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学基础知识-1

合集下载

肿瘤学相关专业知识-1

肿瘤学相关专业知识-1

肿瘤学相关专业知识-1(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分钟)一、A1型题(总题数:50,分数:100.00)1.肿瘤流行病学的研究目的是(分数:2.00)A.研究肿瘤的发病机制B.研究肿瘤的传染源、流行途径C.研究肿瘤在人群中的分布规律、流行原因和预防措施√D.研究肿瘤的发病率和死亡率E.研究不同肿瘤疾病谱解析:[解析] 肿瘤流行病学是研究肿瘤在人群中的分布规律、流行原因和预防措施的一门学科。

主要任务是掌握癌症的流行情况,探讨肿瘤的病因,研究预防肿瘤发生的措施。

2.肿瘤流行病学的研究对象是(分数:2.00)A.临床显性肿瘤患者B.临床隐性肿瘤患者C.处于癌前状态的人D.肿瘤的易感人群E.以上均是√解析:[解析] 肿瘤的流行病学研究是立足于总体的研究,研究对象包括临床显性肿瘤患者、临床隐性肿瘤患者、处于癌前状态的人和肿瘤的易感人群,分析肿瘤的发生情况。

3.从流行病学的研究性质来分,属于肿瘤流行病学研究方法的有(分数:2.00)A.描述流行病学研究B.分析流行病学研究C.实验流行病学研究D.理论性研究E.以上均是√解析:[解析] 流行病学的研究方法有很多,从流行病学的研究性质出发,可分为描述流行病学研究、分析流行病学研究、实验流行病学研究、理论性研究四大类。

4.常用的流行病学研究方法有(分数:2.00)A.横断面研究、病例对照研究、队列研究B.生态学研究、临床实验C.理论流行病学研究、流行病学方法研究D.现场实验、社区干预E.以上均是√解析:5.肿瘤发病率是指(分数:2.00)A.一定时间内,某特定人群中某种恶性肿瘤新发病例出现的频率√B.特定人群中某种肿瘤新旧病例数所占的比例C.某特定人群中某种恶性肿瘤新发病例出现的频率D.一定时间内,特定人群中某种肿瘤新旧病例数所占的比例E.以上均不是解析:[解析] 肿瘤发病率=一定时期某人群某恶性肿瘤新发病例数/同期暴露人口数×100000/10万。

肿瘤学的基础知识与临床应用

肿瘤学的基础知识与临床应用

肿瘤学的基础知识与临床应用肿瘤学是研究肿瘤(癌症)的起因、发展、治疗和预防的学科。

随着现代医学的不断进步,人们对肿瘤学的基础知识和临床应用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本文将介绍肿瘤学的基础概念和最新研究成果,并探讨其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

一、肿瘤学的基础知识1. 细胞生长与分裂在正常情况下,细胞生长和分裂受到严格的调控,以维持组织和器官的正常结构和功能。

然而,当细胞的生长和分裂出现异常时,就会导致肿瘤的发生。

2. 癌症的发生机制癌症是由一系列基因突变和功能异常所引起的。

这些突变可能是遗传的,也可能是后天获得的。

常见的突变包括致癌基因的激活以及抑癌基因的失活。

3. 肿瘤的分类与分级根据肿瘤组织起源的不同,肿瘤可以被分为良性和恶性肿瘤。

恶性肿瘤具有侵袭性和转移性,会对身体造成严重的损害。

肿瘤还可以根据组织学类型和分级来进行分类,这有助于确定治疗方案和预测预后。

4. 肿瘤的诊断与治疗肿瘤的诊断常常通过临床症状和体征以及各种影像学和实验室检查来进行。

一旦确诊,治疗的选择通常包括手术切除、放射治疗和化学治疗等。

针对特定类型的肿瘤,还可以采用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等新兴的治疗手段。

二、肿瘤学的临床应用1. 分子标志物的应用肿瘤发展过程中伴随着一系列的分子变化,这些变化可以作为肿瘤的标志物。

通过检测和分析这些分子标志物,可以实现早期诊断、疾病监测和预后评估。

现在,许多肿瘤的治疗方案已经开始根据患者的分子标志物来进行个体化定制,以提高治疗效果。

2. 靶向治疗的进展靶向治疗是指针对肿瘤细胞特定的分子靶点进行治疗。

通过选择性地干扰癌细胞的增殖、存活和侵袭能力,靶向治疗可以达到较好的治疗效果。

许多靶向药物已经在临床实践中得到应用,如EGFR抑制剂和HER2抑制剂等。

3. 免疫治疗的突破免疫治疗利用机体自身的免疫系统来攻击和消灭肿瘤细胞。

近年来,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的出现改变了肿瘤治疗的格局。

这些药物可以抑制肿瘤细胞对免疫系统的逃逸机制,提高机体对肿瘤的免疫应答,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肿瘤学(主治医学)基础知识部分及问题详解

