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具(三年级上)

合集下载

三年级美术上册《面具》教案

三年级美术上册《面具》教案

三年级美术上册《面具》教案三年级美术上册《面具》教案面具,指遮盖全部或部分脸并有眼睛开孔的覆盖物,通常作为舞会、狂欢节或类似的节日、戏剧等的伪装起遮挡保护作用的外罩。

人类戴面具已有几千年的历史,最早的面具可能产生于狩猎活动,为了便于接近猎物,猎人用面具把自己装扮成各种动物,在世界各地的民俗活动中,人们往往用面具把自己装扮成神鬼及各种奇禽怪兽,以表示对自然力的崇拜或在想象中征服自然力,在民间的一些戏曲表演活动中,面具至今仍是主要的化妆手段。

比如贵州的地戏等。

制作面具的材料:古代面具以青铜、玉、陶、为主现代面具多用木头、布、瓷、皮、铜、纸、棕、竹、瓢、泥、石膏,甚至塑料和玻璃钢等。

材料不同, 装饰方法也不同。

根据材质可雕刻,可绘画,也可用纸浮雕的方法制做。

主要用于各种民间表演活动。

藏戏面具与宗教面具相比,造型带有浓郁的世俗倾向和民间色彩。

表现的题材主要包括历史故事和神话中的人物、神灵和动物。

白色面具白色面具表示人物性格纯洁、善良、温和,无害人之心,意味老者长寿,少者无理。

对比:京剧中的白色脸谱表示人物性格奸诈多疑,代表人物为曹操黄色面具黄色面具表示容光焕发、功德广大、知识渊博,系活佛、仙翁所戴。

对比:京剧中黄色脸谱代表人物性格猛烈,代表人物典韦蓝色面具蓝色面具表示正义、勇敢,为勇士相。

对比:京剧中蓝色脸谱表示人物性格刚直,桀骜不驯。

代表人物为窦尔敦绿色面具绿色面具象征贤良智慧;美貌端庄,属于度母或空行女化身的女子。

对比:京剧中的绿色脸谱代表人物性格勇猛,莽撞。

多用来表现绿林好汉。

红色面具红色面具象征权力、威严、正义,表示足智多谋、智勇双全。

凡扮演国王、大臣者均戴红色面具。

有时藏戏里宗教跳神中一些男性呈愤怒状也常用红色。

对比:京剧中的红色脸谱象征着忠义。

代表人物为关羽。

黑色面具黑色面具表示凶恶,为凶怒相。

对比:在京剧中,黑色脸谱代表着公正,铁面无私。

代表人物为包拯。

半白半黑半白半黑面具表示嘴甜心毒,两面三刀,专门挑拨离间者。

三年级美术上册《面具》教案

三年级美术上册《面具》教案

三年级美术上册《面具》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面具的起源和发展,认识不同文化背景下面具的特点。

2. 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学会用纸材制作面具。

3. 提高学生审美情趣,培养学生对美术的热爱。

二、教学内容1. 面具的起源和发展2. 面具的分类和特点3. 纸材面具的制作方法三、教学重点1. 了解面具的起源和发展,认识不同文化背景下面具的特点。

2. 学会用纸材制作面具,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四、教学难点1. 面具设计创新2. 纸材面具的制作技巧五、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面具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

2. 学生准备纸材、剪刀、胶水等制作工具。

六、教学过程1. 导入:展示各种面具图片,引发学生兴趣。

2. 讲解:介绍面具的起源和发展,讲解面具的分类和特点。

3. 示范:演示纸材面具的制作方法。

4. 练习:学生动手制作面具,教师巡回指导。

5. 展示: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互相评价。

七、教学评价1. 学生制作面具的熟练程度。

2. 面具设计的新颖程度。

3. 学生对面具文化的认识和理解。

八、教学拓展1. 组织面具表演活动,让学生体验面具带来的乐趣。

2. 邀请民间艺术家进行面具制作讲座,拓宽学生视野。

九、教学反思2. 根据学生反馈,调整教学方法和内容,以满足学生需求。

十、课后作业1. 学生收集其他文化背景下的面具图片,进行对比分析。

2. 家庭作业:制作一个具有创新性的面具,下节课分享。

六、教学步骤1. 导入:通过展示各种面具的图片或实物,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他们思考面具的用途和意义。

