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所得税计算公式是什么样的
企业所得税计算

企业所得税计算企业所得税是指企业按照国家税法规定,根据企业所得税税法计算应缴纳的税款。
下面将介绍企业所得税的计算方法。
企业所得税的计算方法主要分为两种,即按照利润总额计算和按照应纳税所得额计算。
按照利润总额计算企业所得税的方法如下:1. 计算纳税所得额:纳税所得额 = 利润总额 - 免税收入 - 扣除项目。
利润总额是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内实现的销售收入扣除成本、费用和税金后的余额。
免税收入是指依法规定不纳税的收入,如政府给予的财政补助。
扣除项目包括职工薪酬、租赁费用、利息、折旧等。
2. 计算应纳税所得额:应纳税所得额 = 纳税所得额× 税率 - 速算扣除数。
税率是根据企业所在地和行业类型确定的税率,速算扣除数是根据税率表确定的。
3. 计算应缴纳的企业所得税:企业所得税 = 应纳税所得额× 税率 - 已缴纳税额。
已缴纳税额是指企业根据税种的规定,在一定会计期间内已经缴纳的企业所得税额。
按照应纳税所得额计算企业所得税的方法如下:1. 计算纳税所得额:纳税所得额 = 销售收入 - 成本 - 费用。
销售收入是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内的所有销售收入总额。
成本是企业进行生产经营活动所发生的成本,包括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制造费用等。
费用包括管理费用、销售费用、财务费用等。
2. 计算应纳税所得额:应纳税所得额 = 纳税所得额× 税率 - 速算扣除数。
税率和速算扣除数的计算方法同上。
3. 计算应缴纳的企业所得税:企业所得税 = 应纳税所得额× 税率 - 已缴纳税额。
已缴纳税额的计算方法同上。
企业在计算企业所得税时需要注意的事项包括:首先,企业需要按照国家税法规定的企业所得税税率和速算扣除数来计算企业所得税;其次,企业需要提供准确、完整的财务报表和相关资料,以便税务机关核实和计算企业所得税;最后,企业需要按照国家税法的规定及时、足额地缴纳企业所得税,否则可能面临罚款等法律责任。
总结起来,企业所得税的计算方法包括按照利润总额和应纳税所得额两种方式,具体计算过程分别涉及纳税所得额、应纳税所得额和已缴纳税额的计算。
企业所得税税率怎么算

企业所得税税率怎么算企业所得税是指企业依法应缴纳的税种之一,根据企业的实际盈利状况来计算。
在了解企业所得税税率如何计算之前,需要先了解企业所得税的基本概念和适用范围。
一、企业所得税基本概念企业所得税是指企业根据所得税法规定,根据税法规定在一定期限内按照其实际所得额的比例向国家缴纳的税款。
企业所得税的计算是根据企业的实际盈利额进行的,具体计算公式如下:企业所得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其中,“应纳税所得额”是指企业在一定纳税期限内所获得的总收入减去各项费用、捐赠等所得到的收入后的金额;“适用税率”是指依据企业所得税法规定,根据公司的经营状况来确定的税率,不同情况下适用的税率也不同;“速算扣除数”是指税法规定的一个固定的数额,用于在计算过程中简化税务部门的核算工作。
二、企业所得税税率的计算方法企业所得税税率的计算是基于企业的利润情况和适用税率之间的关系。
在我国,企业所得税税率有两种:一般企业适用税率和小型微利企业适用税率。
1. 一般企业适用税率对于一般企业适用税率,根据企业的实际盈利额不同,适用不同的税率。
当前,我国一般企业适用的税率为25%。
具体的税率如下:实际盈利额在20万元以下的,适用税率为20%;实际盈利额在20万元至200万元之间的,适用税率为25%;实际盈利额在200万元以上的,适用税率为25%;这意味着当企业的实际盈利额超过20万元时,企业所得税税率将适用25%。
2. 小型微利企业适用税率为了支持和鼓励小型微利企业的发展,我国税法对小型微利企业适用了更为优惠的税率。
具体适用税率如下:对于实际盈利额在500万元以下且满足小型微利企业条件的企业,适用税率为20%;对于符合小型微利企业条件但实际盈利额在500万元以上的企业,适用税率为25%;对于不符合小型微利企业条件的企业,适用税率为25%。
可以看出,小型微利企业享有更低的企业所得税税率,这对于这类企业来说是一项重要的税务优惠政策。
小规模纳税人企业所得税计算公式

小规模纳税人企业所得税计算公式企业所得税是指对企业在一定时期内所得利润按照一定比例向国家缴纳的税款。
对于小规模纳税人来说,企业所得税的计算方法相对简化,下面将介绍小规模纳税人企业所得税的计算公式。
小规模纳税人企业所得税计算公式为:应纳税所得额 = 应税收入总额 - 应税费用总额其中,应税收入总额 = 销售额合计 - 免税销售额 - 不征税销售额应税费用总额 = 进项税额合计 - 免税销售额购进税额 - 不征税销售额购进税额具体来说,小规模纳税人计算企业所得税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 计算应税收入总额应税收入总额等于销售额合计减去免税销售额和不征税销售额。
