赣西北地区碳硅泥岩型铀矿成矿地质条件及找矿方向
江西横迳地区铀矿地质特征及找矿方向

不等的断裂隆起和断陷盆地,堆积了一套巨厚的以 粗屑为主的陆相沉积。与此同时,大规模的酸性、中 酸性岩浆活动,形成了大量的侵入岩和陆相火山岩, 同时形成了丰富的铀多金属矿产和非金属矿产[1]。 目前在盆地内已发现了横迳、珠村、古坑岗、热水等 多个铀矿点,成矿信息显著。横迳铀矿区位于该盆 地东缘,成矿地质条件优越,矿化信息丰富[23]。本 研究通过对矿区地质特征及矿体地质特征的研究, 分析该区铀矿化分布规律及矿化成因,为今后在区 deoftheJiangxiNuclearIndustryGeologicalBureau) Abstract HengjingAreaislocatedattheeasternedgeoftheWunizhangvolcanicbasin.The WunizhangvolcanicbasinislocatedinthecompositepartoftheNanlingmetallogenicbeltandtheWuyi polymetallicmetallogenicbelt,andtheore-forminggeologicalconditionsaresuperior.Fieldinvestigation resultsshowthattheorebodyinthisareaisproducedintheandesiticbasaltanditscontactzone.Theoc currenceandmorphologicalcharacteristicsarecontrolledbyandesitebasalt,theuraniumandsorghumwa terisabnormal,theuranium contentofthehotspringwaterishigh,andtheandesitebasaltishiddenin thedeepunderground.Itisbelievedthatthespatialdistributionofconcealeduranium sourcelayer,con cealedmagneticbodyandconcealedstructureinthisareaiscloselyrelatedtouranium mineralization, whichisthedirectionofdeepprospectingintheHengjingarea. Keywords Uranium deposit,Geologicalcharacteristics,Volcanicbasin,Andesiticbasalt,Minerali zationgenesis
赣南牛岭铀矿床成矿地质特征及找矿方向

是 晚 近时期 以来 的活 动 断裂 , 对 矿床 、 矿体 的错 移 和 保 存 以及未 来 生态环 境 的改变 都具 有重 要影 响 ] 。 赣 南 牛岭 矿床是 一个 花 岗岩外带 中的层控 铀矿 床 ] , 矿化 产 于马 岭岩 体 南 西 外 接触 带 上 泥 盆 统 三
* 收 稿 日期 : 2 0 1 4 — 0 2 - 2 4 改 回 日期 : 2 0 1 4 — 0 3 — 1 2 责任编辑 : 谭桂 丽 基 金项 目 : 中 国核 工 业 地 质 局 “ 江 西 省 赣 州 市赣 县再 里 地 区铀 矿 普 查 ” ( 项 目编号 : 2 0 1 1 6 5 ) 项 目资 助 。 第 一 作 者 简介 : 张万 良, 1 9 6 2年 生 , 男, 高 级 工程 师 ( 研究员级) , 博士 , 铀 矿 地 质 学 专业 。
1 矿床 发 现 史
