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产儿喂养方法知多少
早产儿的喂养技巧和方法

早产儿的喂养技巧和方法以下是 7 条关于早产儿喂养技巧和方法的内容:1. 哎呀呀,对于早产儿来说,喂养要格外小心呢!就像呵护一朵娇嫩的小花。
比如说,要少量多次地喂,可别一次喂太多呀,就像给小树苗浇水,不能一下子浇得太猛。
咱得慢慢来,这样宝宝才能更好地消化吸收呀,你说是不是?2. 嘿,早产儿的喂养时间也很关键呢!这就好比一场和时间的赛跑。
一定要按时按量喂,不能一会儿早一会儿晚的。
比如宝宝刚睡醒的时候,就赶紧喂一点,可别让小家伙饿着啦,这多让人心疼呀!3. 哇塞,喂养早产儿可不能随便什么奶都喂哦!这就像给宝宝选衣服一样,要合适才行呢。
要是母乳够,那当然优先母乳啦,但要是母乳不够,那可得精心挑选合适的早产儿奶粉哟。
咱可不能马虎,对吧?4. 注意啦!早产儿喂养的姿势也很重要啊!想象一下,就像抱着一个珍贵的宝贝,要轻轻的、稳稳的。
可以让宝宝斜躺着,这样不容易呛奶呢,能让宝宝吃得舒服多啦,你试过吗?5. 哎呀,给早产儿喂奶可不能着急呀!就好像在走一条小心翼翼的路。
要慢慢喂,看看宝宝的反应,要是宝宝吃得太累了,就停一停。
就像我们爬山爬累了也得歇一歇呀,可别强迫宝宝一下子吃太多,这多不好呀!6. 别忘了,早产儿喂养的奶瓶也有讲究哟!这就跟选一双合脚的鞋子一样。
奶瓶的奶嘴要合适,不能太急也不能太慢流出奶来。
不然宝宝喝着不舒服怎么办呀,对不对?7. 喂完早产儿后呀,可别马上放下哟!这就像是跑完步不能立刻坐下一样。
要轻轻拍拍宝宝的后背,帮宝宝顺顺气,让宝宝舒舒服服的。
这样宝宝才不会吐奶呀,可一定要记住呀!总之,早产儿的喂养要特别用心,每一个细节都关乎宝宝的健康成长呀!。
早产儿喂养

早产儿指的是胎龄未满37周,出生时体重低于2.5千克,身高少于46厘米的宝宝。
早产的宝宝往往身体瘦弱,机体功能尚未发育完全,对各种疾病的感染率也往往更高。
照料早产的宝宝,除在维持体温和避免感染这两方面特别关注之外,还必须要格外细心地喂哺。
为了补偿出生时已经存在或出生后早期发生的营养缺失以及支持其出院后的追赶生长,早产儿常需要加强营养支持,包括在住院期间和出院以后。
如何喂养早产儿首先,母乳仍然是早产儿首选的理想食物。
即使是那些需要在暖箱里成长一个阶段的早产儿,依然可以接受母乳喂养。
相信妈妈们已经了解了母乳喂养对早产儿的巨大优势,并能持之以恒地在家中把奶挤出储存起来以备后用,而这样也可以保持母乳的分泌量。
如果条件允许,妈妈们可以把挤出来的奶送到医院,通过其他方式喂给宝宝,远远强于给宝宝喂奶粉。
而对于那些母乳不足的妈妈或不适合母乳喂养的早产儿,则建议妈妈们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早产儿专用配方奶粉喂养。
这种专用配方奶粉是根据早产儿出院后的特殊营养需求而设计的、营养水平介于早产儿院内配方和足月儿配方之间的专业过渡配方。
其能量密度、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水平都更加合理,且其安全的肾溶质负荷和较低的渗透压,可以提高早产儿的喂养耐受性,帮助纠正早产儿出院后的营养不足。
按需给早产儿喂奶吃得慢是早产儿的进食特点,妈妈要有耐心,而且吃奶时要给宝宝一个休息时间:吃一分钟后,让宝宝停下来休息一下,等十秒钟后再继续喂食,这样可减少吐奶的发生。
喂养方法由于早产儿吞咽功能不完善,有时会发生吐奶及呼吸运动不协调现象,使奶逆流至咽喉部,再吸进肺部,引起吸入性肺炎,严重者会立即窒息致死。
所以喂养时,最好使宝宝处于半卧位,奶嘴最好质地软,吸入孔大小适宜。
