灿烂的宋元文化

合集下载

七年级历史灿烂的宋元文化

七年级历史灿烂的宋元文化

四、四大发明的影响
1.四大发明由阿拉伯人传入西方
中国四大发明外传图
2.四大发明对欧洲及世界文明发展的 重要作用
印刷术、火药和指南针这三种东西,已改变了世界的面貌。第 一种在文学上,第二种在战争上,第三种在航海上,由此又引 起了无数的变化。这种变化如此之大,以致没有一个帝国,没 有一个宗教教派,没有一个赫赫有名的人物,能比这三种发明 在人类的事业中产生更大的力量和影响。
——培根
火药、指南针、印刷术——这是预告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大 发明。火药把骑士阶层炸得粉碎,指南针打开了世界市场并建 立了殖民地,而印刷术则变成新教的工具,总的来说变成科学 复兴的手段,变成对精神发展创造必要前提的最强大的杠杆。
——马克思
四大发明是中国的先民们 以罕见的聪明才智为世界 留下的一串光耀千古的足 迹,是为人类文明进步作 出巨大贡献的象征。
五、沈括和郭守敬
沈括著: 《梦溪笔谈》 记载了我国古 代许多科技成 就,也包括沈 括自己的不少 科学创见。
郭守敬及其《授时历》
• 测定一年为 365.2425天, 与现在通行 的公历基本 相同,但比 现行公历的 确立早约三 百年。
古代科技发展的高峰
三 印刷术 雕版印刷
活字印刷
大 发
指南针
司南
谨,毫厘之差,生死系矣。 ——南宋《诸藩志》
2.宋朝时制成指南针,用于海上交通
罗 盘 针
指南针的应用使人类可以全天候航行, 将“原始航海时代推至终年。”由此 指南针也被世人誉为“水上之友”。
三、火药的发明与使用
1.唐朝已有火药配方的记载 2.火药在军事上的使用
火箭模型 火球
火药的发明在 军事上产南针
指南针:利用磁铁在地球磁场中的南北 指极性而制成的一种指向仪器。

七年级下册历史教案:灿烂的宋元文化

七年级下册历史教案:灿烂的宋元文化

七年级下册历史教案:灿烂的宋元文化第一章:宋代的社会生活1.1 教学目标:了解宋代社会生活的特点,包括城市繁荣、商业发展、文化娱乐等方面。

1.2 教学内容:宋代城市繁荣的原因和表现商业发展的情况,包括货币、市场、海外贸易等文化娱乐活动,如勾栏、瓦子等1.3 教学方法:采用多媒体展示、小组讨论、学生讲述等方式进行教学。

第二章:宋代的科技成就2.1 教学目标:了解宋代科技成就的特点和影响,包括活字印刷、指南针、火药等方面。

2.2 教学内容:活字印刷的发明和传播指南针的应用和影响火药的发明和军事应用2.3 教学方法:采用案例分析、小组讨论、学生展示等方式进行教学。

第三章:元代的文化成就3.1 教学目标:了解元代文化成就的特点和影响,包括文学、艺术、宗教等方面。

3.2 教学内容:元代文学成就,如元曲、小说等艺术成就,如绘画、雕塑、建筑等宗教信仰的多样性和影响3.3 教学方法:采用小组讨论、学生讲述、多媒体展示等方式进行教学。

第四章:宋元的经济发展4.1 教学目标:了解宋元经济发展的情况和特点,包括农业、手工业、商业等方面。

4.2 教学内容:农业发展的情况,如农田水利、耕作技术等handcraft development, such as porceln, silk, ironware, etc.商业繁荣的情况,包括市场、货币、海外贸易等4.3 教学方法:采用案例分析、小组讨论、学生展示等方式进行教学。

第五章:宋元的社会制度5.1 教学目标:了解宋元社会制度的特点和影响,包括政治制度、科举制度、家族制度等方面。

5.2 教学内容:政治制度的演变和特点,如中央集权、地方自治等科举制度的实施和影响家族制度的社会地位和作用5.3 教学方法:采用小组讨论、学生讲述、多媒体展示等方式进行教学。