1 9 5 6年 , 三 。 九 队 地 面 伽 玛 普 查 发 现 了 该 矿 床 。1 9 5 8  ̄1 9 6 0年 , 三 。 九 队十 八 队 ( 六 。 八 队三 队) 先 后 两 次 进 行 详 查 和 浅 部 揭 露 。1 9 6 6 ~1 9 6 8
年, 六 。八 队十 队运 用钻 、 坑探 以及 化探 等方法 进行
有 成矿 断裂 , 也有 破矿 、 错 矿断 裂 , 而对 破 矿 、 错矿 的
研 究却 一直 未 引起 矿 床 学 家 的关 注 。实 际 上 , 特 别
1 9 8 2年 , 华 东地 质勘探 局 二六 四大 队对该 区进 行 详 查 揭露 , 1 9 8 2 年 1 2月提交 了《 牛 岭矿 床 勘探 基 地 落 实 报告 》 。 2 0 0 9年 以来 , 核 工业 2 7 0研究 所 对 牛 岭地 区开 展 了新 一轮 铀矿 勘查 工作 , 通 过 地 面 地 质调 查 和物 化探 测量 , 认为该 地 区铀成 矿条 件 良好 , 具 有扩 大牛 岭矿 床 找 矿 空 间 的 可能 。2 0 1 0年 , 在 8 5 0 5地 段 开
铀矿勘查现状及找矿方向的思考

铀矿勘查现状及找矿方向的思考作者:覃华相来源:《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9年第06期摘要:为结合当前我国西南地区铀矿资源勘查现状,提出下一步找矿方向,该文分析了铀矿成矿的基本情况,提出了几种不同的找矿思路及技术应用方向,一是结合地质学方法找矿,二是采用地球化学法找矿,三是采用地球物理学方法找矿。
这些方法与我国西南地区铀矿资源的赋存及成矿远景地质条件极其相符,便于地质勘查工作的顺利开展。
希望通过该文的论述,为有关工作实施提供一定启发。
关键词:铀矿;勘查现状;找矿方向中图分类号:P619.14 文献标志码:A“铀矿”是一种极为重要的核工业发展资源,其在我国西南地区广泛分布,但由于西南地区地质条件特殊,地质险要,勘查与探测、开采铀矿资源难度极大。
因此,立足于现阶段我国铀矿资源勘查技术现状及找矿前景,提出针对性的找矿技术实施和应用方向,对于铀矿资源的勘查与寻找及开采,促进我国核电事业发展都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1 铀矿勘查现状及前景首先,据分析铀矿资源的矿床规模一般都是中、小型类型,这种类型的矿床占所有矿床总量的60 %。
但由于铀矿矿石主要由很多稀有金属元素及硫元素、磷元素等有色金属元素混合而成,因此其质量不高。
目前,在我国西南地区,已经探明的铀矿资源矿床主要包括4种类型,即碳硅泥岩、砂岩、火山岩及花岗岩铀矿矿床。
而在这些不同类型的铀矿中,成矿年龄最小的铀矿矿床至今也已有几百万年。
但在我国北方地区,已探明的铀矿矿床类型为可地浸砂岩型铀矿,这类铀矿矿床共计约200多个,此种类型的铀矿床也是我国目前最大的铀矿矿床,其累计赋存的铀矿资源总量在世界上名列前茅,对于我国核电事业的快速发展提供了良好基础。
其次,虽然在我国西南地区分布着大量其他类型的铀矿床,但在这些矿床当中,富含的铀矿资源总量占了我国铀矿总矿产总量的90 %以上,其中在已查明的铀矿储量中,花岗岩型铀矿矿床成矿条件和机理复杂,而在含煤地层及碱性岩中也分布着其他的类型的铀矿床,这些矿床地层、地质都为我国西南地区铀矿资源的成矿奠定了良好基础。
基于赣西北地区金矿矿床构造控矿规律及找矿方向

15矿产资源Mineral resources基于赣西北地区金矿矿床构造控矿规律及找矿方向王 勇(江西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赣西北大队,江西 九江 332000)摘 要:微细浸染型金矿床是赣西北地区新发现的一种矿产来源类型,因此开采工作质量和效率都不高。
