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铜文化》PPT课件
合集下载
青铜文化介绍标准文档ppt

现 动 物 神 怪 的 兽 面 纹 空 前 发 达 ,
美 绝 伦 。 运 用 夸 张 、 象 征 手 法
用 浮 雕 和 平 雕 相 结 合 的 方 法 ,
于 完 善 , 满 布 器 身 的 纹 的 重 酒 体 制
商 代 晚 期 至 西 周 早 期 青 铜 艺 术
整腹体内形 壁体有独铭特文,二目百前九尚十无字他,例字。体工整,笔势圆润,堪称西周中晚期青铜器铭文的典范。
运这用柄夸 短张剑、虽象然征埋手于法地表下现两动千物多神年怪,的但兽出面土纹时空仍前然发器达形,完庄整严,神显秘示又了富古有人生高气超。的青铜器铸造工艺。
保周作器守初器物的 礼 铸 的估器铭生计沿盛活,袭行实“这商,用后一制多性时,见加母期出有强戊主现长,要了篇礼”从向铭器青夏重文的商食的功铜周体重用鼎直制器逐至转。渐(秦变消曾汉的失,端。称时倪“间。跨司度母约为戊两千年左右,这也是青铜器从发展、成熟乃至鼎盛的辉煌期。 以 运龙用为夸主 张鼎题 、的 象”纹 征)饰 手细 法,密 表因繁现缛 动器, 物腹人 神物 怪部活 的内动 兽的 面壁画 纹铸像 空创 前铭造 发“性 达地 ,后作 庄母为 严主 神戊纹 秘”出 又现 富。 有生气。 5春其器c秋中壁m,战 有 单口国酒薄而径时器,2期和纹得1青食饰cm名铜器简。短,单。剑其,“组是合中后的国母雏上形戊出表”现明最青是早铜商的礼青器王铜制母容度器开亲。始的出现庙。号, 短战剑国长 晚3期是3,. 青商铜王艺术祖趋庚于朴或素祖平实甲。为祭祀其母所铸。此 其器陶新中物范器有 的 法 类酒生是出鼎器活这现和实一,器食用时器形器性期形,加青端庞其强铜庄大组,器厚合礼的重浑的器主,厚雏的要纹形功铸饰,表用造多雄明逐方为青渐法动伟铜消,物庄礼失青变器。铜形严制饰,,度件或开和流高始一转1出些舒3现兵畅3。器,厘已或有朴绿质松简石率镶。嵌的纹饰。 青器铜物容 的器生米有活明实、显用口的性仿加长陶强1器,1特礼0厘征器,的米器功、壁用匀逐口薄渐宽,消由失7简。9单厘的米几何、纹重装饰。 春秋战国8时3期2青.8铜4短千剑克,是目前所知中国古代最重
论述青铜器文化PPT课件

簋(gui,音轨) 铜器铭文作“毁”,相当于现在的大碗,盛 饭用。一般为圆腹、侈口、圈足、有二耳。
簠(fu, 音甫) 古书里写作“胡”或“瑚”。盛食物用。长方 形,口外侈,四短足,有盖。
盨(xu, 音须) 盛黍,稷,稻,粱用。椭圆形,敛口,二耳, 圈足,有盖。
敦(dui,音对) 盛黍、稷、稻、粱用。三短足、圆腹、二环 耳、有盖。也有球形的敦。
, 随着瓷器和漆器进入 日常生活,铜制 容器品种减少,装饰简单,多为素面, 胎体也更为轻薄。中国古代铜器,是我 们的祖先对人类物质文明的巨大贡献, 虽然从目前的考古资料来看,我国铜器 的出现,晚于世界上其他一些地方,但 是就铜器的使用规模、铸造工艺、造型艺术及品种 而言,世界上没有一个地方的铜器可以与中国古代 铜器相比拟。这也是中国古代铜器在世界艺术史上 占有独特地位并引起普遍重视的原因之一。
青铜器的具体分类
鼎 相当于现在的锅,煮或盛放鱼肉用。大多是圆腹、两耳、 三足,也有四足的方鼎。
鬲(li,音历) 煮饭用:一般为侈口、三空足。 甗(yan,音演) 相当于现在的蒸锅。全器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上、下两部分,