第六章:宋代的政治制度6.1 教学目标:了解宋代政治制度的特点和影响,包括中央集权、科举制度等方面。

6.2 教学内容:中央集权制度的发展和巩固科举制度的完善和选拔人才的作用官员选拔和管理制度的变化6.3 教学方法:采用案例分析、小组讨论、学生展示等方式进行教学。

灿烂的宋元文化一(优质课课件)

灿烂的宋元文化一(优质课课件)

郭守敬《授时历》
郭守敬(1231-1316)元朝著名的天文学家、水利专家。曾 担任都水监,负责修治元大都至通州的运河。1276年郭守 敬修订新历法,制订的《授时历》通行360多年,是当时 世界上最先进的一种历法。1981年为纪念郭守敬诞辰750 周年,国际天文学会以他的名字为月球的一座环形山命名。
我国古代科技成就举世公认, 但鲁迅先生却说:“外国用火药 制造子弹御敌,中国却用它做爆 竹敬神;外国用罗盘针航海,中 国却用它来看风水;外国用鸦片 看病,中国却用它来当饭吃。” 对此,你怎样理解?
主要内容:
一、活字印刷术的发明 二、指南针和火药的应用 三、沈括和郭守敬
第13课灿烂的宋元文(一)
重点难点:
1、重点:活字印刷术的发明、指南 针和火药的应用及向世界的传播;
2、难点:中国古代四大发明对世界 历史的影响。
宋元时期是我国古代科技发展的高峰时期。
活字印刷术的发明 指南针的发明和广泛使用 火药的广泛使用
山西应县发现的辽代红黄蓝三色佛像版画。
活字印刷的传播和发展
西亚、欧洲
中国
朝鲜、日本
泥活字印刷术——木活字印刷术 ——金属活字印刷术
二、指南针和火药的应用
指南针的应用
1.司南
战国时期发明 2.指南 针 北宋时发明并开始用于航 海 3.罗盘 ,广泛用于航 南宋初期 海
北宋时制成指南针,开始应用于航海。 南宋指南针广泛应用于航海
第13课灿烂的宋元文化(一)
——古代科技发展的高峰
第13课灿烂的宋元文化(一)
学习目标:
1 、掌握宋元时期灿烂辉煌的科学技 术成就,包括活字印刷术的发明、 指南针和火药的应用,科学家沈括、 郭守敬的科技贡献; 2、学习进行历史感知和历史归纳; 3 、学习古代科学家勤于探索、勇于 创新的精神。

第13.14课 灿烂的宋元文化(课堂PPT)

第13.14课  灿烂的宋元文化(课堂PPT)

一种指向仪器。
①战国时期:制成“司南” 这是世界上最早的指南仪器。
战国时期,我国人民就已发现天然磁石具 但是,司南体积大,不 有指示南北的特性,并根据这一特性制成了世 界上最早的指南仪器“司南”。它是利用天然 易携带,成品也较少。天然 磁石琢磨而成,样子像一只勺,重心位于底部正 磁石磁性较弱,指南性能不 中,底盘光滑,四周刻有二十四个方向,使用时 把长勺放在底盘上,用手轻拨,使它转动,停下 稳定,还怕震动、怕高温。 后长柄就指向南方。
司南模型
二、指南针和火药的应用
②北宋时期: 制成指南针,并开始用于航海。
北宋时,人们发明了人工磁化钢针的方法, 制造成了指南针。它是以天然磁石摩擦钢 针制成,在地磁作用下保持指南性能;以后 把它装置在方位盘上,称为罗盘,并开始用 于航海事业。这是指南针发展史上的飞跃。
北宋罗盘针
③南宋时期: 由于海外贸易发达,指南针被广泛应用 于航海,还由阿拉伯人传入欧洲 。 意义:指南针由阿拉伯人传入欧洲,这为后来欧洲航 海家的航海活动创造了条件。
北宋时,指南针已开始用于航海。
舟师识地理,夜则观星,昼则观日,阴晦则观指南针。(航海的 人辨别方向,夜晚看星星,白天看太阳。阴天的时候就看指南针) ——北宋朱彧[yù]《萍洲可谈》
南宋时,指南针广泛用于航海,并发挥重要作用。 指南针的应用使人类可以全天候航 舟舶来往,惟以指南针为则,昼夜守视为谨,毫厘之差,生死系 行,将“原始航海时代推至终年”。由 矣! ——南宋赵汝适《诸藩志》 此指南针也被世人誉为“水上之友”。 12世纪指南针经阿拉伯人传入欧洲,促进了世界航海业的发展。
2. 北宋沈括在《梦溪笔谈》中写道:“若止印三二张, 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材料中的 “极为神速”主要得益于( D ) A.北宋城市商业的繁荣 B.造纸术的重大改进 C.“瓦子”“瓦舍”的出现 D.活字印刷术的发明

