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润海丰发电有限公司#2机组INFIT优化控制系统调试方案
华润海丰电厂2×1000MW机组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目录1前言 (1)2编制依据 (2)2.1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及有关文件 (2)2.2项目文件及工程资料 (3)2.3环境保护规划等相关规划 (4)2.4技术依据文件 (4)3评价总体思路 (6)3.1评价工作总体思路 (6)3.1.1评价指导思想 (6)3.1.2评价重点及评价方法 (6)3.2环境功能分区及环境保护对象 (6)3.2.1海洋功能区划 (6)3.2.2近岸海域环境功能区划 (7)3.2.3环境保护对象 (8)3.3评价等级及评价标准 (9)3.3.1评价等级和评价范围 (9)3.3.2评价因子 (10)3.3.3评价标准 (11)4项目概况及工程分析 (12)4.1项目基本组成 (12)4.2本期工程概况 (13)4.2.1厂址地理位置 (13)4.2.2灰场概况 (14)4.2.3厂址总体规划和厂区总平面布置 (14)4.2.4生产过程与设备概况 (14)4.2.5燃煤供应 (15)4.2.6水源及补充水量 (15)4.2.7脱硝系统 (15)4.2.8除灰渣系统 (15)4.2.9脱硫系统 (15)4.2.10水工构筑物及其规模 (16)4.2.11电厂主要污染物排放情况 (16)5区域环境状况 (18)5.1环境空气质量现状 (18)5.2声环境质量现状 (18)5.3地下水水质现状 (18)5.4海洋环境质量现状 (19)5.4.1海域水环境质量现状 (19)5.4.2海域沉积物环境质量现状 (19)5.4.3海域生物体质量现状 (19)5.4.4海域生态环境质量现状 (19)6环境影响预测及评价 (22)6.1电厂环境空气影响预测及评价 (22)6.1.1预测模式、预测因子及预测内容 (22)6.1.2预测评价结论 (22)6.2电厂温排水环境影响预测及评价 (23)6.2.1温排水对海洋环境影响 (23)6.2.2温排水对环境保护目标的影响 (24)6.3电厂噪声环境影响预测及评价 (24)6.3.1预测模式 (24)6.3.2噪声影响预测与评价 (25)6.4灰场环境影响评价 (26)6.4.1灰场对地下水影响分析 (26)6.4.2灰场对地表水影响分析 (27)6.4.3灰场扬尘环境影响分析 (27)6.4.4运灰道路环境影响分析 (28)6.5电厂一般排水的环境影响分析 (29)6.6煤场扬尘环境影响分析 (29)6.7海域环境影响预测 (29)6.7.1工程对海域水动力的影响分析 (29)6.7.2工程施工期水环境影响预测分析 (30)6.7.3项目运行期水环境影响预测分析 (30)6.7.4脱硫工艺排水对水环境预测分析 (31)6.7.5泥沙回淤分析 (31)6.7.6项目运行期间一般排水对海洋环境影响分析 (33)6.7.7项目对沉积物环境质量的影响评价 (33)6.7.8码头营运期对海洋环境的影响分析 (33)6.7.9项目运营期间港池航道维护性疏浚对海洋环境的影响分析 (34)6.8海洋生态环境影响分析 (35)6.8.1施工期海洋生态环境影响分析 (35)6.8.2营运期海洋生态环境影响分析 (35)6.8.3突然温升、残余氯和机械挟带对被卷吸生物的协同效应 (36)6.8.4脱硫工艺排水对海洋生态环境的影响分析 (36)6.8.5落海煤尘对海洋生态环境的影响分析 (36)6.8.6生物资源经济损失分析 (36)6.9电磁环境影响分析 (36)6.9.2配电装置出线侧电磁环境影响 (37)6.10环境风险分析 (37)6.10.1项目用海的风险性分析 (37)6.10.2船舶溢油风险分析及应急计划 (38)6.10.3电厂柴油储罐泄漏的环境风险分析 (39)7烟气脱硝环境风险评价 (40)7.1重大危险源识别 (40)7.2评价等级及评价范围 (40)7.3源项分析 (40)7.3.1最大可信事故确定 (40)7.3.2液氨泄漏源强计算 (40)7.4环境风险预测 (40)7.4.1液氨贮存泄漏环境影响预测 (40)7.4.2液氨运输风险分析 (41)8灰渣综合利用 (42)8.1灰渣产生量及灰渣成分 (42)8.2综合利用条件 (42)8.3本工程灰渣综合利用途径 (42)9清洁生产与污染物总量控制 (43)9.1污染物排放达标分析 (43)9.1.1烟气污染物排放达标分析 (43)9.1.2水污染物排放达标分析 (43)9.1.3灰渣处置的合理性分析 (43)9.1.4厂界噪声达标分析 (43)9.2清洁生产水平分析 (43)9.2.1选用技术的先进性 (43)9.2.2原辅材料利用的清洁性 (44)9.2.3污染物排放水平的先进性分析 (44)9.2.4清洁生产指标 (45)9.3SO2总量控制 (45)10预防或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 (46)10.1烟气污染防治措施 (46)10.1.1SO2污染防治措施 (46)10.1.2NO X污染防治措施 (46)10.1.3烟尘污染防治措施 (46)10.2水污染防治措施 (46)10.2.1工业废水处理 (46)10.2.3温排水 (47)10.3噪声污染防治措施 (47)10.4灰场污染防治措施 (47)10.4.1灰渣运输及扬尘污染防治措施 (47)10.4.2防止灰水渗漏措施 (48)10.5煤场污染控制措施 (49)10.5.1扬尘污染防治措施 (49)10.5.2煤水治理措施 (49)10.6装卸煤及运煤船舶水污染防治措施 (49)10.7运行期间水生生物保护措施 (50)10.8氨系统污染控制措施 (50)10.8.1液氨储罐区污染防治措施 (50)10.8.2工艺系统污染防治措施 (50)11环境经济损益分析 (52)12项目建设合理性分析 (52)12.1与国家产业政策的符合性分析 (52)12.2与当地环保规划的符合性分析 (52)12.3城市总体规划的相容性分析 (53)13评价结论 (54)13.1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54)13.2主要指标的环境本底较好 (54)13.3环保措施可行,作到清洁生产和达标排放、满足总量控制要求 (54)13.4环境影响满足功能要求 (54)前言华润电力控股有限公司计划在汕尾市海丰县小漠镇东南海湾建设华润电力汕尾海丰电厂新建工程,建设规模为2×1000MW超超临界凝汽式机组。
浅谈海丰电厂加氧装置的调试、运行与维护

浅谈海丰电厂加氧装置的调试、运行与维护吕彬【摘要】锅炉给水加氧是目前解决超(超)临界锅炉受热面结垢和汽轮机通流部件沉积、腐蚀的先进处理工艺,也是大型火力发电机组实现节能降耗的有效措施之一。
根据国内外有关电厂的运行经验,给水采用加氧处理可以解决直流锅炉给水含铁量较高、水冷壁管结垢速率偏大、锅炉压差上升过快以及精处理混床运行周期短等多方面问题。
海丰电厂1号、2号机组分别于2015年7月、4月完成加氧调试。
加氧后省煤器入口给水铁含量降低至1.0μg/L以下,下降70%以上;给水中氨的加入量减少了约50%,凝结水精处理混床氢型运行周期制水量延长一倍,树脂再生自用水量、再生酸碱用量以及废液排放量相应减少,有利于环境保护。
【期刊名称】《低碳世界》【年(卷),期】2016(000)014【总页数】2页(P24-25)【关键词】超超临界机组;给水;全挥发处理;调试;运行控制;维护【作者】吕彬【作者单位】华润电力海丰有限公司,广东省汕尾5166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M774给水采用传统还原性全挥发处理AVT(R)时,超(超)临界机组普遍存在的问题是给水系统、疏水系统的流动加速腐蚀(FAC)。
给水加氧处理主要目的是:抑制炉前给水系统的流动加速腐蚀,降低给水腐蚀产物含量,避免因给水携带大量腐蚀产物迁移至下游设备并沉积、结垢而产生的次生危害。
