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9课 秦统一中国课件(共31张PPT)优秀课件
合集下载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 第9课秦统一中国课件(共33张PPT)

巩固统一的措施
④为加强各地的交通往来,秦始皇下令统一车辆和道路的宽 窄,并修筑贯通全国的道路,使秦朝的陆路交通四通八达。
车轨
统
车子两轮间
的距离。
一
车
战国时期,各国道路宽窄不同,车辆种类繁多,车轨尺寸混乱。秦统
轨 一后修筑了驰道、直道等统一规格的道路。为了保护路面,提高道路
的使用效率,规定车轨的统一宽度为6尺。秦代一尺合今23.1厘米,6 尺即相当于现在的138.6厘米。
巩固统一的措施
第9课 秦统一中国
第三单元
秦长城对于抵御匈奴的
骚扰,保障中原生产和
生活的安定,起了重要
修
的作用。秦始皇为了修
筑长城动用了30万人,
筑
创造了人类建筑史上的
奇迹。这一繁重的修筑
长
工程,也给人们带来了
极大的痛苦。
城
巩固统一的措施
第9课 秦统一中国
第三单元
被 破 坏
长城上挖掘机留下的齿痕
的 长 城
史记秦始皇本纪皇帝御史大夫丞相太尉最高统治者中央政府行政监察第三单元第9课秦统一中国措施皇帝之下设有中央政权机构由丞相太尉御史大夫统领分别掌管行政军事和监察事务最后的决断权由皇帝掌控
严肃的帝国,它崇尚黑色,信奉法家; 创新的帝国,它创造了中国历史上很多的第一个; 神秘的帝国,它几千年前构建的地宫在几千年后 仍旧是个解不开的谜; 短命的帝国,它二世而亡,仅存在15年; 传奇的帝国,它用15年首创的帝国制主宰了中华 历史两千一百三十二年!
上因此而遭受了一次致命的打击”。
儒
焚书坑儒是秦始皇公元前213年和公元前 212年焚毁书籍、坑杀术士和儒士的事件。
坑儒谷遗址位 于陕西临潼
人教版部编七年级历史上册第9课秦统一中国 课件(共23张PPT)

最高统治者为皇帝;中央政权机构由丞相、太尉、御史大夫统领;地方 上建立郡县制。
中央设三公,由丞相、太尉、御史大夫 组成
地方推行郡县制
二、巩固统一的措施
秦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建立
皇帝
最高统治者
君 主
专
制
太 尉 丞 相 御 史 大 夫中央政府
(掌管军事) (掌管行政) (掌管监察)
中
央
集
郡(守)
权
地方政府
县(令或长) 秦朝的政治建制示意图
比较周朝和秦朝的有关制度
项目
周朝
秦朝
最高统治者的称呼 王
皇帝
最高统治者的权力 周天子在名义 皇权至高无上 上是天下共主
统治地方的行政制度 建立 分封制 建立郡县制
1、分封制实施的时期是奴隶制时代,郡县制实施的时 期是封建制时代。
2、分封制中的诸侯王世袭,权力很大,呈发展膨胀趋 势。郡守县令都是朝廷直接任命,受皇权制约较强。
3、分封制易导致国家分裂,郡县制有利国家统一。 4、郡县制代替分封制是国家的进步。
第9课 秦统一中国
一、秦的统一
(1)时间: 公元前230年—前221年 (2)人物:赢政 (3)都城:咸阳
灭六国的历史意义 (1)秦朝的统一,结束了春秋战 国以来的分裂割据局面。 (2)秦的统一,顺应历史发展的 趋势,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 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
二、巩固统一的措施
措施
皇权至高无上,“始皇帝”——秦始皇
材料二: 秦朝行政体系示意图(见图三)
(1)材料一中李白所盛赞的“秦王“是谁?据材料一,指出”秦王“的 历史贡献。 秦始皇(嬴政) 秦统一中国 (2)依据材料二两幅图片,指出秦朝为巩固统一采取的两项重要措施, 分别指出其历史影响。
中央设三公,由丞相、太尉、御史大夫 组成
地方推行郡县制