如果发现溢奶,立即将宝宝俯卧或侧卧,让口中的奶流出。
对吸吮力很差的宝宝,可用小匙喂养,但需注意保持奶的温度,不可太凉。
添加辅食时间早产儿护理在添加辅食上和足月的宝宝也不同。
正常的婴儿在四个月后开始添加辅食。
早产儿怎么喂养才好 早产儿的喂养方法技巧

早产儿怎么喂养才好早产儿的喂养方法技巧早产儿的喂养方法技巧早出生的宝宝,营养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他们需要比正常的宝宝获取更多的营养元素才能满足身体所需。
虽然也会通过母乳喂养,或者配合母乳强化剂喂养宝宝,但是也有部分宝宝会在婴儿期、儿童期和青春期,他们的体重、身高依然是比正常足月出生的宝宝要低。
在早产宝宝喂养方面,母乳是首选,但是母乳有时候也不能满足宝宝的生长发育,所以会额外添加母乳强化剂混和在母乳中喂宝宝食用,当母乳营养逐渐下降的时候,最好的奶粉也要跟着上。
母乳喂养和母乳强化剂的配合。
早产宝宝最好喂母乳,首先蛋白质含量高,宝宝更容易消化,还能补充钠盐,以及有助于宝宝骨骼发育。
宝的体重严重偏轻的话,需要在爱母乳中加入母乳强化剂,这些强化剂中含有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让宝宝的摄入更多的营养元素。
营养充足的早产儿奶粉。
选择一些较好的早产儿奶粉,让宝宝消化吸收好,而且不增加早产宝宝肾脏负担,而且会产生较低的渗透压,还特别添加DHA/ARA,有利于大脑,视网膜发育。
早产儿怎么喂养才好1.早产母乳早产母乳的热卡密度67kcal/100 ml,但成分与足月母乳不同。
早产母乳中蛋白质含量高,利于早产儿快速生长的需求;乳清蛋白比例高,利于消化和加速胃排空;脂肪和乳糖量较低,易于吸收;钠盐较高,利于补充早产儿的丢失;钙磷易于吸收,利于骨骼发育。
与配方奶喂养相比,喂母乳后胃排空更快。
母乳中的某些成分,包括激素、肽类、氨基酸、糖蛋白,对小肠的成熟起一定作用。
早产母乳中的乳铁蛋白、溶菌酶、分泌型IgA和干扰素有助于保护早产儿防御包括败血症和脑膜炎在内的感染,对于早产儿这一高危群体非常有益。
母乳喂养可减少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的发生,可能与分泌型IgA对消化道的保护作用和母乳中的低聚糖阻止细菌粘附于宿主的消化道粘膜有关。
早产母乳中富含长链多不饱和脂肪酸(如DHA)和牛磺酸,是成熟母乳的1.5~2倍,促进早产儿视网膜和中枢神经系统的发育。
早产儿喂养需掌握的七个要点

早产儿喂养需掌握的七个要点喂养早产儿跟喂养一般的孩子比起来会难一些,在喂养的过程中,很多妈妈会觉得自己无法对孩子的健康起到作用,不知道该怎样做才能够让孩子成长地快一些。
学习如何用母乳喂养早产儿是非常重要的,但这对于新手妈妈来说又非常有挑战性。
许多早产儿妈妈在母乳喂养初期会遭遇很多困难,然而经过几次,妈妈找到窍门以后就容易多了,母乳喂养的过程对大人和宝宝都是有利的。
了解哺乳的一些基本常识能帮助你更好的给孩子喂奶,下面就告诉你关于母乳喂养早产儿的7个要点:1、母乳里有什么相比足月的新生儿来说,母乳对早产儿更为重要,它含有丰富的蛋白质、dha、镁和铁,含有多种免疫成分。
母乳对宝宝很重要,配方奶喂养增加了患坏死性小肠结肠炎(部分直肠坏死对早产儿来说是致命的)的风险,喝配方奶的早产儿在智力发育上不如母乳喂养的早产儿。
2、根据实际情况来喂养母乳喂养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新妈妈慢慢来。
一些早产儿在怀孕32周后就出生,还有的孩子会更久一些。
在孩子出生以后,最好就马上给孩子进行母乳喂养。
早期频繁的皮肤接触会让宝宝和你的关系变得更加亲密,就算这个时候宝宝吸不到乳汁也是有益的。
