课件
• 腰椎管狭窄症概述 • 腰椎管狭窄症的预防
2023
PART 01
腰椎管狭窄症概述
REPORTING
定义与分类
定义
腰椎管狭窄症是由于腰椎管内径 变小,导致马尾神经和神经根受 压,引发一系列症状的疾病。
分类
根据病因,腰椎管狭窄症可分为 先天性、发育性及后天获得性三 种类型。
睡觉时选择硬床垫,保持身体平直,避免长时间侧卧或俯卧。
加强腰背肌锻炼
仰卧起坐
01
仰卧位,双手交叉放于胸前,慢慢抬起上半身,尽量达到最大
角度,然后慢慢放下,重复多次。
平板支撑
02
俯卧位,双肘弯曲支撑地面,肩膀和肘关节垂直地面,保持身
体平直,坚持一段时间。
倒走
03
选择平坦的地面,倒走一定的距离,注意保持身体平衡和步态
病因与病理
病因
腰椎管狭窄症的病因主要包括腰椎间 盘退行性变、骨质增生、腰椎滑脱等。
病理
腰椎管狭窄症的病理过程涉及椎间盘 退行性变、韧带肥厚、骨质增生等, 导致腰椎管内径减小,压迫神经根和 马尾神经。
症状与表 现
症状
腰椎管狭窄症的症状主要包括腰痛、下肢麻木、无力、间歇 性跛行等。
表现
腰椎管狭窄症患者在行走或长时间站立后,常出现下肢疼痛、 麻木和无力感,休息后可缓解。严重时可出现大小便失禁和 鞍区感觉障碍。
2023
REPORTING
2023
REPORTING
腰椎管狭窄症(讲课分 享)课件
• 腰椎管狭窄症概述 • 腰椎管狭窄症的预防
2023
PART 01
腰椎管狭窄症概述
REPORTING
定义与分类
定义
腰椎管狭窄症是由于腰椎管内径 变小,导致马尾神经和神经根受 压,引发一系列症状的疾病。
分类
根据病因,腰椎管狭窄症可分为 先天性、发育性及后天获得性三 种类型。
睡觉时选择硬床垫,保持身体平直,避免长时间侧卧或俯卧。
加强腰背肌锻炼
仰卧起坐
01
仰卧位,双手交叉放于胸前,慢慢抬起上半身,尽量达到最大
角度,然后慢慢放下,重复多次。
平板支撑
02
俯卧位,双肘弯曲支撑地面,肩膀和肘关节垂直地面,保持身
体平直,坚持一段时间。
倒走
03
选择平坦的地面,倒走一定的距离,注意保持身体平衡和步态
病因与病理
病因
腰椎管狭窄症的病因主要包括腰椎间 盘退行性变、骨质增生、腰椎滑脱等。
病理
腰椎管狭窄症的病理过程涉及椎间盘 退行性变、韧带肥厚、骨质增生等, 导致腰椎管内径减小,压迫神经根和 马尾神经。
症状与表 现
症状
腰椎管狭窄症的症状主要包括腰痛、下肢麻木、无力、间歇 性跛行等。
表现
腰椎管狭窄症患者在行走或长时间站立后,常出现下肢疼痛、 麻木和无力感,休息后可缓解。严重时可出现大小便失禁和 鞍区感觉障碍。
腰椎管狭窄症PPT课件

患者主要症状是长期反复的腰痛、 腿痛和间歇性跛行
疼痛性质为酸痛或灼痛,有的可放 射到大腿外侧或前方等处,多为双侧, 可左、右腿交替出现症状
12
【诊查要点】
1、发病一般为中年以上人群为主
2、症状及体征:缓发性、持续性的下腰和腿痛,间 歇性跛行,腰部过伸行动受限,背伸试验阳性,部 分患者可出现下肢肌肉萎缩,以胫前肌及拇伸肌最 明显,足趾背伸无力。小腿外侧痛觉减退或消失, 跟腱反射减弱或消失。直腿抬高试验可出现阳性。 部分患者可没有任何阳性体征,其症状和体征不一 致是本病的特点之一。
15
大多数腰椎管狭窄症患者都有下腰痛的病 史或伴有下腰痛。疼痛一般比较轻微,卧 床休息则减轻或消失,腰前屈不受限制, 后伸活动往往受限。
