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层学基础知识

合集下载

关于地质学基础知识问答题汇总

关于地质学基础知识问答题汇总

关于地质学基础知识问答题汇总当涉及到地质学的基础知识时,问答题可以涵盖多个方面,包括地球的结构、岩石、矿物、地质时间等。

以下是一些关于地质学基础知识的问答题,供参考:1.什么是地球的三个主要地质层?地球的三个主要地质层分别是地壳、地幔和核心。

2.地球的核心主要由什么物质组成?地球核心主要由铁和镍组成。

3.外核和内核之间的区别是什么?外核是液态的,主要由铁和镍组成。

内核是固态的,同样由铁和镍组成。

4.地壳的两种主要类型是什么?地壳主要分为大陆地壳和海洋地壳。

5.什么是地球的板块构造理论?地球板块构造理论认为地球上的外部硬壳分裂成几块大的板块,并且这些板块在地球表面漂移。

6.岩石是由什么组成的?岩石是由矿物和矿粒组成的。

7.什么是火成岩、沉积岩和变质岩?火成岩是由岩浆冷却后形成的,沉积岩是通过沉积作用形成的,变质岩是由岩石在高温高压下发生改变形成的。

8.石英、长石和云母是哪种类型的矿物?石英是硅酸盐矿物,长石是硅酸盐矿物,云母是硅酸盐片状矿物。

9.什么是矿石?矿石是包含有经济价值的矿物的自然固体。

10.解释一下矿床形成的过程。

矿床形成通常涉及地质过程,如热液作用、沉积、蒸发等,导致矿物富集成矿石。

11.什么是相对地质年代和绝对地质年代?相对地质年代是根据岩层的顺序和化石的相对年龄进行确定的,而绝对地质年代使用放射性同位素测定方法得到的确切年龄。

12.为什么放射性同位素对于测定地质年龄很重要?放射性同位素衰变速率可以用来确定矿物或岩石的年龄,是地质年代学的关键工具。

13.什么是化石?它们在地质学中有什么作用?化石是过去生命的遗骸或痕迹,它们在地质学中用于确定岩石的相对年龄和生态系统的演变。

14.地质时间尺度上的三个主要纪元是什么?古生代、中生代、新生代。

15.描述一下地球的形成过程。

地球的形成是通过凝聚和积累星云中的物质,然后在演化过程中发生了不同的地质过程。

16.解释地球上的岩石循环是如何工作的。

岩石循环包括岩石的形成、变质、侵蚀、沉积和再结晶等地质过程。

地层学基础知识页PPT文档85页PPT

地层学基础知识页PPT文档85页PPT

26、要使整个人生都过得舒适、愉快,这是不可能的,因为人类必须具备一种能应付逆境的态度。——卢梭

27、只有把抱怨环境的心情,化为上进的力量,才是成功的保证。——罗曼·罗兰

28、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

29、勇猛、大胆和坚定的决心能够抵得上武器的精良。—上。——叔本华
谢谢!
85
地层学基础知识页PPT文档

46、寓形宇内复几时,曷不委心任去 留。

47、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48、啸傲东轩下,聊复得此生。

49、勤学如春起之苗,不见其增,日 有所长 。

50、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 ,箪瓢 屡空, 晏如也 。

地层学基础知识页PPT文档

地层学基础知识页PPT文档
层面构造 干裂 波痕 雨痕 生物的爬 迹等
层内构造 斜层理 叠层石 垂直分布的 虫孔等
层面构造
层面构造:
波痕
层面构造:干裂
层内构造
第二节
地层地划分和对比
一.地层的划分
地质时期中无机界和生物界的演化都有阶 段性和不可逆性的特征,根据这个特征将 地层分为若干自然组合的过程称为地层的 划分。
利用地层中所含的化石为依据划分出的 地层单位称为生物地层单位。 生物地层单位的名称为化石带。 依据定义化石带方式不同,化石带可有 各种类型,常见的化石带有: 延限带 极盛带 共生延限带 组合带等。
延限带
某一生物分类单位从出现到绝灭期所 形成的异端地层。
极盛带
某一生物分类单位最繁盛时期形成的一 段地层。
U235— Pb207+7He4
古地磁学方法
地球磁场在地质时期中其方向曾发生过多次反 转,这个现象称为磁极倒转。 根据地球磁场与现代磁场方向的异同将地质时 期分为正向期和反向期两种类型。 在正向期中较短的反向期称为反向事件。 在反向期中较短的正向期称为向事件。 根据地球磁场变化建立的地质年代表称为地磁 年代表。据此可确定地层形成的年代。
放射性同位素测年 古地磁学方法 古气候学方法 事件地层学方法
放射性同位素测年
利用放射性同位素衰变速度稳定不变的 特征可以测定地层形成的年龄。 选择放射性同位素的原则: 半衰期与地球年龄应属同一数量级,不 能过大也不能过小。 在地层中含量较丰富。
常用放射性同位素方法
铀钍铅法 U238___ PB206+8He4 Th232— Pb208+6He4 铷锶法 Rb87— Sr87 钾氩法 K40— Ar40
地层的产状
地层产状的基本概念 地层产出的状态称为地层的产状。 地层产状要素 走向 倾向 倾角

