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届中考科学模拟卷(一)C卷

合集下载

2020届山东省济宁市中考生物模拟试题(word版,含解析)

2020届山东省济宁市中考生物模拟试题(word版,含解析)

山东省济宁市中考生物试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共40.0分)1.下列是使用显微镜观察细胞结构时的部分操作,错误的是()A. 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目镜和物镜放大倍数乘积B. 低倍镜观察时视野较大,容易发现观察目标C. 在调节粗准焦螺旋使物镜下降时,要从一侧注视其下降位置D. 欲将视野左下方的物像移至视野中央,需向右上方移动装片2.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具有,而人体口腔上皮细胞不具有的结构是()A. 细胞壁B. 细胞质C. 细胞膜D. 细胞核3.如图为植物细胞生命历程的示意图,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①过程表示细胞生长B.②过程表示细胞分裂C. ③过程表示细胞分化D. ①②③过程中遗传物质发生改变4.喝酸奶有利于改善肠道的菌群平衡,制作酸奶过程中用到的微生物是()A. 醋酸菌B. 酵母菌C. 乳酸菌D. 大肠杆菌5.“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

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

”这首诗被央视《经典咏流传》播出后,广为传唱。

诗中的“苔花”指的是苔藓植物,有关其描述错误的是()A. 苔藓体内无输导组织B. 苔藓具有类似茎和叶的分化C. 苔藓是绿色开花植物,能进行光合作用D. 苔藓可以作为监测空气污染程度的指示植物6.果蝇作为模式动物(研究材料)在生命科学研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它先后5次帮助10位科学家赢得诺贝尔奖。

以下关于果蝇的说法错误的是()A. 果蝇属于节肢动物中的昆虫类B. 果蝇的生长发育过程中无蜕皮现象C. 果蝇的幼虫与成虫有明显差别D. 果蝇的长翅和残翅是由不同的基因决定的7.细菌、真菌和病毒种类繁多、分布广泛,是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病毒能繁殖后代,属于生物B. 细菌有单细胞的,也有多细胞的,细胞内没有成形的细胞核C. 营腐生生活的细菌、真菌能将简单的无机物合成有机物D. 有些病毒既能独立生活,也可寄生在活细胞内8.已经记录的动物有150多万种,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逐步形成了与其生存环境相适应的结构。

初中化学中考复习 2020年中考化学押题预测卷01(山东济南卷)(原卷版)

初中化学中考复习 2020年中考化学押题预测卷01(山东济南卷)(原卷版)

2020年中考化学押题预测卷山东济南卷01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_(考试时间:60分钟试卷满分:100分)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Na:23 S:32 Cl:35.5 Ca:40 Fe:56 Mo:96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以下诗句表达的意思涉及化学变化的是()A.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B.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C.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D.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2.2020年3月22日是第二十八届“世界水日”,主题为“Water and climate change”(水与气候变化)。

我国“世界水日”和“中国水周”活动的主题为“坚持节水优先,建设幸福河湖”。

下列不利于环境保护的是()A.使用绿色公共交通出行B.合理使用农药和化肥C.工业废水直接浇灌农田D.禁止使用含磷洗衣粉3.化学源于生活,也服务于生活。

下列有关生活中的化学知识说法错误的是( )A.缺铁导致贫血,缺钙导致佝偻病和骨质疏松,铁、钙都是人体所必需的微量元素B.蔬菜和水果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我们应该每天适量补充C.香烟的烟气中含有尼古丁、一氧化碳等有害物质,青少年应禁止吸烟D.在生活中我们可以用灼烧闻气味的方法来鉴别羊毛和涤纶4.下列实验操作合理的是()A.用燃着的酒精灯引燃另一只酒精灯B.加热固体药品时,试管要倾斜约45度角C.测定pH时,将pH试纸伸到待测液中D.用托盘天平称量氢氧化钠固体时,放在烧杯中称量5.下列安全措施不正确的是()A.“新型冠状病毒”可通过接触传播,要勤洗手B.室内天然气泄漏,立即关闭阀门并开窗通风C.燃着的酒精灯不慎碰倒起火,立即用湿布盖灭D.正在使用的家用电器着火,立即用水浇灭6.如图是钠元素、氯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关信息和钠原子、氯原子的结构示意图。