为此,进行基于赣西北地区金矿矿床构造控矿规律及找矿方向研究对于顺利开展找矿工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矿床构造控矿规律研究包括地质构造分析、矿体特征分析、成金矿流体物理化学特征分析三方面;找矿方向研究包括矿源层、成矿流体、储矿空间、热液动力等四个方面。
通过以上两个方面的分析,以期为赣西北地区金矿开采工作的开展奠定良好基础,继而提高开采效率和开采质量。
关键词:赣西北地区;金矿;矿床构造;控矿规律;找矿方向中图分类号:TP157.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1-5004(2020)14-0015-2收稿日期:2020-07作者简介:王勇,男,生于1988年,汉族,江西抚州人,本科,研究方向:固体矿产勘查。
我国幅员辽阔,矿产资源丰富。
其中,黄金作为一种贵金属,在人类的发展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黄金在现代社会,主要起到三大作用:第一作为饰品的形式存在;第二作为各种高端设备制作原材料形式存在;第三种作为国家资本储备资源的形式存在。
在此背景下,全世界各国都在尽全力的进行金矿勘查。
据调查,2019年全球黄金开采量3533.7吨,中国国内原料黄金产量为380.23吨,连续13年位居全球第一,不过与2018年相比,仍然减产20.89吨,同比下降5.21%,在全球黄金产量分布图中,中国占比超10%。
中国在黄金开采方面,表现的很给力,可是意料之外的是,在黄金储量方面,我国表现的很一般,仅有1790多吨,在世界所有国家中,排名第五。
为此,为保证我国的黄金储量,还要继续深入探查黄金矿床构造控矿规律,以便明确找矿方向。
赣西北地区,也就是江西西北地区,包括南昌市的新建,安义,湾里,宜春地区的宜丰,奉新,铜古、靖安,九江市的修水,永修,瑞昌、武宁、德安等县。
对碳硅泥岩型铀矿发展及成矿特征的讨论

碳硅 泥岩 型铀矿床 主要产 于 中新 生代 沉积盆 地 ( 简 称 为红盆 ) 的 附近 。对 于 红 盆与 铀 矿化 的关 系 , 陈祖 伊
等( 1 9 8 1 ) 提 出断块运 动 和陆 相 红层 的发 育是 与 包 括碳
过 渡类 型岩石 一构 造 岩含 量 逐 渐变 低 的趋 势 。如 红 柳 河矿点 中含 矿层见 有石英 细脉贯 入 , 沿 裂隙 充填有 次生 高岭土 。矿 化岩石 具有角 砾状或 同心 圆状结 构 , 含铀 矿 物和铀 矿物 有含铀 蛋 白石 、 含铀 玉髓 、 钾矾铀 矿 、 铜 铀云 母、 含铀水铝石。这些元素富集 在 黑 色岩 系 , 后 生再 造 也 具 一定共 性 。 3 . 1 . 5 铀 的存在形 式 铀 主要 以吸 附状 态存 在 , 独 立铀 矿 物 为 沥青 铀 矿 、
铀黑 。 3 . 1 . 6 蚀 变类型
“ 碳硅泥岩型铀矿床” 是我国铀矿地质工作者建立 的铀 矿床类 型 。最初 称 为 “ 灰、 硅、 泥岩型” 、 “ 灰、 硅、 板 岩型” 、 “ 云硅沉岩型” 或“ 黑色岩系型” 等 。1 9 7 6 年在修 水 召开 的“ 灰、 硅、 泥 岩型铀 矿床学 术会 议” , 提 出它是 我 国重要的工业铀矿床类型之一, 并对其冠名进行 了讨 论, 后经不断完善, 定名为“ 碳硅泥岩型铀矿床” 。 1 碳 硅 泥岩型 铀矿分 类 根据《 中 国铀矿找 矿 指南 》 的定义 : “ 碳 硅 泥 岩 型铀 矿床 指产 于未变 质或 弱 变 质海 相 碳 酸 盐 、 硅质 岩 、 泥 岩 及其过 渡 型岩类 中的铀 矿床 ” [ 1 ] 。