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癌的超声诊断PPT课件
合集下载
腹部常见病的超声诊断ppt课件(1)【可修改文字】

➢ 小肝癌声像图特点: 1 低回声结节 2 高回声结节 3 分隔性结节 4 等回声结节
➢肝癌鉴别诊断: 应与肝血管瘤、肝腺瘤、早期肝脓肿以及转称性肝癌
相鉴别(转移性肝癌有“牛依原发灶不同,其在肝内转移灶的声像图可有相同特征
(1)乳癌:肝内可沉单个或多个结节,呈“牛眼征”或 “声晕样”
临床表现:乏力、食欲减退、腹胀、体重减轻、低热。肝功能减退, 低白蛋白血症、浮肿、腹水、贫血、出血倾向。可出现黄疸、 肝掌、蜘蛛痣。
声像图特征,早期肝硬化,无特异性。 5、诊断标准
肝大小变化:包膜粗、可呈锯齿状,形态可失常,边缘角变 钝或不规则,正常肝脏呈楔形,矢状切面不呈三角形, 似椭圆形,内部回声增粗增强、肝内外血管粗细不均, 可呈小节节或血管纹理紊乱,肝动脉代偿性扩大。
(本图声束指向肝门)
显示门脉及其右肝内的分支。主门脉及其左支和右 支呈一条粗管状结构。
门脉右支向右上斜行,分成右前叶门静脉(Pva) 和右后叶门静脉(Pvp);门脉左支经过横部、 矢状部到达囊部,它与其分支构成“工”字形。
还可显示右门脉的腹侧,可见左右胆管及其汇 合点,代表肝总管近端。
右肋缘下斜图ⅠⅡ(第二肝门) 肋缘下探头位向横膈方向(头端)倾斜,显示 肝静脉汇入下腔静脉处,即“第二肝门”
第三节 局灶性肝病(肝占位性病变) P207页
局灶性肝病(肝占位性病变)
可探及0.3厘米的液性病灶,0.5厘米的实性 病灶。诊断准确率在95-98%。
原发性肝癌的病理35-50岁间,男女比例为 2.6:1。
肝癌分4型:1、弥漫型;2、块状型;3、 结节型;4、小肝癌。
临床表现:1、症状:肝痛、腹胀、食欲减
肝动脉
由于肝A在肝内的分支较细,常规超声检 查显示困难,为此超声常利用声像图PV在 肝人的分布图型寻找与之伴行的肝A。
➢肝癌鉴别诊断: 应与肝血管瘤、肝腺瘤、早期肝脓肿以及转称性肝癌
相鉴别(转移性肝癌有“牛依原发灶不同,其在肝内转移灶的声像图可有相同特征
(1)乳癌:肝内可沉单个或多个结节,呈“牛眼征”或 “声晕样”
临床表现:乏力、食欲减退、腹胀、体重减轻、低热。肝功能减退, 低白蛋白血症、浮肿、腹水、贫血、出血倾向。可出现黄疸、 肝掌、蜘蛛痣。
声像图特征,早期肝硬化,无特异性。 5、诊断标准
肝大小变化:包膜粗、可呈锯齿状,形态可失常,边缘角变 钝或不规则,正常肝脏呈楔形,矢状切面不呈三角形, 似椭圆形,内部回声增粗增强、肝内外血管粗细不均, 可呈小节节或血管纹理紊乱,肝动脉代偿性扩大。
(本图声束指向肝门)
显示门脉及其右肝内的分支。主门脉及其左支和右 支呈一条粗管状结构。
门脉右支向右上斜行,分成右前叶门静脉(Pva) 和右后叶门静脉(Pvp);门脉左支经过横部、 矢状部到达囊部,它与其分支构成“工”字形。
还可显示右门脉的腹侧,可见左右胆管及其汇 合点,代表肝总管近端。
右肋缘下斜图ⅠⅡ(第二肝门) 肋缘下探头位向横膈方向(头端)倾斜,显示 肝静脉汇入下腔静脉处,即“第二肝门”
