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上册美术教案-第15课 面具 ▏人美版 (3)
三年级上册美术教学设计-第15课面具▏人美版

教学设计教案名称:三年级上册美术教学设计第15课面具▏人美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面具的起源、功能和文化内涵,培养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
2. 引导学生运用剪、贴、画等手法创作具有个性的面具,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3. 通过面具制作活动,培养学生合作意识,激发学生对美术的兴趣和热情。
二、教学内容1. 面具的起源和发展2. 面具的种类和功能3. 面具艺术的特点4. 面具的制作方法和技巧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了解面具的起源、功能和文化内涵,掌握面具的制作方法和技巧。
难点:创作具有个性和创意的面具作品。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设备、面具样品、绘画工具、制作材料。
学具:画纸、颜料、剪刀、胶水、贴纸、其他制作材料。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各种面具作品,引导学生观察和欣赏,激发学生的兴趣。
2. 基本知识与技能(10分钟)讲解面具的起源、功能和文化内涵,介绍面具的种类和特点,引导学生了解面具艺术。
3. 制作方法与技巧(10分钟)讲解面具的制作方法和技巧,示范制作过程,引导学生掌握制作要领。
4. 创作实践(10分钟)学生分组合作,根据所学知识和技巧,制作具有个性和创意的面具作品。
5. 展示与评价(5分钟)六、板书设计1. 面具的起源与发展2. 面具的种类与功能3. 面具艺术的特点4. 面具的制作方法与技巧七、作业设计1. 完成一幅面具作品,要求具有个性和创意。
2. 写一篇关于面具制作过程的日记。
八、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展示各种面具作品,引导学生了解面具的起源、功能和文化内涵,激发学生对美术的兴趣。
在制作过程中,学生分组合作,锻炼了团队合作能力。
在创作实践环节,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制作出具有个性和创意的面具作品。
通过这次教学,我认识到在美术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和动手能力,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继续努力,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
第15课 面具(教案)2023-2024学年美术三年级上册 人美版

第15课面具(教案)2023-2024学年美术三年级上册人美版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了解面具艺术的特点,学习面具的设计与制作方法,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
过程与方法:通过欣赏、分析、讨论和实践,使学生掌握面具的制作技巧,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合作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民间艺术的兴趣,培养学生尊重多元文化的情感,增强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内容面具的历史与文化背景、面具的种类与特点、面具的制作方法。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面具的设计与制作方法。
难点:面具的创意设计。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设备、面具样品、制作材料。
学具:彩纸、剪刀、胶水、画笔、颜料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利用多媒体展示不同国家和地区的面具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和讨论面具的特点,激发学生的兴趣。
2. 新课讲解介绍面具的历史与文化背景,讲解面具的种类与特点,引导学生了解面具艺术。
3. 欣赏与分析展示优秀面具作品,引导学生欣赏和分析,学习面具的设计方法。
4. 实践操作分组进行面具制作,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在制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5. 展示与评价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进行自评、互评和教师评价,总结本次课程的收获。
6. 课堂小结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面具制作技巧,鼓励学生在课后继续探索面具艺术。
六、板书设计1. 面具的历史与文化背景2. 面具的种类与特点3. 面具的制作方法4. 面具的创意设计七、作业设计1. 根据本节课所学,设计并制作一个具有创意的面具。
2. 写一篇关于面具艺术的短文,介绍面具的历史、种类和特点。
八、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欣赏、分析、讨论和实践,使学生掌握了面具的制作技巧,提高了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合作能力。
在教学中,要注意引导学生发挥创意,尊重每个学生的想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同时,要关注学生在制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
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进一步拓展面具艺术的内涵,引入更多具有代表性的面具作品,提高学生的审美水平。
第15课面具(教学设计)人美版(2012)美术三年级上册

第15课面具(教学设计)人美版(2012)美术三年级上册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了解面具的基本特点和制作方法,掌握面具的设计与绘制技巧,能够独立创作出具有创意的面具作品。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讨论、实践等环节,培养学生对面具艺术的感知能力和创作能力,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审美鉴赏能力。