1314课灿烂的宋元文化PPT课件

1314课灿烂的宋元文化PPT课件
9
谢谢聆听
·学习就是为了达到一定目的而努力去干, 是为一个目标去 战胜各种困难的过程,这个过程会充满压力、痛苦和挫折
Learning Is To Achieve A Certain Goal And Work Hard, Is A Process To Overcome Various Difficulties For A Goal
•司马光:北宋时期,古代著名的史学家, 著作:《资治通鉴》(编年体史书,从战国到 五代)
宋词
•宋词代表人物及代表作: •苏轼:气势豪迈,雄健奔放《念奴娇·赤壁怀 古》 •李清照:风格委婉、感情真挚、清新自然 《 声声慢·寻寻觅觅》 •辛弃疾:豪放、多为对山河分裂的悲痛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元曲
灿烂的宋元文化
四大发明
• 活字印刷术:北宋时,毕昇 • 指南针:战国时,司南;北宋时,指南针
(用于航海);南宋时由阿拉伯人传入欧 洲 • 火药:唐中期出现;唐后期开始用于军事; 宋元时,广泛用于战争 • 造纸术:东汉末年,蔡伦
三个人物
•沈括:《梦溪笔谈》、“十二节气”、“石油”
•郭守敬:《授时历》、主持开凿了通惠河
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D) A.火药是我国古代炼丹家发明的 B.唐朝末年,火药开始用于军事 C.宋元时期火药武器广泛应用于战争 D.11、12世纪,火药和火药武器传入阿拉伯 和欧洲
写在最后
成பைடு நூலகம்的基础在于好的学习习惯
The foundation of success lies in good habits
•元曲的组成:杂居和散曲 •代表人物及作品: 关汉卿:《窦娥冤》
风格多样的绘画和书法
张择端:《清明上河图》 赵孟頫:《洛神赋》 宋四家:苏轼、黄庭坚、米芾(fu)、蔡襄

灿烂的宋元文化

灿烂的宋元文化

四大发明是中国的先民们 以罕见的聪明才智为世界 留下的一串光耀千古的足 迹,是为人类文明进步作 出巨大贡献的象征。
元代著名科学家 郭守敬
沈 括 和 郭 守 敬
看书:概括二人的成就。
观星台
• 是什么因素促使宋元时期的科技得到 如此大的发展呢?
提示: 宋元时期政治的发展、经济的繁荣、 各民族各地区间经济文化的交流、 承继隋唐时期文化和吸收外来文化、 各族人民的 聪明才智和辛勤的劳动等。
3、沈括和郭守敬:《梦溪笔谈》 《授时历》
他转头看着她的眼睛,隐隐的似乎有水光闪动,再看又没有。阳光照射在她的一侧脸上,这一刻,他想起了小曼。
她们显然是截然不同的个体,只是这一刻他觉得她们非常相似。五官中最惊艳的是眼睛,明亮幽深,只是小曼的眼睛更狭长。 小曼的下巴尖显得脸更小,长安下巴弧度比较圆润。小曼经常微笑,高兴也笑,难过也笑,微笑只是她的面具,并不代表实际 情绪。嘴角时常是一种嘲讽的弧度。他却几乎还未看到长安笑过,即使他们今天早上才相识,但是一个人的习惯会在第一眼便 显露,他知道长安是不爱笑的女人,内心纵有波澜,面容沉静如水。 你的眼睛很漂亮。 她也不像那些曾在他身边短暂停留的女人,有着相似的面容、气味,时刻维持着精致的妆容和香水的味道。撒娇的语调都是一 样的,所以他很难记住她们。她没有化妆,皮肤苍白,上身穿着宽松的纯白T恤,下身是浅杏色的亚麻休闲裤。没有香水的气 味,只有头发上残留的洗发水的气味,非常淡,像她的人一样沉静。她是截然不同的组成,非常容易在别人的记忆里扎根,而 她并不知道自己的魔力。 不自知的美,更令人注目。
主 要 内 容
• • • • •
1、活字印刷术的发明 (1)毕升发明活字印刷术 (2)作用:促进了文化的传播与发展 2、指南针和火药的运用 (1)指南针 •战国时制成”司南“ •北宋时制成指南针并开始 用于航海 •南宋时传入欧洲 (2)火药 •唐末用于军事 •宋元时广泛用于战争 •13、14世纪传入阿拉伯和欧洲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4课《灿烂的宋元文化》教学反思(推荐13篇)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4课《灿烂的宋元文化》教学反思(推荐13篇)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4课《灿烂的宋元文化》教学反思〔推荐13篇〕篇1: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4课《灿烂的宋元文化》教学反思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4课《灿烂的宋元文化》教学反思这节课是一节文化课,本课可以根据初中生活泼好动、热爱新奇的心理特点及以形象思维才能为主的认知习惯,角色扮演、词句接龙、播放《清明上河图》视频等情境,激发了学生对宋元文化的学习兴趣,促使他们更深化地感悟宋元时期的历史,生发对宋词等文学艺术作品的热爱。