第三节 局灶性肝病(肝占位性病变) P207页
局灶性肝病(肝占位性病变)
可探及0.3厘米的液性病灶,0.5厘米的实性 病灶。诊断准确率在95-98%。
原发性肝癌的病理35-50岁间,男女比例为 2.6:1。
肝癌分4型:1、弥漫型;2、块状型;3、 结节型;4、小肝癌。
临床表现:1、症状:肝痛、腹胀、食欲减
肝动脉
由于肝A在肝内的分支较细,常规超声检 查显示困难,为此超声常利用声像图PV在 肝人的分布图型寻找与之伴行的肝A。
肝脏疾病的超声诊断ppt课件

40
肝血管瘤
• 是肝脏最常见的良性实质性肿瘤! • 病理分为四型:海绵பைடு நூலகம்血管瘤、硬化性 血管瘤、血管内皮瘤和毛细血管瘤。 • 最常见的是海绵状血管瘤,为肝内的毛 细血管局部过度增生所致。
41
海绵状血管瘤的声像图特征
• 肿瘤形态:较小者呈圆球状,较大者呈椭圆形或 不规则形。 • 回声类型: • (1)高回声型:最多见,多出现在较小的血管瘤 ,内部回声均匀、致密,有小的筛孔状改变。不 能显示血流。 • (2)低回声型:较少见,多见于较大的肝血管 瘤,或者是脂肪肝背景下的血管瘤,瘤体实质回 声以低回声为主,多数不均匀。边缘或较大血窦 处可显示血流信号。 • (3)混合回声型:见于更大的肝血管瘤,实质 内有粗网络状或蜂窝状结构,分布不均匀,回声 强弱不等。 42
23
• 6.肝门区和脾门区静脉海绵样变性:门 静脉及其分支或脾静脉及其分支部分或 全部受阻后,其周围形成大量侧支循环 ,超声可在肝门或脾门区显示网状扭曲 的管状无回声,类似海绵样结构; • 7.胆囊改变:胆囊壁增厚呈双环状改变 ,黏膜尚光滑,胆汁无回声多清晰; • 8.脾脏肿大:脾脏增大,包膜回声增粗 增高,脾实质早期回声多较均匀,后期 因脾索增宽、纤维化、脾窦扩张淤血使 回声增强、增密; • 10.腹水。
22
• 4.门静脉主干扩张,达到或超过1.3cm,当 其内出现血栓时可在管腔内见到条片状或 团块状的弱回声或等回声;脾静脉和肠系 膜上静脉亦可扩张,前者的内径超过0.7cm ,后者超过0.6cm。肝内的门静脉分支可增 宽或者变细、扭曲和管壁回声增强; • 5.侧支循环开放:胃底及食管静脉曲张、 脾门与左肾之间静脉曲张;肝圆韧带内脐 静脉重新开放等;
15
16
17
18
肝血管瘤
• 是肝脏最常见的良性实质性肿瘤! • 病理分为四型:海绵பைடு நூலகம்血管瘤、硬化性 血管瘤、血管内皮瘤和毛细血管瘤。 • 最常见的是海绵状血管瘤,为肝内的毛 细血管局部过度增生所致。
41
海绵状血管瘤的声像图特征
• 肿瘤形态:较小者呈圆球状,较大者呈椭圆形或 不规则形。 • 回声类型: • (1)高回声型:最多见,多出现在较小的血管瘤 ,内部回声均匀、致密,有小的筛孔状改变。不 能显示血流。 • (2)低回声型:较少见,多见于较大的肝血管 瘤,或者是脂肪肝背景下的血管瘤,瘤体实质回 声以低回声为主,多数不均匀。边缘或较大血窦 处可显示血流信号。 • (3)混合回声型:见于更大的肝血管瘤,实质 内有粗网络状或蜂窝状结构,分布不均匀,回声 强弱不等。 42
23