二、巩固统一的措施
秦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建立
皇帝
最高统治者
君 主
专
制
太 尉 丞 相 御 史 大 夫中央政府
(掌管军事) (掌管行政) (掌管监察)
中
央
集
郡(守)
权
地方政府
县(令或长) 秦朝的政治建制示意图
比较周朝和秦朝的有关制度
项目
周朝
秦朝
最高统治者的称呼 王
皇帝
最高统治者的权力 周天子在名义 皇权至高无上 上是天下共主
统治地方的行政制度 建立 分封制 建立郡县制
1、分封制实施的时期是奴隶制时代,郡县制实施的时 期是封建制时代。
2、分封制中的诸侯王世袭,权力很大,呈发展膨胀趋 势。郡守县令都是朝廷直接任命,受皇权制约较强。
3、分封制易导致国家分裂,郡县制有利国家统一。 4、郡县制代替分封制是国家的进步。
第9课 秦统一中国
一、秦的统一
(1)时间: 公元前230年—前221年 (2)人物:赢政 (3)都城:咸阳
灭六国的历史意义 (1)秦朝的统一,结束了春秋战 国以来的分裂割据局面。 (2)秦的统一,顺应历史发展的 趋势,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 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
二、巩固统一的措施
措施
皇权至高无上,“始皇帝”——秦始皇
材料二: 秦朝行政体系示意图(见图三)
(1)材料一中李白所盛赞的“秦王“是谁?据材料一,指出”秦王“的 历史贡献。 秦始皇(嬴政) 秦统一中国 (2)依据材料二两幅图片,指出秦朝为巩固统一采取的两项重要措施, 分别指出其历史影响。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9课《秦统一中国》精品课件(共28张PPT)

你看到了什么?
你看到了什么?
你看到了什么?
战国形势图
春秋初期 形势图
战国形势图
找不同 找共性
第9课 秦统一中国
废除井田制 及秦孝公用商君,坏井田,
开阡陌,急(重视)耕战之赏, 奖励耕战 ……倾邻国而雄诸侯。……至于 始皇,遂并天下。
国富
——《汉书· 食货志上》
1.这里涉及了商鞅变法的哪些措施?
统一:部分联成整体,分歧归于一致;
一致的,整体的,单一的。
——《现代汉语字典》
材料研读
田畴异亩,车涂异轨,律令异法,衣冠异制,
言语异声,文字异形。 ——《说文解字》 (1)材料中反映了秦统一前哪些方面的“异”? (2)这些方面的“异”对于国家发展会有什么 影响?请选择一方面来谈。
材料研读 一法度衡石丈尺,车同轨,书同文。 ——《史记•秦始皇本纪》
里耶出土的秦律竹简 里耶出土半两
长城一带
陇西 东海
南海
谢谢!
铜量
八斤铜权 秦诏版
廿六年皇帝尽并 兼天下诸侯黔首大安 立号为皇帝乃诏丞相 状绾法度量则不壹歉 疑者皆明壹之。 ——秦诏版文
里耶出土的秦律竹简 里耶出土半两
活动三:史料证据手拉手
铜量
八斤铜权 秦诏版
廿六年皇帝尽并 兼天下诸侯黔首大安 立号为皇帝乃诏丞相 状绾法度量则不壹歉 疑者皆明壹之。 ——秦诏版文
专 制 主 义
廷 尉
典 客
宗 正
郡(守)
治 粟 内 史
地方政府
县(令) 县(令)
亭 里
乡
中 央 集 权
郡县之制,垂二千年而弗(不)能改矣, 合古今上下皆安之,势之所趋,……则分之为郡, 分之为县,俾(bǐ使)才可长民者(管理百姓 的人)皆居民上(登上统治地位),以尽其才, 而治(掌握)民之紀(法律),亦何为而非(不 是)天下之公乎? ——王夫之《读通鉴论· 卷一》
你看到了什么?
你看到了什么?
战国形势图
春秋初期 形势图
战国形势图
找不同 找共性
第9课 秦统一中国
废除井田制 及秦孝公用商君,坏井田,
开阡陌,急(重视)耕战之赏, 奖励耕战 ……倾邻国而雄诸侯。……至于 始皇,遂并天下。
国富
——《汉书· 食货志上》
1.这里涉及了商鞅变法的哪些措施?
