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式系统与闭式系统
城市轨道交通环控系统的分类与组成

环控系统的分类与组成
当城市轨道交通车 站站台层和站厅层发生 火灾时,最重要的是及 时排烟,此时空调大系 统进入排烟模式,其具 体操作及原理如下:
环控系统的分类与组成
2. 闭式系统
闭式系统是指城市轨道交通车站内的空气与外界大气互不 连通,即城市轨道交通车站内所有与室外连通的活塞风井及风 阀均处于关闭状态,仅通过通风空调系统向车站提供人员所需 的最小量的新鲜空气,利用列车的活塞效应将车站内的空气带 入区间隧道,以保证隧道内的空气温度处于正常状态。为了满 足闭式运行活塞风的泄压要求,常在车站两端设置迂回风道, 在车站的出入口和区间隧道的洞口采用空气幕进行隔离。
环控系统的分类与组成
①区间隧道机械通风系统。区间隧道机械通风系统如图1所示, 图中的TVF为可逆转耐高温轴流风机的简称。活塞风是列车在隧道内 运行时强迫气流形成的阵风,其通过隧道和隧道活塞风道进出。
图1 区间隧道机械通风系统
环控系统的分类与组成
②车站隧道通风系统。车站隧道通风系统如图2所示。图中, OTE为轨顶排热风道的简称,UPE为轨底排热风道的简称。
②全新风空调模式。 当外界空气焓值小于或等于车站空调大系统回风空气焓
值时,采用全新风空调模式运行,此时关闭电动风阀2、3、 6,全开电动风阀1、4、5,室外新风经组合式空调机组处 理被送往车站公共区域,风则全部被排至车站外。
环控系统的分类与组成
③全通风。 当外界空气温度低于空调送风温度时,停止水系统冷水
环控系统的分类与组成
闭式系统的优点是车站和区间隧道的空气温度与气流速度 能在不同的条件下满足设计要求;其缺点是车站夏季的冷却量 大,故环控机房所需的面积和设备的投入量较大。闭式系统多 用于当地最高月平均温度高于25 ℃、客运量较大、高峰期每 小时的列车运行对数和每列车车辆数的乘积大于180的地铁系 统。闭式系统的车站内采用空调系统,在车站两端设置新风竖 井和排风竖井,以保证空调系统进、排风的畅通无阻。闭式系 统可根据全年气温变化转为开式系统运行。
空调水系统开式和闭式系统的区别

空调水系统开式和闭式系统的区别在规范中是要求空调系统应采用闭式系统的,但讨论中只是说开式会有误导,因为关于开式,闭式系统分类很多的书都说的不是很准确。
有很多人将膨胀水箱认为是开式系统。
而我们一般遇到的都是闭式系统,一是膨胀水箱定压,一是水泵定压。
我们在系统最高点设的膨胀水箱其实应该叫开式膨胀水箱,虽然它是封闭的,但是它不呈压,在选循环水泵时仅为管路、设备的阻力。
其实就算把水箱的顶揭了,把它看成是开式系统,因为水箱在最高点,它与最高的盘管间的高度是负的,所以不用加。
关于开式,闭式系统,很多书说的都是不对的,开式不仅仅是说管路通大气,应该是在循环管路中有一个开式水箱,才叫开式系统,比如有一个蓄冷的水箱,循环水泵从蓄冷的水箱抽水,系统回水回到水箱中。
在系统最高点加的膨胀水箱,是闭式系统,其实就算是没有水箱顶,于大气相通,它一样应该算是闭式系统。
选循环水泵按闭式系统选择,就像superflanker问的“用冷却塔的冷却水循环系统也是开式系统,水泵的扬程是建筑高度+沿程损失???”一样。
它的水泵是不加建筑高度的。
在<简明空调设计手册>中,339页,说闭式系统不与大气接触,仅在最高点设膨胀水箱。
这句话我认为就是错的。
1是闭式系统可以不设膨胀水箱,2是如前述,我认为在系统最高点加的膨胀水箱,就算是没有水箱顶,于大气相通,它一样应该算是闭式系统。
就像2003暖通工程设计技术措施中的概念一样,应该叫做开式膨胀水箱定压的闭式循环系统。
关键在于闭式循环系统的循环二字,我认为开式还是闭式应该是指的循环管路系统,是指从水泵的出口到水泵的入口这个循环是否是闭合的,还是中间有水箱与大气相通。