• 6.肝门区和脾门区静脉海绵样变性:门 静脉及其分支或脾静脉及其分支部分或 全部受阻后,其周围形成大量侧支循环 ,超声可在肝门或脾门区显示网状扭曲 的管状无回声,类似海绵样结构; • 7.胆囊改变:胆囊壁增厚呈双环状改变 ,黏膜尚光滑,胆汁无回声多清晰; • 8.脾脏肿大:脾脏增大,包膜回声增粗 增高,脾实质早期回声多较均匀,后期 因脾索增宽、纤维化、脾窦扩张淤血使 回声增强、增密; • 10.腹水。
22
• 4.门静脉主干扩张,达到或超过1.3cm,当 其内出现血栓时可在管腔内见到条片状或 团块状的弱回声或等回声;脾静脉和肠系 膜上静脉亦可扩张,前者的内径超过0.7cm ,后者超过0.6cm。肝内的门静脉分支可增 宽或者变细、扭曲和管壁回声增强; • 5.侧支循环开放:胃底及食管静脉曲张、 脾门与左肾之间静脉曲张;肝圆韧带内脐 静脉重新开放等;
15
16
17
18
肝癌教学课件ppt

诊断与评估
阐述如何通过医学影像学、血液检 查等手段对肝癌进行诊断和评估。
治疗选择
详细介绍手术切除、射频消融、肝 移植等治疗方法的适用范围及效果 。
康复与随访
讲述在肝癌治疗后如何进行康复治 疗和定期随访,以及如何调整生活 方式以降低复发风险。
病例二:中期肝癌的治疗与护理
病情背景
治疗选择
介绍中期肝癌患者的病情,包括癌肿大小、 扩散范围、肝功能状况等。
03
肝癌患者的生存与生活质量
心理支持与康复
心理支持
为肝癌患者提供心理支持 和安慰,帮助他们面对疾 病和治疗过程中的恐惧和 焦虑。
认知行为疗法
通过认知行为疗法,帮助 患者调整心态,减轻心理 压力,提高应对能力和生 活质量。
康复活动
组织康复活动,让患者参 与其中,促进康复和社交 互动,提高生活质量。
肝癌的病因与风险因素
病因
肝癌的发生通常与慢性肝炎、肝硬化、酗酒、环境污染等多种因素有关。
风险因素
包括慢性乙型肝炎和丙型肝炎感染、长期酗酒、肝硬化、遗传因素等。
肝癌的诊断与分期
诊断
肝癌的诊断通常需要通过医学 影像学检查(如超声、CT、
MRI等)和血液检查(如AFP 、肝功能等)综合判断。
分期
肝癌的分期通常根据肿瘤大小、 数量、侵犯范围等因素进行划分 ,分为早期、中期和晚期。
营养与饮食管理
营养评估
为患者进行营养评估,根据评 估结果制定个性化的饮食计划
和营养补充方案。
饮食调整
指导患者调整饮食习惯,增加 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的摄 入,控制脂肪和糖的摄入。
营养支持
根据需要,为患者提供肠内或 肠外营养支持,以满足机体所
腹部超声诊断PPT课件

第二肝门。
.
8
肝动脉、门静脉、肝管解剖图
.
9
• 肝动脉 剑突下横断面见
肝总动脉从腹腔干分出 ,呈搏动性的管状暗区 。在肝门部门静脉左前 方可见肝固有动脉、肝 右动脉呈小圆形或管状 暗区,有搏动。彩色多 普勒显示,肝动脉入肝 血流。
.
AHP
10
肝动脉
.
11
肝门静脉 门静脉管壁较厚且周围有结缔组织包绕,因
。 而呈亮而厚的回声,其内径不随呼吸改变而改变
彩色多普勒 :肝门静脉为入肝血流
.
12
.
13
门静脉
.
