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自律成功的故事400字精选
自律的名人故事

关于自律的名人故事1.曾国藩自省自律曾国藩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和军事家,他以极高的自律精神和自我管理能力而著称。
曾国藩出生于湖南省双峰县一个贫苦家庭,自幼聪颖好学,通过自己的努力考取了进士,从此踏上了仕途。
他深知官场险恶,要想在官场上立足,必须保持清醒的头脑和高度的自律。
因此,他为自己制定了许多严格的自律规定,如每天早起、读书、静坐、反思等,并一直坚持下去。
曾国藩不仅在政治上表现出色,而且在军事上也有很高的造诣。
他创立了湘军,通过严格的训练和自律,打造了一支勇猛善战的部队。
在镇压太平天国起义的过程中,曾国藩的湘军发挥了重要作用。
他的自律精神和自我管理能力不仅影响了自己的人生,也影响了身边的人。
他的家书和日记被后人广泛传颂,成为了一种精神财富。
曾国藩的自律精神不仅仅体现在个人生活中,更体现在他的政治生涯中。
他始终坚持清正廉洁,不收受贿赂,不受任何形式的诱惑。
他深知权力是一把双刃剑,如果滥用权力就会自毁前程。
因此,他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和坚定的立场,为国家和人民谋利益。
曾国藩的自律精神和自我管理能力不仅是他个人成功的秘诀,也是一种精神财富。
他的故事告诉我们,只有通过不断的自我反省和自律,才能够不断提升自己的素质和能力,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2.富兰克林的自我管理本杰明·富兰克林是美国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科学家和作家,也是一位非常自律的人。
他出生于一个贫苦家庭,但是通过自己的努力和自律精神,成为了一位杰出的人物。
富兰克林从小就展现出了极高的自我管理能力。
他为自己制定了一份非常严格的作息表,包括早睡早起、读书学习、锻炼身体等。
他每天都会按照计划行事,并且不断调整和改进自己的计划。
这种自我管理的能力不仅帮助他取得了学业上的成功,也让他在政治和科学领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富兰克林非常注重自我反省和反思。
他每天都会检查自己的行为和思想,找出自己的不足和错误,并且加以改进。
他认为只有通过不断的反思和改进,才能够不断提升自己的素质和能力。
名人自律成功地励志故事

名人自律成功的励志故事自律是一个人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也是一种优秀的品质。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名人自律成功的励志故事,欢迎阅读。
自律成功的故事:柳传志的自律时间观念反映着一个人的工作态度和生活态度。
柳传志以“自律”在业界享有盛名。
他就是以“管理自己”的方式“感召他人”。
守信首先表现在他的守时上,柳传志本人在守时方面的表现让人惊叹。
在20多年无数次的大小会议中,他迟到的次数大概不超过五次。
有一次他到中国人民大学去演讲,为了不迟到,他特意早到半个小时,在会场外坐在车里等待,开会前10分钟从车里出来,到会场时一分不差。
2007年上半年,温州商界邀请柳传志前往“交流”。
当时,暴雨侵袭温州,柳传志搭乘的飞机迫降在上海,工作人员建议第二天早晨再乘机飞往温州,柳传志不同意,担心第二天飞机再延误无法准时参会,叫人找来“公务车”连夜赶路,终于在第二天早六点左右赶到了温州。
当柳传志红着眼睛出现在会场,温州的那位知名企业家激动得热泪盈眶。