统一:部分联成整体,分歧归于一致;
一致的,整体的,单一的。
——《现代汉语字典》
材料研读
田畴异亩,车涂异轨,律令异法,衣冠异制,
言语异声,文字异形。 ——《说文解字》 (1)材料中反映了秦统一前哪些方面的“异”? (2)这些方面的“异”对于国家发展会有什么 影响?请选择一方面来谈。
材料研读 一法度衡石丈尺,车同轨,书同文。 ——《史记•秦始皇本纪》
里耶出土的秦律竹简 里耶出土半两
长城一带
陇西 东海
南海
谢谢!
铜量
八斤铜权 秦诏版
廿六年皇帝尽并 兼天下诸侯黔首大安 立号为皇帝乃诏丞相 状绾法度量则不壹歉 疑者皆明壹之。 ——秦诏版文
里耶出土的秦律竹简 里耶出土半两
活动三:史料证据手拉手
铜量
八斤铜权 秦诏版
廿六年皇帝尽并 兼天下诸侯黔首大安 立号为皇帝乃诏丞相 状绾法度量则不壹歉 疑者皆明壹之。 ——秦诏版文
专 制 主 义
廷 尉
典 客
宗 正
郡(守)
治 粟 内 史
地方政府
县(令) 县(令)
亭 里
乡
中 央 集 权
郡县之制,垂二千年而弗(不)能改矣, 合古今上下皆安之,势之所趋,……则分之为郡, 分之为县,俾(bǐ使)才可长民者(管理百姓 的人)皆居民上(登上统治地位),以尽其才, 而治(掌握)民之紀(法律),亦何为而非(不 是)天下之公乎? ——王夫之《读通鉴论· 卷一》
部编本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9课《秦统一中国》优秀课件

核心:郡守县令等 由皇帝直接任免
意义:中央垂直管理地方……
乡
三 老
由贵族政治到官僚政治
亭长 亭 里正 里
郡县制与分封制的比较:
相同点:
目的: 巩固统治 性质: 古代重要的地方 行政制度
分封制 郡县制
不同点:
官员产生 方式 划分标准 影 响
世袭产生 以血缘关系为基础 易形成分裂割据
皇帝任免 按地域划分 有利于维护国家的统一
部编本·义务教育教科书(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9 课
秦统一中国
夷平六国,统一称霸 高高在上,诸君看吧 国计掌中,功高孤家 朕之江山,美好如画 秦灭六国 确立中央集权制度 巩固统一的措施 秦的疆域四至
学习目标
• 1识记秦王嬴政统一六国的史实, 了解其重要意义 • 2、掌握秦始皇建立中央集权制度 的具体措施,知道秦始皇巩固统一 的具体内容。 • 3、认识秦的统一符合历史发展潮 流
一、秦灭六国(夷平六国,统一称霸)
……想当年,赵武灵王胡服骑射,成 为秦国最强的对手,长平之战,生死 抉择,秦巧使离间计,赵军四十多万 成白骨…… 朕13岁登基,22岁亲政,奋六世 之余烈,十年征战,亡六国之诸侯, 谁人战绩高过孤家? 众爱卿讲讲朕成就霸业的原因有哪 些呀?
小组讨论 代表发言
嬴政(秦王)
文化方面:书同文
小篆 隶书
秦《绎 山刻石》
秦统一后废除各国的文字,将李斯整理的笔划比较简单的小 篆,作为全国规范的文字使用。以后民间流行笔划更为简单 的隶书。使政令能够在全国各地顺利推行;使不同地
域的人们能顺畅沟通,有利于文化的交流与发展。
交通方面:车同轨
统一车辆和道路的宽窄
影响:加强了对全国的军 事控制和发展了交通事业。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9课《秦统一中国》精品课件

(1)内容:①确立皇帝制度; ②中央三公九卿;(三公名称及职责) 皇帝 ③地方郡县制度 ①皇权至上,具有独断性和随意性; 三公 (2)特点:②地方绝对服从中央;(“强干弱枝”) 郡县 ③皇帝直接任免
(3)影响: ①巩固统一; ②加强了对人民统治,恶化了人民的处境
阅读《史记· 秦始皇本纪》里记录秦统一六国后群臣进行的一场宫 廷辩论: 丞相绾等言:“诸侯初破,燕、齐、荆地远,不为置王,毋以镇 之。请立诸子,唯上幸许。” 延尉李斯议曰:“周文武所封子弟同姓甚众,然后属疏远,相攻 击如仇雠,诸侯更相诛伐,周天子弗能禁止。今海内赖陛下神灵 一统,皆为郡县。”始皇曰:“天下共苦战斗不休,以有侯王。 赖宗庙,天下初定,又复立国。是树兵也,而求其宁息,岂不难 哉!廷尉议是。” ①王绾与李斯争论的焦点是什么?