14
肝脏的正常值范围
• 肝右叶最大斜径,显示肝右静脉汇入下腔静脉,正
常值不超过14cm;②肝右叶前后径:正常值不超过
12cm
③ 肝左叶的厚度不超过6cm长不超过9cm(通过腹主动 脉矢状面纵切)
④肝门静脉主干内径不超过14cm (正常10-13cm, ≦14mm,平均血流速15-20cm/s)
.
88
• Ⅲ型(小结石型) 胆囊外形较完整,但是颗粒细小,
沉积层 薄,且声影不明显
• Ⅳ(泥沙型)胆囊外形一般较完整,泥沙样结石,颗
粒粗大,沉积较厚的泥沙样和小碎结石,根据胆囊后 壁沉积的强回声带、声影及可移动特征而诊断。
• Ⅴ型 胆囊颈部结石和壁内结石 胆囊颈部结石时,胆
囊颈部有声影、强回声团,有时伴有胆囊体积增大。 胆囊壁内结石时,胆囊壁往往增厚,内可见数毫米的 强回声斑,后方出现“彗星尾征”改变体位时不移动。
.
44
血流丰富 动脉为主
.
45
转移性肝肿瘤
转移途径
门静脉:胃、食管、肠、胰腺、胆囊子宫、 卵巢
2020年肝癌的超声诊断及鉴别诊断(最新课件)

又称为 “块中块”(tumor in tumor)。
(2) 周围无回声晕带可以不完整或变得不明显。
(3) 肿瘤后方声补偿以及侧方声影现象消失,并且在较大瘤体后方出现部分声波衰
减。
(4) 肿瘤形态由类圆球状向分叶状或不规则状发展。
(5) 2在020-较11-2大5 瘤体内可出现不规则的坏死液化区。
7
原发性肝癌彩色超声诊断
2.肝脓肿 厚壁、内部坏死组织未全液化的脓肿应与肝癌中心坏死液化鉴别。 前者常具周围炎症反应圈,液区内部混浊小点或条片状坏死组织可见。
3.转移性肝癌 有些转移性肝肿瘤与原发性肝癌极难鉴别。但有些声像图上 具特殊表现可提示为转移性。例如:牛眼征多为乳癌或肺癌转移。
2020-11-25
13
肝右叶42*38的低回声,内部回声不均,边界欠清楚,CDFI其周可见部分彩 色血流。
2020-11-25
6
超声诊断表现
• 较小的肝癌在声像图上表现为:
(1)肝脏内局灶性低回声,内部回声较均匀,边界清楚。
(2)肿瘤后方声补偿以及侧方声影。
(3)直径1.0 cm以上的肿瘤周围可有无回声晕带。
• 随肿瘤瘤体生长,肿瘤常见的变化有:
(1) 内部回声不均匀、回声增强或出现多结节的“马赛克”征(mosaic sign),
2020-11-25
4
肝癌的病理分型
• 肝癌的病理分型依据组织学分类为三型:肝细胞型、胆管细胞型和混合 型。
• 肝细胞型:此型最多见,约占总数的90%,大多伴有肝硬化,癌细 胞呈多角型,核大,核仁明显,胞浆丰富,癌细胞排列成索状,癌巢之 间有丰富的血窦。癌细胞有向血窦内生长的趋势。
• 胆管细胞型:此型少见,约占总数的7%,在女性中较多见,合并肝 硬化的较少,甲胎蛋白(AFP)试验为阴性。癌细胞呈立方或柱状,呈腺体 状排列。
医学三甲神课件:肝癌的影像诊断

3 中国抗癌协会标准
结合临床、影像学和病理学特征进行评估和诊断。
肝癌的影像诊断错误及其原因
1
肿瘤特点难以鉴别
肝癌与其他肝脏疾病的表现相似,
影像质量不佳
2
造成诊断误差。
影响诊断的因素包括肥胖、呼吸运
动和呼吸失常。
3
诊断经验不足
医生对肝癌的影像特点和诊断标准 理解不够深入。
强化特点
肝癌在不同的增强相中显 示不同的强化模式。
结构改变
肝癌可引起肝脏的形态和 结构改变。
肝癌的M RI影像特点
T1加权像
肝癌通常呈低信号。
T2加权像
肝癌通常呈高信号。
增强扫描
肝癌可呈明显强化。
