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血管系统疾病——充血性心力衰竭

合集下载

心力衰竭【】ppt课件

心力衰竭【】ppt课件

缺血性心脏病
心肌炎和心肌病
代谢性疾病
[病因]
几乎各种心血管系统疾病发展到终末期都会引起心力 衰竭。
心脏负荷过重
压力负荷过重
容量负荷过重
【诱因】
感染:最常见的诱因,呼吸道感染常见 心律失常:特别是心房颤动 生理或心理压力过大:体力过劳、情绪激动、精
神紧张 心脏负荷加重:妊娠和分娩 血容量增加:钠盐摄入过多,输液过多、过快 使治疗不当:治疗不当(如不恰当停用洋地黄类
II 体力活动轻度受限。休息无症状,一 B期:有器质性心脏病,
般体力活动即引起上述症状
但没有心力衰竭的症

III 体力活动明显受限。休息无症状,轻 C期:有器质性心脏病
微活动即引起上述症状
且目前或以往有心衰
症状
IV 体力活动能力完全丧失。休息亦有症 D期:需要特殊干预治
状,活动时加重
疗的难治性心力衰竭
心力衰竭
[概念]
心力衰竭也称充血性心力衰竭或心功能 不全。心脏因疾病、过劳、排血功能减 弱,以至排血量不能满足器官及组织代 谢的需要。由于心肌收缩力减弱心排血 量下降以至于组织和器官灌注量不足同 时出现肺循环或和体循环瘀血的表现。
[病因]
几乎各种心血管系统疾病发展到终末期都会引起心 力衰竭。
原发性心肌损害
4.快速利尿:静脉注射呋塞米20~40mg,本药兼 有扩张静脉作用,可减轻心室前负荷。
5.血管扩张剂: (1)硝普钠:缓慢静脉滴注,扩张小动脉和
小静脉。因含有氰化物,需要严密监测血压。用药 时间不宜连续超过24小时。
(2)硝酸甘油:扩张小静脉,降低回心血量, 降低左室舒张末压和肺毛细血管压。
(3)酚妥拉明:静脉滴注,扩张小动脉及毛 细血管。 6.强心剂:毛花苷丙O.4mg缓慢静脉注射,近期使 用过洋地黄药物的病人,应注意洋地黄中毒。重度 二尖瓣狭窄患者禁用。 7.平喘:静脉滴注氨茶碱,可缓解支气管痉挛,并 兼有一定的正性肌力和扩血管利尿作用。应警惕氨 茶碱过量,肝肾功能减退患者、老年人应减量。

充血性心力衰竭

充血性心力衰竭

充血性心力衰竭
充血性心力衰竭是心血管系统疾病的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

任何心脏疾病,都会导致心脏对身体的供血能力下降。

充血性心力衰竭是一种导致病人心脏衰竭的疾病。

慢性心脏衰竭容易引起冠状动脉心脏疾病、心肌梗死、高血压、心肌病、瓣膜疾病常等。

许多情况下充血性心脏衰竭会成为死亡的原因,根据美国研究,充血性心脏衰竭导致81%患者生活质量下降。

通常情况下,心脏衰竭发展缓慢。

其发展的机制涉及许多步骤。

现有的心脏疾病导致的左心室的负荷增加,支持心脏肌肉体积增加、增厚和一段时间正常的血液循环。

肌肉硬化发生的组织和其他的变化,最终导致心脏肌肉的功能障碍。

治疗心脏衰竭的目标是增加患者预期寿命和提高生活质量。

治疗导致这种状态的潜在疾病。

患者应减少压力,多休息。

减少盐和脂肪的摄入,健康的生活方式。

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临床治疗

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临床治疗

2 2 血管舒缩 因子与围绝 经期综合症 : . 目前研究涉及到 的血管舒缩 因 子 主要包括 降钙 素基 因相关 肽 ( G P 、 C R ) 内皮 素 ( T) E 和一 氧化 氮 ( O) N 。 C RP的高分泌 和传导对潮 热的产生起直接作用 , G 被认 为是绝经后潮 热的主 要 因素 。E T对血管平 滑肌具有持久而强烈的收缩 作用 , 目前 已知 的最强 是 的缩 血管 活性多肽。研究 者认 为 E T对下丘脑 一垂体 一卵巢 轴有重要 的调 节作 用 , 重 要 的生殖 激 素 的调 节肽 。 围绝 经 期 雌 激 素水 平 降低 , 然 会 导 是 必
过早。 大多 数 绝 经后 妇 女 特 征 性 的 症 状 是 潮 热 。 症 状 出 现 的 时 间不 定 , 作 致 E 发 T浓 度发 生 变 化 。 时 非 常 苦恼 。症 状 随着 停 经 时 间 延 长 会 自然 消 失 。 围绝 经 期 妇 女 的 精 神 心 2 3 神 经 递 质与 围绝 经 期 综 合 症 : 年 来 , 多 研 究 发 现 围 绝 经 期 妇 . 近 许 理 状 态通 常 不 佳 , 多 人 产 生 抑 郁 的 心 理 或 焦 虑 症 状 , 其 以对 生 活 状 态 不 女单 胺 类 神 经 递 质 的 活性 及 含 量 和 下 丘 脑 的 肽 类 神 经 递 质 都 有 明显 改 变 。 很 尤
医学信 息

