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第1-2节透镜 生活中的透镜同步练习
生活中的透镜同步练习

第2节生活中的透镜同步练习预习热身:一、照相机1、镜头相当于一个。
2、胶卷相当于。
3、成像特点:照相机所成的像与物体相比较是、的像。
物体离镜头越远,所成的像越;反之,则成的像越。
二、投影仪1、镜头相当于一个。
2、平面镜的作用是改变光的。
3、成像特点:投影仪所成的像与投影片相比较是、的像。
镜头离投影片越近,所成的像越;反之,则成的像越。
三、放大镜1、原理:放大镜是一个。
2、成像特点:通过放大镜我们看到一个、的像,像和物体在放大镜的侧。
四、凸透镜所成的实像与虚像1、实像是会聚而成的,用光屏承接,物和像在透镜的侧。
2、虚像是会聚而成的,用光屏承接,物和像在透镜的侧。
基础自测:1、照相机的镜头是()A、凹透镜,使光线发散B、凹透镜,使景物在底片上成像C、凸透镜,使景物在底片上成像D、凸透镜,反射从被拍物体射来的光2、太下面是对凸透镜成像的说法,其中正确的是:( )A.凸透镜只能成实像B.凸透镜只能成虚像C.凸透镜只能成放大的像D.凸透镜既能成实像,又能成虚像3、窗台上放着装有水的圆形玻璃缸,太阳光透过玻璃缸射到屋内窗台下的桌面上,发现桌面上的光斑比窗外地面上的太阳光亮,下列解释中错误的是:( )A.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B.装有水的圆形玻璃缸相当于凸透镜C.水对光线有会聚作用D.装有水的圆形玻璃缸相当于凹透镜_。
4、手持凸透镜在人眼和课本之间移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凸透镜在任何位置都能看到课本放大的像B.凸透镜在离课本较远时,才能看到课本放大的像C.凸透镜在离课本较近时,才能看到课本放大的像D.无论凸透镜放在什么位置都不能看到课本放大的像。
5、如图所示四种情景中,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是:( )A B CD难点释疑:1、物体离照相机镜头越远,所成的像越小;反之,所成的像越大。
2、小组分析、讨论实像、虚像区别:(1)是否由实际光线汇聚而成;(2)能否用光屏承接;(3)在凸透镜成像中,实、虚像与物在透镜的同异侧。
5.2(同步练习)生活中的透镜(原卷版+解析)

5.2《生活中的透镜》课时作业一、单选题1.如图所示,白板上嵌入LED灯做成的两个发光箭头(图甲),用玻璃杯装半杯水放在白板前(图乙),人眼观察到位于下方的箭头发生了变化,根据此现象,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玻璃杯下半部相当于一个凹透镜B.下方箭头是利用凸透镜形成的虚像C.下方箭头成像原理在生活中应用是照相机D.乙图看到上方箭头是属于光的直线传播现象2.防盗门上安装的猫眼相当于一个()A.平面镜B.凸透镜C.凹透镜D.三棱镜3.如图所示,使用手机摄像头扫描维码时,成缩小的实像。
下列仪器成像特点与其相同的是()A.放大镜B.照相机C.投影仪D.显微镜4.下列关于实像与虚像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虚像总是放大的,实像有放大也有缩小的B.实像能在光屏上呈现,虚像则不能C.虚像就是影子,实像是由实际光线会聚而成的D.光线经折射后总是成实像,经平面镜反射后总是成虚像5.初中毕业时摄影留念,全班合影后,改拍个人的校园纪念照,这时应该()A.照相机离人近些,并增大暗箱长度B.照相机离人远些,并缩短暗箱长度C.照相机离人远些,并增大暗箱长度D.照相机离人近些,并缩短暗箱长度6.在①小孔成像;②平面镜成像;③放大镜成像;④照相机成像;⑤幻灯机成像中()A.成实像的是①②③B.成虚像的是②③④C.属于反射成像的是①②D.属于折射成像的是③④⑤7.下列光学仪器中,成虚像的是()A.放大镜B.照相机C.幻灯机D.电影机8.关于四种光学仪器的成像情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放大镜成正立、放大的实像B.照相机成正立、缩小的实像C.幻灯机成倒立、放大的实像D.平面镜成正立、等大的实像9.将万花筒的一端对着光亮的地方转动,从另一端能看到千变万化的对称图案,由此可以判断万花筒内放置的是()A.凸透镜B.凹面镜C.平面镜D.凹透镜10.如图,是相同焦距拍摄的同一小孩的照片,则拍摄时,物距、像距的比较情况是()A.甲的物距、像距都比乙大B.甲的物距、像距都比乙小C.甲的物距比乙大,甲的像距比乙小D.甲的物距比乙小,甲的像距比乙大二、填空题11.疫情期间掌握病毒携带者行动的轨迹至关重要。
八年级上册物理同步练习题:生活中的透镜

八年级上册物理同步练习题:生活中的透镜
大局部同窗在学过新知识之后,都觉得自己对这局部知识没有效果了,但是一做题就遇到很多效果,为了防止这种现象,编辑教员整理了这篇八年级上册物理同步练习题:生活中的透镜,希望大家练习!