肝癌的PET/C T影像特点
1
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 (PET)
使用放射性标记物质(如18F-FDG)
计算机断层扫描 (C T)
肝癌的多模态影像比较
超声
用于初步筛查和定位肝癌, 较为经济实惠。
CT
提供详细的肿瘤特征和分 期信息,适用于评估肿瘤 的范围。
MRI
提供多种序列图像,对肿 瘤的定位和性质评估更准 确。
肝癌的影像诊断标准
1 美国肝协会标准
基于肿瘤的大小、数目、强 化特点等进行评估和诊断。
2 欧洲肝癌学会标准
重视肝癌的形态特征和组织 学特点。
医学三甲神课件:肝癌的 影像诊断
肝癌是一种恶性肿瘤,本课件将介绍肝癌的流行病学特点、影像学检查流程 以及超声、CT、MRI、PET/CT和数字化断层影像(DTI)的影像特点。
什么是肝癌
Primary Liver Cancer
肝脏组织中发生的恶性肿瘤,通常源于肝 细胞。
肝癌ppt课件 (4)

的血管围绕征 后方回声 (posterior echo)
常无变化,但常有侧后声影,为纤维包膜所致
12
周围暗环 surrounding dark sign
13
肝癌声像图的五大特点
(1)膨胀性生长:外缘呈圆形或椭圆形,并由于包膜限制使周围 组织受压变性,产生声晕
(2)多形性:一叶或数叶肝脏内有不同回声、形态的图形 (3)多变性:肿瘤形态及内部回声均随肿瘤的生长而改变 (4)生长迅速:<3厘米的结节,直径倍增时间是89天 (5)肝硬化:80%伴不同程度的肝硬化
原发性胆管细胞性肝癌(肝内胆管癌) Cholangiocarcinoma (CCC) 肝胚胎性肉瘤(肝母细胞瘤) Hepatoblastoma 肝血管平滑肌肉瘤 Hepato-angioleiomyosarcoma
• 转移性肝癌 Metastatic Liver Carcinoma
3
原发性肝细胞癌
肝病基础;肿瘤的大小、位置及周围血管的关系 •顺序扫查
按一定方向顺序做右肋间、肋下及剑突下三切面 的扫查
•分区交差扫查
•变化体位、深呼气吸气,避免死角、盲区的存在 8
(三) 原发性肝癌的声像图表现
肝癌结节声像图普遍表现 (1) 包膜 capsule (2) 内部回声 internal echo (3) 周围暗环 surrounding dark sign (4) 后方回声 posterior echo
17
18
19
20
弥漫型肝癌 Diffuse HCC
•肝明显肿大 •中~重度肝硬化 •肝实质不规则粗亮斑点 •癌栓 •AFP极高
21
22
23
24
25
26
27
常无变化,但常有侧后声影,为纤维包膜所致
12
周围暗环 surrounding dark sign
13
肝癌声像图的五大特点
(1)膨胀性生长:外缘呈圆形或椭圆形,并由于包膜限制使周围 组织受压变性,产生声晕
(2)多形性:一叶或数叶肝脏内有不同回声、形态的图形 (3)多变性:肿瘤形态及内部回声均随肿瘤的生长而改变 (4)生长迅速:<3厘米的结节,直径倍增时间是89天 (5)肝硬化:80%伴不同程度的肝硬化
原发性胆管细胞性肝癌(肝内胆管癌) Cholangiocarcinoma (CCC) 肝胚胎性肉瘤(肝母细胞瘤) Hepatoblastoma 肝血管平滑肌肉瘤 Hepato-angioleiomyosarcoma
• 转移性肝癌 Metastatic Liver Carcinoma