2019/11/16
16
腰椎管狭窄症可导致马尾神经受压迫, 出现马鞍区的症状与体征以及括约肌 的症状,严重时可出现大小便及性生 活障碍症状
2019/11/16
14
表现:病人直立或行走时,下肢发生逐渐加重的 疼痛、麻木、沉重感、乏力等不同的感觉,以致 于不得不改变姿势或停止行走,蹲下或休息片刻 后症状可减轻或消失,继续站立或行走,症状再 次出现而被迫再次休息。因反复行走与休息,其 行走的距离则逐渐缩短。在爬山、骑自行车时, 可不出现间歇性跛行。
2019/11/16
17
部分患者可出现下肢肌肉萎缩,以胫前肌明显, 肢体痛觉减退,膝或跟腱反射减弱
腰后伸试验:病人背向医生站立,髋膝伸直,做 腰背后伸,检查需扶住病人背部,协助其维持后伸, 在站立时无症状,后伸10-20秒,出现一侧或双侧 下肢酸麻者,为阳性。主要是腰后伸,黄韧带向内 挤,椎管进一步变小所致。
2019/11/16
3
疼痛性质为酸痛或灼痛,有的可放 射到大腿外侧或前方等处,多为双侧, 可左、右腿交替出现症状
12
【诊查要点】
1、发病一般为中年以上人群为主
2、症状及体征:缓发性、持续性的下腰和腿痛,间 歇性跛行,腰部过伸行动受限,背伸试验阳性,部 分患者可出现下肢肌肉萎缩,以胫前肌及拇伸肌最 明显,足趾背伸无力。小腿外侧痛觉减退或消失, 跟腱反射减弱或消失。直腿抬高试验可出现阳性。 部分患者可没有任何阳性体征,其症状和体征不一 致是本病的特点之一。
15
大多数腰椎管狭窄症患者都有下腰痛的病 史或伴有下腰痛。疼痛一般比较轻微,卧 床休息则减轻或消失,腰前屈不受限制, 后伸活动往往受限。
2019/11/16
16
腰椎管狭窄症可导致马尾神经受压迫, 出现马鞍区的症状与体征以及括约肌 的症状,严重时可出现大小便及性生 活障碍症状
2019/11/16
14
表现:病人直立或行走时,下肢发生逐渐加重的 疼痛、麻木、沉重感、乏力等不同的感觉,以致 于不得不改变姿势或停止行走,蹲下或休息片刻 后症状可减轻或消失,继续站立或行走,症状再 次出现而被迫再次休息。因反复行走与休息,其 行走的距离则逐渐缩短。在爬山、骑自行车时, 可不出现间歇性跛行。
2019/11/16
17
部分患者可出现下肢肌肉萎缩,以胫前肌明显, 肢体痛觉减退,膝或跟腱反射减弱
腰后伸试验:病人背向医生站立,髋膝伸直,做 腰背后伸,检查需扶住病人背部,协助其维持后伸, 在站立时无症状,后伸10-20秒,出现一侧或双侧 下肢酸麻者,为阳性。主要是腰后伸,黄韧带向内 挤,椎管进一步变小所致。
2019/11/16
3
腰椎管狭窄症ppt课件

影像学检查- X线平片
• X线平片检查 在CT与MRI尚未问世或普及 应用前,摄取腰椎正位片与侧位x线片进行椎 管径的测近年研究表明,引起硬膜囊矢 状径变形的主要因素为椎管前壁椎间盘突出或 膨出和后侧壁黄韧带、椎板的增生。但以往多 将注意力放在寻找椎管前壁的问题上,忽视后 侧壁存在的病变
椎管横径与矢径关系
• 腰椎椎管有2个径值:矢状径与横径
• 椎管狭窄:横径小于18mm,矢状径小于
13mm。矢状径数值10一12mm为相对狭
窄。如小于10mm为绝对狭窄
腰椎椎孔横径及矢状径 (单位:mm)
腰骶神经根管