2020届宁波中考科学说理题练习及答案

2020届宁波中考科学说理题练习及答案

1、将一个底部封闭的薄壁金属管固定在支架上,管中装一些酒精,然后用塞子塞紧管口。

把一根橡皮条缠在管子上并迅速来回拉动,很快会观察到塞子被酒精蒸气顶出(如图所示)。

请解释塞子被顶出的科学原理。

2、科学小组的同学从微薄上看到了一则“电池锡纸取火”的视频:操作者将一张口香糖包装锡纸用剪刀修剪,形成中间狭窄的条形,并将锡纸接在两节5号电池的正负极(如图所示),过一会儿,锡纸竟然燃烧起来。

请结合你所学的知识对“电池锡纸可取火”的现象进行科学解释。

3、树怕剥皮,不怕空心,这是为什么?而生产生活中,为了提高果树的坐果率,增加产量,人们对果树进行环剥,如图甲所示。

若对图乙中的果树实施环剥技术,应选择哪一处进行环剥?并说明理由。

4、在《空气的存在》一课中,教材里设计了如图所示的活动:用粗铁丝做的夹子夹住空易拉罐,并向空易拉罐中倒入少许水。

然后对易拉罐加热,有大量水汽逸出时,把易拉罐开口朝下扣在冷水中(不要扣入得太深),观察现象。

如果实验现象能成为空气存在的证据。

5、无风的夜晚,在竹子的竹壁上钻孔有水流出,而晴朗的白天在竹壁上钻孔却没有水流出。

无论晴朗的白天还是无风的夜晚,将竹子斜剖开(如图),发现竹子内的空心部分都没有水。

竹壁中有丰富的导管,竹子的根系非常发达且有很强的吸水能力。

为什么无风的夜晚在竹壁上钻孔会有水流出,而晴朗的白天不会出现这种现象?请根据以上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作出解释。

6、在相同条件下,取相等质量的块状CaCO3和粉末状Na2CO3,分别与足量等质量分数的盐酸充分反应。

根据实验测定:其中粉末状Na2CO3与盐酸反应产生CO2的质量随反应时间变化如图所示。

请在图中画出块状CaCO3与盐酸反应产生CO2的质量随反应时间变化大致曲线,并用科学原理加以解释。

7、光合作用强度与光照强度、二氧化碳浓度、水分供给情况、气孔开闭情况等有关。

光是光合作用的能量来源,所以在光照增强时,光合作用也随着加强。

但是,当光照增强到一定限度,即达到光饱和后,光合作用就不再加强了。

2020届中考化学第一轮科学探究能力《燃烧的条件与灭火原理的探究》测试试题(word版有答案)

2020届中考化学第一轮科学探究能力《燃烧的条件与灭火原理的探究》测试试题(word版有答案)