冷冻水系统一般都是闭式系统,系统中的开式膨胀水箱只是作定压用,其接在冷冻水泵的进水管处相当于给冷冻水泵作用了相应的静水压力,所以冷冻水泵的扬程仅为管路、设备的阻力。
开式系统要加上静水压力空调闭式水系统的扬程计算公式空调闭式水系统的扬程计算公式为:H=1.2∑△h,其中1.2为附加安全系数。
暖通水系统的开式系与闭式系的区别

暖通水系统的开式系与闭式系的区别1.开式系统与闭式系统严格来讲,开式系统与闭式系统并不以系统内水是否和空气接触区分,比如膨胀水箱定压的冷冻水系统,膨胀水箱内的水是和空气接触的,再如冷却水系统,冷却塔内的水是和空气接触的,但冷却水系统更加接近一个闭式系统,详见下文。
个人以为开式系统与闭式系统的严格区分应该以系统水泵运行过程中是否需要克服水的势能做功。
图1. 开式系统如图1,为一水池蓄冷系统简图,在利用水池冷水供冷时,水泵要克服从水池吸入点到系统最高点的水柱压力,此外还要克服左侧部分水路的管件、管路、冷水机组以及末端设备阻力。
这样泵的扬程为上述阻力与水柱压力之和。
图2. 闭式系统如图2,为典型膨胀水箱定压空调冷冻水系统简图,水在膨胀水箱处是与空气接触的,对系统腐蚀是不利的。
但该系统是一个闭式系统。
因为右侧水柱压力与左侧水柱压力互相抵消,水泵运行时不需要克服水柱的势能,只要克服系统(左侧部分与右侧部分)水路的管件、管路、冷水机组以及末端设备阻力,所以楼高、楼正、楼歪影响不大。
这样泵的扬程为上述阻力之和。
图3. 接近闭式系统如图3,为空调冷却水系统简图,如果安装系统是否与空气接触判断,这一系统应该是开式系统。
然而,右侧冷却管内的水柱静压可以和左侧部分抵消,水泵不需要克服这部分阻力。
但是从冷却塔接水盘到系统最高点这部分的高差形成的水压,需要水泵克服。
此外,冷却塔喷嘴也需要一定的水压进行喷水,所以水泵的扬程应该为系统(左侧部分与右侧部分)水路的管件、管路、冷水机组的阻力加上高差h以及喷嘴前的必要压头之和。
对开式系统,管路水力曲线如图4中1所示,其表达式如下:H=h+SQ2,h即为泵要求克服的系统静水压力;对闭式系统,管路水力曲线如图4中2所示,其表达式如下:H=SQ2图4. 管路阻力曲线对上述开式系统和闭式系统,利用水泵变频进行节能计算时,区别很大,因为在曲线2上各点为相似工况点,遵循水泵功率与转速3次方成正比的关系,但是对曲线1,水泵变频调速后与1的新交点与原来的工作点不是相似工况点,3次方关系不成立,常常见到需要商家不论系统情况上来就以三次方关系计算节能量,夸大了水泵调速的节能效果。
开式液压系统和闭式液压系统各有什么特点

开式液压系统的特点(1)一般采用双泵或三本供油,先导油由单独的先导泵提供。
有些液压执行元件所需功率大需要合流供油,合流有两种方式:①阀内合流。
一般有双泵合流供给一个阀杆,在由该阀一般杆控制供油给所需合流的液压执行元件。
该合流方式的阀杆的孔径设计需要考虑多泵供油所虚的流通面积。
②阀外合流。
双泵分别通过各自阀杆,通过两阀泛联动操纵,在阀杆外合流供油给所需合流的液压执行元件。
虽然操纵结构相对复杂、体积较大,但由于流经阀杆的饿是单泵流量,阀杆孔径相对较小,而且有可能与其他阀杆通用。
(2)多路阀常进行分块且分泵供油,每一阀组根据实际需要可利用直通供油道和并联供油道两种油道。
前者可实现优先供油,既上游阀杆动作时,压力油就供给该阀杆操纵的液压元件,而下游阀杆操纵的液压元件就不能动作。
后者可实现并供油。
(3)为满足多种作业工况及复合动作要求,一般采用简单的通断型二位二痛阀和插装阀,把油从某一油路直接引到另一油路,并往往采用单向阀防止油回流,构成单向通道。
通断阀操纵有以下3种方式:①采用先导操纵油联动操纵,先导操纵油在控制操纵阀杆移动的同时,联动操纵通断阀。