上部为甑,置食物;下部为鬲,置水。甑与鬲之间有一铜片, 叫做箅。上有通蒸气的十字孔或直线孔。 角 饮酒器。形似爵,前后都有尾,无两柱。有的有盖。 斝(jia,音甲) 温酒器。形状像爵,有三足,两柱,一鋬。 觚(gu,音姑) 饮酒器。长身、侈口、口和底均呈喇叭状。 觯(zhi,音志) 饮酒器。圆腹、侈口、圈足、形似小瓶,大 多数有盖。 壶 盛酒或盛水器。如《诗经》上说:“清酒百壶”,《孟 子》
上说:“簟食壶浆”。壶有圆形、方形、扁形和瓠形等多种 形状。
兕觥(sigong,音四公) 盛酒或饮酒器。椭圆形腹或方形腹, 圈足 或四足,有流和鋬,盖作成兽头或象头形。
簠(fu, 音甫) 古书里写作“胡”或“瑚”。盛食物用。长方 形,口外侈,四短足,有盖。
盨(xu, 音须) 盛黍,稷,稻,粱用。椭圆形,敛口,二耳, 圈足,有盖。
敦(dui,音对) 盛黍、稷、稻、粱用。三短足、圆腹、二环 耳、有盖。也有球形的敦。
, 随着瓷器和漆器进入 日常生活,铜制 容器品种减少,装饰简单,多为素面, 胎体也更为轻薄。中国古代铜器,是我 们的祖先对人类物质文明的巨大贡献, 虽然从目前的考古资料来看,我国铜器 的出现,晚于世界上其他一些地方,但 是就铜器的使用规模、铸造工艺、造型艺术及品种 而言,世界上没有一个地方的铜器可以与中国古代 铜器相比拟。这也是中国古代铜器在世界艺术史上 占有独特地位并引起普遍重视的原因之一。
青铜器的具体分类
鼎 相当于现在的锅,煮或盛放鱼肉用。大多是圆腹、两耳、 三足,也有四足的方鼎。
鬲(li,音历) 煮饭用:一般为侈口、三空足。 甗(yan,音演) 相当于现在的蒸锅。全器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上、下两部分,
上部为甑,置食物;下部为鬲,置水。甑与鬲之间有一铜片, 叫做箅。上有通蒸气的十字孔或直线孔。 角 饮酒器。形似爵,前后都有尾,无两柱。有的有盖。 斝(jia,音甲) 温酒器。形状像爵,有三足,两柱,一鋬。 觚(gu,音姑) 饮酒器。长身、侈口、口和底均呈喇叭状。 觯(zhi,音志) 饮酒器。圆腹、侈口、圈足、形似小瓶,大 多数有盖。 壶 盛酒或盛水器。如《诗经》上说:“清酒百壶”,《孟 子》
上说:“簟食壶浆”。壶有圆形、方形、扁形和瓠形等多种 形状。
兕觥(sigong,音四公) 盛酒或饮酒器。椭圆形腹或方形腹, 圈足 或四足,有流和鋬,盖作成兽头或象头形。
3商朝与青铜文化

约在公元前22世纪,长期定居于河南西部和山西南部 的夏部落在禹的率领下建立了夏王朝. 到公元前17世纪商人汤率领部落推翻了夏桀的统治并 在今河北,河南,山东之地建立商王朝. 商王朝先后5次迁都,最后定都于 殷(今河南安阳) 公元前11世纪,历经17世31王的 商王朝为周武王所取代. 以公元前770年为界,周朝被分 为西周和东周两个时期.
商代与青铜文化
事 凿 《礼记》"殷人尊神,率民以事神,先鬼而 礼记》 殷人尊神,率民以事神, 殷人尊神 后礼. " 商人特别重视占卜巫术,几乎无 后礼. 商人特别重视占卜巫术, 事不卜,无日不卜. 事不卜,无日不卜.占卜用的甲骨要先经钻凿 整治(右下),然后占卜. ),然后占卜 整治(右下),然后占卜.
商代与青铜文化
商人好酗酒,青铜器中种类和数量最多的是各种各样的酒器. 商人好酗酒,青铜器中种类和数量最多的是各种各样的酒器.
商周时代的烹调方法比较简单,除了用鼎盛肉,就是用豆( 商周时代的烹调方法比较简单,除了用鼎盛肉,就是用豆(上 盛酱或菜,盘和匜(上右)是饭前用来洗手的.铜俎( 左)盛酱或菜,盘和匜(上右)是饭前用来洗手的.铜俎(下 是用来切肉的,下面带托盘或围炉的鼎(下左,下中) 右)是用来切肉的,下面带托盘或围炉的鼎(下左,下中)可 以边烧边吃,使人联想到涮肉的火锅. 以边烧边吃,使人联想到涮肉的火锅.