开始时一天就喂一到两次的样子,有时候宝宝会在喝奶的时候睡着,这些都是正常的。
3、袋鼠式护理袋鼠式护理重要性:*让宝宝的体温保持正常;*让宝宝的情绪能够保持稳定;*让宝宝紧贴妈妈的乳房;*增加了妈妈和宝宝之间的感情。
4、喂奶的时候要讲究姿势在给宝宝喂奶的时候,要注意喂奶的姿势,要让宝宝紧贴你的乳房能帮他更好的喝奶。
将宝宝窝在腋下呈“抱足球”姿势,有的妈妈喜欢在下面垫一个靠垫,有的妈妈会喜欢让宝宝爬在胸前呈十字型喂奶,趴着胸前时就需要用手腕和手掌托着宝宝的脖子。
5、要记得挤奶跟足月的孩子相比,早产儿消化吸收能力差,所以,为了让宝宝成长地更好,挤奶也成了喂养宝宝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有的新妈妈一天至少要挤八次。
6、母乳增强剂好处多早产儿需要补充各种营养元素,通常胎儿在怀孕的最后三个月会在母亲体内积攒各种营养元素,而早产儿却错过了最佳时期。
早产儿根据体重喂养

早产儿根据体重喂养
早产儿现在越来越常见,一般未满37周就出生的新生儿被称为早产儿,因为没有足月,所以体重方面往往比正常出生的新生儿体重要低,对于早产儿在护理和喂养方面要特别讲究,因为其消化系统等各方面器官功能都还成熟,那么早产儿体重是多少?喂养方法有哪些?
早产儿刚出生时体重大部分在2500g以下,第一个月体重平均每天增长30g。
对于早产儿的营养及喂养一般主张早喂养,这样会使其生理体重下降时间缩短,减少低血糖率发生率,血胆红素浓度也相对减少。
早产儿出生6~12小时可以开始喂糖水,24小时开始喂奶,以母乳最佳,体重过低如曾发生紫绀、呼吸困难或手术难产者,可适当推迟喂养,静脉补液。
哺喂方法
按早产儿成熟情况不同情况而定,对出生体重较重的、可以自己吸吮的早产儿直接哺乳,不能自主吸吮的用滴管或胃管喂养,摄入量按早产儿出生体重及成熟程度而定,可以用如下公式计算摄入量:出生10天内早产儿每日哺乳量(ml)=(婴儿出生实足天数+10)体重(克/100) ,10天后每日哺乳量(ml)=1/5-1/4体重(克) ,这个摄入量为最大摄入量,如早产儿吃不完,剩余部分由静脉补充,每天保证蛋白质、热卡和水分的供给。
早产低出生体重儿出院后喂养建议

早产低出生体重儿出院后喂养建议早产儿是指孕期不足37周的婴儿,而低出生体重儿则是指出生时体重低于2500克的婴儿。
早产儿和低出生体重儿的出院后喂养需要特别注意,因为他们的身体发育尚未完全成熟,免疫系统也相对较弱。
以下是一些建议,可帮助父母在早产儿和低出生体重儿的喂养过程中保持宝宝的健康。
1.母乳喂养优先:母乳对早产儿和低出生体重儿来说是最好的食物。
母乳中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还能提供宝宝所需要的免疫保护因子。
尽量在宝宝出生后的第一个小时内开始母乳喂养。
如果宝宝无法立即吸吮,可以尝试使用乳汁采集器收集母乳,然后通过医院提供的管道给宝宝喂食。
同时,妈妈要保持充足的液体摄入来促进母乳产量。
2.提供足够的热量和营养:早产儿和低出生体重儿需要比足月婴儿更多的热量和营养来支持他们的生长和发育。
通常,医生会推荐在喂奶中添加高能量配方奶粉或膳食补充剂。
确保宝宝每天摄入足够的蛋白质、碳水化合物和脂肪,以满足他们独特的营养需求。
根据医生或营养师的建议,在准确称量和计算后喂养宝宝。
3.坚持规律喂养:早产儿和低出生体重儿可能需要更小更频繁的进食,因为他们的胃容量较小。
起初,每次喂食量可能只有几毫升,但随着宝宝的成长,喂食量会逐渐增加。
与此同时,为了满足宝宝的能量需求,夜间喂食也很重要。
确保与婴儿医生或营养师一起制定喂食计划,并根据宝宝的需求进行调整。