②采用操纵阀中增加一条油道作为控制通断阀的油道,这样在操纵操纵阀的同时,也操纵了通断阀的开闭。
开式油路的另一缺点是:当一个泵供多个执行器同时动作时,因液压油首先向负载轻的执行器流动,导致高负载的执行器动作困难,因此,需要对负载轻的执行器控制阀杆进行节流。
闭式液压系统具有以下优点:(1)目前闭式系统变量泵均为集成式结构,补油泵及补油、溢流、控制等功能阀组集成于液压泵上,使管路连接变得简单,不仅缩小了安装空间,而且减少了由管路连接造成的泄漏和管道振动,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简化了操作过程。
(2)补油系统不仅能在主泵的排量发生变化时保证容积式传动的响应,提高系统的动作频率,还能增加主泵进油口处压力,防止大流量时产生气蚀,可有效提高泵的转速和防止泵吸空,提高工作寿命;补油系统中装有过滤器,提高传动装置的可靠性和使用寿命;另外,补油泵还能方便的为一些低压辅助机构提供动力。
开式系统与闭式系统的区别和特性

1. 开式系统与闭式系统严格来讲,开式系统与闭式系统并不以系统内水是否和空气接触区分,比如膨胀水箱定压的冷冻水系统,膨胀水箱内的水是和空气接触的,再如冷却水系统,冷却塔内的水是和空气接触的,但冷却水系统更加接近一个闭式系统,详见下文。
个人以为开式系统与闭式系统的严格区分应该以系统水泵运行过程中是否需要克服水的势能做功。
如图1,为一水池蓄冷系统简图,在利用水池冷水供冷时,水泵要克服从水池吸入点到系统最高点的水柱压力,此外还要克服左侧部分水路的管件、管路、冷水机组以及末端设备阻力。
这样泵的扬程为上述阻力与水柱压力之和。
如图2,为典型膨胀水箱定压空调冷冻水系统简图,水在膨胀水箱处是与空气接触的,对系统腐蚀是不利的。
但该系统是一个闭式系统。
因为右侧水柱压力与左侧水柱压力互相抵消,水泵运行时不需要克服水柱的势能,只要克服系统(左侧部分与右侧部分)水路的管件、管路、冷水机组以及末端设备阻力,所以楼高、楼正、楼歪影响不大。
这样泵的扬程为上述阻力之和。
如图3,为空调冷却水系统简图,如果安装系统是否与空气接触判断,这一系统应该时开式系统。
然而,右侧冷却管内的水柱静压可以和左侧部分抵消,水泵不需要克服这部分阻力。
但是从冷却塔接水盘到系统最高点这部分的高差形成的水压,需要水泵克服。
此外,冷却塔喷嘴也需要一定的水压进行喷水,所以水泵的扬程应该为系统(左侧部分与右侧部分)水路的管件、管路、冷水机组的阻力加上高差h 以及喷嘴前的必要压头之和。
图3. 接近闭式系统对开式系统,管路水力曲线如图4 中1 所示,其表达式如下:H = h + SQ2h 即为泵要求克服的系统静水压力。
对闭式系统,管路水力曲线如图4 中2 所示,其表达式如下:H = SQ2图4. 管路阻力曲线对上述开式系统和闭式系统,利用水泵变频进行节能计算时,区别很大,因为在曲线2 上各点为相似工况点,遵循水泵功率与转速3 次方成正比的关系,但是对曲线1,水泵变频调速后与1 的新交点与原来的工作点不是相似工况点,3次方关系不成立,常常见到需要商家不论系统情况上来就以三次方关系计算节能量,夸大了水泵调速的节能效果。
开式水、闭式水系统

开式水、闭式水系统11.1.概述11.1.1.对于布置标高较高的被冷却设备,通过开式水泵泵升压后供水,称开式水系统。
11.1.2.开式水系统为开式循环,主要供闭式水冷却器、汽机侧油冷却器冷却水及转动机械的轴承和润滑油站供应冷却水,开式水系统水源为循环水或循环水补充水。
11.1.3.闭式水系统采用凝结水、补水泵出口作为补充水,向冷却水质要求高的设备提供冷却水,主要是汽泵前置泵密封、电泵及前置泵密封、EH油冷却器、凝结水泵轴承及电机、空预器润滑油冷却器、磨煤机润滑油站冷却器、密封风机轴承、送风机油站冷却器、一次风机油站冷却器、等离子冷却水箱等提供冷却水。