商代与青铜文化
从所发现的10多万片甲骨文的内容看,有两个特点: 从所发现的10多万片甲骨文的内容看,有两个特点: 多万片甲骨文的内容看 一是占卜所涉及的范围十分广泛.商王凡做任何事,都要经 一是占卜所涉及的范围十分广泛.商王凡做任何事, 过占卜,以取得上天神的应允和指示. 过占卜,以取得上天神的应允和指示. 二是占卜时神在龟甲或骨上的指示,是吉是凶,是否可行, 二是占卜时神在龟甲或骨上的指示,是吉是凶,是否可行, 要由商王来做判断. 要由商王来做判断. 因此,商代的王,是全国一位最高宗教领袖. 因此,商代的王,是全国一位最高宗教领袖. 占卜内容被选出来,刻在甲骨上的用意, 占卜内容被选出来,刻在甲骨上的用意,目的是为了显示占 卜这种行为的正确性和神圣性, 卜这种行为的正确性和神圣性,借以加强王权
商代与青铜文化
事 凿 《礼记》"殷人尊神,率民以事神,先鬼而 礼记》 殷人尊神,率民以事神, 殷人尊神 后礼. " 商人特别重视占卜巫术,几乎无 后礼. 商人特别重视占卜巫术, 事不卜,无日不卜. 事不卜,无日不卜.占卜用的甲骨要先经钻凿 整治(右下),然后占卜. ),然后占卜 整治(右下),然后占卜.
商代与青铜文化
商人好酗酒,青铜器中种类和数量最多的是各种各样的酒器. 商人好酗酒,青铜器中种类和数量最多的是各种各样的酒器.
商周时代的烹调方法比较简单,除了用鼎盛肉,就是用豆( 商周时代的烹调方法比较简单,除了用鼎盛肉,就是用豆(上 盛酱或菜,盘和匜(上右)是饭前用来洗手的.铜俎( 左)盛酱或菜,盘和匜(上右)是饭前用来洗手的.铜俎(下 是用来切肉的,下面带托盘或围炉的鼎(下左,下中) 右)是用来切肉的,下面带托盘或围炉的鼎(下左,下中)可 以边烧边吃,使人联想到涮肉的火锅. 以边烧边吃,使人联想到涮肉的火锅.
商代与青铜文化
从所发现的10多万片甲骨文的内容看,有两个特点: 从所发现的10多万片甲骨文的内容看,有两个特点: 多万片甲骨文的内容看 一是占卜所涉及的范围十分广泛.商王凡做任何事,都要经 一是占卜所涉及的范围十分广泛.商王凡做任何事, 过占卜,以取得上天神的应允和指示. 过占卜,以取得上天神的应允和指示. 二是占卜时神在龟甲或骨上的指示,是吉是凶,是否可行, 二是占卜时神在龟甲或骨上的指示,是吉是凶,是否可行, 要由商王来做判断. 要由商王来做判断. 因此,商代的王,是全国一位最高宗教领袖. 因此,商代的王,是全国一位最高宗教领袖. 占卜内容被选出来,刻在甲骨上的用意, 占卜内容被选出来,刻在甲骨上的用意,目的是为了显示占 卜这种行为的正确性和神圣性, 卜这种行为的正确性和神圣性,借以加强王权
20珍爱国宝——古代的青铜艺术(课件)人教版美术五年级下册(共37张PPT)

簋
课堂讲授
青铜纹样
兽面纹
龙纹
课堂讲授
青铜纹样
几何纹
课堂讲授
青铜器纹样有哪些特点?
眼睛很大,很有神也很严厉。 高贵,华丽。 线条很有力度。 多采用对称构图。
课堂讲授
以上是青铜器的纹样,青铜器上还有 一些文字,让我们一起来看一下。
课堂讲授
青铜器上常铸或刻有文字,这些文字通常称为“铜器铭文”, 又称“金文”或“钟鼎文”。
谢谢观看
青铜器在古时被称为“金”或“吉金”,是红铜与其他化学 元素锡、铅等的合金,其铜锈呈青绿色。青铜器的使用流行 于新石器时代晚期至秦汉时期,以商周时期的器物最为精美。 在中国仰韶文化早期和马家窑文化时期就已经出现。
课堂讲授
青铜器给你的第一视觉感受是什么?
庄重、威严、 华丽、神秘
课堂讲授
你知道精美的青铜器是为谁做的吗?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
珍爱国宝——古代的青铜艺术
教学课件
目录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1 新课导入 2 新课讲授 3 作品欣赏 4 尝试探究 5 交流展示 6 拓展延伸
1
新课导入
新课导入
同学们你们知道哪些青铜器?
后母戊鼎
四羊方尊
新课导入
你们知道这些青铜器有什么用处吗?
新课导入
今天让我们了解一下青铜
2
课堂讲授
课堂讲授
青铜器
课堂讲授
这些青铜器有什么用途呢?
课堂讲授
青铜器的用途
鼎:炊煮器,同于煮肉。 是等级和政权的象征。
课堂讲授
鼎
课堂讲授
青铜器的用途
爵:酒器,相当于现在 的酒杯。
课堂讲授
爵
课堂讲授
青铜器的用途
课堂讲授
青铜纹样
兽面纹
龙纹
课堂讲授
青铜纹样
几何纹
课堂讲授
青铜器纹样有哪些特点?