3.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学生对面具艺术的兴趣和热爱,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增强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提高学生的艺术素养。
二、教学内容1. 面具的起源与发展:介绍面具的起源、发展过程以及在各个文化中的地位和作用,使学生对面具艺术有全面的了解。
2. 面具的特点与分类:分析面具的特点,如造型、色彩、图案等,以及面具的分类,如宗教面具、戏剧面具、节日面具等。
3. 面具的制作方法:讲解面具的制作方法,包括设计、选材、制作、装饰等环节,使学生掌握面具的制作技巧。
4. 面具的艺术价值:探讨面具艺术在文化、审美、教育等方面的价值,提高学生对面具艺术的认知和鉴赏能力。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面具的设计与制作方法,面具艺术的感知和创作能力。
2. 教学难点:面具的设计理念,面具制作的实践操作,面具艺术的鉴赏和评价。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设备、面具制作材料、示范面具、评价表格等。
2. 学具:彩纸、剪刀、胶水、画笔、颜料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图片、视频等形式展示各种面具,引导学生对面具艺术产生兴趣。
2. 新课内容:讲解面具的起源、发展、特点、分类等知识,使学生对面具艺术有全面的了解。
3. 实践操作:示范面具的制作方法,引导学生动手制作属于自己的面具作品。
4. 作品展示与评价:学生展示自己的面具作品,进行自评、互评、师评,提高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
六、板书设计1. 面具的起源与发展2. 面具的特点与分类3. 面具的制作方法4. 面具的艺术价值七、作业设计1. 创作一幅面具作品,要求造型独特、色彩丰富、图案美观。
小学美术人美版三年级上册第15课《面具》比赛获奖教案优质课公开课优秀教案

小学美术人美版三年级上册第15课《面具》比赛获奖教案优
质课公开课优秀教案
小学美术人美版三年级上册第15课《面具》比赛获奖教案
优质课公开课优秀教案
1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通过对本课的学习,初步了解非洲的原始面具艺术和我国少数民族的面具艺术。
分析不同地域民族多种风格的面具,感受其艺术特点。
2、能力目标:利用多种废旧材料设计制作面具,培养学生想象力,创造力,团结合作意识,提高他们的动脑,动手,动眼的综合能力。
3、情感目标:从制作中体会变废为宝的乐趣,体验制作成功的喜悦之情,懂得艺术来源于生活,并用自己的双手去创造美。
2学情分析
三年级学生已经初步认识形、色与肌理等美术语言,学习使用各种工具,体验不同媒材的效果,能通过看看、画画、做做等方法表现,有一定的色彩基础,对美术也有着浓厚的兴趣,但还缺乏想象力和创造精神。
3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面具的设计和制作。
教学难点: 如何巧妙利用各种材料进行制作,尤其是眼睛的设计和制作。
4教学过程
4.1第一学时
4.1.1教学目标
4.1.2学时重点
4.1.3学时难点
4.1.4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导课
1、猜谜导入。
2、引导观察面具说不同
3、板书课题:面具
活动2【讲授】授新课。
第15课 面具(教案)2023-2024学年美术三年级上册 人美版

第15课面具(教案)2023-2024学年美术三年级上册人美版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面具的起源、种类和用途,增强对传统文化的认识。
2. 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提高他们的造型能力和创造力。
3. 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艺术,激发他们对美术的兴趣。
教学内容1. 面具的起源和种类2. 面具的制作方法3. 面具的用途和意义4. 面具的艺术特点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 面具的起源、种类和用途2. 面具的制作方法3. 面具的艺术特点难点:1. 面具的制作方法2. 面具的艺术特点教具与学具准备1. 多媒体设备2. 面具制作材料(如纸板、彩纸、颜料等)3. 画笔、剪刀、胶水等工具教学过程1. 导入:利用多媒体展示各种面具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你们知道这些是什么吗?它们有什么作用?”2. 新课内容:讲解面具的起源、种类和用途,让学生对面具有更深入的了解。
接着,介绍面具的制作方法,引导学生学习如何制作面具。
3. 实践操作:让学生分组进行面具制作,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在制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4. 作品展示:学生完成面具制作后,进行作品展示,互相欣赏、评价。
5.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面具的艺术特点,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艺术。
板书设计1. 第15课面具2. 内容:- 面具的起源和种类- 面具的制作方法- 面具的用途和意义- 面具的艺术特点作业设计1. 作业名称:设计一个独特的面具2. 要求:学生根据本节课所学,设计一个独特的面具,可以用彩纸、颜料等材料进行制作。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面具的起源、种类和用途,以及面具的制作方法,让学生对面具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在实践操作环节,学生积极参与,充分发挥了自己的创意,制作出了各具特色的面具。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对面具的艺术特点有了更清晰的认识,提高了他们的审美情趣和创造力。
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尝试引入更多生活中的艺术元素,激发学生对美术的兴趣。
重点关注的细节是“面具的制作方法”。
三年级上册美术教案-第15课 面具 ▏人美版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 创设
教师:今天老师请来八位小演员给 八位同学带着老师做好的 通过音乐、
情境,引 大家带来一段开场表演。
各种面具,随着音乐表演,在 面具、舞台表演
入课题
同学们看这几位小演员表现的精 表演过程中说出“我是绿脸怪 充 分 调 动 学 生
彩不精彩?他们为什么表演的这么精 兽”“我是大嘴怪”“我是牛魔 的积极性,学生
学生展示
评价
上台表演,并说出自己扮演角色的名 计的好,好在哪里?