2. 讲解:详细介绍面具的起源和发展,解释不同文化背景下面具的象征意义和艺术特点。

3. 示范:展示如何使用纸材制作面具,包括设计、剪裁、拼接和装饰等步骤。

4. 练习:学生按照示范的步骤,亲手制作面具。

教师在过程中提供个别指导,帮助学生解决制作中的问题。

5. 展示:鼓励学生展示自己的面具作品,并分享制作过程中的想法和感受。

七、教学评价1. 学生面具的制作技巧和创意。

第15课面具(教学设计)人美版(2012)美术三年级上册

第15课面具(教学设计)人美版(2012)美术三年级上册

第15课面具(教学设计)人美版(2012)美术三年级上册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了解面具的基本特点和制作方法,掌握面具的设计与绘制技巧,能够独立创作出具有创意的面具作品。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讨论、实践等环节,培养学生对面具艺术的感知能力和创作能力,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审美鉴赏能力。

3.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学生对面具艺术的兴趣和热爱,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增强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提高学生的艺术素养。

二、教学内容1. 面具的起源与发展:介绍面具的起源、发展过程以及在各个文化中的地位和作用,使学生对面具艺术有全面的了解。

2. 面具的特点与分类:分析面具的特点,如造型、色彩、图案等,以及面具的分类,如宗教面具、戏剧面具、节日面具等。

3. 面具的制作方法:讲解面具的制作方法,包括设计、选材、制作、装饰等环节,使学生掌握面具的制作技巧。

4. 面具的艺术价值:探讨面具艺术在文化、审美、教育等方面的价值,提高学生对面具艺术的认知和鉴赏能力。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面具的设计与制作方法,面具艺术的感知和创作能力。

2. 教学难点:面具的设计理念,面具制作的实践操作,面具艺术的鉴赏和评价。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设备、面具制作材料、示范面具、评价表格等。

2. 学具:彩纸、剪刀、胶水、画笔、颜料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图片、视频等形式展示各种面具,引导学生对面具艺术产生兴趣。

2. 新课内容:讲解面具的起源、发展、特点、分类等知识,使学生对面具艺术有全面的了解。

3. 实践操作:示范面具的制作方法,引导学生动手制作属于自己的面具作品。

4. 作品展示与评价:学生展示自己的面具作品,进行自评、互评、师评,提高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

六、板书设计1. 面具的起源与发展2. 面具的特点与分类3. 面具的制作方法4. 面具的艺术价值七、作业设计1. 创作一幅面具作品,要求造型独特、色彩丰富、图案美观。

三年级美术上册《面具》教案、教学设计

三年级美术上册《面具》教案、教学设计
4.鼓励学生大胆尝试,勇于创新,培养学生在美术创作中不断探索的精神。
5.组织学生进行作品展示和评价,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自我评价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对美术创作的兴趣和热情,激发学生的创意潜能。
2.引导学生关注面具背后的文化内涵,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
3.培养学生尊重他人、欣赏他人作品的态度,提高学生的审美观念。
(二)教学设想
1.采用情境教学法,以故事、图片等形式引入面具主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通过分组合作、讨论交流的方式,让学生在互动中学习面具知识,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3.设计丰富多样的实践活动,如观察、模仿、创作等,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面具设计的方法和技巧。
4.引导学生关注面具背后的文化内涵,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
9.教学结束后,组织学生进行作品展示和评价,促进学生间的相互学习,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自我评价能力。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故事导入:教师以一个关于面具的神秘故事作为新课导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引导学生进入面具的世界。
“在很久很久以前,有一个神秘的国度,那里的人们都喜欢戴上面具,庆祝节日、祭祀神灵。这些面具形态各异,色彩斑斓,它们背后蕴含着许多有趣的故事。今天,我们就来一起探索这个神秘的面具世界。”
2.图片展示:展示各种面具的图片,让学生直观地感受面具的多样性,引发学生对面具的兴趣。
3.提问互动:教师提问学生:“你们在生活中见过面具吗?它们有什么特点?你们对面具有什么好奇的地方?”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思考,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二)讲授新知
1.面具的历史与文化:教师简要介绍面具的历史、种类及其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象征意义,让学生对面具文化有更深入的了解。

面具(教学设计)-2022-2023学年人美版(2023)美术三年级上册

面具(教学设计)-2022-2023学年人美版(2023)美术三年级上册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面具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我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启发他们的思考。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这些成果将被记录在黑板上或投影仪上,以便全班都能看到。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个具体的案例。这个案例展示了非洲木雕面具在祭祀仪式中的使用,以及它如何反映出当地的文化特色。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面具的文化内涵和制作方法这两个重点。对于难点部分,我会通过展示不同面具的图片和制作过程的示范来帮助大家理解。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3)制作技巧的掌握:学生在动手制作面具时可能遇到技术难题。
解决方法:教师现场示范制作过程,学生跟随操作,针对不同学生的困难给予个别指导。
(4)小组合作与沟通:在团队合作中,学生可能存在沟通不畅、分工不明确等问题。
解决方法:教师引导学生明确任务分工,学会倾听、表达、协商,提高团队协作能力。
四、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面具》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日常生活中是否见过或戴过面具?”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面具的奥秘。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面具的基本概念。面具是一种覆盖在面部用于装饰、保护或表达情感的物品。它在不同文化中有着丰富的象征意义和实用功能。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面具相关的实际问题,例如面具的设计理念或材料选择。