肿瘤学(主治医学)基础知识部分及问题详解

基础知识一、A型题1.规范化癌症疼痛处理的目的A.缓解疼痛,改善功能,延长生存时间B.缓解疼痛,控制肿瘤生长,延长生存时间C.缓解疼痛,改善功能,提高生活质量D.缓解疼痛,规范医疗质量E.延长生存时间,改善生活质量正确答案:C2.目前流行病学调查研究显示导致肺癌发生率增加的最主要因素是A.大气污染B.支气管炎C.吸烟D.哮喘E.肺气肿正确答案:C 解题思路: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承认85%的男性肺癌和46%的女性肺癌是由于吸烟引起的。

很多发展中国家吸烟的人越来越多,肺癌患者也日益增多;发达国家由于宣传戒烟,肺癌的发生率已不再增高。

目前研究显示大气污染与肺癌的发病也有一定相关性。

3.止痛药物治疗的基本原则不包括A.按阶梯给药B.口服给药C.按时给药D.个体化给药E.不要随便调整剂量正确答案:E4.目前全世界发病率最高的恶性肿瘤是A.肺癌B.胃癌C.乳腺癌D.结直肠癌E.肝癌正确答案:A 解题思路:目前,由于吸烟和工业化的发展,肺癌是全世界发病率最高的恶性肿瘤,其次为乳腺癌,第三为结直肠癌。

5.非复方吗啡口服剂量15mg q4h换算为非肠道用药的等效镇痛剂量为A.5mg q4hB.4mg q6hC.10mg q4hD.12mg q8hE.2mg q8h正确答案:A 解题思路:全天吗啡口服药物总量的1/3为非肠道用药的剂量。

6.关于肿瘤综合治疗的定义正确的是A.手术+放疗+化疗B.手术+放疗+化疗+靶向治疗C.手术+放疗+化疗+免疫治疗D.手术+放疗+化疗+生物治疗E.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有计划地合理应用现有的治疗手段,以期更好地提高治愈率正确答案:E7.下列药物中不属于麻醉药品的是A.度冷丁B.芬太尼C.强痛定D.吗啡E.氢可酮正确答案:C8.环境致癌因素包括A.生物致癌因素B.物理致癌因素C.化学致癌因素D.以上均是E.以上均不是正确答案:D9.关于遗传因素和肿瘤发生的关系,说法错误的是A.有些肿瘤具有明显的家族聚集现象B.环境因素是肿瘤发生的始动因素,而个人的遗传特征决定肿瘤的易感性C.暴露于同一致癌物环境中的人群均会患癌D.抑癌基因的变异或丢失可致癌E.癌基因的激活可致癌正确答案:C 解题思路:肿瘤的发生和发展是十分复杂的,除了外界致癌因素的作用外,机体的内在因素也起着重要作用,即人的遗传特征决定肿瘤的易感性。