科学探究能力《燃烧的条件与灭火原理的探究》测试题一、选择题:1、为探究物质的燃烧条件,某同学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现象①③说明物质燃烧需要达到一定的温度B.现象①②说明白磷的着火点比红磷的着火点低C.现象②③说明物质燃烧需要氧气D.现象②说明红磷不是可燃物2、下列关于燃烧和灭火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可燃物燃烧一定会生成二氧化碳B.酒精灯不慎打翻起火,立即用湿抹布扑灭C.炒菜时油锅中的油不慎着火,可用锅盖盖灭D.在加油站使用手机可能引发燃烧、爆炸3、学习化学,提高学科核心素养,学会从化学的角度分析问题。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红磷和镁条燃烧产物都是固体,因此,可用镁条代替红磷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B.可燃性气体点燃前需验纯,因此,可燃性气体泄漏遇明火一定会爆炸C.可燃物燃烧需要达到着火点,因此,降低温度至可燃物着火点以下可以灭火D.燃烧需要氧气,因此,只要有氧气可燃物一定能燃烧4、如图所示的一组实验可用于探究燃烧的条件。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白磷通常保存在冷水中,铜片上的白磷要进行干燥处理B.此组实验中烧杯里的热水只起提供热量的作用C.图1实验不能比较白磷和红磷着火点的高低D.若将图2中白磷换成红磷也能观察到燃烧的现象5、小睿同学用一系列实验探究物质的燃烧,得到下列结论,其中错误的是()A.蜡烛在氧气中比在空气中燃烧更旺,说明燃烧与氧气的浓度有关B.玻璃棒不能燃烧而火柴棒可以燃烧,说明燃烧与物质本身性质有关C.镁条在氧气和二氧化碳中均能燃烧,说明二氧化碳分子中有氧气D.燃烧是一种化学反应,需考虑两方面因素:反应物(内因)和反应条件(外因)6、用如图装置进行实验。

升温至70℃的过程中,仅①燃烧:继续升温至280℃的过程中,仅③燃烧。

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A.①③燃烧,说明白磷和红磷是可燃物B.④未燃烧,说明无烟煤不是可燃物C.对比①③,可说明红磷的着火点比白磷的高D.对比②③,可验证燃烧需可燃物与氧气接触7、某学习小组对“燃烧条件”进行如下探究实验。

2020届中考科学(杭州版)复习全效高分卷(七):主题1 常见的物质(1-3单元)

2020届中考科学(杭州版)复习全效高分卷(七):主题1 常见的物质(1-3单元)

全效高分卷(七)主题1常见的物质第一单元~第三单元一、选择题(本大题共40分,每小题2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下列有关空气的说法正确的是(A)A.氮气化学性质不活泼,可用于食品防腐B.稀有气体常用于医疗急救C.二氧化碳在空气中含量增多会引起温室效应增强,属于空气污染物D.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属于可燃物2.节能减排、低碳出行是我们倡导的生活方式,“低碳”指的是尽量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

下列有关二氧化碳的说法正确的是(C)A.二氧化碳通入紫色石蕊试液,溶液变为红色,说明二氧化碳具有酸性B.实验室中可用块状石灰石和稀硫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气体C.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的组成元素相同,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D.进入久未开启的菜窖之前,必须做灯火实验,是因为二氧化碳有毒3. 2019年春节,电影《流浪地球》的热播让普通人了解到“人造空气”帮助人类实现了太空漫步的梦想,它含有70%的氮气(体积分数,下同)、20%以上的氧气、CO2等。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B)A.“人造空气”比普通空气中的氮气含量低B.“人造空气”中的分子静止不动C.太空中“人造空气”中的氧分子和我校教室内的氧分子化学性质相同D.在太空中呼吸“人造空气”时,氧气被消耗但氧原子并未消失4.下列实验现象只能反映二氧化碳物理性质的是(D)图1A.紫色石蕊变红色B.石灰水变浑浊C.蜡烛熄灭D.杠杆左高右低5.下列关于氧气的说法正确的是(C)A.氧气具有可燃性,可以支持燃烧B.水生动物能在水中生存是因为氧气易溶于水C.工业上利用分离液态空气的方法制取氧气D.氧气的化学性质很活泼,常温下能与所有物质发生化学反应6.2019年世界环境日主题为“蓝天保卫战,我是行动者”。

为共建天蓝、地绿、水清的美丽浙江,下列措施不可取的是(C)A.加大空气质量检测,改善环境状况B.生活垃圾分类回收,垃圾资源化C.大量使用农药化肥,提高粮食产量D.大力开展五水共治,保护水资源7.下列关于氧气物理性质的叙述正确的是(D)A.在标准状况下,氧气的密度略小于空气B.液态氧是无色液体C.氧气难溶于水D.通常状况下,氧气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体现的是它的物理性质8.2018年5月,台州南部湾区引水工程开工,以缓解台州南部地区的用水紧张状况。