4 2 ・ 34
N .9 2 1 o0 0 1
M DC L玎 I A IN E IA o TO
临床 研 究
也有很大关系, 欢吃海产品、 喜 豆类 和 牛 奶 的 , 经 晚 。 绝 绝 经 年龄 提 前 的 原 因 很 多 , 育 年 龄 较 晚 , 乳 期 较 短 会 导 致 绝 经 提 首 哺 前 。香 烟 烟雾 中 的尼 古 丁 和 安 纳 息 松 可 致 体 内雌 激 素 减 少 , 致 雌 激 素 的 导 代谢 异 常 , 其是 被 动 吸 烟 越 多 , 经 越 早 。妇 女 情 绪 跟 绝 经早 也有 一 定 的 尤 绝 关 系 : 神 心 理 受 到 过 伤 害 会 导 致 神 经 内 分 泌 免 疫 网 络 失 调 , 使 绝 经 精 促

充血性心力衰竭

充血性心力衰竭
1.病因治疗 控制高血压、糖尿病等危险因素,用抗血小板和他汀类调脂药物治疗,进行冠心病二级预防; 2.改善症状 根据病情调整利尿剂、洋地黄、硝酸酯的使用; 3.神经内分泌抑制剂 应从小剂量逐渐增至目标剂量或患者能耐受的最大剂量; 4.药物反应监测 ①水钠潴留消退后可逐渐减少利尿剂用量,或小剂量维持,同时预防低钾血症,限制钠盐摄入量(天)。检 测利尿剂效果和调整剂量的最可靠指标是每日体重的变化,可以早期发现体液潴留。②对于失代偿期患者出院后, 将静脉使用正性肌力药物改用地高辛(老年患者0.125 mg/d)。反复出现心衰者,若停地高辛,导致心衰加重。
3.根据病情,掌握调整利尿剂的方法。
4.每日测体重,限盐、限水(每日液体<2升)、戒烟、限酒。避免劳累、情绪激动、精神紧张等应激状态。 适当运动,每日步行30分钟,每周坚持5~6天,并逐步加量。避免感冒、呼吸道感染及其他各种感染。禁止擅自 加用非甾体抗炎药、激素、抗心律失常其他药物。
感谢观看
病因
大多数患者有心脏病的病史,有效治疗病因可改善心衰预后。冠心病、高血压和老年性退行性心瓣膜病是老 年心衰患者主要病因,而风湿性心瓣膜病、扩张型心肌病、急性重症心肌炎等病致年轻者心衰多见。冠心病是收 缩性心衰最常见病因,积极血运重建可以防止心衰发展和恶化;高血压是舒张性(或射血分数正常)心衰常见病 因,积极控制血压极其重要,否则心衰进展较快,诱发急性心衰。
纽约心脏协会NYHA对慢性心力衰竭严重程度的分级为:Ⅰ级,日常活动无心衰症状;Ⅱ级,日常活动出现心 衰症状(呼吸困难、乏力);Ⅲ级,低于日常活动出现心衰症状;Ⅳ级,在休息时出现心衰症状。
治疗
心力衰竭的常规治疗为利尿剂、ACEI(或ARB)和β受体阻滞剂三类药物的联合使用,地高辛作为第四类联 用的药物,以进一步改善症状、控制心率等。醛固酮受体拮抗剂则应用于重度心衰患者。

