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球运动发展概述
排球历史及发展

排球历史及发展排球,这项充满激情与活力的运动,自诞生之日起,便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无数热爱体育的人们。
追溯其历史,我们不禁为这项运动的发展与壮大而感慨万千。
排球起源于美国,最初被称为“Mintonette”。
1895年,美国马萨诸塞州的威廉·摩根为了满足中老年人在室内锻炼的需求,创造出了这项运动。
然而,在当时,排球并未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
1900年,排球传入欧洲,法国人将其更名为“Volley”,意为“空中球”。
随着国际交流的日益频繁,排球开始在世界范围内传播。
1925年,国际排球联合会(FIVB)成立,标志着排球运动正式步入国际舞台。
排球在我国的发展历程同样令人瞩目。
20世纪初,排球传入我国,最初在上海等地流行。
新中国成立后,排球运动得到了迅速发展。
1952年,我国首次参加世界排球锦标赛,以优异成绩跻身世界强队行列。
此后,排球在我国体育事业中占据重要地位,培养了一大批世界级排球运动员。
排球运动之所以能够迅速发展,离不开其独特的魅力。
首先,排球是一项团队协作的运动,它强调的是团队的力量。
在比赛中,队员们相互配合,共同拼搏,这种精神令人敬佩。
其次,排球具有很高的观赏性。
比赛过程中,球员们跳跃、扣杀、拦网,动作优美,充满激情,让人赏心悦目。
排球运动的发展历程中,涌现出了许多杰出的运动员和教练员。
如我国著名排球运动员郎平、张蓉芳等,他们为我国排球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
在国际赛场上,他们勇攀高峰,为祖国赢得了荣誉。
同时,排球运动也在不断改革与创新,如引入“三点制”规则,使得比赛更加激烈、精彩。
排球运动的发展离不开社会的关注与支持。
在我国,排球运动得到了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各级政府加大对排球运动的投入,提高运动员的待遇,为排球事业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此外,排球运动还积极融入校园,让学生们在锻炼身体的同时,培养团队协作精神。
展望未来,排球运动将继续在世界范围内蓬勃发展。
随着科技的进步,排球运动将更加注重技术、战术的运用。
排球的历史发展详细解读

排球的历史发展详细解读排球我们大家都见过,几乎也都玩过,它是常见的球类运动项目中的一种,排球场是长方形的,中间有高网隔着,双方比赛的时候,每方各有六个人在球场的一边,球员用手将球从网上空打来打去。
以下是小编为你整理的排球的历史发展介绍,希望能帮到你。
排球的历史发展这项运动源于美国。
1895年,美国马萨诸塞州(旧称麻省)霍利约克市,一位叫威廉·摩根的体育工作人员发明的。
初期,排球被称为Mintonette(小网子之意)。
1896年,霍尔斯泰德教授根据比赛特点,提议改为Volleyball(空中击球),即现代国际通用名称Volleyball(排球)。
当时的正式用球圆周为25~27英寸(约63.5~68.8厘米),重量为9~12盎司(约255~346克)。
现代国际比赛用球的材料和制作工艺有很大改变,但球的规格还和以前差不多。
起源排球(Volleyball)运动起源于美国。
1895年美国马萨诸塞州(旧称麻省)霍利约克市,一位叫威廉·G·摩根的体育工作人员发明的。
当时网球、篮球很盛行。
摩根先生认为篮球运动太激烈,而网球运动量又太小,他想寻求一种运动量适中,又富于趣味性,男女老少都适宜的室内娱乐性项目,就想把当时已广为流行的网球搬到室内,在篮球场上用手来打。
这种游戏开始时,他将网球网挂在篮球场上,用篮球隔网像打网球一样打来打去进行游戏。
但室内篮球场面积较小,排球容易出界,于是他作了某些改进:一、是把网球允许球落地后再回击的规则改为不许落地;二、是把改变排球外形,其圆周改为为25-27英寸,重量为225-340克。
三,篮球太大、太重,不能按预想的方式进行游戏,便改试用篮球胆。
而篮球胆又太轻,在空中飘忽不定。
玩起来不方便,难于控制。
但因经过试用效果很好,就决定采用这种球。
国际标准用球虽历经百年,进行了千百次的改进,但球的规格和第一代的球几乎差不多。
六年级体育课件 - 排球运动概述全国通用