【精品中考化学】北京市2020届初三化学复习模拟试题分类精选—科学探究+答案

【精品中考化学】北京市2020届初三化学复习模拟试题分类精选—科学探究+答案

北京市2020届初三化学复习—近三年中考和2019年海朝东西丰模拟试题分类精选—科学探究(19中考)1.右图“黑面包”实验中,蔗糖(C12H22O11)变黑,体积膨胀,变成疏松的炭,放出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提出问题】改变糖的种类、浓硫酸的体积、水的滴数和温度是否会影响实验效果呢?【进行实验】分别取5g糖粉进行实验,根据前2min的现象对实验效果进行评分,记录如下:表1实验记录【处理数据】分析表1,计算效果得分均值,结果如下:表2效果得分均值依据均值推断最佳实验方案,均值越高,效果越好。

【解释与结论】(1)蔗糖变成黑色的炭,发生了_____________(填“物理”或“化学”)变化。

(2)推测放出的气体含SO2,从元素守恒角度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6中,a为_____________mL。

(4)根据表2推断,“黑面包”实验最好选择5g冰糖、5mL浓硫酸、_____滴水和50℃【反思与评价】(5)表2中,22℃对应的均值为51.0,,计算该值所依据的3个数据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

(6)综合分析,使实验3的效果得分高于实验4的因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中考)2.为探究碳还原氧化铜的最佳实验条件,用木炭粉和氧化铜的干燥混合物1~2.5g进行系列实验。

【查阅资料】①氧化铜(CuO)为黑色固体。

②碳还原氧化铜得到的铜中可能含有少量的氧化亚铜;氧化亚铜为红色固体,能与稀硫酸反应:Cu2O+ H2SO4 = CuSO4 + H2O + Cu【进行实验】实验1:取质量比1:11的木炭粉和氧化铜混合物1.3g,进行实验。

实验2:取一定量的混合物,用1—2装置进行实验。

【解释与结论】(1)配平化学方程式:□C+□CuO高温□Cu+ □CO2↑。

(2)实验1—2中,证明产生CO2的现象是。

2020届中考化学第一轮科学探究能力《测定空气里氧气含量的探究》测试试题(word版有答案)

2020届中考化学第一轮科学探究能力《测定空气里氧气含量的探究》测试试题(word版有答案)

科学探究能力《测定空气里氧气含量的探究》测试题一、选择题:1、用如图所示装置(气密性良好)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加热粗铜丝一段时间后,白磷燃烧。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白磷燃烧产生大量白色烟雾B.该实验过程只发生一个化学变化C.玻璃管中液面从实验开始持续上升至约“刻度1”处D.氮气不与磷反应且难溶于水是设计该实验的依据之一2、实验室用红磷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实验,在这个实验过程中,下图能正确表示的广口瓶内气体体积变化情况的是()3、为了帮助同学们更好地理解空气中氧气含量测定的实验原理,老师利用传感器技术定时测定了实验过程中实验装置(如图1所示)内的压强,温度和氧气浓度的变化趋势(如图2所示)。

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X曲线表示的是温度变化B.BC段气压增大的主要原因是红磷燃烧放出热量所致C.DE段气压增大的原因是打开止水夹,烧杯内水流入瓶内所致D.实验表明红磷燃烧将瓶内空气中的氧气消耗完全4、某同学用如图所示装置测定空气里氧气的含量,实验时,连接好装置并检查不漏气后再进行后续操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所用红磷要过量,以保证集气瓶内空气里的氧气能充分反应B.在空气里点燃红磷后,应缓慢把燃烧匙伸入瓶内并塞紧橡皮塞C.仍用本装置,只把红磷换成燃烧的木炭,能够更精确测定空气里氧气的含量D.红磷燃烧时,要打开止水夹,以免瓶因温度升高,气压较大,造成橡皮塞从瓶口脱落5、暖宝宝中的发热剂是铁粉、水和食盐等,发热剂能代替红磷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装置见如图)。

