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儿歌童谣小燕子

合集下载

关于动物的童谣儿歌

关于动物的童谣儿歌

关于动物的童谣儿歌(共12首)1.《两只老虎》两只老虎,两只老虎,跑得快,跑得快。

一只没有眼睛,一只没有尾巴,真奇怪!真奇怪!2.《小兔子乖乖》小兔子乖乖,把门儿开开!快点儿开开,我要进来。

不开不开,我不开,妈妈不回来,谁来也不开。

3.《数鸭子》门前大桥下,游过一群鸭,快来快来数一数,二四六七八。

嘎嘎嘎嘎,真呀真多呀,数不清到底多少鸭,数不清到底多少鸭。

赶鸭老爷爷,胡子白花花,唱呀唱着家乡戏,还会说笑话。

小孩,小孩,快快上学校,别考个鸭蛋抱回家,别考个鸭蛋抱回家。

4.《小燕子》小燕子,穿花衣,年年春天来这里。

我问燕子你为啥来?燕子说:“这里的春天最美丽!”5.《小毛驴》我有一只小毛驴,我从来也不骑。

有一天我心血来潮,骑着去赶集。

我手里拿着小皮鞭,我心里正得意。

不知怎么哗啦啦啦啦,我摔了一身泥。

6.《小老鼠上灯台》小老鼠,上灯台,偷油吃,下不来。

喵喵喵,猫来了,叽里咕噜滚下来。

7.《小花猫》小花猫,喵喵喵,东瞧瞧,西瞧瞧。

小老鼠,看见了,躲在洞里静悄悄。

8.《小黄狗》小黄狗,汪汪汪,尾巴当手,一摇一摇,欢迎朋友 1。

9.《小懒猪》小懒猪,睡懒觉,吃了睡,睡了吃,胖乎乎 1。

10.《小金鱼》小金鱼,水里游,摇摇头,摆摆尾,吐泡泡11.《小跳蛙》快乐池塘栽种了梦想就变成海洋,鼓的眼睛大嘴巴同样唱的响亮。

借我一双小翅膀就能飞向太阳,我相信奇迹就在身上。

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有你相伴leap frog。

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自信成长有你相伴leap frog。

快乐的一只小青蛙leap frog,快乐的一只小青蛙leap frog。

快乐的池塘里面有只小青蛙,它跳起舞来就像被王子附体了。

酷酷的眼神,没有哪只青蛙能比美,总有一天它会被公主唤醒了。

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leap frog,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leap frog 它是一只小跳蛙,越过蓝色大西洋,跳到遥远的东方,跳到我们身旁,春夏秋冬,我们是最好的伙伴,亲吻它就会变得不一样,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变变变leap frog。

有关儿歌小燕子的教案设计

有关儿歌小燕子的教案设计

有关儿歌小燕子的教案设计教案标题:《小燕子》儿歌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并掌握儿歌《小燕子》的歌词和曲调。

2. 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和节奏感。

3. 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和合作能力。

教学重点:1. 学习儿歌《小燕子》的歌词和曲调。

2. 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和节奏感。

教学准备:1. 儿歌《小燕子》的音频或视频资源。

2. 课件或黑板、粉笔等教学工具。

3. 学生手册或歌谱。

教学过程:引入:1. 利用图片或视频展示小燕子的形象,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2. 引导学生回忆和讨论他们对小燕子的了解和印象。

歌曲学习:1. 播放儿歌《小燕子》的音频或视频,让学生先听一遍。

2. 分段播放,带领学生一起跟唱歌曲,重点关注歌曲的旋律和节奏。

3. 逐句教学歌词,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歌词的意义。

4. 学生分组合唱,培养合作和表达能力。

歌曲欣赏:1. 播放不同版本的《小燕子》,让学生欣赏不同风格的表演和演唱。

2. 引导学生比较不同版本的歌曲,讨论他们的感受和喜好。

创意活动:1. 分组让学生编排舞蹈或动作表演,配合《小燕子》的节奏和歌词。

2. 学生展示自己的表演,鼓励他们展示个性和创意。

拓展活动:1. 学生自由创作歌曲的歌词,可以以小燕子为主题,鼓励他们发挥想象力。

2. 学生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音乐风格,将歌词编成歌曲并进行表演。

总结:1. 回顾学习过程中的收获和体会,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感受。

2. 引导学生总结儿歌《小燕子》的特点和魅力。

教学延伸:1. 学生可以选择其他儿歌进行学习和表演,培养他们的音乐欣赏和表达能力。

2. 学生可以学习乐器,尝试用乐器伴奏儿歌《小燕子》或其他儿歌。

教学评估:1. 观察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参与度和表现,包括歌唱、舞蹈或动作表演等。