1.(12怀化)一个缩小镜的焦距为10cm,张大爷用此缩小镜来观察药品运用说明书上较小的文字时,应将此缩小镜放在与药品运用说明书的距离A
A.小于10cm
B.等于10cm
C.大于10cm
D.在10cm和20cm之间
2.(12铜仁)如下图是应用航空摄影拍摄到的铜仁市碧江区一角,假设拍摄时所用照像机的镜头焦距是50mm,那么胶片到镜头的距离应B
A.大于100mm
B.大于50mm小于100mm
C.小于50mm
D.等于50mm
4.(12三明)扑灭的蜡烛放置在离凸透镜15cm处,在凸透镜的另一侧失掉一个倒立、缩小的烛焰,那么该凸透镜的焦距能够为B
A.5cm
B.10cm
C.15cm
D.20cm
5.(12河北)透镜在我们的生活、学习中运用普遍。
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
A.远视眼镜应用了凹透镜对光的发散作用
B.照相时,被照者应站在镜头两倍焦距以内
C.投影仪能使物体在屏幕上成正立、缩小的虚像
D.借助缩小镜看地图时,地图到缩小镜的距离应大于一倍焦距
小编再次提示大家,一定要多练习哦!希望这篇八年级上册物理同步练习题:生活中的透镜可以协助你稳固学过的相关知识。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5.2、生活中的透镜同步练习

给我一个支点,可以撬起整个地球。
——阿基米德5.2、生活中的透镜一、选择题1.图1是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烛焰、凸透镜、光屏所处的位置,此时在光屏上恰能看到一清晰的像。
下列仪器中利用这一成像原理制成的是()图1A.照相机B.放大镜C.投影仪D.潜望镜2.用镜头焦距为50 cm的照相机给人照相时,人与照相机镜头之间的距离应该() A.等于50 cmB.在50 cm到100 cm之间C.等于100 cmD.大于100 cm3.蝴蝶研究专家章丽晖在茅山首次发现国家二级保护动物——中华虎凤蝶。
如图2所示,他先用相机拍摄了蝴蝶休憩的照片甲,为了拍摄照片乙,应将链接例2方法指导() A.相机适当靠近蝴蝶,镜头略向外伸B.相机适当靠近蝴蝶,镜头略向内缩C.相机适当远离蝴蝶,镜头略向外伸D.相机适当远离蝴蝶,镜头略向内缩图24.如图3所示,使用手机摄像头扫描二维码时,成缩小的实像。
下列仪器的成像特点与其相同的是()图3A.放大镜B.照相机C.投影仪D.显微镜5.放映幻灯片时,为了在屏幕上得到更大的像,应采取的措施是()A.幻灯机离屏幕远一些,镜头与幻灯片的距离调小一些B.幻灯机离屏幕远一些,镜头与幻灯片的距离调大一些C.幻灯机离屏幕近一些,镜头与幻灯片的距离调大一些D.幻灯机离屏幕近一些,镜头与幻灯片的距离调小一些6.同学们在用温度计测量烧杯中水的温度时,从侧面可以观察到温度计插入水中的部分变大了,下列设备中应用了这一光学原理的是()A.照相机B.放大镜C.投影仪D.平面镜7.用普通照相机拍照时,要按被照物体距相机镜头的远近进行“调焦”,使用起来不太便捷。
有一种“傻瓜”相机,只要把想拍摄的景物全部纳入取景器内,不论远处还是近处的物体,在照片上都比较清晰,从而使拍照的过程变得十分快捷。
这种“傻瓜”相机不用“调焦”的奥秘是()A.采用了长焦距的镜头,使远近不同的物体成像的位置相差不大B.采用了短焦距的镜头,使远近不同的物体成像的位置相差不大C.采用了长焦距的镜头,使远近不同的物体成像的位置相同D.采用了短焦距的镜头,使远近不同的物体成像的位置相同8.望远镜能对远处的物体进行视角放大,它利用两个焦距不同的凸透镜分别作为物镜和目镜,则物镜和目镜对被观察物体所成的像是()A.物镜和目镜都成虚像B.物镜和目镜都成实像C.物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D.目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9.探究小组将装有半杯清水的圆柱形透明玻璃杯放在水平窗台上,透过玻璃杯观察街对面的指路牌。