肿瘤学精华版-ppt课件

肿瘤学精华版-ppt课件
肿瘤相关基础知识
一、肿瘤基础知识
4/66
定义
• 肿瘤(tumor)是机体在各种致瘤因素的作用下,局部组织的细胞在基因水平上失去对其生长 的正常调控,导致克隆性异常增生而形成的新生物,这种新生物往往形成局部肿块。
• 肿瘤包括良性肿瘤和恶性肿瘤。 • 癌(cancer)则泛指所有的恶性肿瘤。 • 特点:不因病因(致癌因素)消除而停止增生。
• 表现在形态上和功能上。与肿瘤恶性程度相关的
1. 病理形态:细胞排列紊乱、核分裂多、细胞大小不一、染色不均、不规则巨核等 2. 组织化学改变:核酸增多、酶的改变(活性增高或减少)、糖原减少
20/66
肿瘤的异型性
• 肿瘤组织无论在细胞形态和组织结构上,都与其发源的正 常组织有不同程度的差异,这种差异称为异型性。
16/66
肿瘤的发病机制
• 肿瘤从本质上说是基因病,引起遗传物质DNA损害(突 变)的各种环境的与遗传的致癌因子可能以协同的或者 序贯的方式,激活癌基因或(和)灭活抑癌基因,使细 胞发生转化,形成肿瘤。
• 癌基因激活(如ras,myc等) • 抑癌基因灭活(如Rb基因、P53基因等) • 凋亡调节基因和DNA修复基因的改变
较小,主要为局部压迫或阻塞作用。 如发生在重要器官也可引起严重后果
恶性肿瘤
分化不好,异型性大,与原有组织的形态差 别大
多见,并可见病理核分裂像
较快
浸润性和外生性生长,前者无包膜,一般与 周围组织分界不清楚,通常不能推动,后者 每伴有浸润性生长
常发生出血、坏死、溃疡形成等
常有转移
手术等治疗后较多复发
较大,除压迫、阻塞外,还可以破坏原发处 和转移处的组织,引起坏死出血合并感染, 甚至造成恶病质
9/66

肿瘤学相关知识点总结

肿瘤学相关知识点总结

肿瘤学相关知识点总结一、肿瘤的基本概念1. 肿瘤的定义:肿瘤是由体细胞发生恶性克隆增生所形成的肿块,它可以侵袭和破坏周围组织,也可以转移到身体的其他部位,导致身体各种功能异常甚至危及生命。