嬴政(前259—前210) 秦第34代君主 赵正 9年孤独生活 13岁即位(前247年) 21岁亲政(前239年) 软禁太后 逼死吕不韦 统一全国 第四次巡游病死(前210年)
吕不韦像
一、秦统一六国
1、过程: 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
①先灭弱韩:前230年
②离间灭赵:前228年
4、统一的意义
①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封建诸侯割据的分裂 局面,为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与发展奠定 了基础,符合历史发展的要求;
②为社会经济的恢复与发展,为各族人民的 安定生活和相互交往,提供了有利条件,符合各 族人民的共同愿望。
二、建立集权统一国家(巩固统一的措施)
1、政治上: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劝君少骂秦始皇,焚坑事件要商量。
祖龙魂死业犹在,孔学名高实秕糠。 百代都行秦政法,十批不是好文章。 熟读唐人封建论,莫从子厚返文王。
~ 毛泽东诗词
(3)影响: ①巩固统一; ②加强了对人民统治,恶化了人民的处境
阅读《史记· 秦始皇本纪》里记录秦统一六国后群臣进行的一场宫 廷辩论: 丞相绾等言:“诸侯初破,燕、齐、荆地远,不为置王,毋以镇 之。请立诸子,唯上幸许。” 延尉李斯议曰:“周文武所封子弟同姓甚众,然后属疏远,相攻 击如仇雠,诸侯更相诛伐,周天子弗能禁止。今海内赖陛下神灵 一统,皆为郡县。”始皇曰:“天下共苦战斗不休,以有侯王。 赖宗庙,天下初定,又复立国。是树兵也,而求其宁息,岂不难 哉!廷尉议是。” ①王绾与李斯争论的焦点是什么?
嬴政(前259—前210) 秦第34代君主 赵正 9年孤独生活 13岁即位(前247年) 21岁亲政(前239年) 软禁太后 逼死吕不韦 统一全国 第四次巡游病死(前210年)
吕不韦像
一、秦统一六国
1、过程: 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
①先灭弱韩:前230年
②离间灭赵:前228年
4、统一的意义
①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封建诸侯割据的分裂 局面,为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与发展奠定 了基础,符合历史发展的要求;
②为社会经济的恢复与发展,为各族人民的 安定生活和相互交往,提供了有利条件,符合各 族人民的共同愿望。
二、建立集权统一国家(巩固统一的措施)
1、政治上: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劝君少骂秦始皇,焚坑事件要商量。
祖龙魂死业犹在,孔学名高实秕糠。 百代都行秦政法,十批不是好文章。 熟读唐人封建论,莫从子厚返文王。
~ 毛泽东诗词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9课《秦统一中国》课件(共21张PPT)

3、地方行政制度
太 尉 皇帝 丞 相 御 史 大 夫
郡(守)
郡县制
县(令)
全国分为36郡,后增至40多郡,行政长管称郡守;郡下设县,长官称县令 或县长。 郡县长官都由朝廷直接任免。县以下设乡、亭、里等基层社会组织。
秦朝建立中央集权制度
皇帝 最高统治者
皇帝和朝廷就牢牢地控制了全国各地的 权力,并把政治、法律、军事、土地及 太尉 丞相 御史大夫 赋役等制度推向全国。 中央政府
郡县制和分封制的异同点。
项目 划分原则 政治制度 分封制 血缘关系 奴隶制 世袭 郡县制 地域 封建制 不世袭(皇帝任免)
不
同点
官员产生
与中央关系 影响
相对独立 容易出现地方割据,
分裂国家
直属中央管理 地方服从中央,有利于国家
统一
共同点
都是地方行政制度;根本目的都是巩固统治
北击匈奴,修筑长城
长城的修筑抵御了匈奴的进攻,巩固 了北边边防,保护了中原生产的发展,是 我国古代劳动人民血汗和智慧的象征。
长城
陇西
秦朝是我国历史上第 东 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 海 的封建国家,也是当 时世界上的大国之一。
秦
南海
一法度衡石丈尺。车同轨。书同文字。 -----《史记·秦始皇本纪》
请问材料中包含了秦始皇巩固统一的哪些措 施?有什么意义?