中 国碳 硅泥 岩型 铀矿 地质勘 查工 作始 于 2 O世纪 5 O年 代 中期 。同时 , 发 现 了 大批 产 于碳硅 泥岩 内 的铀 矿化 和铀异 常 , 其 中包 括湘 西和赣 北等 地 区 , 为后来 的勘 探提 供 了依 据 。通过 几 十 年 的发 展 , 我 国铀矿地 质工作 者根 据碳 硅泥 岩型铀 矿 的 主导成矿作用, 将其划分出风化壳型、 沉积一成岩型、 淋 积型 和热液 叠加 改造 型 4大类 , 并 根据赋 矿 岩性划 分 出 9 个 亚类 j 。参 见表 1 。 2 中国碳 硅泥 岩型铀 矿成矿 时代 规律 中国碳硅泥岩型铀矿床 的形成时代基本可分为 2 期: 晚震 旦世 至早 寒武 世 形成 沉 积 一成 岩亚 型时 期 ; 侏 罗纪后形成其他类亚型时期 , 这些铀矿床都具有后生成 矿 的特 点 , 铀 矿化 年 龄都 小 于 1 4 0 Ma , 与最 年 轻 的含 矿 主岩 ( - 叠 系) 形成 时代 相 比有 较 大的时 差 。 张 待时 ( 1 9 9 4 ) 对后 生 成 矿 的形 成 时代 特 点进 行 了 系统 总 结 , 指 出 沥青 铀矿 的铀 一铅 同位素 年龄 和矿 石全 岩样 品 的 铀 一 铅 同 位 素 等 时 线 数 据 表 明 铀 矿 化 从 1 4 0 Ma 一直 延 续 到 7 Ma 。其 中 1 4 0 Ma 、 1 2 0 Ma 、 7 5 Ma 、 6 7  ̄5 5 Ma 、 4 8 ~3 5 Ma 、 3 0 ~2 2 Ma 、 1 4 ~7 Ma是 主 要 铀 成矿 期 [ 引。
第七章3碳硅泥岩型铀矿床

7.3.2 矿床类型及其地质特征
7.3.2.2 碳、硅、泥(板)岩中的铀矿床
层间破碎带是该类矿床的主要控矿构造,铀矿体大多赋存于层间破 碎带内。例如,产于碳酸盐岩中的董坑矿床发育在Zb1-1和Zb1-4两层 中的层闾破碎带中,顿周矿床发育在D2d2,D2d1和D1y碳酸盐岩中 的层间破碎带内,分别形成上、中、下3个含矿带;罗君沟矿床产于 中志留统钙质硅岩、碳质硅岩及砂质灰岩中的层间破碎带内;产子 坪矿床产于下寒武统碳板岩中的层间破碎带内。可见,层间破碎带 对形成该类矿床的重要性。矿化因受层间构造控制,所以矿体多呈 似层状、透镜状。 围岩蚀变较弱,有赤铁矿化、褪色化、自云石化、粘土化和黄铁矿 化等。 一般来说,矿石矿物主要为沥青铀矿。一些矿床中其矿石矿物分别 为铀石、铀云母和湘江铀矿(Fe,A1)(UO2)4[PO4]2[SO4]2(OH)2H2O。 有的矿床铀呈吸附质状存在于破碎带咬结物中。沥青铀矿大多呈脉 状、浸染状分布于矿石中。与沥青铀矿共生的金属矿物以黄铁矿为 主,以方铅矿、闪锌矿为次,在个别矿床中还有红砷镍矿。脉石矿 物为石英、方解石、重晶石和萤石。
图7-35 凯湖矿床纵剖面图 (据R.J.曼迪,1979) 1——冰水沉积;2——阿萨巴斯卡砂岩; 3——基底;4——矿体
图7-36 凯湖矿床台尔 曼矿体剖面图 (据R.J.曼迪,1979) 1——冰水沉积砂岩和 砾石;2——阿萨巴斯 卡建造;3——黑云母 片麻岩;4——石墨化 片麻岩;5——断裂 带;6——矿体
7.3.2 矿床类型及其地质特征
7.3.2.1 碳、硅、泥变质岩中的铀矿床
图7-33 东阿里盖特河地区区域地质图 (M.R.赫吉等据尼德翰修改,1978) 中元古界(赫里吉亚):1——科姆波尔吉建造;2——奥恩 佩利粗玄岩。下元古界(阿菲比亚):3——费希尔克里克粉 砂岩;4——卡希尔建造;5——芒特帕特里奇建造。太古下元古界;6——纳纳姆布杂岩;7一断裂
赣南花岗岩型铀矿成矿条件及其找矿前景

2 01 2年
铀
矿
地
质
Vo _ 8 l 2 No 1 .
1 月
Ur n u a i m
Ge l g oo y
J n a.