以下对此改进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A.此实验中食盐能加快铁粉生锈B.此实验中发热剂的多少不影响测量结果C.此实验测出氧气的体积分数约是18.3%D.实验前一定要检查装置的气密性6、在图1所示装置中燃烧红磷来测定空气中的氧气含量,并用传感器记录集气瓶中压强随时间变化的情况,得图2所示数据。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点处压强增大是因为少量空气进入B.ab段压强减小的原因只有氧气被消耗C.c点时打开了弹簧夹D.d点集气瓶中的温度一定等于室温7、下列装置都可用于测定空气里氧气的含量,a、b两物质的选择正确的是()A.a是汞,b是红磷B.a是铜,b是木炭C.a是汞,b是硫磺D.a是汞,b是木炭8、某同学用如图所示装置测定空气里氧气的含量,实验时,连接好装置并检查不漏气后再进行后续操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空气里点燃红磷后,应缓慢把燃烧匙伸入瓶内并塞紧橡皮塞B.所用红磷必须过量,以保证集气瓶内空气里的氧气能充分反应C.红磷燃烧时,要打开止水夹,以免瓶因温度升高,气压较大,造成橡皮塞从瓶口脱落D.仍用本装置,只把红磷换成燃烧的本炭,能够更精确测定空气里氧气的含量9、如图所示的装置是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对该实验认识正确的是()A.使用红磷的量多或少,都不会影响实验结果B.燃烧足够的红磷可使进入容器里的水占容器的总体积四分之一C.红磷燃烧消耗空气中的氧气,使容器内的压强减小,水从烧杯进入容器D.红磷一燃烧完,就立即观察并记录水进入容器的刻度10、暖宝宝贴(主要成分为铁粉、木炭、食盐)的热量来源于铁粉的氧化。

2020届中考化学第一轮科学探究能力《缺失标签的药品成分的探究》测试题(word版有答案)

2020届中考化学第一轮科学探究能力《缺失标签的药品成分的探究》测试题(word版有答案)

科学探究能力《缺失标签的药品成分的探究》测试题一、选择题:1、某同学帮助老师整理实验室试剂时,发现一瓶标签被部分腐蚀的无色试剂(如图),该试剂可能是()A.Na2SO4B.CuSO4C.FeSO4D.Al2(SO4)32、实验室有一瓶标签破损的试剂,如图所示,溶质为碳酸钾、硫酸钾、氢氧化钾中的一种。