由于文化课头绪较多,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搜集和梳理信息的才能,通过学生自主互动学习,积极参与来开展思维,张扬个性发挥才能,培养学生浓重的学习历史的兴趣,通过教学理论,也确实获得了很好的效果,到达了教学目的的要求;在课堂上,同学们学习的兴趣、参与的热情很高,课堂中充分表达学生的主体性作用,以小组为单位进展知识擂台,激发学生的历史学习热情,主动参与到课堂练习,让学生们最快乐的上好这节课。

学会与别人合作、共同探究问题、敢于提出问题、挑战权威、勇于创新、积极思维,分享探究成果。

在这个过程中老师真正成为了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参与者、合作者,真正做到了在师生互动的同时,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自主学习,整个教学过程表达了学生的动与学,老师尽量不讲,少讲,凸显了新课改的'要求。

课下也发现了一些缺乏之处,主要表如今两个方面:第一,问题的设计。

问题设计过粗,没有充分表达针对不同内容、不同学生引导学生自主参与的教学原那么。

比方“列表比照《史记》和《资治通鉴》”,应设计哪些问题,才能引导学生完成此项教学目的呢?第二,对历史学科特色凸显不够。

类似于这种不同朝代的文学成就课,假如没有正确的教育目的,稍不注意,就会成为文学赏析课。

在今后的教学中,做为解惑者的我还要不断进步自己的教学才能,多从教学设计入手,认真地上好每一堂课,让学生学有所得,在知识、行为、习惯等方面有所改良,使学生更加喜欢上历史课。

篇2: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4课灿烂的宋元文化》教学反思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4课灿烂的宋元文化》教学反思本课教材上约略讲了四大创造中三大创造的不断完善与应用,并提到了宋元两位科学家的成就。