2 1 02
赣 南花 岗岩 型铀矿 成矿条件及 其 找矿前 景
张运涛 ,裴荣富 ,张小平 ,倪修义 , 王启滨 ,汤国平。 ,陈永飞
.
呈 带 状 普 遍 水 岭 土 化
盥 幢
观
>2 6 6
深
1 7
2 1 规模小 .2
云 母 高 岩 浆 燕 山 复式岩体 分 相 侵入 早 期 清 楚 1 7 8 3. 7
清 溪
>1 3 8 8 .
深
1 4
局 部 有 4 1 钾交代 不 明显 .4
4 赣 南 花 岗岩 型 铀 矿 成 矿 条 件 及 成 矿 模 式
赣南 之所 以成 为我 国重 要 的花 岗岩 型铀矿
基地 ,是 因为该 区具备 了形 成铀 矿 良好 的地 质
条件 。
代 成 因花 岗岩体 内 ,受 断裂蚀 变 带控制 。外 带 型铀矿 多分 布 在重熔 再 生型花 岗岩体外 带 。
(.中国地质科学院 矿产资源研究所 ,北京 1 10 3 ; 007 2 江西省核工业地质局 2 4大队 ,江西 赣州 3 10 ) . 6 4 0 0
[ 摘要 ]赣南地 区是我 国花 岗岩型铀资源的重要产地 ,笔者运用深源成 矿和多次成矿 理论 ,对区 内产铀花 岗岩体特征和花 岗岩 中的铀矿成矿条件进行分析 、研究 ,总结 了该 区花 岗岩型铀矿 的成矿模 式 ,提 出 “ 靠边缘 、查蚀变 、追构造、找热体 ”的找铀矿标志 ,厘定出 4处具有较好找矿前 景的工作
修水姜坑地区碳硅泥岩型铀矿成矿特征及找矿方向

2 01 6 年
铀
矿
地
质
Vo 1 . 3 2 NO . 6
NO V. 2 O1 6
1 1月
Ur a n i u m
Ge o l o gy
DOI :1 0 . 3 9 6 9 / J . i s s n . 1 0 0 0—0 6 5 8 . 2 0 1 6 . 0 6 . 0 0 5
认为 区 内铀 成 矿 作 用 以 热 液 叠 加 改 造 为 主 、
淋积 为 辅 ,指 出 西 北 部 红 层 覆 盖 区 之 下 含 矿
地层 和断 裂构 造发 育 ,具有 较大 的找矿 前 景 。
l 区域 地 质 概 况
位于 江西 省 修 水 县 境 内 的 姜 坑 地 区 ,大
( 北 东 向构造 )发 育 ,多 为 正 断 层 ,断 距 数 米
潮 坪 泄 湖 性 质 ,其 狭 长 的 内 陆 湖 相 沉 积 ,为 碳 硅 泥岩 地 层 的形 成 提 供 了 良好 的 古 地 理 环
境_ 1 ] 。区 内最 古 老 的 地 层 为 中元 古 界 双 桥 山 群 ,构 成基 底 构 造 层 ;上 元 古 界 、古 生 界 属
地 构 造上处 在扬 子 准 地 台修 水一 都 昌台 陷 的修 ( 水) 一 武 ( 宁) 复 向斜 西 端 ,属前 震 旦 纪古 老 基 底 之 上 的 地 台边 缘 坳 陷 区。该 区 具 备 浅 海
利 于淋 积 成 矿 。但 近 年 来 的 深 部 找 矿 工 作 显 示 ,董 坑 铀 矿 床 外 围 的 姜 坑 地 区 隐 伏 构 造
改造 型铀 矿类 型 ( 图 1 ) 。
目 , 回 z 曰 s 曰 回 s 困 团 回 s 田 口 1 0 画 1 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赣西北地区碳硅泥岩型铀矿成矿地质条件及找矿方向碳硅泥岩型铀矿是我国五大铀矿类型之一,随着国内铀矿找矿和开发利用工作的深入,赣西北地区碳硅泥岩型铀矿的特色和优势将日益显现。
