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基础知识诗词鉴赏专题训练
高中语文高考复习诗歌鉴赏专项练习(共七大题,附参考答案)

高考语文诗歌鉴赏练习题班级考号姓名总分(一)陇西行陈陶誓扫匈奴不顾身,五千貂锦丧胡尘。
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深闺梦里人。
【注释】①陇西行:古代歌曲名。
②貂锦:这里指战士。
③无定河:在陕西北部。
④深闽:这里指战死者的妻子。
1、试分析这首诗如何运用虚实相生的写法来表现全诗主旨的。
(5分)2代王贞此诗后两“用意工”但指责前两句“筋骨毕露”,后两句为其所累,你同意他的看法吗?请作简要说明(二)蝶恋花·出塞[清]纳兰性德今古河山无定拒,画角声中,牧马频来去。
满目荒凉谁可语?西风吹老丹枫树。
从前幽怨应无数,铁马金戈,青冢黄昏路。
一往情深深几许,深山夕照深秋雨。
1、这首词开篇有何特点?(5分)2、简析“一往情深深几许,深山夕照深秋雨。
句的表现手法。
(6分)有阅读下面的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11分)塞路初晴雍陶晚虹斜日塞天昏,一半山川带雨痕。
新水乱侵青草路,残烟犹傍绿杨村。
胡人羊马休南牧,汉将旌旗在北门。
行子①喜闻无战伐,闲看游骑猎秋原。
【注】①行子:出行的人。
(1)本诗颔联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描绘了一幅怎样的边塞风景?(6分)(2)请结合全诗分析最后两句诗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5分)(四)题武关①杜牧碧溪留我武关东,一笑怀王迹自穷。
郑袖娇娆酣似醉,屈原憔悴去如蓬。
山樯谷堑依然在,弱吐强吞尽已空。
今日圣神家四海,戍旗长卷夕阳中。
注①武关,在今陕西省丹凤县东南,战国时秦置。
楚怀王绝齐亲秦,入武关为秦伏兵所执,客死秦国。
②圣神:神圣天子;四海:天下统一。
5.诗人“笑”怀王什么?为什么“笑”?请简要分析。
6.诗中用了多种修辞手法,请任选两种加以赏析。
(五)苏武庙温庭筠苏武魂销汉使前,古祠高树两茫然。
云边雁断胡天月,陇上羊归塞草烟。
回日楼台非甲帐,去时冠剑是丁年。
茂陵不见封侯印,空向秋波哭逝川。
【注】①甲帐:《汉武故事》栽,武帝“以琉璃、珠玉、明月、夜光错杂天下珍宝为甲帐,其次为乙帐。
甲以居神,乙以自居”。
“非甲帐’’意指汉武帝已死。
高三高考 语文 诗歌鉴赏专项训练及解析解析

高三高考语文诗歌鉴赏专项训练及解析解析一、诗歌鉴赏1.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夜步①陆游市人莫笑雪蒙头,北陌南阡信脚游。
风递钟声云外寺,水摇灯影酒家楼。
鹤归辽海②逾千岁,枫落吴江又一秋。
却掩船扉耿无寐,半窗落月照清愁。
【注释】①本诗为淳熙十二年(公元1185年)作者于故乡山阴闲居时所作。
②鹤归辽海:《搜神后记》载汉有道士丁令威,学道于灵虚山,后化鹤归辽。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白发如雪的诗人在夜晚随意散步,“信”字传神表现出作者的悠闲自在。
B.“风递”描绘出山寺钟声的悠远,“水摇”表现出灯火倒影水中的景象。
C.尾联寓情于景,表现作者在透窗而入的月光下清愁萦心、夜不能寐的情景。
D.本诗主要写诗人夜晚散步的见闻及感受,写景细腻传神,富有艺术美感。
(2)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作者“无寐”的原因。
2.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鼓笛慢·黔守曹伯达供备生日黄庭坚早秋明月新圆,汉家戚里生飞将。
青骢宝勒,绿沉金锁,曾瞻天仗。
种德江南,宣威西夏,合宫陪享。
①况当年定计,昭陵②与子,勋劳在、诸公上。