在给水传统 AVT(R)工况下,超(超)临界机组因给水系统流动加速腐蚀所带来的一系列危害主要体现在:(1)给水系统FAC腐蚀较严重,腐蚀产物含量高,氧化铁沉积造成锅炉受热面结垢速率普遍偏高,影响机组换热效率,锅炉酸洗周期短。
(2)结垢造成锅炉压差上升过快,给水泵动力消耗增加,这也是目前超临界直流锅炉运行的普遍性问题,严重影响了大机组运行的经济性。
(3)氧化铁沉积容易造成某些机组节流孔、高加疏水调阀及减温水调阀等堵塞问题,影响机组正常运行。
部分机组汽轮机叶片氧化铁沉积,造成汽轮机效率的下降。
华润电力海丰电厂防波堤工程防波堤断面物理模型试验研究

防波堤的安全 与稳定对一个港口的运营及 安全具有重要 的意义,一直 是港口工程中普遍关注的问 题。人们大多采用 波浪断面物理 模型试验和数学模型似火焰 的方法来研究这个 问题,但由于 断面结构形式多变,并且波 浪与建筑物相互作 用十分复杂, 对其机理掌握不够充分,因 此波浪断面物理模 型试验更为常 用和可信。孙精石[1]曾在上世纪8 0 年代对鲅鱼 圈港防波堤断 面块体与护底块石稳定性及 失稳率,波浪反射 系数、爬高和 越浪,胸墙稳定性及波压力 、浮托力的测量等 进行了 详细的介绍 ;20 04 年杨洪旗 [2 ]对 防波堤模型 试验进 行系统 研究;黄海龙 [3 ]针对核电站海 域的特点对波 浪作用下 防护断 面的稳定性进 行研究,连卫 东[4 ]等人对烟台 港龙口港 区防波堤波浪 断面试验开展了研究,研究 了断面稳定性,越 浪及堤后次生 波等。早期的试验研究多采 用规则波,目前, 防波堤断面试 验多采用不规则波进行,一 般用规则波校核直 立式结构的稳 定。本文介绍的是不规则波 作用下下的华润电 力海丰电厂防波堤工程防波堤断面物理模型试验研究。
电机式式造波机造波并选用合适的波谱按《波浪模拟规程》要求进行波要素,进行了斜坡式断面的稳定性、越浪量及
堤后次生波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在各种试验工况组合下,堤后各部位及扭王块体保持稳定,迎浪面堤脚块石、抛石平
台失稳。
关键词:海丰电厂;防波堤;断面;波浪试验
中图分类号:U656. 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 7973(2011)10- 0161- 02
断面模型中的扭王字块、栅栏板均按文献[5]所给示图采用混 合材料配制,重量偏差与几何尺寸误差均满足文献[6]的要求。胸 墙采用水泥加铁粉配制,断面模型中各种块石按重力比尺挑选, 质量偏差控制在±5%以内。波浪率定、不同重量扭王字块和块 石的稳定性以及越浪量计算均按文献[6]的要求进行。
关于丰海220kv变电站投用计划的函件

(篇幅较长,省略部分内容)关于丰海220kv变电站投用计划的函件尊敬的各位领导:感谢各位领导对于丰海220kv变电站建设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在党和国家的政策指引下,在公司全体员工的共同努力下,丰海220kv变电站建设工作取得了良好的进展。
为了更好地保障沿海地区的电力供应,确保电网安全稳定运行,我们特向各位领导汇报有关丰海220kv变电站投用计划的相关情况。
一、工程建设情况丰海220kv变电站工程位于沿海地区,项目总投资约10亿元人民币。
工程主要包括变电站厂房、电缆线路、主变压器、断路器等主要设备,总建筑面积约xxx平方米。
经过多方专家的精心设计和严格把关,丰海220kv变电站工程建设过程中始终严格按照质量标准和施工进度要求,确保工程质量和安全。
二、设备安装及调试情况现阶段,丰海220kv变电站的设备安装及调试工作已经进入关键阶段。
各项设备的安装工作已基本完成,设备调试工作也在有序进行中。
我们还对电缆线路、主变压器等设备进行了全面检查和试运行,确保设备运行稳定,达到预期效果。
三、投用计划安排为了确保丰海220kv变电站能够按时投入运营,我们制定了详细的投用计划安排。
具体计划如下:1. 设备调试工作将在xx年xx月xx日前完成,确保设备稳定运行。
2. 投用前将对各项设备进行全面检查,并进行系统联合调试。