下列描述正确的是()A.溶质可能是氢氧化钾B.可用水鉴别C.可用稀盐酸鉴别D.可用氯化钡溶液鉴别3、如图是实验室里标签破损的一瓶溶液,只能看清“K“和“O4“.某同学对瓶中溶液是什么作了如下猜想,你认为她的猜想一定不合理的是()A.高锰酸钾溶液B.锰酸钾溶液C.碳酸钾溶液D.硫酸钾溶液4、如图是实验室里一瓶标签破损的白色粉末固体.小明同学取出少量该固体放入一洁净试管中,加水振荡后固体溶解,形成无色透明溶液,继续加入少量盐酸,有无色无味的气体产生.该固体可能是()A.NaHCO3B.NaCl C.Na2SO4D.NaOH5实验操作实验现象(1)取该固体于试管中,加盐酸、振荡固体溶解,有气泡产生(2)将(1)中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澄清石灰水未变浑浊(3)将(1)产生的气体点燃气体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A.金属氧化物B.盐C.金属单质D.碱6、可园学校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实验室发现有一瓶无色溶液,由于保管不当,标签残缺不全.下列分析与判断不正确的是()A.这瓶溶液的PH值一定为7B.这瓶溶液不可能是硫酸铜溶液C.这瓶液体不可能是碱D.这瓶溶液中不一定含有金属元素7、右图是实验室里一瓶标签破损的无色液体,某同学对瓶中液体是什么物质做了如下猜想,你认为他的猜想不合理的是()A.水B.稀硫酸C.过氧化氢溶液D.盐酸二、填空题:1、小宁在帮老师整理实验室时,发现一瓶标签破损的无色溶液.只知道它是稀硫酸、氢氧化钠溶液、氢氧化钙溶液中的一种,张宁通过以下实验活动确认了该试剂.请你将内容补充完整:查阅资料三种溶液的PH:稀硫酸的PH<7,氢氧化钠溶液的PH>7,氢氧化钙溶液的PH>7.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①取少量液体于试管中,滴入2~3滴(填“石蕊”或“酚酞”)试液该溶液时氢氧化钠或氢氧化钙中的一种②另取少量液体于另一试管中,该溶液是溶液(3)写出实验步骤②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小李同学在整理实验室时发现一瓶标签破损的无色溶液,实验员老师只记得该瓶试剂是氢氧化钠、氯化钠、氢氧化钙、碳酸钠、碳酸氢钠中的一种;为了确定该瓶溶液的成分,小李和兴趣小组同学进行了如下探究活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届中考科学模拟卷(一)C卷一、选择题(本题有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 (共16题;共48分)1. (3分)关于化学方程式C+O2 CO2 ,四位同学发表了如图所示的四种说法,错误的是()A .B .C .D .2. (3分)如图表示abc概念之间的包含关系,下表选项中所列概念之间的关系,符合图中所示包含关系的是()选项a b cA.动物植物非生物B.生态系统群落种群C.细胞组织器官D.光能电能化学能A . AB . BC . CD . D3. (3分)物质的性质决定用途,下列物质的用途中利用其物理性质的是()A . 碘酒作消毒剂B . 稀盐酸作除锈剂C . 活性炭作吸附剂D . 碳酸钙作补钙剂4. (3分)如图表示治理汽车尾气所涉及反应的微观过程。

下列关于该反应的判断,正确的是()A . 将有毒物质转化为无毒物质B . 反应方程式为2NO+2CO=2N2+2CO2C . 属于置换反应D . 分子个数发生改变,反应前后质量不相等5. (3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 人体必需的营养素有五种,分别为:糖类、油脂、糖类、维生素、矿物质(无机盐)B . 缺钙会引起骨质疏松,可通过饮用Ca2+含量高的硬水来补充C . 青少年正处在长身体时期,所以应多吃米饭和肉,少吃蔬菜水果D . 每一种食物含有多种营养素,每种营养素又存在于多种食物中,因此对营养素的摄取应综合考虑6. (3分)用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细胞临时装片的实验中,下列操作正确的是()A . 制作临时装片时先在载玻片上滴一滴生理盐水B . 若物像在视野的左上方,可将装片向右下方移C . 若视野较暗,可通过增大光圈来增加视野亮度D . 若观察到的物像模糊,可转动物镜转换器换高倍镜进行观察7. (3分)下列关于月相的说法,正确的是()A . 月相变化是月球形状的变化B . “月有阴晴圆缺”说明不同的天气条件使月相产生了变化C . 月相是月球表面起伏状况的表现D . 月相是从地球上看到的月面形状8. (3分)某人检测了肺气泡、动脉血、静脉血和组织等四处O2(氧气)和CO2(二氧化碳)含量(即气体分压),其中表示静脉血中O2和CO2的含量的一组是()A . 第一组B . 第二组C . 第三组D . 第四组9. (3分)下列4个坐标图分别示意实验过程中某些量的变化,其中正确的是()A . 在某一密闭装置内点燃红磷B . 向一定量的石灰水中通入二氧化碳C . 加热一定量高锰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D . 向一定量石灰石中滴加稀盐酸10. (3分)用力推课桌的下部,课桌会沿地面滑动,而用力推课桌的上部,则课桌可能会翻倒,这说明力的作用效果()A . 与力的大小有关B . 与力的方向有关C . 与力的作用点有关D . 与受力面积有关11. (3分)一物体放在水平地面上,如图1所示,已知物体所受水平拉力F随时间t的变化情况如图2所示,物体相应的速度v随时间t的变化关系如图3所示()A . t=1s时,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为2NB . t=3s时,物体受到的合力为1NC . t=4s时,物体移动的距离为12mD . 若8s时撤去F,物块将做匀速直线运动12. (3分)气体的流速越大,压强越小。