三年级美术上册面具教案

三年级美术上册面具教案

三年级美术上册面具教案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面具的起源和发展,以及不同文化背景下的面具样式和意义。

2. 培养学生对美术的兴趣和想象力,提高动手能力。

3. 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美术,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新意识。

教学重点:1. 了解面具的基本概念和制作方法。

2. 学会制作简单的面具,并能够发挥创意进行装饰。

教学难点:1. 面具的制作技巧和装饰方法。

2. 如何在面具制作中融入个人创意。

第一章:面具的起源和发展1. 教学内容:介绍面具的起源和发展,让学生了解面具在不同文化中的意义和用途。

2. 教学方法:讲解法、图片展示法。

3. 教学步骤:a. 讲解面具的起源和发展历程。

b. 展示不同文化背景下的面具图片,让学生了解其意义和特点。

c. 引导学生讨论面具在现代生活中的应用。

第二章:面具的种类和特点1. 教学内容:介绍面具的种类和特点,让学生了解不同面具的风格和特征。

2. 教学方法:讲解法、图片展示法。

3. 教学步骤:a. 讲解面具的种类,如戏剧面具、节日面具、恐怖面具等。

b. 展示不同种类面具的图片,让学生观察和分析其特点。

c. 引导学生讨论面具的特点和风格。

第三章:面具制作的基本方法1. 教学内容:介绍面具制作的基本方法,让学生学会制作简单的面具。

2. 教学方法:讲解法、示范法、实践法。

3. 教学步骤:a. 讲解面具制作的基本方法,如剪、贴、画等。

b. 示范制作一个简单的面具,让学生跟随操作。

c. 学生动手制作面具,教师巡回指导。

第四章:面具装饰的方法和技巧1. 教学内容:介绍面具装饰的方法和技巧,让学生学会如何装饰面具。

2. 教学方法:讲解法、示范法、实践法。

3. 教学步骤:a. 讲解面具装饰的方法和技巧,如绘画、贴纸、拼接等。

b. 示范装饰一个面具,让学生跟随操作。

c. 学生动手装饰面具,教师巡回指导。

第五章:创意面具展示1. 教学内容:让学生展示自己的创意面具,并分享制作过程中的心得体会。

2. 教学方法:展示法、讨论法。

三年级上册美术教案-第15课《面具》人美版(2023秋)

三年级上册美术教案-第15课《面具》人美版(2023秋)
其次,在小组讨论中,我发现有的学生较为内向,不善于表达自己的观点。为了鼓励这些学生,我将在今后的教学中更加关注他们的参与度,创造更多机会让他们发言,提高他们的自信心。
最后,通过对本节课的反思,我认为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要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审美能力。面具艺术作为一种具有丰富文化内涵的表现形式,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美术素养,还能激发他们的想象力。因此,我将在课程设计中加入更多富有创意的元素,让学生在面具制作过程中充分展现自己的独特视角。
2.创意实践:激发学生创意思维,培养创新意识和动手实践能力,鼓励个性化面具创作。
3.情感态度:培养学生对面具艺术的兴趣,提高对民族传统文化的认识和尊重,增强民族自豪感。
4.知识与技能:使学生了解面具的起源、分类和制作方法,掌握基本美术技能,提高审美品味。
5.文化理解:通过面具作品欣赏,拓宽学生国际视野,增强对不同文化背景下面具艺术的理解和尊重。
学生小组讨论中,大家围绕面具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展开热烈讨论。作为引导者,我尽量提出具有启发性的问题,帮助学生深入思考。在成果分享环节,我发现学生们能够充分表达自己的观点,这让我深感欣慰。
然而,教学过程中也暴露出一些问题。首先,部分学生在制作面具时,对于材料的运用和技巧的掌握还不够熟练,导致作品效果不尽如人意。为此,我计划在下一节课中增加一个专门的面具制作技巧训练环节,以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三年级上册美术教案-第15课《面具》人美版(2023秋)
一、教学内容
《面具》为三年级上册美术教案第15课,人美版(2023秋)。本节课主要围绕面具艺术展开,教学内容包括:
1.面具的起源与用途:介绍面具的起源,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面具的用途及其象征意义。
2.面具的分类:学习面具的分类,如社会面具、戏剧面具、节日面具等,并欣赏各种面具的特点。