人教版物理初二上册生活中的透镜同步练习

人教版物理初二上册生活中的透镜同步练习一.选择题〔共10小题〕1.平行光线在水中射过其中的气泡,折射光线将〔〕A.平行B.集聚C.发散D.不确定2.如图甲所示,把一支铅笔水平地放在空玻璃瓶的前方,透过玻璃瓶观察到的情形如图乙;将玻璃瓶灌满水后,将铅笔由接近玻璃瓶的位置向远处渐渐地移动,同时透过玻璃瓶观察铅笔的像。
关于以上实验,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如图乙,人能透过空玻璃观察到铅笔是光的反射成像,此像是虚像B.人透过装水的玻璃瓶可以观察到如图A所示的像,此像是虚像C.人经过盛水的玻璃瓶可以观察到如图B所示的像,此像是实像D.人经过盛水的玻璃瓶可以观察到如图C所示的像,此像是实像3.关于四种光学仪器的成像状况,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照相机成正立、增加的实像B.投影仪成正立、缩小的实像C.望远镜的物镜成的像是倒立、缩小的实像D.显微镜的目镜成的像是正立、缩小的虚像4.如图是应用凸透镜观察课本上文字的情形,以下剖析正确的选项是〔〕A.左图看到的像是虚像,将透镜适当远离课本像会变小B.右图看到的像是实像,将透镜适当远离课本像会变大C.假定两个透镜的焦距相反,那么右图中透镜距离课本较近D.假定两个透镜到课本的距离相反,那么右图中透镜的焦距较小5.小华用透镜观察书上的字,看到如下图情形,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图中成的是虚像B.图中成像规律可运用于投影仪C.图中的透镜制成的眼镜可以用于矫正远视眼D.图中透镜远离书本,所成的像变大6.小明在物理实验室里把一个透明圆柱形试管装满水塞上塞子后横放,如下图,再将该试管贴近书本,透过试管观看书本上的鹦鹉图片〔圆圈中的鹦鹉图与书本中的鹦鹉图实践大小相等〕,那么他所看到的虚像能够是〔〕A.B.C.D.7.很多场所正式运用人脸识别系统,人们进入场馆距门口0.5m~1.2m处时,装置在门上的人脸识别系统的摄像机就可以对其面部特征停止核对,以下关于人脸识别系统的摄像机镜头的说法正确的选项是〔〕①相当于凸透镜②相当于凹透镜③焦距能够为0.1m④焦距能够为0.5m⑤人离镜头越近,成的像越大⑥人离镜头越近,成的像越小。
生活中的透镜(同步练习)

第2节生活中的透镜一、选择题(共20小题):1.近年来流行一种“自拍神器”给旅行者自拍带来方便,如图所示,与直接拿手机自拍相比,利用“自拍神器”可以()A.增大像距B.增大像的大小C.缩短景物到镜头距离D.增大取景范围2.全国多地在欢迎援鄂抗疫英雄凯旋时举行了“飞机过水门”的最高礼仪。
某次仪式中,摄影师拍摄了如图所示的照片,他所用的照相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像成在照相机的底片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所成的像是缩小的实像B.所成的像是缩小的虚像C.所成的像是放大的实像D.所成的像是放大的虚像3.小明同学用数码相机(可调焦距)拍摄了同一花菜的两张照片。
