铀矿地质行业标准

合集下载

EJ_275_1985铀矿地质生产安全规程

EJ_275_1985铀矿地质生产安全规程

D 09EJ 275—1985铀矿地质生产安全规程1986-05-13发布1986-09-01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核工业部发布附加说明:本规程由核工业部地质局提出。

本规程主要起草人:黄光宇、冯雅武、蒙柱凯、柯德芳、刘春辉、严国成、郝师梅、王续明。

本规程依据《国务院关于加强企业生产中安全工作的几项规定》、《矿山安全条例》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用爆炸物品管理条例》,结合铀矿地质生产的实际情况制定。

本规程适用于核工业部地质系统的生产、科研、教学单位。

本规程如与国家规定有抵触时,以国家规定为准。

1 总则1.1 为了搞好安全防护工作,保障职工在生产过程中的安全和健康,促进铀矿地质生产顺利发展,特制定本规程。

1.2 各单位必须把安全防护工作摆在重要议事日程上,明确一名领导主管安全防护工作,做到计划、布置、检查、总结、评比生产的时候,同时计划、布置、检查、总结、评比安全防护工作。

1.3 凡新参加工作的人员,要事先进行体格检查,有禁忌症者,不得从事有关工种的工作。

对已从事工作的职工,应定期进行健康检查。

发现健康状况不适于本岗位工作,应予调离。

1.4 各单位每年在编制生产计划的同时,必须编制安全防护技术措施计划。

所需经费、设备、器材应列入财务、物资计划,并与生产计划同时安排。

每年应在固定资产更新和技术改造资金中按规定的比例安排专款,用于安全防护措施,不得减少或挪用。

1.5 各地勘局、大队应设立安全防护专门机构,并相应的配备生产安全、辐射防护、环境保护等技术干部及必要的监测人员。

勘探分队、揭露分队、车间、车队应配专职安全员。

普查分队、机坑班组应有兼职安全员。

对安全防护人员,应保持其相对的稳定,不得随意调离。

1.6 基本建设项目、技术改造项目及临时建筑项目其尘毒治理与安全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审批,同时施工,同时验收、投产使用。

地质设计,工程设计的审查、验收都应有安防部门参加。

1.7 凡有毒、有害的工程项目,一般不得对外承包。

铜、铅、锌、银、镍、钼矿地质勘查规范

铜、铅、锌、银、镍、钼矿地质勘查规范
20
新规范对勘查工程间距的确定,只提出一些原则 意见。为了在实际工作中能有所参考,在附录中列 出了岩金和铜、铅、锌、银、镍、钼各矿种控制的 资源/储量沿矿体走向与倾向的参考工程间距。这些 数据仅是经验的总结。使用者必须结合矿床的具体 情况,合理确定工程间距。
基本查明开采技术条 件类型
详细查明开采技术条 件类型
综合评价
大致了 解 ,初步 评价
大致查明, 研究伴生矿 综合利用的 可能性
基本查明,全面查明 伴生矿产,探讨工业 回收的可能性。
综合勘查、综合评价。
10
2、预查阶段与普查阶段的区别
主要体现在对物、化探异常、矿(化)点的工作程度上。
预查阶段主要是对物、化探异常及矿(化)点进行以地表为 主的评价工作,有可能发现矿体,也有可能未发现矿体。如 果发现了矿体,应施工极少的工程对矿体进行大致了解。对 贫富、经济价值作出大致的判断。如未发现矿体,也应指出 下步找矿的方向。
15
6、新、旧规范资源储量类别的对比 新规范是适应市场经济、与国际惯
例接轨的一种全新的标准,严格地讲, 新、旧规范的资源储量类(级)别是不 能一一对比的。新规范资源储量只有分 类,没有分级,但新规范在修订过程中 又充分考虑了我国的国情,所以,新、 旧规范的内容仍有一定的联系,可以采 用大致、相当的对比,以加深了解。
1993年制定了《岩金矿普查规范》; 1995年制定了《岩金矿地质祥查规范》。
3
一、规范制定的历史沿革
《铜、铅、锌、银、镍、钼矿地质勘查规范》
1962年11月冶金部、地质部联合发布了《铜矿储量分 类规范(暂行)》,即铜矿的地质勘查规范;
1981年5月地质部、冶金部颁布了《铜矿地质勘探规 范》(试行);
16

