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公安招警考试《公安基础知识》法律基础知识及执法依据-第一章至第四章【圣才出品】
2021辅警招聘考试《公安基础知识》及试题(全国通用)

2021辅警招聘考试《公安基础知识》及试题(全国通用)(二)防范1.总体要求采取各种措施,严密管理制度,加强治安防范工作,堵塞违法犯罪活动的漏洞。
2.内容积极的预防工作,是减少各种治安危害和维护社会治安秩序的基本措施。
应对广大社会成员进行治安形势和违法犯罪发展趋势的教育,提高其治安防范意识。
要在社会各个方面健全治安防范制度,加强预防设施的建设,检查、堵塞各种治安漏洞。
要建立预警制度,通过治安信息的收集与分析,不断提高对治安危害的预见性,加强超前控制。
(三)教育1.总体要求加强对全体公民特别是青少年的思想政治教育和法制教育,提高文化、道德素质,增强法制观念。
2.内容围绕治安问题开展的社会教育,是维护社会治安的战略性措施。
防治治安危害的社会教育是多层次的:(1)全社会普遍进行的正面教育,如政治思想教育、法制教育、道德纪律教育。
(2)为防范治安危害进行的有针对性的教育,对可能酿成违法犯罪、治安事件、治安事故的因素有重点地开展教育工作。
(3)对造成治安危害的有关人员,在执法过程中进行的教育工作。
(4)制裁后的教育管理工作,如对刑满释放、解除收容教养、收容教育及执行治安处罚以后的人员的帮教工作,使他们记取教训,不再重犯。
防治治安危害的社会教育,是有广泛群众性的思想工作,要在党委和政府领导下,发动各个部门,特别是宣传、教育、新闻、出版等部门以健康的、进步的思想占领思想阵地,并且加强宣传教育的组织工作,把思想工作做深做细,使消极的、破坏的因素转化为积极的、健康的因素。
(四)管理1.总体要求各部门、各单位必须建立综合治理目标管理责任制,做到各尽其职、各负其责、密切配合、互相协调。
2.内容加强行政管理是减少治安危害、建立良好社会秩序的重要手段,是直接维护社会治安秩序的基础工作。
通过管理堵塞漏洞,发现违法犯罪,提高公民的治安意识,建立良好的社会治安秩序。
治安行政管理既有行政强制性,又有行政说服性。
必须坚持依法管理、严格管理、科学管理、文明管理,同时努力发展群众的自治管理。
警察招聘考试公安基础知识考试试题及参考答案(公安刑事执法和行政执法1)

警察招聘考试公安基础知识考试试题及参考答案(公安刑事执法和行政执法1)(一) 判断题1.犯罪嫌疑人在侦查阶段聘请律师只能为其提供法律咨询。
( ) 2.传唤犯罪嫌疑人持续的时间最长不超过24小时。
( )3.讯问犯罪嫌疑人的侦查人员不得少于3人。
( )4.询问证人是侦查人员依照法定程序了解案件情况的诉讼活动。
( )5.询问不满18周岁的证人,应当通知其法定代理人到场。
( ) 6.询问多个证人时,可同时询问,互相印证。
( )7.有意作伪证或者隐匿罪证的要承担法律责任。
( )8.在现场勘验或者搜查中发现涉及国家机密的证据,应当严格保密。
( )9.现场勘验是对现场遗留的与犯罪有关的物品进行提取、保全的活动。
( )10.人身检查时除紧急情况外,必须经县级以上公安机关负责人批准。
( )11.公安机关是侦查机关,又是刑罚执行机关。
( )12.在刑事诉讼中,公安机关只对刑事案件的侦查、逮捕予以负责。
( )13.公安机关能够对部分刑罚进行执行。
( )14.为了保证准确有效地执行法律,公安机关在刑事诉讼活动中,必须坚持同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分工负责,互相配合,必要时可互相代替,同时又要互相制约。
( )15.公安机关在办理刑事案件中,就被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的诉讼权利和犯罪嫌疑人的诉讼权利要平等地适用法律。
( ) 16.公安机关在办理刑事案件中,必须重证据,犯罪嫌疑人的口供经查证后可做为证据使用。
( )17.侦查人员为了查明案件事实,可依法对犯罪嫌疑人进行询问。
( )18.侦查机关必要时可连续传唤犯罪嫌疑人。
( )19.犯罪嫌疑人在侦查阶段就可以聘请律师。
( )20.讯问不满18周岁的未成年犯罪嫌疑人时,应当通知其法定代理人或者教师到场。
( )21.必要时,公安机关对犯罪嫌疑人和被害人可以进行强制检查。
( )22.现场勘验需要进行侦查实验时,不得有侮辱人格和有伤风化的行为。
( )23.搜查时,必须有被搜查人或者他的家属、邻居或者其他见证人在场。
公安基础知识真题

43,公安事业作为党和国家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小平理论的指引下,迈出新步伐.公安工作中心由以阶级斗争为纲转移到服从和服务于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实现了公安工作指导思想的战略性转变.不断改革和加强公安行政管理工作,为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提供了良好的服务.