如图所示,结合图片分析,下面说法不正确的是()A.照相机的镜头与老花镜属于一类透镜B.凸透镜能成缩小的实像是照相机的工作原理C.在物距相同的情况下,拍摄乙照片时,镜头焦距需调得小一些D.在物距相同的情况下,拍摄乙照片时,镜头焦距需调得大一些4.如图,手机扫描二维码,相当于对二码拍了一张照片,手机摄像头相当于凸透镜,影像传感器相当于光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上的二维码是光源B.扫码时二维码要位于摄像头二倍焦距以外C.要使屏幕上二维码的像变大,只需将二维码远离手机D.影像传感器上成的是正立的实像5.如图所示,太原地铁的刷脸乘车系统,在乘客进站时只需将面部对准摄像头,就能完成开闸进站,为了兼顾疫情防控需要,使用了更加强大的“刷脸”功能,即便戴着口罩也能快速识别通过。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摄像头的核心元件是凹透镜B.“刷脸”原理与幻灯机原理相同C.乘客通过摄像头所成的是虚像D.人靠近摄像头时,成的像会变大6.如图所示为某款数码相机的成像原理,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影像传感器相当于光屏。
拍照时,将镜头对准景物,相机通过自动调节,就能得到清晰的像。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为了拍摄到更大的像应该将镜头远离景物B.景物在镜头前任何位置都能在影像传感器上成像C.影像传感器上成的是正立的实像D.景物在二倍焦距以外才能成缩小的像7.下列现象中,能看到物体实像的是()A.用放火镜看报纸 B.在电影院看电影C.看水中的石头 D.湖边人树在水中的倒影8.如图是小强用手机、透镜和纸盒自制简易“投影仪”,它能将手机上的画面放大投射到白墙上。
八年级物理第三章透镜及生活中的透镜随堂练习人教版

物理上册第3章(透镜、生活中的透镜随堂练习)一、填充题(第空2分共30个、60分,7题每个2分,共4分。
此题共64分)1.用__凸____透镜会聚太阳光,在_焦点_____处可点燃火柴。
2.近视眼镜上的玻璃片实质上是__凹____透镜,老花眼镜上的玻璃片实质上是_凸_ ____透镜。
3.把光源放在凸透镜的___焦点___处,通过凸透镜后会成为一束平行光线。
4.光线射入平面镜会发生___反射___现象,光线通过透镜会发生__折射____现象。
5、作出光通过图(甲)中三棱镜后光的大致传播方向,根据光路图可知,光通过三棱镜后向_________(填“顶点”或“底边”)偏折。
图乙和丙是两种透镜可近似看作三棱镜和玻璃块的不同组合放置,因此凸透镜和凹透镜对光有______作用,凹透镜对光有______作用。
如图所示:底边,会聚,发散。
根据光的折射规律,斜射时,总是空气中的角较大,直射时,光按原方向传播,光通过三棱镜时光向底边偏折,因此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
6、根据图中光通过透镜前后的方向,在图中填上适当类型的透镜。
解析:会聚作用是指加大会聚程度或减小发散程度,是相对于原来的光线而言,发散作用是指加大发散程度或减小会聚程度,也是相对于原光线而言的,甲图中的折射光线虽是会聚的,但相比原来的会聚光线而言,会聚程度明显减小,故透镜对光起了发散作用,甲图应填凹透镜,同理可分析出乙图应填凸透镜。
如图所示。
7、小强在使用放大镜时,看到的却是倒立缩小的字的实像,显然他的错误是是使字距离凸透镜镜太远,在两倍焦距之外。
8、在“研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已知凸透镜焦距为10cm,若将一物体放在距透镜30cm处,将成倒立、缩小、实像像(填:正立或倒立、放大或缩小、实像或虚像).就是这一成像性质的应用.若要使该凸透镜作放大镜用,物体应该距凸透镜10 cm9、照相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来自物体的光线经过照相机镜头的折射后,在它的底片成一个倒立、缩小的像。
第2节《生活中的透镜》课节达标训练试题及其答案