核工业铀矿冶工程技术标准-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核工业铀矿冶工程技术标准-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核工业铀矿冶工程技术标准-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概述核工业铀矿冶工程技术标准是指在核工业铀矿冶工程领域中,用于规范和指导铀矿冶工程技术工作的一系列标准和准则。

这些技术标准旨在确保铀矿冶工程的安全、高效和可持续发展。

铀是一种重要的放射性金属,广泛用于核能产业。

核工业铀矿冶工程技术标准的制定是为了保证铀的开采、选矿、提取和冶炼过程中的安全性和环境保护,并且确保生产过程中的高效运行和资源利用。

核工业铀矿冶工程技术标准包含了许多方面的内容,包括但不限于铀矿储量评估、采矿方法、选矿工艺、破碎和磨矿工艺、浸出和萃取工艺、沉淀和精炼工艺等。

通过制定、实施和执行这些技术标准,可以确保铀矿冶工程从采矿到冶炼的每个环节都符合规范,以实现安全高效的铀矿冶工程操作。

此外,核工业铀矿冶工程技术标准的制定还有利于提高铀矿资源利用率,降低生产成本,促进铀矿工业的可持续发展。

通过规范和标准化的工作流程和操作规程,可以提高工程师和操作人员的工作效率和技术水平,确保生产过程的稳定性和一致性。

总而言之,核工业铀矿冶工程技术标准的制定对于核工业和铀矿冶工程行业具有重要意义。

它不仅可以保障铀矿冶工程的安全运行和环境保护,还能够推动技术的进步和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通过遵守和执行这些标准,我们可以建立一个健康、安全、高效和可持续的核工业铀矿冶工程体系。

1.2 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可以包括以下内容:文章结构部分旨在介绍整篇长文的组织结构和各个章节的内容概述。

本文按照以下结构进行组织和阐述。

首先,本文包括引言、正文和结论三个主要部分。

引言部分分为三个小节。

第一小节是概述,用来简要介绍核工业铀矿冶工程技术标准的背景和重要性。

第二小节是文章结构,即本部分内容,旨在说明文章的组织结构和各个章节的目的。

第三小节是目的,明确本文撰写的目的和意义。

正文部分是本文的核心内容,包括核工业铀矿冶工程技术标准的要点和详细介绍。

本部分将分为多个章节,每个章节具体描述一个要点。

铀矿地质勘探和采冶环境保护和职业卫生管理详解

铀矿地质勘探和采冶环境保护和职业卫生管理详解

二 、 国家法律法规对企业环境保护要求6. 突发环境事件处理与报告制度环境保护法• 第四十七条 在发生或者可能发生突发环境事件时 , 企业事业单位应当立即采取措施处理 , 及时通报可能受到危害的单位和居民 , 并向环境保护主管部 门和有关部门报告 。• 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处置工作结束后 , 有关人民政府应当立即组织评估事件造成的环境影响和损失 , 并及时将评估结果向社会公布 。集团公司环保管理办法• 第四十七条 环境事件发生后 , 事故现场有关人员应当立即向本单位负责人报告; 单位负责人接到报告后 , 应在1小时内向当地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 主管部门报告 , 并同时向集团公司安全环保部 、主管专业公司(事业部 、支 持服务机构) 或总部值班部门报告 。
放射性污染防治法
环境影响评价法
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
大气污染防治法
主要法规(国务院条例)➢ 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253号 , 1998年11月29 日发布实施)➢ 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559号 , 2009年8月17 日通过 , 2009年10月1 日实施)➢放射性废物安全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612号 , 2011年11月17 日通过 , 2012年3月1 日实施)
二 、 国家法律法规对企业环境保护要求
√“三同时 ”制度环境保护法• 第四十一条 建设项目中防治污染的设施 , 应当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 同时施工 、 同时投产使用 。 防治污染的设施应当符合经批准的环境 影响评价文件的要求 , 不得擅自拆除或者闲置 。放射性污染防治法• 第三十五条与铀(钍)矿和伴生放射性矿开发利用建设项目相配套的放射性污染防治设施 , 应当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 、 同时施工 、 同时投入 使用 。放射性污染防治设施应当与主体工程同时验收; 验收合格的 , 主体工程方可投入生产或者使用 。