眼睛很大,很有神也很严厉。 高贵,华丽。 线条很有力度。 多采用对称构图。
课堂讲授
以上是青铜器的纹样,青铜器上还有 一些文字,让我们一起来看一下。
课堂讲授
青铜器上常铸或刻有文字,这些文字通常称为“铜器铭文”, 又称“金文”或“钟鼎文”。
谢谢观看
青铜器在古时被称为“金”或“吉金”,是红铜与其他化学 元素锡、铅等的合金,其铜锈呈青绿色。青铜器的使用流行 于新石器时代晚期至秦汉时期,以商周时期的器物最为精美。 在中国仰韶文化早期和马家窑文化时期就已经出现。
课堂讲授
青铜器给你的第一视觉感受是什么?
庄重、威严、 华丽、神秘
课堂讲授
你知道精美的青铜器是为谁做的吗?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
珍爱国宝——古代的青铜艺术
教学课件
目录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1 新课导入 2 新课讲授 3 作品欣赏 4 尝试探究 5 交流展示 6 拓展延伸
1
新课导入
新课导入
同学们你们知道哪些青铜器?
后母戊鼎
四羊方尊
新课导入
你们知道这些青铜器有什么用处吗?
新课导入
今天让我们了解一下青铜
2
课堂讲授
课堂讲授
青铜器
课堂讲授
这些青铜器有什么用途呢?
课堂讲授
青铜器的用途
鼎:炊煮器,同于煮肉。 是等级和政权的象征。
课堂讲授
鼎
课堂讲授
青铜器的用途
爵:酒器,相当于现在 的酒杯。
课堂讲授
爵
课堂讲授
青铜器的用途
七年级历史灿烂的青铜文化课件_新课标_人教版

3、奴隶制国家政权组织大规模生产, 能够推动生产力的发展。 4、大批奴隶从事繁重体力劳动,提供 了大量剩余产品,使一部分人可以摆 脱体力劳动,专门从事脑力劳动,为 古代灿烂文明的出现奠定基础。 5、这种文明是建立广大奴隶极其悲惨 的命运基础上的。
历史结论:
夏、商、西周奴隶制 经济的高度发达是建立在 对奴隶残酷剥削基础上的。
一、青铜器的高超工艺(手工业的发展)
1、青铜制造业开始于: 原始社会末期 2、青铜制造业鼎盛于: 商、周时期 四羊方尊、司母戊方鼎 3、青铜制造中的精品有: 4、青铜制造业的特点:
(互动学习):请大家看以下材料概括青铜制 造业的特点?
世界上现存最大的商朝青铜器:司母戊鼎
一个坩埚一次最多可熔铜12公斤,浇铸 832.8公斤的铜液,至少需要多少个坩 埚同时进行熔化? 解: 832.8÷12=69.4≈70(个) 每个坩锅需要4个人操作,共需要多少人 共同协作? 解: 70×4=280(人) 每个坩锅占地20平方米,制作该鼎供需 多少平方米的土地? 解: 70×20=1400(平方米)
奴隶的悲惨生活
地位极其低下,过着牛马不如的悲 惨生活。 没有人身自由,被随意买卖。 被屠杀用于祭祀——“人牲” 被作为殉葬品——“人殉”
奴隶的悲惨生活 苦力
辛苦劳动, 没有人身自由。
带枷的奴隶俑
殷 墟 武 官 村 大 墓
奴隶主祭祀祖先, 屠杀大量的奴隶。
供品
奴隶主死后,奴隶 被杀死或活埋。
殉葬品
第5课
灿烂的青铜文明
什么是青铜?