第2节《生活中的透镜》课节达标训练试题一.填空题1.如图所示,甲是的工作原理图,乙是的工作原理图.2.把一个凸透镜对准太阳光,可在凸透镜20cm处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若将一物体放在此凸透镜前50cm处,在凸透镜另一侧的光屏上呈现清晰倒立、缩小的(选填:“实”或“虚”)像,生活中应用该原理制作的光学仪器是.3.如图是一台投影仪的示意图,其中A是_______,它的作用是改变光的传播方向;B是_______,它在投影仪上所起的作用是_________。
3题图 4题图 5题图4.小华参观展览会,在一个小展室里可见一个女导游在介绍商品,试着与她握手,却发现是一个虚拟导游,可望而不可及。
后来他发现这个女导游只是在一个玻璃屏风后倒立的电视机屏幕上经过处理的一个形象而已。
则这个玻璃屏风是___镜,这个虚拟导游是___ (填“虚”或“实”)像,电视机屏幕与玻璃屏风的距离应满足的条件是_________。
5.如图所示是幻灯机的工作原理图。
.幻灯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_____镜.为了使观众看到正立的像,幻灯片要_____(选填“顺着”或“倒着”)插入架上.用强光照射幻灯片,幻灯片上的画面在屏幕上形成_____(选填“实”或“虚”)像.二.选择题6.(多选)关于以下四种光学仪器的成像情况说法正确的是( )A.放大镜成正立放大的实像B.照相机成倒立缩小的实像C.潜望镜成正立等大的虚像D.幻灯机成正立放大的实像7.手拿凸透镜远离书的过程中,通过凸透镜不可能观察到的像是()A、正立放大的像B、正立缩小的像C、倒立放大的像D、倒立缩小的像8.用照相机给某人拍了一张半身像后,再给他拍一张全身像,则应采取的措施是 ( ) A.照相机离人近一些,镜头到底片的距离近一些B.照相机离人远一些,镜头离底片的距离近一些C.照相机离人远一些,镜头到底片的距离远一些D.照相机离人近一些,镜头到底片的距离远一些9.使用投影仪时,胶片在屏幕上的投影太小了,致使后面的同学看不清晰,要使屏幕上的投影更大些,下列做法正确的是()A.将镜头向下调,屏幕离投影仪近一些B.将镜头向下调,屏幕离投影仪远一些C.将镜头向上调,屏幕离投影仪近一些D.将镜头向上调,屏幕离投影仪远一些10.小明做了一个实验,将蜡烛、凸透镜放在如图所示的位置上,从蜡烛的另一侧透过凸透镜用眼直接观察到一个正立、放大的烛焰的像,利用这种成像原理可以制成 ( ) A.平面镜 B.照相机 C.幻灯机 D.放大镜10题图 11题图11.夏天的早晨,在野外经常看到如图所示树叶上有晶莹剔透的露珠,透过露珠可以看到清晰的叶脉,则叶片上的露珠所起的作用与下列光学仪器的工作原理相似的是 ( ) A.放大镜 B.照相机 C.投影仪 D.平面镜12.如图所示,甲是小艳利用某透镜观察到的小明眼睛的像;乙是小亮利用某眼镜观察到的课本上“物理”两字的像.关于上述两种情况中所观察到的像或用到的光学仪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图中的像一定是虚像,像的位置可能在小艳的眼睛和透镜之间B.甲图中的像可能是实像,像的位置可能在小明的眼睛和透镜之间C.乙图中的像一定是虚像,该眼镜是近视镜D.乙图中的像可能是实像,该眼镜是老花镜三.分析简答题13.回答下列问题(1)平凸或凹凸凸透镜能否用来制作放大镜?水滴能否作放大镜用?(2)照相机为什么会有暗箱?(3)空白投影片为什么是透明的?放投影片时,用一条白纸将习题的答案部分遮住,为什么在屏幕上就看不到答案?(4)有些商品是有使用期限的,酒厂把装酒的生产日期用印章印在商标的背面,贴在酒瓶上,虽然字很小,但透过瓶中的白酒仍能清晰的看到日期,这是为什么?四.实验探究题14.认真观察如图所示的投影仪,结合平时学习得到的有关知识,完成下列问题:(1)投影仪上的平面镜的作用是什么?(2)螺纹透镜的作用是什么?(3)除屏幕上的像与投影片的景物上下颠倒外,左右有没有颠倒呢?(4)如何让投影片的像最清晰?(5)要使屏幕上的像增大一些,应该怎样操作?(6)上述操作实质是调节什么?第2节《生活中的透镜》课节达标训练试题参考答案一.填空题1. 照相机放大镜2.实照相机3.平面镜,凸透镜,会聚光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二物理人教实验版透镜、生活中的透镜同步练习