2. 学生可以进行小组或个人展示,展示他们对儿歌《小燕子》的理解和创意。

注:以上教案仅供参考,具体教学内容和方法可根据教师的实际情况和学生的特点进行调整和改进。

童谣儿歌三百首

童谣儿歌三百首

童谣儿歌三百首一、青蛙乐队青蛙王子有乐队,演出场地在河边。

吹起号角吟大鼓,唱出欢乐的歌篇。

二、蜜蜂嗡嗡飞蜜蜂嗡嗡飞,采集花蜜忙不停。

一个个花儿摇摆,绿叶上来回晃。

三、小燕子小燕子,穿花衣,飞到花园里。

抓一只小蜜蜂,送给我妈妈吃。

四、渔夫儿歌渔夫撑着小船,去大海钓鱼鲜。

把渔获带回家,敬礼全家人。

五、小小鸟儿飞小小鸟儿飞过来,在树枝上停留。

展开双翅飞向天,舞姿优美美丽。

六、两只老虎两只老虎两只老虎,跑得快跑得快。

一只没有眼睛,一只没有耳朵。

七、娃哈哈娃哈哈,笑声响,开心快乐没烦恼。

喝一口娃哈哈,幸福滋味难消逝。

八、小兔乖乖小兔乖乖,要认真学,早早读书,晚晚睡觉。

小兔乖乖,要多运动,跑跳嬉戏,健康成长。

九、小蜜蜂小蜜蜂,忙碌啊,采花蜜,在空中飞。

喇叭花、玫瑰花,都去采,做大蜜罐。

十、春天来了春天来了,大地美。

鸟儿鸣叫,花儿开。

阳光明媚,微风拂面,把忧愁全部坚决摒弃。

十一、小青蛙小青蛙,跳啊跳,到泥塘里玩耍。

蹦来蹦去,水花四溅,可爱迷人的小生灵。

十二、大海啊大海啊,多么美,波涛无限,连天接地。

银河漫溢,鹰翔展翅,把美好绽放,让人心驰神往。

十三、小孔雀小孔雀开屏啊,把羽毛扇开展。

绿色的头发,花纹的身体,真好看,让人陶醉。

十四、小松鼠小松鼠爬上树,娴熟虎视眈眈。

摘果子,啃坚果,嘴巴忙碌不停。

十五、三只小猪三只小猪住竹林,一只建木屋,一只草屋。

一只用砖头砌成,大灰狼都不曾袭击。

十六、鱼儿游鱼儿游,水中跳,像划翼飞行在大海。

穿过荷叶,跨过桥梁,欢快神气自在畅快。

十七、一闪一闪一闪一闪,亮晶晶,满天都是小星星。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路长明故人归。

十八、捉泥鳅小伙伴,周末来,一起去捉泥鳅。

荡秋千、跳绳,玩过后,大吃大喝乐翻天。

十九、小猫咪小猫咪软绒绒,吸引众人驻足。

梨花带雨,撒娇嘟嘟,口鼻红润,如此逗人喜爱。

二十、小鸭子小鸭子,游啊游,成群结队滑水头。

蛤蟆跳,虾儿蹦,快闪开,让鸭儿玩。

二十一、小绵羊小绵羊,穿白衣,在青草地上悠闲。

《小燕子》幼儿园音乐教案

《小燕子》幼儿园音乐教案

《小燕子》幼儿园音乐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材第四章《春天来了》,详细内容为学习儿歌《小燕子》及简单的舞蹈动作。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儿歌《小燕子》的歌词和旋律,能独立演唱。

2. 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知和表现能力,通过舞蹈动作表达歌曲的情感。

3. 增进学生对春天的认识,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歌曲中节奏的变化和舞蹈动作的协调。