千骑风流年少,暂淹留、莫辜清赏。
平坡驻马,虚弦落雁,思临虏帐。
遍舞摩围,递歌彭水,拂云惊浪。
看朱颜绿鬓,封侯万里,写凌烟像③。
【注】①“青骢宝勒……合宫陪享”这几句是讲曹彬(曹伯达曾祖)平定江南,其子曹玮、曹璨等屡破西羌契丹事。
②昭陵,宋仁宗葬永昭陵,宋人以昭陵代指仁宗。
③凌烟像:唐太宗李世民为表彰功臣而建造凌烟阁,上面绘有功臣图像。
(1)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开头“汉家戚里生飞将”一句总领上片,巧妙地夸耀了黔州太守曹伯达的高贵出身。
B.上片回顾往事,写曹伯达家族功勋卓著,表达了作者希望自己忠心报国的高远志向。
C.下片“暂淹留、莫辜清赏”表达出词人对曹伯达的勉励,希望他不要辜负朝廷恩遇。
D.下片承接上片铺陈的手法,“虚弦落雁”“拂云惊浪”等句极力赞扬曹伯达年少有为。
高三古诗文专题练习题

高三古诗文专题练习题古诗文是中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高中语文考试常见的题材之一。
在高三备考阶段,通过做古诗文专题练习题,可以提高对古诗文的理解与应用能力。
以下是一些高三古诗文专题练习题,供同学们参考。
题目一:《静夜思》是唐代诗人李白的代表作之一,请写出其全诗,并分析诗意和艺术特点。
答案一: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静夜思》是李白在远离家乡的异乡他乡写下的一首诗。
诗中通过描绘夜晚的景象,表达了主人公怀念故乡的情感。
诗人以简洁明快的诗句,生动地刻画了床前明月光、地上霜等景物,以及主人公仰望月亮、思念故乡的情感。
整首诗以简单的词语和朴素的景物描写,道出了主人公深深的思乡之情。
艺术特点方面,首先是意境独特。
通过静夜的意境、明月的光芒和思念故乡的情感相结合,表达了诗人的深情之感,给人以温馨、宁静的感觉。
其次,诗句简洁明快,给人以直接的冲击力。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这样的表达手法巧妙地将诗人的思乡之情与夜晚的景色融为一体,形成了独特的意境。
最后,李白常用的自然描写手法也在《静夜思》中得到了体现。
通过形容月光和地上的霜,诗人将自然景物与人的情感紧密联系在一起,展示了自然界与人类情感的共通之处。
题目二:宋代诗人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通过描写元宵节的情景,表达了人们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请写出《青玉案·元夕》第一段的内容,并结合诗意分析其意境和艺术特点。
答案二: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青玉案·元夕》通过描写元宵节的情景,表达了人们思乡的情愫。
诗的第一段以东篱把酒黄昏后为开头,营造出一种温馨的氛围。
接着以有暗香盈袖来形容人们的心情,传达了思念之情弥漫的意境。
艺术特点方面,首先是音乐性和韵律感。
辛弃疾的诗歌常常以细腻婉转的声韵来表达情感,这一点在《青玉案·元夕》中更加突出。
整首诗的语言节奏流畅,句句有呼应,给人以美妙的音乐感受。
高三高考语文专题复习诗歌鉴赏训练及答案解析

高三高考语文专题复习诗歌鉴赏训练及答案解析一、诗歌鉴赏1.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各题。
归雁(其一)唐·杜甫万里衡阳雁①,今年又北归。
双双瞻②客上,一一背人飞。
云里相呼疾,沙边自宿稀。
系书元浪语③,愁寂故山薇④。
【注释】①衡阳雁;雁是候鸟,秋来南飞,传说到衡阳为止,不过衡山的回雁峰。
②瞻:往上看,往前看。
③浪语:妄说;乱说。
④故山:喻家乡。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A.第一句用“万里”和“衡阳雁”写向南漂泊路途之远,为大雁的北归作了铺垫。