自律成功的故事:明代大学士徐溥储豆律明代大学士徐溥自幼天资聪明,读书刻苦。
少年时代的徐溥性格沉稳,举止老成,他在私塾读书时,从来都不苟言笑。
一次塾师发现他常从口袋中掏出一个小本本看,以为是小孩子的玩物,等走近才发现,原来是他自己手抄的一本儒家经典语录,由此对他十分赞赏。
徐溥还效仿古人,不断地检点自己的言行,在书桌上放了两个瓶子,分别贮藏黑豆和黄豆。
每当心中产生一个善念,或是说出一句善言,做了一件善事,便往瓶子中投一粒黄豆;相反,若是言行有什么过失,便投一粒黑豆。
开始时,黑豆多,黄豆少,他就不断地深刻反省并激励自己;渐渐黄豆和黑豆数量持平,他就再接再厉,更加严格地要求自己;久而久之,瓶中黄豆越积越多,相较之下黑豆渐渐显得微不足道。
直到他后来为官,一直都还保留着这一习惯。
凭着这种持久的约束和激励,他不断地修炼自我,完善自己的品德,后来终于成为德高望重的一代名臣。
徐溥对自己行为的高标准约束显示了他强烈的自律意识,即使是在个人独处时,也能自觉地严于律己,谨慎对待自己的一言一行。
名人坚持不懈取得成功的故事6则

名人坚持不懈取得成功的故事名人坚持不懈取得成功的故事6则导语: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从古至今有不少关于名人坚持不懈并取得成功的例子,以下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相关素材,欢迎大家阅读参考!谢谢名人坚持不懈的例子1、天道酬勤的曾国藩曾国藩是清朝最有影响的人物之一,无论军事上还是文学上都很有成就。
并带出了无湘不成军的神话。
但是他小时候的天赋却并不高。
有一天在家读书,对一篇文章不知道重复了多少遍,还是没有能够背下来。
这时候他家来了一个贼,躲在在他的屋檐下,贼想等到读书人睡觉之后偷点东西。
可是左等右等,就是不见他睡觉,还是翻来覆去地诵读那篇文章。
贼大怒,从梁上跳出来说,“这种水平读什么书”?然后将那文章背诵一遍,扬长而去。
贼是很聪明,至少比曾先生要聪明,但是他只能成为贼,那贼的记忆力真好,听过几遍的文章都能背下来,可惜,他的天赋没有加上勤奋,变得不知所终,而曾国藩便是凭着勤奋和坚忍的毅力成为一代宗师。
故事感悟:伟大的成功和辛勤的劳动是成正比的,有一分劳动就会有一分收获,日积月累,从少到多,奇迹就可以创造出来。
名人坚持不懈的例2、李冰治水李冰是战国时期的水利家,同时他对天文地理也颇有研究。
秦昭襄王末年,他被派往蜀地,也就是四川当郡守。
古代的四川并不是现在这样的“天府之国”,每年不是水灾就是旱灾,有“泽国”、“赤盆”的称号。
李冰到了四川之后,便着手进行大规模的治水工作。
他和他的儿子二郎沿岷江两岸进行实地考察,了解水情与地势。
他们发现:岷江发源于成都平原北部的岷山,沿江两岸山高谷深,水流特别湍急。
可当江水到了都江堰附近时,一下进入平坦的平原,浩大的水势失去了束缚,往往就会冲垮堤岸,泛滥成灾。
同时,上游水流带来的大量泥沙也容易淤积在这个地方,将河床抬高,这又进一步加重水灾的隐患。
通过观察他们还发现,在都江堰城西南面有一座玉垒山,这座山阻碍了江水向东流,特别是到了每年夏秋的洪水季节,就会经常发生四川东边大旱而西边发大水的情况。
古代名人洁身自好故事(精选五篇)

古代名人洁身自好故事(精选五篇)第一篇:古代名人洁身自好故事古代名人洁身自好故事陶母退鱼晋代名臣陶侃年轻时曾任浔阳县吏。
一次,他派人给母亲送了一罐腌制好的鱼。
他母亲湛氏收到后,又原封不动退回给他,并写信给他说:“你身为县吏,用公家的物品送给我,不但对我没任何好处,反而增添了我的担忧。
”这件事陶侃受到很深的教育。
晋代人吴隐之任广州太守,在广州城外,见一池泉水名“贪泉”。
当地传说饮了贪泉之水,便会贪婪成性。
他信这些,照饮不误,饮后还写了一首诗:“古人云此水,一歃怀千金。
试使夷齐饮,终当不易心。
”他在任期间,果然廉洁自律,坚持了自己的操守。