2. 肿瘤的分类:根据肿瘤的组织来源和组织特点,肿瘤可以分为良性肿瘤和恶性肿瘤两大类。

其中,良性肿瘤通常生长缓慢,周围组织破坏较小,不容易转移;恶性肿瘤则具有侵袭性和转移性,生长快速,破坏周围组织和器官,严重危害健康。

3. 肿瘤的原因:肿瘤的发生通常与多种因素有关,包括遗传、环境、生活习惯、免疫功能等。

其中,吸烟、饮酒、不合理的饮食、环境污染等因素都可能增加患肿瘤的风险。

二、肿瘤的发生机制1. 基因突变:肿瘤细胞的生长与信号转导通路有关,其中包括一系列特定的信号分子与受体的结合,通过细胞内的信号传导通路来调节细胞生长和增殖。

在肿瘤细胞中,这些信号通路经常出现异常,导致细胞的无限增殖和生长。

2. DNA修复失效:正常细胞在遭受DNA损伤时,会触发一系列的修复机制来修复受损的DNA,以保证细胞的正常功能和稳定的遗传信息。

然而,肿瘤细胞中这些DNA修复机制通常失效,导致DNA损伤的累积和肿瘤基因的突变。

3. 免疫逃避:肿瘤细胞可以通过减少抗原的表达,抑制肿瘤相关抗原的处理和呈递,以及激活免疫抑制因子等方式逃避免疫系统的攻击,使肿瘤细胞得以生长和扩散。

三、肿瘤的分子生物学1. 肿瘤抑制基因:肿瘤抑制基因是一类对细胞生长和增殖有抑制作用的基因,包括P53、Rb、BRCA1等,在正常情况下可以抑制细胞的恶性转化。

然而,当这些基因发生突变或功能丧失时,会导致细胞失控增殖,从而成为癌细胞。

2. 肿瘤激活基因:肿瘤激活基因是一类对细胞增殖、血管生成和移动有促进作用的基因,包括MYC、RAS、HER2等。

这些基因的异常活化和表达通常与肿瘤的发生和发展密切相关。

3. 肿瘤体细胞系:肿瘤体细胞系是指从肿瘤组织中分离出的、可以在体外永久增殖的细胞群。

肿瘤学的基本知识

肿瘤学的基本知识

肿瘤学的基本知识肿瘤学是研究肿瘤的起因、发展、预防和治疗等相关科学的学科,由于其重要性和广泛性,对于医学领域的专业人士和非专业人士来说都是一项必备的基础知识。

本文将简要介绍肿瘤学的基本知识,包括肿瘤定义、分类、起因、发展过程以及常见的治疗方法。

一、肿瘤的定义肿瘤指的是一群异常细胞的异常集聚,它们在生物体内无限制地分裂和生长,形成具有质量的组织块。

肿瘤可以分为良性和恶性两种类型。

良性肿瘤通常生长缓慢、局限于某个部位,不会侵犯周围组织和转移至其他部位。

恶性肿瘤则具有侵袭性,会破坏正常组织结构并转移至其他器官。

二、肿瘤的分类肿瘤可按照其组织类型进行分类,主要包括上皮组织肿瘤、间质组织肿瘤和血液组织肿瘤三大类。

上皮组织肿瘤包括乳腺癌、肺癌等;间质组织肿瘤包括肉瘤、脑瘤等;血液组织肿瘤包括白血病、淋巴瘤等。

此外,肿瘤还可按照其发生部位进行分类,例如乳腺癌、前列腺癌等。

三、肿瘤的起因肿瘤的起因非常复杂,常见的因素包括遗传因素、环境因素和生活方式等。

遗传因素是肿瘤发生的重要原因之一,某些基因突变会导致细胞失去正常的生长调控机制,从而引发肿瘤。

环境因素如辐射、化学物质和病毒感染等也与肿瘤的发生密切相关。

此外,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如吸烟、酗酒、饮食不当以及缺乏运动等,也会增加罹患肿瘤的风险。

四、肿瘤的发展过程肿瘤的发展过程通常经历三个阶段:癌前病变、癌症初期和癌症进展期。

癌前病变是指正常细胞发生一系列的异常变化并逐渐演变成癌症前病变,尚未具备完全的肿瘤状态。

癌症初期是指肿瘤细胞开始快速增殖并形成肿块,但尚未侵犯周围组织或转移到其他部位。

癌症进展期是肿瘤继续生长和侵袭周围组织,同时可能发生转移至其他器官。

五、肿瘤的治疗方法治疗肿瘤的方法包括手术、放射治疗、化疗和靶向治疗等。

手术是常见的治疗方法,通过切除肿瘤来达到治疗的目的。

放射治疗利用高能射线破坏癌细胞的DNA,阻止其增殖和生长。

化疗则使用药物杀死癌细胞或抑制其生长。

肿瘤学-基础知识总结终版.doc

肿瘤学-基础知识总结终版.doc

1.肿瘤的概念,肿瘤细胞的形态学特点。

肿瘤(tumor)是机体在各种内在和外界的致瘤因子长期作用下,引起局部组织细胞遗传物质改变,伴随基因表达失常,呈现“自律性”过度生长,并以遗传性方式产生子代细胞形成的新生物(neoplasm )。

可以归结为:肿瘤是以分化障碍为特征的遗传性细胞过渡、自律性增生。

良性肿瘤细胞的异型性小,一般与其发源的正常细胞相似。

恶性肿瘤细胞常有明显异型性:1)瘤细胞多形性瘤细胞大,且大小不一,形态不规则,有时出现瘤巨细胞。

2)瘤细胞核的多形性核大,核浆比例增大,核大小、形状不一,出现巨核、双核、多核或奇异形核,核染色质分布不均,核膜厚,核仁肥大,数目多,核分裂像增多,出现病理性核分裂。

3)瘤细胞浆的改变核蛋白体增多,常呈嗜碱性。

细胞骨架(微丝、微管、中间丝等)的变化。

2.何谓肿瘤异质性?良恶性肿瘤的主要区别?肿瘤中的肿瘤细胞并非均一群体,细胞的分化程度和增殖潜能存在差异,形成不同的肿瘤细胞亚群,称为异质性(heterogeneity),异质性:肿瘤细胞在遗传学上是不稳定的,在其生长过程中,细胞之间不断进行着异质化,即细胞的遗传性、结构与功能上的差异变化,一些瘤细胞获得了更强的生存能力,一些则导致死亡或凋亡。

良性肿瘤与恶性肿瘤的区别良性肿瘤 恶性肿瘤 分化程度分化好,异型性小 分化不好,异型性大 核分裂像无或稀少,无病理核分裂像 多见,并可见病理核分裂像 生长速度 慢 快生长方式 膨胀性或外生性生长,前者常有包膜形成,与周围组织一般分界清楚,故通常可推动浸润性或外生性生长,前者无包膜,一般与周围组织分界不清楚,通常不能推动;后者每伴有浸润性生长继发改变很少发生坏死、出血 常发生坏死、出血、溃疡等 转移不转移 常有转移 复发 手术切除后,很少复发 手术切除等治疗后,常有复发对机体影响 较小,主要为局部压迫或阻塞。