评价,体验创作
字。
的乐趣,培养学
生的欣赏和评
述的能力。
六、课堂 同学们面具作为一种古老的艺术, 学生欣赏戏剧中的脸谱面
引导学生
延伸
在世界艺术发展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具和卡通面具。
关注生活,用设
时到今日,古老的面具艺术正向现代文
计的眼光重新
的、滑稽的、善良的、忠勇的、甚至恐 怖的面具。
三、艺术 艺术实践:根据你喜欢的面具风格, 学生以小组合作的方式,设
学生实践,
实践
运用变形、夸张的手法,巧用材料,以 计制作面具并起好名字。
理解本节课的
小组合作的方式做个面具。
重难点,提高学
生的合作能力
和实践动手能
力。
五、展示
我们要开始角色表演了,组织学生 其他学生评价,哪个同学设
和欧洲面具。(播放课件)
了解外国
非洲的面具艺术也有着非常悠久
面具文化。
的历史,它通过洗练的手法和夸张的造
型结构,似乎这某种非常神秘的信息。
欧洲面具产生就晚一些,在十六、
十七世纪的时候,人们带着面具去跳
三年级美术上册教案-第15课面具-人美版

-面具图案设计的创意发挥:对于三年级学生来说,如何在面具上创作出具有个性和创意的图案是一个难点。
-制作过程中的细节处理:学生在制作面具时,可能会遇到剪裁不准确、粘贴不牢固等问题,需要掌握一定的技巧来解决。
-审美评价的标准与表达:学生可能难以用恰当的语言表达对面具作品的评价,需要引导他们学会从颜色、形状、创意等方面进行评价。
五、教学反思
在本次《面具》课程的教学中,我注意到学生们对面具文化的兴趣被充分激发,他们在讨论和制作面具的过程中表现出了很高的热情。然而,通过这次教学,我也意识到一些需要改进的地方。
首先,我发现学生在面具设计方面的想象力有待提高。虽然在课程中我提供了各种面具图案作为参考,但部分学生在创作时仍然显得有些拘谨,难以突破固有的思维模式。在未来的教学中,我需要更多地鼓励学生大胆尝试,给予他们更多的启发和指导,帮助他们打破思维限制,激发创意。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面具》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日常生活中是否见过或戴过面具?”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面具的奥秘。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面具的基本概念。面具是一种覆盖在面部用于装饰或保护的面具。它在各种文化中都有重要的地位,用于节日庆典、戏剧表演等。
3.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精神,提高沟通与表达能力,在创作过程中学会尊重他人意见,形成良好的审美评价能力。
4.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掌握制作面具的基本技法,提高对美术工具和材料的运用能力,培养耐心细致的学习态度。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三年级美术上册教案-第15课面具-人美版
三年级上册美术教案-第15课 面具 ▏人美版

三年级上册美术教案《面具》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分析多种不同风格的面具,了解面具的文化,感受面具的艺术特点,学习表现特点突出的面具。
2、引导学生观察、体验、探究和相互交流中,学习面具的特点,感受面具带给我们的美感,培养学生发现美、感悟美、创造美的能力。
3、通过学习活动,培养学生善于观察比较的习惯,以及对面具艺术的兴趣和对美术活动的兴趣。
教学重点:通过不同地域、不同民族多种风格面具的欣赏,了解面具的文化,感受其艺术特点,学习表现面具的方法。
教学难点:运用夸张、变形的手法表现面具。
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请一位同学头戴面具到讲台前)“请同学们闭上眼睛,今天老师请来一位神秘人物,你们看,猜猜他是谁?”“你们知道他头上戴的是什么吗?”(面具)“那你们都在哪儿见过什么样的面具?”(学生回答)“下周我们班要举办一的神秘的游戏大会,请同学们带上自己做的面具来参加,这节课老师就来教你们制作一个新颖、奇特的面具。