B.颔联中的“瞻”“背”前后呼应,更写出大雁北归时整齐的队形和浩大的阵势。
C.五六句从时间和空间两个角度,动静结合地表现出大雁北归途中急切的心情。
D.诗人系在大雁脚上的书信里没有什么妄说乱言,字里行间都是自己一片衷情。
E.最后一句诗人将自己的万种愁绪遥寄于想象中故乡的山薇,这是作者的虚笔。
(2)全诗塑造了大雁怎样的形象?有何寓意?2.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小题。
水调歌头·焦山吴潜铁瓮古形势,相对立金焦。
长江万里东注,晚吹卷惊涛。
天际孤云来去,水际孤帆上下,天共水相邀。
远岫忽明晦,好景画难描。
混隋陈,分宋魏,战孙曹。
回头千载陈迹,痴绝倚亭车。
惟有汀边鸥鹭.不管人间兴废,一抹度青霄。
安得身飞去,举手谢尘嚣。
【注释】①铁瓮:镇江古名铁瓮城。
②金焦:金山和焦山。
(1)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词的开篇写古城镇江的地理形势,长江滚滚东流,金山、焦山相对屹立,读来气势雄伟。
B.上片中“孤帆上下”写行船在浪涛中起伏,通过视觉感受写出了长江壮阔苍茫,亦有孤立无助之感。
C.下片高度概括地陈述了历史事件,说明了镇江在历史上的重要地位,引出后面对人间兴废的议论。
D.这首词题为“焦山”却不是只写焦山,上片写景,视野开阔高远,下片怀古,感情深沉而不失洒脱。
(2)吴潜任镇江知府时写下了这首词,在他之前,辛弃疾任镇江知府时曾写下《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请对出两首词的结尾,分析内容及情感差异。
高三高考语文诗歌鉴赏专项训练及解析解析

高三高考语文诗歌鉴赏专项训练及解析解析一、诗歌鉴赏1.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回答问题。
踏莎行·题草窗词卷①王沂孙白石②飞仙,紫霞③凄调,断歌人听知音少。
几番幽梦欲回时,旧家池馆生青草。
风月交游,山川怀抱,凭谁说与春知道?空留离恨满江南,相思一夜苹花老。
【注释】①草窗:周密。
南宋亡后,周密与王沂孙等过从甚密,并结成诗社,互相唱和、赠答,写了些慨叹亡国之作。
后隐居不仕,归隐山林。
草窗词卷:指周密《蓣洲渔笛谱》。
②白石,指南宋词人姜夔。
周密词即学白石词的清空俊雅。
③紫霞:南宋词人杨缵,他善识曲创调。
(1)“几番”二句是怎样状友人身世和才思的?(2)前人论及本词是说,“风月”、“山川”二句倜傥而凝重,请结合内容加以赏析。
2.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小题。
听颖师琴歌[唐]李贺别浦云归桂花渚,蜀国弦中双凤语。
芙蓉叶落秋鸾离,越王夜起游天姥。
暗佩清臣敲水玉,渡海蛾眉牵白鹿。
谁看挟剑赴长桥,谁看浸发题春竹。
竺僧前立当吾门,梵宫真相眉棱尊。
古琴大轸长八尺,峄阳老树非桐孙。
凉馆闻弦惊病客,药囊暂别龙须席。
请歌直请卿相歌,奉礼官卑复何益。
(1)《听颖师琴歌》是唐代著名诗人李贺的代表作之一,本诗前八句描写________,后八句叙写________。
(2)文字是无声的,却能够生动刻画有声的音乐,在《听颖师琴歌》中,李贺是如何表现古琴的音乐魅力的?3.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送程刘二侍郎兼独孤判官赴安西幕府李白安西幕府多材雄,喧喧惟道三数公。
绣衣貂裘明积雪,飞书走檄如飘风。
朝辞明主出紫宫,银鞍送别金城空。
天外飞霜下葱海①,火旗云马生光彩。
胡塞清尘几日归,汉家草绿遥相待。
【注】①葱海:指葱岭一带,在今新疆西南。
唐代安西都护府在此设葱岭守促。
(1)下面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这是一首送别诗,却没有一般送别诗的伤感之意,而是洋溢着昂扬向上的达观情绪。
B.诗歌选取了“积雪”“银鞍”“绿草”“火旗”等意象,色彩鲜明,使诗歌的画面感极强。