11.1.4.系统内设两台的闭式循环冷却水泵,一台闭式水箱和两台闭式循环冷却水热交换器(由开式循环水来冷却)。
11.2.设备规范冷却器为本厂技术协议11.3.开式水、闭式水系统联锁与保护11.3.1.开式水系统联锁保护:a.开式循环冷却水泵出口门自动开:1)开冷泵已运行,延时2秒。
2) 开冷泵未运行时联锁开关投入。
b.开式循环冷却水泵出口门自动关:开冷泵未运行,且联锁开关未投入。
c.开式循环冷却水泵自动启:1)运行开式循环泵跳闸或手动停止。
(联锁投入)2)一台开式循环泵运行且出口母管压力低(30PCC10CP001)<0.2MPa,延迟2秒(联锁投入)d.开式循环冷却水泵自动停:1)A开式循环冷却水泵运行延时10S且出口门关2)开式循环水滤网入口循环水压力(30PCC10CP001)<0.07MPa。
3)A开式循环冷却水泵电机驱动端轴承温度>90℃,延时2S(30PCC01CT367)。
4)A开式循环冷却水泵电机非驱动端轴承温度>90℃,延时2S(30PCC01CT368)。
5)A开式循环泵电机定子线圈温度每相两点温度>130℃(与关系),延时2秒(A相30PCC01CT361、30PCC01CT362;B相:30PCC01CT363、30PCC01CT364、C相:30PCC01CT365、30PCC01CT366。
关于开式系统和闭式系统的描述

关于开式系统和闭式系统的描述开式系统和闭式系统是物理学中常用的两个概念。
它们描述了系统与外界之间的能量和物质交换情况。
在本文中,我们将详细探讨开式系统和闭式系统的特点和区别。
开式系统是指与外界能量和物质可以自由交换的系统。
换句话说,开式系统对能量和物质的流入和流出没有限制。
一个典型的例子是开放的水槽,水可以自由地流入和流出。
开式系统是真实世界中最常见的系统,因为大多数系统都与外界有能量和物质的交换。
开式系统具有以下特点:1.能量交换:开式系统可以从外界吸收能量,并将其转化为内部能量,或者将内部能量释放到外界。
例如,太阳能电池板可以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
这种能量交换使得开式系统能够维持其内部的能量平衡。
2.物质交换:开式系统可以与外界交换物质。
例如,一个池塘可以从雨水中吸收水分,同时也可以将水分蒸发或排出。
这种物质交换使得开式系统能够保持物质的平衡。
3.熵的增加:由于开式系统与外界有物质和能量的交换,系统的熵通常会增加。
熵是衡量系统无序程度的物理量,而开式系统的熵增加是不可避免的。
与开式系统相反,闭式系统是指与外界没有物质交换,但仍然可以与外界交换能量的系统。
一个典型的例子是热水瓶,瓶内的热水可以保持一段时间的温度,但瓶外的空气无法进入。
闭式系统具有以下特点:1.能量交换:闭式系统可以与外界交换能量,但无法与外界交换物质。
例如,一个封闭的容器内的气体可以与外界交换热量,但无法与外界交换气体分子。
2.物质交换:闭式系统与外界没有物质交换,因此系统内的物质总量是恒定的。
这使得闭式系统的物质组成保持不变。
3.熵的恒定:由于闭式系统没有物质交换,系统的熵通常保持恒定。
这意味着闭式系统的无序程度保持不变。
开式系统和闭式系统的区别主要在于物质交换的存在与否。
开式系统可以与外界交换物质,而闭式系统不能。
这导致了开式系统的物质组成可以发生变化,而闭式系统的物质组成保持不变。
在实际应用中,开式系统和闭式系统的概念经常被用于分析物理过程和工程系统。
开式系统与闭式系统区别及优缺点

开式系统与闭式系统区别及优缺点开式系统开式系统是指液压泵1从油箱5吸油,通过换向阀2给液压缸3(或液压马达)供油以驱动工作机构,液压缸3(或液压马达)的回油再经换向阀回油箱。
在泵出口处装溢流阀4。
这种系统结构较为简单。
由于系统工作完的油液回油箱,因此可以发挥油箱的散热、沉淀杂质的作用。