学习基本的地球科学知识

学习基本的地球科学知识

学习基本的地球科学知识地球科学是一门综合性学科,涵盖了地质学、地球物理学、地球化学和地貌学等多个分支,研究地球内部、地球表面和地球大气等各个方面的现象和过程。

学习基本的地球科学知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地球的演化历史和各种自然现象的原因,培养对地球环境的保护意识。

本文将介绍地球科学的基本概念和重要内容。

一、地球的内部结构了解地球的内部结构对于理解地球的演化和地震活动等现象至关重要。

地球包括地壳、地幔和地核等几个层次。

地壳是地球最外层的固体壳层,包括大陆地壳和海洋地壳。

地幔位于地壳之下,是地球最大的壳层,由固体和半流动的岩石组成。

地核则是地球的最内层,由铁和镍等金属构成。

二、地球的表面特征地球表面包括大陆和海洋,同时还有山脉、河流和湖泊等各种地貌特征。

大陆是地球表面相对较高的部分,由不同的板块构成。

海洋则是地球表面相对较低的部分,占据了地球表面的大部分。

地球表面上的地理现象和地貌特征与板块运动、风化和水文作用等有密切的关系。

三、地球的气候和气象地球的气候和气象是地球科学中重要的内容之一。

气候是指长期的天气状况,包括气温、降水和气压等方面的平均状况。

气象则是短期的天气状况,包括气温的变化、降水的分布和风力的强弱等现象。

地球的气候和气象受到大气层的影响,并与地球的纬度、地形和海洋等因素密切相关。

四、地质学的基本原理地质学是研究地球的构造、物质组成和演化历史的学科。

学习地质学的基本原理能够帮助我们了解地球上的岩石、矿物和地震等现象。

地质学的基本原理包括地层学、构造地质学和岩石学等内容。

地层学研究地壳上不同地层的分布和变化规律,构造地质学研究地球内部的构造和板块运动,岩石学研究不同岩石的成因和性质。

五、地球的资源和环境问题地球的自然资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基础。

而过度的资源开采和环境污染等问题也给地球带来了严重的压力。

学习基本的地球科学知识有助于我们了解和认识地球资源的分布和利用方式,以及环境问题的产生和解决方法。

考古学基本理论与基础知识

考古学基本理论与基础知识

基本理论与基础知识考古地层学(一)定义考古地层学就是关于区分遗址各个堆积单位并确定其先后次序得科学获取考古资料得方法论。

(二)原理1、遗址得各个堆积单位就是按时间早晚自下而上依次形成得。

被叠压得堆积单位一定早于叠压它得堆积单位。

2、遗迹堆积与地层堆积就是相联系得。

3、由于人类活动与自然力得破坏,现在得堆积单位交界面往往不就是下层堆积得原有表面。

4、同一时期得堆积处于不同水平深度,而同一水平深度得堆积在时间上可以相差很远。

5、遗迹与遗迹内堆积不可混为一谈。

6、晚期堆积可以出早期遗物,早期堆积不应出晚期遗物。

7、晚期堆积单位会打破早期堆积单位。

被打破得堆积单位一定早于打破它得堆积单位。

8、某堆积单位所包含得年代最晚得一件遗物就是该堆积单位可能得最早年代。

9、某堆积单位得年代可以该堆积单位所压与被压得上下两堆积单位得年代分别作为它得上限与下限。

(三)对田野考古发掘工作得指导1、依据土质、土色与包含物划分文化层;2、平剖面结合,将文化遗存置于立体空间内分析研究;3、必须遵循由晚及早得原则逐层予以揭露。

探方法:探方法就是探方发掘法得简称。

把发掘区划分为若干相等得正方格(探方),以方格为单位分工发掘。

这种发掘方法就叫探方发掘法。

(名词)(探访包括哪几部分,探访编号)考古类型学(定义)(名词)考古类型学就是通过对遗存形态得分类排比,研究遗存演化序列得科学整理考古资料得方法论。

(原理)(简答)1、考古类型学所研究得遗存必须属于同一类别。

2、考古类型学研究应从层位关系入手,最终要经过层位关系得检验。

3、对发现于不同遗址或同一遗址不同位置得遗存,可以进行横联排比,以确定它们得共时关系。

(类型式概念?)考古学(名词)考古学就是通过考古调查与考古发掘获取考古资料(遗迹与遗物),并通过对考古资料得整理研究,复原再现古代人类历史得一门学科。

二、考古调查得要求(小题)1、调查前须拟定调查工作方案,做好资料与物质准备。