销售额合计是指在一定时期内企业所实现的销售收入总额,免税销售额是指按照法定规定不需要缴纳增值税的销售项目的销售额,不征税销售额是指按照法定规定享受免征增值税政策的销售项目的销售额。
2. 计算应税费用总额应税费用总额等于进项税额合计减去免税销售额购进税额和不征税销售额购进税额。
进项税额合计是指在一定时期内企业购进商品和接受劳务所支付的增值税额总和,免税销售额购进税额是指按照法定规定免税销售项目对应的进项税额,不征税销售额购进税额是指按照法定规定享受免征增值税政策销售项目对应的进项税额。
3. 计算应纳税所得额应纳税所得额等于应税收入总额减去应税费用总额。
应纳税所得额即企业在一定时期内的应纳税利润。
4. 根据税率计算企业所得税小规模纳税人企业所得税的税率为5%。
根据应纳税所得额乘以税率,即可计算出企业所得税金额。
需要注意的是,小规模纳税人企业所得税的计算公式较为简化,不同于一般纳税人的全额征税方式。
同时,根据国家税务部门的相关规定,企业还需要履行相关申报和缴纳税款等义务。
在实际操作中,建议企业严格按照国家相关政策和法规要求进行税务申报和纳税,避免税务风险和不必要的纠纷。
总结起来,小规模纳税人企业所得税的计算公式为:应纳税所得额= 应税收入总额 - 应税费用总额。
企业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的计算

企业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的计算一、总公式应纳税所得额=收入总额-不征税收入和免税收入-可扣除项目(成本、费用、税金、损失、其他)+不得扣除的项目-亏损弥补二、收入总额(一)基本公式一般收入+特殊收入+处置资产收入(即视同销售收入)(二)具体内容1、一般收入:销售货物、提供劳务、转让财产、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投资收益、利息、租金、特许权使用费、接受捐赠、其他2、特殊收入:分期收款销售、大型设备以及从事建筑等持续时间超过12个月的、采取产品分成方式、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等视同销售货物3、视同销售:用于市场推广或销售、用于职工奖励或福利、用于股息分配、用于对外捐赠、用于交际应酬、其他改变所有权的用途三、不征税收入(一)财政拨款(二)依法收取并纳入财政管理的行政事业性收费、政府性基金(三)国务院规定的其他不征税收入:包括增值税即征即退、先征后退、先征后返,但不包括出口退税款四、免税收入(一)国债利息收入(二)居民企业直接投资于其他居民企业取得的投资收益(三)在中国境内有机构场所的非居民企业从居民企业取得与该机构场所有实际联系的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投资收益(四)符合条件的非营利性组织收入:包括从事非营利性的收入和部分营利性收入,如接受其他单位或者个人捐赠的收入,除企业所得税法第七条规定的财政拨款以外的其他政府补助收入(政府购买服务的除外)、省级以上民下财政部门规定收取的会费、不征税收入和免税收入孳生的银行存款利息收入和财政部国税总局规定的其他收入(五)对企业取得的2009年及以后年度发行的地方政府债券利息五、扣除项目及标准(一)工资、薪金支出(二)三项经费即职工福利费、工会经费、职工教育经费1、职工福利费不超过工资薪金总额的14%2、工会经费不超过工资薪金总额的2%3、职工教育经费不超过工资薪金总额的2.5%,软件生产企业在此基础上,还可将职工教训费用全额扣除。
超过部分准予结转以后年度扣除(三)社会保险费全额扣除,补充养老保险和补充医疗保险分别不超过职工工资总额的5%可扣企业参加的财产保险可扣企业为投资者或职工支付的商业保险,不得扣(四)利息费用1、非金融企业向金融企业借款、金融企业间同业拆借、企业经批准发行债券的利息支出可扣2、非金融企业间不超过同期同类借款利率的可扣3、关联企业间,本金金融企业为5:1,其他企业2:1,利息不超过同类借款利率4、企业向有关联关系的个人借款同上5、企业向无关联关系的个人借款可扣(五)借款费用不需要资本化的借款费用可扣(六)汇兑损失除已计入有关资产成本及进行利润分配外的均可扣(七)业务招待费按实际发生额的60%和不超过当年销售(营业)收入的5‰中较低者扣除企业筹建期间可扣发生额的60%扣除(八)广告费和业务宣传费不超过当年销售(营业)收入15%的准予扣除,化妆品制造与销售、医药和饮料制造企业不超过30%的可扣,烟草企业的不可扣,超过部分准予结转以后年度扣除。
[企业所得税计算公式]企业所得税计算方法举例
![[企业所得税计算公式]企业所得税计算方法举例](https://img.taocdn.com/s3/m/07414461de80d4d8d15a4f70.png)
