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栓塞应急预案43980

合集下载

突发肺栓塞应急预案

突发肺栓塞应急预案

一、背景肺栓塞(PE)是一种严重的循环系统疾病,是指肺动脉或其分支因血栓或其他物质阻塞而引起的疾病。

肺栓塞的发病急、病情危重,如不及时救治,可危及患者生命。

为提高突发肺栓塞的救治能力,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特制定本应急预案。

二、组织机构1. 成立突发肺栓塞应急指挥部,负责组织、协调、指挥突发肺栓塞的应急工作。

2. 应急指挥部下设以下工作组:(1)医疗救治组:负责组织、协调、指导医疗机构开展肺栓塞救治工作。

(2)转运保障组:负责组织协调救护车、直升机等转运工具,确保患者得到及时转运。

(3)信息联络组:负责收集、汇总、上报突发肺栓塞相关信息,确保信息畅通。

(4)宣传培训组:负责开展肺栓塞健康教育、宣传培训工作,提高公众对肺栓塞的认识。

三、预警与监测1. 建立肺栓塞预警系统,对高危人群进行定期筛查。

2. 各级医疗机构应加强对肺栓塞的监测,及时发现疑似病例。

3. 对疑似肺栓塞患者,应立即进行相关检查,明确诊断。

四、应急响应1. 级别划分根据肺栓塞的病情严重程度,将应急响应分为四个级别:(1)特别重大(I级):病情危重,需紧急救治。

(2)重大(II级):病情较重,需及时救治。

(3)较大(III级):病情一般,需积极救治。

(4)一般(IV级):病情轻微,需关注病情变化。

2. 响应程序(1)发现疑似肺栓塞病例后,立即启动应急预案。

(2)医疗救治组组织专家会诊,确定病情级别。

(3)根据病情级别,启动相应级别的应急响应。

(4)应急指挥部组织各工作组开展应急救治工作。

3. 应急措施(1)医疗救治组①组织专家会诊,明确诊断,制定治疗方案。

②确保救治设施设备齐全,确保救治药品充足。

③加强医护人员培训,提高救治能力。

(2)转运保障组①组织救护车、直升机等转运工具,确保患者得到及时转运。

②制定转运路线,确保转运安全。

③加强与医疗机构的沟通,确保患者得到有效救治。

(3)信息联络组①收集、汇总、上报突发肺栓塞相关信息。

②确保信息畅通,为应急指挥部提供决策依据。

肺栓塞应急预案和模拟演练指南

肺栓塞应急预案和模拟演练指南

肺栓塞应急预案和模拟演练指南1. 应急预案1.1 目的制定本预案旨在为肺栓塞的紧急诊断和治疗提供快速、有效的应对措施,以降低患者病死率和并发症发生率,保障患者生命安全。

1.2 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本医院所有科室及医护人员在临床实践中遇到的肺栓塞紧急情况。

1.3 应急预案流程1. 早期识别:医护人员应熟悉肺栓塞的临床表现,如突发胸痛、呼吸困难、咳嗽、咯血、烦躁不安、血压下降等,以便早期发现。

2. 紧急评估:一旦疑似肺栓塞,应立即进行心电图、血氧饱和度、动脉血气分析、D-二聚体等检查,评估病情严重程度。

3. 启动紧急救治程序:根据诊断结果,立即启动紧急救治程序,通知相关科室,准备必要的设备和药物。

4. 抗凝治疗:一旦确诊肺栓塞,应立即开始抗凝治疗,如低分子肝素、普通肝素或磺达肝癸钠等。

5. 溶栓治疗:对大面积肺栓塞患者,在充分评估风险和收益后,可考虑溶栓治疗,如尿激酶、链激酶等。

6. 进一步评估和治疗:根据病情变化,进行血常规、凝血功能、心脏超声等检查,评估治疗效果,调整治疗方案。

7. 病情监测: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呼吸状况、血氧饱和度等,及时发现并处理并发症。