2、调查必须实地勘查,按照《田野考古调查记录表》所列项目逐一填写,或按要点另写出详尽得文字记录。

普通地质知识点总结

普通地质知识点总结

普通地质知识点总结一、地球的内部结构地球的内部结构是地质学的基本内容之一。

地球内部主要分为地壳、地幔和地核。

地壳是地球最外层的部分,主要由硅酸盐矿物组成,厚度约为5-70公里。

地壳的质地比较坚硬,主要由岩石构成。

地壳的厚度随着地球表面的不同而有所变化。

地幔是地壳与地核之间的层,主要由硅氧化物和镁铁矿物组成,厚度约为2900公里。

地幔的温度和压强都比较高,能够形成地幔柱流,驱动地球板块的运动。

地核分为外核和内核,外核主要由铁、镍等金属元素组成,内核则主要由铁、镍等金属元素与一些小量的碳、硫等非金属元素组成。

地核是地球的最内层,厚度约为2200公里。

地核的温度非常高,能够维持地球的内部温度,形成地球的磁场。

二、地球的板块构造地球的板块构造是地质学的一个重要内容。

地球的外表面被划分成了若干块板块,而这些板块则以不同的速度在地球的表面上移动。

地球板块的运动导致了地壳的变形和地震的发生。

目前,地球表面上有七大陆板块和十多个小板块。

地球板块的运动是由地球内部的地幔柱流所驱动的。

地幔柱流是地幔内部的热对流造成的,能够带动地球板块进行运动。

地球板块的运动也导致了地震、火山等地质灾害的发生。

三、地球历史与地质时间尺度地质时间尺度是地质学的一个基本知识点。

地球的形成日期约为46亿年前,而地球自然演化的过程则分为了四个主要的地质时期,分别为元古代、古生代、中生代和新生代。

每一个地质时期都有其特定的地层和化石。

通过对地球不同地质时期的地层和化石的研究,地质学家能够对地球历史的演化过程进行推断和研究。

地质时间尺度的建立也为地球科学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基础。

四、地质资源地质资源是地球自然界中的各种物质、能源和矿产等。

地质资源的种类繁多,其中包括了矿产资源、水资源、燃料资源和地质遗迹等。

矿产资源是地球内部的各种矿物资源,包括有色金属、黑色金属、贵金属和非金属矿物资源等。

水资源是地球上的水资源,包括地下水、地表水和海水等。

燃料资源主要包括煤、石油和天然气等。

地质学基础全套讲义

地质学基础全套讲义

地质学基础全套讲义《地质学基础》讲义前⾔⼀、课程介绍1、课程性质地质学基础是为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本科专业学⽣开设的⼀门专业基础课,属于必修课程。

本课程对引导学⽣学习地理科学、环境科学、城市与区域规划具有重⼤作⽤,能够使学⽣树⽴科学的地球观和世界观,初步掌握地质学的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同时为其他城乡规划专业课程的学习奠定基础。

2、⽬的任务(1)⽬的:使学⽣对地质学有⼀个系统的认识和了解,逐步学习和掌握地质学的思维⽅法,为进⼀步学好其他专业课程打下基础。

(2)任务:学习和掌握地质学主要分⽀学科的基本内容、意义及相互关系,从地球的组成、演化与各种地质作⽤的性质、特点、过程和结果⼊⼿,掌握地质学的基本原理、主要概念和术语、重要理论及地质思维和分析的基本⽅法。

3、与其它课程的关系本课程是学⽣在低年级最先学习的⼀门专业基础课,主要为城乡规划综合实习提供基础理论知识,为后续的⾃然地理学、环境科学导论、经济地理学、⼟地资源学、区域分析与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等专业课程打下基础。

⼆、教学要求1、了解地质学的研究对象、研究特点及研究⽅法;现代地质学发展的特点;地球的圈层结构及不同圈层的特点;组成地壳的主要元素;地壳类型及其特点;软流圈和岩⽯圈的特点;地质作⽤的分类;鉴定矿物的主要依据及其基本特征;矿物的分类;⽕成岩的分类,代表性的岩⽯及其特点;沉积岩的形成过程;影响变质作⽤的因素;变质作⽤的类型及相应的变质岩;板块边界的类型;岩层的产状要素;褶曲的分类;断层的分类;描述地震特征的相关术语;⽕⼭和地震的空间分布规律;⼈类的演化阶段。