排排球运动世界大赛简介
世界锦标赛 世界杯赛 奥运会排球赛 世界沙滩排球锦标(巡回)赛 残疾人奥运会排球赛
排 始于1895年 球 创始人:威廉·莫根 运 1896年美国开始有排球比赛 动 的 起 源
排 排球运动在美国问世后,由美国传教士 和驻外国的军官、士兵带到了世界各地。
球 传入亚洲: 1900年排球传入印度,1905 运 年传入中国、日本和菲律宾等国。
2、解放后的我国排球运动开展情况
我 第一阶段 1950—1952继承学习与推广 阶 国段 排 特点:主要是学习六人排球打法和东欧诸 球 国家的高举高打强攻的战术打法,在全国 运 内推广六人制排球。 动 第二阶段 1953—1959发展与提高阶段 的 特点:学习国外的先进经验和发扬自己
的快速多变的打法风格,排球技术战术水
动 一种球类运动项目。英文名称为 的 “Volleyball”,中文名称为排球,这是
因为场上队员按排站位,故称之为排
概 球。
念
排 形式的多样性和广泛的群众性 球 排球比赛形式多样,场地设备简单,规则
易掌握,参加人数可多可少,运动量可大
运 可小,适合不同阶层、年龄、性别、体质 和训练程度的人在不同环境条件下进行活
立大会,标志了排球从娱乐性时代进入
动 了竞技时代。 的 (三)现代排球 发 1.全攻全守排球 展 2.排球的社会化、商业化和职业化。
1.采用“六人制排球”前的我国排球运
我动 国 排球运动1905传入我国后,首先在广州、 排 香港的几所中学中开展. 球 1913年我国首次参加了菲律宾举行的第
1届远东运动会的排球比赛,
球“五连冠”的新记录。我国女排的“全攻全守”
球 打法成为世界学习的典范。 我国男排大胆创新了“前飞”“背飞”“拉
排球的发展历程

排球的发展历程排球是一项非常受欢迎的团队运动项目,它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
以下是排球发展的主要里程碑。
排球最早起源于美国,它起初被称为“室内网球”,是由威廉·摩根于1895年创立的。
这项新的室内运动活动旨在提供一种可以供年龄较大的人参与的运动方式。
最初的排球比赛是在室内进行的,并没有统一的规则,只有两支队伍用手拍打皮球来传递。
只有在球场之间才允许球托和接发球动作,两边的区域只允许发起进攻动作。
1900年,排球传入中国,初期由部分大城市的教育机构推广,中国的排球水平逐渐提高。
1910年,第一支中国排球队正式成立,他们参加了第一届中国地区排球锦标赛。
1916年,国际排球联合会(FIVB)成立,这标志着排球开始迈向国际化发展。
FIVB创始会员国有比利时、荷兰、法国、葡萄牙和美国。
20世纪20年代初,排球开始在亚洲其他国家流行起来,尤其是在日本。
1932年,亚洲首届排球锦标赛在日本被举行,此后亚洲各国纷纷开始成立本国的排球协会和队伍。
在20世纪40年代和50年代,排球在国际上得到广泛的认可。
1952年,排球首次成为奥运会比赛项目,并在奥运会上比赛。
20世纪60年代和70年代,排球的比赛规则和技巧不断完善,逐渐形成现代排球的基本规则。
此时,排球的国际比赛水平也越来越高。
1984年,排球再次登上奥运会的舞台,成为正式的奥运会比赛项目。
从此以后,排球的受欢迎程度和影响力不断扩大。
21世纪初,排球的比赛规则再次进行了调整,引入了“每局25分”的制度,使得比赛更加紧凑和激烈。
此后,排球在各大洲和国际赛事中继续取得巨大的成功。
如今,排球已经成为世界范围内最受欢迎的团队运动之一,每年都有许多国际排球比赛和锦标赛举行。
除了奥运会,还有世界杯、世界锦标赛、联合会杯等重要赛事。
排球的发展历程充满了不断努力、创新和进步的足迹。
它不仅提供了一个团队合作和协作的平台,也成为了千百万人们热爱和参与的体育项目。
无论是在职业比赛还是业余活动中,排球都能够带来无尽的乐趣和激情。
排球运动简介