如发生在重要器官也可引起严重后果 较大,压迫、阻塞外,还可以破坏原发处和转移处的组织,引起坏死、出血、合并感染,甚至造成恶病质。

肿瘤基础知识

肿瘤基础知识

1.临床分期法:分为0、I、Ⅱ、Ⅲ、Ⅳ期
临床分期法主要根据大量病例研究及随访结果,按病人的生 存率进行归类分期。 2.国际抗癌联盟(UICC) TNM 分期系统 TNM不对肿瘤的病理类型鉴别,只对肿瘤的严重程度和侵犯 范围作出客观判断。 原发肿瘤:取英文Tumor的字头“T”; 淋巴转移:取英文Node的字头“N”; 远处转移:取英文Metastasis的字头“M”。
(四)诊断-内镜检查
病理形态学检查 肿瘤诊断的金标准 肿瘤的病理分级根据肿瘤细胞和组织分化程度、异形程度、 核分裂像等分级,可表明肿瘤的恶性程度,为临床治疗及 预后提供依据 • G-组织病理学分级 GX:不能判定分化程度 G1:高分化 • G2:中分化 G3:低分化 G4:未分化 体液自然脱落细胞 细胞学检查 黏膜细胞 细针穿刺涂片 病理组织学检查 腊块,术中冰冻切片
影响恶性肿瘤预后的因素
• 心理素质; • 癌症恶性程度的高低:表现在其组织学上的分型,是决定 其预后的另一重要因素; • 发现早晚决定治疗效果和存活时间; • 年龄也是决定恶性肿瘤预后的因素之一;
(四)诊断
两大步骤: • 定性:即确诊是否患恶性肿瘤,并明确其组织学类型及分 化程度 • 分期:明确病变范围,了解癌症浸润转移情况,以初步判 断预后,并决定治疗原则。
肿瘤的发生、发展和转归
恶性肿瘤临床表现 • 局部表现:肿块、疼痛、溃疡、出血、梗阻 • 转移症状:区域淋巴结肿大、骨转移疼痛或病理性骨折等 • 全身症状: − 良性肿瘤:多无全身症状 − 恶性肿瘤:发热、盗汗、消瘦、贫血、乏力及恶液质等。 − 特殊部位的肿瘤: 嗜铬细胞瘤 高血压 甲状旁腺瘤 骨质改变 颅内肿瘤 颅内高压、神经定位症状
(四)诊断-影像学检查-CT
疗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肿瘤学基础知识-1(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分钟)一、A1型题(总题数:43,分数:100.00)1.我国目前居恶性肿瘤死亡前四位的恶性肿瘤是(分数:3.00)A.肺癌、肝癌、胃癌、食管癌√B.胃癌、肺癌、乳腺癌、结直肠癌C.肝癌、肺癌、胃癌、乳腺癌D.肺癌、肝癌、鼻咽癌、乳腺癌E.胃癌、肺癌、乳腺癌、宫颈癌解析:[解析] 我国20世纪70年代恶性肿瘤死亡顺序为胃癌、食管癌、肝癌、肺癌和宫颈癌;20世纪90年代的死亡顺序为胃癌、肝癌、肺癌、食管癌和结直肠癌;2000年为肺癌、肝癌、胃癌、食管癌和结直肠癌。

我国正处在由发展中国家高发癌谱向发达国家高发癌谱的过渡时期,已经形成两者共存的局面,加大了恶性肿瘤的防治难度。

2.肿瘤目前成为多发病、常见病的主要原因不包括(分数:3.00)A.以往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感染性疾病得到了控制B.环境致癌物愈来愈多C.人类平均寿命延长D.肿瘤诊断率提高E.世界经济一体化√解析:3.八种常见恶性肿瘤不包括(分数:3.00)A.肺癌B.乳腺癌C.大肠癌D.胰腺癌√E.食管癌解析:[解析] 八种常见恶性肿瘤是肺癌、胃癌、乳腺癌、大肠癌、口腔癌、肝癌、宫颈癌、食管癌,胰腺癌相对发病率比较低。