2. 教学重点:歌词的记忆和旋律的掌握,以及舞蹈动作的练习。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钢琴、音响设备、小燕子图片、歌词卡片。

2. 学具:小燕子头饰、舞蹈道具(如花环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播放春天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讲述他们在春天看到的景象。

引入小燕子的图片,让学生了解小燕子的生活习性,为学习歌曲做铺垫。

2. 歌曲学习(10分钟)教师示范演唱《小燕子》,引导学生注意歌词和旋律。

分组练习,教师指导,纠正发音和节奏。

全班集体演唱,加强记忆。

3. 舞蹈动作学习(10分钟)教师示范舞蹈动作,讲解动作要领。

分组练习,教师指导,纠正动作不规范的地方。

全班集体练习,加强动作的协调性。

4. 例题讲解与随堂练习(10分钟)教师挑选一个舞蹈动作,讲解动作技巧,并进行示范。

学生跟随教师一起练习,加强动作的熟练度。

5. 歌舞表演(10分钟)学生戴上小燕子头饰,分组进行歌舞表演。

教师评价并给予鼓励,提高学生的自信心。

六、板书设计1. 歌曲名:《小燕子》2. 歌词卡片,展示关键歌词和节奏。

3. 舞蹈动作图解,展示动作要领。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回家后向家长演唱《小燕子》,并展示舞蹈动作。

2. 答案:家长签字确认,鼓励学生继续练习。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情况,针对不同学生的特点进行教学调整,以提高教学效果。

2. 拓展延伸:让学生了解其他与春天相关的动植物,开展以春天为主题的活动,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幼儿园中班教案《小燕子》

幼儿园中班教案《小燕子》

幼儿园中班教案《小燕子》一、教学目标1.学问目标:通过学习儿歌《小燕子》,能够把握燕子的基本特征和习性,理解燕子飞旋的欢乐,认得四季的变化,了解秋天即将到来。

2.本领目标:培育幼儿们的语言表达本领和合作精神,提高他们的积极性和制造力。

3.情感目标:通过亲近自然的体验,加强幼儿们的环保意识,珍惜小动物和大自然,培育他们的自信念和独立性。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了解儿歌《小燕子》,利用合作学习在幼儿中建立敬畏自然和互帮互助的价值观。