44,为了适应不断发展变化的客观情况,全国公安机关解放思想,实事求是,锐意进取,勇于改革,不断探索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公安工作运行机制,队伍管理体制和警务保障机制.
54,解放战争时期,公安工作的重点逐步从农村转入城市,配合解放军顺利完成军管城市的任务.
55,开展镇压反革命运动,严厉打击了土匪,恶霸,特务,反动党团骨干分子和反动会道门头子5个方面的反革命分子,保卫了土地改革,抗美援朝以及社会主义改造的顺利进行,保证了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巩固了新生的人民政权.
86,对敌人专政和对人民民主这两种职能渗透于公安机关活动的整个过程和各项业务工作之中.
87,为人民服务这一思想是毛泽东思想组成的重要部分.
88,1945年4月,七大延安,毛泽东做了《论联合政府》的报告,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写进了党的章程.
89,在改革开放的新时期,邓小平进一步发展了为人民服务的思想.邓小平反复的强调,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中国共产党人的根本立场.
56,全国公安机关始终把维护社会社会稳定和国家安全置于各项工作的首位.
57,高举维护法律尊严,维护人民利益,维护祖国统一,维护民族团结的旗帜,沉重打击了民族分裂分子和宗教极端势力的暴力恐怖活动.
58,依法从重从快严厉打击严重刑事犯罪和重大经济犯罪活动.
59,不断改革和加强公安行政管理工作,为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提供了良好的服务.
全国公安机关面向公安院校毕业生招警统一考试《公安基础知识》题库-真题精选 【圣才出品】

第一部分真题精选2016年部分省(市、区)公安招警考试《公安基础知识》试题及详解一、判断题。
(判断下列所给出的命题正确与否。
正确的用A表示,错误的用B表示)1.公安机关的宗旨是公安机关职能的必然要求。
()【答案】B【解析】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也是公安机关的宗旨。
公安机关的性质是:公安机关是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重要工具,是武装性质的国家治安行政力量和刑事司法力量。
而人民是国家的主人,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公安机关是人民的公安机关,公安机关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公安机关和人民警察必须执行人民的意志,维护人民的利益。
因此,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公安机关性质的必然要求。
2.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一个最基本的要求就是要坚持一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
()【答案】A【解析】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一个最基本的要求就是要坚持一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
我们每做一项工作,都要注意听取人民群众的意见,反映人民群众的心声,满足人民群众的要求。
3.提请批捕、执行逮捕是公安机关的权力,而批准逮捕则属检察机关的权力。
()【答案】A【解析】《刑事诉讼法》第七十八条规定,逮捕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必须经过人民检察院批准或者人民法院决定,由公安机关执行。
4.立案是我国刑事诉讼的一个独立程序。