8. 康复治疗:患者病情稳定后,进行康复治疗,如呼吸康复、运动康复等,预防再次发生肺栓塞。

2. 模拟演练指南2.1 演练目标提高医护人员对肺栓塞的早期识别、紧急评估和救治能力,确保肺栓塞患者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

2.2 演练内容1. 模拟病例选择:选择具有代表性的肺栓塞病例,包括典型和罕见临床表现。

2. 演练场景设置:模拟实际工作环境,如急诊科、病房等,确保演练场景的真实性。

3. 演练流程:按照应急预案流程进行,包括早期识别、紧急评估、启动紧急救治程序、抗凝治疗、溶栓治疗等。

4. 评估和反馈:对演练过程进行评估,包括病情判断、救治措施、团队协作等方面,及时给予反馈,提高救治能力。

5. 定期演练:定期组织模拟演练,至少每半年一次,确保医护人员对肺栓塞救治流程的熟悉程度。

肺血栓应急预案

肺血栓应急预案

一、背景及目的急性肺栓塞(APE)是一种严重威胁患者生命的疾病,其发病急、病情危重,具有很高的病死率。

为提高我院对急性肺栓塞的救治能力,保障患者生命安全,特制定本应急预案。

二、应急预案组织架构1.成立急性肺栓塞救治领导小组,负责全院急性肺栓塞的救治工作。

2.设立急性肺栓塞救治小组,负责具体救治工作,包括医生、护士、影像科、检验科等相关部门。

3.设立急性肺栓塞救治办公室,负责协调各部门工作,制定和实施救治方案。

三、应急预案流程1.发现疑似病例(1)医护人员在接诊过程中,如发现患者有突发呼吸困难、胸痛、咯血等症状,应立即怀疑急性肺栓塞。

(2)疑似病例应立即报告救治领导小组,启动应急预案。

2.救治小组紧急响应(1)救治领导小组接到报告后,立即组织救治小组开展救治工作。

(2)救治小组迅速对患者进行初步评估,包括病史、体征、影像学检查等。

3.救治措施(1)保持患者呼吸道通畅,给予吸氧。

(2)建立静脉通道,给予液体复苏。

(3)根据病情,给予抗凝治疗、溶栓治疗、抗血小板聚集治疗等。

(4)密切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包括心率、血压、血氧饱和度等。

4.紧急转运(1)如患者病情危重,需紧急转运至上级医院。

(2)转运过程中,医护人员应密切观察患者病情,确保安全。

5.后续治疗(1)患者病情稳定后,根据病情制定后续治疗方案。

(2)定期复查,评估治疗效果。

四、应急预案培训1.定期对医护人员进行急性肺栓塞救治知识培训,提高救治能力。

2.开展应急演练,检验应急预案的有效性。

3.组织医护人员学习相关法律法规,提高救治意识。

五、应急预案的完善1.根据实际情况,不断完善应急预案,提高救治水平。

2.定期评估应急预案实施效果,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3.加强与上级医院的沟通与合作,提高救治成功率。

六、总结急性肺栓塞是一种严重威胁患者生命的疾病,我院将高度重视急性肺栓塞的救治工作,严格执行本应急预案,提高救治能力,保障患者生命安全。

肺栓塞的应急预案及处理流程

肺栓塞的应急预案及处理流程

一、概述肺栓塞(Pulmonary Embolism,PE)是指各种栓子阻塞肺动脉及其分支,导致肺循环障碍的临床综合征。

病情危急,如不及时处理,可危及生命。

为提高医护人员对肺栓塞的应急处置能力,保障患者生命安全,特制定本应急预案。

二、应急预案组织架构1. 院长为应急指挥部总指挥,负责全面领导、协调、指挥肺栓塞的应急处置工作。

2. 设立应急指挥部,下设医疗救治组、护理组、药品及物资保障组、信息宣传组、后勤保障组等。

三、应急预案处理流程1. 发现症状(1)医护人员应提高对肺栓塞的警惕性,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及时发现疑似肺栓塞患者。