DZ-T-0199-2002铀矿地质勘查规范

DZ-T-0199-2002铀矿地质勘查规范

DZ 中华人民共和国地质矿产行业标准DZ/T 0199-2002铀矿地质勘查规范Specifications for uranium mineral exploration2002-12-17发布2003-03-01实施中人民共和土源部发布华国国资DZ/T 0199—2002目次前 言1 范围2 规范性引用文件3 铀矿勘查的目的、任务3.1 目的3.2 任务4 铀矿勘查研究程度4.1 地质工作4.2 矿石物质组成和矿石质量4.3 矿床开采技术条件4.4 矿石选冶加工技术性能试验4.5 综合勘查、综合评价5 铀矿勘查控制程度5.1 勘查类型划分5.2 勘查工程间距的确定5.3 工程布置、施工原则和控制程度5.4 勘查手段的选择和应用6 铀矿勘查工作及质量要求6.1 测绘工作6.2 地质填图6.3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6.4 物探、化探6.5 探矿工程6.6 采样及测试6.7 地质编录、综合整理和报告编写6.8 计算机及其他新技术、新方法应用7 可行性评价工作7.1 概略研究7.2 预可行性研究7.3 可行性研究8 铀矿资源/储量分类依据及类型条件8.1 铀矿资源/储量分类依据8.2 铀矿资源/储量类型条件9 铀矿资源/储量估算9.1 工业指标9.2 铀矿资源/储量估算的一般原则和方法9.3 确定资源/储量估算参数的要求附录A(规范性附录)固体矿产资源/储量分类附录B(规范性附录)铀矿一般工业要求B.1 铀矿一般工业要求B.2 矿床规模B.3 矿石品级B.4 矿石工业类型附录C(资料性附录)铀矿床伴生组分综合利用附录D(资料性附录)确定勘查类型的主要地质因素D.1 主矿规模D.2 矿化分布均匀程度D.3 矿体厚度稳定程度D.4 矿体形态和被破坏程度分三类附录E(资料性附录)铀矿床勘查类型确定实例附录F(资料性附录)铀矿床勘查工程间距附录G(资料性附录)可行性研究的主要内容G.1 总论G.2 需要预测和拟建规模G.3 资源、原材料、燃料及公用设施情况G.4 建厂条件和厂址方案G.5 设计方案G.6 环境保护G.7 企业组织、劳动定员和人员培训(估算数)G.8 实施进度的建议G.9 投资估算和资金筹措G.10 社会及经济效果评价附录H(资料性附录)铀矿山首期建设设计还本付息年限和铀矿冶企业建设规模及服务年限H.1 铀矿山首期建设设计还本付息年限H.2 铀矿冶企业建设规模及服务年限要求附录I(资料性附录)铀矿床确定特高品位下限品位变化系数前言本标准是根据GB/T 17766—1999《固体矿产资源/储量分类》、GB/T 13908—2002《固体矿产地质勘查规范总则》,对EJ/T 702—92《铀矿地质普查规范》、EJ/T 703—92《铀矿地质详查规范》和EJ/T 864—94《铀矿地质勘探规范》等三个标准进行修订的,并合并改为《铀矿地质勘查规范》。

铀矿地质填图规范2

铀矿地质填图规范2

EJ 中华人民共和国核行业标准EJ/T 867-1994铀矿地质填图规范(1:10 000)1994-07-18发布1994-12-01实施中国核工业总公司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核行业标准铀矿地质填图规范EJ/T 867-1994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1:10000铀矿地质填图的目的、任务、基本准则、工作程序、工作方法、内容、资料整理和综合研究、报告编制、质量检查和成果验收等技术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在铀矿勘查中选定的铀成矿远景区或铀矿田(区)、矿床开展1:10000铀矿地质填图。