君 主 专 制
(军事) (行政)
(监察)
郡
郡县制的实行,开创了此后我国历代地 郡县制 地方政府 方行政的基本模式。 县
中 央 集 权
三、巩固统一的措施(文化、经济、交通统一)
措施
文化
统一文字 隶书 小篆
作用
经济
交通
军事
使政令能够在全国各地顺利 推行,不同地域的人民能够 顺畅沟通,有利于文化的交 流与发展。 改变了以往币制混乱的状况, 统一货币 有利于与国家对经济的管理, 圆形方孔半两钱 促进各地经济的交流。 便利了经济的发展。 统一度量衡 统一车辆和道路宽窄 使秦朝的陆路交通四通八达。 沟通了湘江和漓江,便利了南 开凿灵渠 北的水运交通。
太 尉 皇帝 丞 相 御 史 大 夫
郡(守)
郡县制
县(令)
全国分为36郡,后增至40多郡,行政长管称郡守;郡下设县,长官称县令 或县长。 郡县长官都由朝廷直接任免。县以下设乡、亭、里等基层社会组织。
秦朝建立中央集权制度
皇帝 最高统治者
皇帝和朝廷就牢牢地控制了全国各地的 权力,并把政治、法律、军事、土地及 太尉 丞相 御史大夫 赋役等制度推向全国。 中央政府
郡县制和分封制的异同点。
项目 划分原则 政治制度 分封制 血缘关系 奴隶制 世袭 郡县制 地域 封建制 不世袭(皇帝任免)
不
同点
官员产生
与中央关系 影响
相对独立 容易出现地方割据,
分裂国家
直属中央管理 地方服从中央,有利于国家
统一
共同点
都是地方行政制度;根本目的都是巩固统治
北击匈奴,修筑长城
长城的修筑抵御了匈奴的进攻,巩固 了北边边防,保护了中原生产的发展,是 我国古代劳动人民血汗和智慧的象征。
长城
陇西
秦朝是我国历史上第 东 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 海 的封建国家,也是当 时世界上的大国之一。
秦
南海
一法度衡石丈尺。车同轨。书同文字。 -----《史记·秦始皇本纪》
请问材料中包含了秦始皇巩固统一的哪些措 施?有什么意义?