• 神经根自硬脊膜囊发出.斜向外下,直至出椎间 孔外口所路经的管道 • 分为入口,中间和出口三个区 • 入口区 神经根自离开硬膜囊至峡部的上缘区域: 盘黄间隙 • 中间区 相当于椎弓峡部区,为真骨性区:骨性侧 稳窝 • 出口区 椎间孔 • 骶1神经根平均长度为3.5cm,腰53cm,腰42.5cm; 腰3平面以上几乎不存有神经根管
腰椎管狭窄症
概
念
• 腰椎管狭窄症(LSS)是一种临床综合征,
除导致椎管狭窄的各种独立的临床疾病
以外,任何原因引起的椎管、神经根管、
椎间孔等的任何形式的狭窄,并引起马
尾神经或神经根受压迫,应统称为腰椎
管狭窄症。
疾病背景
•
• • •
1803年,法国解剖学家Antoine Portal观察到 椎管狭窄 1949年荷兰神经外科医生verbiest采用 ‘stenosis”以描述这种狭窄。主张设立X线 片椎管径线测量值以确立椎管狭窄的诊断 1972年Epstein认为椎管狭窄可由发育性或退 变性造成,后者为临床所常见 1976年Arnoldi提出了腰椎管狭窄症的定义和 分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手术治疗
手术方法是减压术,或同时行减压、融 合术,有时加固定的稳定手术。复杂的 腰椎管狭窄症:系除有腰椎管狭窄症状 之外,尚伴有腰椎退变性侧弯、伴有椎 间不稳定、退变性滑脱、椎间孔狭窄等 ,比较复杂,需要综合对症处理。
保守治疗
1.理筋手法 2.药物治疗 3.练功活动
理筋手法
一般可采用揉、滚、点压、提拿等手法 。配合斜板法,以舒筋活络、疏散淤血 、松解粘连,是症状得以缓解或消失。 手法宜轻柔,禁止使用强烈的旋转手法 、以防病情加重。
? 寒冷、潮湿季节时应注意保暖,避免劳 累诱发本病的复发。
? 张某,男, 50岁,出租车司机,反复腰背及双 小腿酸 8年,近年来自觉少气乏力,畏寒怕冷
,腰腿部不适加重,行走后出现腰腿疼痛及麻 木无力感,甚至不能行走,下蹲休息后可缓解 ,继续行走则症状又现,无二便功能障碍,至 医院就诊。查体:腰部活动度:前屈 90度,后 仰0度,右侧弯 30度,左侧弯 30度,左右旋转 30°。腰部各棘突及棘旁压痛,叩击痛不明显 ,无放射痛,双侧胫前肌,伸踇肌肌力 4级, 余各肌肉肌力正常,双侧直腿抬高 90度,足背
腰椎管狭窄症
定义
? 腰椎管狭窄症是由于黄韧带 肥厚增生、小关节增生内聚、 椎间盘膨隆突出、骨性退变 导致的腰椎中央管、神经根 管或侧隐窝狭窄引起其中内 容物——马尾、神经根受压 而出现相应的神经功能障碍。
? 在临床上,腰椎管狭窄症是 引起腰痛或腰腿痛最常见的 疾病之一。
病因
? 临床上更为多见的是后天获得性腰椎管狭窄症 ,多是由于腰椎的退行性变引起的,包括黄韧 带的肥厚与松弛、小关节和椎体后缘骨质的退 变增生肥大、椎间盘的突出与脱出等病理解剖 改变,在临床上分为椎管的中央狭窄、周边侧 隐窝狭窄、神经根管狭窄以及腰椎滑脱。
很多病人喜欢走路时往前倾,这是一种为减轻疼 痛的姿势性代偿,通过前倾,可以避免黄韧带折叠等 可使腰椎管狭窄加重的因素,使椎管容积相对增大, 受压迫的神经暂时得到减压,疼痛也能得到缓解。
临床表现
马尾神经综合征
当狭窄严重压迫马尾神经时,表现为会阴部麻木、刺 痛,大小便功能和性功能障碍等,严重影响生活质量 ,需要及早手术治疗。