高中高三诗歌鉴赏专题练习及答案

高中高三诗歌鉴赏专题练习及答案一、高中诗词鉴赏1.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建康层楼(元)王冕层楼危构出层霄,把酒登临客恨饶。
草色不羞吴地短,雁声空落楚天遥。
江山如画思豪杰,风月无私慰寂寥。
六代繁华在何处?败红残绿野萧萧。
(1)诗歌第一联以“________”字写出了层楼之高,以“________”字写出抒情主人公愁绪之多。
(2)结合全诗,赏析尾联的艺术特色。
【答案】(1)危;饶(2)①运用设问手法,以景作答,表达作者对繁华不再的感慨。
②借代,以“败红”“残绿”写出花叶残败的萧条之景。
③今昔对比,把“六代繁华”与如今的萧瑟之景作对比。
④以景结情,以“败红”“残绿”“野萧萧”等景物渲染了萧瑟冷寂的氛围,使怀古伤今之情更加浓重。
【解析】【分析】(1)“层楼危构出层霄,把酒登临客恨饶”这句话的意思是:建康层楼很高,高出云霄;携着酒盏登临建康层楼,让旅居在外的人生发出很多的愁绪。
这里面,“危”的意思是高,“危楼高百尺”也是这个意思;“饶”,有多的含义,现代也说丰饶,富饶。
故第一个空填“危”,第二个空填“饶”。
(2)《建康层楼》是一首怀古诗,怀古诗表现的情感大多是借古伤今,慨叹过去的繁华不再,抒发今日之忧,本诗也有怀古伤今之意,手法上才用了设问手法,表达作者对繁华不再的感慨;又运用对比手法,把“六代繁华”与如今的萧瑟之景作对比;最后,以景结情,以“败红”“残绿”“野萧萧”等景物渲染了萧瑟冷寂的氛围,使怀古伤今之情更加浓重。
效果上,更好地表达诗人怀古之意。
故答案为:⑴危饶⑵①运用设问手法,以景作答,表达作者对繁华不再的感慨。
②借代,以“败红”“残绿”写出花叶残败的萧条之景。
③今昔对比,把“六代繁华”与如今的萧瑟之景作对比。
④以景结情,以“败红”“残绿”“野萧萧”等景物渲染了萧瑟冷寂的氛围,使怀古伤今之情更加浓重。
【点评】⑴此题考查鉴赏诗歌语言的能力。
炼字是诗歌鉴赏的高频考点,所炼之字往往是在该诗句中最富有表现力的词语,比如动词、形容词、数词、修饰词语、表示声音和颜色的词语等。
高三高考语文专题复习诗歌鉴赏训练含答案解析

高三高考语文专题复习诗歌鉴赏训练含答案解析一、诗歌鉴赏1.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各题。
凉州①馆中与诸判官夜集岑参弯弯月出挂城头,城头月出照凉州凉州七里十万家,胡人半解弹琵琶。
琵琶一曲肠堪断,风萧萧兮夜漫漫。
河西幕中多故人,故人别来三五春。
花门楼前见秋草,岂能贫贱相看老。
一生大笑能几回,斗酒相逢须醉倒。
【注】①凉州:甘肃武威,河西节度使设于此地,写作此诗时,岑参在凉州做客。
凉州河西节度使幕府中,使人有许多老朋友,常欢聚夜饮。
(1)下列对这首唐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首句写月亮从地平线上升起,次句写月亮在城头升高。
月光的照耀,清晰地呈现出了凉州城的全貌。
B.诗歌四五句两次出现琵琶声,所指内容情感相同,都表现了琵琶演奏的缠绵悱恻,哀婉动人的特点。
C.诗歌前六句写环境,用顶针手法,句句用韵,两句一转,构成轻快咏唱的情调,表现凉州的宏大繁荣。
D.本诗和范仲淹的《渔家傲》都写边城,写秋天,写少数民族音乐,但二者表现的时代气氛有很大不同。
(2)岑参是盛唐诗人,本诗的“盛唐气象”是从哪些方面表现出来的?请结合具体诗句分析。
2.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小题。
晚泊岳阳欧阳修卧闻岳阳城里钟,系舟岳阳城下树。
正见空江明月来,云水苍茫失江路。
夜深江月弄清辉,水上人歌月下归。
一阕声长听不尽,轻舟短楫击如飞。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开头两句写诗人晚间卧闻城里钟声,系舟城下,与“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场景相似。