第13课_灿烂的宋元文化一

第13课_灿烂的宋元文化一

(二).指南针的应用与传播 ).指南针的应用与传播
指南针: 指南针:利用磁铁在地球磁场中的南北 指极性而制成的一种指向仪器。 指极性而制成的一种指向仪器。
1.战国时的 1.战国时的 司南” “司南”是最 早的定向工具 指南仪器) (指南仪器)
司南
水 浮 法 悬挂型指南针
2.宋朝时制成指南针 北宋后期用于海 2.宋朝时制成指南针,北宋后期用于海 宋朝时制成指南针, 南宋由阿拉伯人传到欧洲 上交通 ,南宋由阿拉伯人传到欧洲
2.雕版印刷的缺欠和不便之处。 雕版印刷的缺欠和不便之处。 雕版印刷的缺欠和不便之处
费时,费力 不容易修改,需要大量木版 费时 费力, 不容易修改 需要大量木版 费力
3. 活字印刷的发明 (比欧洲早四百年) 比欧洲早四百年)
北宋陶活字版
毕升
4.活字印刷中的四道工序: 活字印刷中的四道工序: 活字印刷中的四道工序 刻制单字 排版 印刷 拆版
对比活字印刷与雕版印刷, 体会毕升的创新“新”在哪里?
两个“变”: 两个“ 变死字为活字 , 变死版为活版
5. 活字印刷术的改进与发展
北宋:毕升发明陶活字印刷 北宋 毕升发明陶活字印刷
元朝:王祯发明了木活字 元朝 王祯发明了木活字 明清:出现了铜铅铸的金属活字 明清 出现了铜铅铸的金属活字
6. 活字印刷术的传播与意义 7.今天的印刷技术 7.今天的印刷技术
罗 盘 针
三.火药的发明与使用
1)唐朝已有火药配方的记载 唐朝已有火药配方的记载 已有火药配方
2)唐末火药在军事 2)唐末火药在军事上开始使用 唐末火药在军事上开始使用 宋元时期广泛应用于 时期广泛应用于战争 宋元时期广泛应用于战争 3)13、14世纪, 3)13、14世纪,火药和火药武器传 世纪 入阿拉伯和欧洲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案:第13课灿烂的宋元文化(一)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比较清楚的掌握宋元时期辉煌的科学技术成就的基本情况,由此进一步了解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的重大贡献。

(2)初步培养学生进行历史感知,历史想象的形象思维能力以及学生全面系统的思考问题的初步能力和概括归纳的能力。

2 、过程与方法师生互动,合作探究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和民族自豪感;学习古代科学家勤于探索坚持不懈勇于创新的精神。

二、教材分析本课主要介绍了宋元时期的科技成就,向学生展现了我国古代的重大科技发明和中华民族对人类文明的杰出贡献。

本课重点是活字印刷术的发明指南针和火药的应用及向世界的传播。

难点是充分认识中国古代四大发明对世界历史的影响。

三、教学准备教着准备雕印好的“灿烂的宋元文化”几个大字。

学生准备橡皮泥橡皮檫小刀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教师展示雕印的“灿烂的宋元文化”提问:这是怎么制出来的?(雕印)师:中国古代印刷术起源于印章和石刻,发展到隋唐时出现了什么技术?(雕版印刷术)雕版印刷术经过五代,到了两宋时期兴旺发达。

雕版印刷术出现以后,我国刊印了大量精美的书籍。

唐朝印制的《金刚经》是世界上最早标有确切日期的印刷品,那么同学们有没有思考雕版印刷的欠缺与不便之处呢?教师举例说明如:宋太祖时官方主持刻印《大藏经》,耗时12年,雕版13万块,印完后堆积如山的雕版派不上用场。

另外,当时一个刻工一天只能雕刻四五十个字,一本六万字的书就需要三四年才能刻完。

学生通过示例归纳出结论:费时费工浪费性大。

师由此可见雕版印刷术需要改革创新了,于是到北宋时,有人发明了活字印刷术,这个人是谁?(北宋平民毕升)二、授新课(一)活字印刷术的发明师:观察毕升画像,阅读小字部分,简要归纳出活字印刷中的四道工序。

(刻制单字排版印刷拆版)学生动手体验,完成活动探究(1)师:同学们想一想,活字印刷与雕版印刷相比较有哪些优点?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指出:活字印刷突出两个变,变死字为活字,变死版为活版,既经济又省时。

由此可见,活字印刷把印刷术推进了一个新的阶段,。

元朝时王贞发明了木活字,才广泛推广和应用。

但是,毕升的这一创举比欧洲早400年。

师:今天的印刷业又有什么新的发展呢?(激光照排电脑排版高速印刷机等)(二)指南针的应用师:同学们见过大海吗?假如你是一名海员,驾驶一艘船在茫茫的大海上行驶,那么船上首先要具备什么?(指南针)师:说道指南针,这里有一个小故事: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在咸阳修建一座阿旁宫,大门用磁石做成,如有人暗藏兵器入宫行刺,就会被磁石吸住。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古代劳动人民很早就掌握了磁学知识,早在战国时,人们就制成了指示方向的仪器——司南。