[企业所得税计算公式]企业所得税计算方法举例直接法:应纳税所得额=收入总额-不征税收入-免税收入-各项扣除-以前年度亏损间接法:应纳税所得额=会计利润+纳税调整增加额-纳税调整减少额应纳税所得额=收入总额*应税所得率或=成本费用支出额/(1-应税所得率)*应税所得率应纳税所得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1、主营业务收入=销售货物+提供劳务+让渡资产使用权+建造合同2、其他业务收入=材料销售收入+代购代销手续费收入+包装物出租收入+其他非货币性交易视同销售收入+货物、财产、劳务视同销售收入+其他视同销售收入会计利润=所有收入项-所有支出项(不包括增值税)利润总额=营业利润+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营业利润=营业收入-营业成本-营业税金及附加-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资产减值损失+公允价值变动收益(-公允价值变动损失)+投资收益(-投资损失)净利润=利润总额-所得税费用某汽车制造公司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2009年度发生以下业务:(1)从国内购进原材料,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注明价款5000万元,增值税进项税额850万元。
另支付购货运输费200万元,装卸费20万元,保险费30万。
(2)销售X型小轿车1000辆,每辆含税(增值税)价17.55万元。
另支付运输费300万元,保险费和装卸费共160万元。
(3)销售X型小轿车40辆给本公司职工,以成本价核算取得销售金额共计400万元。
(4)试生产新设计的B型小轿车5辆,每辆成本价12万元,转为自用。
市场上无同类小轿车销售价格。
(5)对外出租仓库取得租金收入120万元,有关成本10万元。
(6)转让一项专利技术所有权取得收入1000万元,有关成本200万元。
(7)支出管理费用1420万元,其中,业务招待费140万元,技术开发费280万元。
(8)支出的销售费用为:广告费700万元,业务宣传费140万元,展览费90万元。
(9)支出财务费用1200万元,其中包括以年利率6%向一非金融企业借款支付利息600万元(金融机构同期贷款利率为5%)。
企业所得税营业收入8%限额25%限额

企业所得税营业收入8%限额25%限额
企业所得税是企业按照一定税率计算的税收,其计算公式为:企业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税率-速算扣除数。
在计算企业所得税时,有两个金额限制需要注意:
1. 营业收入8%限额:企业的营业收入中,按照8%计算出的数额不能低于实际利润的25%。
如果按照8%计算的营业收入少于实际利润的25%,则应按实际利润计算并缴纳企业所得税。
2. 25%限额:企业的所得税税额不能超过其税前利润的25%。
如果按照企业所得税的计算公式计算出的税额超过税前利润的25%,则应按税前利润的25%计算并缴纳企业所得税。
综上,企业所得税在计算时需要考虑营业收入8%限额和25%限额的影响,具体根据营业收入和税前利润来确定最终的企业所得税金额。
企业所得税费用计算公式

企业所得税费用计算公式企业所得税是指企业根据法定税前利润按照一定税率缴纳给国家的税款。
计算企业所得税费用需要使用特定的公式,以确保税务申报的准确性和合规性。
下面是常用的企业所得税费用计算公式:税前利润 = 税前收入 - 可扣除费用可扣除费用是指企业在计算税前利润时可以合法扣除的各项费用支出,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直接成本: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直接产生的成本,如原材料成本、劳动力成本、制造费用等。
2. 间接成本: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间接产生的成本,如管理费用、研发费用、销售费用等。
3. 折旧和摊销:企业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的价值逐年减少的过程,可按照一定比例计入可扣除费用。
4. 债务利息:企业支付的债务利息支出。
5. 损失抵扣:前期亏损的企业在当期利润中可以抵减的金额。
税前收入是指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内实现的总收入,包括销售收入、租金收入、股息收入等。
根据税法规定,不同国家和地区对企业所得税税率和优惠政策存在差异。
企业所得税费用的计算公式可以根据具体法律法规进行调整。