B.第三、四句表面上写洞庭湖口空旷开阔的景象,也暗示了诗人刚从遐想中醒来的茫然之情。
C.最后四句转向描写人的活动,明月清辉,归舟晚唱,诗人沉醉其中,但还未得尽兴欣赏,疾去的轻舟就将他带走了。
D.本诗视听交错,悠远的晚钟,动人的渔歌,苍茫的云水,皎洁的月光,给读者留下绵绵不尽的情思。
(2)此诗中有对渔歌的描写,《琵琶行》中有对乐声的描写,两首诗对音乐的描写有哪些相通之处?请简要分析。
3.阅读下列诗歌,完成下列小题。
新高三高考 语文 诗歌鉴赏专项训练及答案解析

新高三高考语文诗歌鉴赏专项训练及答案解析一、诗歌鉴赏1.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各题。
初归石湖[南宋]范成大晓雾朝暾绀碧烘①,横塘②西岸越城东。
行人半出稻花上,宿鹭孤明菱叶中。
信脚自能知旧路,惊心时复认邻翁。
当时手种斜桥柳,无数鸣蝸翠扫空。
【注】①朝、(zhāo tūn) :初升的太阳。
绀(gàn) :稍微带红的黑色。
②横塘:湖名,在苏州市西南。
越城:古代越国的城池。
(1)请赏析本诗前两联的渲染烘托手法。
(2)本诗颈联中的“自能”和“时复”是否矛盾?请谈谈你的看法。
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各题。
牧童词①张籍远牧牛,绕村四面禾黍稠。
陂中饥鸟啄牛背,令我不得戏垅头。
入陂草多牛散行,白犊时向芦中鸣。
隔堤吹叶应同伴,还鼓长鞭三四声。
牛牛食草莫相触,官家截尔头上角!②【注】①此诗写于安史之乱后。
②北魏时,拓跋辉出任万州刺史,从信都到汤阴的路上,因为需要润滑车轮的角脂,派人到处生截牛角,吓得老百姓不敢把牛放出来。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开头两句交代了牧童远牧的原因:村子四周禾黍稠密,怕牛吃了庄稼。
B.“白犊时向芦中鸣”写出了牛儿时而低头吃草,时而举头长鸣的情状。
C.“还鼓长鞭三四声”用“鼓长鞭”这一动作写出牧童们放牛时相互嬉戏的情景。
D.这首诗语言质朴自然,明白如话,结尾借放牛娃之口,点明全诗主旨。
(2)这首诗结尾两句运用了怎样的手法?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
3.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下列小题。
夜坐有感何梦桂①银汉无声玉漏沉,楼高风露入衣襟。
洞龙睡熟云归岫②,枝鹊啼干月满林。
瓮里故书前尘梦,匣中孤剑少年心。
征鸿目断阑干角,吹尽参差③到夜深。
【注】①宋亡以后,何梦桂为了避免元朝的累次征辟,离开家乡,隐居湖南小西源。
此诗乃此时所作。
②龙、云:指君臣风云际会。
③参差:即排箫,古乐器名。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首联暗点“夜坐”。
“无声”写夜之静谧,“沉”写漏声沉重,更显深夜静穆,“入”点明风露渗入衣襟,更进一步写夜深久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三基础知识、诗词鉴赏专题训练一1.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遒劲敲竹杠沸反盈天来而不往非理也B.丰腴打圆场煊赫一时识时务者为俊杰C.撕打跑龙套有条不紊言必信,行必果D.接洽挂幌子德艺双罄牵一发而动全身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北京时间8月24日8时,第29届奥运会在北京落下帷幕,虽然奥林匹克圣火缓缓熄灭,但精彩的奥运会闭幕式表演让北京奥运会更显得曲尽其妙。
B.对身居官位者写出的散文,一些报刊便门户大开,一些评论家便极力捧场,这种把散文和权势捆绑在一起的做法无异于焚琴煮鹤。