2.难点:介绍燕子的习性和四季的变化,引导幼儿发表本身的看法和感受。

三、教学准备1.教具准备:绘本《小燕子》、燕巢、秤等。

2.材料准备:彩笔、彩纸、饼干、矿泉水等。

四、教学过程1.热身引导(1)唤醒幼儿们的古怪心,引导他们思考,画出本身对“小燕子”的形象。

(2)播放小燕子歌曲,让幼儿伴随歌曲拍手。

2.学习内容(1)老师呈现绘本《小燕子》,向幼儿们介绍燕子的习性和生活方式。

引导幼儿们讨论燕子的飞行姿势和特点。

(2)请幼儿依据本身的印象,画出小燕子的样子。

激励幼儿们进行创作并呈现。

(3)通过秤的称重演示,让幼儿感受燕子的轻快和高空飞行的快感。

(4)结合现实生活场景,引导幼儿发表本身对燕子的看法和感受,加强幼儿们的环保意识。

3.课堂活动(1)导入活动:带领幼儿们走进自然,察看四周环境,了解不同的季节变化。

(2)游戏活动:组织幼儿们玩“追赶燕子”游戏,磨练他们的协作与交流本领。

(3)手工活动:请幼儿利用饼干和矿泉水等材料制作燕子饼干,并可利用彩纸和彩笔等材料自由创作燕子图案。

4.教学总结和反思(1)回顾今日的学习内容,加深幼儿们的记忆,让他们认得到本身的成长和进步。

(2)发表反思,让幼儿们表达本身在学习过程中的问题和困惑,并相互交流。

(3)夯实消化教育内容,引导幼儿进行互动学习和自我表现,为下次课学习作铺垫。

五、教学反思1.教学过程中,要重视幼儿的参加,采纳创新的教学方式,使幼儿感到新鲜有趣味,既能调动幼儿之间的积极性,也能提高他们的学习爱好。

2024年幼儿园小班《小燕子》教案

2024年幼儿园小班《小燕子》教案

2024年幼儿园小班《小燕子》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2024年幼儿园小班教材《小燕子》,内容包括:1. 认识春天,了解春天的特征;2. 学习儿歌《小燕子》,理解歌词内容;3. 通过手工制作,培养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涉及教材章节:第一章《春天来了》。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春天的特征,感受春天的美好;2. 学会唱儿歌《小燕子》,培养音乐节奏感;3. 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儿歌《小燕子》的歌词理解和节奏把握;2. 教学重点:认识春天,学会唱儿歌,培养动手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音乐播放器、春天相关的图片、小燕子的手工材料;2. 学具:手工剪刀、胶水、画笔、彩色纸。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PPT展示春天的图片,引导幼儿观察春天的特征,如绿树、红花、小草等,让幼儿感受春天的美好。

2. 讲解:教师带领幼儿学习儿歌《小燕子》,讲解歌词内容,让幼儿理解小燕子在春天的到来。

3. 实践:发放手工材料,指导幼儿制作小燕子,培养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4. 例题讲解:讲解歌词中的节奏,引导幼儿跟随音乐唱儿歌。

5. 随堂练习:分组进行唱儿歌和手工制作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六、板书设计1. 《小燕子》2. 内容:春天的特征:绿树、红花、小草等儿歌《小燕子》歌词手工制作步骤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回家后,和爸爸妈妈一起唱儿歌《小燕子》,并尝试用手工材料制作小燕子。

2. 答案: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观察幼儿在课堂上的表现,了解他们对春天和儿歌《小燕子》的理解程度,及时调整教学方法。

2. 拓展延伸:让幼儿回家后,与家长一起寻找春天的足迹,观察小燕子的生活习性,增强对春天的认识。

同时,鼓励幼儿用其他方式表达对春天的喜爱,如绘画、讲故事等。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儿歌《小燕子》的歌词理解和节奏把握;2. 实践环节:手工制作小燕子的步骤和指导;3. 作业设计:作业的可行性和家长参与度;4. 课后反思:对幼儿学习情况的观察和教学方法的调整。

幼儿园中班音乐教案《小燕子》含反思

幼儿园中班音乐教案《小燕子》含反思

幼儿园中班音乐教案《小燕子》含反思一、教学目标1.了解儿歌《小燕子》的内容和歌词,唱出歌曲并感受歌曲节奏。

2.学习使用海报板进行简单的打拍子和强弱节奏训练,增加音乐感性认知。

3.通过充分的活动,促进幼儿感受音乐的节奏,增强幼儿音乐感觉。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儿歌《小燕子》的内容和歌曲节奏。

2.打拍子和强弱节奏训练,增加音乐感性认知。

教学难点1.帮助幼儿学会应对复杂的音乐节奏。

2.较长时间的集中听力训练。

三、课程安排课时安排本节课程为单独的一节音乐课,共计60分钟。

时间内容10分钟介绍本节课的学习目标15分钟听儿歌《小燕子》,训练打拍子和强弱节奏15分钟活动环节,让孩子们跟着音乐随意舞动10分钟回顾整节课的学习内容10分钟感性反思和评价教学流程1.介绍学习目标:本节课我们要学习儿歌《小燕子》的内容和节奏,训练打拍子和强弱节奏。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希望同学们可以愉悦的感受到音乐,并培养音感。

2.听儿歌《小燕子》,训练打拍子和强弱节奏:老师播放《小燕子》,让孩子们仔细聆听歌曲并记住歌词。

然后,老师向孩子们介绍打拍子和强弱节奏的基本知识,可以通过使用海报板进行训练。

3.活动环节,让孩子们跟着音乐随意舞动:为了让幼儿更好地感受音乐,老师可以在活动环节开启音乐,让孩子们跟着音乐舞蹈,体验音乐乐趣。

4.回顾整节课的学习内容:老师在回顾的过程中,可以让孩子们说出这个歌曲的重点,再通过自由交流的方式让孩子们对所学事项进行总结。

5.感性反思和评价:最后,老师可以通过提问或讨论来促进孩子们对课程的感性认知,并听取他们对这节课的评价和想法,用以修改或改进教学。

四、教学反思在教学中,由于部分幼儿难以集中注意力,对于课程内容的理解速度与效率有所不足,需要对节奏等知识进行更加详细的讲解,并通过多次反复模仿、学习和练习来帮助孩子们迅速掌握这些知识和技能。