下列现象的产生与此相关的是()A . 向球间吹气,两球靠拢B . 手离硬纸,纸不下落C . 轻推气球,快速滑行D . 抽离玻片,左瓶变淡13. (3分)一装有水的杯中飘浮有一塑料块,如图所示。

沿杯壁缓慢加入酒精并进行搅拌,使塑料块下沉。

在此过程中塑料块受到的浮力F随时间t的变化图像可能是图中的(已知它们的密度关系是ρ水>ρ塑料>ρ酒精)()A .B .C .D .14. (3分)下列说法不符合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观点的是()A . 生物常常会为争夺食物和生活空间而发生生存斗争B . 虫媒花与某些传粉昆虫表现出惊人的相互适应,这是长期相互选择的结果C . 由于长期滥用抗生素,最终抗生素诱导细菌定向发生了耐药性变异D . 现代长颈鹿是长颈变异的个体生存机会多,并一代代积累形成的15. (3分)酸甜多汁的水果不仅可以为我们的身体提供能量,还可以发电呢!如图所示,几只水果提供的电力足以点亮一排发光二极管!水果在这里扮演了“电源”的角色,关于这个电路说法错误的是()A . 水果的作用是给电路提供电压B . 当电路闭合时电荷在发生定向移动C . 当电路断开后水果电池两端电压为零D . 把水果串联起来可以提高电压16. (3分)对NaOH和Ca(OH)2的性质叙述错误的是()①都是白色固体②都极易溶于水放出大量热③溶液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④都能和酸发生中和反应⑤溶液中通入CO2都变混浊.A . ②B . ⑤C . ①②⑤D . ②⑤二、填空题(本题6小题16空格,每空格2分,共32分) (共6题;共32分)17. (6分)图甲表示某草原生态系统的食物网,其中一条含鼠的食物链内四种生物所占数量关系如图乙所示,请据图分析:(1)该食物网中,有________条食物链。

(2)图乙中,若某种有毒物质通过此食物链不断积累,则体内有毒物质浓度最高的生物是________(填名称);如果把a、b、d 这三种生物分成两类,一类是a,另一类是b和d,分类的依据可以是________。

A.体温是否恒定B.是否体内受精C.是否胎生哺乳D.体表是否覆盖角质鳞片(3)野兔有保护色、鹰有锐利的视觉,这都是________的结果。

18. (6分)请根据所学知识,回答:(1)下图①是甲、乙两地的大气运动示意图,________地为阴雨天气.图①甲地乙地(2)如图②所示的离心式水泵起动前要向泵壳内装满水,在动力带动下,叶轮高速旋转时,泵壳里水会被旋转的叶轮甩到出水管里.水被甩出时,转轴附近就形成了一个________(填“低”或“高”)压区,外面的水就在________的作用下,推开底阀通过进水管进入泵壳.图②19. (6分)下表是硝酸钾、氯化钠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则温度/℃0102030405060708090100硝酸钾13.320.93245.86485.5110138169202246氯化钠35.735.83636.336.63737.337.838.43939.8(1)硝酸钾中含有少量氯化钠时,可通过________的方法提纯。

(2)对(1)中析出的晶体和剩余溶液描述正确的是。

A . 剩余溶液一定是硝酸钾饱和溶液B . 该过程溶液中硝酸钾的质量分数保持不变C . 剩余的溶液一定是纯净物D . 析出的晶体中只含有硝酸钾(3)在一定温度下,将含69克硝酸钾、18克氯化钠的混合物完全溶解在50克水中。