南宋大臣张浚因与奸相秦桧政见不和,被贬往湖南零陵做地方官。
他出发时,带了几箱书随行,有人诬告他与乱党有关系,结果被高宗检查书信和破旧衣物,高宗叹息道:“想不到张浚贫守到如此地步!”很可怜他,于是派人骑快马追上张浚,赏赐他黄金三百两。
明朝名臣于谦居官清廉。
一次,朝廷派他巡察河南。
返京时,人们买些当地的绢帕、蘑菇、线香等土特产回京分送朝贵,他没有接受。
同时还写了一首诗表明心迹:绢帕蘑菇与线香本资民用反为殃。
清风两袖朝天去,免得闾阎(指百姓)话短长。
”明朝时,嘉兴知府杨继宗清廉自守,深得民心。
一次,一名太监经过这里,向他索要贿赂,他打开府库,说:“钱都在这儿,随你来拿,不过你要给我领取库金的官府印券。
”太监怏怏走了,回京后,在明英宗面前中伤他。
英宗问道:“你说的莫非是不私一钱的太守杨继宗吗?”太监听后,再也不敢说杨继宗的坏话廉政格言警句1、俭以养德,廉以立身。
2、作风要朴实,工作要扎实,任务要落实。
3、是非明于学习,名节源于党性,***止于正气。
4、人心如秤称量谁轻谁重,民意似镜照出孰贪孰廉。
5、保初节易,保晚节难。
百年养德难,一日丧德易。
6、廉洁从政两袖清风德昭后世,贪图钱财一朝失足愧对今生。
7、顺境勿骄逆勿沉做堂堂正正人,平境勿庸浊勿乱当勤勤廉廉官。
8、戒酒戒色戒贪欲,律己律妻律子女。
名人自律成功地励志故事

名人自律成功的励志故事自律是一个人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也是一种优秀的品质。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名人自律成功的励志故事,欢迎阅读。
自律成功的故事:柳传志的自律时间观念反映着一个人的工作态度和生活态度。
柳传志以“自律”在业界享有盛名。
他就是以“管理自己”的方式“感召他人”。
守信首先表现在他的守时上,柳传志本人在守时方面的表现让人惊叹。
在20多年无数次的大小会议中,他迟到的次数大概不超过五次。
有一次他到中国人民大学去演讲,为了不迟到,他特意早到半个小时,在会场外坐在车里等待,开会前10分钟从车里出来,到会场时一分不差。
2007年上半年,温州商界邀请柳传志前往“交流”。
当时,暴雨侵袭温州,柳传志搭乘的飞机迫降在上海,工作人员建议第二天早晨再乘机飞往温州,柳传志不同意,担心第二天飞机再延误无法准时参会,叫人找来“公务车”连夜赶路,终于在第二天早六点左右赶到了温州。
当柳传志红着眼睛出现在会场,温州的那位知名企业家激动得热泪盈眶。
自律成功的故事:明代大学士徐溥储豆律明代大学士徐溥自幼天资聪明,读书刻苦。
少年时代的徐溥性格沉稳,举止老成,他在私塾读书时,从来都不苟言笑。
一次塾师发现他常从口袋中掏出一个小本本看,以为是小孩子的玩物,等走近才发现,原来是他自己手抄的一本儒家经典语录,由此对他十分赞赏。
徐溥还效仿古人,不断地检点自己的言行,在书桌上放了两个瓶子,分别贮藏黑豆和黄豆。
每当心中产生一个善念,或是说出一句善言,做了一件善事,便往瓶子中投一粒黄豆;相反,若是言行有什么过失,便投一粒黑豆。
开始时,黑豆多,黄豆少,他就不断地深刻反省并激励自己;渐渐黄豆和黑豆数量持平,他就再接再厉,更加严格地要求自己;久而久之,瓶中黄豆越积越多,相较之下黑豆渐渐显得微不足道。
直到他后来为官,一直都还保留着这一习惯。
凭着这种持久的约束和激励,他不断地修炼自我,完善自己的品德,后来终于成为德高望重的一代名臣。
徐溥对自己行为的高标准约束显示了他强烈的自律意识,即使是在个人独处时,也能自觉地严于律己,谨慎对待自己的一言一行。
自强自立的名人故事

⾃强⾃⽴的名⼈故事⾃强⾃⽴的名⼈故事(精选14篇) 古今中外,有很多名⼈,我们不仅要看到他们光鲜亮丽的⼀⾯,更要看到他们背后的故事。
下⾯是⼩编为⼤家收集的⾃强⾃⽴的名⼈故事(精选14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家。