(答题时间:40分钟)
透镜
达标自查
1. 在如图1所示的透镜中,属于凸透镜的是,它们的共同特点是;属于凹透镜的是,它们的共同特点是。
图1
2. 实验表明,凸透镜对光有作用,所以又叫透镜;凹透镜对光有_____ 作用,所以又叫透镜。
3. 同一束平行光线射到不同的镜上变成不同的光束,如图2所示。
其中A是镜,B 是镜,C是镜,D是镜。
其中对光线起发散作用的是。
图2
4. 关于凸透镜对光线的作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光通过凸透镜会变成平行光
B. 对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才有会聚作用
C. 对任何一个光束都有会聚作用
D. 对成像的光束都有会聚作用
5. 在图3上完成光路图。
图3
6. 观察微型手电筒的小灯泡,发现它的灯“泡并不是圆形的,它的前端有非常厚的玻璃层,这有什么作用?这样的微型手电筒与大手电筒相比,少了什么东西?
能力提高
7. 小红选了A、B、C三个透镜,它们由同种材料组成,如图4所示。
小红让一束平行光分别经过A、B、C三个透镜,得到如图5所示的情况。
体会小红的探究过程,你会得到什么结论:。
8. 公路交通标志由基板和附着其上的反光膜组成,夜晚它可以反射汽车射来的灯光,使司机看清交通标志。
以下反光膜结构示意图中,正确的是。
9. 给你一个透镜,怎样用最简单易行的方法判断它是不是凸透镜?说出两种简便的估测凸透镜焦距的方法。
生活中的透镜
达标自查
1. 照相机前而的镜头相当于一个,来自物体的光经过照相机镜头后会聚在胶卷上,形成一个(填“放大”或“缩小”)的像。
2. 如图1是一台投影仪的示意图,其中A是,它的作用是,B 是,它的作用是。
投影片放在哪个地方?把这个地方在图中标出来。
图1
3. 有下列光学器具:照相机、潜望镜、幻灯机、放大镜、穿衣镜、牙医内窥镜。
可以把它们分成两类:
第一类:
;
其特征是:。
第二类:
;
其特征是:。
4. 下列不属于透镜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的是()
A. 照相机
B. 放大镜
C. 投影仪
D. 潜望镜
5.“影”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光现象。
如光学游戏形成的“手影”,剧院放出“电影”,湖岸在水中“倒影”,春游时留下美好记忆的照片“摄影”。
下列列出“影”与物理知识对应关系不正确的是()
A. 手影——光的直线传播
B. 摄影——光的反射
C. 电影——凸透镜成像
D. 倒影——平面镜成像
能力提高
6. 如图2所示:纸筒A的一端蒙了一层半透明纸,纸筒B的一端嵌了一个凸透镜,两纸筒套在一起组成了一个模型照相机,为了在A端得到清晰的像,要调整AB间的距离,这时()
图2
A. 眼睛应对着B端向筒内观察,看像是否清楚
B. 如果看近处的景物时像很清楚,再看远处的景物时,应该把B向外拉,增加AB间的距离
C. 应把A端朝着明亮的室外,B端朝着较暗的室内
D. 应把B端朝着明亮的室外,A端朝着较暗的室内
7. 手持凸透镜在窗户和室内的白墙之间移动,移到某个位置时,窗框外的景物能在墙壁上形成一个立的像(填“正”或“倒”),这一现象可应用在上。
8. 有些商品是有使用期限的,酒厂把装酒的生产日期用印章印在商标的背面,贴在酒瓶上,虽然字很小。
但透过瓶中白酒仍能清晰地看到日期,这是为什么?