C.从2008年秋季学期开始,国家免除了城市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学杂费,至此,城乡免费九年义务教育全面实现,我国“义务教育”终于实至名归。
D.《梅兰芳》作为陈凯歌的回归之作,虽然比起《霸王别姬》还稍有差距,但相较于前几年口碑极差的《无极》,媒体和大众给些过分的溢美之词还是可以理解的。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句是()A.中新网2月4日电据美国媒体报道,基地老二网上再次现声,指责奥巴马未在就职演说中提及加沙,呼吁穆斯林报复美国支持以色列进攻加沙。
B.中国政府历来主张通过法律和外交手段,按照国际社会处理非法流失文物返还问题,依靠国际合作追索非法流失海外的中国文物。
C.总体说来,山寨文化的泛滥与其说是对草根创新精神的彰显和标榜,不如说是对国人知识产权意识严重缺乏的揭露与讽刺。
D北京奥运会期间,具有悠久历史的长城、十三陵、故宫、颐和园等无不以其迷人的风姿和厚重的文化积淀为中外游客所倾倒。
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黄梅时节,忽阴忽晴,原野间绿荫沉沉,给摇曳的小草挡住,就生出几缕与波纹直交的浪痕,相互交错着。
①萎黄的叶尖成行成列地散点在水面上②有的尚未插秧③田里面积水盈盈④微风吹过,波纹如绉⑤看去白茫茫的一片,只偶然有几根草露出水面⑥有的刚刚插下了秧A.④②⑤⑥①③ B.③②①⑥⑤④ C.③⑥①②⑤④ D.⑤②⑥①③④5.为下面这段新闻拟一个标题。
(不超过20个字)(3分)据国家环保总局介绍,除了北京自身因素之外,周边省市的污染物也会对北京空气质量产生影响。
因此,必须在一定区域内进行联动,综合整治。
国家环保总局和北京、河北、天津、山西、内蒙古、山东等省区市,共同编制了奥运会空气质量保障措施。
这个措施经过专家讨论之后,已经国务院批准执行。
保证措施主要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方面,在奥运会之前,六个省区市都要对燃煤污染、火电厂脱硫脱硝、建材、水泥、化工、钢铁等企业进行治理,完成产业结构的调整任务。
第二个方面,在奥运会期间,北京、天津和河北的部分地区,要对一些企业实行停、限的措施。
山西、内蒙古和山东也要根据北京市的空气质量状况对燃煤污染进行适当限制。
到目前为止,保障措施中所规定的治理任务和产业结构调整任务,大多已经完成,6月底之前会全部完成。
专家预测,保障措施全部到位后,是可以兑现中国政府在北京申奥时的庄严承诺的。
答:6.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后面的问题。
(6分)目前,看病难,看病贵已成了社会关注的热点。
某媒体在网上就这一热点设计了下面两项调查,调查的问题及结果如下:(1)您生病时有前往大医院就诊的打算吗?有,马上去可能会去不打算去24%29%47%(2)影响您光顾大医院的主要因素是:药品价格医院服务态度滥开检查项目,滥开药品办理手续是否简便41%16%29%14%请你结合以上两组数据的主要信息,写出结论,并据此提出一条合理的建议。
结论:____建议:_____7.“性价比”一词原为专业术语,一般用于商业领域,字典中将其解释为“商品的性能、配置等与其价格所形成的比率。
”近年来该词使用频率较高,在一些语境中还有引申的意义,请分别解释下列句子中“性价比”的意思。
(4分)(1)有些旅游景点不得不在黄金周期间大幅上调门票价格,由于“性价比”低,自然又引来游人的强烈不满,每年黄金周之后,消费者对旅游部门的投诉都是一个高峰。
(2)近日,智联招聘网针对企业人力资源部门的调查表明,57%的企业招聘官在招聘毕业生时,首先看实习的经历和表现。
在人力资源部门眼中,实习经历丰富的学生是“性价比”相对较高的学生。