4.恶性肿瘤占全球人口死亡原因的(分数:3.00)A.第一位B.第二位C.第三位√D.第四位E.第五位解析:[解析]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2002年的统计,恶性肿瘤已经是全球第三大死因。

心脏病、卒中、癌症为全球死亡原因的前三位。

5.目前全世界发病率最高的恶性肿瘤是(分数:3.00)A.肺癌√B.胃癌C.乳腺癌D.结直肠癌E.肝癌解析:[解析] 目前,由于吸烟和工业化的发展,肺癌是全世界发病率最高的恶性肿瘤,其次为乳腺癌,第三为结直肠癌。

6.环境致癌因素包括(分数:3.00)A.生物致癌因素B.物理致癌因素C.化学致癌因素D.以上均是√E.以上均不是解析:7.目前流行病学调查研究显示导致肺癌发生率增加的最主要因素是(分数:3.00)A.大气污染B.支气管炎C.吸烟√D.哮喘E.肺气肿解析:[解析] 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承认85%的男性肺癌和46%的女性肺癌是由于吸烟引起的。

很多发展中国家吸烟的人越来越多,肺癌患者也日益增多;发达国家由于宣传戒烟,肺癌的发生率已不再增高。

目前研究显示大气污染与肺癌的发病也有一定相关性。

8.下面关于吸烟和肿瘤的关系错误的是(分数:3.00)A.吸烟是肺癌的公认病因B.吸烟仅仅与肺癌有关,与其他肿瘤无关√C.吸烟者患肺癌的比例低于20%D.吸烟与口腔癌有关E.在发达国家,由于宣传戒烟,肺癌的发生率已不再增高解析:[解析] 吸烟不但可以导致肺癌,而且和口腔癌、下咽癌、食管癌、胃癌、膀胱癌等相关。

9.目前患病率明显增加的肿瘤是(分数:3.00)A.乳腺癌√B.宫颈癌C.食管癌D.胃癌E.膀胱癌解析:[解析] 目前患病率明显增加的肿瘤是肺癌、乳腺癌和大肠癌。

其中乳腺癌和大肠癌患病率明显增高可能与高脂肪、高热量的饮食有关。

B、C、D、E四种肿瘤患病率有下降趋势或虽有增加但不是明显增加。

10.目前患病率呈下降趋势的肿瘤是(分数:3.00)A.乳腺癌B.肺癌C.大肠癌D.宫颈癌√E.肝癌解析:[解析] 由于癌症普查措施的普及,目前患病率呈下降趋势的肿瘤是胃癌、宫颈癌和食管癌。

11.关于肿瘤的发生原因,以下说法错误的是(分数:3.00)A.一种致癌因素可诱发多种肿瘤B.一种肿瘤可能有多种病因C.大多数肿瘤病因尚不完全清楚D.一种肿瘤对应一种致癌因素√E.绝大多数肿瘤是环境因素与细胞的遗传物质相互作用引起的解析:[解析] 恶性肿瘤往往是体内外各种因素之间相互作用的最终结果,是多原因、多阶段与多次突变引起的。

比如乳腺癌,可能与遗传、饮食、激素、电离辐射等多种因素有关。

12.以下不是肿瘤诱发原因的是(分数:3.00)A.电离辐射和紫外线B.遗传因素C.免疫抑制D.微生物感染E.工作压力过大√解析:[解析] 肿瘤的发病与个体因素及环境等多种因素有关,遗传学因素、机体的免疫状况及营养因素等是常见的个体因素,而在环境因素中常见的有电离辐射、紫外线辐射及微生物感染等,此外还包括吸烟、化学致癌物、慢性疾病。

工作压力过大往往与心理精神疾病有关。

13.电离辐射最可能引起的肿瘤是(分数:3.00)A.甲状腺癌√B.胃癌C.肾癌D.肝癌E.宫颈癌解析:[解析] 电离辐射最可能引起白血病、甲状腺癌和乳腺癌。

14.过多的热量和肥胖会导致(分数:3.00)A.肝癌B.脑胶质瘤C.乳腺癌√D.前列腺癌E.膀胱癌解析:[解析] 高热量和高脂肪饮食导致乳腺癌、大肠癌、胰腺癌的发生率增高。