若要降低温度硝酸钾就开始析出,而氯化钠始终不能析出,则温度T(℃)的变化范围是________(硝酸钾和氯化钠溶解互不影响)。

20. (4分)“超级细菌”曾一度引起人们关注,超级细菌是指因为抗菌药物的滥用,使细菌的耐药性不断增强,而出现的具有多重耐药性质的细菌。

图甲是日本研究人员首次拍摄到的携带NDM1基因的“超级细菌”照片。

请回答下列问题:(1)从形态上分,细菌可以分成三种类型,图中的这种超级细菌属于________菌。

(2)超级细菌的遗传物质存在于图乙细菌结构的________中。

(3)超级细菌与酵母菌相比,两者的区别在于有无________。

(4)细菌的生殖方式是________生殖,细菌的快速繁殖和形成芽孢的特性,使它们无处不在。

21. (6分)有一包白色固体,可能含有Na2SO4、Na2CO3、BaCl2、NaOH 中的一种或几种。

取样溶于水,有白色沉淀产生;过滤后,向该白色沉淀中滴加盐酸,现象如图所示(ABC表示沉淀变化,OBC表示气体变化)。

(1)由此推断原白色固体中一定含有的是________。

(2)在C点时,所得溶液中的溶质一定有 ________。

22. (4分)如图,电源电压为15V,L的电阻是10Ω,滑动变阻器的最大值是40Ω.闭合开关后,滑片从a端向b端移动时,电压表对应的示数变化范围是________ ,灯L消耗的电功率________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三、实验探究题(本题有5个小题,共42分) (共5题;共34分)23. (8.0分)某生物兴趣小组为探究“环境条件对花生种子萌发的影响”,设计了如下实验,请据表分析:培养瓶编号种子的数量(粒)种子所处的环境(其他外界条件均适宜并相同)①10培养瓶底部垫有浸湿的布20℃②10培养瓶底部无水20℃③10培养瓶底部垫有浸湿的布0℃④10A20℃(1)花生种子的主要结构是由受精卵发育来的,其萌发所需的营养物质由________提供。

(2)若探究“空气对花生种子萌发的影响”,表中A处的操作应为________。

(3)若探究“水分对花生种子萌发的影响”,需选取①②为对照实验,请改正实验设计中的一处不足________。

24. (6分)如图甲所示为光照强度的变化与某植物光合速率的关系,乙图表示温度变化与某种植物光合速率的关系,丙图表示森林叶面积指数与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关系(叶面积指数是指单位土地面积上植物叶面积的数量,此值越大,表示植物叶片交错程度越大。

光合作用的速率是植物在单位时间内制造有机物的量,因为有机物的量测定不方便,通常用氧气的释放量或二氧化碳的吸收量来表示)。

请回答:(1)甲图中曲线上B点代表的含义为________;(2)由书图分析可知,该植物体在其他环境因素适宜时,体内有机物积累的速率要达到最大时对温度的要求应该是________。

(3)丙图中的阴影部分表示________。

25. (8分)海藻酸钠是从褐藻类的海带或马尾藻中提取碘和甘露醇之后的副产物,是一种天然多糖,在食品工业和医药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海藻酸钠在水中的溶解速度较慢,使用时需要较长的时间来配制溶液,对日常使用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为了探究哪些因素可以加快海藻酸钠的溶解速度,小科同学按下表进行了实验实验序号海藻酸钠质量/克水的质量/毫升水的温度/℃是否搅拌完全溶解的时间/秒1 1.410020否2 1.410020是3 1.410030是4 1.410040是(1)本实验中小明研究了________对海藻酸钠的溶解速度的影响。

(2)小科通过查阅资料得知,加入一定量3%浓度的六偏溶液可加快溶解速度。

为了探究加入六偏溶液多少对海藻酸钠溶解速度的影响,请参照上表数据设计该实验方案________。

26. (4分)小刚班的同学准备用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在升高相同温度的情况下,一定质量的液体吸收热量的多少与物质的种类是否有关?”(1)在此实验中,液体吸收的热量多少是通过比较________来判断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