(1) 单循环制的轮次和场次的计
算方法:
轮次: 参赛队数为单数时轮次
等于队数。
参赛队数为双数时轮次等
于队数减1。
队数(队数–1)
场数:
2
(2)a、单循环制的编排方法(双数):
第一轮 1——6 2——5 3——4
二传
攻手 攻手
攻手 二传 二传
“三三”配备 备
二传 攻手 攻手
二传 攻手 攻手
二传 攻手 攻手
攻手 攻手 攻手
“二四”配备
“五一”配
(2)、一攻战术 接发球进攻也称为第一次进攻,简称“一攻”。
就是接起对方发来的球,并力争垫到预定的位置,组 成各种进攻战术。
接发球进攻战术形式有四种:
“中一二”、“边一二”、“插上”、“两次球”。
(2)移动:在排球比赛中,很多 动作都要在移动后方能完成。移 动的目的是为了接近球,保持正 确的接球位置,保证用合理的技 术动作去接球,从而组成有效的 攻防战术。要达到这个要求,必 须掌握多种移动方法。
根据来球的不同情况,移动
的步法基本上有并步法、跨步法、 交叉步法、滑步法和跑步法等。
2、发球
发球在排球比赛中是进攻手段之 一。有威力的发球可以直接得分, 或者造成破坏对方的进攻战术,为 本队防守反击创造有利的条件。相 反,如果发球不好,就可能使自己 处于被动的局面。
随着运动技术水平与战术的发展,以后 逐渐改变为12人制,9人制,直至50年代才改 为6人制,场地也相应缩小。
1913年,第一届“远东运动会”时,排球 被正式列入竞赛项目,当时实行的是9人制比 赛。
1947年,国际排球联合会在巴黎成立, 并统一了竞赛规则,排球运动随之成为一项世
目前的世界性排球比赛有:
排球的发展史总结报告

排球的发展史总结报告排球是一项广受欢迎的球类运动,于19世纪末期在美国发源,经过多年的发展和推广,逐渐成为一项世界性的运动项目。
本文将对排球的发展史进行总结和分析。
1. 起源和发展初期排球起源于1895年美国麻省斯普林菲尔德的一所体育学校,由威廉·根德根创造并命名为"Mintonette"。
最初的排球规则相对简单,当时并没有特定的比赛场地和装备。
随着这项运动的逐渐流行,人们开始意识到需要规范化和标准化发展。
2. 规则的制定和国际化1900年,威廉·根德根改名为排球,并制定了一套比赛规则。
1907年,第一本排球规则手册发布。
随着规则的制定和传播,排球运动开始在美国高校和其他地区的体育场馆中广泛开展。
20世纪初,排球开始进入国际竞技舞台。
1912年,由美国、加拿大、古巴和巴西组成的国际排球委员会成立,以促进排球在国际上的发展。
1928年,国际排球联合会(FIVB)成立,制定国际性的比赛规则和纪律。
随后,排球开始在奥运会等国际比赛中得到认可和推广。
3. 技术和装备的改进随着排球运动的不断发展,运动员们开始探索更高水平的技术和战术。
传统的进攻技巧逐渐演变为更加多样和精细的拦网、扣球和传球技术。
人们还发展了更加轻便和适合比赛的排球装备,例如专业排球鞋、护膝、护踝等。
4. 排球运动的普及和推广排球运动逐渐在世界各地获得认可和推广。
各国纷纷成立排球协会,开展青少年和业余选手的培训计划。
排球比赛在学校、社区和专业联赛中得到广泛开展。
更多国家和地区的人们开始热衷于参与排球运动,从而促进了排球项目的进一步发展。
5. 排球在奥林匹克运动会中的地位排球于1964年首次成为奥林匹克运动会正式比赛项目,并分为室内排球和沙滩排球两大类别。
排球比赛项目在奥运会上备受关注,吸引了众多观众和媒体的关注。
排球运动员们通过奥运会向全世界展示了他们的才华和技巧,将这项运动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
综上所述,排球作为一项富有挑战性和观赏性的运动项目,在近百年的发展过程中取得了巨大的进步和成就。
排球发展概况