天然矿石(孔雀石)
纯铜(红铜)
孔雀石
青铜(红铜与铅、锡的合金)
我国的夏、商、西周奴隶社会时 期农业、畜牧业、手工业和商业 繁荣,形成了灿烂的青铜文明。
五下灿烂的青铜文化公开课获奖课件

• 曾侯乙墓出土古乐器有65件编钟、32件编 磬、篪、排箫、笙、瑟、十弦琴、建鼓等 多达125件,是一支庞大“地下音乐宫”, 这些足可证明古代宫廷音乐气势庞大,场 面壮观。
第8页
曾侯乙编钟
第9页
曾侯乙编钟简介4
编钟一钟双音,音域跨五个八度(C2-E7), 下层大钟声音低沉浑厚,音量大,余音长;
中层甬钟较大声音圆润明亮,音量大,余
造型独特
第38页
千古不锈之谜2
• 越王勾践剑这种铬盐氧化处理措施, 只是近代才出现先进工艺,德国在1937年、 美国在1950年先后发明并申请了专利。
• 越王勾践剑千古不锈与其保留措施也 有很大关系。与越王勾践剑时代相近、制 造工艺也相近吴王夫差矛,1983年出土于 江陵马山楚墓。
第39页
参照资料
• 有耳壶发展成果,替代了卣和觯,成为此后一种重要铜器(如共王时期颂 壶)。食器中西周时代新出现了盨(如厉王时期克盨),和东周后来新出 现簠,都逐渐替代了。
产生了诸多大型铜器,如大克鼎高九三厘米,重二○一·五公斤;虢 季子白盘长一三七·二厘米,宽八六·五厘米,高三九·五厘米,重二一 五·五公斤。往往有丰富长篇铭文,如散氏盘(厉王时器,三五七字,)、 毛公鼎(宣王时器,四九七字,最长铜器铭文,大克鼎、颂鼎、虢季子白 盘铭文都具有史学价值和文学价值。大型铜器铸造,长篇铭文,以及铜器 器身变薄,这都显示了冶铸技术进步。
一言九鼎 人声鼎沸 三足鼎立 大名鼎鼎 革故鼎新 鼎力相助 鼎盛时期 定鼎中原 扛鼎之作 鼎成龙升
第31页
乐器 铜镜
酒 器
盥(guàn)水器
第32页
食器
农具
第33页
新源境巩乃斯河南岸出土--青铜武士俑
• 时 代 :战国(公元前 475—前2) 尺 寸 :高40厘米 出土时间及地点 :1981年 新疆新源县巩乃斯河南岸 墓葬出土 文物简介: 现收藏于新疆伊犁哈萨克 自治州文物保管所。俑像 上身裸露,胸部与两臂肌 肉高凸,肩宽腰细,腰束 短裙,赤足,左腿蹲,右 第34页
第8页
曾侯乙编钟
第9页
曾侯乙编钟简介4
编钟一钟双音,音域跨五个八度(C2-E7), 下层大钟声音低沉浑厚,音量大,余音长;
中层甬钟较大声音圆润明亮,音量大,余
造型独特
第38页
千古不锈之谜2
• 越王勾践剑这种铬盐氧化处理措施, 只是近代才出现先进工艺,德国在1937年、 美国在1950年先后发明并申请了专利。
• 越王勾践剑千古不锈与其保留措施也 有很大关系。与越王勾践剑时代相近、制 造工艺也相近吴王夫差矛,1983年出土于 江陵马山楚墓。
第39页
参照资料
• 有耳壶发展成果,替代了卣和觯,成为此后一种重要铜器(如共王时期颂 壶)。食器中西周时代新出现了盨(如厉王时期克盨),和东周后来新出 现簠,都逐渐替代了。
产生了诸多大型铜器,如大克鼎高九三厘米,重二○一·五公斤;虢 季子白盘长一三七·二厘米,宽八六·五厘米,高三九·五厘米,重二一 五·五公斤。往往有丰富长篇铭文,如散氏盘(厉王时器,三五七字,)、 毛公鼎(宣王时器,四九七字,最长铜器铭文,大克鼎、颂鼎、虢季子白 盘铭文都具有史学价值和文学价值。大型铜器铸造,长篇铭文,以及铜器 器身变薄,这都显示了冶铸技术进步。
一言九鼎 人声鼎沸 三足鼎立 大名鼎鼎 革故鼎新 鼎力相助 鼎盛时期 定鼎中原 扛鼎之作 鼎成龙升
第31页
乐器 铜镜
酒 器
盥(guàn)水器
第32页
食器
农具
第33页
新源境巩乃斯河南岸出土--青铜武士俑
• 时 代 :战国(公元前 475—前2) 尺 寸 :高40厘米 出土时间及地点 :1981年 新疆新源县巩乃斯河南岸 墓葬出土 文物简介: 现收藏于新疆伊犁哈萨克 自治州文物保管所。俑像 上身裸露,胸部与两臂肌 肉高凸,肩宽腰细,腰束 短裙,赤足,左腿蹲,右 第34页
青铜与商朝文化ppt-通用课件

第3课青铜与商朝文化
第
×
重
要
侧
繁离
项
代商
圈势形域疆
— 2 9 从 + 1R
Genavanqiinzhono
51
com
一、商朝的建立: 公元前1600年 汤灭 夏
二、国家体制(政治): 内外服制
三、经济 1、农业为主要经济部门,耕作技术已经有进步, 谷物是主要的粮食作物
2、手工业: 青铜冶炼和铸造工艺日趋成熟 (1) 概况: 工艺成熟,数量众多,以礼器为主。 (2)代表: 司母戊鼎 世界青铜文化史上罕见。 (3)用途: 专用礼典、祭祀活动
(4)功能:
① 不同青铜器物的组合成为器主身份地位象征
② 还被赋予沟通天地和支持政治权力的功能。
司母戊鼎
高133厘
米,
口长 79.2厘 米,
重量达 875公斤
四、文字 ---- 甲骨文
1、出土:安阳殷墟
2、特点:具备了汉字结构和使用的六书规律
3、地位及影响: l目前所发现的比较成熟的汉字 l真实地记载了商朝社会各个领域的历史状况 l它与文献和考古资料结合,印证商朝为信史
l诸候一般用七鼎,也称大牢,减少鲜肉、鲜腊二 味;(但东周时诸侯宴卿大夫也可用九鼎);
l卿大夫用五鼎,称少牢,鼎实是羊、豕、鱼、腊、 肤;
l士用三鼎,鼎实是豕、鱼、腊,(士也有用一鼎 的,鼎实为豕);
l平民百姓,就只能吃鱼肉或者用鱼肉来祭祖了。 故而老百姓也被称为"鱼肉百姓"。
身体健康,学习进步!