9. 小实验
取一个凸透镜,然后亮起一只白炽灯(可以用台灯):(1)把台灯放在桌子边缘上,让它的光照到地面。
在地上铺一张白纸,把凸透镜正对灯泡,移动凸透镜离灯泡较远、离纸比较近的位置,可以看到纸上的灯丝的像。
像与灯丝相比,是放大了还是缩小了?。
观察灯丝本身与灯丝像,像是正立的还是倒立的?。
你想象一下,有什么仪器得到的像是这样的?。
(2)把台灯向上,让它的光射到天花板上。
凸透镜正对灯泡,离灯泡适当近一点的位置,可以看到天花板上灯丝的像。
像与灯丝相比,是放大了还是缩小了?。
观察灯丝本身与灯丝像,像是正立的还是倒立的?。
你想象一下,有什么仪器得到的像是这样的?。
(3)把前两次的实验对比一下,得到的像有什么相同的?有什么不同之处?
(4)你能比较得出它们的规律吗?尝试用一个表格来描述一下你所发现的规律。
10. 你曾学习过自制照相机模型,说说你的制作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有哪些?
11. 很多放大镜会在手柄处标一个“5×”,这是什么意思?请你用方格纸(可以自己画)来测一个放大镜的放大倍数。
写下你的实验过程。
(如图3所示,自己想一想如何得到放大倍数)
图3
【试题答案】
一.
透镜
1. A、B、D;中间厚,边缘薄;C、E;中间薄,边缘厚
2. 会聚;会聚;发散;发散
3. 平面;凹透;凸面;凸透;凹透镜和凸面镜
4. C
5. 参考图1,图2
6. 微型手电筒没有反光镜。
前方的厚玻璃相当于凸透镜,灯丝在它的焦点附近,这样不用凹面反光镜也能得到平行光。
7. 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能会聚在主光轴的焦点上,凸透镜越厚焦距越短。
8. 乙反光膜是利用反向射回。
当一束光线入射到该材料表面后,经球形透镜反射,反射光大部分回到光源方向,光路图如图3所示。
夜间行驶的汽车用自身的灯光照射在交通标志上,然后从逆向反射光中看清黑暗中的道路交通标志。
图3
9.(1)看是否能当放大镜使用或用手摸是否是中间厚边缘薄。
(2)把凸透镜对准太阳或远处的电灯,聚到最清晰、最小的像或测定作放大镜使用的最大物距。
生活中的透镜
1. 凸透镜;缩小
2. 平面镜;改变光的传播路径;凸透镜;利用凸透镜成像;图略
3. 照相机、幻灯机、放大镜;对光产生折射;潜望镜、穿衣镜、牙医内窥镜;对光产生反射
4. D
5. B
6. BD
7. 倒;照相机
8.“生产日期”位于凸透镜(装白酒的瓶子相当于一凸透镜)焦点内,装白酒的瓶子是一个放大镜。
9.(1)缩小;倒立的;照相机
(2)放大;倒立的;投影仪
(3)都是倒立的,缩小和放大是不同的。
(4)略
10. 凸透镜焦距的选择、内外圆筒大小尺寸等。
11.“5×”是指放大镜倍数。
对齐圆圈外的一条横线,然后看圆圈内的“一格”相当于镜外真正的几格,这就得到了放大率,即放大倍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