以下是一个简化的企业所得税费用计算公式示例:企业所得税费用 = 税前利润 ×税率 - 抵免额税率是根据税法规定的适用税率,抵免额是指允许企业在计算企业所得税时可以扣除的固定金额。
需要注意的是,企业所得税费用计算还涉及到其他因素,如税前净利润调整、税收优惠政策、企业规模等。
此处提供的公式仅为简化版本,实际情况需按照具体法规和税务部门的要求进行计算。
企业所得税费用计算的准确性对企业财务管理和税务合规非常重要。
企业应当根据实际情况,正确计算所得税费用,并及时申报纳税。
合理合法地计算和缴纳企业所得税,是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重要环节,也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企业所得税计算公式

企业所得税计算公式企业所得税计算公式应纳税所得额的计算: 直接法:应纳税所得额=收入总额-不征税收入-免税收入-各项扣除-以前年度亏损间接法:应纳税所得额=会计利润+纳税调整增加额-纳税调整减少额核定应税所得率片收计算: 应纳税所得额=收入总额*应税所得率或=成本费用支出额/(1-应税所得率)*应税所得率应纳税所得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销售(营业)收的计算:一、营业收入1、主营业务收入=销售货物+提供劳务+让渡资产使用权+建造合同2、其他业务收入=材料销售收入+代购代销手续费收入+包装物出租收入+其他二、视同销售收入非货币性交易视同销售收入+货物、财产、劳务视同销售收入+其他视同销售收入利润总额的计算: 会计利润=所有收入项-所有支出项(不包括增值税)利润总额=营业利润+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营业利润=营业收入-营业成本-营业税金及附加-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资产减值损失+公允价值变动收益(-公允价值变动损失)+投资收益(-投资损失)净利润的计算: 净利润=利润总额-所得税费用某汽车制造公司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20XX年度发生以下业务:(1)从国内购进原材料,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注明价款5000万元,增值税进项税额850万元。
另支付购货运输费200万元,装卸费20万元,保险费30万。
(2)销售X型小轿车1000辆,每辆含税(增值税)价17.55万元。
另支付运输费300万元,保险费和装卸费共160万元。
(3)销售X型小轿车40辆给本公司职工,以成本价核算取得销售金额共计400万元。
(4)试生产新设计的B型小轿车5辆,每辆成本价12万元,转为自用。
市场上无同类小轿车销售价格。
(5)对外出租仓库取得租金收入120万元,有关成本10万元。
(6)转让一项专利技术所有权取得收入1000万元,有关成本200万元。
(7)支出管理费用1420万元,其中,业务招待费140万元,技术开发费280万元。
(8)支出的销售费用为:广告费700万元,业务宣传费140万元,展览费90万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遇到公司经营问题?赢了网律师为你免费解惑!访问>> 企业所得税计算公式是什么样的企业一般都需要缴纳一定的税费,包括增值税、企业所得说等等,而增值税属于企业缴纳的比较多的税的一种,相比较而言企业所得税缴纳的就要稍微少一点了。
这时候很多人会问企业所得税应该怎么进行计算呢?下面给大家简单介绍一下企业所得税计算公式是什么样的。
应纳税所得额有两种计算方法,一是直接法,二是间接法。
1、直接计算法:应纳税所得额=收入总额-不征税收入-免税收入-各项扣除金额-弥补亏损2、间接计算法:应纳税所得额=会计利润总额±纳税调整项目金额3、例1:某企业为居民企业,2017年发生经营业务如下:(1)取得产品销售收入4 000万元。
(2)发生产品销售成本2 600万元。
(3)发生销售费用770万元(其中广告费650万元);管理费用480万元(其中业务招待费25万元);财务费用60万元。
(4)销售税金160万元(含增值税120万元)。
(5)营业外收人80万元,营业外支出50万元(含通过公益性社会团体向贫困山区捐款30万元,支付税收滞纳金6万元)。
(6)计入成本、费用中的实发工资总额200万元、拨缴职工工会经费5万元、发生职工福利费31万元、发生职工教育经费7万元。
要求:计算该企业2017年度实际应纳的企业所得税。