重要术语:重⼒异常;地磁异常;地热增温级;克拉克值;硅铝层;硅镁层;软流圈;岩⽯圈;地质作⽤;矿物;岩⽯;晶质体;⾮晶质体;类质同像;同质多像;解理;风化壳;变质作⽤;变质强度;接触变质晕;双变质带;贝尼奥夫带;构造运动;构造变动;地槽;地台;地盾;板块;褶曲;地形倒置;断层;地层层序律;化⽯;标准化⽯;地层;岩相;构造旋回;沉积旋回;矿⽯;矿床;品位。

《层序地层学》考题1(石大北京)

《层序地层学》考题1(石大北京)

层序地层的相关要点:1、层序地层学的基本概念(包括层序、准层序等),每年基本都可能考;2、河流相沉积特点和模式(重点是曲流河和辩状河)3、三角洲相沉积特点(陆相、海相、扇三角洲)4、沙质海岸沉积特点;5、在实际地震剖面上识别层序界面(识别方法);6、储层方面研究的内容和方法7、生物礁在掌握基本概念的基础上,尽量多看一些书,扩大知识面考生姓名________________ 考试成绩________________一、名词解释(1×10=10)01、层序地层学:02、层序:03、体系域:04、准层序:05、首次海泛面:06、凝缩层:07、I型层序:08、陆棚坡折带:09、低位体系域:10、并进型沉积:二、层序地层学的理论基础是什么?(5×1=5)三、图示并说明三种准层序组序列特征。

(10×1=10)四、对比具陆棚坡折的碎屑岩I型层序与具台地边缘的碳酸盐岩I型层序之间的特征(含成因、边界特征、体系域构成及LST、TST、HST特征、主控因素)。

(15×1=15)五、图示并说明不能确定首次湖泛面的坳陷型湖盆层序地层样式。

(10×1=10)六、叙述利用钻测井资料进行层序地层分析的步骤。

(10×1=10)七、你认为目前中国层序地层学研究需要解决的难题是什么?未来的发展趋势是什么?(10×1=10)八、露头资料层序地层分析。

(实验一,15×1=15)九、钻测井资料层序地层分析。

(实验二,10×1=10)十、地震资料层序地层分析。

(实验三,15×1=15)注:从五、六、七题中选作二题标准答案一、名词解释层序地层学:是研究以不整合面或与之相对应的整合面为边界的年代地层格架中具有成因联系的、旋回岩性序列间相互联系的地层学分支学科。