君 主 专 制
(军事) (行政)
(监察)
郡
郡县制的实行,开创了此后我国历代地 郡县制 地方政府 方行政的基本模式。 县
中 央 集 权
三、巩固统一的措施(文化、经济、交通统一)
措施
文化
统一文字 隶书 小篆
作用
经济
交通
军事
使政令能够在全国各地顺利 推行,不同地域的人民能够 顺畅沟通,有利于文化的交 流与发展。 改变了以往币制混乱的状况, 统一货币 有利于与国家对经济的管理, 圆形方孔半两钱 促进各地经济的交流。 便利了经济的发展。 统一度量衡 统一车辆和道路宽窄 使秦朝的陆路交通四通八达。 沟通了湘江和漓江,便利了南 开凿灵渠 北的水运交通。
人教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上第9课秦统一中国课件(共33张PPT)

量
秦统一的量:1斛 = 10斗, 1斗 = 10升 1斛 = 20000毫升 1斗 = 2000毫升 1升 = 200毫升
秦统一的衡:1石 = 4钧, 1钧 = 30斤 1斤 = 16两, 1两 = 24铢 1石 = 30360, 1钧 = 7590克 1 斤 = 253克 1两 = 15.8克 1铢 = 0.69克
二、确立中央集权制度
国家最高统治者称皇帝,拥有至高无 上的权威,总揽全国的一切军政大权。
三皇:天皇 皇
地皇
泰皇
五帝:黄帝 帝 颛顼 帝喾 尧 舜
确立中央集权制度
皇帝 丞 相
行政
最高统治者
御 史 大 夫 监察
太 尉
军事
中央政府
确立中央集权制度
皇帝 丞 相 太 尉
御 史 大 夫
最高统治者
中央政府
巩固统一的措施
文化方面
小篆
统一文字
隶书
马
安
作用:有利于文化的交流、发展
巩固统一的措施
经济方面
统一货币
楚贝币 韩赵魏 布币
统一度量衡
度[长度]
秦统一的度:1引 = 10丈, 1丈 = 10尺,1尺 = 10寸, 1寸 = 10分 [容积 ] 1引 = 2310厘米, 1丈 = 231 厘米 1尺 = 23.1厘米, 1寸 = 2.31厘米 1分 = 0.231厘米
确立中央集权制度
秦统一前秦国以外的地方采取什么制度管理 地方?郡县制与之比较有何不同?
郡县制
分封制
意义: 通过郡县制皇帝和朝廷牢牢控制治理全 国各地的权力,并把政治、法律、军事、土地及 赋役等制度推向全国。郡县制的实行,开创了此 后我国历代王朝地方行政的基本模式。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9课 秦统一中国 ppt(共32张PPT)

4、军事上:①南方——南征百越,开灵渠 ②北方——北击匈奴,修长城
辽东
临洮
灵 渠
桂桂林林郡郡
象郡
南海郡
长城起止:西起临洮,东到辽东
秦朝的疆域 东至东海,西到陇西, 北至长城一带,南达南海
不要老是说我残 暴,来来来,看 看朕为你们打下 的江山!
铜量
铜权
秦朝的疆域 东至东海, 西到陇西, 北至长城, 南达南海
军事上 南方——开凿灵渠
沟通了湘水和漓水,便利了
南北的水运交通
北方——北击匈奴、修筑长城
长城西起临洮,东到辽东
秦朝疆域:东至东海,西到陇西,北至长城一带,南达南海,是当时世界
上的大国之一
5、秦朝建立的意义(影响):
(1)秦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结束了春秋战 国以来诸侯割据争雄的局面,符合广大人民的愿望; (2)统一使人民有了一个安定的环境来发展生产,统一货币、文字、度 量衡等举措,对于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和国家的统一,有极为重要的作用; (3)秦朝建立的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奠定了我国封建社会两千多年 的基本政治模式,影响深远。
B分封制
C行省制
D.中央集权制
C 4.“一法度衡石丈尺,车同轨,书同文字。”首先采取这些措施的是( )
A西周
B东周
C秦朝
D西汉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探究活动。
材料一: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李白
材料二: (图一、图二)
图一
图二
图三
材料三: 秦朝行政体系示意图(见图三)
(一)臣(丞相绾、御史大夫劫、廷尉斯等)等谨与博士议曰: 一切军政大权。
‘古有天皇,有地皇,有泰皇,泰皇最贵。’臣等昧死上尊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看图讨论
遇到这些问 题秦始皇会 怎么做呢?