(1)(2分)(2)(2分)二1.下列加点的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复杂(fù)按捺(nài)混淆(xiáo)笔画纤细qiānB.弥补(mí)蓓蕾(bâi)发酵(jiào)不着边际(zhuï)C.拂晓(fï)质量(zhǐ)高档(dàng)大腹便便(pián)D.勒索(lē)结束(sù)喧嚣(xiāo)酗酒滋事(xù)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保密安详窝里斗神洲大地B.白晰寂寞万金油色彩斑阑C.惦记必竟拌脚石无以复加D.忧郁秉承掉书袋关怀备至3.将下列词语依次填入横线处,最恰当的一组是()①作为一名心理医生,读着这样的来信,我常常为某些年轻人的和苦闷深感不安。
②北美人民经过独立战争的艰苦抗战,从英国殖民统治下出来,赢得了民族独立。
③最近,世界上有些人把国际油价的上涨于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这是毫无道理的。
A.徘徊摆脱归罪 B.徘徊解脱归咎 C.彷徨摆脱归咎 D彷徨解脱归罪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A.最近,顾军在媒体上的频频曝光,同时,他在商界的地位也与日俱增。
B.十多年来,刘德华、张学友、郭富城、黎明在香港歌坛上鼎足而立。
C.在毕业十周年的聚会中,大家谈起从前的那些趣事,笑得不可开交。
D.春节联欢晚会的舞台上,演员们施展出浑身解数来回报观众的热情。
5.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人类的智慧在于不断征服大自然,使未来的世界更加美好,然而,大自然好像有意与人类作对,让疾病无时无刻地困扰着人们的身心健康。
B.为纪念红军长征胜利七十周年,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正举办大型主题展览,展厅里陈列着许多革命先烈的遗物和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
C.全国政协委员邓亚萍在接受新华网记者采访时表示,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到来之前,如何切实提高国民素质,已成为委员们关注的焦点。
D.李宇春、周笔畅、张靓颖、尚雯婕、谭维维等“超级女生”,现在已经是家喻户晓、深受观众所喜爱的超级明星,尤其受到中学生的追捧。
6.在横线上填写作品的原文①王维《山居秋暝》中描写了美丽如画的秋色:“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
”②杜甫的《兵车行》描写了连年征战给人民带来的灾难:“君不见青海头,古来白骨无人收,,。
”③苏轼在《前赤壁赋》中论述了人与万物的关系,他认为:“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
”④秦观《鹊桥仙》中“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
,”写出了“情”与“时”的关系。
7.根据语意仿写。
要求比喻恰当,句式相近。
(5分)我向往一种生活状态,叫做安详,安详就像夕阳下散步的老人,就像林荫里静静反刍的卧牛;我憧憬一种生活状态,叫做_____,_____ ,_____。
8.根据下面一段文字,概括出“3G手机”的主要特点。
(不超过15个字)(4分)3G是英文3rdGaneration的缩写,指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
相对第一代模拟制式手机(1G)和第二代GSM、TDMA等数字手机(2G),第三代手机优于前两代手机的具体表现就是手机联网的速率。
现在移动GPRS一般最快也就是10kb/s,联通的CDMAlx也只有30kb/s左右,而3G时代可以让你的手机有如家庭宽带一样的网速。
比如WCDMA的理论最小值是384kb/s,静止状态可达2Mkb/s。
速率提上去了,3G手机就能够处理图像、音乐、视频流等多种媒体形式,提供包括网页浏览、电话会议、电子商务等多种信息服务。