3. 完成安全生产方案、应急预案等相关工作,确保投用后设施运行安全。
4. 在设备投入运行前,将对变电站进行全面检查,确保各项设备运行正常。
四、投用后运营保障措施为了确保丰海220kv变电站顺利投入运营,我们将会在投用后开展以下保障工作:1. 成立专门的运行维护团队,负责变电站的日常运行维护工作。
2. 加强安全管理,确保变电站设施和人员的安全。
3.开展设备运行状态监测和定期检修,保障设备正常运行。
四、结语丰海220kv变电站的建设和投用将会为沿海地区的电力供应带来明显的改善,对于保障基础设施建设和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华润海丰项目与广东火电解除合同

华润海丰项目与广东火电解除合同项目背景华润海丰项目是华润集团在广东省海丰县投资建设的一座大型火电项目。
该项目旨在提供可靠的电力供应,满足广东地区的电力需求。
广东火电是华润集团旗下的火电公司,与华润海丰项目签订了合作合同,负责提供火电设备和技术支持。
合同解除原因由于种种原因,华润海丰项目与广东火电决定解除合同。
以下是导致合同解除的主要原因:1.技术问题:华润海丰项目在实施过程中遇到了一系列技术问题,火电设备的性能和可靠性无法满足项目要求。
经过多次修复和调整,问题依然存在,导致项目进展受阻。
2.预算超支:华润海丰项目的建设成本超过了最初的预算,导致项目资金紧张。
广东火电无法继续提供额外的资金支持,无法保证项目的顺利进行。
3.项目管理问题:华润海丰项目在项目管理方面存在一些问题,包括进度控制、质量管理和合规性等方面。
这些问题导致了项目的延误和质量问题,给双方的合作关系带来了压力。
基于以上原因,华润海丰项目与广东火电双方经过充分协商,决定解除合同,以避免进一步的损失和纠纷。
合同解除程序华润海丰项目与广东火电解除合同的程序如下:1.协商解除:双方首先进行了充分的协商,就解除合同的事宜展开了详细的讨论。
双方就解除的原因、方式、责任分担等进行了充分的沟通和协商。
2.解除协议:在协商一致的基础上,华润海丰项目与广东火电签订了一份解除合同的协议。
该协议明确了解除的具体条款和双方的权益和责任。
3.解除手续:双方按照协议的约定,履行了解除合同的各项手续。
包括通知书的发出、相关文件的归档等。
4.资产清算:双方进行了资产清算,对双方在合同履行过程中产生的权益进行了评估和分配。
确保双方的权益得到合理的保护。
5.合同结案:最后,华润海丰项目与广东火电正式结案,解除合同关系。
双方确认解除合同后,不再具有任何合同义务和权益。
合同解除后的影响合同解除对华润海丰项目和广东火电都有一定的影响:1.华润海丰项目需要重新寻找合适的供应商或合作伙伴,以解决火电设备和技术支持的问题,并推进项目的进展。
华润海丰发电有限公司2机组INFIT优化控制系统调试方案

华润海丰发电有限公司#2机组INFIT优化控制系统热态调试方案2015年11月编写:审核:审定:批准:目录0 编写依据 (1)1 调试目的 (1)2 机组热态调试前准备工作 (1)3 INFIT协调优化控制系统试验 (1)INFIT协调优化控制系统初次投入 (2)INFIT协调优化控制系统变负荷试验 (3)INFIT协调优化系统正常运行检验 (4)4 INFIT汽温优化控制系统试验 (5)INFIT汽温优化控制系统初次投入 (5)INFIT汽温优化控制系统定值扰动试验 (6)INFIT汽温优化控制系统变负荷扰动试验 (7)5 INFIT脱硝优化控制系统试验 (7)INFIT脱硝优化控制系统初次投入 (7)INFIT脱硝优化控制系统定值扰动试验 (8)INFIT脱硝优化控制系统变负荷扰动试验 (9)6 凝结水变负荷特性试验 (9)500MW负荷点试验 (9)750MW负荷点试验 (10)7 INFIT凝结水优化系统试验 (11)INFIT凝结水优化系统初次投入 (11)INFIT凝结水优化系统定值扰动试验 (12)INFIT汽温优化控制系统变负荷扰动试验 (12)8 安全措施: (12)0 编写依据《火电厂启动调试工作规定》“火力发电厂分散控制系统技术规范”(G-RK-95-51)电规发(1995)74号文《火力发电厂模拟量控制系统验收测试标准》(DL/T 657-2006)《1000MW中间再热凝汽式汽轮发电机技术说明书》《1000MW直流炉技术说明书》《1000MW机组CCS及AGC控制策略SAMA图》《1000MW机组汽轮机电液调节系统SAMA图》1 调试目的本项目设计采用全新的实时优化控制装置INFIT系统取代#2机组原有DCS 中的AGC控制系统、过热汽温控制系统和再热汽温控制系统。