⾃强⾃⽴的名⼈故事篇1 邓亚萍在我国乒坛乃⾄世界乒坛上的地位是⽆可争议的。
⾃她1986年13岁那年拿到第⼀个全国乒乓球锦标赛冠军开始,到1997年的世界乒乓球锦标赛,在短短的11年间,⼀共拿到153个冠军。
这不但在中国乒坛,⽽且在世界乒乓史上都是光辉的⼀页。
在邓亚萍⼩的时候,为了培养她成才,⽗亲曾将她送到河南省乒乓球队去深造。
然⽽,去后不久便被退了回来,其理由是个⼦矮,⼿臂短,没有发展前途,这给少年邓亚萍的⼼灵上留下了⼀道深深的伤痕。
令⼈欣慰的是,在⽗亲的⿎励下,倔强的邓亚萍并未因此⼀蹶不振,相反,她练得更加刻苦。
可以这样说,是困难、挫折和毅⼒成就了乒坛“国⼿”。
⽓场拥有者敢于接受任何挑战,⾃强不息,正是这种⾃我肯定为其带来了源源不断的动⼒,让他最终实现⾃⼰的价值。
即使⾝处逆境,只要你敢于挑战⽣活,勇于突出界限,那么逆境就会变成推动你前进的动⼒。
⽣命在不同的环境下就会有不同的意义。
只要看重⾃⼰,⾃珍⾃爱,⽣命就有意义、有价值。
⼤多数⼈的命运表明,⽆论你是从事任何职业,⽆论你是在较⾼层次的平台上演绎⼈⽣,还是在⼀般层次上努⼒求索,尽管所遇到的困境、逆境及诸种⽭盾的状况不⼀,但有⼀点是共同的:必须依靠⾃⼰点燃与命运搏⽃的激情之⽕,依靠⾃我去抓住可⾏的机遇,挖掘⾃⾝的潜能,开拓创造新的命运之路。
⼈⽣恰似海上⾏船,难免会遭遇到风浪,甚⾄有触礁的危险。
⼈⽣变幻莫测,⼜有多少⼈能够预测厄运的突袭呢?⼀位哲⼈说过这样⼀句话:“⾃救是摆脱厄运的唯⼀的武器。
”是的,当你⾝遭痛苦与不幸之时,你可以诅咒命运的不公,但绝不可以放弃⼼中的勇⽓和希望。
不要总是依赖别⼈,把⼀切希望都寄托在别⼈⾝上,⽽要依靠⾃⼰解决问题,最能依靠的⼈只能是你⾃⼰。
有关自律的名人典型事例集锦

有关自律的名人典型事例集锦
1、屈原屈洞中苦读
屈原小时侯不顾长辈的反对,不论刮风下雨,天寒地冻,躲到山洞里偷读《诗经》。
经过整整三年,他熟读了《诗经》305篇,从这些民歌民谣中吸收了丰富的营养,终于成为一位伟大诗人。
2、吃辣椒驱寒读书的鲁迅
鲁迅先生从小认真学习,少年时在江南水师学堂读书,第一学期成绩优异,学校奖一枚金质奖章.他立即拿到南京鼓楼街头卖掉,然后买了几本书,又买了一串红辣椒.每当晚上寒冷时,夜读难耐,他便摘下一颗辣椒,放在嘴里嚼着,直辣得额头冒汗。
他就用这种办法驱寒坚持读书,由于苦读书,后来终于成为我国著名的文学家。
3、不怕先生骂,却怕后人笑的欧阳修
欧阳修晚年,每天把生平所写的文字,加以修改,用心极苦.他的夫人叫他不要修改了,说:何必这样折磨自己?难道还怕老师责骂?欧阳修笑道:不怕先生骂,却怕后人笑。
4、盛情难却的'钱太守
东汉时,一位叫刘宠的人任会稽太守,他改革弊政,废除苛捐杂税,为官司十分清廉。
后来他被朝廷调任为大匠之职,临走,当地百姓主动凑钱来送给即将离开的刘宠,刘宠不受。
后来实在盛情难却,就从中拿了一枚铜钱象征性地收下。
他因此而被称为“一钱太守”。
5、天知地知神知的杨震
东汉时,杨震在赴任途中经过昌邑时,昌邑县令王密山来拜访他,并怀金十斤相赠。
杨震说:”故人知君,君不知故人,何也?”王密没听明白杨震的责备之意,说:“天黑,无人知晓。
”杨震说:“天知,神知,你知,我知,何谓无知?”王密这才明白过来,大感惭愧,怏怏而去。
自律自省名人事迹作文素材

自律自省名人事迹作文素材《自律自省名人事迹作文素材》素材一《曾国藩的自律自省“笨办法”》曾国藩在历史上那可是个大名人,他的自律自省可真是做到了极致。
这人啊,笨是笨了点,但就是靠着不断的自律和自省闯出了大名堂。
有这么一件事儿,曾国藩年轻的时候其实资质并不出众,一篇文章翻来覆去要读好多遍才能懂。
可是他特别有毅力,每天定了读书计划那是雷打不动地去执行。
比如说读史书,他规定自己一天必须读完多少页,遇到不懂的字、词就一个一个地查字典做标记。