”(板书课题)二、讲授新课1.了解面具的来历“在很久很久以前,人们对自然现象不理解,利用样子可怕的面具来驱鬼避邪,祈求生活的美好与幸福。
”“随着科学逐步发达,人们认识到世界上根本没有鬼,但这种面具已经成为一种艺术形象深爱人们的喜爱,广泛应用于戏剧、舞蹈、影视、娱乐等方面。
”2.欣赏藏戏面具和斯里兰卡面具“在不同的国家、不同的民族,有着不同风格的面具。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面具种类繁多,历史悠久,其中藏戏面具应用最为广泛,一同来欣赏。
”(1)欣赏藏戏面具A.“面具给你什么样的感觉?(恐怖、吓人)为什么会让你害怕?那里最吓人?(五官)这也是面具上经常使用的夸张变形的手法。
这一面具像是一个牛头,他是一个有生命的神灵,是藏族人民所崇拜的图腾,用来驱魔、祈福的。
”B.“再仔细观察,面具上使用了哪些色彩?(红、黄、蓝等)色彩鲜艳,对比强烈,面具底色为蓝色,蓝色又代表正义和勇敢,在藏戏面具中不同颜色代表不同的人物性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播放藏戏表演)教师讲解:藏戏 蜘蛛侠面具、正月十五扭秧歌 化。
是以歌舞的形式表现故事内容的综合 头上戴着大头娃娃等等。
性艺术。藏戏面具造型神异夸张,具有 外国面具中非洲面具艺术
原始、质朴、豪放的艺术风格。
也有着非常悠久的历史。它比
了解中国
较夸张,面具代表神灵参加群 传统文化。
外国面具中最出名的是非洲面具 体生存繁衍的重大仪式。
彩呢?
王”。
通过面具的名
对啦,同学们想不想也来做一个
称报名表演,为
属于自己的面具呢,今天呀老师就带领
“精彩”!“好”
学生表演展示
大家来制作一个面具。
做铺垫。
板书:面具
1、了解面具历史:
二、探究
今天洋洋博士将带领我们走进世
学生认真欣赏:中国面具: 欣赏我国面
新知,讲 界各国的面具展厅,来欣赏各种各样的 背景雍和宫布扎、青海护法神 具 和 世 界 各 国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 创设
教师:今天老师请来八位小演员给 八位同学带着老师做好的 通过音乐、
情境,引 大家带来一段开场表演。
各种面具,随着音乐表演,在 面具、舞台表演
入课题
同学们看这几位小演员表现的精 表演过程中说出“我是绿脸怪 充 分 调 动 学 生
彩不精彩?他们为什么表演的这么精 兽”“我是大嘴怪”“我是牛魔 的积极性,学生
重点:通过不同地域不同民族面具的欣赏,了解面具文化,学习表现面具的方法。
难点:能够运用夸张和变形的手法,运用多种材料制作面具。
欣赏法、分析法、小组合作探 究法
准备工具
剪刀、双面胶、彩色手工纸、皱纹纸等
面具与学生生活有着紧密的联系,学生从小就戴着孙悟空、奥特曼等形象的面 具嬉戏玩耍。因此本课内容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有助于他们对 文化传统的了解及想象。
通过生活中
途,逐渐朝着共人们娱乐的方向发展, 重庄严的宗教仪式。随着时代 面具的回忆,考
现在面具又被当成一种装饰与艺术品。 的发展,面具逐渐向娱乐功能 查 学 生 对 生 活
(播放课件)
转化,现代面具又被当作一种 的观察能力。
教师提问:那同学们在生活中有没 艺术品。
有见过面具?
学生回答:见过,我们玩过 了解面具文
的、滑稽的、善良的、忠勇的、甚至恐 怖的面具。
三、艺术 艺术实践:根据你喜欢的面具风格, 学生以小组合作的方式,设
学生实践,
实践
运用变形、夸张的手法,巧用材料,以 计制作面具并起好名字。
理解本节课的
小组合作的方式做个面具。
重难点,提高学
生的合作能力
和实践动手能
力。
五、展示
我们要开始角色表演了,组织学生 其他学生评价,哪个同学设
授新课 面具。(播放课件)
出场、西藏藏戏面具等等。 的面具,感受不
第一展厅:中国面具展厅
外国面具:巴布新几内亚 同地区、不同民
面具、非洲面具、欧洲面具等 族 面 具 的 表 现
第二展厅:外国面具展厅
等。
特点。
教师:欣赏了这么多面具,接下来
学生举手回答:面具又称
请同学们说一说,面具的作用是什么, 假面,在民间又称脸壳、脸子 学生通过自
官的变化、脸型
面具都有哪些特点?