本次调试通过机组动态特性试验、INFIT投/切扰动试验、各项定值扰动试验和变负荷试验整定INFIT系统控制参数和检验INFIT系统的控制性能,确保INFIT系统的长期有效投用,从而使机组能在调度要求的AGC变负荷速率下以更优的控制品质稳定运行,全面提高机组自动控制水平。
中国火电装机百强企业及介绍(完全版)

中国火电装机百强企业及介绍(完全版)目录1、中国100强火电企业榜单(含装机);2、中国100强火电企业基本情况;1内蒙古内蒙古大唐国际托克托发电有限责任公司2浙江浙江浙能嘉兴发电有限公司(浙江浙能嘉华发电有限公司)3广东广东国华粤电台山发电有限公司3浙江国电第一发电有限公司(国电浙江北仑第三发电有限公司)6安徽安徽淮南平圩发电有限责任公司6山东华电国际电力股份有限公司电厂/华电邹县发电有限公司8河南华能沁北发电有限责任公司8福建神华国华(漳州)发电有限公司(后石发电厂)9浙江浙江国华浙能发电有限公司(宁海电厂)10广东华能国际电力股份有限公司海门电厂11浙江华能国际电力股份有限公司玉环电厂12江苏江苏利港电力有限公司13辽宁绥中发电有限责任公司14内蒙古内蒙古上都发电有限责任公司15江苏国电江苏谏壁发电有限公司16新疆新疆农六师煤电有限公司17内蒙古华能伊敏煤电有限责任公司18宁夏华电宁夏灵武发电有限公司18江苏江苏常熟发电有限公司20江苏徐州华润电力有限公司彭城发电厂21广东广东大唐国际潮州发电有限责任公司21广东广东粤电靖海发电有限公司23内蒙古华能达拉特发电厂(内蒙古蒙达/聚达/京达发电有限责任公司)24江苏国电泰州发电有限公司25福建国电福州发电有限公司(江阴电厂)26山东华能国际电力股份有限公司德州电厂27安徽安徽安庆皖江发电有限责任公司27江苏江苏大唐国际吕四港发电有限责任公司27陕西陕西华电蒲城发电有限责任公司27新疆神华国能哈密煤电有限公司大电厂27重庆华能重庆珞璜发电有限责任公司28湖南华能湖南岳阳发电有限责任公司32湖北华润电力湖北有限公司蒲圻电厂33浙江浙江温州特鲁莱发电有限责任公司34河南郑州裕中能源有限责任公司(新密电厂)35安徽淮沪煤电有限公司田集发电厂35安徽淮浙煤电有限责任公司凤台发电分公司37河北华能上安电厂39福建福建大唐国际宁德发电有限责任公司39广东广东红海湾发电有限公司(汕尾电厂)39广东阳西海滨电力发展有限公司(华厦阳西电厂)39河北河北国华沧东发电有限责任公司(黄骅电厂)39河北河北国华定洲发电有限责任公司39江苏江苏国信扬州发电有限责任公司39山西国电电力大同发电有限责任公司39上海华能国际电力股份有限公司上海石洞口第二电厂39浙江浙江浙能乐清发电有限责任公司48山东国电聊城发电有限公司49甘肃华能平凉发电有限责任公司50安徽大唐淮南洛河发电厂50河南中电投平顶山姚孟发电有限责任公司52湖北华能武汉发电有限责任公司52内蒙古内蒙古岱海发电有限责任公司52浙江浙江浙能兰溪发电有限责任公司55贵州大唐贵州发耳发电有限公司55贵州贵州粤黔电力有限责任公司盘南电厂55河北河北大唐国际张家口热电有限责任公司55河北河北西柏坡发电有限责任公司55辽宁辽宁华电铁岭发电有限公司55山西神华国能河曲发电公司55陕西大唐韩城第二发电有限责任公司55陕西陕西国华锦界能源有限责任公司(锦能公司)55四川四川广安发电有限责任公司55云南华能云南滇东能源有限责任公司55浙江★浙江大唐乌沙山发电有限责任公司67湖北★国电汉川发电有限公司68山西阳城国际发电有限责任公司大唐阳城发电有限责任公司68重庆神华神东电力重庆万州港电有限责任公司70广西广西华润电力贺州有限公司71江苏江苏华电句容发电有限公司71江苏华能南京金陵发电有限公司71山东华能国际电力股份有限公司日照电厂。