()【答案】A【解析】立案是指公安、司法机关及其它行政执法机关对于报案、控告、举报、自首以及自诉人起诉等材料,按照各自的管辖范围进行审查后,认为有犯罪事实发生并需要追究刑事责任时,决定将其作为刑事案件进行侦查或者审判的一种诉讼活动。
立案是我国刑事诉讼的一个独立程序,是刑事诉讼活动的开始。
只有经过立案,公安机关的侦查活动才有合法的依据,才能行使侦查权力。
5.民用危险物品管理是治安行政管理工作之一。
()【答案】A【解析】治安行政管理工作,即公安机关运用国家赋予的行政权力,依照法律、法规从事行政管理方面的各项业务工作。
它的主要任务是预防违法犯罪,查处治安案件,组织群众治安力量,维护社会治安秩序。
公安岗位公务员考试科目

公安岗位公务员考试科目公务员考试公安类考试科目包含:《行测》、《申论》、《公安基础知识》、《检察基础知识》、《审判基础知识》、《监狱劳教基础知识》。
主要是通过客观化纸笔测验方式,测查报考者报考公安机关执法勤务职位应当具备的基本素质与掌握的知识和能力要素。
公务员考试的公安专业科目为《行测》、《申论》、《公安基础知识》、《检察基础知识》、《审判基础知识》、《监狱劳教基础知识》。
主要是通过客观化纸笔测验方式,测查报考者报考公安机关执法勤务职位应当具备的基本素质与掌握的知识和能力要素。
考试内容包含职业素质、基础知识、基本能力三个方面。
(一)职业素质。
主要测查报考公安机关人民警察职位必备的政治素质(政治敏锐性、政治鉴别力)、职业道德(人民警察核心价值观、人民警察职业道德规范)。
(二)基础知识。
主要测查报考者对公安机关人民警察工作有关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以及运用相关知识分析问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包括法律基础知识及执法依据、公安基础知识。
(三)基本能力。
主要测查报考者在工作中把握情况,正确观察、判断、分析案(事)件,妥善协调或处理问题的能力。
包括群众工作能力、行政管理与服务能力、信息运用能力、接处警能力以及应急处理能力。
二、明确考试内容,根据给出的大纲来看。
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包括言语理解与表达、数量关系、判断推理、资料分析和常识判断等部分。
言语理解与表达常见的题型有:阅读理解、逻辑填空、语句表达等。
数量关系常见的题型有:数字推理、数学运算等。
判断推理常见的题型有:图形推理、定义判断、类比推理、逻辑判断等。
资料分析主要测查报考者对各种形式的文字、图表等资料的综合理解与分析加工能力。
常识判断重点测查对国情社情的了解程度、综合管理基本素质等,涉及政治、经济、法律、历史、文化、地理、环境、自然、科技等方面。
三、申论是测查从事机关工作应当具备的基本能力的考试科目。
申论试卷由注意事项、给定资料和作答要求三部分组成。
申论考试按照省级以上(含副省级)职位、市(地)级以下职位的不同要求,设置两套试卷。
公安基础知识试题及答案

公安基础知识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公安机关的主要职责是()。
A. 维护社会秩序B. 保障国家安全C. 预防和打击犯罪D. 以上都是2. 我国公安机关的组织体系包括()。
A. 公安部B. 地方公安机关C. 专业公安机关D. 以上都是3. 我国公安机关的执法原则是()。
A. 依法行政B. 公正执法C. 严格执法D. 以上都是4. 公安机关在办理刑事案件时,必须遵循的程序是()。
A. 立案B. 侦查C. 起诉D. 审判5. 公安机关在处理治安案件时,可以采取的措施是()。
A. 警告B. 罚款C. 拘留D. 以上都是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6. 公安机关可以随意对公民进行搜查。
()7. 公安机关在执行职务时,公民有权拒绝配合。
()8. 公安机关在处理案件时,必须保障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9. 公安机关的执法活动不受任何监督。
()10. 公安机关在执行职务时,可以随意使用武力。
()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30分)11. 简述公安机关的职能。