观察汉朝的司南模型思考:司南由哪两部分组成,是根据什么原理制成的?师:到了北宋,人们制成指南针。

观察宋朝的罗盘针模型思考:罗盘针比司南有哪些进步?它是用什么方法制成的?出示材料分析:舟师识地理,夜则观星,昼则观日,隐晦则观指南针——北宋·朱《萍州可谈》渺茫无际,天水一色,舟舶来往,惟以指南针为则。

昼夜守视惟谨,毫厘之差,生死系矣。

——南宋赵汝适《诸蕃志》思考:从以上材料中分别获得了什么信息?突出的变化是什么?师:在学生讲解的基础上讲解,“沉石寻孤屿,浮针辨四维”,南宋诗人朱继芳的诗句更道出了那个时代人们由于小小的浮针而打开崭新视野的豪情。

指南针的应用使人类可以全天候航行,将“原始航海时代推至终年。

”由此指南针也被世人誉为“水上之友。

”南宋时,经阿拉伯人传人欧洲,为后来欧洲航海家的环球航行创造了条件。

(三)火药的应用和传播古代中国,不但有纷呈异彩的冷兵器,而且也最先跨入火器国家行列。

师:火药是怎样发明的?它有哪些作用?师:中国是火药的故乡,火药在唐朝末年用于军事,宋元时期广泛用于战争。

指导学生观察“突火枪”图片,并说明其原理。

活动探究:比较一下金元时期的火箭发射与今天的火箭发射原理是否相同?师:宋元时与科技成果相伴随的还出现了许多科学家,书中提出的主要是哪两位?其主要成就是什么?三、总结元朝的统一经济的发展以及隋唐文化的基础,使宋元科技水平发展到一个高峰阶段,四大发明的应用及传播,促进了人类文明史的发展,与天文历法方面的成就,共同构建了宋元文化的繁荣。

学完本课后,你最大的感受是什么?走进四大发明----《灿烂的宋元文化(一)》教学设计海口市第一中学历史组姚实彦设计教师:姚实彦教导年级:初一课题名称:《灿烂的宋元文化(一)》教材版本: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国历史•七年级下》2001年12月第1版【教材分析】本课是《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13课内容。

本课学习的是灿烂的宋元文化,宋元文化上承隋唐、下启明清,以自己鲜明的时代特色和独特的风格创造了中华文明史上又一个文化高峰。

本课主要介绍了宋元时期我国居世界领先地位的科技成就。

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全面认识和掌握宋元时期的各项科技发明,同时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和民族自豪感,培养他们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和敢于创新的精神。

【学情分析】初一学生在经过一个多学期的历史学习之后,开始具备一定的思维分析能力,对某些问题开始有了一定的看法。

此班学生平时学习气氛较为活跃,兴趣广泛,根据这些特点,在课堂中设计活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性,提高学习历史的兴趣,设计合理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培养学生的思维分析能力。

【教学构想】针对宋元科技史这一相对单调枯燥的教学内容,以感知历史→动手体验→思维拓展三大版块整合教材重点、难点,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采用阅读课文、知识竞赛、角色扮演、动手体验、颁奖发言、漫画反思等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探索欲,提升学生学习科技史的兴趣,并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感受发明的艰辛,体验成功的快乐;在具体的认知、体验之后再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四大发明对世界文明的影响。

【教学目标】课程标准:“了解四大发明,认识中国古代科技发明对世界文明发展的贡献。

”本课教学目标设定为:1、知识与能力掌握活字印刷术、指南针和火药的发明、应用及传播,复习造纸术和雕版印刷术知识,进一步了解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的重大贡献。

2、过程与方法(1)通过知识竞赛、科学论坛课堂讨论,使学生了解四大文明的基本知识和探讨拓展四大发明对世界文明的影响,同时也培养学生团队合作、动口发言、认真思考的精神。

(2)通过角色扮演历史短剧和亲手实践制作活字,让学生感受活字印刷的过程,体验发明创造的艰辛和成功,培养学生向发明家学习和不断发展创新的精神。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学习四大发明,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使学生认识到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的巨大贡献,激发爱国主义情感和民族自豪感;(2)向古代发明家学习,反思古代文明以培养学生振兴中华、发展创新的精神。