三年级美术上册面具教案

三年级美术上册面具教案

三年级美术上册面具教案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面具的起源和发展,认识面具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意义和用途。

2. 培养学生对面具艺术的欣赏能力,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3. 引导学生运用剪贴、绘画等技法制作面具,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审美能力。

教学内容:第一章:面具的起源和发展1.1 教师讲解面具的起源和发展历程,引导学生了解面具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意义和用途。

1.2 学生通过观察和讨论,了解面具在不同领域的应用,如戏剧、舞蹈、节日等。

第二章:面具艺术欣赏2.1 教师展示各种面具艺术品,引导学生欣赏和分析面具的造型、色彩和图案。

2.2 学生通过观察和描述,表达对面具艺术的感受和理解。

第三章:面具设计原则3.1 教师讲解面具设计的基本原则,如对称、平衡、对比等。

3.2 学生通过实践,运用设计原则创作属于自己的面具草图。

第四章:制作面具4.1 教师讲解制作面具的材料和工具,并演示制作过程。

4.2 学生按照教师示范,动手制作属于自己的面具。

第五章:面具表演和展示5.1 学生佩戴自己制作的面具,进行表演活动。

5.2 教师组织学生展示自己的面具作品,鼓励学生分享制作过程中的收获和感受。

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在制作面具过程中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2. 评价学生在面具设计中的审美意识和创意表现。

3. 收集学生对面具艺术的欣赏感悟和表演反馈,以促进后续教学的改进。

第六章:面具文化的地域特色6.1 教师介绍不同国家和地区的面具文化,如中国的京剧面具、墨西哥的亡灵节面具等。

6.2 学生通过对比分析,了解面具文化的地域特色和象征意义。

第七章:面具主题创意练习7.1 教师提出不同的面具主题,如动物、神话人物、未来战士等。

7.2 学生发挥想象力,创作与主题相关的面具设计草图。

第八章:面具色彩搭配8.1 教师讲解面具色彩搭配的基本原则,如对比色、类似色等。

8.2 学生运用色彩搭配原则,为面具设计合适的主色调。

第九章:面具制作技巧提升9.1 教师演示进阶的面具制作技巧,如雕刻、贴片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面具
课业类型:造型表现课
一、教学内容与目标:
1、显性内容与目标:
通过观察、分析多种不同风格的面具,了解面具的文化,感受它的艺术特点,学习表现特点突出的面具,培养学生的造型能力、想象能力、创造能力和合作学习的能力。

2、隐性内容与目标:
引导学生在小组学习氛围中,互相交流,资源共享,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通过学习活动,培养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通过不同地域、不同种族多风格的面具欣赏,了解面具的文化,感受其艺术特点,学习表现面具的方法。

难点:面具的表现手法及材料的运用。

三:教学准备:
图画纸、彩色复印纸,水彩笔、油画棒、墨汁以及生活中的废弃物等。

四、教学过程:
1、组织教学:
检查学生学习用具的准备情况,稳定学生情绪。

2、导入新课:
课件出示藏戏和傩戏图片。

提问:他们头上戴了什么样的道具表演?看到它你有什么感受?它叫
什么?
提问:过去人们为什么要戴着面具进行表演?
随着科学的逐步发达,人们意识到世界上本来没有鬼,但是这种面具成为一种艺术形象深受人们喜爱。

导入新课,并课件出示课题:《面具》
3、讲授新课:
(1)出示课件,让学生欣赏中国的面具以及外国的面具。

提问:面具有什么共同特点和不同点?用了些什么材料?
(2)小组研讨面具的特点。

(夸张手法、形式多样、富有创造性)(3)学生交流自己想怎样设计面具?都用哪些材料?
(4)教师利用一些学生作品分析如何运用夸张手法进行表现。

(5)师生一起讨论制作方法:
第一步:油画棒着色,留白边。

第二步:把纸轻轻团起来,再展开。

第三步:用墨或者水粉把画面涂满。

第四步:用清水冲一遍。

五、学生作业,教师巡回指导。

作业要求:小组或两位同学任意选择一种方法,合作完成一张面具作品。

指导要点:
(1)形象要大胆夸张。

(2)形象要狰狞,让人看了有点害怕。

(3)注意安全。

六、小结:
每组派代表向全班同学介绍本组的作品。

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

教师概括总结本课内容。

七、拓展延伸:
除了课本上制作面具的方法,你认为还有什么方法可以制作面具?回家自己动手做一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