(2)患者出现呼吸困难、胸痛、晕厥、咳嗽、咯血等症状时,应立即报告上级医师。

2. 确诊(1)对患者进行详细的病史询问、体格检查和必要的辅助检查,如心电图、CT肺动脉造影(CTPA)等。

(2)根据检查结果,确诊为肺栓塞。

3. 处理(1)立即给予患者吸氧,保持呼吸道通畅。

(2)遵医嘱给予止痛、镇静等对症治疗。

(3)根据病情,给予溶栓、抗凝、抗血小板聚集等治疗。

4. 生命体征监测(1)密切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如心率、血压、呼吸、血氧饱和度等。

(2)发现异常情况,立即报告上级医师并采取相应措施。

5. 心理护理(1)关心患者心理状态,给予心理支持和安慰。

(2)指导患者进行呼吸、放松训练,减轻焦虑情绪。

6. 严密观察病情变化(1)定时观察患者症状、体征,评估病情变化。

(2)如出现病情恶化,立即报告上级医师并采取相应措施。

7. 信息上报(1)及时向上级主管部门报告肺栓塞患者情况。

(2)做好病例资料收集、整理、归档工作。

四、应急演练1. 定期组织应急演练,提高医护人员对肺栓塞的应急处置能力。

2. 演练内容包括:病情报告、诊断、处理、生命体征监测、心理护理、信息上报等。

3. 演练结束后,总结经验教训,完善应急预案。

五、总结肺栓塞是一种危及生命的疾病,医护人员应提高警惕,熟练掌握应急预案及处理流程,确保患者得到及时、有效的救治。

肺栓塞的急救护理应急预案

肺栓塞的急救护理应急预案

肺栓塞的急救护理应急预案
1. 确认症状:肺栓塞常表现为突发性胸闷、呼吸困难、剧烈胸
痛和咳嗽咯血等症状。

一旦出现这些症状,立即将患者安置在安静
且舒适的位置上,以便进行急救。

2. 寻求专业医疗帮助:立即拨打急救电话,并向医务人员描述
患者的症状和情况。

及时通知医生有助于准备抗凝治疗,并且提高
了患者的生存机会。

3. 获取急救设备:寻找附近的急救设备箱,以备使用。

如果设
备包含自动体外心脏去颤器(AED),按照说明使用。

4. 保持患者稳定:确保患者的呼吸道通畅,并保持呼吸和血液
循环的稳定。

如果患者停止呼吸或心跳,立即进行心肺复苏。

5. 给予氧气:为患者提供纯氧气,帮助增加氧气的供应,以减
轻呼吸困难和缺氧症状。

使用面罩或鼻导管等合适的氧气给氧方法。

6. 协助医护人员:当医务人员到达现场时,提供准确的患者信息,并配合医生进行进一步的护理。

遵循专业医护人员的指导和建议,以确保患者得到最佳的护理。

7. 注意心理支持:肺栓塞对患者的身心造成重大影响,要给予患者和其家属适当的心理支持。

提供安慰和鼓励,帮助他们应对困难和恢复情绪的平衡。

请记住,肺栓塞是一种严重的疾病,应及时寻求医疗帮助。

以上的急救护理应急预案仅供参考,应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

及时而正确的急救措施可以挽救生命,故任何情况下都不应延迟寻求救援。

肺栓塞_应急预案

肺栓塞_应急预案

一、预案概述肺栓塞(PE)是一种严重的医疗紧急情况,可由各种原因引起,如血栓形成、脂肪栓塞等,导致肺循环障碍,严重影响患者生命安全。

为提高对肺栓塞的应急处置能力,保障患者生命安全,特制定本预案。

二、组织架构1. 成立肺栓塞应急小组,负责预案的组织实施和协调工作。

2. 应急小组由以下人员组成:(1)组长:医院院长或其授权代表;(2)副组长:医务科主任、护理部主任;(3)成员:呼吸内科、心血管内科、急诊科、重症医学科等相关科室负责人及医护人员。