通过对地质背景和成矿地质条件的分析,结合多年的找矿实践经验,提出了”三层两带一环境”的成矿定位因素,并对找矿远景地段进行了划分和排序。
标签:碳硅泥岩铀矿地质条件找矿方向赣西北为华东地区碳硅泥岩型铀矿主要找矿基地,已落实中小型铀矿床7个,普查工作区12个,控制和探明铀矿资源储量××××吨,预期找矿潜力成果×××××吨,能达到国家铀矿资源规划”大基地”的要求,当前为国家找矿重点突破区。
该区碳硅泥岩型铀矿床具有品位较高、规模较大、埋藏浅、易开采的特点,同时核工业矿冶系统还保留了一支相对精干的采冶队伍,目前矿源的需求量在不断扩大,急需资源保证。
因此,深入研究赣西北地区铀矿成矿条件,规划找矿方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地质概况本文所指的赣西北地区主要为九江市所管辖,总面积为28960平方公里,其中可查面积24150平方公里。
根据黄汲清先生划分,其所处的一级大地构造单元为下扬子准地台,南缘与华南褶皱系接壤(图1);所处的二级构造单元,南部为江南台隆区,占地面积约23860平方公里,北部为下扬子台拗,占地面积约5100平方公里。
区内出露的地层及岩性主要有:中元古界基底变质岩,分布于本区南、北西两翼,为一套厚度巨大、变质程度较浅,以海相火山岩,火山细碎屑岩及泥砂质为主的复理石浊积岩系,面积约10750平方公里;上元古界—古生界陆相—海相沉积岩,以浅海相碳酸盐及泥砂质建造为主,面积约5750平方公里;三叠系—第三系陆相沉积岩,为断陷盆地的巨厚陆源碎屑沉积,面积约1550平方公里;第四系松散沉积及现代水面约4000平方公里。
此外还有不同时代的岩浆岩—主要是花岗岩类,面积约6100平方公里,其中以晋宁和燕山为主要活动期。
区内褶皱构造分为基底褶皱和盖层褶皱,基底褶皱由双桥山地层组成,轴向呈NEE—近EW向,分布于区内的南北两侧;盖层褶皱由震旦纪至中三叠纪的各时代地层组成,其继承性较明显,主导轴向线展布与基底轴向基本一致,多为NEE-近EW向,主要分布于区内的中部。
区内断裂构造发育,主要有古市—德安深断裂,郯—庐深断裂,渣津—柘林大断裂、铜鼓—罗溪(武宁)大断裂、柘林—王音铺大断裂。
区内构造以近东西向和北北东向两组最为发育。
近东西向构造主要表现为近东西向展布的向斜盆地、凹陷带、岩浆活动带及以压性为主要特征的断裂构造带等;北北东向构造以压扭性为主要特征,表现为穿切盆地和凹陷带的断裂构造带。
此外以扭性为主要特征的北西向断裂构造也较发育,但在规模上远不及前两者,形成时间也较它们晚。
赣西北地区到目前为止,除个别产于花岗岩和中元古变质砂岩的热液型铀矿床外,占95%以上的储量都产于震旦—寒武系碳硅泥富铀地层中的淋积型层控铀矿床。
和江南台隆区的东西两侧相比较,本区铀矿品位更高、规模更大、开采选冶条件更好,因而找矿的意义显得更为重要。
2成矿条件分析根据对赣西北地区几个典型的硅炭泥层控铀矿床的分析,笔者认为三层、两带、一个环境是它们的共同特点。
所谓三层,即指矿床所处的地壳结构为三层结构。
底部为基底褶皱结构层,由双桥山群(冷家溪群)变质岩系组成,为富铀地层的形成提供了物质来源;中部为富铀结构层,由震旦—寒武系碳硅泥岩组成,为铀成矿作用提供了丰富的铀源和场所,与下伏基底结构层呈不整合接触关系;上部为保矿结构层,由第三系红层构成,直接覆盖于富铀结构层之上。