是1:10000铀矿地质填图项目设计、成果验收、质量监控的依据。

2 引用标准EJ/T363 地面伽玛能谱测量规范3 目的和任务1:10000铀矿地质填图是铀矿勘查的主要基础工作之一。

其目的和任务是进一步查明测区铀成矿地质背景和矿带、矿床、矿点分布特征、成矿条件、控矿因素及找矿标志,并以矿化聚集区(段)为基础,确立成矿有利区段,为建立找矿模式和扩大铀矿床、矿点提供可靠的依据。

4 基本准则4.1 填图应以先进的地质理论为指导,以野外地质观察研究为基础,充分搜集和研究已有的地质、物探、化探、遥感和水文地质资料,运用新方法、新技术,获取新的地质认识,提高填图质量。

4.2 填图内容应突出铀成矿地质特点,填图过程中应辅以伽玛能谱或伽玛总量测量。

4.3 填图工作中应搜集其它矿种和有关民采点资料,对测区内与铀共生或伴生的矿产和其它矿种进行初步综合评价。

4.4 取样、分析测试必须按照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执行,尚无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时,可按现行的有关规定执行。

4.5 填图工作中必须使用由计量部门检定合格的仪器设备,并按要求定期标定,保证其稳定性、一致性和准确性。

5 工作程序5.1 立项1:10000铀矿地质填图工作一般应单独立项。

立项前应在全面搜集、整理各种资料的基础上,进行技术经济论证。

项目的确立,可由上级主管部门下达,也可由各地质勘查单位根据找矿工作需要提出立项建议,报上级主管部门核定。

铀矿地质总复习

铀矿地质总复习

铀矿地质总复习第一节铀资源、生产和需求一、铀的发现和应用3个发现、3个阶段:铀元素的发现(1789)、铀放射性的发现(1896)、铀核裂变能的发现(1938)、核能的利用与其它用途的开发(现在)。

二、铀资源勘查、生产和需求介绍了世界上铀勘查、铀资源、铀生产和铀需求的现状。

介绍了中国的铀政策和铀需求。

第一章绪论第二节铀资源勘查的一般概念一、铀矿资源地质勘查概念铀矿资源地质勘查包括铀资源评价和铀资源勘查两部分工作。

二、我国现行铀资源勘查的一些基本规定和指标铀矿一般工业要求、矿床规模、矿石品级、矿石工业类型。

第一章绪论铀矿的一般工业要求(重点掌握P8、P184)?铀矿的边界品位为300×10-6、最低工业品位为500×10-6、最小可采厚度为0.7m、夹石剔除厚度为0.7m 。

地浸砂岩型铀矿的边界品位为100×10-6 ,边界平米铀量为1kg/m2。

第一章绪论第三节我国铀资源勘查状况一、我国铀资源勘查简史二、我国已探明铀资源储量的基本特点?1)资源分布广;2)产出相对集中;3)矿床类型多;4)单个矿床规模较小;5)矿床以中低品位为主,矿体厚度较小;6)共生、伴生的矿产种类多。

(重点掌握P10)我国已查明的铀矿资源主要集中于5个铀成矿省和3个铀成矿区,即华南活动带铀成矿省、扬子陆块东南部铀成矿省、天山铀成矿省、祁连—秦岭铀成矿省、华北陆块北缘铀成矿省,以及鄂尔多斯盆地铀成矿区、二连—侧老庙盆地铀成矿区和滇西铀成矿区。

三、我国国土铀矿地质勘查程度四、我国铀资源潜力和发展战略第二章铀地球化学概论第一节、铀的性质铀的价电子层结构为5f36d17s2,铀具有变价的特征。

铀失去全部价电子后最外层电子为8个,趋于惰性气体型,故属亲氧元素(重点掌握P14)。

铀的化学性质主要有:1、亲氧性,2、变价及价态转换性(在自然界只有四、六两种价态,即铀所处的环境为氧化条件时,四价铀变为六价铀。

由氧化条件转化为还原条件时,六价铀变为四价铀),3、呈络合物出现的特性,4、与某些元素电子层结构特征和化学性质相似,铀与Th、Zr、REE等有广泛的类质同象置换。