充血性心力衰竭PPT课件

充血性心力衰竭PPT课件

流行病学
在过去的40年间,慢性心衰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Gibson等在 美国北卡罗来纳和佛蒙特州部分地区的调查表明,1960,1970, 1980,1983年慢性心衰的发病率分别是1.4‰、1.7‰、1.9‰和 2.3‰,呈上升趋势。所有的调查结果均显示,随着年龄的增大, 慢性心衰的发病率增加。在男性,50~59岁的发病率为3‰, 而80~89岁则上升到27‰;在女性,50~59岁的发病率为2‰, 而80~86岁的发病率为22‰。 1996年,美国心脏学会(AHA)统计报告全美约有慢性心衰患者 490万,每年有40万新增患者。
发病机制
根据左心室在不同前负荷下心排血量的变化关系画出一曲线, 即为左心室功能曲线(图1),可定量表示左室功能。 图1为左室功能曲线。该曲线表明在正常人和心力衰竭时左 室收缩功能和左室前负荷的关系。在心衰时,心功能曲线向右 下偏移,当左室舒张末压>18mmHg时,出现肺充血的症状和 体征;若心排血指数<2.2L/(min· m2)时,出现低心排出量的症 状和体征。 (2)后负荷:
病因
尤其呼吸道感染是心衰最常见的诱因,其次是风湿活动、泌尿 系统感染及消化系统感染。感染性心内膜炎是导致心脏病病情 迅速恶化的重要原因。 (2)过度体力活动、疲劳、情绪激动和紧张。 (3)妊娠和分娩。 (4)心律失常: 特别是快速心律失常,如: 阵发性房颤、阵发性室性或室上性心动过速,严重心动过缓, 如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等。 (5)输血或输液(尤其含钠液体)过多、过快。 (6)电解质紊乱和酸碱失衡。
充血性心力衰竭
大头医生
编辑整理
英文名称
congestive heart failure
别名
chronic heart failure;慢性心功能不全

充血性心力衰竭的病因与治疗

充血性心力衰竭的病因与治疗

充血性心力衰竭的病因与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其发病机制复杂多样。

本文将从病因和治疗两个方面进行探讨,以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充血性心力衰竭。

一、病因1.冠心病:冠心病是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主要病因之一。

冠心病导致冠状动脉狭窄或堵塞,进而影响心肌供血,导致心肌缺血、坏死和纤维化,最终导致心力衰竭的发生。

2.高血压:在长期高血压的作用下,心脏需要不断增加收缩力以推动血液循环,从而引起心室肥厚和心肌肥大,最终导致心力衰竭。

3.瓣膜疾病:瓣膜疾病如二尖瓣反流、主动脉瓣狭窄等可导致血液回流异常、心室负荷增加,造成心肌收缩力下降,最终引发心力衰竭。

4.心肌病:心肌病是一种罕见疾病,但其在充血性心力衰竭中的病因不容忽视。

心肌病引起心肌结构及功能异常,使心脏泵血功能下降,导致心力衰竭。

5.心律失常:心律失常如心房颤动、室性心律失常等,可导致心室充盈不全和心室流出道阻塞,从而影响心脏泵血功能,进而诱发心力衰竭。

二、治疗1.控制基础疾病: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的关键在于控制其病因所致的基础疾病,如冠心病、高血压等。

采用药物治疗、手术治疗或介入治疗等手段,降低心脏负荷,改善心肌供血,有助于改善心力衰竭的症状。

2.药物治疗:药物治疗是充血性心力衰竭治疗的主要手段之一。

常用的药物包括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β受体阻断剂、利尿剂等。

这些药物通过降低心脏负荷、扩张血管、增加心脏收缩力等途径,改善心功能,减轻充血性心力衰竭的症状。

3.心脏康复:心脏康复是一种有效的充血性心力衰竭治疗方法。

通过定期锻炼、合理饮食、改善生活方式等方式,加强心肺功能,提高心脏耐受力,促进心功能的恢复,从而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4.手术治疗:对于某些病因明确且药物治疗效果不佳的患者,手术治疗是一种有效的选择。

手术治疗包括冠状动脉搭桥术、瓣膜置换手术等,通过改善心脏血液供应和修复异常瓣膜等途径,改善心力衰竭的症状。

5.心脏移植:对于极少数病情严重、无法通过其他治疗手段缓解的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心脏移植是最后的治疗选择。