【教学重点】活字印刷术的发明及应用。

【教学难点】中国古代四大发明对世界文明的影响。

【教学准备】教师的准备:多媒体课件、红色印油、白纸学生的准备:知识预习、历史短剧、活字一枚【教学过程】一、抒发情感导入:同学们,中国是有五千年文明的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有誉满全球的四大发明。

你知道是哪四大发明吗?(生回答,师板书)引入课题《灿烂的宋元文化(一)之走近四大发明》。

师:同学们请快速阅读浏览一遍课文。

二、讲授新课:(一)了解四大发明模拟王小丫开心辞典,开展知识竞赛。

主持人(学生)A:各位观众朋友们,大家好,这里是CCTV,欢迎收看《开心辞典》。

B:以开心和智慧征服无数观众的《开心辞典》要来选拔选手啦!今天将在这里进行选拔,请同学们亮出你的智慧,挑战自我!(介绍规则,开始读题、提问、记分等)(设计意图:了解四大发明的基本知识,教师适当点评表扬,提升学生学习科技史的兴趣,培养学生团队合作、动口发言、认真思考的精神)(二)体验四大发明1.历史剧表演:毕升发明活字印刷术(学生课前准备)人物:毕升、大师兄、小师弟等思考提问:我们从毕升的身上可以学习到什么精神?2. 趣味实践,仿古印刷。

动手体验,分组印字比赛;学生谈制作过程和感受。

(设计意图:通过角色扮演历史短剧和亲手实践制作活字,让学生感受活字印刷的过程,体验发明创造的艰辛和成功,培养学生向发明家学习和不断发展创新的精神。

)(三)探究四大发明1.四大发明科学论坛:学校将要举办四大发明科学论坛,先来倾听世界名人培根的评价,然后“我来给四大发明颁奖”。

分别有:“最具实际推广价值奖”、“最有创意奖”、“最具时空价值奖”、“最具人气奖”。

请你结合所学知识,评判出四项大奖的获得者,并说明你的评奖理由。

学生自由发言后,教师进行总结四大发明对世界文明的影响。

(设计意图:促进学生理解知识,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发散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进入历史、体验历史、感悟历史。

实际就是讨论四大发明对世界文明的影响。

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使学生认识到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的巨大贡献,激发爱国主义情感和民族自豪感。

)2.观看漫画,反思创新。

漫画:选自2007年第6期《读者》,内容为一位青少年躺在四大发明的摇篮椅上睡大觉。

提问:你如何看待这幅漫画上的这种现象?如是你,你会怎么做?(设计意图:反思古代文明以培养学生振兴中华、发展创新的精神。

)教师小结课堂。

三、课后作业。

如何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显现四大发明?请你充分发挥自己的才智为北京奥运设计献技吧,课后以此为题写一篇短文。

(设计意图:充分调动学生将课堂知识向课外无限延伸。

培养学生开发思维,发展创新的能力。

将课堂所学知识在现实生活中应用实践。

)四、板书设计:(设计意图:设计为火箭升空造型,体现所学内容科技史和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创新。

)第14课灿烂的宋元文化(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的教学,使学生了解宋元时期的文化成就,包括史学、宋词及杰出的词人、元曲和关汉卿、绘画及书法成就。

通过对宋元时期文化成就的介绍,引导学生体会“一定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在观念形态上的反映”;并培养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初步分析历史现象的初步能力;通过对宋词、元曲、绘画、书法艺术作品的鉴赏,培养学生的审美感,提高学生的鉴赏力。

通过了解《资治通鉴》的写作过程,及《资治通鉴》的卓越成就,培养学生养成严谨的治学态度。

教材分析和教学建议一、重点和难点本课是灿烂的宋元文化的第二课,侧重于介绍北宋时期的史学成就及文学艺术成就。

宋元时期是中华古文明最灿烂的发展阶段,在史学家看来,宋元文明的总体成就超越了唐文明,其文化的辉煌成就不仅表现在科技方面,同样显示在史学、文学、艺术等方面。

“司马光和《资治通鉴》”与“宋词和元曲”是本课的重点子目。

在北宋史学成就这一重点内容中,以史学名著《资治通鉴》为代表,体现着中国古代史学在宋元时期的辉煌成就。

司马光是北宋政治家、史学家、文学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