玉 貌 务
三
雷
平生
子 水 用
业
#
+車 車
车
AOH
B
(
第
×
重
要
侧
繁离
项
代商
圈势形域疆
— 2 9 从 + 1R
Genavanqiinzhono
51
com
一、商朝的建立: 公元前1600年 汤灭 夏
二、国家体制(政治): 内外服制
三、经济 1、农业为主要经济部门,耕作技术已经有进步, 谷物是主要的粮食作物
2、手工业: 青铜冶炼和铸造工艺日趋成熟 (1) 概况: 工艺成熟,数量众多,以礼器为主。 (2)代表: 司母戊鼎 世界青铜文化史上罕见。 (3)用途: 专用礼典、祭祀活动
(4)功能:
① 不同青铜器物的组合成为器主身份地位象征
② 还被赋予沟通天地和支持政治权力的功能。
司母戊鼎
高133厘
米,
口长 79.2厘 米,
重量达 875公斤
四、文字 ---- 甲骨文
1、出土:安阳殷墟
2、特点:具备了汉字结构和使用的六书规律
3、地位及影响: l目前所发现的比较成熟的汉字 l真实地记载了商朝社会各个领域的历史状况 l它与文献和考古资料结合,印证商朝为信史
l诸候一般用七鼎,也称大牢,减少鲜肉、鲜腊二 味;(但东周时诸侯宴卿大夫也可用九鼎);
l卿大夫用五鼎,称少牢,鼎实是羊、豕、鱼、腊、 肤;
l士用三鼎,鼎实是豕、鱼、腊,(士也有用一鼎 的,鼎实为豕);
l平民百姓,就只能吃鱼肉或者用鱼肉来祭祖了。 故而老百姓也被称为"鱼肉百姓"。
身体健康,学习进步!
玉 貌 务
三
雷
平生
子 水 用
业
#
+車 車
车
AOH
B
(
青铜文化

河流域,始于公元前21世纪,止于公元前5世纪,经历约1600年,大体上与文献记 载的夏、商、西周至春秋时期的时间相当。
中国青铜文化分布之广、范围之大举世罕见,东到山东,西至甘肃、青海,南及两广,北至辽宁、内蒙古都 有青铜器出土。河南安阳、郑州,江西新干,四川三星堆,陕西汉中等地商代青铜器多见,陕西周原、沣镐,河 南三门峡、洛阳等地西周青铜器集中。到春秋、战国时,山西的晋文化,山东的齐鲁文化,湖北、湖南的楚文化, 江苏、浙江的吴越文化,陕西的秦文化,都有大量青铜器,异彩纷呈各具特色。这种辽阔的地域分布是举世无双 的。
青铜文化
人类学术语
01 文化概论
03 最早文明 05 韩国文化
目录
02 文化说略 04 中国文化 06 考古发现
考古学上以使用青铜器为标志的人类文化发展的一个阶段,又称青铜时代或青铜器时代,由张光直院士最早 提出。中国青铜文化,历史悠久、工艺精湛、技术娴熟、内容丰富,是世界文化宝库中的精华。国内出土最早的 青铜器物属于甘肃马家窑文化。青铜器分成兵器、生产工具和生活用具三大类。铜器花纹是铜器断代的重要依据。 国家级工艺美术大师朱炳仁先生为当代中国创立十大铜建筑,其中,灵隐铜殿、桂林铜塔、杭州雷峰塔及钱王铜 殿,代表了中国现代铜艺术建筑和工艺的最高水平,被誉为中国当代铜建筑之父。
根据考古的发现,商朝前期,以郑州的二里岗为中心,辉县的琉璃阁、洛阳的东干沟等殷商时期的遗址属于 这个时代;商朝的后期,以安阳的小屯村为中心,郑州公园区的上层、洛阳的泰山庙遗址和墓葬属这个时代;周 朝前期(西周),主要代表遗址以西安市丰镐村地带、宝鸡西周时期的墓葬;春秋时期以洛阳涧滨(涧滨)为中 心、上村岭虢墓、新郑郑墓、寿县蔡侯墓为这个时期的代表;战国时期,洛阳涧滨为中心,辉县琉璃阁、古围村, 长沙和唐山的战国墓地属于这个时代。
中国青铜文化分布之广、范围之大举世罕见,东到山东,西至甘肃、青海,南及两广,北至辽宁、内蒙古都 有青铜器出土。河南安阳、郑州,江西新干,四川三星堆,陕西汉中等地商代青铜器多见,陕西周原、沣镐,河 南三门峡、洛阳等地西周青铜器集中。到春秋、战国时,山西的晋文化,山东的齐鲁文化,湖北、湖南的楚文化, 江苏、浙江的吴越文化,陕西的秦文化,都有大量青铜器,异彩纷呈各具特色。这种辽阔的地域分布是举世无双 的。