4.睡前喂饱:在孩子睡觉之前喂饱他们尤为重要。
给予宝宝充足的食物和热量,可以使他们在夜间有更长的睡眠时间。
这有助于宝宝更好地发育和恢复,同时也可以让父母获得更多的休息时间。
5.喂养环境:为早产儿和低出生体重儿提供一个温暖、安静、舒适的喂养环境。
避免刺激宝宝,确保喂食时间专心致志。
确保你和宝宝的胸背部分贴服,让宝宝感受到安全和亲近的感觉。
6.加强卫生:由于早产儿和低出生体重儿的免疫系统尚未完全成熟,他们比足月婴儿更容易感染。
因此,喂养前务必洗手,确保餐具和奶瓶清洁。
避免将奶瓶放在嘴里,减少传播细菌的可能性。
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出院后喂养建议

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出院后喂养建议早产儿和低出生体重儿(即出生体重低于2500克)在出院后需要特别的喂养关注和建议。
由于他们在母体内发育时间不足或未能获得足够的营养,这些婴儿需要额外的关注和照顾来保证他们的健康和发育。
喂养早产儿和低出生体重儿的建议如下:1.母乳喂养:母乳是早产儿和低出生体重儿最佳的食物,它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和免疫因子,可以帮助婴儿增强免疫力和促进生长发育。
尽量鼓励母亲提供乳汁,如果母亲无法产生足够的乳汁,可以尝试使用乳房泵来刺激乳腺。
如果没有足够的母乳供应,可以考虑使用婴儿配方奶粉。
2.频繁而小量地喂养:早产儿和低出生体重儿的胃容量较小,所以需要更频繁但是量更小的喂养。
通常每天需要喂养8-12次,每次喂养的量根据婴儿的体重和健康状况而定。
刚出生的早产儿可能需要通过管饲来喂养,但随着他们的生长和发育,可以逐渐过渡到吸吮乳汁。
3.定时喂养和观察:为了保持婴儿的稳定营养供应和促进生长,建议按照固定的时间表来喂养。
同时,观察婴儿的饥饿和饱腹信号,例如舔唇、张口和吮吸手指等。
这样可以确保婴儿在正确的时间和适量喂养,避免过度喂养或营养不足。
7.提供安静和舒适的喂养环境:早产儿和低出生体重儿的神经系统较为脆弱,容易受到刺激。
为了促进婴儿吃饭时的舒适感和集中精力,提供一个安静、温暖和舒适的喂养环境。
避免嘈杂声音和刺激性物品。
8.家庭支持和婴儿关爱:早产儿和低出生体重儿需要更多的关爱和支持。
家庭成员可以参与婴儿的喂养过程,提供情感支持和照顾。
定期带婴儿接受儿科医生和营养师的检查,并遵循他们的建议。
早产新生儿十五天奶量

早产新生儿十五天奶量早产儿,顾名思义就是提前降生到人世间的宝宝,早产的孩子按照月份的长短也是需要采取不同的方式进行喂养的,月份越小的娃娃,身体也会越发的虚弱,难以喂养,反之,月份越大父母的担心便会越小,对于早产儿的喂养有很多的讲究需要大家注意,那么,早产新生儿十五天奶量是多少呢?早产新生儿十五天奶量1、母乳喂养的早产儿:一般来说,早产儿的食品以母乳为最佳,一般在出生后24小时内开始喂奶,体重2千克左右的早产儿可以每3小时喂一次奶,每次5-10分钟;体重1.5千克以下的早产儿需要每2小时喂一次奶,每次喂2-3分钟,如婴儿无疲劳现象,可逐渐增加喂奶时间。
2、奶粉喂养的早产儿:对于新生儿来说,每日需要进食7-8次,时间间隔约3小时。
爸爸妈妈喂奶时要注意遵循渐进原则,第一天,每次喂奶15-20毫升,从次日开始每次以10-15毫升的幅度递增,一直到每次60毫升。
待宝宝可以接受这样的食量后,用隔日递加的手法,每隔一天,就可以增加10-15毫升,最终达到每次90毫升。
大约一周后,喂奶的频率可以降低到每天5-6次。
如何进行早产儿喂养1、早产儿喂养频率:早产儿最好吃母乳,母乳容易消化吸收,不容易发生腹泻和消化不良等疾病。