15.关于遗传因素和肿瘤发生的关系,说法错误的是(分数:2.00)A.有些肿瘤具有明显的家族聚集现象B.环境因素是肿瘤发生的始动因素,而个人的遗传特征决定肿瘤的易感性C.暴露于同一致癌物环境中的人群均会患癌√D.抑癌基因的变异或丢失可致癌E.癌基因的激活可致癌解析:[解析] 肿瘤的发生和发展是十分复杂的,除了外界致癌因素的作用外,机体的内在因素也起着重要作用,即人的遗传特征决定肿瘤的易感性。

所以即使处于相同的致癌物环境中,有些人患肿瘤,而另外一些人却能活过正常寿命期,提示个体因素如遗传特征在肿瘤的发生中也起重要作用。

16.长期存活的肾移植受者,最易发生的肿瘤是(分数:2.00)A.Kaposi肉瘤√B.非霍奇金淋巴瘤C.肝癌D.肾癌E.黑色素瘤解析:[解析] 在长期存活的肾移植受者中,由于患者需要长期服用免疫抑制剂,肿瘤发生率上升,并且治疗效果要差于没有接受过肾移植手术的同等期别癌症患者。

上述5种肿瘤都可发生,但最易发生的肿瘤是Kaposi肉瘤。

17.肿瘤发生发展的5个阶段不包括(分数:2.00)A.癌前病变B.原位癌C.早期浸润癌√D.浸润癌E.远处转移解析:[解析] 肿瘤发生发展的5个阶段包括:癌前病变、原位癌、浸润癌、区域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

18.确诊肿瘤的主要依据是(分数:2.00)A.CTB.MRIC.PET-CTD.细胞学或组织病理学检查√E.超声解析:19.TNM分期中的N是指(分数:2.00)A.原发病灶的数日B.转移病灶的数目C.区域淋巴结受侵√D.转移淋巴结的数日E.肿瘤复发次数解析:[解析] TNM分期中的N表示该肿瘤患者区域淋巴结受侵情况,并不是转移淋巴结的数目。

如食管癌TNM分期中的N 0是指无区域淋巴结转移,N 1是指有区域淋巴结转移,与转移淋巴结的数目无关。

20.TNM分期的意义不包括(分数:2.00)A.预测患者预后B.提高肿瘤治愈率√C.有助于评价疗效D.指导临床医师制定治疗计划E.有利于各治疗中心进行信息交流解析:[解析] TNM分期的意义除了A、C、D、E外,尚包括:有利于对人类恶性肿瘤进行连续研究。

21.关于TNM分期说法正确的是(分数:2.00)A.TNM分期适合所有肿瘤B.TNM分期的N均包括N0~N3C.Mx是指转移病灶过多,难以计数D.Nx是指对区域淋巴结的情况难以做出估计√E.Tx是指原发肿瘤巨大解析:[解析] TNM分期不适合淋巴瘤等非实体瘤的分期,故答案A错误;食管癌的N分期只有N 0和N 1,故答案B错误;Mx和Tx分别指远处转移和原发肿瘤无法评估。

22.关于肿瘤综合治疗的定义正确的是(分数:2.00)A.手术+放疗+化疗B.手术+放疗+化疗+靶向治疗C.手术+放疗+化疗+免疫治疗D.手术+放疗+化疗+生物治疗E.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有计划地合理应用现有的治疗手段,以期更好地提高治愈率√解析:23.肿瘤治疗失败的主要原因不包括(分数:2.00)A.患者经济状况差√B.局部复发C.远处转移D.机体免疫功能降低E.手术切除不彻底解析:24.下列肿瘤不首选手术治疗的是(分数:2.00)A.大肠癌B.乳腺癌C.软组织肿瘤D.鼻咽癌√E.睾丸肿瘤解析:[解析] 鼻咽部解剖结构复杂,与重要血管神经相邻,致使鼻咽癌的手术治疗受到很大限制,并且鼻咽癌对放射线敏感,故首选放疗。

25.下列肿瘤适合“本不能手术,先化疗或放疗,后手术”的治疗模式的是(分数:2.00)A.淋巴瘤B.卵巢癌√C.肝细胞癌D.宫颈癌E.前列腺癌解析:26.下列情况下,不考虑首选放疗的是(分数:2.00)A.颅内转移B.上腔静脉压迫C.骨转移D.脊髓压迫E.双肺多发转移√解析:[解析] 双肺多发转移首选全身治疗如化疗或靶向治疗。