青铜文化
人类学术语
01 文化概论
03 最早文明 05 韩国文化
目录
02 文化说略 04 中国文化 06 考古发现
考古学上以使用青铜器为标志的人类文化发展的一个阶段,又称青铜时代或青铜器时代,由张光直院士最早 提出。中国青铜文化,历史悠久、工艺精湛、技术娴熟、内容丰富,是世界文化宝库中的精华。国内出土最早的 青铜器物属于甘肃马家窑文化。青铜器分成兵器、生产工具和生活用具三大类。铜器花纹是铜器断代的重要依据。 国家级工艺美术大师朱炳仁先生为当代中国创立十大铜建筑,其中,灵隐铜殿、桂林铜塔、杭州雷峰塔及钱王铜 殿,代表了中国现代铜艺术建筑和工艺的最高水平,被誉为中国当代铜建筑之父。
根据考古的发现,商朝前期,以郑州的二里岗为中心,辉县的琉璃阁、洛阳的东干沟等殷商时期的遗址属于 这个时代;商朝的后期,以安阳的小屯村为中心,郑州公园区的上层、洛阳的泰山庙遗址和墓葬属这个时代;周 朝前期(西周),主要代表遗址以西安市丰镐村地带、宝鸡西周时期的墓葬;春秋时期以洛阳涧滨(涧滨)为中 心、上村岭虢墓、新郑郑墓、寿县蔡侯墓为这个时期的代表;战国时期,洛阳涧滨为中心,辉县琉璃阁、古围村, 长沙和唐山的战国墓地属于这个时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春秋晚期 蟠龙洱簠 山西省考古研究所藏 通高20厘米,长35.6厘米
.
29
.
30
战国中期 平盘豆 河北省文物研究所藏 高25厘米,宽19厘米
春秋晚期 国子豆
山东省博物馆藏
高40厘米,盘径25.1厘米,底径19.1厘米
.
31
商晚期 兽面纹假腹豆 江西省博物馆藏 高13.4厘米,口径15厘米
春秋~战国 蟠虺纹盖豆 保利艺术博物馆 口径17.6厘米,通高21.5厘米,重1.7千克
.
39
.
40
商晚期 兽面纹角 英国牛津大学阿什莫利恩博物馆藏 通高19厘米.jpg
商晚期 父癸角 美国弗利尔美术馆藏 通高22.5厘米.jpg
.
41
夏晚期 乳钉纹角 上海博物馆藏 残高20.6厘米,口长16.3厘米
西周早期 晨肇宁角 河南信阳地区文物管理委员会藏 通高28厘米
.
42
.
43
商中期 夔纹觚 河南省新乡市博物馆藏 高15.8厘米,口径10.6厘米
.
16
盛食器:
.
17
.
18
春秋 蔡侯簋 中国历史博物馆藏 通高36.7厘米,口径23.9厘米
西周早期 鱼伯簋
宝鸡市博物馆藏
通高31厘米,口径25厘米
.
19
战国中期 陈侯午簋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高33.5cm.jpg
西周中期 伯簋
北京大学塞克勒考古艺术博物馆
通高25厘米,口径19.1厘米.jpg
商晚期 母乙觯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藏
通高16厘米,口径长8.4厘米,宽7.4厘米
.
47
西周成王 小巨单觯 上海博物馆藏 通高13.8厘米,口径9.3-11.6厘米
西周成王 小巨单觯 上海博物馆藏 通高13.8厘米,口径9.3-11.6厘米.jpg
.
48
储酒器:
.
49
.
50
西周中期 兔形尊 山西省考古研究所藏 通高22.2厘米,长31.8厘米.jpg
先秦 蟠虺纹繁耳盨 高21.5厘米,长40厘米,宽12.2厘
.
26
.
27
西周晚期 伯公父簠 陕西省周原博物馆藏 通高19.8厘米,口长23厘米, 宽28.3厘米,腹深6.4厘米
春秋早期 商丘叔簠
上海博物馆藏
高17.2厘米,口长22.2厘米
宽27.3厘米
.
28
西周晚期 龙耳簠 山东省博物馆藏 通高17.5厘米.jpg
.