有吸奶能力、体重在1.5公斤以上的早产儿,如一般情况好,可以直接吃母乳。
开始每天吃1-2次,每次5-10分钟,第一次喂2-3分钟,如无疲劳现象,可逐渐增加喂奶时间和次数。
2、早产儿喂养方式:在给早产宝宝喂奶时一定要非常细致和耐心,抱起来喂奶,尽量避免呛奶和吐奶。
如果母乳喂养,妈妈的奶水很多、流速很快的话常会造成呛奶,因为宝宝来不及吞咽。
这时妈妈可以用手指掐住乳晕周围减慢乳汁的流速,或将前面的奶先挤出一些,再让宝宝吃。
对于早产儿的喂养要比足月的孩子更加细致、小心才行,因为早产的孩子各方面发育都不成熟,尤其是胃容量很小,如果不小心吃撑了或者吃少了,都将严重影响孩子的健康成长,最后建议早产的孩子尽量要选择母乳喂养,因为母乳中含有的营养物质对于孩子的健康更加有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早产儿喂养方法知多少
在母亲体内没有待到37周就提前出生,我们将这类婴儿称为早产儿。
这类婴儿体重严重不
达标,通常其体重在2.5kg以下,头围不足33cm,婴儿在母体内并未吸收到充足养分,身体
各项功能未发育完全,还不能完全适应外界的陌生环境,若出生后不进行特殊护理,婴儿很
难成活。
喂养是增加婴儿抵抗力的关键,很多母亲采用不正确的方式进行喂养,婴儿身体素
质较差。
那么正确喂养方法是怎样的呢?让我们一起来了解。
1如何正确喂养早产儿?
1.1喂奶姿势要正确
选择母乳喂养的孕妈,喂奶前必须清洁双手,然后将婴儿轻轻抱在怀中,拇指放在乳房上方,其它四指置于下方固定乳房,采用坐位或者是躺位,保持坐姿时最好在母亲脚下放一个高度
适中的凳子,确保其身体放松。
婴儿面向母亲,母亲用托住婴儿身体,保持头部、身体水平,且在一条线上,此时婴儿比较舒服。
若母亲在床上喂奶,侧卧姿势是最佳的,对于剖腹产孕妇来说,侧卧不会对伤口造成压迫,
同时在喂奶时还能休息。
侧位能让乳房处于较大状态,婴儿吃奶比较方便。
采用侧卧体位时,婴儿容易乱动,此时母亲要搂抱着婴儿,固定其头部,避免婴儿乱动吃不到乳汁,或者牵拉
产妇乳头使其感觉到疼痛。
此外,抱球式也是产妇经常采用的喂奶方式,此方法对剖腹产、
乳头扁平、内陷的产妇都有良好效果,产妇可根据自身情况,选择正确的喂奶方式[1]。
1.2喂奶时间把握得当
产后喂奶时间是根据婴儿体重情况来定的,体重越高者喂奶时间越靠前,一般体重在1.5千
克以上的婴儿经过24小时护理,产妇就能为婴儿喂奶,若婴儿体重在1~1.5千克范围内,
需间隔36小时才能喂奶,有的婴儿体重不足1千克,产妇要等待48小时才能喂奶。
可见早
产婴儿,并不是喂奶越早越好。
1.3少量多次
婴儿早产多半其身体未发育完全,胃容纳量较小,一次喂奶将过多婴儿无法消化,每天喂奶
次数少,婴儿所需营养不足,因此母亲要合理安排每次哺乳量,做到少量多次喂养孩子。
婴
儿每天吃奶量按ml计算,出生不足十天婴儿,其哺乳量按照:(出生实际天数+10)×体重(克/100)此公式计算,到十天后婴儿身体机能逐步完善,适当增加喂奶量,保证其每天摄
入母乳量在体重25%左右即可。
若婴儿并未吃完规定量母乳,可辅助进行静脉补充,保证其
每天摄入量达标,促进其生长发育。
1.4奶瓶喂奶
对于体重接近正常值,且能自主吮吸奶瓶的婴儿,适合奶瓶喂奶。
选用小号奶瓶喂养,奶粉
不容易凉。
橡胶奶头必须用最软的,其上开2-3个小孔,保证婴儿喝奶时液体流出速度适当
即可。
流奶太快会呛到婴儿,流奶太慢婴儿吃起来比较费力,有的婴儿会出现疲倦现象[2]。
1.5严格控制喂奶量
早产婴儿本身脾胃功能就弱,此时最好是母亲哺乳,避免奶粉使婴儿消化不良。
以1.5千克
婴儿为例,首次喂奶量必须控制在较少量,4ml是婴儿最多能接收的乳汁量,其后每次喂奶
产妇都增加2ml量,单日乳汁增加量最多为16ml,过多宝宝无法消化。