三、应急预案1. 发现肺栓塞疑似病例,立即启动应急预案。

2. 立即通知医生、护士及相关科室人员,对患者进行紧急评估和救治。

3. 对患者进行以下紧急处理:(1)立即平卧,保持安静,减轻患者疼痛、焦虑和恐惧;(2)给予高流量吸氧(4~6L/min),必要时使用面罩;(3)建立静脉通道,及时采集检验样本;(4)根据患者病情,给予止痛、解除肺栓塞及冠状动脉反射性痉挛等治疗;(5)密切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包括心率、血压、呼吸、血氧饱和度等。

4. 对患者进行以下治疗:(1)溶栓治疗:根据患者病情,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溶栓治疗;(2)抗凝治疗:根据患者病情,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抗凝治疗;(3)其他治疗:根据患者病情,给予相应的支持治疗。

5. 加强对患者病情的监测,包括:(1)生命体征监测:心率、血压、呼吸、血氧饱和度等;(2)血液学指标监测:D-二聚体、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等;(3)影像学检查:胸部CT、超声心动图等。

6. 及时向上级主管部门报告肺栓塞病例,并做好相关资料收集和整理工作。

四、预案培训1. 定期对医护人员进行肺栓塞应急预案培训,提高应急处置能力;2. 组织应急演练,检验预案实施效果。

五、预案评估与改进1. 定期对预案实施情况进行评估,分析存在的问题,及时改进;2. 根据新情况、新问题,修订和完善预案。

六、附则1. 本预案自发布之日起实施;2. 本预案由医院应急小组负责解释。

肺栓塞_应急预案

肺栓塞_应急预案

一、背景肺栓塞是一种严重的临床急症,是指各种栓子阻塞肺动脉或其分支,导致肺循环和呼吸功能障碍。

其病情进展迅速,如未及时救治,可导致患者死亡。

为提高对肺栓塞的救治能力,确保患者生命安全,特制定本应急预案。

二、组织机构与职责1. 成立肺栓塞应急救治领导小组,负责应急救治工作的组织、协调和指挥。

2. 设立应急救治小组,负责现场救治、转运和后续治疗。

3. 各相关部门职责:(1)医务科:负责组织、协调医院内外的救治工作。

(2)护理部:负责护理人员的培训、调配和现场救治。

(3)药剂科:负责药品的采购、调配和供应。

(4)设备科:负责设备的维护、调配和供应。

(5)财务科:负责救治资金的筹措和拨付。

三、应急预案1. 病情评估(1)接诊后,迅速对患者进行病情评估,了解病史、症状、体征等。

(2)对疑似肺栓塞患者,立即启动应急预案。

2. 现场救治(1)立即给予患者高流量吸氧,维持氧饱和度在95%以上。

(2)根据患者病情,给予止痛、镇静、解痉等对症治疗。

(3)建立静脉通道,及时抄送检验样本。

(4)进行溶栓、抗凝治疗。

3. 转运(1)根据患者病情,选择合适的转运方式。

(2)确保患者安全转运,途中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4. 后续治疗(1)患者到达上级医院后,立即与上级医院沟通,了解患者病情及治疗方案。

(2)根据上级医院治疗方案,做好患者后续治疗工作。

5. 院内救治(1)加强病房护理,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

(2)做好病情记录,及时向上级医院反馈。

四、培训与演练1. 定期组织医务人员进行肺栓塞救治知识培训。

2. 定期开展肺栓塞应急救治演练,提高医务人员应对能力。

五、应急物资储备1. 保障应急救治药品、器械、设备等物资的储备。

2. 建立物资调配机制,确保应急救治工作的顺利进行。

六、总结与评估1. 对应急救治工作进行总结,分析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2. 对应急预案进行修订和完善,提高救治水平。