诊断
? 1.主要症状为缓发性、持续性下腰和腿痛,间歇性跛行, 腰部过伸受限。
? 2.临床检查可见腰部后伸受限,背伸试验阳性,可引起 后背与小腿疼痛。
? 3.X线:显示椎体骨质增生,小关节突增生、肥大,椎 间隙狭窄,椎板增厚、密度增高,椎间孔前后径变小。
? 4.CT,MR:有助于明确诊断及量化标准。可显示椎体 后缘骨质增生呈骨唇或骨嵴,椎管矢径变小;关节突 关节可增生肥大向椎管内突出;椎管呈三叶形,中央 椎管,侧隐窝狭窄及黄韧带肥厚等。
鉴别诊断
? 腰椎间盘突出症 ? 腰椎关节突关节综合征 ? 血管闭塞性脉管炎
? 保守治疗 ? 手术治疗
治疗
手术治疗
如果保守治疗3个月无效,自觉症状明显 且持续性加重,影响正常生活和工作; 或出现明显的神经根痛和明确的神经功 能损害,尤其是严重的马尾神经损害; 以及进行性加重的腰椎滑脱、侧弯伴随 相应的临床症状出现,则需要进行手术 治疗。
动脉及胫后动脉搏动正常,生理反射存在,病 理反射未引出,舌淡,苔薄,脉沉细。
? 1. 该患者最可能的诊断是:
? A.腰椎间盘突出症 B.腰椎椎管狭窄症 C.慢性腰肌劳损 D.血管闭塞性脉管炎
? 2. 若患者出现足背动脉及胫后动脉搏动 消失,则应考虑合并以下何种疾病:
? A.腰椎间盘突出症 B.腰椎椎管狭窄症 C. 慢性腰肌劳损 D.血管闭塞性脉管炎
谢谢观看! 2020
药物治疗
中医认为本病主要是由于肾气亏虚,劳 损久伤,或外邪侵袭,以致风寒湿邪瘀 积不散所致。
中药治疗
肾阳虚 温补肾阳 右归丸,补肾壮筋汤 肾阴虚 滋补肾阴 左归丸,大补阴丸 外邪侵袭 祛寒除湿,温经通络 风湿盛 独活寄生汤 寒邪重 麻桂温经汤 湿邪重 加味术附汤 湿热腰痛 清热化湿 加味二妙汤
练功活动
? 其他如外伤、腰骶椎手术后产生的医源性因素 等也可引起椎管的狭窄。
腰背痛
临床表现
60%以上的患者伴有腰背痛,相对于椎间盘突出引
起的疼痛常常较轻微,并且有慢性加重的趋势,有些 患者不活动时出现疼痛,活动数小时后反而减轻,但 若活动过久反而可产生更加剧烈的疼痛。
临床表现间ຫໍສະໝຸດ 性跛行这是最具有特点的症状,行走数十米或百米即出 现下肢酸胀、乏力、疼痛甚至麻木、步态失稳,难以 继续行走。坐或下蹲休息后症状可缓解或消失,但继 续行走后又可重复上述表现。
? 腰腿痛症状减轻后,应积极进行腰背肌 的功能锻炼,可采用飞燕点水、五点支 撑练功,以增强腰部肌力;
? 练习行走、下坐、蹬空、侧卧外摆等动 作,以增强腿部肌力。
预防与调护
? 坚持健康检查。 ? 改正不良的姿势,注意保持正确的姿势,
克服不良的习惯。 ? 加强肌肉锻炼 强有力的背部肌肉,可防
止腰背部软组织损伤,腹肌和肋间肌锻 炼,可增加腹内压和胸内压,此有助于 减轻腰椎负荷。
? 3. 下列属于本病特征性症状: ? A.加强实验阳性 B.霍夫曼征阳性 C.研磨试
验阳性 D.间歇性跛行 ? 4. 下列不属于本病的病理机制是: ? A.肾虚不固 B.气滞血瘀 C.营卫不和 D.肝
郁气滞
? 5. 根据患者病情,应选用以下何种方剂加减化 裁:
? A.大补阴丸 B.补肾壮筋汤 C.独活寄生汤 D.伸筋活血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