反映出在长期隆起剥蚀之后的沉降有利于已成矿床的保存。
在江南台隆区内,凡是具有以上内容的三层结构的地区,几乎都易于找到富铀矿床。
如该区西面的岳阳地区亦此。
可以说这是成矿区的定位因素。
所谓两带,在这里有两层意思。
一是指褶皱构造带与断裂构造带的有机结合。
区内表现为由富铀结构层组成的东西向向斜构造与穿切向斜的北北东向断裂构造的配合。
由于他们的作用形成了各种产状变异部位、层间挤压破碎带及切层的裂隙密集带等。
可以说这是矿床的定位因素。
二是指层间破碎带与切层裂隙密集带的有机组合,在有利层位中发育的层间破碎带与切层裂隙密集带往往是矿体的贮存部位,而当这两带迭加,矿化变得更富,可以说这是矿体定位的因素。
所谓一个环境即指合适的氧化—还原环境,这也是矿体的一个定位因素,一个良好的氧化—还原环境必须要有合适的气候条件,还要有开阔的地下水源补给区。
本区铀矿多为盲矿体,地表矿体很少,而且规模也很小,矿化富集一般是在向斜的某一深度出现,从黄铁矿的变化及地下水活动特征等分析,这个深度正处在一种氧化—还原的过渡带上。
从江南台隆区的西段来看,其中如潘公谭矿点,在上震旦统顶部—下寒武统底部普遍发育一层厚达3—4米,品位0.03—0.04%的“排骨层”,真可谓量大面广,但就是形成不了铀的工业富集。
又如麻池寨矿床在上震旦统灯影组中部发育的硅质泥岩,厚达1-2米,品位可达0.07-0.08%,已经形成工业富集,矿体规模也较大,但就是难找到品位大于0.1%的铀矿化富集。
而与此相反,赣西北地区0.10%以上的铀矿化司空见惯,一般矿体平均品位都可达0.20%以上,且常见较多高品位的矿段。
原因何在?有的同志认为这是热液改造的原因,并提出了有关的一些依据。
笔者并不排除“熱造”作用对局部富矿的影响,但是就主要的富矿作用而言,我认为长时间的反复的淋积作用是主要的。
因为富矿部位往往都离开“热源体”有一定距离或比较远,而且缺乏沿“热源体”分布的蚀变晕,铀矿化呈现多个同位素年龄值等就是一个解释的难点。
可以认为:赣西北地区所处的江南台隆中段与东西两段相比在地壳结构上存在较大差异。
根据南大编制的1:100万地质图可以看出,赣西北地区(含湘东地区在内)不仅是江南台隆的中段,而且也是江南台隆的隆起中心。
区内存在两个较大的沉积间断,一是基底结构层与富铀结构层之间缺失板溪群。
说明该区晚元古代已开始隆起,是江南台隆区隆起最早的地区。
长时间的风化剥蚀为富铀结构层的形成提供了丰富的含铀物质,使本区富铀结构层中主要成矿层位铀本底可达20-40g/t,甚至更高,为成矿起到了预富集的作用。
二是富铀结构层与保矿结构层之间缺失上古生界一中生界的一套地层,这一点尤为重要,说明该区长时间的风化剥蚀使铀元素更有可能从原岩中充分释出,且经历淋滤一富集,再淋滤一再富集的反复作用而由贫变富。
其它地区由于隆起时间晚,富铀层位之上连续沉积形成的盖层厚,风化淋积作用仅限于边缘剥露地段,且时间较短,缺乏充分的后生改造以达到再富集的程度,也就难于形成层控型富矿。
以上所列两矿区的品位基本上还属于同生沉积或成岩阶段的产物。
由于赣西北地区这种特定的地质背景,使之在区内造成“三层两带一环境”的富矿地段奠定了基础,这是研究本区成矿条件的关键。
当然其它地区如有形成这种类似条件的地段,也应予注意。
3找矿方向规划在黄汲清先生划分的两个二级构造单元的基础上,根据本区不同地段的地质发展史、沉积建造及岩浆构造活动的特点,本文尝试进行三级构造单元的划分。