通过以上应急预案的实施,旨在提高我院对肺栓塞的救治能力,降低患者死亡率,保障患者生命安全。

2024年肺栓塞的应急预案

2024年肺栓塞的应急预案

肺栓塞的应急预案一、引言肺栓塞是一种严重的疾病,其发病急、进展快、死亡率高。

在应对肺栓塞的过程中,制定一套科学、合理的应急预案至关重要。

本预案旨在规范肺栓塞的应急处理流程,提高救治成功率,降低死亡率。

二、组织架构1.应急指挥部:由医院院长或业务副院长担任指挥长,负责协调各部门开展应急工作。

2.医疗救治组:由呼吸内科、心血管内科、急诊科、重症医学科等相关科室组成,负责肺栓塞患者的救治工作。

3.护理组:负责协助医疗救治组进行患者护理,确保救治工作的顺利进行。

4.后勤保障组:负责提供医疗设备、药品、交通工具等应急物资,确保救治工作的顺利进行。

5.宣传教育组:负责对内、外宣传肺栓塞防治知识,提高公众的自我防护意识。

三、预警机制1.监测预警:医院应建立健全肺栓塞监测预警系统,对高危人群进行定期筛查,早期发现肺栓塞患者。

2.信息报告:发现肺栓塞患者后,医务人员应立即报告应急指挥部,启动应急预案。

3.预警级别: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和患者数量,将预警分为四个级别,分别为蓝色(一般)、黄色(较重)、橙色(严重)和红色(特别严重)。

四、应急响应1.确诊肺栓塞患者后,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各部门按照职责分工迅速行动。

2.医疗救治组迅速评估患者病情,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开展救治工作。

3.护理组协助医疗救治组进行患者护理,确保救治工作的顺利进行。

4.后勤保障组提供医疗设备、药品、交通工具等应急物资,确保救治工作的顺利进行。

5.宣传教育组开展肺栓塞防治知识宣传,提高公众的自我防护意识。

五、应急结束1.当肺栓塞患者病情稳定,救治工作完成后,应急指挥部宣布应急结束。

2.各部门对本次应急工作进行总结,提出改进措施,完善应急预案。

3.医院恢复正常工作秩序,继续开展肺栓塞防治工作。

六、附则1.本预案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2.本预案由医院应急指挥部负责解释。

3.各部门应根据本预案制定实施细则,确保应急工作的顺利进行。

4.本预案应根据实际情况适时修订,以适应肺栓塞防治工作的需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预览:
2016-07-25 地点:抢救室培训方式
培训人赵雅菲记录人
参加人员责任护士、值班医生
培训内容肺栓塞应急预案及处理流程
培训目标做好护理人员的培训及演练,做到人人知晓应急预案及流程,确保患者生命安全,发生肺栓塞时能够得到积极有效的抢救。

演练场景及记录肺栓塞患者的急救处理
[流程]
发现患者病情变化→吸氧→通知医生→建立静脉通路→心电监护→观察生命体征及病情→告知家属→记录抢救过程
[(1)患者入院时情况:
患者:王小二男 58岁退休工人汉族已婚体重60Kg。

主诉:左下肢外伤疼痛肿胀半小时。

现病史:患者半小时前发生车祸致左下肢挤压伤,伤后立即出现左下肢疼痛肿胀,活动受限。

由我院120急诊入院,急诊行左膝及左侧胫腓骨X线检查,提示:左侧胫骨平台骨折。

急诊以“左小腿上段挤压伤,左侧胫骨平台骨折”收入院。

既往史:有高血压病史10年余,口服“硝苯地平缓释片”控制血压,血压控制情况不佳。

无“冠心病、糖尿病”病史,无传染病史,无手术史,药物过敏史。

个人史:吸烟30余年,20支/日。

体格检查:T:36.8℃,P:98次/分,R:22次/分,Bp:155/95mmHg。

神志清楚,表情痛苦,查体合作,左膝左下肢肿胀明显,皮下大片淤血,皮温稍高,左膝及左下肢活动障碍,左足背稍肿胀,左足背动脉搏动可触及,左足感觉未见明显异常,余未见明显异常。