BNP与心力衰竭的相关介绍

BNP与心力衰竭的相关介绍
Ⅰ Ⅱ Ⅲ Ⅳ 级别 NYHA分级标准 血浆BNP浓度(pg/ml) 正常人 80 心脏有病患但无明显症状,无运动限制 95 劳累时有轻度症状,休息时无症状 221 劳累时有严重症状 ,轻微劳动时有症状, 456 休息时无症状 休息时有症状 1006
BNP的实验室检测
1. 床旁快速检测类(POCT)
B 型钠尿肽(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 , BNP ,又称脑钠素)是继心钠素(ANP) 后钠 尿肽系统的又一成员,由于它首先是由日本 学者Sudoh 等于1988 年从猪脑分离出来的 因而得名 ,而实际上它主要来源于心室。 心室压力、心室容量和心脏负荷是BNP释放 的主要刺激因素
BNP与心力衰竭的相关介绍
2013-12-05
心力衰竭
充血性心力衰竭(congestive heart failure,CHF),简 称心衰,是各种不同病因心脏疾病发展到终期,心脏虽有足 够的前负荷但由于心脏收缩功能障碍,导致收缩期排血能力
下降,从而不能满足组织代谢需要而产生的一种综合征。是
许多心血管病如急性心肌梗死、扩张性心肌病、瓣膜病、先 天性心脏病的后期表现,其中尤以左心衰更为常见。
BNP 和NT-proBNP
Prepro- BNP(134 aa) 心肌细胞 Pro- BNP (108 aa)
1
信号肽 (26 aa)
H2 N
血浆
76 COOH
裂解
77
H2 N 108
COOH
NT-proBNP 1-76
无活性
BNP 77-108
有活性 (32 aa)
BNP&NT-proBNP

NT- proBNP
• BNP
有生理作用 血液半衰期短(22min) 血浆和血清稳定性差 清除:C受体、少数肾 脏及中性内切酶 受肾功能影响小

充血性心力衰竭

充血性心力衰竭
能以横膈下移等原因解释者。 • (4)心音明显低钝,或出现奔马律。 • (5)突然烦躁不安,面色苍白或发灰,而不能用原有疾病来解释。 • (6)尿少、下肢浮肿,已除外营养不良、肾炎、维生素B1缺乏症等原
因造成的。 • 2·鉴别诊断 年长儿童典型的心力衰竭表现与成人相似,一般诊断无
困难。但临床上需与感染、中毒性心肌炎或心瓣膜病、心包炎、急性 肾炎合并循环充血杂,许多问题尚不清楚 。心衰不仅有血液动力学障碍,同时有神经体液因子参与 。心力衰竭的病理生理,最主要与心肌收缩力减弱,心脏 前、后负荷加重,心脏搏出量减少及体循环压力升高有关 。心衰早期,机体可通过加快心率、心肌肥厚和心脏扩大 等,以调整排血量,满足机体组织器官的需要,此期属心 功能代偿期。如基本病因持续存在,即使通过代偿亦不能 满足机体的需要,即出现心力衰竭。出现静脉回流受阻、 体内水分潴留、脏器瘀血等心脏失去代偿功能的表现。
【临床表现】
• 心衰早期多为心功能代偿期,可无临床症状。年长儿 心衰的症状与成人相似,主要表现为乏力、多汗、心慌、 劳累后气急、咳嗽、腹部胀痛、食欲减退。安静时可出现 心率加快,呼吸浅表、频率增加。右心衰竭时以体循环瘀 血为主,可见肝脏肿大并有压痛,颈静脉怒张、肝颈静脉 反流征阳性,面部、足背水肿,严重者可有胸水、腹水及 心包积液。左心衰竭为主者可见肺循环瘀血表现,如呼吸 困难、不能平卧、端坐呼吸、咯吐粉红色泡沫痰、紫绀、 肺底部可闻及湿哕音等。心脏听诊除原有疾病产生的心脏 杂音和异常心音外,常可闻及心尖部第一心音减低和奔马 律。
• 2.中医病因病机:本病以心阳虚衰为主,可由他脏累及 或五脏同病。心主血脉,血液运行周身皆赖心阳之气推动 。心气旺则脉充,血运正常,五脏六腑皆得以濡养。若患 儿禀赋不足,先天心脉缺损,或病邪犯心,或他脏之疾累 及心脉,阻碍心血运行,致心气亏损,甚者导致心阳虚衰 。心阳虚衰可致五脏同病。心阳虚衰,血瘀内阻,留滞肺 络,使肺气壅滞,致心肺同病;心阳虚衰,可致脾阳不振 ,脾阳虚累及于肾,脾肾阳虚,不能温化水液,水湿内停 ,泛溢肌肤,则为水肿;肝藏血,心阳虚衰,血运受阻, 则血瘀于肝,可见右胁下痞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心血管系统疾病——充血性心力衰竭
【概述】
充血性心力衰竭(简称心衰),是指各种原因引起心排量减少和心室充盈压升高,临床上组织血液灌注不足及肺循环和/或体循环淤血为主要特征的一种综合征。