12. 解释什么是“执法为民”原则。
13. 公安机关在处理刑事案件时,应遵循哪些基本原则?14. 公安机关在维护社会治安中,通常采取哪些措施?四、案例分析题(每题15分,共30分)15. 某市公安机关在一次治安检查中,发现一家娱乐场所存在安全隐患。
公安机关依法对其进行了处罚,并要求其限期整改。
请分析公安机关在此次执法活动中遵循了哪些原则?16. 某犯罪嫌疑人在被公安机关抓获后,拒不交代犯罪事实。
公安机关在侦查过程中,发现了犯罪嫌疑人的犯罪证据。
请分析公安机关在侦查过程中应如何保障犯罪嫌疑人的合法权益?五、论述题(共10分)17. 论述公安机关在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中的作用。
答案:一、选择题1. D2. D3. D4. A5. D二、判断题6. ×7. ×8. √9. × 10. ×三、简答题11. 公安机关的职能主要包括维护社会治安秩序,预防、制止和侦查违法犯罪活动,保护公民的人身安全、人身自由和合法财产,保护公共财产,保障社会主义法制的实施等。
招警考试公安基础知识:公安工作的主要内容

公安工作的主要内容(一)公安领导工作公安领导工作,主要是指公安机关首长所从事的工作。
公安领导工作主要有政治领导工作、行政领导工作和业务领导工作。
(二)公安秘书工作公安秘书工作,主要是指公安秘书行政工作和公安对策研究工作。
主要包括为公安领导工作提供信息咨询服务、调查研究、组织实施领导决策、对各项任务的完成情况进行督促检查以及公文写作和公文处理、组织会议、协调各项工作关系等。
(三)公安指挥工作公安指挥工作,是指公安指挥实施系统的工作,主要负责领导指令的具体下达,各业务部门和专业工作的统一协调、调度和具体指挥,接收110报警,突发事件和治安灾害事故的现场指挥、处置与救助等工作。
(四)公安政治工作公安政治工作是公安机关正确贯彻党的政治路线、思想路线、组织路线,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与党中央保持一致的重要工作,保障党的公安工作的原则、路线、方针和政策得以顺利的执行。
(五)公安专业工作公安机关保卫国家安全与维护社会治安秩序的任务,主要是通过公安专业工作实现的。
公安专业工作主要包括以下几项工作:1.刑事司法工作。
刑事执法工作主要是依据《刑法》、《刑事诉讼法》同刑事犯罪作斗争的一系列工作。
具体包括:(1)国内安全保卫工作,即对危害国家安全犯罪的侦查和防范工作。
国内安全保卫工作是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紧紧依靠群众,以秘密的侦查手段和公开的斗争形式,防范、发现和打击一切敌对势力、敌对分子的各种阴谋破坏活动,以保卫人民民主专政政权,保障国家安全,保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顺利进行。
国内安全保卫工作是党和国家赋予公安机关的一项特殊使命,具有隐蔽性、长期性、尖锐性和复杂性的特点。
(2)刑事侦查工作。
是指依据国家法律的有关规定,采用专门调查方法和强制性措施,揭露、打击和防范刑事犯罪的一项专门工作。
刑事侦查工作的主要任务是侦破刑事案件,阻止和打击国际恐怖活动和国外、境外犯罪组织、犯罪分子以及黑社会组织的渗透活动;预防、制止和减少刑事犯罪的发生,做到及时发现犯罪、揭露犯罪、证实犯罪、打击犯罪,以保障人民的合法权益,保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顺利进行。
公安基础知识考试大纲

考生须知一、考试目的公安机关录用人民警察专业科目考试,目的是测查应考者了解、掌握从事公安工作必须具备的专业基础知识的程度,以及运用专业基础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考试范围和考试用书《公安机关人民警察录用考试专业科目考试大纲》(修订)是确定考试范围和命题的依据。
指定考试用书是公安部政治部编写的公安机关录用人民警察专业科目考试教材《公安基础知识》(修订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3年1月出版)。