辅助检查:左膝及左侧胫腓骨X线示:左侧胫骨平台粉碎性骨折。

诊断:左下肢挤压伤,左侧胫骨平台粉碎性骨折。

突发状况:患者今日入院第二天,早晨8:25在家属及管床护士(A)协助患者在床上大便时突然出现大汗淋漓,左侧胸痛,晕厥,呼吸困难,呼之不应。

立即通知值班医生。

初步考虑诊断为:下肢深静脉血栓脱落,肺栓塞,肺源性休克。

立即进入初步抢救:
(1)、处置流程:
①护士(A、B、C)协助患者取平卧位。

②管床医生下达抢救医嘱:(护士A)立即连接心电监护,持续心电监护,监测BP,P,R,SpQ2等。

心电图监护此时提示:
BP65/34mmHg,P0次/分,R0次/分,SpQ2 62%。

并立即连接吸氧导管,给予患者高流量吸氧、护士遵医嘱,给以普通鼻导管给氧,浓度4-6L/min。

同时嘱护士(C)给予开通三组静脉通道。

③值班医生立即给患者做体格检查示:患者意识丧失,呼之不应,唇发绀,呼吸微弱,双肺呼吸音微弱,心率0次/分,左下肢肿胀明显,皮下淤血,左足背稍肿胀,左足背动脉搏动可触及,左足感觉未见明显异常,余未见明显异常。

④即可行心肺复苏,并给予肾上腺素 1mg 静推。

即刻通知医院抢救小组,心电图室,麻醉科。

⑤08:30药物抢救:积极抗休克治疗:(1),补充血容量(复方氯化钠注射液
500ml)(第一组静脉通道);(2)升压,多巴胺200mg +0.9%NS/30ml,2ml/小时泵入,随血压情况调节(第二组静脉通道)。

(护士A)
⑥08:30麻醉科赶到病房。

立即行气管插管,并行呼吸气囊维持呼吸。

⑦08:45经过五个回合有效心肺复苏,患者意识恢复,心跳恢复,自主呼吸恢复。

目前心电图监护提示:BP78/44mmHg,P68次/分,R32次/分,SpQ2 78%。

⑧嘱护士(B)立即抽血急诊化验血常规、肝肾功、电解质、血糖,心梗三项、凝血四项,D-二聚体。

并立即通知心电图室急行床边心电图检查。

⑨医生向家属交代病情,下病危,沟通下一步治疗计划并签字告病危。

取得家属同意并进行下一步治疗计划。

(附病危通知书) (2)、08:45 初步诊断
床边心电图结果提示:V1-V3的T波倒置,ST段抬高,呈现SIQIIITIII征,肺型P 波。

结合患者病史及目前症状,床边心电图治疗初步诊断:下肢深静脉血栓脱落,肺栓塞,肺源性休克。

(2)、08:48 沟通病情
医生再次向患者交流病情,沟通治疗计划。

结合患者病情,目前可行溶栓治疗,再次向患者家属交代利弊,患者家属仍拒绝转上级医院治疗,要求在我院溶栓治疗,家属签字并表示同意承担相应不良后果和风险。

(附溶栓同意书)
(3)、08:53溶栓治疗:
①溶栓治疗:尿激酶:负荷量26万IU,静推10分钟,随后以13万IU/h维持静滴12小时;另可考虑2小时溶栓方案;按120万IU剂量,维持静滴2小时(第三组静脉通道)。

(护士B)
②监测生命体征,此时心电监测生命体征提示:
BP92/53mmHg,P108次/分,R30次/分,SpQ2 87%。

(4)09:10 部分急查结果回报
①血浆D-二聚体 15.26mg/L.FEU (0-0.5),凝血四项示: APTT 18 sec。

②溶栓开始后每2-4小时测定一次凝血酶原时间(PT)或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当其水平降至正常值的2倍时,即应启动规范的肝素治疗。