统一货币
统一文字
统一度量衡
度[长度]
23.1cm
量[容积]
圆形方孔钱
小篆
衡[重量]
秦一尺 约今 23.1cm
秦一 升约 今 202ml
秦一 斤约 为今 250g
知识讲解
措施
政治 确立 1、至高无上的皇帝制
中央 集权
2、中央机构的三公制
制度 3、地方机构的郡县制
秦朝统一在中国历史上的重要作用:
①结束了春秋以来诸侯割据混战的局面, 开创了统一的新局面。 ②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 的中央集权制国家。
③统一了文字、货币、度量衡,有助于我 国以后经济文化的发展和维护国家统一。
④修筑了万里长城和灵渠等古代工程,加 强了对边疆的开发。
【小结】
秦朝
(公元前 221年 嬴
9、 商场 得意 ,孔 虚日 渐出 名。
10、一位赵国商人听闻孔虚之名,登门向他
贷款,并立据作证。但孔虚发现赵商写的字 和他的齐国字大不一样,认为这个商人有意 欺骗他,竟不知这正是赵国的文字。
11、出来 日久,孔 虚思念家 乡,于是
把所赚布 币换成刀 币,用马
驮着,兴
冲冲往齐 国奔去。
12、快到家时,孔虚突然发现袋已被刀币 扎穿,空无一钱。他心中非常沮丧,从此 再也不经商了。
中央 集权
2、中央机构的三公制
制度 3、地方机构的郡县制
经济 文化 交通 军事
影响
孔虚经商记
1、孔虚是齐国的富家
子弟,他听闻陶朱致富 的事后,决定行商。
2、于是孔虚便贩运盐
和丝绸,前往魏国。
3、到了大梁,孔虚 一打听,得知这里每 斗盐、每丈丝绸,都 比齐国贵得多,高兴 地一蹦一跳。
4、谁知魏国的斤、尺都比齐国大得多,
《史记·秦始皇本纪》
问题:秦王消灭六国,结束割据,那 么,他是否就一劳永逸安于现状呢?
知识讲解
政治 确立 1、
中央 集权
2、
制度 3、
经济 文化 交通 军事
措施
影响
知识讲解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皇帝
最高统治者
丞相 太尉 御史大夫
行政 军事 监察
中央政府
郡 郡县制 地方政府
县
知识讲解
措施
政治 确立 1、至高无上的皇帝制
孔虚一不小心亏了大本。
5、孔虚卖掉货物,只得到不多的布币,又 发现这些钱在齐国不能用,所以决心用这
些钱进货再博一次。
6 、 他 一 人 押 货 , 直 往 邯 郸
7、到了邯郸之后,孔虚惊奇的发现,原来
赵国的斗比魏国的小得多,而两国每斗货
物的价钱差不多,大有赚头。
8、熟悉行情后,孔虚抓紧时机又赚了几笔。
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9课
课题:《秦统一中国》 难点名称:秦始皇巩固统一的
措施及其作用
1
目录
CONTENTS
2
导入
燕
战
国
赵齐
七 雄
魏
秦韩
楚
导入
前221
秦 咸阳
第三单元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第9课 秦统一中国
六合之内,皇帝之上。 西涉流沙,南尽北户。 东有东海,北过大夏。 人迹所至,无不臣者。
政)
措施
国家统一
意 多民族封建 义 国家建立
经济文化 社会安定
政经 文 军 治济 化 事
敬请各位指导
再见
用微笑告诉别人,今天的我,比昨天更强。瀑布跨过险峻陡壁时,才显得格外雄伟壮观。勤奋可以弥补聪明的不足,但聪明无法弥补懒惰的缺陷。孤独是 每个强者必须经历的坎。有时候,坚持了你最不想干的事情之后,会得到你最想要的东西。生命太过短暂,今天放弃了明天不一定能得到。只有经历人生 的种种磨难,才能悟出人生的价值。没有比人更高的山,没有比脚更长的路学会坚强,做一只沙漠中永不哭泣的骆驼!一个人没有钱并不一定就穷,但没 有梦想那就穷定了。困难像弹簧,你强它就弱,你弱它就强。炫丽的彩虹,永远都在雨过天晴后。没有人能令你失望,除了你自己人生舞台的大幕随时都 可能拉开,关键是你愿意表演,还是选择躲避。能把在面前行走的机会抓住的人,十有八九都会成功。再长的路,一步步也能走完,再短的路,不迈开双 脚也无法到达。