公安部政治部组织编写的《〈公安基础知识〉(修订本)学习指南》可作为考试参考资料。
三、考试时间考试时间为90分钟。
四、题型及分值1.判断题(30题,每题1分) ,要求考生判断所给出的命题正确与否;2.单项选择题(30题,每题1分),要求考生在题干后列出的4个备选答案中选择1项正确的答案;3.多项选择题(20题,每题2分),要求考生在题干后列出的4个备选答案中将2至4个正确答案。
公安机关人民警察录用考试专业科目考试大纲(修订)、第一章公安机关的性质、职能和宗旨第一节公安机关的建立与发展警察的含义;警察的起源;古代警察;近代警察;近代警察的管理体制;我国近代警察的建立;近代警察与古代警察的区别;警察的本质特征;警察的基本职能;新中国成立前的人民公安机关;“文化大革命”前17年公安机关取得的伟大成就;十年“文化大革命”使公安工作遭受严重挫折;在新的历史时期公安事业在改革中创新发展。
第二节公安机关的性质公安机关是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重要工具;公安机关是国家的治安行政机关和刑事执法机关;公安机关具有武装性质。
第三节公安机关的基本职能公安机关的基本职能;公安机关的专政职能;公安机关的民主职能;公安机关专政职能与民主职能的关系。
第四节公安机关的宗旨公安机关的宗旨;公安机关的宗旨是公安机关性质的必然要求;实践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的要求;坚持一切从人民群众的利益出发。
第二章公安机关的任务和职权第一节公安机关的任务公安机关性质、职能与任务、职责的关系;公安机关任务的概念;公安机关的基本任务;维护国家安全的含义及内容;维护社会治安秩序的内容;保护公民人身安全和人身自由的含义;保护公共财产和个人合法财产的内容;预防、制止和惩治违法犯罪活动的内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模块章节题库
第一部分法律基础知识及执法依据
第1章宪法
一、单项选择题。
(每题所设选项中只有一个正确答案,多选、错选或不选均不得分。
)
1.下列关于“宪法”的表述,正确的是()。
A.中国历史典籍中的“宪法”特指根本法
B.近代意义上的“宪法”泛指典章法度,是“法律的法律”
C.古代意义上的“宪法”与近代意义上的“宪法”没有本质区别
D.近代意义上的“宪法”不仅是法的表现形式,而且是一国法律体系的核心
【答案】D
【解析】A项,中国历史典籍中的“宪法”通常泛指典章、法度,而不是特指根本法;B项,近代意义上的宪法指的是“法律的法律”,不是“泛指典章和法度;C项,古代没有产生近代的宪法概念和理论,即古代意义上的宪法和近代意义的宪法存在着根本的本质区别;D项,近代的宪法是一国法律的核心,是法律体系的核心。
2.根据马克思主义宪法理论,下列关于宪法本质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宪法是公民权利的保障书
B.宪法是全民意志和利益的反映
C.宪法是民主制度化、法律化的基本形式
D.宪法是各种政治力量对比关系的集中体现
【答案】B
【解析】宪法的本质属性是:①宪法是公民权利的保障书;②宪法是民主制度法律化的基本形式;③宪法是各种政治力量对比关系的集中体现。
3.根据是否具有统一的法典形式,可以把宪法分为()。
A.成文宪法和不成文宪法
B.刚性宪法和柔性宪法
C.钦定宪法、协定宪法和民定宪法
D.社会主义宪法和资本主义宪法
【答案】A
【解析】成文宪法与不成文宪法是从宪法是否具有统一的法典形式而进行的分类;刚性宪法与柔性宪法是从宪法的效力和修改程序的简繁而作的分类;钦定宪法、协定宪法和民定宪法是从制定机关的不同而作的分类;社会主义宪法和资本主义宪法是根据宪法所反映的阶级属性和阶级利益不同而作的分类。
4.世界上最早实行宪政的国家是()。
A.英国
B.法国
C.德国
D.美国
【答案】A
【解析】在资本主义国家中,英国是最早发生资产阶级革命的国家,也是最早实行宪政的国家。
英国宪法是不成文宪法,实际上是由不同历史时期陆续颁布的宪法性法律和不同历史时期逐步形成的宪法惯例、判例所构成。
5.宪政的基本精神是()。
A.建立有限政府
B.树立宪法的最高权威
C.宪法是宪政的前提
D.宪法能够得到严格的遵守和执行
【答案】A