(5)、10:10病情好转:
患者呼吸困难较前好转,唇发稍绀,间断发音,诉左侧胸痛较前好转,心电图监护提示:BP98/55mmHg,P108次/分,R28次/分,SpQ2 88%。

(6)、13:30规范的抗凝治疗。

①13:16溶栓后凝血四项结果提示:APTT 52 sec。

部分凝血活酶时间降至正常值2倍。

②抗凝治疗;普通肝素3500U静推,接着700U/h(最大1000U/h)静滴,抗凝治疗开始3小时后测定APTT,维持APTT50-70秒,维持48小时,48小时后根据情况决定是否继续。

也可采用低分子肝素替代普通肝素,根据体重调整剂量。

(护士C)
(7)、治疗结果:
患者12:30时分患者呼吸困难状况明显好转,胸痛缓解,心电监护
示:BP122/75mmHg,P95次/分,R24次/分,SpQ2 94%。

预览:
急性肺栓塞应急预案
一、定义:来自静脉系统或右心的血栓阻塞肺动脉及其分支所致的疾病,以肺循环和呼吸功能障碍为其主要的生理特征。

二、临床表现
1、症状:呼吸困难、胸痛、晕厥、烦躁不安惊恐、咯血、咳嗽、心悸等。

2、体征:呼吸急促、心动过速、血压下降、发热、颈静脉怒张、肺部罗音、胸腔积液、P2﹥A2
3、深静脉血栓的体征。

4、动脉血气分析:PaO2降低,PaCO2降低、肺泡动脉氧分压差增大。

5、心电图:窦性心动过速,T波倒置和ST段下降。

PTE有急性肺心病的改变。

(S1QⅢTⅢ型、右束支传导阻滞、肺型P坡,电轴右偏)。

6、胸部X线:心脏增大、肺浸润影和血管影,胸腔积液。

肺动脉段突出,主动脉扩张,右下肺动脉横径增宽,右心室常增大。

7、D-二聚体:低于500ug/ml有排除意义。

8、螺旋CT和电子束CT:作回顾性重建和血管造影。

可显示肺动脉的栓子。

9、深静脉的检查:深静脉的血栓对诊断PE有很大的帮助。

三、急救预案
1、病人平卧,保持安静,尽量减轻病人的疼痛、焦虑和恐惧。

2、快速给氧,流量4-6L/min,并注意保持气道通畅。

3、迅速止痛,只给于吗啡5-10mg或哌替啶50-100mg/min已控制剧烈胸痛,必要时重复使用。

4、解除肺血管及冠脉反射性递增痉挛,阿托品0.5-1mg肌注,必要时重复给于。

5、迅速开辟静脉通道并及时抽送检验标本。

6、溶栓抗凝治疗,可采取以下措施:
(1)肝素:首剂50-70mg家生理盐水20ml静注。

以后每4h重复一次;或肝素200mg加5%葡萄糖注射液500ml 维持静滴24h。

8-10d后减量。

(2)口服抗凝药:华法林10-15mg/d,连服3-5d后改维持用量2-15mg/d,共用12周。

(3)溶栓:有溶栓指征者可用尿激酶、链激酶或r-tPA。

尿激酶20000IU/kg/2h,外周静脉滴注,溶栓时间窗在14天以内。

7、积极抗休克治疗,采取以下措施:
(1)补充血容量。

(2)维持血压:多巴胺或多巴酚丁加入静滴。

(3)及时纠正水、电解质失衡。

8、防止心衰,必要时应用强心剂和利尿剂。

(1)毛花苷C 0.4-0.8mg加10%葡萄糖注射液500ml缓慢静注。

(2)毒毛花苷K 0.25mg稀释后静注。

(3)呋塞米20-40mg加10%葡萄糖注射液500ml缓慢静注。

9、必要时行肺动脉内膜血栓切除术和下腔静脉阻断术。

10、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治疗:DVT和PE治疗相同。

四、程序
发现患者病情变化→吸氧→通知医生→建立静脉通路→心电监护→观察生命体征及病情→告知家属→记录抢救过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