心衰是小儿时期尤其是婴幼儿期较常见危重症之一。

如不及时诊断,采取适当的治疗措施,可严重威胁患儿的生命。

【病因和发病机制】
心衰的病因很多,小儿时期以1岁以内发病率最高,其中以先心病引起者最多见,其次有心内膜弹力纤维增生症、扩张型心肌病、病毒性心肌炎等;幼儿期以感染、贫血、心脏手术后引起的多见;4岁后因先心病引起的少见,多数为后天性心脏病引起。

诱因常为支气管肺炎、重度贫血、电解质紊乱和缺氧等。

心衰的发病机制复杂,基本机制为心肌收缩和心肌舒张功能障碍至心脏工作能力下降,即心排血量绝对或相对不足,不能满足全身组织代谢需要的病理状态。

【临床表现】
心力衰竭患儿的典型临床表现可分3方面:
(一)交感神经兴奋和心脏功能减退的表现:①心动过速:婴儿心率>160次/min,学龄儿童>100次/min,心动过速在一定范围内可提高心输出量,改善组织缺氧状况。


烦躁不安;③食欲下降;④多汗;⑤活动减少;⑥尿少;
⑦心脏扩大与肥厚;⑧奔马律;⑨末梢循环障碍;⑩发育营养不良
(二)肺循环淤血的表现:①呼吸急促;②喘鸣音;
③湿性啰音;④发绀;⑤呼吸困难;⑥咳嗽
(三)体循环静脉淤血的表现:①肝脏肿大;②颈静脉怒张;③水肿;④腹痛
【辅助检查】
1. 心电图:ST-T改变、左室肥厚、束支传导阻滞、心律失常和病理性Q波。

2. X线表现:心影增大,肺静脉淤血,肺水肿,胸腔积液,瓣膜钙化,心包钙化。

3. 超声心动图:射血分数、短轴缩短率下降。

4. 血常规:可出现贫血。

5. 血生化:可以出现电解质紊乱。

6. 心肌酶:CK,CK-MB升高;BNP、Pro-NT-BNP 增高。

【诊断与鉴别诊断】
(一)心力衰竭的分类
1. 根据心力衰竭发生的部位分类:
①左心衰竭;②右心衰竭;③全心衰竭
2. 根据发病的速度分类
①急性心力衰竭;②慢性心力衰竭
3. 根据心输出量的高低分类
①低心输出量性心力衰竭;②高输出量性心力衰竭
(二)心功能分级
1. 成人及儿童:①Ⅰ级:患者体力活动不受限制;②Ⅱ级:较重劳动时,病人出现症状;③Ⅲ级:轻劳动时即有明显症状,活动明显受限;④Ⅳ级:在休息状态亦往往有呼吸困难或肝脏肿大,完全丧失劳动力。

2. 婴儿:①0级:无心衰表现;②Ⅰ级:即轻度心衰。

其指征为每次哺乳量<105ml,或哺乳时间需30min以上,呼吸困难,心率>150次/min,可有奔马律,肝脏肿大肋下2cm;③Ⅱ级:即中度心衰。

指征为每次哺乳量<90ml,或哺乳时间需40min以上,呼吸>60次/min,呼吸形式异常,心率>160次/min,肝大肋下2~3cm,有奔马律;④Ⅲ级:即重度心衰。

指征为每次哺乳<75ml,或哺乳时间需40min 以上,呼吸>60次/min,呼吸形式异常,心率>170次/min,有奔马律,肝大肋下3cm以上,并有末梢灌注不良。

(三)诊断原则
1. 具备以下四项考虑:
①呼吸急促:婴儿>60次/分,幼儿>50次/分,儿童>40次/分
②心动过速:婴儿>160次/分,幼儿>140次/分,儿童>120次/分
③心脏扩大(体检、X线或超声心动图证实)
④烦躁、喂哺困难、体重增加、尿少、水肿、多汗、青紫、呛咳、阵发性呼吸困难(两项以上)
2. 具备以上四项加以下1项或以上两项加以下两项可确诊:
①肝脏肿大
②肺水肿
③奔马律
④周围循环衰竭:血压下降,肢端厥冷。

【治疗原则】
(一)一般治疗:休息和限制活动,若心功能不全属于Ⅲ~Ⅳ级者,则应限制活动,甚至卧床休息。

急性左心衰宜采取半坐卧位。

对烦躁哭闹的患儿可给予镇静。

限制水、钠摄入,液量1000ml-1200ml/m2,监测出入量。

(二)利尿剂:目前常用利尿药包括以下几类:
1. 噻嗪类:双氢克尿噻0.5mg-2mg/(kg·d),分两次口服
2. 髓襻利尿药:速尿0.5mg-2mg/(kg.次),肌注或静脉注射
3. 潴钾利尿药:安体舒通0.5mg-2mg/(kg·次),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