在喂奶间隔可配置适
量葡萄糖水喂给婴儿,确保其每日能量摄入充足,吃饱后将婴儿侧卧放置,防止其吐奶。
1.6适当补充营养
VE是早产儿必须补充的营养之一,未满月婴儿需将VE添加到乳汁中,满月婴儿则需要补充VA、VD等物质,此时需根据婴儿身体状况,酌情添加相关物质。
1.7滴管喂养
对于没有吮吸能力的婴儿,建议采用滴管喂养方式。
将母乳、牛奶等吸入滴管内,然后在婴
儿舌根处滴入,喂养过程要非常轻缓,防止婴儿被呛到,且让奶水保持在最佳温度[3]。
2喂养方式和相关注意事项
2.1几种合适的喂养方法
(1)母乳。
有的早产婴儿体重虽然达到2千克,为保证其健康成长,建议母亲出院后坚持
母乳喂养,且母亲要保证自身营养均衡。
(2)在母乳中加入强化剂,体重不足婴儿母亲最好在胎龄40周前都用母乳喂养,若乳汁无
法满足婴儿生长需求,需要在其中添加强化剂,增加母乳中的热卡密度。
母亲若担心自己奶
水不够,可在奶水充沛时挤出由医院处理保管,这样就解决后期婴儿的哺乳问题。
(3)早产配方奶。
给早产儿喂养母乳要持续到胎龄40周,在此期间很多母亲是没有充足奶
水的,此时可搭配配方奶喂养婴儿,每天一半母乳一半配方奶,既能满足婴儿需求,又能减
少母体输出。
(4)出院后配方奶[4]。
此喂养方式适合人工喂养的婴儿,营养成分较高,可代替母乳使用。
(5)婴儿配方奶。
此喂养方法对婴儿身体素质要求较高,要求其出生体重在2千克以上,
且身体发育正常,体重持续增长,才能使用此方法喂养。
2.2早产儿转奶及护理注意事项
2.1转奶注意事项
转奶是指婴儿由母乳喂养转为奶粉喂养,转奶过程至关重要,婴儿可能由于口味改变,出现
不愿意吃奶粉、拒食等情况,婴儿转奶必须满足以下要求:体重达标。
在三个月后称量婴儿
体重,若达到5Kg,则符合转奶条件,反之继续母乳喂养;身体要求。
婴儿哺乳期间身体健康,无重大疾病出现,此时可根据婴儿状况,为其配置奶粉,转奶要注意避开疫苗时间。
转
奶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要逐次增加奶粉喂养量,渐渐断掉母乳喂养,若婴儿出现消化不
良等情况,及时停止喂养排查原因。
2.2护理要点
远离感染源。
新生儿抵抗力很弱,因此母亲尽量不要带婴儿出入人多场合,婴儿用品每周至
少消毒一次。
保暖,在冬季适当添加衣物,保证婴儿体温正常,且室内温度以27℃为宜,定
期清洁婴儿身体。
此外还要适当让婴儿运动,如洗澡时让婴儿在水中自由活动[5]。
婴儿出生是新生命诞生的标志,尤其是早产儿,需给予其更多呵护,才能保证其茁壮成长。
参考文献:
[1] 夏红军,龚辉林.不同喂养方法对早产儿的影响及其应用价值[J].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19(1):181-182.
[2]张丽娣,赵宏.护理干预对初产妇母乳喂养自我效能及早产儿喂养方式的影响[J].中国现代
医药杂志,2018(08):95-97.
[3]李真真,朱长缨,柯淑芬.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早产儿家长喂养知识水平的现状调查与分析[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7(18):77-80.
[4]冯燕.低出生体质量早产儿三种喂养方式对其体格生长的影响[J].中国基层医药,2018(7):859-862.
[5] 和娇吉,刘孝美.照护者对早产儿出院后喂养需求状况的调查分析[J].母婴世界,2018(16):268-2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