铀矿地质填图规范1

铀矿地质填图规范1

EJ 中华人民共和国核行业标准EJ/T866-1994铀矿地质填图规范(1:2000)1994-07-18发布1994-12-01实施中国核工业总公司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核行业标准铀矿地质填图规范EJ/T866-1994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1:2000铀矿地质填图的目的任务、基本准则、工作程序、工作方法和技术要求、资料的综合整理、质量检查与成果验收。

本标准适用于铀矿勘查中的1:2000铀矿地质填图工作。

是1:2000铀矿地质填图编写设计、成果验收和质量监控的主要依据。

2 引用标准EJ/T 363地面伽玛能谱测量规范3 目的任务1:2000铀矿地质填图(简称地质填图)是铀矿勘查的基础地质工作,也是发展地质成果的重要手段之一。

其目的任务是在普查工作的基础上,详细查明矿床地质、构造和围岩蚀变特征;对地表矿化地质体进行详细追索,查明其分布范围、形态、产状、规模及赋存地质条件;应用深部工程资料和地球物理、地球化学资料,综合分析铀矿化分布规律,为铀矿详查、勘探设计提供依据,为地质研究、矿床储量计算、大比例尺成矿预测和矿山设计提供基础地质资料。

4 基本准则4.1 以新的地质理论为指导,以野外地质观察研究为主要手段,充分运用行之有效的新方法、新技术,努力提高填图质量。

4.2 在地质条件、工作条件和研究程度不同的地段或不同的工作阶段,地质填图内容允许有所侧重。

但都应突出反映与铀成矿有关的地层层位、岩体、地质构造、围岩蚀变、变质带及与铀伴生的矿产等地质要素。

4.3 对测区已有的遥感图象、地质、地球物理、地球化学、水文地质、矿产等资料,尤其是浅部和深部资料,应在综合整理和深入研究的基础上,充分合理地加以利用。

4.4 地质填图必须坚持与地质科研相结合,并贯穿于地质填图工作的始终。

4.5 地质填图必须同时进行放射性测量,研究测区铀矿体(或矿化体)的分布规律及其特征和岩石中铀、钍、钾的含量。

4.6 地质填图应以符合国家质量标准的1:2000地形图为底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核地质标准一览表(地质、物化探部分) 2005年9月
序号标准编号标准名称
1GB/T10630—97放射性矿产地质术语分类与代码
2EJ/T276—1998铀矿水化学找矿规范
3EJ/T299—1998铀矿床水文地质勘探规范
4EJ/T353—881:20万铀矿遥感地质技术规定
5EJ/T363—1998地面Y能谱测量规范
6EJ/T366—89铀矿地质采集格式
7EJ/T551—91铀矿资源评价规范
8EJ/T605—91氡及其子体测量规范
9EJ/T611—2005 γ测井规范
10EJ/T701—92铀矿水化学编图规范(1:200000)
11EJ/T702—92铀矿地质普查规范
12EJ/T703—92铀矿地质详查规范
13EJ/T749—93放射性矿产资源勘查管理数据采集格式与代码
14EJ/T864—94铀矿地质勘探规范
15EJ/T830—94铀矿普查测量规范
16EJ/T831—94地面Y总量测量规范
17EJ/T832—94碳硅泥岩型铀矿找矿指南
18EJ/T865—94铀矿探矿工程地质物探原始编录规范19EJ/T866—94铀矿地质填图规范(1:2000)
20EJ/T867—94铀矿地质填图规范(1:10000)
2l EJ/T847—94放射性矿产资源探矿工程综合管理数据采集格式与代码
22EJ/T909.1—94铀矿资源评价方法主观概率法
23EJ/T909.2—94铀矿资源评价方法矿床规模频率法
24EJ/T909.3—94铀矿资源评价方法成矿成功树法
25EJ/T909.4—1996铀矿资源评价方法矿床模型法
26EJ/T909.5—1999铀矿资源评价方法专家系统法