排球运动简介排球比赛是两队各6名队员在长18米、宽9米的场地上进性集体的攻防对抗,比赛场地由一条中线分为两个均等的场区,中线上空架有一定高度球网,比赛的目的是队员根据规则的规定,将球击过球网,落在对方场区的地面上。
一、排球运动的起源与传播1895年美国人威廉·摩根首创了排球运动。
1896年美国开始有了排球比赛。
最初的排球比赛没有人数规定,可在赛前由双方临时商定,原则上只要双方人数相等就行。
排球运动在美国问世以后,由美国的传教士和参加战争的美国军官和士兵带到了世界各地。
由于排球运动传入的时间及采用的规则不同,世界各国开展状况不同,因而世界各地排球技术水平的发展很不平衡。
1900年首先传入加拿大,1965年传入古巴,1912年传入乌拉圭,1914年传入墨西哥,传入亚洲的时间是1900年左右,首先传入日本,1910年传入菲律宾。
排球传入欧洲的时间稍晚,于1917年传入法国,以后才传入苏联、捷克斯洛伐克,波兰等东欧诸国。
二、我国排球运动发展概况(一)我国正式采用6人制以前排球运动发展概况体育历史学家一致公认排球是1905年传入我国的。
1913年2 月在马尼拉举行的第一届东远会上,东道主临时决定增设排球比赛,但报名者只有东道主一家。
为了完成计划,执意邀请中国队参加。
中国队在毫无准备的情况下,从田径和足球队员中挑选出队员组成排球队。
在听取了东道主介绍比赛方法和规则之后就上场比赛。
第一届远东会后,参加比赛归来的广东选手就在广州加以推广。
我国女子排球是1921年在广东省运动会上开始的。
排球运动传入我国后,经历了16 人制,12 人制,9人制和6 人制的演变过程:1905年到1919年我国排球比赛采用16 人制。
16名队员分成4排,每排4人,位置固定不轮转,当时水平很低,打法也比较简单。
后来,双方从托来托去发展到由前两排中间的队员打高远球进攻,但尚未出现拦网技术。
1919年到1927年采用12 人制。
12名队员分为3排,每排4人,位置固定不轮换。
排球运动的起源和发展

正面双手垫球
▪ 5·用力 垫球时,根据来球力量、速度和垫击的距离,掌握好 手臂迎击球的用力和缓冲动作。如来球力量小,速度慢或垫 击球的距离较远时,垫击用力大些,必须加大抬臂击球动作, 来增加球的反弹力;如来球力量较大或垫击球距离较近,垫 击时,可用力小些,靠球的反弹力量将球垫起;如来球力量 很大,为了缓冲来球力量,垫击时,身体和手臂都需作顺势 后撤动作,使球平稳垫出。
正面双手传球
▪ 3.手型及触球部位传球时,手型应该是手腕后仰, 两手指自然张开,围成半球形,拇指尖相对成近似 “一”字型。传球时,以拇指的指腹或内侧触及球 的下部或后中下部;食指全部和中指的二、三指节 触及球的后上部,无名指和小指触及球的两侧。当 手指触及球时,以两手的拇指、食指、中指随来球 的压力,无名指和小指在球两侧协助控制传球方向。
▪ 80年代,我国女排坚持高标准、严要求的训练,树立良好 的训练作风和团结拼搏的精神。在技术全面的基础上,坚持 和发展了我国快速多变的进攻战术和全攻全守的先进打法。 在1981年第3届世界杯赛中,一战七胜,首次荣获世界冠军。 之后,又连续在1982年第9届世界锦标赛、1984年第23届奥 运会、1985年第4届世界杯赛、1986年第10届世界锦标赛夺 取桂冠,赢得了世界女排“五连冠”的殊荣,多次为祖国争 取了荣誉。
▪ 3.挥臂击球以右脚蹬地,右臂伸直,以肩为轴,由 体后下方向腹前挥臂摆,身体重心随之前移,在体 前右侧以全掌或掌根击球的后下方。击球后,迅速 进场比赛。
正面上手发球
▪ 1.准备姿势发球队员面对球网,两脚前后自然开立, 左脚在前,右脚在后,左手持球在腹前。
▪ 2.抛球抬臂左手将球平稳抛至右肩前上方,离身体 水平距离约 30cm左右,高度约1m左右。在抛球同 时,右臂屈肘抬起并后引,肘关节约与肩部齐平, 手掌自然张开,呈勺形,上体稍向右侧转动,抬头、 挺胸、展腹、身体重心移至右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