层序:一套相对整一的、成因上存在联系的、顶底以不整合面或与之相对应的整合面为界的地层单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基本概念
地层区划(Stratigraphic regionalization):把 不同地区的地层的发育和分布等特征加以对比研究, 找出其共同点和不同之处,阐明其原因,并划分出 不同的地层区域。地层区划一般划分为地层区、地 层分区和地层小区三级。如塔里木地层区、塔北地 层分区、英买力地层小区。 地层区划可以分为两类:一是某个纪的地层区 划,一个是所有的地层的地层区划,又叫综合地层 区划。
(3)特殊岩石地层单位:特殊岩石地层是相对于 正常岩石地层而言,是指原始层状或非层状岩石体遭 受后期的构造作用,变质作用和岩浆作用等的强烈影 响与改造后形成的一套岩石体,其原始地层的顺序受 到严重破坏,岩石特征、结构与构造部分或全部遭受 明显改造与重组,或发生大幅度构造推覆与位移,致 使难以用正常岩石地层的分类方法对其进行命名、划 分与对比。 特殊岩石地层单位主要包括岩群、岩组、杂岩、 混杂岩、蛇绿岩、滑塌岩和构造岩等,这些单位往往 表示早期地壳的岩石体组成部分,在油气勘探和研究 中极少应用。这里主要让大家了解岩群、岩组是特殊 岩石地层单位,与我们经常使用,下面将介绍的正常 岩石地层单位的群、组完全不同,不能混用。
的岩石体相区分。
一、基本概念
地层学(Stratigraphy) :是研究地层固有 的特征和属性,并据此将它们划分为不同类 型和级别的单位,进而建立它们之间的空间 关系和时间顺序的一门基础地质学科。也即 研究地层划分对比、时间顺序和空间展布的
一门科学。
一、基本概念
地层学分类:根据所研究的地层特征和属性不同 年代地层学 岩石地层学 层序地层学
二、岩石地层单位
3. 正式岩石地层单位的等级与术语
(1)组(Formation):是岩石地层划分的基本 单位,用于地质填图、描述和阐明区域地质特征。组 是野外宏观岩类或岩类组合相同、结构类似、颜色相 近、呈现整体岩性和变质程度特征一致、空间上有一 定的延展性、并能据以填图的地层体。 组由一种岩石(沉积岩、火山岩或变质岩)构成, 或者以一种岩石为主间有重复出现的其他岩石的夹层; 或者由两三种岩石交替出现的互层所构成。
一、基本概念
地层对比(Stratigraphic correlation):是指 “论证不同地区地层单位间的特征或属性一致,和 地层位臵相当”。 由于地层单位有多种,地层对比也有多种。如岩 石地层对比、生物地层对比、年代地层对比、磁性 地层对比、地震地层对比、层序地层对比等。 我们在科研、生产报告中见到的“地层对比”, 通常是通过对不同地区岩石地层单位中所含化石带, 即生物地层单位的分析对比,确定它们年代地层位 臵相当、不相当或上下关系。
二、岩石地层单位
(2)段(Member):是组内较其低一级的 正式岩石地层单位,但段总是组的一个组成部分, 不能脱离组而独立存在。如塔塔埃尔塔格组下段。 (3)层(Bed):是最小的正式岩石地层单 位。一般只限于对那些能识别出来而且特别有用的 一个层。如标志层是一个分布广而岩性特殊的薄层。 层可以在段中存在,也可以在不分段的组中存在。 上面已经提到的生油层、储集层、盖层、煤层、 采石层等非正式岩石地层单位,与这里指的正式岩 石地层单位的层不同。
生物地层学
地震地层学
地层学
磁性地层学
事件地层学
测井地层学
一、基本概念
地层划分(Stratigraphic classification):指“根
据岩层具有的不同特征或属性把岩层划分成与不
同特征或属性相应的单位” 。由于划分的依据不
同,地层划分又可以分为不同种类的划分,如岩
石地层划分、生物地层划分、年代地层划分、地 震地层划分、磁性地层划分、层序地层划分等。
的岩石体。可以由一种或多种沉积岩、喷出
岩或变质岩组成。
二、岩石地层单位
2.岩石地层单位的种类:
(1)正式岩石地层单位:符合中国地层 指南关于岩石地层划分和单位定义的规定, 并按命名程序给予命名的岩石地层单位。包 括群、组、段、层。 (2)非正式岩石地层单位:是为某些 特殊需要而提出的一个无需正式命名,也不 需符合命名为正式岩石地层单位的岩石体。 如生油层、储集层、盖层、煤层、采石层等。
一、基本概念
地层区划分的依据是地层的沉 积类型,生物区系和层序特征,而 这些地层特征主要受构造及其发展 的控制。因此地层区、分区、小区 的范围多般与构造单元的范围密切 相关。
二、岩石地层单位
1.岩石地层单位的定义
是根据可观察到并呈现总体一致岩性(或岩 性组合)、变质程度或结构特征,以及与相 邻地层间关系所定义和识别的一个三维空间
地层学及塔里木盆地地层讲座
地层学基础知识
主要内容
一、 基本概念 二、 岩石地层单位 三、 生物地层单位 四、年代地层单位 五、磁性地层极性单位 六、地震层序地层单位 七、层序地层单位 八、测井地层单位 九、其它地层单位
一、基本概念
地层(Strata):是具有某种共同 特征或属性,构成地壳的层状或似 层状岩石体,能以明显界面与相邻
一、基本概念
层型(Stratotype):指一个已命名的地层 单位或地层界线的原始或后来被指定作为定 义,识别和对比标准的地层剖面或界线。地 层单位的层型简称单位层型,代表特定岩层 序列内的一个特定的间隔。地层界线的层型 简称为界线层型,代表一个特定的点。
层型可以分为五种: 正层型:原作者在提出地层单位或界线 时所指定的原始层型; 副层型:原作者在使用原定义解释正层 型时所使用的补充层型; 选层型:命名地层单位时没有指定层型, 原作者或他人后来选择指定的层型; 新层型:因正层型被毁或无法接近而重 新指定的一个层型; 次层型:为扩展正、副层也称参考剖面。
一、基本概念
地层单位(Stratigraphic unit):根据地层所 具有的任何一个特征或属性划分出能被识别 的一个独立的特定岩石体或岩石体组合。 由于划分依据的特征或属性不同,地层单位 又可以分为岩石地层单位、生物地层单位、 年代地层单位、磁性地层单位、层序地层单 位等。这些不同的地层单位,彼此无需吻合, 其上下界线也无需强求一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