27EJ/T909.6—1999铀矿资源评价方法丰度估计法
28EJ/T909.7—1999铀矿资源评价方法体积估计法
29EJ/T920—95陆相沉积盆地铀矿找矿指南
30EJ/T956—95水的放射性组份检测取样规程
31EJ/T969—95铀矿区域地质调查规范(1:200000) 32EJ/T974—95铀矿区域地质调查规范(1:50000)
33EJ/T975—95铀矿地球物理和地球化学勘查通则
34EJ/T976—95花岗岩型铀矿找矿指南
35EJ/T980—95车载Y能谱测量规范
36EJ/T983—95铀矿取样规程
37EJ/T995—1996放射性矿产资源坑探规程
38EJ/T996—1996火山岩型铀矿找矿指南
39EJ/T1021—1996放射性矿产资源铀矿地质勘探基础数据代码与采集格式
40EJ/T1030—1996铀矿射气系数测量规范
41EJ/T1031—1996放射性矿石密度测量规程
42EJ/T1032—2005航空Y能谱测量规范
43EJ/T1052—1997放射性矿产资源钻探规程
44EJ/T1070—1998铀矿岩矿心管理规定
45EJ/T1094—1999铀镭平衡系数测量规程
46EJ/T1120—2000铀矿地质勘探工程测绘图件编绘规范
47EJ/T1121—2000铀矿样品加工管理技术规程
48EJ/T1130—2001210Po测量规范
49EJ/T1133—2001水中氡测量规范
50EJ/T1140—2002可地浸砂岩铀矿钻探技术规范
51EJ/T1157—2002地浸砂岩型铀矿地质勘查规范
52EJ/T1158—2002地浸砂岩型铀矿取样规范
53EJ/T1159—2002地浸砂岩型铀矿钻探工程地质物探原始编录规范
54EJ/T1160—20021:500000地浸砂岩型铀矿资源区域评价规范
55EJ/T1161—20021:250000地浸砂岩型铀矿资源区域评价规范
56EJ/T1162—2002地浸砂岩型铀矿地球物理测井规范
57DZ/ T0199—2002铀矿地质勘查规范(硬岩型,代替EJ/T 702—92 EJ/T 703—92 EJ/T 864—94)
58 EJ/T1173—2004铀矿山闭坑地质报告编写规范
59 EJ/T1174—2004铀矿勘查地质报告编写规范
60 EJ/T1187—2004古河谷型铀矿找矿指南
注:红色部分为新增加或新修定标准
1EJ/T275—85铀矿地质生产安全规程
2EJ/T744—92铀矿地质作业场所空气中粉尘的测定方法
3EJ/T913—94铀矿地质设施退役辐射环境安全规程
4EJ/T977—95铀矿地质辐射环境影响评价要求
5EJ/T1016—1996铀矿地质生产安全检查规程
6EJ/T1100—1999 X射线荧光测井仪
7EJ/T684—1992便携式源激发X射线荧光分析仪
8EJ/T823—1994激光荧光微量铀分析仪
9EJ/T824—1994活性炭吸附氡子体Y测量仪
10EJ/T584—1991勘探用便携式Y幅射仪和Y能谱仪
11EJ/T1139—2001勘察用Y辐射仪和Y能谱仪性能和测试方法
12EJ/T1146—2001用于核素分析的碘化纳(铊)探测系统标定和使用
核行业标准一览表(分析部分) 2003年6月
序号标准编号标准名称
1 GB/T13070—91 铀矿石中铀的测定电位滴定法
2 GB/T13070—91 地质水样中234U/238U,230Th/23’Th放射性比值的测定方法
3 GB/T13072—91 地质水样中226Raj228Ra活度比值分析方法
4 GB/T13073—91 岩石样品中226Ra的分析方法
5 GB/T17036—1997 铀矿地质样品中锗的测定一水扬基荧光
酮分光光度法
6 GB/T4930—93 电子探针定量分析方法通则
7 GB/T17672—1999 岩石中铅、锶、钕同位素联合测定方法
8 GB/T17863—1999 钍矿石中钍的测定N263分离EDTA滴定法
9 EJ/T267.1—84 铀矿石中铀的分析方法总则及一般规定
10 EJ/T267.5—84 铀矿石中铀的测定氯化亚锡还原/钒酸铵氧化滴定法