3
原发性肝细胞癌
肝病基础;肿瘤的大小、位置及周围血管的关系 •顺序扫查
按一定方向顺序做右肋间、肋下及剑突下三切面 的扫查
•分区交差扫查
•变化体位、深呼气吸气,避免死角、盲区的存在 8
(三) 原发性肝癌的声像图表现
肝癌结节声像图普遍表现 (1) 包膜 capsule (2) 内部回声 internal echo (3) 周围暗环 surrounding dark sign (4) 后方回声 posterior echo
17
18
19
20
弥漫型肝癌 Diffuse HCC
•肝明显肿大 •中~重度肝硬化 •肝实质不规则粗亮斑点 •癌栓 •AFP极高
21
22
23
24
25
26
27
肝超声诊断 ppt课件

正常内径1.0-1.3cm。
15
16
(2)肝动脉 起自腹腔动脉干, 末端分出肝总动脉、脾动脉、胃左 动脉,主干延续为肝固有动脉,到 肝门后分肝左、右动脉。
(3)肝管:由肝细胞间微胆管汇 合成小叶间胆管,进而汇合成肝左 管、肝右管,肝总管,与门静脉、 肝动脉伴行,下方与胆囊管汇合成 胆总管。
17
2.肝静脉系统 引流肝的大部分血液 ,注入下腔静脉,分为肝中、肝左、肝 右静脉。
第六章 肝超声诊断
高职高专卫生部规划教材 医学影像技术专业《超声诊断学》CAI课件
第一节 正常肝超声基础
1. 肝的解剖概要 2. 肝的探测方法和途径 3. 正常肝声像图表现和测值 4. 探测要点
2
肝的解剖
肝是人体最大的实质性脏器,也是人 体最大的消化腺,肝脏呈楔形,右端厚 大圆顿,左端薄而窄小。成人肝位置固 定,大部分位于右季肋部,部分位于上 腹部和左季肋部。肝上界与膈顶同高, 位于右侧第五肋间。下缘不超过右肋弓。
75
四、探测要点
(一)探测内容 1)观察肝的大小、形态、边缘、包
膜及内部回声。 2)肝实质内异常回声灶 3)肝内血管胆管分布走行 4)观察受检者呼吸、体位变化时肝
的形态改变。 (二)注意事项 。
76
高职高专卫生部规划教材 医学影像技术专业《超声诊断学》CAI课件
右肋间斜切、显示门脉长轴 右肋缘下斜切、显示第二肝门
左侧卧位第9、10肋间外侧斜切 右侧冠状切、显示肝右静脉长轴
二、肝的探测方法和途径
1、检查前准备 一般不需作特殊的准备。凡疑传染性 肝炎者,应注意加强消毒隔离措施以防交叉 感染。 2、探测仪器 1)仪器 2)探头 频率3.5-5.0MHZ 3)仪器调节
74
15
16
(2)肝动脉 起自腹腔动脉干, 末端分出肝总动脉、脾动脉、胃左 动脉,主干延续为肝固有动脉,到 肝门后分肝左、右动脉。
(3)肝管:由肝细胞间微胆管汇 合成小叶间胆管,进而汇合成肝左 管、肝右管,肝总管,与门静脉、 肝动脉伴行,下方与胆囊管汇合成 胆总管。
17
2.肝静脉系统 引流肝的大部分血液 ,注入下腔静脉,分为肝中、肝左、肝 右静脉。
第六章 肝超声诊断
高职高专卫生部规划教材 医学影像技术专业《超声诊断学》CAI课件
第一节 正常肝超声基础
1. 肝的解剖概要 2. 肝的探测方法和途径 3. 正常肝声像图表现和测值 4. 探测要点
2
肝的解剖
肝是人体最大的实质性脏器,也是人 体最大的消化腺,肝脏呈楔形,右端厚 大圆顿,左端薄而窄小。成人肝位置固 定,大部分位于右季肋部,部分位于上 腹部和左季肋部。肝上界与膈顶同高, 位于右侧第五肋间。下缘不超过右肋弓。
75
四、探测要点
(一)探测内容 1)观察肝的大小、形态、边缘、包