27.靶向治疗的分类不包括(分数:2.00)A.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阻断剂B.趋化因子√C.针对特定细胞标志物的单抗D.针对某些癌基因和肿瘤细胞遗传学标志的药物E.抗血管生成药物解析:28.关于癌性疼痛,不正确的描述是(分数:2.00)A.慢性疼痛,是一种疾病B.癌性疼痛可由肿瘤本身、抗肿瘤治疗等多种原因导致C.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约30%~50%的癌症患者伴有不同程度的疼痛D.为了避免患者夸大症状,癌性疼痛的评分应由主要医护人员进行√E.通过三阶梯治疗方法,约有80%患者的疼痛症状可以得到控制解析:[解析] 疼痛是一种主观感受症状,每个人的疼痛阈值不同,对疼痛的感受也不同,在评估疼痛时,应该充分相信患者的主诉,尽量由患者本人进行疼痛程度的评分。

29.下列止痛治疗药物中,没有剂量限制的药物是(分数:2.00)A.可待因B.芬太尼√C.双水杨酯D.舒林酸E.非诺洛芬解析:[解析] 非甾体类抗炎药物多存在天花板效应,而阿片类止痛药物在用于控制疼痛症状时,不存在天花板效应,没有剂量限制。

芬太尼属于阿片类药物,在用于止痛治疗时,没有剂量限制,需要根据患者的疼痛控制情况调整药物用量。

30.阿片类药物最常见的不良反应是(分数:2.00)A.呼吸抑制B.嗜睡C.便秘√D.眩晕E.腹泻解析:[解析] 恶心呕吐、便秘、呼吸抑制、嗜睡、眩晕等都属于阿片类药物的不良反应,但最常见的是恶心呕吐和便秘。

在给予阿片类药物控制疼痛时,要同时辅助给予止吐和通便药物。

31.下列药物中不属于麻醉药品的是(分数:2.00)A.度冷丁B.芬太尼C.强痛定√D.吗啡E.氢可酮解析:32.关于神经病理性疼痛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分数:2.00)A.属于临床难治性疼痛B.吗啡类药物无效√C.应当合理使用辅助用药D.三环类抗抑郁药物可与吗啡合用于烧灼样疼痛患者E.电击样疼痛最好辅助选用抗惊厥类药物解析:[解析] 神经病理性疼痛是疼痛处理中比较困难的一类疼痛,单用阿片类药疼痛控制不佳,一般联合使用一些辅助药物,如三环类抗抑郁药物可与吗啡合用于烧灼样疼痛患者,电击样疼痛最好辅助选用抗惊厥类药物。

值得注意的是,此类辅助药物需要使用较长时间(5~7天)后才能达到较好疗效。

33.在对吗啡中毒的抢救处理中,首先应(分数:2.00)A.注射纳曲酮以拮抗吗啡作用B.注射纳洛酮以拮抗吗啡作用√C.给安定类药物使患者镇静D.停止使用吗啡,等待吗啡从患者体内排出E.对于口服药物的患者应当立即洗胃处理解析:34.对慢性癌痛患者止痛首选给药途径是(分数:2.00)A.口服√B.肌注或皮下注射C.直肠给药D.静脉输注E.透皮贴剂解析:35.姑息治疗的首要目的是(分数:2.00)A.提高患者的肿瘤控制情况B.维持或改善患者生活质量√C.根治肿瘤D.延长患者生命E.回归社会解析:36.布洛芬每日的最高限量为(分数:2.00)A.4.5gB.3.2g √C.5.4gD.2.3gE.5.0g解析:37.止痛药物治疗的基本原则不包括(分数:2.00)A.按阶梯给药B.口服给药C.按时给药D.个体化给药E.不要随便调整剂量√解析:38.非复方吗啡口服剂量15mg,每4小时1次换算为非肠道用药的等效镇痛剂量为(分数:2.00)A.5mg,每4小时1次√B.4mg,每6小时1次C.10mg,每4小时1次D.12mg,每8小时1次E.2mg,每8小时1次解析:[解析] 全天吗啡口服药物总量的1/3为非肠道用药的剂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