“走进世界一流企业”对标华润高级研讨班日程安排

实地参访:华润档案馆、行动学习实验室
4月18日
(周二)
上午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实地参访:中国华润大厦(华润集团深圳总部)
管理实践:《华润6I数字化转型模型》
华润集团
智能与数字化部负责同志
业务实践:《华润数字化建设案例》
华润数科负责同志
下午
实地参访:华润三九观澜基地
业务实践:《昆药并购整合案例》
华润三九负责同志
4月19日
下午
业务实践:《华润医药大健康生态建设》
华润集团相关负责同志
晚上
产业交流:学员专题分享和分组产业交流
4月21日
(周五)
上午
管理实践:《华润5C财务管理体系》
华润集团
财务部负责同志
结业式
下午
返程
(周三)
上午
管理实践:《华润公司治理》
华润集团
办公室相关负责同志
下午
实地参访:华润电力(海丰)电厂
(CCUS示范工程)
晚上
业务实践:《华润啤酒业务实践》
华润啤酒负责同志
4月20日
(周四)
上午
管理实践:《华润集团人才培养探索与实践》
华润学习与创新中心
负责同志
业务实践:《华润置地商业模式创新》
华润置地负责同志
“走进世界一流企业”对标华润高级研讨班日程安排
时间
内容安排
主讲人
4月16日
(周日)
下午
报到
4月17日
(周一)
上午
开班式
主题授课:《探索华润特色国有资本投资公司模式,建设世界一流企业》
华润集团相关负责同志
企业文化:《华润历史与文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华润海丰发电有限公司#2机组INFIT优化控制系统热态调试方案2015年11月编写:审核: 审定: 批准:0 编写依据 (1)1 调试目的 (1)2 机组热态调试前准备工作 (1)3 INFIT协调优化控制系统试验 (2)3.1 INFIT协调优化控制系统初次投入 (2)3.2 INFIT协调优化控制系统变负荷试验 (3)3.3 INFIT 协调优化系统正常运行检验 (5)4 INFIT 汽温优化控制系统试验 (6)4.1 INFIT汽温优化控制系统初次投入 (6)4.2 INFIT汽温优化控制系统定值扰动试验 (7)4.3 INFIT汽温优化控制系统变负荷扰动试验 (9)5 INFIT脱硝优化控制系统试验 (9)5.1 INFIT脱硝优化控制系统初次投入 (9)5.2 INFIT脱硝优化控制系统定值扰动试验........................................ .1 05.3 INFIT脱硝优化控制系统变负荷扰动试验 (11)6 凝结水变负荷特性试验............................................................ 1.16.1 500MW负荷点试验1.16.2 750MW负荷点试验1.27 INFIT 凝结水优化系统试验 (13)7.1 INFIT凝结水优化系统初次投入.............................................. 1 37.2 INFIT凝结水优化系统定值扰动试验........................................... 1 47.3 INFIT汽温优化控制系统变负荷扰动试验 (15)8安全措施: (15)0编写依据0.1《火电厂启动调试工作规定》0.2 “火力发电厂分散控制系统技术规范”-RK-95-5G电规发(1995)74号文0.3《火力发电厂模拟量控制系统验收测试标准》(DL/T 657-2006 )0.4《1000MW 中间再热凝汽式汽轮发电机技术说明书》0.5《1000MW 直流炉技术说明书》0.6《1000MW 机组CCS及AGC控制策略SAMA图》0.7《1000MW 机组汽轮机电液调节系统SAMA图》1调试目的本项目设计采用全新的实时优化控制装置INFIT系统取代#2机组原有DCS中的AGC控制系统、过热汽温控制系统和再热汽温控制系统。