膜及内部回声。 2)肝实质内异常回声灶 3)肝内血管胆管分布走行 4)观察受检者呼吸、体位变化时肝
的形态改变。 (二)注意事项 。
76
高职高专卫生部规划教材 医学影像技术专业《超声诊断学》CAI课件
右肋间斜切、显示门脉长轴 右肋缘下斜切、显示第二肝门
左侧卧位第9、10肋间外侧斜切 右侧冠状切、显示肝右静脉长轴
二、肝的探测方法和途径
1、检查前准备 一般不需作特殊的准备。凡疑传染性 肝炎者,应注意加强消毒隔离措施以防交叉 感染。 2、探测仪器 1)仪器 2)探头 频率3.5-5.0MHZ 3)仪器调节
74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常规超声发现<1cm肝脏结 节,无相关乙肝或肿瘤病史, 应当每3-4个月随访一次,2年 内大小如果没有改变,则可常 规监测。
Hale Waihona Puke 肝硬化、慢性肝炎或有恶性肿瘤病史 的病人超声发现2cm以下的结节或无相关 病史的偶发肝脏结节应当进一步用两种 动态影像学方法来检查,即CECT、超声 造影、CEMRI三者之二。如果两种检查都 表现为典型血管特征(即动脉期富血供, 门脉/静脉期造影剂廓清)便可明确诊断 为肝癌。若不典型或两种检查表现不一 致,则须活检。
高危人群的监测。甲胎蛋白和各种影
像学综合分析,直径为1cm的小肝癌 已经不难检出。
肝癌复发转移的研究将成为21世纪的 研究重点。
Tong ji Hospital
肝癌高危人群: 1)35-36岁有肝炎病史5年以上; 2)HbsAg阳性者; 这一人群肝癌检出率为自然人群
的34倍。
Tong ji Hospital
肝癌的超声诊断
内容提要
一、概述
二、肝癌超声诊断的基本方法 三、原发性肝癌超声诊断要点 四、继发性肝癌超声诊断要点
内容提要
五、肝癌与其他肝病的鉴别诊断 六、临床价值 七、肝脏局灶性病变(FLL)
超声诊断建议流程
Tong ji Hospital
一、概述
据有关资料统计,我国每年约有13.7 万人死于肝癌。在农村占肿瘤死亡率 第一位,城市占第二位。
超声检查以其独特的性能,已经 成为各种影像诊断中的首选方法。
Tong ji Hospital
二、超声诊断的基本方法
二维超声成像—形态学诊断
Tong ji Hospital
二维+彩色多普勒超声进行形
态学和血流动力学的联合诊断
血供特点;血管形态 血流动力学参数
超声造影检查
Tong ji Hospital
转移性肝癌的声像图特征 一般为多发性结节,其大小不一 边缘低回声带较宽 肿块呈同心层状结构
胆囊癌肝转移 结肠癌肝转移
来自腺癌肝转移
胰腺癌肝转移 肺癌肝转移
不知原发灶的腺癌
肝淋巴瘤声像图
Tong ji Hospital
特殊表现的转移肝癌 囊性:多来自含粘蛋白泌物的原发癌 钙化型:多来自骨肿瘤或泌尿道肿瘤 弥漫型浸润:虫蛀型
Tong ji Hospital
三、原发性肝癌超声诊断要点
Tong ji Hospital
(一)原发性肝癌病理巨体分类
(1979年提出) 1.弥漫型
Tong ji Hospital
2. 块状型
癌块直径>5cm,超过10cm者为巨块型 单块状型
融合块状型
多块状型
Tong ji Hospital
粟粒型 灰暗型
神经母细胞瘤肝转移
股部脂肪肉瘤肝转移
小肠癌肝转移
来自类癌或神经内分沁肿瘤
五、肝癌与其他肝病的鉴别诊断
(一) 与肝硬化的鉴别 (二) 与肝血管瘤的鉴别 (三) 与肝脓肿的鉴别 (四)与非均匀性脂肪肝的鉴别