有志者自有千计万计,无志者只感千难万难。我成功因为我志在成功!再冷的石头,坐上三年也会暖。平凡的脚步也可以走完伟大的行程。 有福之人是那些抱有美好的企盼从而灵魂得到真正满足的人。如果我们都去做自己能力做得到的事,我们真会叫自己大吃一惊。只有不断找寻机会的人才 会及时把握机会。人之所以平凡,在于无法超越自己。无论才能知识多么卓著,如果缺乏热情,则无异纸上画饼充饥,无补于事。你可以选择这样的“三 心二意”:信心恒心决心;创意乐意。驾驭命运的舵是奋斗。不抱有一丝幻想,不放弃一点机会,不停止一日努力。如果一个人不知道他要驶向哪个码头, 那么任何风都不会是顺风。行动是理想最高贵的表达。你既然认准一条道路,何必去打听要走多久。勇气是控制恐惧心理,而不是心里毫无恐惧。不举步, 越不过栅栏;不迈腿,登不上高山。不知道明天干什么的人是不幸的!智者的梦再美,也不如愚人实干的脚印不要让安逸盗取我们的生命力。别人只能给 你指路,而不能帮你走路,自己的人生路,还需要自己走。勤奋可以弥补聪明的不足,但聪明无法弥补懒惰的缺陷。后悔是一种耗费精神的情绪,后悔是 比损失更大的损失,比错误更大的错误,所以,不要后悔!复杂的事情要简单做,简单的事情要认真做,认真的事情要重复做,重复的事情要创造性地做。 只有那些能耐心把简单事做得完美的人,才能获得做好困难事的本领。生活就像在飙车,越快越刺激,相反,越慢越枯燥无味。人生的含义是什么,是奋 斗。奋斗的动力是什么,是成功。决不能放弃,世界上没有失败,只有放弃。未跌过未识做人,不会哭未算幸运。人生就像赛跑,不在乎你是否第一个到 达终点,而在乎你有没有跑完全程。累了,就要休息,休息好了之后,把所的都忘掉,重新开始!人生苦短,行走在人生路上,总会有许多得失和起落。 人生离不开选择,少不了抉择,但选是累人的,择是费人的。坦然接受生活给你的馈赠吧,不管是好的还是坏的。现在很痛苦,等过阵子回头看看,会发 现其实那都不算事。要先把手放开,才抓得住精彩旳未来。可以爱,可以恨,不可以漫不经心。我比别人知道得多,不过是我知道自己的无知。你若不想 做,会找一个或无数个借口;你若想做,会想一个或无数个办法。见时间的离开,我在某年某月醒过来,飞过一片时间海,我们也常在爱情里受伤害。1、 只有在开水里,茶叶才能展开生命浓郁的香气。人生就像奔腾的江水,没有岛屿与暗礁,就难以激起美丽的浪花。别人能做到的事,我一定也能做到。不 要浪费你的生命,在你一定会后悔的地方上。逆境中,力挽狂澜使强者更强,随波逐流使弱者更弱。凉风把枫叶吹红,冷言让强者成熟。努力不不一定成 功,不努力一定不成功。永远不抱怨,一切靠自己。人生最大的改变就是去做自己害怕的事情。每一个成功者都有一个开始。勇于开始,才能找到成功的 路。社会上要想分出层次,只有一个办法,那就是竞争,你必须努力,否则结局就是被压在社会的底层。后悔是一种耗费精神的情绪后悔是比损失更大的 损失,比错误更大的错误所以不要后悔。每个人都有潜在的能量,只是很容易:被习惯所掩盖,被时间所迷离,被惰性所消磨。与其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 生命之灯因热情而点燃,生命之舟因拼搏而前行。世界会向那些有目标和远见的人让路。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 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若不给自己设限,则人生中就没有限制你发挥的藩篱。赚钱之道很多,但是 找不到赚钱的种子,便成不了事业家。最有效的资本是我们的信誉,它小时不停为我们工作。销售世界上第一号的产品——不是汽车,而是自己。在你成
经济 统一货币、度量衡
文化
统一文字
交通
军事
影响
临洮
辽东
灵渠
措施
政治 确立 1、至高无上的皇帝制
中央 集权
2、中央机构的三公制
制度 3、地方机构的郡县制
影响
经济 统一货币、度量衡 文化 统一文字、焚书坑儒
交通 统一车轨,修建驰道、开凿灵渠。
军事 北击匈奴,修筑长城;一说秦朝的统一和巩固 对中国历史的发展有什么重要 作用?