本次调试通过机组动态特性试验、INFIT投/切扰动试验、各项定值扰动试验和变负荷试验整定INFIT系统控制参数和检验INFIT系统的控制性能,确保INFIT系统的长期有效投用,从而使机组能在调度要求的AGC 变负荷速率下以更优的控制品质稳定运行,全面提高机组自动控制水平。
2机组热态调试前准备工作2.1检查INFIT系统受电情况,电源冗余切换试验正常。
2.2检查INFIT系统与DCS数据交换情况,通讯数据的正确性及通讯速率满足要求。
2.3检查DCS组态中INFIT系统接口逻辑的正确性。
2.4检查DCS画面上“INFIT系统投/切”按钮的有效性。
2.5检查INFIT系统控制逻辑,并初设相关控制参数。
2.6检查在DCS控制模式下,INFIT系统的各优化控制指令(燃料指令、汽机指令、给水指令、减温水调门指令等)完全跟踪当前DCS指令,保证INFIT系统投/切无扰。
3 INFIT协调优化控制系统试验3.1 INFIT协调优化控制系统初次投入3.1.1 投入前机组状态机组负荷:稳定负荷运行于500MW 〜950MW变负荷率:10MW/mi n机组状态:机组设备状况良好,各控制子系统运行正常协调控制方式:投入CCS方式,AGC、一次调频退出3.1.2 INFIT协调优化控制系统投入在机组工况稳定的条件下,在“机组协调”画面上点击“INFIT协调投切”按钮将机组协调控制系统的控制权切换至INFIT实时优化控制装置。
自动投用前需做好事故预想,投用时通过限制调节器输出范围等手段防止出现大幅动作,投用过程中密切注意控制情况,发现异常立即解除自动。
3.1.3 INFIT协调优化控制系统投入/切除扰动试验将“ INFIT协调”按钮反复投入、切除几次,并检查:⑴ 投/切画面操作及显示是否正常,设定值、偏置等运行人员操作接口是否正常;⑵ 投/切前各控制指令是否完全跟踪,投/切过程中各控制指令有无突变情况;⑶“INFIT协调”退出时,DCS协调控制模式自动切换至BI运行方式,DEH系统自动切换至“ DEH PRS CONTROL ON ”方式。
3.1.4稳态运行观察INFIT系统初次投入完成后,让机组在稳定工况下运行2〜4小时,观察新系统在稳态下的控制品质,并根据情况初步整定控制系统参数以获得满意的调节品质。
3.1.5注意事项“INFIT协调”投入时,由INFIT系统接管的控制量有:⑴ 燃料量指令:完全由INFIT计算给出;⑵ 给水流量指令:完全由INFIT计算给出;⑶ 汽机流量指令:完全由INFIT计算给出;⑷一次风压修正:在原DCS系统的设定值基础上增加-0.5〜0.5KPa的优化偏置;⑸中间点温度设定值:中间点温度设定值由INFIT系统优化计算给出,原DCS的中间点温度偏置操作接口同样有效;⑹主汽压力设定值:机组的原有的静态滑压曲线不变(即负荷对应压力设定的关系不变),但INFIT系统会对主汽压力设定值的动态变化过程做一定优化处理;运行人员在INFIT协调系统初次投入过程中密切注意上述控制量的变化情况,出现异常调节时立即解除“ INFIT协调”,此时DCS协调控制模式将自动切换至BI运行方式,DEH系统则自动切换至“ DEH PRS CONTROL ON ”方式,运行人员可根据当前情况手动干预,稳定机组。
3.2 INFIT协调优化控制系统变负荷试验INFIT协调系统初次投用正常后,需进行变负荷试验,以检验INFIT优化控制系统在变负荷工况下的性能。
3.2.1试验机组状态机组负荷:稳定负荷运行于500MW 〜1000MW变负荷率:10MW/mi n 〜20MW/min机组状态:机组设备状况良好,各控制子系统运行正常协调控制方式:CCS方式,AGC、一次调频退出322试验内容由于机组在协调方式运行段存在启/停磨煤机操作,因此变负荷试验需在500MW 〜750MW (4台磨煤机运行)和750MW〜1000MW (5台磨煤机运行)两个负荷段分别进行(根据试验时的燃煤情况负荷段需作相应变动),试验前需由电厂向调度申请负荷。
变负荷速率和幅度由(10MW/min 速率、50MW 幅度)开始,并根据试验情况逐步加大,直至国家标准要求的(20MW/mi n 速率、150MW幅度)。
英菲迪调试人员将根据试验情况进一步调整INFIT系统的控制策略和参数,直至获得满意的控制品质为止。