其中在江南台隆区划分出三个三级构造单元,它们是九宫山复背斜,修水武宁复向斜,九岭复背斜。
在下杨子台拗划分出一个三级构造单元,称为瑞昌一彭泽拗褶带。
依据前述对本区成矿条件的分析,选择修水武宁复向斜作为一级远景区,其多个区段几乎都具备“三层二带一个环境”的成矿条件,按其具备程度排出的远景地段有:董坑一东港向斜区,东津一杭口向斜区,大椿向斜区,莲花—横路区,庙岭区。
董坑一东港向斜区为重点找矿区,包括董坑矿床、郭家坪、涂坑矿点以及桂坳、丁家垅、孟源、全坑等矿化点(图2)。
具有成矿物源丰富,Z2- C1w地层含铀丰值高,为区域上同类地层含铀量的2.7 至10倍,其中主含矿层(Z2d4)铀含量高出区域上同类地层10倍左右,说明区内上震旦—下寒武地层为赋铀很高的富铀地质体,为铀成矿提供极丰富物源。
控矿构造发育,控矿的北北东向裂构造在董坑—东港一带呈200~400m±等间距发育产出,涂坑以东同时还发育控盆(顺层的)北东向与北西向断裂,属压力频繁集中释放地段,有利于含矿溶液运移与聚集成矿。
第三系断陷红盆及同时代洼陷区发育,董坑矿床主成矿期与红盆在时间上和空间上具有很好的统一性与一致性。
红层以下较大范围内有很好的铀矿化产出(图3),该区红盆以下Z2- C1w碳硅泥岩地层存在较大铀矿找矿空间。
东津一杭口向斜区亦为重点找矿区,包括保峰源、白土、洞下三处矿床,杨家、范家垅、吊桥、东津、彭洞、上塘源6个矿点,具有成矿物源丰富,Z2- C1w 地层含铀丰值高,为区域上同类地层含铀量的3~9倍。
NNE向断裂构造发育,区内发育7条NNE向断裂,其中有3条已发现为矿床定位控矿构造,4条为矿点控矿构造,它们的控矿特征可比。
下第三系断陷红盆及同时代洼陷区发育,铀成矿与红盆关系密切,并在个别的深揭钻孔中发现了较好的铀矿体。
同时具有淋积作用的地下水补给源区开阔等特点(图4)。
该区在Z2- C1w碳硅泥岩地层及北部红盆以下存在很大铀矿找矿空间。
二级远景区为瑞昌一彭泽拗褶带及其南部边缘地带,这个带处于下扬子台拗,并与江南台隆区接壤,由于拗褶作用的影响,也常形成一些富铀结构层所组成的向斜或背斜构造,有的并为北北东向断裂构造切穿,形成类似“三层而带一环境”的有利条件,因此也有可能找出较富的淋积型层控铀矿床。
这种地段主要分布在彭泽县、德安县,如庙前向斜、彭山背斜等。
当然,在赣西北地区三级构造单元的九宫山复背斜,九岭复背斜也有一些花岗岩型、变质岩型和砂岩型铀矿点、矿化点的发现,但均未在找矿上取得突破,因此,这些区段的铀矿找矿应该属于探索性阶段,不属于近期的工作重点区。
以上规划只是一个基础,是一种战略考虑。
在安排具体地段的找矿,特别是深揭工作时还要充分利用各种资料信息,包括地层的产状及产状的变化,构造的組合关系,放射性地球物理化学特征,蚀变及低温热液的来源,紧紧围绕“三层二带一环境“步步深入,多因素综合分析才能凑效。
参考文献[1]张承基、王永全等.《江西省修水-武宁地区铀矿资源大基地勘查部署规划研究报告》.2005.[2]谢平礼.《江西省修水县郭家坪铀矿普查申请书》.2006.[3]陈荣清等.《江西省修水县保峰源铀矿床详查报告》.1995.[4]李元普等.《江西省修水县董坑铀矿床勘探报告》.1990.[5]杨明桂等.《赣北地区多金属成矿规律》.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