然后晚上还得仔细回想这一天的读书内容,哪里没懂,是不是走神了。
他做的读书笔记啊,密密麻麻都是他自省的痕迹。
他在为人处事上也努力自省自律。
有一回,他去参加一个宴会,宴会上多喝了几杯酒,然后就开始跟人胡侃。
回家之后,他就懊悔不已。
他觉得自己这是失了分寸,立马拿起笔来在自己的日记本上写下来,大骂自己一顿,说自己怎么能像个市井小民一样喝酒失态,以后一定要节制。
他就这样天天审视自己的行为,所以他身边的人啊,都觉得他这个人靠谱、扎实,最后才能在官场混得风生水起,军队里也能让士兵们服服帖帖的。
素材二《富兰克林的自我改变之旅》富兰克林可是美国的大人物啊,他的自律自省也很有一套。
他特别狠,就像一个给自己打补丁的机器人,一点点修补自己的不足。
富兰克林想让自己变得更完满,于是他列出了十三条美德,像什么节制、沉默、秩序这种。
然后啊,他每周专注于一个美德去培养。
就说这个“节制”吧。
他详细地记录自己每天吃了什么喝了什么,要是哪一天多吃了一块点心或者多喝了一杯酒,他在本子上就打个大大的叉。
有次邻居送来一块自家做的超美味的蛋糕,富兰克林看着那个蛋糕啊,眼睛都放光。
他的味蕾在呐喊:“吃吧,就吃一块!”可是他想着自己正在培养节制的美德呢,硬是咬着牙拒绝了。
而且他天天晚上躺在床上的时候就像放电影似的,回顾自己这一天关于这个美德的表现。
哪儿没做好,下次怎么改进。
就这样,他把这些美德逐个地去攻克。
在这个过程中他不停地根据自己的行为和思想做调整自省,就像个铁匠在锤炼自己这块铁,最后让自己变得超级强大,为美国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名人自律成功的故事400字精选
明代大学士徐溥自幼天资聪明,读书刻苦。
少年时代的徐溥性格沉稳,举止老成,他在私塾读书时,从来都不
苟言笑。
一次塾师发现他常从口袋中掏出一个小本本看,以为是小孩子
的玩物,等走近才发现,原来是他自己手抄的一本儒家经典语录,由此对
他十分赞赏。
徐溥还效仿古人,持续地检点自己的言行,在书桌上放了两个瓶子,分别贮藏黑豆和黄豆。
每当心中产生一个善念,或是说出一句善言,做
了一件善事,便往瓶子中投一粒黄豆;相反,若是言行有什么过失,便投
一粒黑豆。
开始时,黑豆多,黄豆少,他就持续地深刻反省并激励自己;
逐步黄豆和黑豆数量持平,他就再接再厉,更加严格地要求自己;久而久之,瓶中黄豆越积越多,相较之下黑豆逐步显得微不足道。
直到他后来
为官,一直都还保留着这个习惯。
凭着这种持久的约束和激励,他持续地修炼自我,完善自己的品德,后来终于成为德高望重的一代名臣。
徐溥对自己行为的高标准约束
显示了他强烈的自律意识,即使是在个人独处时,也能自觉地严于律己,
谨慎对待自己的一言一行。
慎独是自律的境界,它能让一个人在独立工作、无人监督的时候仍然能够不被外物所左右,而是丝毫不放松自我监
督的力度,谨慎自觉地按照一贯的道德准则去规范自己的言行,一如既
往地保持道德自觉。
【柳传志的自律】
时间观点反映着一个人的工作态度和生活态度。
柳传志以“自律”在业界享有盛名。
他就是以“管理自己”的方式“感召他人”。
守信
首先表现在他的守时上,柳传志本人在守时方面的表现让人惊叹。
在
20多年无数次的大小会议中,他迟到的次数大概不超过五次。
有一次他到中国人民大学去演讲,为了不迟到,他特意早到半个
小时,在会场外坐在车里等待,开会前10分钟从车里出来,到会场时
一分不差。
2007年上半年,温州商界邀请柳传志前往“交流”。
当时,暴雨侵袭温州,柳传志搭乘的飞机迫降在上海,工作人员建议第二天
早晨再乘机飞往温州,柳传志不同意,担心第二天飞机再延误无法准
时参会,叫人找来“公务车”连夜赶路,终于在第二天早六点左右赶
到了温州。
当柳传志红着眼睛出现在会场,温州的那位知名企业家激
动得热泪盈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