变负荷试验中由运行人员密切注意机组主要运行参数,出现异常时根据情况停止试验或解除CCS运行方式。
3.2.3具体试验安排⑴750MW 〜1000MW 负荷段10MW/min 速率试验:机组5磨运行,变负荷率设为10MW/min ,进行50MW 幅度的升降负荷试验,并根据试验情况重复1〜2次。
获得满意结果后,将变负荷幅度提高为150MW,再次进行升降负荷试验,并根据试验情况重复1〜2次。
⑵750MW 〜1000MW 负荷段15MW/min 速率试验:机组5磨运行,变负荷率设为15MW/min ,进行50MW 幅度的升降负荷试验,并根据试验情况重复1〜2次。
获得满意结果后,将变负荷幅度提高为150MW,再次进行升降负荷试验,并根据试验情况重复1〜2次。
⑶750MW 〜1000MW 负荷段20MW/min 速率试验:机组5磨运行,变负荷率设为20MW/min ,进行50MW 幅度的升降负荷试验,并根据试验情况重复1〜2次。
获得满意结果后,将变负荷幅度提高为150MW,再次进行升降负荷试验,并根据试验情况重复1〜2次。
⑷500MW 〜750MW 负荷段15MW/min 速率试验:#2机组4磨运行,变负荷率设为15MW/min ,进行50MW 幅度的升降负荷试验,并根据试验情况重复1〜2次。
获得满意结果后,将变负荷幅度提高为150MW,再次进行升降负荷试验,并根据试验情况重复1〜2次。
(5) 500MW 〜750MW 负荷段20MW/min 速率试验:#2机组4磨运行,变负荷率设为20MW/min ,进行50MW 幅度的升降负荷试验,并根据试验情况重复1〜2次。
获得满意结果后,将变负荷幅度提高为150MW,再次进行升降负荷试验,并根据试验情况重复1〜2次。
以上各项试验结束后,记录相关试验数据和运行曲线。
3.2.4试验注意3.3 INFIT协调优化系统正常运行检验变负荷试验结束后,将#2机组投入AGC控制方式,将机组以15〜20MW/min 速率投入正常AGC控制,运行观察2〜3天,并及时由调度获取该期间机组的一次调频性能、AGC精度等考核数据,并与机组运行情况进行比对,进一步优化调整控制参数,以满足调度AGC考核要求,待一切正常后可长期投入INFIT协调系统。
4 INFIT汽温优化控制系统试验4.1 INFIT汽温优化控制系统初次投入4.1.1投入前机组状态机组负荷:稳定负荷运行于600MW 〜950MW变负荷率:6MW/min机组状态:机组设备状况良好,各控制子系统运行正常协调控制方式:投入CCS方式,AGC、一次调频退出4.1.2 INFIT汽温优化控制系统投入在机组工况稳定的条件下,在“机组协调”画面上点击“ INFIT汽温投切” 按钮将机组过热汽温控制系统、再热汽温控制系统的控制权切换至INFIT实时优化控制系统。
自动投用前需做好事故预想,投用时通过限制调节器输出范围等手段防止出现大幅动作,投用过程中密切注意控制情况,发现异常立即解除自动。
4.1.3 INFIT汽温优化控制系统投入/切除扰动试验将“ INFIT过热汽温”、“INFIT再热汽温”按钮反复投入、切除几次,并检查:⑴ 投/切画面操作及显示是否正常,设定值、偏置等运行人员操作接口是否正常;⑵ 投/切前各控制指令是否完全跟踪,投/切过程中各控制指令有无突变情况;⑶“INFIT汽温”退出时,原DCS汽温控制系统能正常运行4.1.4稳态运行观察INFIT汽温优化控制系统初次投入完成后,让机组在稳定工况下运行2〜4小时,观察新系统在稳态下的控制品质,并根据情况初步整定控制系统参数以获得满意的调节品质。
4.1.5注意事项4.1.5.1 “INFIT过热汽温投切”投入时,由INFIT系统接管的控制量有:⑴一减A调门指令;⑵一减B调门指令;⑶二减A调门指令;⑷二减B调门指令;⑸三减A调门指令;⑹三减B调门指令;运行人员在INFIT过热汽温系统初次投入过程中密切注意上述控制量的变化情况,出现异常调节时立即解除“ INFIT过热汽温”,机组过热汽温控制将切换为原DCS系统的自动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