但因油液常与空气接触,使空气易于渗入系统,导致路上需设置背压阀,这将引起附加的能量损失,使油温升高。
在开式系统中,采用的液压泵为定量泵或单向变量泵,考虑到泵的自吸能力和避免产生吸空现象,对自吸能力差的液压泵,通常将其工作转速限制在额定转速的75%以内,或增设一个辅助泵进行灌注。
工作机构的换向则借助于换向阀。
换向阀换向时,除了产生液压冲击外,运动部件的惯性能将转变为热能,而使液压油的温度升高。
但由于开式系统结构简单,仍被大多数起重机所采用。
闭式系统在闭式系统中,液压泵的进油管直接与执行元件的回油管相连,工作液体在系统的管路中进行封闭循环。
闭式系统结构较为紧凑,不口空气接触机会较少,空气不易渗入系统,故传动的平稳性好。
工作机构的变速和换向靠调节泵或马达的变量机构实现,避免了在开式系统换向过程中所出现的液压冲击和能量损失。
但闭式系统较开式系统复杂,由于闭式系统工作完的油液不回油箱,油液的散热和过滤的条件较开式系统差。
为了补偿系统中的泄漏,通常需要一个小容量的补液泵进行补油和散热,因此这种系统实际上是一个半闭式系统。
一般情况下,闭式系统中的执行元件若采用双作用单活塞杆液压缸时,由于大小腔流量不等,在工作过程中,会使功率利用率下降。
所以闭式系统中的执行元件一般为液压马达。
工程机械液压传动系统,有开式系统和闭式系统,国内小吨位汽车起重机通常采取具有换向阀把持的开式系统,实现履行机构正、反方向活动及制动的请求。
中、大吨位起重机大多采用闭式系统,闭式系统采取双向变量液压泵,通过泵的变量转变主油路中液压油的流量和方向,来实现履行机构的变速和换向,这种节制方法,可以充足体现液压传动的长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开式系统与闭式系统
严格来讲,开式系统与闭式系统并不以系统内水是否和空气接触区分,比如膨胀水箱定压的冷冻水系统,膨胀水箱内的水是和空气接触的,再如冷却水系统,冷却塔内的水是和空气接触的,但冷却水系统更加接近一个闭式系统,详见下文。
个人以为开式系统与闭式系统的严格区分应该以系统水泵运行过程中是否需要克服水的势能做功。
如图1,为一水池蓄冷系统简图,在利用水池冷水供冷时,水泵要克服从水池吸入点到系统最高点的水柱压力,此外还要克服左侧部分水路的管件、管路、冷水机组以及末端设备阻力。
这样泵的扬程为上述阻力与水柱压力之和。
图1. 开式系统
如图2,为典型膨胀水箱定压空调冷冻水系统简图,水在膨胀水箱处是与空气接触的,对系统腐蚀是不利的。
但该系统是一个闭式系统。
因为右侧水柱压力与左侧水柱压力互相抵消,水泵运行时不需要克服水柱的势能,只要克服系统(左侧部分与右侧部分)水路的管件、管路、冷水机组以及末端设备阻力,所以楼高、楼正、楼歪影响不大。
这样泵的扬程为上述阻力之和。
图2. 闭式系统
如图3,为空调冷却水系统简图,如果安装系统是否与空气接触判断,这一系统应该时开式系统。
然而,右侧冷却管内的水柱静压可以和左侧部分抵消,水泵不需要克服这部分阻力。
但是从冷却塔接水盘到系统最高点这部分的高差形成的水压,需要水泵克服。
此外,冷却塔喷嘴也需要一定的水压进行喷水,所以水泵的扬程应该为系统(左侧部分与右侧部分)水路的管件、管路、冷水机组的阻力加上高差h以及喷嘴前的必要压头之和。
图3. 接近闭式系统
是对曲线1,水泵变频调速后与1的新交点与原来的工作点不是相似工况点,3次方关系不成立,常常见到需要商家不论系统情况上来就以三次方关系计算节能量,夸大了水泵调速的节能效果。
(关于此点可以参见2002年32卷1期文章《开式系统中变速泵的节能分析》作者:狄洪发等)。
wsand于中国中元
注意:没有版权,可以copy,: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