11 EJ/T297.1—87 花岗岩、花岗岩铀矿石组份分析方法总则及一般规定
12 EJ/T297.2—87 花岗岩、花岗岩铀矿石组份分析方法二氧化硅量的测定
13 EJ/T297.3—87 花岗岩、花岗岩铀矿石组份分析方法全铁量的测定
14 EJ/T297.4—87 花岗岩、花岗岩铀矿石组份分析方法三氧化二铝量的测定
15 EJ/T297.5—87 花岗岩、花岗岩铀矿石组份分析方法氧化钙量的测定
16 EJ/T297.6—87 花岗岩、花岗岩铀矿石组份分析方法氧化镁量的测定
17 EJ/T297.7—87 花岗岩、花岗岩铀矿石组份分析方法氧化锰量的测定
18 EJ/T297.8—87 花岗岩、花岗岩铀矿石组份分析方法二氧化钛量的测定
19 EJ/T297.9—87 花岗岩、花岗岩铀矿石组份分析方法五氧化二磷量的测定
20 EJ/T297.10—87 花岗岩、花岗岩铀矿石组份分析方法氧化钾量的测定
21 EJ/T297.11—87 花岗岩、花岗岩铀矿石组份分析方法氧化钠量的测定
22 EJ/T297.12—87 花岗岩、花岗岩铀矿石组份分析方法总流量的测定
23 EJ/T297.13—87 花岗岩、花岗岩铀矿石组份分析方法氟量的测定
24 EJ/T297.14—87 花岗岩、花岗岩铀矿石组份分析方法化合水量的测定
25 EJ/T349.1—88 岩石中微量铀、钍分析方法总则及一般规定
26 EJ/T349.2—88 岩石中微量铀的分析方法
27 EJ/T349.3—1997 岩石中微量铀钍的分析方法
28 EJ/T349.4—1998 岩石中微量铀、钍的P350吸附树脂萃取色层分离连续测定方法
29 EJ/T1105—1999 矿物流体包裹体温度的测定
30 EJ/T546—91 岩石矿物钐钕等年龄测定
31 EJ/T547—91 含铀矿石中铅的测定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32 EJ/T548—91 含铀矿石中微量铜的测定示波极谱法
33 EJ/T549—91 含铀矿石中微量锌的测定示波极谱法
34 EJ/T550—91 激光荧光法直接测定土壤中的铀
35 EJ/T553—91 矿物晶胞参数的测定粉末X射线衍射法
36 EJ/T554—91 五氟化溴法测定石英单矿物氧同位素
37 EJ/T691—92 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含铀矿石中微量银
38 EJ/T692—92 岩石矿物铷、锶等年龄测定
39 EJ/T693—92 沥青铀矿、晶质铀矿的年龄测定
40 EJ/T751—93 放射性矿产地质分析测试实验室质量保证规范
41 EJ/T752—93 含铀矿石中微量钼、钨的示波极谱同时测定
42 EJ/T753—93 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含铀矿石中微量钴、镍
43 EJ/T754—93 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含铀矿石中微量硒
44 EJ/T755—93 黑云母钾、氩同位素地质年龄测定
45 EJ/T756—93 锆石铀一铅同位素发射光谱测定
46 EJ/T860—94 含铀矿石中铅同位素发射光谱测定
47 EJ/T861—94 岩石中微量铷和锶的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
48 EJ/T862—94 示波极谱法测定沥青铀矿石中的铅
49 EJ/T863—94 铀矿物反射率光电测定
50 EJ/T955—95 岩石中砷、锑、铋、硒的流动注射一氢化物原子吸收分光光
度测定法
51 EJ/T1149—2001 含铀矿石中微量铋、汞的测定氢化物发生一双道原子莹光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