【解析】宪政是以宪法为前提,以民主政治为核心,以法治为基石,以保障人权为目的的政治形态或政治过程。
权利制约权力是宪法的核心。
这一核心在政治实践中的集中表现就是一切公共权力的合法性都植根于宪法之中,也就是说,必须建立有限政府,因此建立有限政府是宪政的基本精神。
6.英国宪政制度体现的核心思想是()。
A.人民主权
B.三权分立
C.天赋人权
D.法治主义
【答案】A
【解析】英国是世界上最早实行宪政的国家。
英国宪法以人民主权思想为指导,突出议
会至上的体制特点。
B项,三权分立是美国宪政制度核心思想,其表现为立法权、行政权和司法权相互独立、互相制衡;C项,天赋人权是法国宪政制度核心思想,法国宪法是法国大革命的产物,法国大革命深受天赋人权等启蒙思想影响。
7.下列关于英国宪法构成的表述,正确的是()。
A.由宪法典、宪法性法律、宪法惯例、宪法判例等构成
B.由宪法典、宪法性法律、宪法惯例等构成
C.由宪法典、宪法性法律、宪法判例等构成
D.由宪法性法律、宪法惯例、宪法判例等构成
【答案】D
【解析】英国宪法由宪法性法律、宪法惯例、宪法判例等构成,形成了没有统一的、完整的宪去典形式的、颇具特色的不成文宪法。
8.以《人权和公民权利宣言》作为宪法序言的是()。
A.1787年的美国宪法
B.1791年的法国宪法
C.1918年的苏俄宪法
D.1919年的德国魏玛宪法
【答案】B
【解析】法国宪法是欧洲大陆的第一部成文宪法,该宪法以保障人权为最突出的特点。
1789年8月27日,法国制宪会议通过了著名的《人权和公民权利宣言》,这是法国资产阶级在反封建革命斗争中制定的纲领性文件。
1791年制定的法国第一部成文宪法,把《人权
和公民权利宣言》列为序言,以彰显人权的价值。
9.下列宪法文件中,明确规定“凡权利无保障和分权未确立的社会就没有宪法”的是()。
A.英国《权利法案》
B.美国《独立宣言》
C.法国《人权宣言》
D.苏俄《被剥削劳动人民权利宣言》
【答案】C
【解析】法国《人权宣言》第十六条的规定,凡权利无保障和分权未确立的社会,就没有宪法。
英国《权利法案》、美国《独立宣言》和苏俄《被剥削劳动人民权利宣言》均没有如此明确规定。
10.下列选项中,属于我国宪法性法律的是()。
A.选举法
B.侵权责任法
C.劳动法
D.婚姻法
【答案】A
【解析】宪法性法律是指有宪法规范存在其中,但形式上又不具备最高法律效力以及严格制定和修改程序的法律。
在我国,选举法、国旗法、集会游行示威法、民族区域自治法、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等等都是宪法性法律。
11.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我国宪法渊源的是()。
A.宪法典
B.宪法惯例
C.宪法判例
D.国际条约
【答案】C
【解析】我国宪法的渊源包括宪法典、宪法性法律、宪法惯例、宪法解释、国际条约。
我国不属于判例法国家,判例在我国不属于法律渊源。
12.新中国成立初期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政治基础是()。
A.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B.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C.1946年《陕甘宁边区宪法原则》
D.1931年《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
【答案】B
【解析】《共同纲领》在新中国成立后的宪法发展史上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宪法性文件,是新中国成立初期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政治基础和大宪章。
13.下列有关中国宪法发展史的表述,正确的有()。
A.《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一部资产阶级共和国性质的宪法性文件B.《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