其标志性功能就是支持视频电话。
目前,日本移动通讯巨人NTTDoCoMo已开通全球第一个3G服务,我国也已向中国移动、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发放3张3G牌照,亚洲成为全球3G发展最快的地区。
9.从下列材料中选取必要的信息,为“世界博览会”下定义。
(3分)①世界博览会由一个国家的政府主办,有多个国家或国际组织参加。
②世界博览会作为国际性大型展示会,其特点是举办时间长、展出规模大、参展国家多、影响深远。
③世界博览会展现了人类在社会、经济、文化和科技领域取得的成就。
三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都错误的一组是()A.谲(juã)诈缱绻(quǎn)嗥(háo)叫妍(yán)媸毕露B.糟粕(pî)舛(chuǎn)误巷(xiàng)道潜(qián)移默化C.档(dǎng)次鲫(jí)鱼与(yǔ)会缉(jí)拿归案D.僭(zān)称口讷(nâ)郝(nǎn)然同仇敌忾(gài)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篇幅洽谈会融会贯通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B.赋与和稀泥跚跚来迟仰之弥高,钻之弥坚C.缘份白内瘴察颜观色流水不腐,户枢不蠹D.洞悉水笼头振聋发聩城门失火,泱及池鱼3.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恰当的一组是()A.杜甫由于自身的坎坷遭遇,对百姓的苦难往往感同身受,发为歌吟,家国之痛与个人的悲哀也就融为一体。
B.李白把乐府和歌行写得有如行云流水,感情喷涌而出时,便如黄河之水奔腾千里,一泻而下。
C.《西游记》中唐僧师徒一路上遭到许多魔怪袭击,他们历经坎坷,终于取得真经,修成正果,真是大快人心。
D.根据我国宪法的规定,在坚持“一个中国”的前提下,香港特别行政区和澳门特别行政区可以各自为政。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浪潮中,村民们在发展副业后,生活水平从人均三百多元增加到六百多元。
B填报志愿一定要慎重,掉榜之后教育局招办为了保证你有书读,会把你录入招不到生源的极差的学校。
C.人们的悲哀在于,应该珍惜的时候不懂得珍惜,而懂得珍惜的时候却失去了珍惜的机会。
D.观摩了这次关于农村经营承包合同法的庭审以后,对我们这些“村官”的法律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
5.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早寒有怀孟浩然木落雁南度,北风江上寒。
我家襄水曲,遥隔楚云端。
乡泪客中尽,孤帆天际看。
迷津欲有问,平海夕漫漫。
(1)这首诗共四联,分两个层次,分别写了什么内容?答:第一层第二层(2)诗的第六句“孤帆天际看”,有人说是“羡他人之归帆”,有人说是“望来舟而不至”,你认为哪个说法更好,请说明。
答:四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都不同的一组是()A.宽宥柚子舳舻烟岚云岫B.创伤悲怆苍茫满目疮痍C.筵席琴弦诞辰垂涎三尺D.矩形拮据焗油前倨后恭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历练不倒翁美轮美奂别出心裁B.匮乏副作用手足无措桀傲不驯C.威慑三步曲长年累月出神入化D.呵斥主旋律按部就班一愁莫展3.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青藏高原具有的生态人文环境,古老悠久的历史文化、极其浓郁的风土人情是中国文明画卷中最为亮丽的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