同时,我们还可以鼓励孩子们更加积极地参与课堂,将个人经验和感官体验与音乐相结合,以便更好地帮助他们理解学习内容。

大班儿歌《小燕子》说课

大班儿歌《小燕子》说课

大班儿歌《小燕子》说课大班儿歌《小燕子》说课一、说教材分析1、说教材燕子是春天来临的象征,也是孩子们比较喜欢的、熟悉的一种动物。

大班孩子已经认识过燕子外形特征,对他们来讲燕子区别其他鸟类的标志是像剪刀一样的尾巴。

他们还了解了燕子是益鸟、喜欢捉小虫,喜欢在屋檐下做窝,燕子颜色很漂亮,是黑白两色的……孩子们通过科学活动获得了有关于燕子特征的认知经验。

而儿歌《小燕子》则是从语言领域的角度引领幼儿感知、认识燕子,以儿歌语言特有的规律和节奏,向幼儿描述了燕子的活泼可爱。

因为大班孩子已经有的一定的认知经验,所以将这个活动放入大班教学就比较合适。

儿歌是以拟人化的手法对燕子的形态特征、生活习性进行了动态的描述,以燕子的剪刀尾巴将整首儿歌串起,仔细品味就能够发现前面两句写出了燕子轻巧的体态和标志性的特征;中间两句使用方位词“上”和“下”写出了燕子飞翔时的情景;后两句中“茅草当枕头”和“泥巴搭窝窝”则是对燕子做窝的说明,就六句儿歌将小燕子的形象表现得栩栩如生。

念诵而歌后,还发现和押韵,儿歌每“巧”和“刀”、“朵”和“云”、“头”和“窝”,读起来琅琅上口。

儿歌的中间两句把燕子活泼、俏皮表现得非常到位,使人不由自主地喜欢燕子,同时对大自然发生浓厚的兴趣。

儿歌是属于语言领域的范畴,但儿歌中的内容有一些科学领域的东西,所以这首儿歌是一个很好的教材,既能让孩子学些儿歌,又能通过儿歌帮助孩子了解一些科学知识,体现了现代幼儿教育的相互渗透教育理念。

前面我已提到过大班,因为大班的孩子已有一定的求知欲,有强烈的好奇心,他们思维积极、活跃,对新的东西有着很强的学习欲望,在他们的头脑中总有数不清的疑问、问不完的问题,而且他们还喜欢挑战性的学习内容,喜欢解决问题后带给他们的成功体验,他们会因此而快乐、因此而满足。

所以根据自己对教材的分析和幼儿认知发展的规律解读,我把此儿歌的教学对象定位在大班,因为儿歌《小燕子》不仅需要孩子有良好语言表达能力,还需要有一定的分析能力和想象能力,有助于引导幼儿扩展孩子的思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幼儿儿歌童谣小燕子
《小燕子》是广为传颂的一首儿童歌曲,同时也是故事
影片《护士日记》的插曲。

歌曲抒发了剧中人对新生活的热爱和
歌颂。

这部电影早已被人们淡忘了,但这首歌却被单独传唱开来。

歌曲清新流畅、自然朴实,毫无斧凿之痕。

现在传唱时,一般只
唱原曲的前半部分,这是孩子们最熟悉不过的歌了。

这首儿歌的词作者王路1955年在湖北黄石工作,当时王
路有感于黄石秀美的风光和如火如荼的社会主义建设情景而创作。

《小燕子》首次发表于1956年6月1日《长江文艺》6月号上。

后王路先生与北京音乐家王云阶将其改编成电影《护士日记》插曲。

经著名电影演员王丹凤演唱,从此这首儿歌便唱遍了大半个
中国,至今仍经久不衰。

小燕子,穿花衣,
年年春天来这里,
我问燕子你为啥来?
燕子说:“这里的春天最美丽!”
小燕子,告诉你,
今年这里更美丽,
我们盖起了大工厂,
装上了新机器,
欢迎你,长期住在这里。

小燕子,穿花衣,
年年春天来这里,
我问燕子你为啥来?
燕子说:“这里的春天最美丽!”小燕子,告诉你,
今年这里更美丽,
我们盖起了大工厂,
欢迎你,长期住在这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