24
西周 白敢畀盨 保利艺术博物馆 口长22厘米,口宽14.5厘米 器长22.9厘米,器宽14.5厘米,高18.9厘米
西周早期 晋侯盨
上海博物馆藏
17.8厘米,口纵13.5厘米
口横21.4厘米
.
25
西周中期 兴盨 陕西省周原博物馆藏 通高13.1cm 口纵17cm 口横23.5cm 腹深9.1cm
商晚期 兽面纹鬲
上海博物馆藏
高21厘米,口径14.8厘米.jpg
.
13
.
14
春秋早期 龙纹方甗 湖北省博物馆藏 高52厘米,口长36厘米,口宽22.5厘米
西周 兽面纹甗
通高45厘米,口径27.5厘米.jpg
.
15
春秋晚期 蟠龙纹甗 山西省考古研究所藏 通高29.5厘米.jpg
商晚期 妇好三联甗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藏 通高68厘米,架高44.5厘米, 长103.7厘米
.
36
.
37
商晚期 妇好方斝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藏 通高68.8厘米,口长25.1厘米.jpg
商晚期 凤柱斝 陕西历史博物馆藏 高41厘米,口径19.5厘米.jpg
.
38
商晚期 亚斝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藏 高29.3厘米,口径16厘米.jpg
商中期 兽面纹斝
上海博物馆藏
高27.3厘米,口径15.8厘米.jpg
青铜文化
.
1
先秦美术概述
一。夏、商、西周
.
2
二。夏、商、西周
.
3
.
4
.
5
青铜文化概述
青铜是红铜和锡、铅的合金,是最早的合金。
中国青铜器文化分为三大阶段:形成期-龙山时代(距今4500~ 4000年);鼎盛期(包括夏、商、西周、春秋及战国早期,延续 约一千六百余年);转变期(战国末期-秦汉时期。
.
20
.
21
战国晚期 人形足敦 河北省文物研究所藏 高14.4厘米,口径27.5厘米.jpg
战国中期 陈侯午敦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高33.5厘米
.
22
战国中期 镶嵌几何纹敦 上海博物馆藏 高25.6厘米,腹径18.6厘米
战国早期 勾连雷纹敦
河北省博物馆藏
高20.6厘米,口径13厘米.jpg
.
23
春秋晚期 蟠蛇纹鼎 上海博物馆藏 高18.9厘米,口径17.5厘米.jpg
.
10
.
11
春秋晚期 绳纹鬲 湖北省博物馆藏 通高36.3厘米,口径40.2厘米.jpg
春秋 王伯姜鬲 通高11.7厘米,宽18.3厘米.jpg
.
12
西周早期 鲁侯熙鬲 美国波士顿美术博物馆藏 通高17.1厘米,口径14.5厘米.jpg
商晚期 隹父癸尊 上海博物馆藏 高31.3厘米,口径23.8厘米.jpg
.
51
商晚期 牛尊 湖南省博物馆藏。 高14厘米,长19厘米.jpg
春秋 鸭形尊
镇江博物馆藏
通高22.2厘米,口径18.3. 厘米
52
.
53
商晚期 四祀邲其卣 故宫博物院藏 通高34.5厘米.jpg
商 提梁方腹卣
江西省博物馆藏
.
54
通高28厘米
西周早期 古父己卣 上海博物馆藏 通高33.2厘米,口径15.7厘米
.
32
饮酒器:.Βιβλιοθήκη 33.34
商 兽面纹平底爵 保利艺术博物馆收藏 高16.2厘米
商 凤鸟蝉纹爵
保利艺术博物馆收藏
通长15.5厘米,通高17.6厘米
.
35
商早期 兽面纹独柱爵 湖北省博物馆藏 高15.1厘米,流尾长16.7厘米
商早期 兽面纹独柱爵
湖北省博物馆藏
高15.1厘米,流尾长16.7厘米.jpg
西周早期旅父乙觚 陕西省周原博物馆藏 高25.2厘米,口径13.2厘米
.
44
商晚期 父乙觚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藏 通高56厘米,口径15厘米.jpg
商早期 兽面纹觚
河南省新郑县文物保管所藏
高15.5厘米,口径11.3厘米.jpg
.
45
.
46
商晚期 鸮纹觯 美国旧金山亚洲艺术博物馆藏 通高17.2厘米.jpg
青铜器功能分为九大类:烹饪器、盛食器、酒器、水器、乐器、 兵器、量器、铜镜及杂器等。
.
6
烹饪器:
.
7
.
8
商 兽面纹虎耳虎形扁足鼎 江西省博物馆藏 通高44.5厘米,重13.1千克
商早期 兽面纹方鼎
中国历史博物馆
高100厘米,口沿长62.5厘米,宽60.8厘米 .
9
先秦 垂鳞纹鼎 高23.1厘米,口径22.2厘米.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