(1)会计利润总额=4 000+80-2 600-770-480-60-40-50= 80(万元)(2)广告费和业务宣传费调增所得额=650-4 000×15%=650-600=50(万元)(3)业务招待费调增所得额=25-25×60%=25-15=10(万元) 4 000×5‰= 20万元>25×60%=15(万元)(4)捐赠支出应调增所得额=30-80×12%=20.4(万元)(5)工会经费应调增所得额=5-200×2%=1(万元)(6)职工福利费应调增所得额=31-200×14%=3(万元)(7)职工教育经费应调增所得额=7-200×2.5%=2(万元)(8)应纳税所得额=80+50+10+20.4+6+1+3+2=172.4(万元)(9) 2017年应缴企业所得税=172.4×25%=43.1(万元)例2:某工业企业为居民企业,2017年发生经营业务如下:全年取得产品销售收入为5 600万元,发生产品销售成本4 000万元;其他业务收入800万元,其他业务成本694万元;取得购买国债的利息收入40万元;缴纳非增值税销售税金及附加300万元;发生的管理费用760万元,其中新技术的研究开发费用为60万元.业务招待费用70万元;发生财务费用200万元;取得直接投资其他居民企业的权益性收益34万元(已在投资方所在地按15%的税率缴纳了所得税);取得营业外收入100万元,发生营业外支出250万元(其中含公益捐赠38万元)。
要求:计算该企业2017年应纳的企业所得税。
(1)利润总额=5 600+800+40+34+100-4 000-694-300-760-200-250= 370(万元)(2)国债利息收入免征企业所得税,应调减所得额40万元。
(3)技术开发费调减所得额=60 ×500/o=30(万元)(4)按实际发生业务招待费的60%计算=70 ×60%=42(万元) 按销售(营业)收入的5‰计算=(5 600+800) ×5‰=32(万元) 按照规定税前扣除限额应为32万元,实际应调增应纳税所得额=70-32=38(万元)(5)取得直接投资其他居民企业的权益性收益属于免税收入,应调减应纳税所得额34万元。
(6)捐赠扣除标准=370 ×12%=44.4(万元) 实际捐赠额38万元小于扣除标准44.4万元,可按实捐数扣除,不做纳税调整。
(7)应纳税所得额=370-40-30+38-34=304(万元)(8)该企业2017年应缴纳企业所得税=304 ×25%=76(万元)从上文企业所得税计算公式是什么样的不难看出,企业所得税的缴纳需要分两种情况进行讨论,而且在没有抵免的情况下,企业需要缴纳的所得税是非常多的,将近企业利润的1/4。
这对于企业来说无疑是非常沉重的负担。
而且再加上一些其他的税收,可以说企业的整个盈利还是比较少的。
公司经营法律知识希望对您有所帮助,赢了网建议大家遇到问题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判断,必要时可寻求法律咨询电话的帮助。
来源:(企业所得税计算公式是什么样的/cm/299664.html)精彩推荐:公司股权转让增值税/cm/349388.html公司破产怎么赔偿员工,标准是什么/cm/349386.html公司破产的条件有哪些/cm/349381.html个人独资企业登记管理办法(2017)/cm/349379.html经理以公司名义为股东担保,公司是否担责/cm/349377.html公司倒闭法人代表应承担什么责任/cm/349375.html合并审理申请书/cm/349373.html如果发生了单位犯罪,对于法定代表人在哪些罪名中可能承担刑事责任/cm/349370.html公司法修改内容最新解读/cm/349368.html企业倒闭股票怎么办/cm/349367.html开发商破产清算要多久/cm/349363.html非上市公众公司收购管理办法/cm/349360.html公司破产清算律师费用是怎么计算的/cm/349358.html公司倒闭能领失业金吗/cm/349356.html公司破产程序是怎样一个流程/cm/349352.html公司解散之诉怎么确定原被告/cm/349349.html企业信息公示暂行条例/cm/349347.html《河南省公司登记管理办法》/cm/349345.html公司歇业后诉讼问题应如何解决/cm/349343.html国有资产产权登记管理办法(试行)/cm/349340.html公司解散流程/cm/349337.html企业倒闭拖欠工资怎么办/cm/349334.html有限公司破产清算程序/cm/349331.html陈晋华与安吉福公司解散公司纠纷上诉案/cm/349330.html企业破产宣告对破产人的法律效力是怎样的/cm/349325.html 公司解散股东协议范本,股东的权利义务/cm/349323.html破产程序的种类有几种/cm/349319.html公司解散的情形/cm/349314.html保险公司是否可以破产/cm/349310.html公司倒闭了社保怎么办/cm/349305.html公司为什么要上市,公司上市的优点是什么/cm/349303.html “人合性”和“资合性”要素的丧失是判断公司解散的主要标准—简榕桂、郑宁/cm/349301.html公司法全文及司法解释一二三四/cm/349299.html公司法司法解释四/cm/349296.html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表决权主要以什么为标准/cm/349293.html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新)/cm/349291.html企业被宣告破产的情形/cm/349287.html加工出口区管理处及分处业务管理规则/cm/349285.html股份公司破产怎么清算/cm/349282.html非上市公众公司信息披露内容与格式准则第6号—重大资产重组报告书/cm/349280.html股东的知情权被侵害了,哪些人可以为原告进行起诉/cm/349279.html 企业倒闭和破产是一回事吗/cm/349275.html公司解散的条件有哪些/cm/349274.html个人独资企业法司法解释包括哪些条文/cm/349272.html中国企业法人登记管理条例施行细则、外商投资合伙企业登记管理规定、个人独/cm/349269.html公司撤并债权债务的清理方法是怎样的/cm/349265.html中外合作经营企业期限、解散和清算/cm/349263.html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办法/cm/349257.html公司解散合同的范文是怎样的/cm/349256.html股份公司破产清算顺序是什么/cm/349254.html公司解散该如何赔偿员工/cm/349252.html股权转让欠款纠纷案例/cm/349250.html要求成立清算组是不是执行案件的受案范围/cm/349249.html公司司法解散的价值体现在哪里/cm/349246.html公司申请破产的条件有哪些/cm/349245.html公司解散程序是什么/cm/349242.html最新外资企业法2017/cm/349239.html公司申请破产需要多长时间/cm/349236.html吊销公司营业执照的后果有哪些/cm/349232.html破产程序对代位权诉讼有什么限制/cm/349228.html企业破产法对破产财产清偿顺序的规定/cm/349227.html上市公司章程指引全文/cm/349226.html国有资产评估管理办法/cm/349225.html股东解散公司诉讼/cm/349224.html破产申请受理的原因有哪些/cm/349223.html股份有限公司解散申请书/cm/349222.html股东提起诉讼的方式有哪些/cm/349221.html公司破产清算程序是怎么样的/cm/349220.html企业动产抵押物登记管理办法/cm/349219.html什么是公司破产/cm/349218.html公司解散人员有哪些责任/cm/349217.html受委托代办解散清算的信托公司的主要职责有哪些/cm/349216.html 破产申请格式是什么样的/cm/349215.html最高法院《关于审理企业破产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cm/349214.html 北京市农村股份合作企业暂行条例/cm/349213.html公司申请破产保护程序/cm/349212.html企业解散程序是什么/cm/349211.html公司法破产清算怎么进行/cm/349210.html注册公司流程和费用/cm/349209.html公司破产清算员工补偿标准有哪些/cm/349208.html有限责任公司在解散时,成立的清算组的法律性质/cm/349207.html 法定代表人在出现哪些情况时,需要承担行政责任/cm/349206.html股东知情权诉讼案例及分析/cm/349205.html公司在解散清算时,清算组的主要工作是什么/cm/349204.html公司解散清算的工作程序/cm/349203.html企业破产法司法解释(二)/cm/349202.html公司在合并时应该主要哪些问题/cm/349201.html企业经营异常名录管理暂行办法/cm/349200.html公司自愿解散的情形包括哪些/cm/349199.html股东解散公司诉讼的适用范围/cm/349198.html要约收购豁免/cm/349197.html新《公司法》取消股东首次实缴出资,股东真“轻松”了吗/cm/349196.html 解读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旧版)/cm/349195.html公司倒闭员工补偿标准/cm/349194.html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关于审理适用公司法案件若干问题的意见(试行)/cm/349193.html公司破产欠款怎么办/cm/349192.html公司解散注销的原因有哪些/cm/349191.html公司破产程序/cm/349190.html公司的小股东怎样才能让公司回购自己股权呢/cm/3491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