(2)眼睛、鼻子、嘴巴。
的特点和装饰
(2)这张面具中哪些地方运用了 (3)不一样,是长方形的。还 图案这些要素,
夸张的表现手法?(教师出示教具) 可以是圆的、长的、五角星等 突 破 本 节 课 的
(3)这张面具的脸的形状与我们 等。
重点和难点。引
人的脸型一样吗?
(4)脸上有花纹,装饰图案 导 学 生 制 作 的
课题: 《面具》
课题 教学目标
重点难点 教法 学情分析
面具
课型 造型 表现 课时
1 课时
授课 时间 2017.3.16
知识与技能:通过观察、分析不同风格的面具,感受面具的艺术特点。
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探究的方法,学习面具的特点,感受面具带来 的美感。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学习制作面具,培养学生善于观察的能力。培养学生的 艺术审美能力和对美术活动的兴趣。
和欧洲面具。(播放课件)
了解外国
非洲的面具艺术也有着非常悠久
面具文化。
的历史,它通过洗练的手法和夸张的造
型结构,似乎这某种非常神秘的信息。
欧洲面具产生就晚一些,在十六、
十七世纪的时候,人们带着面具去跳
舞,就是假面舞会。深得王公贵族们的
喜爱。
通过分析
2、了解面具:
学生回答:
面具的特点、五
教师:(1)通过欣赏,想一想这些 (1)表情夸张,五官变形
板书设计
夸张:
面具
{ 脸型
变形
五官
花纹:月牙纹、卷草纹、锯齿纹、旋涡纹、祥云纹
课后反思
本节课是学生们最感兴趣的一课,我从孩子的兴趣为出发点,布置学生课前 搜集关于面具的一些资料、图片,这样不但有助于培养学生课前预习、搜集整理材 料的能力,而且在课堂上通过学生们的表述更能够吸引孩子们的注意力。课中通过 学生表演开场,带着教师自己制作的面具,加上面具的名字,充分调动学生参与课 堂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在制作的过程中学生也会给自己的面具起各种名 字。整个课堂学生们积极参与,制作也很新奇,基本达到了本节课的目的。不足之 处:1、在我讲课过程中,没有及时的讲解面具主要作用——戴在面部起到遮挡保护 作用的东西。2、中国面具中藏族面具视频没有及时播放。
学生展示
评价
上台表演,并说出自己扮演角色的名 计的好,好在哪里?
评价,体验创作
字。
的乐趣,培养学
生的欣赏和评
述的能力。
六、课堂 同学们面具作为一种古老的艺术, 学生欣赏戏剧中的脸谱面
引导学生
延伸
在世界艺术发展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具和卡通面具。
关注生活,用设
时到今日,古老的面具艺术正向现代文
计的眼光重新
你对面具有哪些了解?
或鬼脸。
己搜集关于面
早期的面具一般用于丧葬 具的资料,了解
与驱邪仪式或原始乐舞之中。 面具文化,了解
远古时代,人们遇到天灾时, 中 国 传 统 的 文
同学们了解的真全面,中国面具在 便认为是鬼怪在兴风作浪, 化。
远古时代是有着宗教迷信的用途,随着 为了把恶魔赶走,他们戴上
社会发展,面具逐渐改变了其宗教运 面目狰狞的面具,并举行隆
教师总结:这就是运用了“变形”
方法,为学生的
的手法,还可以是什么形状?
实践奠定基础。
(4)再仔细观察一下,这张面具
上有多了哪些图案?
教师出示纹样,引导装饰纹样:月
牙纹,卷草纹,祥云纹,锯齿纹,旋涡
纹等等。
教师总结:面具主要是通过五官变
化和装饰来表现人物性格的,所以不仅
可以表现威武的面具,还可以表现喜悦
明走来,走进我们的生活。
审视生活中常
今天我们欣赏和制作了面具,不但
见的物品,物以
能激发我们的想象力,还可以了解许多
致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