肝脓肿声像图
肝囊肿声像图
六、临床价值
(四)小肝癌的声像图特征 1.小肝癌的病理特点 2.小肝癌的超声特点
Tong ji Hospital
(五)原发性肝癌的彩色多普勒检测
1.原发性肝癌的血供特点 2.CDFI表现及血流参数的测定
四、继发性肝癌超声诊断要点
据文献报道约有30~50%恶性肿 瘤患者有肝癌转移在我国约为原 发性肝癌的1.2倍,在西方国家高 达20倍。
nodule(DN) (3)新生病灶Neoplastic lesion
Tong ji Hospital
(二)原发性肝癌声像图一般表现
1.肝脏切面形态失常
2.肝实质内出现肿块图像 3.肿块周邻可见继发征象
Tong ji Hospital
(三)原发性肝癌声像图分型
I 型:低回声型 见于小肝癌
Tong ji Hospitl
70年代以来由于诊断、治疗技术的 进步,肝癌患者的5年生存率已从 5%提高到60-70%。
近期报道对1106例小肝癌切除后5 年生存率达63.7%,109例不能切
除的肝癌经姑息性外科治疗缩小后 切除的5年生存率达62.2%。
Tong ji Hospital
小肝癌的发现已经由人群普查,变为
II型:等回声型 见于小肝癌或单个结节型肝癌
Tong ji
Hospital III型:高回声型 IIIa 结节型高回声光团 IIIb 包膜型高回声光团 IIIc 融合型高回声光团 IIId 巨块型高回声光团
Tong ji Hospital
IV型:混合型 V 型:弥漫型
Tong ji Hospital
3. 结节型 癌结节最大直径不超过5cm者
单结节型 融合结节型 多结节型
Tong ji Hospital
4.小肝癌 单结节直径在3cm以下或相邻 二个直径之和在3cm以下者
国际肝病工作组提出(1955年)硬变肝背景上 发生的肝细胞性结节分为:
(1)再生性结节 Regeneativenodule(RN) (2)非典型性结节(增生不良结节)Dysplestic
目前肝细胞肝癌(HCC)的发病率居肿瘤 第5位,且随着乙型、丙型肝炎病毒的传播全 球发病率正逐年上升,中国更是居全球之首。 而肝硬化病人是HCC的高发人群,因此应当每 6个月进行超声随访,以便能早期发现HCC。 然而常规超声特异性较差,一些肝硬化背景下
的非恶性病灶,如硬化再生结节或不典型增生 结节,常表现出类似小肝癌的血管影像特征。
Baseline
Arterial phase
Portal Phase
Late Phase
4. 对有关併发症的诊断亦较明确 如门静脉内瘤栓及周邻脏器的转移 等。
5. 对疗效的判断与追踪随访也有重要 价值。
七、肝脏局灶性病变(FLL) 超声诊断建议流程
超声检查肝脏局灶性病变(FLL)诊 断建议的基础流程由美国肝病研究学 会(AASLD)、欧洲肝病研究学会 (EASL)、日本肝病协会(JSH) 、欧洲超声医学与生物学联合会( EFSUMB)等共同制定并推荐。
1. 诊断准确率高 一般可达80%以上, 且能检出1cm以下的微小病灶。
Tjh Tjh
2. 定位诊断明确 可定量测定肿瘤 的大小、数目,与病理的巨体分
型亦较 符合。
3. 通过CDFI及CE-US检测可了解 肿瘤的血供特点及血流动力学
的测定 ,可与其他肝病鉴别 。
Hypovascular Metastasi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